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发病季节一般在哪个季节有可能会爆发呢

警惕!秋冬季节预防宝宝手足口病不能懈怠
[摘要]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妈妈们都会特别紧张。虽然现在转入秋冬季节,但是,如果妈妈们现在认为这时候就可以放下心头大石,那就大错特错了一、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这个病症相信不少妈妈都有听说,那么手足口病究竟是什么呢?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患病宝宝和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这些人群的唾液、疱疹液、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可以污染手、毛巾、手帕、水杯、牙刷、玩具、餐具、衣物等。没有生病的宝宝如果接触了患儿,会因为吸入被病毒污染的空气或者触摸了患儿的衣物等等而被传染。
来源:辽宁电视台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常发生在3—11月份,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成人和大儿童也会传染上这种病,但是由于大部分以隐性感染为主,所以没有很明显的症状。 手足口病的症状是怎么样的呢?出现手足口病典型症状的患者多为轻症。典型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据儿科专家介绍,相对于手足上出现的病变,很多时候患儿会首先表现为口腔的病变,并有食欲减退、不适、常伴咽痛。在发热一两天之后,就可能出现口腔溃疡,一开始肉眼可以看到中间黄色、 周围为红色的小疱疹,然后进一步演变为溃疡。在皮肤症状方面,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而如果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轻症,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二、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虽然多发于春、夏季节,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秋冬季也要积极预防。想要防止宝宝感染手足口病,就一定做好预防措施。下面,小编请来专家来教妈妈们如何在秋冬季节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玩具、食具、桌椅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浸泡消毒,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7、在注意手脚卫生的同时补充一些整肠生等益生剂,有助于肠道健康。欢迎收听“腾讯健康”官方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健康”(英文ID:qq-health)。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7种绿色安眠药】1.香蕉:含使肌肉放松的镁;2.菊花茶:可凝神静气;3.温奶:含能镇静的色氨酸;4.蜂蜜:能暗示大脑分泌苯基二氢喹唑啉有助睡前放松;5.燕麦片:含有N-乙酰-5-甲氧基色胺助催眠;6.亚麻籽:含欧米伽-3助睡眠;7.全麦面包:能助释放胰岛素催睡眠。常失眠的同学请收藏哦。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是什么时候?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是什么时候?
拇指医生提醒您:问题下方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是什么时候?
手足口病全年都可发生其中6~8月份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根据国内外报道,每隔2~3年流行1次,患手足口病的人群以4~5岁以下小儿为主。孩子上学的时候还会出现一次小高峰,建议家长千万要注意孩子卫生,那疾病就可以得到一定的预防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权威医生回答
手足口病一般夏季比较多,特别是湿热天气下,更容易多发,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需要及时治疗,注意隔离,平时注意不要受凉,防止抵抗力下降,保持饮食、手足等卫生,预防为主。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省卫生厅指出,5~7月是广东手足口病高发季节,今后一段时间报告病例数将会呈增加趋势。省疾控专家指出,幼儿园、学校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五个方面,即:一是加强晨检工作;二是加强课室、宿舍或午休室通风;三是做好玩具、公用活动区、公用课室、教室等清洁消毒工作;四是教育学生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五是发现多人不适或因病缺勤,立即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临床表现,个别患儿可发生死亡。家庭预防五项注意专家提醒公众,家庭预防手足口病也要注意五个方面:1.勤洗手。家长喂养婴幼儿时要洗手,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2.加强居室内空气对流。3.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勤晒衣被。4.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5.如有不适,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此外,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免疫力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手足口病一般是多大的宝宝较容易感染?哪个季节是高峰期呢?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