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厌恶走出帝制 pdf

[转载]为什么人们喜欢帝制
秦晖教授又奉献一篇巨制,《为什么人们厌恶帝制》(南方周末),揭示中国历史自秦以后的大盛大衰。此文主要是从人口增减的角度察看中华帝国周期性的内乱,相互屠戮。大量的数据雄辩地证明帝制之恶,难以想象的疯狂残酷。“像中国这样残忍的自相残杀确实难找他例”,创世界之最。如历史教科书中讴歌不已的农民起义,多的是杀人魔王。“太平天国战争中成为战场的江浙一带,人口耗减都达到一半以上,像苏州一府耗减了三分之二,常州、杭州等府竟各耗减了五分之四,屠城、屠乡的记载比比皆是!”杀人冠军大约由张献忠摘得:“明清之际的‘张献忠屠蜀’而言,明末四川有人口385万,到清初顺治十八年全川平定后统计,只剩下一万八千丁!加上妇孺及未录人口,充其量也不超过10万人吧。”这两场农民起义是汉族人内战,涉及民族矛盾的战争,那更不用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冉魏政权对羯族男女老幼的全族屠灭,这次大屠杀不仅使时称‘五胡’之一并建立过后赵王朝的羯族从此绝迹,大量汉人也仅仅因为长相‘高鼻多须’疑似羯人而横遭‘滥死’。”“一度曾是新疆最大民族的蒙古准卡尔人就几乎被清朝军队杀绝。”依循正常思维逻辑,如此野蛮的帝制,人们厌恶其存在似天经地义。秦教授也因此拟就“厌恶帝制”立论。但此文结束语却是有所转向:“但是现在我们不能倒到另一极端,因为日子好过了些,就小富即狂,把历史说得花团锦簇。”事实是,百年前的清末明初,确实是人们厌恶帝制,因此袁世凯黄袍加身便引来一片讨伐,不得善终。可是近百年间情况不妙,我们中太多的人受强权感召,一直在尽力粉饰帝制。
喜欢帝制,尤其喜欢中华帝制的人,多起来了。从秦教授的这篇论文看,可能编者删掉了不少内容,厌恶帝制和喜欢帝制的比例无法分解。似乎日子过得好了,就倾向喜欢帝制,难挨了就诅咒帝制。事情远非这么简单。果真是人们厌恶帝制,那体制改革早就成了,民主共和早就坐实了。
有多种原因,使中国人中的许多人,甚至大多数人,不大厌恶帝制乃至喜欢帝制。
其一,民族自尊偏执。“泱泱中华帝国历数千年不灭不衰”。全然不知自己混杂有多少民族血统。汉族早已一再被别族屠戮、强暴和同化得不伦不类,国家政权也一再被消亡。汉语中的北方话融入的少数民族外来语音无法胜计,吴语和粤语倒是中原古音多些,祖先兵荒马乱中逃得快也。
其二,帝王情结定格。“谁不想过一把帝王瘾啊!现实不成梦里有。《三国演义》多好看,胜王败寇凭本事。做皇上舒心哇!东吴灭亡时有5000多内宫美人,全归北魏进账、、、、、、”
其三,极权观念意识及巧立名目的制度设计从未被认真彻底批判、澄清。
最可笑可气的是文革风潮。个人崇拜是维护巩固帝制的道统和仪式。至今,太多人不知帝制为何物,“帝国主义”是何义,好像中国帝王沾不上帝国帝制之边,那是个洋玩意,洋人的恶行。中华帝国经久起死回生,长盛不衰,其主义,深入帝国民众精血中了,一概不觉不察!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 搜狗百科
&&最新版本
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该版本已锁定
本书是先生近几年写的一些近代史文章组编而成。2011年时逢辛亥百年,秦晖应报章之邀开了个专栏,就中国“走出帝制,走向共和”中的许多问题谈了很多不一样的看法。到了2014年“一战”百年、2015年百年,秦晖又写了些相关文字。这期间还对太平天国与近代中日关系也发表过意见。所有这些看法其实都来自多年以来秦晖对近现代史的一个宏观构想,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如何“走出帝制,走向共和”?如何理解“三千年未有之变”何以发生?秦晖认为,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头绪纷纭,但抓住了这一头一尾的两大变局——形成我们过去主要传统的“周秦之变”,与历时百余年我们至今仍身历其中的“晚清以来之变”,也就能真正把握中国悠久历史的脉搏,并看到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了。
第一章 “演员”越来越清晰,“剧本”越来越模糊   003 辛亥革命“成功”了吗?   004 “辛亥观”的演变   007 “细节化”的辛亥叙事:什么是“政党”?   010 革命还是立宪:也许是个假问题?   014 “政治革命”还是“种族革命”   016 和平的君主立宪可能吗?不可能仅仅因为是满族皇帝?   019 辛亥研究,如今细节是越来越清楚,而背景却越来越模糊了   第二章 “改朝换代”与君主和平立宪的可能性问题   —— “封建”与帝制的比较   025 假如辛亥前是?   030 辛亥革命推翻了什么“王朝”?论此王朝并非彼“王朝”(dynasty)   033 “光荣的女王”是个“亡国之君”?   037 “有国王的共和国”与“”帝国的宪政之路   040 辛亥中国:革命为什么成为大概率事件?   第三章 为什么人们厌恶了帝制?   047 大灾难的形成机制   049 “必然”论与“偶然”论的中国版   053 周期性浩劫与“乱世增长”   056 “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如此仇恨为哪般?   060 重新审视历史上的“制度”问题   第四章 不仁不义的帝制和亦道亦德的宪政   ——辛亥之变的价值观基础   067 向往“飞天”的传统   071 从“陈荔秋中丞”谈起   075 “法道互补”:“”人格遮蔽“乡绅”意识   077 从想到   081 “天下为公”,还是“天下为家”?   083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第五章 “宏大叙事”与“祛魅”   ——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的若干解析   089 晚清的大势所趋   093 既往“宏大叙事”何以不受欢迎   095 “祛魅”重在已成为事实的行为,而不在追究动机   097 关于保路运动的“祛魅”   100 要害不在于是否“国有”,而在于如何“国有”   103 在国有、私有的“宏大叙事”背后   第六章 “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   ——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上)   107 “西化”与“现代化”说法的由来   109 “文化”的“西化”与“制度”的现代化   112 太平天国:中国的“西化而非现代化”大潮   115 太平天国是一场大规模的传统“民变”   119 “满汉话题”和“土地革命话题”   123 基督教神权国家:太平天国是“邪教”吗?   126 “洋兄弟”为什么翻脸:国际关系好坏并非“文化”问题   第七章 “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   ——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中)   133 中世纪式的“西化”与式的焚书   137 另类“民变”与另类“西化”:太平天国的总体评价   139 “拳民”与“教民”的由来   144 “,百姓洋人官”:义和团只是“民教冲突”的产物?   第八章 “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   ——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下)   151 关于义和团的“爱国”与“愚昧”   156 义和团“反西化”:又一次“文化”灾难   161 既不“西化”也不“反西化”的辛亥革命   第九章 辛亥革命:“成功”,“尚未成功”,还是“失败”?   ——关于革命失败与革命理想是否实现的辨析   172 辛亥革命:“好事没做成”还是“坏事做成了”   176 民国历史的第一面相: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180 民国历史的第二面相: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   182 中国人口模式的转变发生于民国时期   185 民国经济对印度的“赶超”   190 关于民国经济评价的两个辩论   193 工业化的畸形问题:东北与香港之别   196 逆差中的繁荣:全球化中的民国经济   200 历史的先声   第十章 民族主义的实践:中国“站起来了”的历程   207 关于民族、民生、民权的“三阶段”说   208 民国时期的外患主要来自日、俄   212 国内斗争、列强争夺与国权维护   215 评价民国时期外交的标准   219 两次正确“站队”的重大意义   224 共赴国难:抗日战争中的“正面”与“敌后”   228 抗日与摩擦:关于“积极”与“消极”的讨论   232 从五四抗争到:不同往昔的“红白脸”互动   第十一章 “半殖民地”状态的终结:再谈中国“站起来了”的历程   239 “革命外交”:“修约”、“废约”和“改约”   241 恢复关税主权与司法主权   242 政治多元化与外争国权的关系   245 :“革命外交”的最大挫折   248 “解脱百年枷锁”:对日抗战中废约的实现   附录 为什么中国对日关系会“以德招怨”?   255 “半殖民地”色彩的消除   257 中国已经跻身于“列强”?—以入越受降为例   262 中国“列强”地位的一度丧失   第十二章 抗战后中国巩固、强化国家权益的曲折历程   268 民国的遗产:南海诸岛—兼评所谓“”说   271 中国取得边界争议地区的主动权   275 “再版巴黎和会”:造成的新国耻及纠正   277 新疆“内向”及苏联的反扑   280 20 世纪60 年代新疆问题的最后解决   284 总结:综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十三章 重论“大五四”的主调,及其何以被“压倒”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一)   第十四章 两次启蒙的切换与“日本式自由主义”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二)   第十五章 从“日本式自由主义”到“俄国式社会主义”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三)
秦晖,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2013)(第十四届“年度十大好书”、《》2013年度十大好书、《》2013年度非虚构白银奖、《》2013中国书业年度评选十大好书、《》2013年度十大好书)《》(2013)(《》文化原创榜2013年度非虚构类致敬图书、《》2013年度社科好书、2013年度十大好书、新浪网2013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好书(人文类)、《》第二届(2013年)风云图书)《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2012)《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2010)《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2004)《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2004)《》(2003)《》(1999)秦晖:为什么人们厌恶帝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秦晖:为什么人们厌恶帝制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为什么人们厌恶帝制 (南方周末)【武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9,479贴子:
为什么人们厌恶帝制 (南方周末)收藏
辛亥百年话“传统”之三
产销量连年位于国内喷码机行业前列!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出帝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