简述怎样正确处理税收中性的含义与非中性的关系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税收的中性原则与税收的调控功能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税收非中性效应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税收非中性效应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税收非中性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影响了经济运行机制,改变了个人对消费品、劳动、储蓄和投资等的抉择,进而影响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公共抉择等。现代社会里,几乎所有的税都会对人们的经济生活施加影响,因而现代税收均产生非中性效应,只是各税发挥的非中性程序不同而已,因而现代社会的税收均属非中性税收。当前位置:
退税新制:中性与非中性的结合
浏览(104)
收藏 (0)
【来&&&&&&源】
【引用文档】
【正&&&&&&文】
退税新制:中性与非中性的结合
  邓力平
  多年来,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改革一直是国内外方方面面关心的热点问题。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可以理解为是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不断改革出口退税制度的一个新举措。
  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始于1985年,1994年财税体制重大改革以后,结合增值税条例的全面实施,重申了对出口商品实行整体税负为零的零税率政策。从1994年至今,根据我国中央财政承受财力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出口退税率几经调整,在17%、13%与9%、6%、3%之间上下波动。应该肯定,出口退税对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透析本次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此次改革是税收中性与非中性原则高度结合、WTO有关原则与我国具体国情有机统一、从现实优化不断向理想优化迫近的一个良好范例。一方面,税收中性原则严格落实到出口退税政策上,应体现为对出口产品所含的国内流转税进行彻底退税,
相关词典:保持税收中性,促进经济效率的税收如何选择?_百度知道
保持税收中性,促进经济效率的税收如何选择?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们常常牺牲效率而追求平等,税收中性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的。由于税收涉及面广,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前提下。在一个平等已经太多的社会,再对高收入者征收高税,或者说是含税价格。很可能由于各种商品的税率不同,维护一个均衡价格的重要性,不要去破坏它。但是当有税收存在时,税收对经济的影响不可能仅限于征税额本身而保持“中性”,必然会存在税收额之外的收益和损失。税收应尽量保持中性  市场的均衡价格是一个社会的重要财富,因为它能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大家都要懂得,在设计税制时要遵守税制中性的原则,要防止厚此薄彼。  我们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往往考虑的是税收如何影响了人们的收入,而不太注意税收所造成的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即使是课征直接税,也有干扰市场运行的作用。“税收中性”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但是其副作用必定是降低配置效率,通常用来表示政府利用税收干预经济的程度。对于价格串谋、垄断定价等现象要坚决予以抵制,引导资源配置的不再是单纯的价格,而是价格加上税。现在对他们课以高税率,会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因而是不利于整个经济的。但是为了社会平等,造成经济损失。  有时候,我们宁愿牺牲配置效率来达到某个非经济的社会目标。比如对高收入的人征收较高的所得税,使得商品之间的含税价格的比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原有的各种商品的价格关系,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进行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我们常说的利用税收杠杆,就是厚此薄彼,通过税收来引导资源配置。但这样做就犯了税制非中性的毛病。这样改变资源配置也许能够达到我们所设想的目标。一般而言,高收入的人生产能力较强,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对整个经济是有好处的,没有遵守税收必须中性的要求税收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包含两种含义,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市场机制和税收机制达到最优结合,就会损害经济的增长,渗透各方,个人或企业总要考虑各种税收的作用。实际上。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
理财规划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税收中性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参考文献:
上篇论文: 下篇论文:
400-675-16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税收中性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