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41讲解文字

字号:大 中 小
是无为书院第42次授课日,继续学习《菩提道次第略论》。
是日所讲《菩提道次第略论》内容:
癸三修学之次第如何分二.
&&& 子初行者总修学法.
&&& 子二别于后二度修学法。 
&&&&&& 初又分二.丑初学行六度成熟自佛法.丑二学行四摄成熟他有情。 
&&&&&&&&&& 初又分六.寅初布施学处.寅二戒之学处.寅三忍之学处.
&&&&&&&&&&&&&&&&&&&& 寅四精进学处.寅五静虑学处.寅六智慧学处。 
&&&&&&&&&&&&&&& 初又分三.
&&&&&&&&&&&&&&&&&&& 卯初 施之自性.
&&&&&&&&&&&&&&&&&&& 卯二 施之差别.
&&&&&&&&&&&&&&&&&&& 卯三 于身心生起之法。
 &&&&&&&&&&&&&&&& 今初&
舍之善思.及彼发起之身语业.是彼身语于施趣入时之思也.彼中圆满布施波罗密者.非待以所施物惠舍于他.令诸众生尽离贫苦.谓但自坏悭执.并将施果舍他之心修习圆满.则成就施度也。
卯二施之差别分二.
&&& 辰初对人不同之差别.辰二施自性之差别。 
财施为在家菩萨所作.出家菩萨应行法施.不行财施。是菩萨别解脱经中所说也。此中密意.谓于闻等当成障难.此集学论中所说也。然此是遮出家求财而舍施.若于自善所作无所防损.以昔福力多所获得.则亦须行财舍也。夏惹瓦云.‘我不为汝说舍之胜利.但说执持之过患。’是于出家之碌碌营求.积集财货于戒多生疮疤而行施舍.为不悦之言耳。
辰二施自性之差别有三.
 一法施者.宣示无倒正法.及工巧等.世间无罪之事业边际.如理教示.并使受持学处也。
&&二无畏施者.于王贼等人之怖畏.及狮虎等非人并诸水火大种之怖畏.悉救护之。
&&三财施者.舍财于他也。
卯三于身心生起之法者. 
&若于身财有悭吝者.不成施度。悭吝乃贪所摄.虽劣乘二种罗汉.亦并种子摧断无余故.是故非仅唯除碍施遍执之悭吝.须至心生起将一切物于他施舍之意乐也。此中须修摄持之过患.与施舍之胜利。初者如月灯经中所说.见此身不净.命动若悬岩之水.身命二者是业所自在.全无自主.妄如梦幻.须断除于彼之贪著。彼若未遮.则随贪增上.展转积集诸大恶行.而堕赴于恶趣也。
次者.如集学论云.‘如是我身心.刹那刹那去.无常有垢身.若以得无垢.菩提岂非彼.无价而获耶。’正生起之法者.如入行论云.‘虽身及受用.三世一切善.为利有情故.无惜当舍施。’谓以身.受用.善根.三者为所缘境.舍于一切有情之意乐.当数数而修习之。
复次当知.以现在胜解未熟.观力微弱.于有情所.虽以意乐已施身竟.然肉等不应实与。虽然.若不修舍身命之意乐.无由串习.则以后身命亦不能舍.如集学论中说.须从现在而修意乐也。如是若于已至心舍与有情之衣食等而为受用.忘为利他而当受用衣食等之意乐.以爱著自利而受用者则成染犯。若无爱著.或忘缘一切有情之想.或贪为余一有情故者.非染堕也。于彼等回向于他之物.作他物想.若为自故而受用者.成不与取.其价若满.则成别解脱之他胜。若作想云.受用他有情之财.应作他事而受用者.则无罪。此集学论中说也。成他胜理者.谓至心回向于人趣.彼亦了知摄为已有.作是他物想.为自利而取.若满其价.有可成他胜罪之密意云耳.
复次.以至心净信.分别变化无量种类所施之法.以胜解而施于有情之胜解行者.则少用功力.增无量福。此为菩萨具慧之布施.是菩萨地中说也。虽于学施度之时.若能具足六度而修学.其力尤大。尔时防护于声闻独觉作意之戒.及于种智之法胜解堪忍而忍他骂.为令上上增长故.发起欲乐之精进.以不杂下乘之心一境性.将彼之善.回向于圆满菩提之静虑.于诸能施所施受者等.有了知如幻之慧.具六度而行之。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http://go.10086.c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济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大纲;菩提道次第略论大纲;济群法师;年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序论;一、归敬颂;(第1讲,出自《略论》卷一“敬礼于诸至尊正士具大;(第1讲,出自《略论》卷一“此论为总摄佛法之精要;(第2讲,出自《略论》卷一“如济迦麻罗西罗寺说法;(第2讲,出自《略论》卷一“拿错罗乍瓦赞云”―“;(第2讲,出自《略论》卷一“尊者于二十一岁内
济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大纲 菩提道次第略论大纲 济群法师 年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序论
一、归敬颂 (第1讲,出自《略论》卷一“敬礼于诸至尊正士具大悲者足下”―“再以略法于此说”)
二、本论的内容及造论意趣 (第1讲,出自《略论》卷一“此论为总摄佛法之精要”―“即此中所说法”)
三、本论作者及传承之殊胜 (第2讲,出自《略论》卷一“如济迦麻罗西罗寺说法之规则”―“别号具德号阿底峡。”)
1、氏族圆满 (第2讲,出自《略论》卷一“拿错罗乍瓦赞云”―“月藏序居中,现我亲教是。”)
2、求学经历 (第2讲,出自《略论》卷一“尊者于二十一岁内”―“亦能毫不紊乱而正了知。”)
3、成就功德 (第2讲,出自《略论》卷一“三藏灵文”―“不共者,成就圆满次第之殊胜三昧。”)
4、所作事业 (第3讲,出自《略论》卷一“于金刚座大菩提寺,曾经三次制诸外道”―“详如尊者本传所明。”)
四、本论之殊胜 (第4讲,出自《略论》卷一“法者,此教授之根据,为《菩提道炬论》。”―“欲明此《炬论》教授之殊胜,当分四科。”)
1、会通佛说一切经教互不相违之殊胜 (第4讲,出自《略论》卷一“尽佛所说一切法,须知皆是为一补特伽罗成佛之道。”―“此语乃察见其要也。”)
2、显示一切经教皆为教授之殊胜。 (第4讲,出自《略论》卷一“或谓佛说大部经文”―“诸邪分别,遣无遗余。”)
3、易得佛密意之殊胜 (第4讲,出自《略论》卷一“诸广经论,虽皆为殊胜教授”―“当速获通达。”)
4、自能灭除极大恶行之殊胜 (第5讲,出自《略论》卷一“如《法华经》及《宝积经谛者品》”―“更可于集一切研核经中求之。”)
五、说听规律
1、听者之规律 (第5、6、7、8、9讲,出自《略论》卷一“《听闻集》云”―“既知听闻胜利,须起勇猛、断覆器等过,而为听闻。”)
2、说者之规则 (第10讲,出自《略论》卷一“《俱舍》云:‘无染行法施,如经而宣说’。”―“诸余威仪,如律广明。”)
3、完结时共作之规律 (第11讲,出自《略论》卷一“于说听之诸善根”―“当知此于诸教授中最为殊胜前导。”)
正论:本论建立修学之次第
1 济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大纲 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之根本 第一节:善知识的选择及依止法的修习
一、所依善知识之相 (第11、12、13讲,出自《略论》卷一“于弟子身心中”―“复能将己法义,运入于所化有情心中。”) 二、能依弟子之相。 (第14讲,出自《略论》卷一“《四百颂》云:‘质直、具慧、求法义,是则名为听法器??”―“若不全,后当徐于求全之因,加功努力焉。”)
1、意乐依止 (第14、15、16讲,出自《略论》卷一“《宝炬陀罗尼经》云:‘信为前导有如母??”―“吾人参谒善知识时,应念此偈颂辞句,但将善财换为己名诵之。”)
2、加行依止法 (第17讲,出自《略论》卷一“《事师法五十颂》云:‘此何须繁说??”―“《本生经》云:‘报恩供养者,谓如教修行。’”) 四、依止之胜利 (第17、18讲,出自《略论》卷一“由如法依止善知识故,得近佛位”―“胜利之大如是也。”) 五、不依止之过患 (第18讲,出自《略论》卷一“若不如法依师,此世易为病扰。”―“故于一切能感苦果之因,悉应断之。”) 六、总明其义。 (第18讲,出自《略论》卷一“须知,共所称许之喇嘛瑜伽教授者”―“诚能如是,不久当如常啼菩萨,及求善知识无厌足之善财矣。”)
第二节、略示修法(第19讲)
一、加行时应如何 (第20、21、22、23、24、25讲,出自《略论》卷一“金洲大师所传加行六法,谓:??”―“摧伏一切内外障难,须以猛利欲乐,多次祈求焉。”)
二、正行应如何 1、总说修法 (第25、26讲,出自《略论》卷一“所谓修道者,即于善所缘,如欲而能令心安住之谓也。”―“须具足正念正知而修习之。”)
2、修习依止法 (第26讲,出自《略论》卷一“先修依止之胜利,及不依止之过患。”―“如前所引经说,乃至心中恭敬未生起之间,而修习之。”)
三、于完结时应如何 (第26讲,出自《略论》卷一“所积诸善,由普贤行愿。”―“皆能息灭也”。)
四、于未修中间应如何 (第27讲,出自《略论》卷一“礼拜、经行、念诵等等,虽有多门。”―“复应于止观易生之四因,善修习之。”) 1、守护根门 (第27讲,出自《略论》卷一“谓依于根尘生六识已。”―“莫令生起。”)
2、正知而行 (第27讲,出自《略论》卷一“如《入行论》云:??”―“须依正所了知之应作不应作而行。”) 3、于食知量
2 济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大纲 (第27讲,出自《略论》卷一“改正过多过少违量而食之串习”―“非为肥骄傲,但欲任持身。”) 4、寤瑜伽 (第28、29讲,出自《略论》卷一“勤行寤瑜伽。”―“自此段起,乃至修观,勿论修习何种所缘行相,于一切处皆应加入焉。”)
(第29、30讲,出自《略论》卷一“《庄严经论》云:??”―“,即多种经中所赞之厌离心是。”)
第二章:于有暇身劝受心要
第一节 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一、何为暇满人身 (第31、32讲,出自《略论》卷一“《摄功德宝》云:??”―“此五,是属于他人所有之法缘,故谓之他圆满也。”)
二、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第32、33讲,出自《略论》卷一“若不起一为究竟利乐故”―“则如既至宝洲,空手而返,岂不哀哉。”)
三、思惟人身难得 (第33、34讲,出自《略论》卷一“《戒经》云:??”―“故应勉焉。”)
三士道的建立及生起决定
一、三士道的前导 (第35、36讲,出自《略论》卷二“一切佛陀,从初发心”―“复取安住善趣方便无错乱者。”)
二、道次第引导之义 (第37讲,出自《略论》卷二“如是虽说士夫有三”―“然欲发起彼心??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谓权时及究竟胜利也。”) 三、道次第引导之相 (第38、39、40讲,出自《略论》卷二“初中复有不堕恶道如??”―“故《菩提道次第》亦作如是引导也。”)
四、道次第建立之原理 (第40讲,出自《略论》卷二“谓若下中士夫诸法品类”―“佛说此方便,如梯之渐次。”)
五、回溯道次第修行的理路
(第41讲,通说)
第三章:与下士道共修心之次第
第一节:念死无常
一、不念死之过患 (第42讲,出自《略论》卷二“今后当死之一念,虽尽人皆有”―“为亲非亲故,而造种种罪”)
二、念死之胜利 (第43讲,出自《略论》卷二“若生一真实念死之心”―“心起决定解而修习之。”) 三、发何种念死心 (第43讲,出自《略论》卷二“若以亲等当离而生怖者”―“死时追悔热恼而已。”)
四、修念死之法
3 济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大纲
1、思惟定死 (第44讲,出自《略论》卷二“任所受何身,所住何地,随在何时,皆为死王所坏”―“本生经云:‘噫嘻世间惑,匪坚不可乐,此夜开花会,亦当成念境。”)
2、思惟死无定期 (第44讲,出自《略论》卷二“今日以后,百年以前,死王必来”―“如是我亦不免,数数思之。”) 3、思惟死时,除佛法外,余者无益 (第45讲,出自《略论》卷二“于此生命,有情无情之损害甚多。”―“其余法类,亦当如是了知。”)
第二节:念三恶趣苦
一、思惟恶趣苦的意义 (第46讲,出自《略论》卷二“如是决定速死,此生无暇。”―“然于未来当受之苦,亦应如是思。”) 二、思惟地狱苦 1、思惟大有情地狱苦 (第46、47讲,出自《略论》卷二“由此地下越三万二千瑜缮那下,有等活狱”―“此如《俱舍》及《本地分》中详说也。”)
2、思惟近边地狱苦 (第47讲,出自《略论》卷二“彼八地狱,各有四岸四门”―“则当于尔许时不能得出也”) 3、思惟寒冰地狱苦 (第48讲,出自《略论》卷二“于八大有情地狱平面,相距万瑜缮那处。”―“名较前前者为二十倍之递增云。”)
4、思惟孤独地狱苦 (第48讲,出自《略论》卷二“孤独地狱者”―“纵微少恶行,亦应尽其功力,勉励莫使有染。”)
三、思惟傍生苦 (第48讲,出自《略论》卷二“诸傍生中,其力强者而凌其弱”―“谓寿长者,可至一劫,短则无定耳。”) 思惟饿鬼苦 (第48讲,出自《略论》卷二“诸上品悭吝者,生饿鬼中”―“尔时于所应作及不应作,取舍之处心无力矣。”)
第三节:皈依三宝
一、皈依之因 (第49讲,出自《略论》卷二“总论皈依之因”―“故应励力修此二因。”)
二、思惟皈依境之殊胜
1、抉择应皈依之境 (第49讲,出自《略论》卷二“如《百五十颂》赞云:‘谁于一切恶??”―“《皈依七十颂》云:‘佛法及僧伽,求解脱所依。’”)
2、明可皈依之相 (第49、50讲,出自《略论》卷二“须自己解脱一切怖畏”―“然以内因至诚皈依之心不生,则唯是其苦矣。”)(念诵《心匙》) 三、皈依之法如何
1、知三宝功德 (第51、52、53讲,出自《略论》卷二“念佛相好”―“是摄正法经义。”)
2、知三宝差别 (第54讲,出自《略论》卷二“如《摄抉择》中所言,由知三宝互差别已而皈依之。”)
4 济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大纲
3、自誓皈依三宝 (第54讲,出自《略论》卷二“誓以佛为所皈依之大师,法之涅盘为正修行,僧则为皈依之行伴。”)
4、不说有余皈依处 (第55讲,出自《略论》卷二“了知内外之大师、教法、学徒等之胜劣已”―“其非遍智宗,以过坏其心,彼心既坏乱,不见无过佛”)
四、皈依后应学之次第
1、各别学处 (第55、56讲,出自《略论》卷二“《涅盘经》云:‘若皈依三宝??”―“《三昧王经》云:‘造作如是业,当得如是果。’”)
2、共同学处 (第56、57、58讲,出自《略论》卷二“随念三宝功德者”―“并不违越所受学处,斯为最要也。。”)*58讲传授:《归依仪规》
第四节:深信业果
一、思惟业果总相 1、业决定之理 (第59、60讲,出自《略论》卷三“谓诸异生及圣者”―“赞为一切白法之根本也”) *59讲:业力通说
2、业增长广大 (第60讲,出自《略论》卷三“由小善业能生甚大乐果。”―“如谷实成熟。”)
3、业不作不得 (第60讲,出自《略论》卷三“若于感受苦乐之因”―“亦须集其一分也。”)
4、业作已不失 (第60讲,出自《略论》卷三“诸作善不善业者”―“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二、十不善业道 (第61讲,出自《略论》卷三“如是已知苦乐因果各各决定”―“当知一切恶趣之异名也。”) 1、杀生 (第61讲,出自《略论》卷三“此中杀生之事者”―“死在己先也。”) 2、盗业 (第61讲,出自《略论》卷三“不与取之事者”―“使杀者即生根本罪也。”) 3、邪淫 (第61讲,出自《略论》卷三“邪淫之事有四”―“究竟者,两两交会。”) 4、妄语 (第61讲,出自《略论》卷三“妄语之事有二”―“离间,恶口,亦同之。”) 5、离间语 (第62讲,出自《略论》卷三“离间语之事者”―“究竟者,离间之语,他了解也。”) 6、粗恶语 (第62讲,出自《略论》卷三“粗恶语之事者”―“彼解其义也。”) 7、绮语 (第62讲,出自《略论》卷三“绮语之事者”―“究竟者,说绮语竟也。”) 8、贪 (第62讲,出自《略论》卷三“贪心之事者”―“愿当属我也。”) 9、嗔 (第62讲,出自《略论》卷三“心之事及想与烦恼”―“究竟者,决定为打等之事。”)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菩提道次第略论大纲(5号已排版)85等内容。 
 5、 6、 7、 能海上师《菩提道次第论科颂讲记》 如吉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入门》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 智敏上师《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 益西彭措...  《菩提道次第广论》 ; 2、 《菩提道次第略论》 ...5、 《菩提道次第善说精髓》 ;6、 《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文殊口授》亦已汉译,现已出版流通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大纲(5号已排版)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菩提道次第略论大纲(5号已排版)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  《略论》卷一“如济迦麻罗西罗寺说法之规则”―“别 号具德号阿底峡。 ”)...菩提道次第略论大纲 速获通达。 ”) 4、自能灭除极大恶行之殊胜 (第 5 ...  五、虽然自已目前是做为弟子,但对于自身心行,是否也以善知识的德行为榜样而努力? 《菩提道次第略论》修学课(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修学课(十二) 【学前...  菩提道次第略论35-37讲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第三十五讲 下面讲第...佛 陀是正遍知,“正遍知”是佛陀的十大名号之一,和我们凡夫的知是不一样...  第五加行为积净摄要义法七支和供曼陀罗为, 若有时间广修顶礼一 切菩提道次第的传承师, 与修七支法此法由普贤行愿品中所说的从顶 礼支到回向支,及忏悔支间...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21讲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 21 讲 2010 年 5 月 9 日晚上 接下来请看到...《菩提道次第略论》第五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05讲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有情愿成佛。
首先要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学佛法。昨天讲到法的重要性,法的重要性也就是法的殊胜。本论主要讲到了四点,昨天我们说到前面的两条。这两条的内容对于我们现在修学佛法都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也就是我们需要知道一切佛法一切经教都是最为殊胜的教授,都是引导我们成佛修行的方法。我们每天都在诵经念经,这个经不只是给我们诵一诵。经,是蕴涵着修行的方法,这个蕴涵着修行的方法事实上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见;一方面就是行。从见的这一方面来说也就是我们通过对经教的学习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认清我们自己生命的真相,认识世界的真相,认识生命的真相。这是很重要!无始以来因为我们一直都缺乏这样一种智慧,缺乏这样的一种知识,所以我们才无明才烦恼。所以这个见,正见,如果没有正见,那我们有的只是邪见。另外一方面就是行,就是解脱。行,也就是说帮助我们解脱烦恼、解脱痛苦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在帮助我们成就智慧、成就慈悲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所以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修学经教必须要落实到实处。一切经教都属于最为殊胜的教授,都是为我们成佛修行服务的。另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我们需要知道学和修的关系。学、修,我们现在经常都在说学修一体化,究竟学修能不能统一得起来?能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事实上很多人学归学,修归修。在我们汉传佛教这一块问题也是挺严重的,在过去。现在也有这个问题,修行的人基本上不太学教理;学教的人不修行。修行的人说你这些学教的人“入海算沙,数他珍宝”,算来算去,没有用,叫什么说食数饱,说什么好吃的,有钱再说。你在帮人家就像银行点钞员一样,在帮人家点钞票。当然这是指那种光学而不行的人。学教的人就说你们这些修行的人盲修瞎炼,不学教理,一天到晚在那里打坐,你看看现在很多禅堂里边,很多人在禅堂里打坐。事实上你坐什么,没有好的人指导,好的老师指导,每天就坐在那里,不是昏沉就是掉举,打瞌睡、吃菜包。禅堂里反正你坐的时间长了,也会养成一种习惯,每天坐在那里蛮舒服的。坐在那里昏沉昏沉,瞌睡一下,一柱香就过去了。再瞌睡一下,一柱香又过去了,不用动脑筋,打坐不要动脑筋,一般的禅堂也是比较放松。每天坐那么两三支香三四支香,每天在禅堂打几次瞌睡,这一天就过去了。这种现像很普遍,也不懂得怎么修,也不学教理,也没有人指导究竟怎么修。这个就是见和行严重脱节,所以宗大师的《道次第论》他就是给我们提示了见和修如何统一起来,学跟修统一起来。学的本身就包含着修,那么学又是引导修;修又是使我们学习能够得到深化。这两种学和修在《道次第论》里它是非常好地得到统一。这个是我们昨天学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
接下来我们继续讲。昨天讲到第三点,今天讲第四点“自能灭除极大恶行”之殊胜。学习《道次第论》它能帮助我们灭除极大的恶行。什么是极大的恶行呢?我们看经文“如《法华经》及《宝积经谛者品》,皆诠一切佛语,以权实二意示成佛之方便。倘不解此,妄分胜劣,谓某也大乘所当学,某也成佛之障碍所当弃。如斯邪谬,当成谤法。”“谤法业障细微难知,过患尤重。《三昧王经》云:纵毁赡部洲,一切佛塔庙,较之谤法罪,多分不及一。恒沙阿罗汉,一时顿杀却,较之谤法罪,多分不及一”。“总之能生谤法业之因虽有多门,而无知妄说最为易犯。智者于此,当努力断灭。但于前所说,能生决定知,自能灭除谤法恶行”。“此之决定,若多读《谛者品》及《法华经》,即能获得。其谤法余门,更可于《集一切研核经》中求之”。这一段讲的就是我们学习《道次第论》能帮助我们灭除极大的恶行。什么是极大的恶行?那就是谤法。谤法的罪是非常非常的重!“如《法华经》及《宝积经谛者品》,皆诠一切佛语,以权实二意示成佛之方便”。这里引的是《法华经》。《法华经》在佛教里地位非常高!尤其我们中国的天台宗,尊崇的就是《法华经》,是圆教。佛陀在《法华经》里“汇三归一,开权显实”。佛陀一生说了很多法门:三乘:声闻乘、缘觉乘、人天乘。佛陀在《法华经》里就指出我过去说的这些有很多都是方便的成分,现在告诉你们最真实的是怎么回事?这叫什么呢?就是佛陀把他的底给亮出来。所以佛陀在《法华经》里把他的底给亮出来了。我过去给你们讲的是方便,同时在《法华经》里揭示了我过去所有的法门,其实都属于一种成佛的方便,不是究竟的。讲的声闻、缘觉、三乘都是属于成佛方便。究竟而言都是一乘佛之道,都是成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法华经》是一乘真实,三乘方便。另外有部经叫《宝积经》的《谛者品》。《宝积经》在大乘经典里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法华经》和《宝积经》同样都是佛陀的重要经典,“皆诠一切佛语”都显示了一切佛的教法。“以权实二意”,有权说、实说。那么可能就是说这个《法华经》里开权显实,那么在《宝积经》里佛陀权说了这个方便。佛陀说教无非是权说、实说;方便说、真实说。像昨天讲佛陀说法有四种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还有就是第一义悉檀。第一义悉檀就是真实说,对治悉檀、为人悉檀,就是有权说的成分。像《法华经》里讲到一乘真实,三乘是方便的。可是在佛法里,还有另外一个体系的经典就是《解深密经》。《解深密经》就有不同的说法,《解深密经》讲的是“三乘真实、一乘方便”。有的人读了可能就会觉得这两部经典是矛盾。怎么会是矛盾?事实上不是的。这里其实还是有对机的成分,比如对声闻人,这个人的根机只适合修声闻乘。他就是属于声闻根机的,就是他这个能力,只能修声闻的机比较合适。你要跟他讲大乘会把他吓跑。佛陀这时就会跟他讲阿罗汉,你就好好地修阿罗汉:断烦恼、证涅槃。这是一条究竟的解脱之道,就会告诉他三乘是真实的,所以佛陀说法,他是有着对机的成分。就像医生对不同的病人,你要给他开不同的药。这个药的本身是没有冲突的,但是因为病不同,不同的病,他必须要吃不同的药。
“倘不解此,妄分胜劣,谓某也所当学,某也成佛之障碍所当弃。如斯邪谬,当成谤法”。如果你不了解佛陀这种说法,他是对机设教,然后你只偏执一种,以为就是真理。然后别的都不应该学,那就会造口业。你不了解佛陀说法的这个用意就有可能会造口业,所以“倘不解此,妄分胜劣”,觉得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应该学其它的都不要学;就学这一部经就好,别的都不要学。“如斯邪谬,当成谤法”,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一种知见,有这样的一种局限,有这样的一种想法之后本身就会构成一种谤法,就会造谤法业。所以这种现象在佛教界也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往往就是这种宗派之见。你学念佛的人就只哪一部经是最好的,然后其他的你都不要学,学了会成为你修行的障碍。在佛教界这种现象也是蛮严重的!事实上一切经典,我们修任何一个法门,当然修习任何一个法门,不是说没有主和次的问题。宗大师说一切经典都可以成为我们修学佛法的方便,成佛修行的方便。也不是说一切经典你都要去学,三藏十二部,比如我修念佛,我要三藏十二部都要去学,不是这样子的。如果三藏十二部你都要去学,你有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所以在修学中事实上还是有一个主和次的问题,有一个主和次的问题。每一个宗派它有一些重要的经典,当你把这些重要经典都学好之后,然后你有精力再去学习其它经典,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你在弘扬某一个经典,每个人的修学肯定是要有所偏重,比如有的人以唯识的知见,以唯识的知见来修行来修学。有的人依中观知见来修学,这个肯定是要有偏重的。有的人可能以天台宗来修行。在藏传佛教里也是一样,比如有的人以格鲁的教法,就是宗喀巴的所依据的应成的中观见,作为修行的指导思想。像宁玛它就是依据大圆满见。每一个宗派都有自己的见,都有主要依据的典籍。这是非常正常的!
作为我们修行来说,肯定是不能没有重点。虽然说一切宗派都属于成佛的方便,就是一切经教都能指导我们修行,都能指导我们成佛。但是我们修学需要有重点,如果你没有重点,恐怕什么也学不好。因为佛法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所以在佛教里形成了各个宗派,比如从汉传佛教到藏传佛教。每一个宗派就围绕某一部经典,或者是某一类经典给我们建构了一个修学的体系。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祖师大德们,他们依据这类经典所建构的修学体系来修学。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如果说要从整个经教,大乘经教我们都要修学,那我们肯定是精力达不到的。所以这也是我们需要在理解宗喀巴大师思想的时候,这一点我们也是要注意的。那宗大师所说的这个意思是什么?一方面就是说,当我们在弘扬和修学某一部派经典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其他经论事实上也一样殊胜,也一样对我们的修行,能够起到辅助的作用。这是第一点我们需要知道的。第二点就是当我们在修学某一部分经论的时候不要贬低和批判另外一部分经论,以为那一部分经论就是不究竟的,就是不好的,不要弘扬一类,然后去贬低另一类。这是宗大师他要说的主要是这样一种意思,而不是说我们在修学中所有的经论我们都要学习。
下面“《三昧地王经》云:纵毁赡部洲,一切佛塔庙,较之谤法罪,多分不及一”。好吓人,这个谤法罪在《三昧王经》里说,你纵然把赡部洲。什么叫赡部洲?就是南赡部洲,佛教他的这种地理观,就是把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现在是四大洋五大洲。佛教分的是四个洲,有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东胜神洲。你们说孙悟空是出在哪一个洲?东胜神州。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地方,就是叫南瞻部洲。当然四洲的这种区分,也可能不是局限在我们这个地球,也可能是从整个娑婆世界来区分。纵然把瞻部洲的一切佛塔都毁掉,较之谤法罪,多分不及一。可是如果把这个罪过和诽谤法相比,那也是比不上的。所以说谤法罪很重!所以大家要慎重。否则你修行修了半天,还不够你谤法一次。“恒沙阿罗汉,一时顿杀却,较之谤法罪,多分不及一”。这就更厉害了!把恒沙阿罗汉,就像恒沙。恒沙就是恒河的沙,因为佛陀一生经常在恒河两岸说法,所以在佛经里就经常出现恒河沙这样的一个比喻。那恒河沙现在有人到印度去朝佛,他们会带一些恒河的沙回来,那个沙又细又白。那个沙又细又白就是这个沙,那就特别多。一条河里的沙特别多,所以恒沙就像恒河沙那么多的阿罗汉。现在要找一个都不容易了。“一时顿杀却”,一时间,同时。顿,就是同时,都给杀死。“较之谤法罪”,你杀阿罗汉,你所造的这个罪业,可是和谤法罪相比,“多分不及一”。所以对法的受持读颂以及毁坏,它所形成的功德和罪过都是无量无边的。你看我们读《普贤行愿品》,读《金刚经》讲到四句偈,能够生多少多少的功德。这个功德是无量无边的。那谤法罪也是一样,罪过也是一样重的。它能使你产生很多的功德,同样也能够使你产生很大的罪过。
“总之,能生谤法业之因虽有多门,而无知妄说最为易犯。智者于此,当努力断灭”。总之,就是总而言之。总的来说“能生谤法业之因”,能够产生谤法业,能够产生谤法的原因很多,比如说有的人邪知邪见等等。或者因为利益的关系,或者因为名闻利养的关系。或者因嗔恨心的关系,种种原因。但是“而无知妄说最为易犯”。无知妄说,无知,无知么,无知就是不知这个法的正邪,不知道谤法,它会给我们造成的罪过有多大。“无知妄说最为易犯”,就是最容易犯,所以小心,不要无知妄说。“智者于此,当努力断灭”,有智慧的人对这个法,就是不要去造这种谤法之罪,应该努力地避免谤法之罪。“但于前所说,能生决定知,自能灭除谤法恶行”。“此之决定,若多读《谛者品》及《法华经》,即能获得”。“但于前所说”,就是前面所说的,佛陀说法分权和实,佛陀所说的教法,一切都是成佛之道,或是道的主干,或是道的支分。我们要了解这样一种精神,了解了之后,自然也就不会谤法了。“自能灭除谤法恶行”,所以说学习《道次第论》可以帮助我们灭除谤法之罪。因为我们如果学习了《道次第论》之后,我们对整个佛教就会有一种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对整个佛教我们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在过去学习佛法往往很容易受到这种宗派的局限,因为在过去信息不通的时代,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往往有时候也就取决于一个人或者你读到的经典。这个论典也是非常有限的一部分论典,你的思想就很容易受到它的影响。比如你学了某一部经论,或者你接受了某个师父的教育。如果这个师父他的知见是片面的,那你跟他学,你自然也就很容易片面了,所以我们要学习《道次第论》它就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整个佛教。
“若多读《谛者品》及《法华经》,即能获得。其谤法余门,更可于《集一切研核经》中求之”。有关其它谤法所造成的罪过,这些道理在一部叫《集一切研核经》中可以了解到。前面关于法的重要性、法的殊胜,到这里讲完了。
接下来要讲的是第三,就是我们这个提纲的第三条,就是对这样一种清净的法、殊胜的法,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听?怎么样来说?第三点要讲的是听说的规则。听说的规则事实上也就是佛法的一个健康的传播,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正法能否久住,因为佛法如果在传播的过程中它不能够很健康地传播,传播的手段不对,那么肯定会影响到佛法的传播。作为修学的人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心态态度去学习,你就不能如实地接受佛法,所以这个听说规则也非常重要!它也是道前基础,《菩提道次第论》道前基础它的一个主要部分。因为如果这个基础没有打好的话,后面的《道次第论》就不可能学好,再好的教法对我们它也不产生作用。因为你听不进去,听不进去那没有用的。这个听说规则这一部分主要分为三点来说明:第一是听者的规则;第二是说者的规则;第三是共作的规则。就是听的人应该怎么听?你们听法,听法就是对你们来说的。我们这一次学《道次第论》,或者说你们到这里学习佛法,你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这个非常重要!因为你们要是态度不端正的话,那你们肯定学不好佛法的。那么说者的规则呢?就是对法师,对说法师的要求。第三是共作的规则。不管是听者还是说者都应该具备的,都应该要做的。
我们看论文“《闻聚》”里边,你们这个书叫什么名字?《听闻集》说:“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此颂谓于闻法,如其次第,能知取舍处。知已,乃持止恶之戒,以遮止无益,则心安住于善所缘,自能发生定也。”在《闻聚》这部书里说的,《听闻集》里说,多闻,佛法里闻是非常重要的。闻,是我们修学佛法的开始。当然首先是亲近善知识学习佛法。由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听闻正法是真正学法的开始,亲近善知识,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也是为了听闻正法,不是建立一种人世间的关系。亲近善知识是为听闻佛法服务的,是为了听闻正法服务的。所以我们在道前基础里还有依止法,依止法事实上就是亲近善知识。所以在道前基础里安排有闻法,有亲近善知识。这个安排确实是非常合理!因为从整个佛法不管是声闻乘还是大乘,在整个修学佛法的次第都是亲近善知识,然后听闻正法。这个佛法常规的修行途径就是闻、思、修。佛法的常规修学的途径就是从闻思修,所以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佛法修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八正道。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的内容,也是建立在闻思修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闻思修,离不开闻思修,所以首先要闻。如果不闻的话,那什么都没有了。所以闻是开始,闻是非常重要的!“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闻,还要多闻。这个多闻,什么叫多闻?这个多闻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经教闻得很多,广学多闻,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是多闻。还有一个解释,就是我们对一个法义,比如对《菩提道次第论》,或者对《金刚经》我们要重复反复地听闻,反复地听,直到能够把闻的法义能够把它落实到心行上,在我们生命中能达到远离恶,和法义中所具备的正念和正见树立起来,那才叫作多闻。为什么需要多闻?因为任何法义,它只有通过多闻熏习之后,它才会有力量。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做什么?我们平常一件事情,人家经常跟你说,它就会在你的思维中比较容易产生作用了。如果说一次你可能没什么印像,但如果有个人他经常跟你说,说多了,它自然会有力量,就是三人成虎,其实也是这样一种道理。三人成虎,苏州观前街跑来一只老虎,不相信,不可能。观前街怎么可能会有老虎?过一会又一个人跟你说,真的。我看到观前街跑来一只老虎。然后碰到每个人都跟你这么说,那你肯定就要相信了。这就是一个多闻的力量,我们对法义也是一样的。你说无常,因果,这种观念事实上在我们生命中它是没有根基、没有基础的。就像观前街有虎一样,你可能就是听听而已,不会当做一回事的。但如果通过不断多闻多听,听着听着你慢慢感觉就是这么回事,然后慢慢在你的心灵里、心念里它就扎根了,所以需要多闻。多闻一方面能使我们明白道理;另外一方面这个道理在我们的心行上扎根。这两个方面,所以多闻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可以帮助我们真正地拣择,获得一种正确的知见。有时候如果闻得比较片面、狭隘,我们没有判断的能力,我们就会不知道,我们听的道理到底是对,还是错?所以有时你广学多闻,听多了,你就有分辨能力。你就有分辨这种是非的能力。当然这个多闻也要有选择,还有多闻也要看自己的能力。有的时候你没有相当的基础,你闻多了也是麻烦。你闻多了就会怎么样?你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无所适从,是不是?
你看这个法师那么说的,那个法师这么说,说的都不一样,结果你不知道到底哪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所以在修行里你需要选择一个依止师,有一个根本上师。如果在密宗里讲,需要有一个根本上师,你要依这个上师学习,通过这个上师帮助你在学习和修行中,都需要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当你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有了这个能力之后,那你就可以去广泛地参学,那没有关系。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一天到晚打着广学多闻的旗号到处看、到处听、网络世界,各种各样的知识多得很,那很麻烦,最后你什么都不是!你什么都得不到!所以我们对佛经里的说法,你怎么样去理解,其实这里也存在着一个问题,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应该怎么样去运用,所以多闻。当然这里所说的多闻,只是从一个广泛的意义上说,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说的。当然我刚才解释,就是要把这些东西如何落实到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时候,它应该是怎样来理解这个多闻?就是一方面能帮助我们辨别是非,树立正见;另外一方面是能够帮助我们使我们所闻思的这个道理在我们的生命中产生力量。这个力量就是要通过什么呢?要通过强化、要通过重复。重复、强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个心念的培养;任何一种兴趣的培养,包括任何一种烦恼的形成,事实上都是一个重复的过程。重复的过程就是一个强化的过程。我们说为什么念阿弥陀佛念多了会形成正念,会形成一种定。定,就是一种通过强化之后所形成的一种力量。当你有了这种力量之后,你的心念就不受到各种情绪,或者外在境界的干扰。这个过程它就是一个强化、一个练习、一个强化的过程,所以要多闻。这个多闻是很重要的!所以多闻它不仅仅是一个广泛性,更主要还有深刻性。所以多闻,下面就解释多闻的功能,“多闻能知法”,能使我们知道法义,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法义。
“多闻能远恶”,多闻能帮助我们远离恶,因为我们多闻了之后我们就会有正见,有了正见,我们自然就能知道,这个是恶的,这个是善的。当我们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就能够,恶自然应该要止,要远离的;善自然应该要修,要成就的。就像我们接触过很多这些社会上的人学佛,在没有学佛之前你看他们杀生、杀鸡、杀鸭,他们从来不会觉得这是在杀生。很多没有接触过佛教的人,我看你们肯定也都有这样的,很多人肯定也都有这样的一个心路历程。在没有接受佛法的这种慈悲,因果,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没有接受这种思想之前,杀生好像切菜一样,是不是?他没有觉得这个是杀生。他会觉得这些鸡呀鱼呀,本来就是给人吃的,好像它们不是生命,他们没有感情,不会有这种感觉。眉都不会皱地就杀了,不管杀鸡也好、杀猪也好,杀牛也好。不管那个动物叫得多么惨,不会有任何感觉的。吃肉也很正常,就像吃菜一样,跟我们吃菜没什么感觉,他觉得就应该吃这些东西,不吃营养不良,是不是这样?可是如果接受了佛教之后,这些教法之后有很多居士,他很自然地看到人家杀鸡,他看都不忍心看,更不要说吃了。有不少居士心理转换很快,他根本就没有办法接受,更不要说吃了。跟别人一起吃,看了心里都不舒服,这是一个什么过程呢?这就是观念转化产生作用,不是别的问题。如果在生理上没有这么快的,有的只是一个月两个月,所以“多闻能远恶”,因为知道了佛法的这个因果,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他自然地在这个,因为这个观念的转化,他自然会远离这种杀生之行。
所以“多闻舍无义”,多闻能舍去无义。义,就是意义、价值。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做什么有价值;做什么没价值。我们平常,我们很多世间上的人我们很热闹,赚钱、吃喝玩乐,他们觉得这些东西有价值得不得了。社会上争权夺利,他们觉得人生价值就在这里:活得比别人风光,穿的漂亮,开的车名牌,觉得很神气!财大气粗,吃上一餐花几百块几千块,他就觉得他的人生价值得到很大的实现,是不是?一般就是这样的一种观念。因为他的人生,他就觉得就应该这样活着,人生的价值就是这样。人活着就是仅此而已。可是如果我们学了佛法之后,我们很快就会发现,真得很无聊!那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很短暂的感觉。它的价值也是非常非常的短暂,而且事实上它给我们带来的这种负面的价值,远远要超过正面的价值。所以如果学了佛法之后,就能舍弃这些没有价值的行为,去追求一种真理、解脱;追求一种真理的生活,追求一种解脱的生活,追求一种人生的真正价值!而不是追求这种华而不实的,短暂的这种价值。
“多闻得涅槃”,多闻最后能够得涅槃。因为多闻的关系,我们通过修行最终证得涅槃,不是多闻本身能证得涅槃。多闻是因,将来证得涅槃是结果。当然这里还要有个修行,这个修行的过程,所以对经教要有一个正确理解。不然说多闻得涅槃,可能有的人看了之后觉得,单单多闻就够了,就能得涅槃。就像社会上有一句话叫什么叫做一本万利。有的人说一本万利,那我就一本,我就花上一块钱,我就可以赚几万块了。一块钱我花了,我投入进去就等于一万块,是不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你一块钱投入进去之后,要从一块到一万块,这里还有一个过程,还要有个努力的过程。不是一块钱就等于一万块了,同样这个经教也是一样,我们理解经教也是一样,多闻最终能使我们成就涅槃。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象菩提电影讲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