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华三离职半年内去华为离职的

华为离职江湖 (27)丨放弃千万奖金从达晨“净身出户”,这位老华为人下注产业互联网|迅游科技|华为|熊伟_新浪新闻
华为离职江湖 (27)丨放弃千万奖金从达晨“净身出户”,这位老华为人下注产业互联网
华为离职江湖 (27)丨放弃千万奖金从达晨“净身出户”,这位老华为人下注产业互联网
摘要:他就放弃了这个众人艳羡的头衔,也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千万奖金,“净身出户”创办自己的企业“千乘资本”。“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依然算得上一个豪华的创业团队。后来,这个团队赚了不少钱,但没有做到上市。所以回过头来看还是挺遗憾的。” 熊伟从来没有想到,从华为离职后第一段创业的“缺憾”,成为他日后二次创业的一个伏笔。 2009年,熊伟加盟达晨创投,其后的五年,他以最快的速度升为“达晨合伙人”,他曾投出的讯游科技、数据堂、兆日科技等项目,一度成为投资界的经典。可仅仅一年多,他就放弃了这个众人艳羡的头衔,也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千万奖金,“净身出户”创办自己的企业“千乘资本”。 名字,即暗含着期许。深圳南山科技园区一间明亮简洁的办公室里,沉稳中透着自信的熊伟讲起“千乘”的意涵。“千乘”,取自《论语》,“道千乘之道,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恭恭敬敬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友善对待身边的众人。“千乘”的英文名也特别有意思,是一个斐波拉契数列。熊伟上个周末,熊伟又一次挑战深圳马拉松,和他一起跑上赛道、为他摇旗呐喊,很多都是昔日的华友。在历经了就业、创业、投资、再二次创业的职业周期后,熊伟依然感怀他的第一份工作,“华为打下了我职业生涯的底色,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74年出生的熊伟是湖北人,本科在吉林大学就读,后又考回武汉,成为中南财大的经管系研究生。 “那个时候,财大毕业生的分配都很不错,愿意去企业的人很少。”1998年底,熊伟先是拿到了武邮研究院的offer, 隔了一周又拿到华为的offer。武邮在当地是个非常好的职业选择,而他选了华为。 “外面传说华为的淘汰率高,待遇也高,号称是提供‘中国的机会,外企的待遇’。而且我觉得深圳更开放自由。”熊伟记得,那年中南财大去华为的有三人。一个去了生产部 ,一个去了财务部,熊伟则去了市场部。“华为校招生大部分来自计算机和通信工程系,都是科班出身,我算是非典型。” 在深圳总部只呆了几个月,熊伟即被外派到山东。彼时的山东办事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不仅业绩出众,还培养出一大波华为骨干,可谓华为黄埔军校。这与领头人毛生江有关。 在华为,有一句名言,叫做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任正非用“凤凰涅槃”来揭示年轻人必须经过磨难和洗礼,才能走向更生的道路。于是,一批又一批高层干部下放到各个区域市场锻炼。 1996年华为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当时市场部代总裁毛生江,他从一个公司级的领导一下子被撤下来,后来又担任过话机事业部的总经理,自华为放弃终端业务之后,毛生江被派往作山东办事处主任。 毛生江很快就在当地打开了局面,山东办的销售额排名第二,成为仅次于广东的第二大区域市场。初出茅庐的熊伟被投到了最火热的市场前沿,他从山东办客户经理做起,负责山东移动的市场对接。 “那时候根本感觉不到苦,”熊伟记得清楚,为了一个投标项目,他日以继夜埋头苦干,三天三夜都没合过眼,“你知道那是一种怎么样的工作状态吗,后来一举拿到标,我昏睡了一天一夜。” 华为干部能上能下、几起几落是司空见惯的事。几乎所有的高层管理者都不是直升上去的,今天你是部门总裁,明年可能就成了区域办事处主任,后年可能又到海外开拓新的市场。集体辞职4年之后,任正非又重新将毛生江任命为公司副总裁、国际营销部总裁,并号召全公司员工向他学习。很多人私下里都称毛生江为“毛凤凰”、“毛人凤”,有位高层领导曾开玩笑问他,你是一只烧不死的鸟?当时有些疲惫的毛生江回答,世界上根本没有烧不死的鸟。 继毛生江之后的山东办主任是郑树生,郑树生在山东又带出了一批干部。后来他接受特殊使命在杭州创办华三,剑指李一男的港湾。 2002年在华为在毛生江、郑树生这两位强势领导下,熊伟成长得很快。说起这段往事,他稍稍有点激动。“我一直这么觉得,我在山东办的经历就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进公司时连打字都不熟练,到后来做市场的独挡一面,打下大小无数场销售战役,山东办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历练机会。” 2002年,熊伟回到了总部。熊伟的妻子在华为总部财务部工作。“我们02年结婚,一度还为选择到上海还是深圳而犹豫,后来还是在深圳安了家。” 随着华为海外营销战略的节节推进,时任国际营销部总裁的毛生江广为布局,他从山东选调了很多干部去海外,熊伟自然也在其列。不过,刚刚成家的他并没有强烈的出征意愿。 按照当时公司规定,如果夫妻双方都在华为就职,职位高的人就低拿奖金和股票,“我身边的一位同事如实上报,结果真的按照低收入的那位发奖金了。”显然熊伟也有这方面的顾虑。 “公司屡屡催我出国,这时,小伙伴又拉我创业,这一拉一推之间,我干脆就辞职了。” “净身出户”开始二次创业 那时,拉熊伟去创业的正是从华为离职的小伙伴,这波创业潮的背景就是响应华为内部创业的号召,李一男也正是在这一波出来创办港湾公司。 2003年,熊伟和其他八名合伙人一起创办软件公司。昔日的华为副总裁、产品总监、软件硬件主管聚在一块摩拳擦掌……“我们的团队相当豪华,又都在一条产品线上,好几个都是95年入职的,我的资历算是浅的了。” 不过,让熊伟一直耿耿于怀的,这次创业并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目标。 他将此归为创业的“初心”。“我们最初只是想大家合伙一起赚钱,最后,我们确实赚到了钱。但以更高的标准来看,并不算成功,当时比我们差的好几家公司后来都IPO了,而我们没有把握住机会。”创业团队的老大2005年就移民加拿大,三年之后,作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的熊伟也离开了这家公司。 经历过就业、创业后的熊伟开始转换跑道,一头扎进了投资圈。2009年,35岁的熊伟加入达晨创投,从投资经理做起。这是他的第三份工作,一开始,这份薪水比华为还低。 与达晨董事长刘昼一起美国纽约考察行“我那时跟着一帮差10多岁的人一起重头做起,挑战性很大。”在巨大的心理落差面前,熊伟坚持了下来,为把基础打好,他亲自做尽调、财务、法律、写报告,在投资经理的位置一坐就是一年半。 熊伟在投资圈的一炮打响始于迅游科技。“一开始达晨内部对迅游科技并不看好,在投资经理个人跟投的保证下才勉强完成了投资。事实上,很多美元基金也并不看好,”可熊伟依旧坚持,因为他在意的是背后的大方向和趋势。 360董事长周鸿祎是迅游科技的天使投资人。在北京中国大饭店,熊伟与周鸿祎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访谈。熊伟的一番阐述让周鸿祎增强了对迅游科技的信心。后来与周鸿祎相熟的另一家投资机构争得了项目主投。此后迅游科技一路扶摇直上的精彩表现,证实了熊伟独道的眼光。 2014年底,工作满五年的熊伟升为合伙人。达晨规定,升为合伙人,必须得在公司工作满五年。达晨人才济济,仅直接投资的队伍就超过80人,而熊伟是达晨是唯一一个到了5年就提职的。 谁也没想到,升为合伙人刚满一年的熊伟就递交了离职申请。彼时,迅游科技解禁在即,这也意味着,他要放弃1000万的现金奖金。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这个选择。离开那天,熊伟对达晨董事长刘昼说,“第一没有人事关系的关系,第二不存在经济纠纷,我也主动放弃了很多利益。我43岁了,再不创业就没机会了。” 第一次创业留下的缺憾,始终在熊伟心头挥之不去。 “我本来是想在达晨内部创业,但内部创业推动太麻烦,就不折腾了。” 2016年9月,千乘资本正式成立。凭借良好的口碑,熊伟的募资进展十分顺利,短短1个半月,就募集了5个亿管理资金。 这一次,他充满激情,也异常谨慎。第一次的创业经历他一次次“复盘”。“创始人的主人翁意识非常重要。那年29岁,天天被催着去国外,而总部又不需要开拓市场,所以我干脆就出来创业了。这个初心就不纯粹。 他提起上午去谈的一家公司,“这家股权分配是30%、20%、20%,这种股权我就非常担心。我对创业者说,你是老板啊,他说’我只是老大’。 这怎么能行,股东和主人这是两码事,我是老板,出了事我来顶,压力也是我来抗。你看华为的成功,任老板就起了决定性因素。某种程度上,华为文化就是任正非个人性格和理念的彰显。” 他对未来投资格局有自己的理念 熊伟的办公室位于南山区科技园,另一位投资人朱波的创新谷就在“千乘”对面,他们都来自华为系,是华友会的常客。“我和朱波是创投营的同班同学,他是投资界的网红,主攻90后,我则专注于TMT、产业互联网 2B领域,35-45岁的创业者是我喜欢投的年龄段。” 千乘资本目前有13个投资人,一半来自华为,“倒也不是有意为之,华为人做事的风格相近,不由自主地还是倾向了华为人,大家的价值观类似。”熊伟说。 对未来投资格局,他有着自己的理念。“过去的消费互联网项目,要么是销售标准化商品,要么是服务类项目,他们的特点是短供应链,一个企业就可以通吃整个行业。经过多年的“厮杀”,这里留给创业者的想象空间,已经不多了。而不同于消费互联网的端供应链,产业互联网有市场、生产、销售、物流、设计等环节,供应链条很长,这导致原来的互联网模式在产业互联网上并不适用,无形之中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 熊伟认为,现在想要在互联网创业上有所突破,产业互联网是一个合适的方向。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可以投10年、20年的大行业。”产业互联网在未来几年将成中国经济的最大蓝海,或将成就产业内的BAT。“ 而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拦路虎”是数据。在一个长供应链上,数据一定要统一,但目前的数据基本上是孤岛,生产是生产的、销售是销售的。这也是很多传统企业在向互联网方向转型过程中失败的原因,市场需要一个能够提供这类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出现。 发现这个行业痛点,千乘资本的“第一单”投给了杭州的端点科技,这家企业正是一揽子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够帮助传统企业向产业互联网转型。 端点科技团队创始人曾是阿里的工程架构师。团队6个人中5人来自阿里。“传统的公司一般是平台化战略,上层规划,下面执行,到了互联网时代,就要求扁平化,也就是去中心化,并快速迭代。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苏宁和京东,前者一个修改的需求要走一个很长的流程,而在后者平台上,一个’小二’就能及时改掉。我们投的团队就是通过技术重塑公司架构,实现管理思想的IT化,帮助企业实现互联网平台的管理模式。” 熊伟说,创始人原来在阿里负责淘宝的架构,对拓展架构驾轻就熟。”这个技术也有它的缺点,但刚性需求太强,把很多短板给弥补了,且得到大客户的认可,很短时间内疚获得了海尔、国美等企业大客户。” 上周日深圳马拉松熊伟与华友戴辉偶遇。 一年半之后,这家公司被阿里以4倍溢价收购。“这是我们签的第一单,也是退出的第一单。不算特别满意,但他们有阿里情结,想回归阿里大家庭。” 投资行业并非如外界看来那么轻松亮丽,竞争压力特别大,熊伟反复强调的一个词,“Focus”。“专业化的前提是专注,注意力分散了,任何一个人也做不好。所以,我们目前不做2C这一块,而是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机会,致力于2B领域,基本集中在重度垂直项目上。” 这种深度聚焦的专注力,闪烁着华为文化的影子。“经验和知识很重要,而底层的东西更难学,底层的东西就是价值观,就是品质和风格。”熊伟说的”底层”,与他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有关, ”一张白纸就此打上了华为文化的烙印。这五年对我未来的职业道德、职业境界都有很大影响,我现在的一套投资理念和价值观,根源都在那。”栏目主编:王海燕文字编辑:王海燕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华为和华三认证的关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发表日期: 浏览量:次
华为和华三认证的关系―熊熊杂谈
关于华为课程的介绍我就不在这里说明了吧,大家可以在“百度百科”上进行关键词如:HCNE、H3CNE、华为认证……虽说部分信息有些过时,不过也足以清楚了。我们今天主要说明的是华为和H3C以及相关认证的区别。
首先说说华为和H3C的关系。H3C也就是现在的华三集团,现属美国3COM公司的独家子公司。从2003年11月开始,华为通过谈判和3COM公司合作,之后华为控股51%,H3C更名为华为3COM,但是经过三年的合作后,华为完全撤出其投资,华为3COM更名为华三通信。也就是说从2006年11月开始,华为和华三是两个完全没有关系的公司了。
而我们之前所经常提及的华为认证,其实质是华为3COM公司推出的认证,自从2006年11月两家公司剥离后,就再没有华为认证这个说法了。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其实从来没有华为认证,只有华三认证,但是因为各种公司内部的原因(包括华为退出公司后三年内不能销售其自身品牌的路由器),华三认证里的路由交换课程很多都涉及到华为的技术。
华为公司自己从来没有对外(也就是培训市场)推出过自己的认证,目前华为的培训全是内部培训,主要针对自己的代理商和客户的设备培训,但是外部人员是很难有机会参加的。即便在华为3COM时期,华为在对外招聘网络技术类职位的时候也都是要求思科的认证,而并非自己子公司“华为3COM”的认证,这一点也足以思科和华三两者认证在行业里的认可度。
从这里面我们可以得到几个答案:1、通过考试而得到的认证不是华为的,是华三的,但是课程技术方面目前还有很多华为的东西。2、如果是冲着认证来的学员,对于华三认证的用途要有清楚的认识,再来学习,我觉得完全没有什么问题。3、因为公司目前正在使用华为设备从而想进行学习的,那么我觉得可以来学习,但是考证没这个必要了。4、如果不是因为代理商等的要求必须获得华三的认证,大家完全可以考虑进行思科认证的学习和考试。5、再几年,无论从技术来讲,还是市场上存在的设备型号来讲,华为和华三在核心技术上面必定没有任何联系(这里涉及到知识产权使用的问题),当然华三的课程也会及时反映出来。到那时,华三课程里的技术就真正和华为没关系了。
参考资料链接:&&& 百度百科&&&&& 《H3C》&&&&&&&&&&&&&&&&&&&&&&&&&&& 华为官方网站 (最早的认证培训信息是日)&&&&&&&&&&&&&&&&&&&&&&&&&&&&&& 华三官方网站
―本文系原创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或摘抄,违者必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验证码: *华三H3C认证和华为认证有区别吗?
按时间排序
这个问题很好解释,有心的话楼主自己查一下就一目了然了,H3C是杭州华三公司,在06年的时候就和华为公司没有关系了,H3C认证是华三公司的认证,而华为认证才是华为公司的认证,但是现在在社会上的认证都是H3C认证,因为华为认证是只针对内部员工的认证,并不面向社会,所以市面上所说的华为认证通常指的是H3C认证,其实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说白了H3C不是华为认证。
您可以邀请优质答主更快回答您的问题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90159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20904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13134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10925个回答
yuanzhangtongxue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7594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7179个回答
加载更多答主
主屏尺寸4.7英寸
电池容量2230mAh
主屏分辨率像素
电池类型可拆卸式电池
后置摄像头1310万像素
CPU频率1.5GHz
前置摄像头100万像素
CPU类型海思K3V2E
410人的综合分
性能配置8.3
电池续航7.1
外观手感8.8
拍照效果9.1
屏幕效果8.6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刚刚从华为离职,说说华为内幕,
华为内部,远没有外面人看起来那【985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3,419贴子:
刚刚从华为离职,说说华为内幕,
华为内部,远没有外面人看起来那收藏
刚刚从华为离职,说说华为内幕,华为内部,远没有外面人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 华为的企业文化,一切都是为企业发展有利的一面制定的。人在华为只是工具,而且这种感觉呆的越久越强烈,员工得不到基本的尊重。 内部官僚主义严重,手中有点权利的领导,工作中脏话常挂嘴边,在华为工作没被骂过的很少。奋斗者协议,逼员工自愿放弃法定的带薪年休假,不签也可以,没有年终奖和股票分红。为了决定奖金分红升职加薪的绩效,所有人拼命表现,加班,巴结上司,骂下属,挑容易出成绩风险小的活,出了问题推诿不担当,等等。 任正非的&散财聚人&,让很多人看在钱的份上选择留下,忍受加班和不被尊重。心声论坛上总结的&忍狠滚&很好的概括了在华为的生存之道。&因为任正非进华为,因为PL离开&,反应了公司内落后的管理,官僚,和不尊重员工导致离职的普遍现象。不知道这个中国人为之自豪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文化,能走多远。
鸣志驱动器集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规格齐全、性能卓越。
钱才是王道
怎么像日本企业啊
说点干货呀
看来我们公司还算人性化
你前面那些话我很早以前就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发过,都可以背出来了。PL也因人而异吧,很多PL很好的,我在实习的时候一个同学他说他的PL就是那种宁愿自己多干点也不让下属多干的人。
概括:华为,钱多,人贱。但是,更多钱少人也贱啊
楼主在华为干了多久 圣无线吗?
华为内部差距很大
泛泛而言,哪个企业都这样吧,企业的本质就是金钱至上,用人就是为了替老板赚钱,所以,如果定位是企业,就是这样。公益机构就不同。所以吧里吹某些企业可以暂停片刻了。
是不是你们属于非核心员工?
0几年那时自家院校去华为的都是核心员工 自然要剥削你们这些晚去的 非自家院校去的非核心员工啦
企业本来就是利益至上,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
有胆气辞职就已经很厉害了。
哪里找来的段子?
估计太人性化了就没有执行力和效率了。
感觉是知乎上面的~
华为只有20000号以内员工 核心是10000号以内
老员工其实工资也不算高 后来的工资更高 但是没有股票 就这样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相信自己,不要放弃梦想-----曾经的华三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相信自己,不要放弃梦想-----曾经的华三人
&&相信自己,不要放弃梦想-----曾经的华三人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副总裁 离职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