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电脑硬件的软件,显卡

电脑硬件知识普及之显卡篇(PC端)
显卡基础参数包括:
1.显卡名词解释
2.显卡分类
3.显卡显示核心
6.显卡散热
7.显卡金手指
8.供电接口
9.显示接口
10.多卡互联技术
1.显卡名词解释
显示接口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显示器配置卡简称为显卡,是个人电脑基本组成部分之一。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并向显示器提供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电脑主板的重要元件。对于从事专业图形设计和高端游戏发烧的人来说显卡非常重要。
民用显卡芯片供应商主要包括AMD(原ATI)和nVIDIA(英伟达)两家。具体的显卡发展史本文就不介绍了
2.显卡分类
显卡按照存在位置分为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两大类。
集成显卡:
一种是指主板芯片组集成了显示芯片,使用这种芯片组的主板就可以不需要独显就实现显示功能,满足一般的家庭影音娱乐和办公应用,节省购买独显的开支。集成显卡的主板一般不带有显存,使用系统的一部分内存作为显存,一般可以在主板的BIOS里面调整,具体常见最大不超过256MB。
一种是指处理器内部集成了显示芯片,即“核显”。一般分为AMD现在的“APU”和英特尔的“核芯显卡”。显存同样从内存分享而来,由于核显性能的飞跃,现在的核显对内存性能的依赖很严重,还会较大程度的影响CPU的性能。
独立显卡:
独立显卡,简称独显,是指成独立的板卡存在,需要插在主板的相应接口上的显卡。独立显卡具备单独的显存,不占用系统内存(但当独立显存不够用时可以共享内存作为显存),而且技术上领先于集成显卡,能够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和运行性能。
独显由于拥有独立的一套运行环境,使得其核心运算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因而性能相对于集成显卡来说有较大的飞跃。不过对于低端入门独显来说,并非一定比集显的性能要好。这个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核显性能的飞跃。不过,较高性能的核显对应的CPU型号也属于高端,所以低端独显仍然可以存在,用来和低端CPU组合,或者作为JS坑钱的配置。
3.显示核心(GPU)
GPU全称是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译为“图形处理器”。NVIDIA公司在发布GeForce 256图形处理芯片时首先提出的概念。GPU使显卡减少了对CPU的依赖,并进行部分原本CPU的工作,尤其是在3D图形处理时。如果说CPU是整个机器的心脏,那么GPU就是整个显卡的心脏。显卡负责的图形处理全部依靠这颗小小的GPU。一般说来,衡量GPU工作能力的参数有两个:流处理器数量和核心工作频率。其他特性:光栅单元(ROPS),L1缓存,核心面积,制造工艺。
GPU有不同的架构,其包含的参数直接决定了显卡性能的高低。主要参数是流处理器和显存控制器,与GPU代号有关。
ARES核心Cypress
印刷线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主要功能是提供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如果一张显卡连最基本的电路都设计不好的话,即使给你再好的电容、显存颗粒等等可能也无法稳定的运行,更别提进一步超频什么的了。所以PCB对显卡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说来,PCB的层数越多,长度越长,容纳的电气元件越多,电路越复杂,用料越多,显卡性能越好。
PCB上主要查看的是用料的高低。可以通过粗略查看电子元件的密度,显卡供电相数来判断同型号显卡的好坏。
ARES显卡正面PCB
显存,也被叫做帧缓存,它的作用是用来存储显卡芯片处理过或者即将提取的渲染数据。如同计算机的内存一样,显存是用来存储要处理的图形信息的部件。显存的参数有:显存类型,容量,位宽,频率(延迟)。
从某种意义上讲,显存类型是当下选择显卡需要加大关注的地方。目前最好的显存类型是GDDR5,等效频率最高,其次是GDDR3,最后是目前常见的DDR3。注意,GDDR3和DDR3不是一样的,前者是专属显存,是基于DDR2内存改造而成,而DDR3是普通的内存,年代比GDDR3要新,但延迟和频率比不过GDDR3。之所以DDR3大量应用,是因为成本很低,为了缩减成本,用DDR3不足为奇。
容量,一般说来,够用足矣,没必要追求显存大。分辨率,1G显存;及其以下,512M就可以;,至少1.5G显存。对于某些极端游戏来说,2G显存可能都在1080P下不够用,但普遍游戏来说不会出现问题。
动态共享显存技术,是将内存划分为显存,以便当显卡独立显存不够用时临时占用。N卡将此技术成为TC,A卡为HM,这也就是市面上经常听见显卡是TC1024M或者HM1024M的,这时候所谓的显存大小就是共享后独立显存和共享显存容量之和,买显卡的时候需要注意。
显存位宽:
显存位宽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这是显存的重要参数之一。位宽是由每个颗粒的位宽和使用数量决定的,比如每个颗粒32bit位宽,使用8颗并联就是256bit位宽了(其实容量也是这样决定的,128M*8=1024M)。位宽的作用就是增大带宽,带宽后面会有解释。
显存频率:
频率,显存的实际频率,等效频率是两个概念。由于现在显存都基于DDR系列内存改造,DDR因为能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传送数据,所以比SDR同频效率高了一倍,因而就有了等效频率这一说法。GDDR3和DDR3都是等效两倍,而GDDR5是2倍于GDDR3的数据预取量和DQ并行总线,使GDDR5显存的实际速度又快了一倍,等效4倍。这也就是为什么GDDR5频率很高,只是等效频率高了,实际频率和GDDR3差不远。
除容量外,类型、位宽和频率能共同决定一个重要的参数——带宽。显存带宽是指显示芯片与显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它以字节/秒为单位。
显存带宽=等效频率×显存位宽/8
带宽越大,意味着对GPU数据吞吐的能力越大。举个例子,水管的大小就是带宽,水流就是GPU的数据,水流小没有限制,大了水管小就会出现瓶颈了。因此,对带宽的要求就是:够用即可。
带宽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对比不同型号的显卡高低,具体对比请看之后的章节。
显存颗粒特写
显卡散热一般是风冷主动散热,就是在散热片上加装风扇,被动散热指的是没有风扇,依靠自然气流散热。
散热的好坏可以通过看散热面积大小,铜管直径和数量,风扇类型和数量来得到。
被动散热一般鳍片比较宽厚,覆盖面积大,应用于发热比较小的低端显卡(这只是一般说法,也有奇葩旗舰卡用被动散热,其意义并不大)。
主动散热,散热鳍片一般会有铜管。铜管加快核心向鳍片传热的速度,使得散热鳍片均匀受热,所以理论上铜管直径直径越大,铜管数量越多,散热越好。
ARES散热鳍片+铜管特写
主动散热用到的风扇有两种,普通散热风扇和涡轮风扇。前者一般转速低进风量较小,通常会配多个风扇在高端显卡上;而后者转速较高,进风量较大,一般一个显卡只用一个涡轮,但噪音较大。通常只有公版高端卡才会用涡轮。
除了风冷外,显卡也可以选择水冷。水冷可以不考虑风道对散热的影响,一般应用于多卡互联平台。至于显卡自己改造水冷平台的方法和技巧,请到精品区寻找相关的帖子。
显卡的金手指(connecting finger)是显卡与插槽的连接部件,所有的信号都是通过金手指进行传送的。金手指由众多金黄色的导电触片组成,因其表面镀金而且导电触片排列如手指状,所以称为“金手指”。金手指的形状代表了该显卡的插槽类型,目前显卡都是PCI-E 16X接口的,过去的显卡有AGP和PCI接口的。
金手指不决定性能高低,但如果该处存在氧化磨损,可能会导致显卡连接问题,造成与主板的通讯受限,该情况下有可能会极大的限制显卡性能,部分显卡性能问题可能就由此出现。因此,当显卡长时间暴露在外面时,再次使用前建议用橡皮擦拭一下金手指表面,插槽的灰尘也需清理,保证显卡和主板之间的通讯正常。
8.供电接口
PCI-E 16X接口对显卡提供了75W供电,能满足中低端显卡需求。但高端显卡供电不够,只能需要电源对其独立供电,于是就有了供电接口。理论上6PIN接口能提供75W的供电, 8PIN接口提供150W。(不过在实际上他们能提供大于这个数值的供电)
需要注意的是,供电上限不代表该卡实际功耗上限,一般显卡功耗上限远比接口供电上限要小。
9.显示接口
显示接口是指显卡与显示器、电视机等图像输出设备连接的接口。下面介绍目前常见的显示四个接口。
VGA,就是显卡上输出模拟信号的接口,VGA(Video Graphics Array)接口,也叫D-Sub接口。VGA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在中低端上显卡很常见。
DVI,全称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它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目前的DVI接口分为两种,一个是DVI-D接口,只能接收数字信号,接口上只有3排8列共24个针脚,其中右上角的一个针脚为空。不兼容模拟信号。另外一种则是DVI-I接口,可同时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兼容模拟信号并不意味着模拟信号的接口D-Sub接口可以连接在DVI-I接口上,而是必须通过一个转换接头才能使用,一般采用这种接口的显卡都会带有相关的转换接头。由于DVI可以转换成其他三种接口,目前中高端都有DVI接口。显示器也普遍采用DVI和显卡对应。
HDMI,英文全称是“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中文的意思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应用HDMI的好处是:只需要一条HDMI线,便可以同时传送影音信号,而不像现在需要多条线材来连接;同时,由于无线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能取得更高的音频和视频传输质量。HDMI接口也可以转换成DVI或者VGA接口。目前高端显卡和显示器均用此类型接口,笔记本也有HDMI接口。
DP, 全称是”DisplayPort”。作为DVI的继任者,DisplayPort将在传输视频信号的同时加入对高清音频信号传输的支持,同时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DP拥有很多优势,但目前只是高端显示器的接口,中低端显卡很少能看见此接口。
对于显示接口,有些显卡并不能做到全面覆盖占有,当显示屏接口和显卡具有的接口出现不匹配时,需要采用转接口来实现。常见的转接口有DVI转VGA,DVI转HDMI,在此需注意某些显卡提供多个DVI接口,并不是所有DVI接口均可以进行转接,具体能否转接请参考相关说明书。
10.多卡互联技术
SLI和CrossFire分别是Nvidia和AMD(ATI)两家的双卡或多卡互连工作组模式。
组建SLI和Crossfire,需要几个方面:
(1)需要2个或以上的显卡,不要求必须是相同核心,混合CFX/SLI可以用于不同核心显卡。
在台式机上曾经有过A卡和N卡的混合交火,但其效果很差,基本取决于A卡的性能。不同核心的A卡也曾有过混合交火,但其结果也往往是等于高端显卡性能,低端的相当于没有发挥效果。
目前的混合交火较为有意义的是AMD的核显与其部分独显的交火,其本质还是同架构核心的CFX技术,效率不算很高。
(2)需要主板支持,SLI授权已开放,支持SLI的主板有NV自家的主板 和Intel的主板,如570 SLI(AMD)、680i SLI(Intel)。Crossfire开放授权INTEL平台较高芯片组,945.965.P35.P31.P43.P45.X38.X48.X58.X79等……AMD自家的770X、790X、790FX、790GX等均可进行crossfire。(芯片组太多了,不一一细说)一般来说,一个主板含有两个PCI-E插槽时均可支持CFX技术(具体核实请参照说明书),而支持SLI技术则需要额外说明。
(3)交火(SLI/CFX)数据线。双卡互联时仅需一条数据线,三卡互联则需要两条数据线或者一个专有的三卡数据线,四卡互联则需要三条数据线或者一个专有四卡数据线。
三路SLI专用线
四路SLI专用线
CFX四路交火连接方式(不一定这个形式,只要俩俩互联即可)
(4)系统支持。XP不支持多路SLI/CFX,仅支持双路,VISTA以上即可支持多路互联技术。
(5)驱动支持。目前的新驱动均可支持多路互联技术,不过需要在驱动控制面板中确认开启。
值得一提的是,多卡SLI/CFX时需要注意主板提供的带宽模式。一般单卡运行在X16模式下,此时的显卡性能几乎不受限制。而双卡如果不采用第三方PCI-E控制器的话,很难做到双X16模式,一般为双X8或者X16+X4。后者效果较差,因为短板效应严重,带宽不够时就会影响交火效率,双X8则不算很明显。支持3卡以上SLI/CFX的主板一般不会采用X4模式运行,基本不需要担心损失性能问题。为了确保多卡互联技术的效率,建议查看主板说明书,不支持双X8建议慎重选择双卡交火。
交火金手指特写
有些单卡双芯的的显卡,其工作原理和SLI/CFX是类似的,只是将互联技术集合在单个显卡内,兼容性得到提高,效率也有一定的提升。不过双芯显卡普遍价格高于两个同型号单卡价格,并且双芯卡频率通常会比单卡频率低来减缓对功耗的需求。一般非发烧友不建议购买此类卡,性价比较低。
文章来源于头条号:图图科技,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电脑硬件评测 DIY电脑配件测评-装机之家
在两家的主流级别旗舰型号中,R7 1800X的表现大家已经非常熟悉,而如今i7-8700K也已登台亮相,R7-1800X和i7-8700K哪个好?下...
其中i5 8400无疑是今后装机首选的性价比主流产品之一。那么intel酷睿i5-8400怎么样?下面装机之家分享一下七代i5-7400对比...
而是借助了CPU力量辅助自家的显卡以获得更好的性能,说N卡相比A卡更吃CPU,那么真是这个样子的吗?下面装机之家分享...
分别从入门到高端的定位,性能也是不同的。那么AMD锐龙Ryzen3/Ryzen5/Ryzen7性能差距多大?下面装机之家分享一下锐龙3/5/...
网上不少CPU涂硅脂的教程,每一个人涂硅脂的方法不一,那么今天装机之家分享一下测试各种方法来涂CPU硅脂,测试一下...
玩家对这款显卡的真实游戏性能特别想要了解。那么,MX150显卡性能怎么样?MX150显卡能玩什么游戏?CF、LOL、偏大型的《...
绝地求生大逃杀对显卡显存要求高吗?通过装机之家此前对吃鸡游戏的测试,这款游戏对显卡和内存要求较高,但是对显...
对于绝大数玩家来说足以,不过对于散热要求较高的高端玩家,会优先选择水冷散热器。那么水冷散热器和风冷散热器哪...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RX 560显卡的精简版(缩水),那么RX560和RX560D显卡哪个好?下面装机之家分享一下RX560D与RX560显卡区别...
相比GTX 1070有着明显的优势,性能直逼GTX1080,十分值得选购的一款次旗舰显卡。那么GTX 1070Ti显卡怎么样?下面装机之家分...顶级配置都跑不动!最变态PC游戏盘点
日 00:01&&&出处:&& 作者:蒋尚文&&
  泡泡网显卡频道4月25日&虽然的软件和硬件更新换代都非常频繁,的频率及核心架构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内存容量和速度呈级数增长,GPU的渲染能力也翻了数百倍,但大家似乎并没有感觉到电脑的速度快了多少。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庞大的软件抵消掉了硬件的性能增长,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硬件都只能勉强满足软件的需求,所以电脑的性能始终都是不够用的,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支持和较量在电脑发展史上从来就没有停息。
   从windows95到window7
从Diamond Viper 330(RIVA 128)到GTX480(Fermi)
从像素赛车到逼真的画面
   而在最近几年,一些游戏的配置要求越来越BT,甚至顶级配置都无法流畅运行它们,今天小编就现在的显卡杀手级别的游戏做一个盘点,看顶级配置都跑不动的游戏究竟牛在何处!
《地铁2033》:同时支持DX11和PhysX
● 《地铁2033》:首款支持DX11+PhysX的游戏
   神秘的玛雅人曾经预言2012年地球末日将要来临,而目前随着2012年的临近以及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似乎使人们产生了一种“末日情节”,进而出现了很多以“地球末日”为主题的文艺以及游戏作品。由4a-games工作室开发,THQ代理发行的DX11 FPS射击大作《地铁2033》(METRO 2033),已成为2010年DirectX11游戏大军的主力作品。
   这款游戏采用了乌克兰GSC Game World公司研发的X-Ray引擎,支持当今几乎所有DX11画质技术,比如高分辨率纹理、GPU PhysX物理加速、硬件曲面细分、形态学抗锯齿(MLAA)、并行计算景深、屏幕环境光遮蔽(SSAO)、次表面散射、视差贴图、物体动态模糊等等。因为这款游戏对硬件要求很高,所以游戏在上市之后引起了不少玩家的关注。
   《地铁2033》虽然提供了诸多画质技术,但却不允许单独针对每一项进行调节,只能选择甚高、高、正常、低四种预置级别,比如高级别就没有次表面散射、动态模糊、视差贴图,阴影质量也差了一些,不过好处是性能可以增加大约20%。
   相关文章:
● 《地铁2033》故事背景
   在介绍这款游戏之前,我们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款游戏的故事背景:《地铁2033》改编自俄国作家Dmitry Glukhovsky的畅销小说《Metro 2033》,故事描述近未来爆发了核战,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辐射之下,人类几乎死尽。仅存的人类躲藏在莫斯科的地铁站里挣扎求生,布满辐射尘的地表已为各种变种生物所占据,地底的列车站台成了人们最后的聚集地。故事的主角Artyom是核爆后出生的生存者,他的兴趣是收集战前的风景明信片,梦想地表的模样;某日,一起突如其来的事件迫使Artyom踏上旅途,前往其他的站台求援,以拯救自己居住的地铁站以及最后人类的命运。
● 《地铁2033》游戏特点
   虽然故事的背景设定为西元2033年,但是幸存者的技术水平仍停留在20余年前核爆的时点,因此《地铁2033》不但没有近未来设定的科幻感,反而比我们所在的当下更为残破。游戏的写实风格与设定是一大特色,游戏中的环境雕琢得非常细致,从破败昏黄的场景到群聚的悲伤人群,丰富的细节与光影效果成功地营造出一股阴郁末世的气氛。游戏里的小细节相当多,车站里人物的动作与姿态、天真孩童与阴郁成人的对比,大量的人物布景(非互动式的N)强化了游戏的临场感。
   另一个提升玩家融入感的设计是极简化的HUD,除了偶而出现的弹药数之外,画面上几乎没有任何常驻的介面图示,玩家的视野长时保持在最开阔的状态。另外,由于《地铁2033》的地表布满辐射,地底的坑道有时还有毒气驻留,因此玩家在冒险途中经常需要戴上防毒面具。戴上防毒面具之后,玩家的视野边缘会出现面具的边框,Artyom的呼吸声会变得较为沉重,呼吸所夹带的水气也会凝结在面具上,身处户外时面具甚至会结霜。面具在作战中还会损毁、龟裂,一旦破了洞还会丧失防护效果,得找个新的面具换上。游戏细致的设计还不止于此,防毒面具的过滤器也需要更换(Artyom左腕的手表会显示过滤器还能支撑多少时间,可随时观看),玩家得透过拾荒、搜尸的方式收集过滤器,或是在地铁站里向商人购买。
   《地铁2033》的另一个特点是与其他游戏大异其趣的交易系统。在地铁站里,传统的货币不再具有意义,能够用来狩猎求生与救命自保的子弹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交易基准;玩家在游戏中不管是要购买武器还是换取装备,都得用枪子儿交换。特别是大战前的制式子弹,比起战后人们在地铁站里自制的土制子弹,军规的制式子弹不仅效果好、杀伤力大,交易时的价值也特别高。这些子弹相当稀有,是要拿子弹换好装备、还是用枪子来对付难缠的强敌,都由玩家自行决定。
《地铁2033》:顶级画质赏析和性能对比
● 《地铁2033》:精美截图赏析
● 《地铁2033》:顶级显卡性能测试
   《地铁2033》虽然支持PhysX,但对软件加速支持的也很好,因此使用A卡玩游戏时并不会因PhysX效果而拖累性能。该游戏由于加入了太多的尖端技术导致要求非常BT,以至于我们都不敢开启抗锯齿进行测试,只是将游戏内置的效果调至最高。
● 上榜理由:还没开AA就已经让顶级显卡俯首称臣
   终于有一款BT程度能和Crysis一教高下的游戏了。在1920分辨率下,只有AMD单卡双芯的怪兽显卡HD5970能较为流畅的运行它,其他显卡一律没有达到第一人称射击游戏30帧的最低标准,而GTX285因为不支持DX11,所以也没有成绩。BT程度,首屈一指,“显卡杀手”,实至名归!
《STALKER:COP》:不是DX11的错
● 《潜行者:普里皮亚季的呼唤》
   《潜行者》系列游戏现在已经出到第三部了,其中第二部《晴空》是原作《阴影》的前传,而第三部《普里皮亚季的呼唤》则是原作《阴影》的后传,讲述了在变异区中心被发现后,乌克兰政府决定举行代号“航道”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目的则是控制变异区的科技,玩家的冒险也就此展开。
   此前《潜行者:晴空》已经率先支持DX10.1,主要优化了抗锯齿算法、阴影渲染和效率,新版的资料片则首次加入支持DX11,通过Tessellation技术大幅加强了模型细节、纹理和光影,而且通过DirectCompute 11技术改进了算法,提升游戏性能。
   相关评测:
● STALKER系列的历史背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
   日当地时间1点24分,前苏联位于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原本以列宁的名字来命名)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
   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地维亚半岛。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此事故引起大众对于前苏联的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事故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每年仍然投入经费与人力致力于灾难的善后以及居民健康保健。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个未知数。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普里皮亚季(Pripyat),切尔诺贝利市西北18千米。核电站由四个反应堆组成,每个能产生1千兆瓦特的电能(3千2百兆瓦特的热功率),核事故时四个反应堆共提供了乌克兰10%的电力。曾几何时,切尔诺贝利是前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约有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事故发生后,前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石棺”。此外,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还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然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的2个月之内,所有参与直升机封堆的人员全部壮烈牺牲,无一幸免,但正是这些英雄们的无畏,才换来了更多人生存的希望。
   《S.T.A.L.K.E.R》便是以那次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为主题而制作的游戏, S.T.A.L.K.E.R.是一长串英文的简写,游戏主要的背景是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变后的世界,以假想其发生了重大变异,当地环境产生怪物来发展,玩家将面对这个危险的环境,并一步步解开游戏的谜团,这款游戏具有相当优秀的画面,颓圮与灾难后的世界,配合极为真实又漂亮的风景,产生相当具有特色的FPS游戏。这款游戏的制作有别于其它欧美的游戏,主要原因在于开发小组是在乌克兰。
   《S.T.A.L.K.E.R.》的制作者们为了再现切尔诺贝利的废弃与荒凉感特地去做了实地考察,游戏的设计中参照了大量的照片与地图,游戏中的切尔诺贝利可说是原样复制了出来。
● STALKER内含深意:
   STALKER直译为潜行者,而在游戏中的S.T.A.L.K.E.R其实是七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是指所有越过封锁线进入变异区的人。
Scavenger:捡破烂的,因为潜行者们都是在变异区这个大垃圾堆里淘宝
Trespasser:侵入者,非法越过封锁线进入变异区,对军队和核心区里的C意识来说是不受欢迎的入侵者
Adventurer:冒险家、雇佣兵。为了从变异区得到财富,以身试险,有时候潜行者也是受雇于某些组织,比如科学家,进入变异区进行调查取样
Loner,独行者,潜行者们一般都是独来独往
KILLER,杀手,为了利益当然可以杀人,为了自卫不得不杀人
Explorer,探索者,潜行者们总是乐于向变异区不为人所知的地区进发,因为那里蕴藏着更大的宝藏
Robber,当然,总有些想不劳而获的人,这些独行者里的败类、强盗
以上七个单词言简意赅的概括了潜行者的本质
《STALKER:COP》:截图赏析与性能对比
● 《S.T.A.L.K.E.R.:COP》:截图赏析
● 《S.T.A.L.K.E.R.:COP》:性能对比
   游戏提供了DX11、DX10.1、DX10、DX9等多种模式,我们将透明抗锯齿在内的所有特效全开最高,考验高端显卡在最高画质下的性能表现。身带有Benchmark包,这让我们的测试更具有准确性和普遍意义。
● 上榜理由:
   测试结果让顶级显卡汗颜,单卡卡皇搭配顶级平台居然跑不倒40帧数,而刚刚退居二线的上代旗舰显卡GT285在1920分辨率下,仅仅跑出了个位数的成绩!
   STALKER对硬件要求如此之高,其实并不是大量使用DX11特效的结果,实际上打开DX11之后性能还会有些许提升。真正消耗显卡资源的是透明抗锯齿采样,DX10显卡根本跑不动,DX10.1会提升效能。
《孤岛危机》:像素渲染特效的极致
● 《孤岛危机》:像素渲染特效的极致
   说起孤岛危机,相信大家非常熟悉了,在人们还在赞叹DX9C“无穷”的潜力,争论究竟是否需要DX10之时,这款游戏横空出世,让所有对DX10画面提出质疑的人闭上了嘴。
孤岛危机:弹头封面海报
   首先列举一下Crysis中所使用到的DX10特效:
1. HDR+AA:DX10时代这已经是必备了(生化奇兵是个例外)
2. 景深:失落星球新版有采用
3. 视差映射贴图:狂野西部有采用
4. 体积光照:冲突世界的招牌特效
5. 动态模糊:失落星球新版有采用
6. 昼夜变化:3DMark06 SM3.0测试有使用,但效果单一场景狭小,Crysis将其发扬光大
7. 物理效果:很遗憾,Crysis还是依靠CPU进行物理计算,但是效果的确是最好的
8. 动态软边阴影:FEAR中有采用,DX10版效率更高
9. 实时环境光照贴图、粒子效果、次表面散射、真正的3D海洋渲染、交互可毁坏环境、等等……
   虽然以上特效部分在DX9C模式下也可以应用,但却是DX9C“不能承受之重”,DX10 SM4.0最大的优势就是指令执行效率的提升,像HDR+AA、软阴影、动态模糊这些DX9C就已经可以实现的特效,在DX10模式下可以用很少的代价来实现,因此只有在DX10游戏中,开发商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这些技术,创造出更完美的画面!
   2007年的《孤岛危机》,放到三年后的今天,也鲜有游戏比肩,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不难想象,这样的画面对于PC来说是何等的挑战,Crysis的配置要求超过了当时PC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超越了次世代平台和之前所有的PC游戏,甚至游戏发行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它仍然作为高端显卡性能测试的标杆游戏,“显卡危机”的调侃之名也不胫而走。
&● 《孤岛危机》:精美截图赏析
   相关评测:
《孤岛危机》:顶级显卡测试
   在DX11时代,最新一代旗舰显卡GTX480携30亿晶体管傲视群雄,人们终于看到了驯服了《孤岛危机》这批烈马的希望。不过当特效开至VeryHigh加上顶级分辨率2560和顶级抗锯齿8xAA时,由于显存管理问题所有高端卡都卡得没法动,所以只能最高开启4AA。这次测试硬件能否扬眉吐气、一雪三年之辱呢?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这位新登基的单核王者……。
   Crysis内置了CPU和GPU两个测试程序,我们使用GPU测试程序,这个程序会自动切换地图内的全岛风景,得到稳定的平均FPS值。
《孤岛危机》&1920 4AA测试成绩
● 上榜理由:
   1920分辨率下开AA要求非常苛刻,N卡虽然正常发挥但成绩并不能让人满意,GTX480也仅仅及格,A卡这边形式也不容乐观,最低20帧的速度远远谈不上流畅,三年前的游戏居然能如此折磨现任卡皇,当时DX10王者8800GT的处境更是不堪回首,《孤岛危机》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了“显卡危机”的恐怖!
《GTA4》:一款获得吉尼斯记录的游戏
● 《侠盗飞车4》
   《侠盗猎车4》今年四月推出PS3与Xbox360版本,创下许多惊人成绩,包含史上开发费用最高(超过1亿美元)、24小时内售出360万份、收入3.1亿美元,这样的光辉业绩已经让《GTA4》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08年游戏版》中获得一席之地,被冠以“单日最高收入的视频游戏”、“单日收入最高的娱乐产品”两个头衔,这款游戏魅力之惊人可见一斑。游戏开发商Rockstar先前也确定会推出PC版本。
  《侠盗猎车4》PC版本最高解析度支援,并且加入了新的重播功能,可以编辑与储存30秒的游戏画面,每段影片还可以运用专属的编辑器组合成玩家自创的影片,再Rockstar网站上与其他玩家分享。此外,在多人连线游戏部分,连线人数将可望比游乐器版本的16人还多。很多国外权威的游戏媒体都对PC版的GTA4打出了9分以上的高分。
PC版GTA4 IGN评分
   《The Lost & Damned》和《The Ballad of Gay Tony》是《GTA4》完美的谢幕表演。我们在这里最终知道了原版故事中两年前被盗的钻石的真正下落。虽然Johnny和Luis的故事并不是十分有趣,但一些附加的元素还是非常不错的。游戏的语音效果堪称极品,有许多可以让人捧腹大笑的声音。画面效果也令人称奇。虽然这里还是你在《GTA4》中扮演Niko所呆过的城市,但它的效果仍然令人折服。
  或许你已经很久都没有进过自由城了,这样一来你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重返那座城市,或许你会在喧闹拥挤的大街上发现以前曾经错过的一些有趣的东西。
   要说史上争议最大的游戏,非侠盗猎车手系列莫属!甚至在国外,据说不少救人英雄和杀人凶手都是受GTA的影响。
●&GTA4:一款让玩家改变世界观的游戏
  Rockstar公司,不,应该说是豪瑟兄弟,曾经向往着将其GTA游戏赚来的钱投入到极度血腥的游戏中:&&系列游戏,在游戏制作到即将发售之际,英国评级机构BBC拒绝为其评级,理由是他们对这款作品无法接受,记得去年&&的发售一再延期,就是因为背后有很多媒体以及游戏发售公司极力阻挠,甚至还出现有规模的抗议行动。
  随着当代和平与发展的观念日益渗透人心,Rockstar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让GTA的新作具备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于是这种世界观的改善被注入到GTA4当中,虽然GTA4依然是一款分级游戏,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暴力元素已经被淡化,尽管尼克可以在街上肆意的杀人,但这种行为将要受到**们严厉的制裁,游戏的主旨不再是黑帮与黑帮之间无情的杀戮和贪婪的争夺,而是述说一个拥有美国梦的欧洲人,来到美国之后从底层开始的奋斗生涯,尽管这个奋斗的过程穿插着血腥,
  既然提到游戏世界观的改变,那么老菜必须得谈谈剧情,在整个主线流程,尼克都会面临人生的转折,而每个转折点,都离不开尼克对正义与邪恶的抉择,第一次转折就是尼克的住所和罗曼的产业被烧毁之时,首先说罗曼,罗曼是一个生活在矛盾中的美国底层人民,他来到美国打拼了几年,事业刚有起色,但他有一定的乐观精神,对于生活总有一种憧憬,尼克来到美国,识破他的谎言之后,罗曼却能够说服尼克让尼克在美国留下,这就是乐观精神的作用,而茉莉是罗曼最心爱的女人,罗曼却得忍受着VALD对茉莉的欺凌,这种矛盾心理又让罗曼生活在痛苦之中,尤其在产业被烧之后,罗曼几乎要崩溃了,毕竟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产业就这么毁于一旦,但乐观的性格让他在来到新房之后又能够很快重新振作。
  尼克和罗曼不同,出身于俄罗斯军队的尼克,来到美国之后一直背负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尼克来美国的原因很简单,复仇,因为当年尼克所在部队,为了打击欧洲一个犯罪组织,而派遣了包括尼克在内的12人特种小队,但是由于队伍中有内奸,因此这十二人小队一去不回,唯一的三个幸存者,有两个已经先尼克一步来到了美国,尼克作为最后的幸存者,他要找到答案,揪出背叛者,于是也来到了美国,而当他得知另外两人就在自由城时,他是带着一种沉痛的心情踏上通往自由城之路的,在罗曼的房子被烧毁之后,尼克不仅愤怒,并且内疚,尼克习惯了追杀与被追杀的生活,但是他觉得罗曼应该是无辜的,而此时罗曼的安慰,却让这个活在阴影中的欧洲男子重新振作起来。
  就连豪瑟兄弟都说,尼克是GTA系列中最有血有肉,最让他们觉得满意的角色,老菜在完成GTA主线流程之后,很赞同他们的观点,玩家在自由城中控制着尼克,当尼克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其实也是玩家在进行选择,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这让尼克这一人物形象俨然栩栩如生起来,不再是以往那种杀戮机器一般的杀手,而是一个"人",真正的人,他的到来见证了自由城最肮脏,最邪恶的一面,但也因为他的到来,罗曼以及尼克的好友们从腥风血雨中看到了光明。
● 《GTA4》:精美截图欣赏
充满暴力和性暗示的GTA4
《GTA4》:史上最耗显存的游戏
● 《GTA4》:史上最耗显存的游戏
   事实上GTA4对显卡核心速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对CPU和显存的要求则非常高。一般来说HDGTX以上级别的显卡就完全够用了,但是1GB显存是无法开全特效的,如果您是GTA4的铁杆发烧玩家的话,最好购买拥有2GB显存的高端非公版显卡。
1GB显存是不够用的,特效无法开最高
特效全开最高的话,需要显卡拥有2GB显存
● 上榜理由:
   通过几款显卡已及两套平台的成绩对比,这款《GTA4》足以用变态来形容。这款游戏在显存容量提出很高的要求,流畅运行游戏至少需要1G显存,甚至2G显存帧数还会有所上升!这就解释了即使用HD4870交火,也只有50多帧,和中端单卡没有拉开距离这一奇怪的现象(CPU、内存没有构成瓶颈),而对于普通游戏玩家而言,没有强劲的PC平台,很难在高画质下爽完游戏。
   另外,近日不少玩家也都反映出关于这款PC版游戏的很多问题,糟糕的性能问题、在顶级PC上也一样低下的帧数、超短的视野距离、游戏崩溃和材质缺失等等游戏问题。而对于高端PC上糟糕的帧数问题,Rockstar的技术支持文档是这样解释的:“大部分使用2008年12月或以前主流配置的玩家最好使用中等画面设置,高画质设置是为现在并不多见的未来高端配置准备的。”看来这款PC平台的移植大作还真是难伺候!
《魔兽世界》:最热门的网游
● 《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游戏介绍
   说到暴雪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对它而言,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魔兽争霸》问世15周年、《魔兽世界》运营5周年的重要时刻。而对于中国玩家而言,有喜也有悲:喜的是WCG2009总决赛中国玩家包揽《魔兽争霸3》冠亚军,悲的是《魔兽世界》经历了代理商变更、停服、开服、免费、收费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之后,第二部资料片《巫妖王之怒》依旧是“忘了开”(WLK),第三部资料片《大灾变》更是遥遥无期……
   好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魔兽世界》仍在继续,《大灾变》即将上线,《魔兽争霸4》已被提上日程,暴雪下一款在线游戏也由原本《魔兽世界》菁英团队全力打造。开创《魔兽世界》光辉历史的暴雪首席游戏设计师Jeffrey Kaplan、《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首席制作人Shane Dabiri、游戏设计执行副总Rob Pardo等正致力开发暴雪下一款尚未公布的在线游戏(MMO)。
  《魔兽争霸》与《魔兽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两款游戏,但却拥有相同的历史背景与世界观,暴雪书写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刻画了无数个维妙维肖的英雄人物、让玩家亲眼见证了几场宏伟的、史诗般的战争……这些都成为魔兽玩家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因此,魔兽除了暴雪官方公布的残缺不全的“正史”外,还有集合网友和玩家智慧的“野史”(伊利丹和月之祭祀的爱情主线贯穿),更加耐人寻味,值得一看。
鉴于篇幅限制,这里只给出链接:
● 《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精美截图赏析
《魔兽世界》:引擎太老
● 《魔兽世界》:引擎太老
   魔兽世界作为一款5年前老游戏,按道理说不该对现在的主流配置造成任何压力,但正是由于他非凡的影响力,游戏自出世以来,补丁插件就不断,到现在为止,魔兽世界的插件种类之繁,数量之巨,应用之广恐怕无人能及:
某网站魔兽插件下载排行
   另外,网游主要是团队作战,当同一屏幕内众多玩家一起释放华丽的魔法时,就会消耗太多的系统资源。而且,WOW的游戏引擎非常老,对新硬件支持不力也是一大原因,根据玩家的经验来看,WOW对显卡的要求不是很高,多核CPU也无用,高主频、单核效能高的CPU表现会比较出色。很多玩家虽然配置也不错,但迫不得已还是得关一些特效才能在副本中取得较为流畅的FPS。
在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中加入了阴影光照。(高清原图点击放大)
● 上榜理由:
   资深玩家都知道,在副本团战中,由于玩家数量众多,魔法效果华丽密集,对CPU的要求大大提升。虽然大量使用辅助插件,《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画质还得到不小提升,但是很少有人敢这么做。绝大多数人都是老老实实关掉特效,只用必要的插件玩,因为如果肆无忌惮的挂插件,即使是顶级四核i7也不堪重负。如此恐怖的需求,无论在网络游戏还是单机游戏中都极为罕见!■
核心型号:GeForce GTX 480 显存容量:1536 显存位宽:384bit 显存类型:GDDR5 核心频率:700MHz 显存频率:3696MHz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硬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