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娄底涟钢医院院有配方颗粒吗?

众一集团欲收购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
日,涟钢集团与娄底市政府签订协议,将涟钢医院移交给娄底市政府,并更名为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移交到地方后的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展势头良好,不仅无负债,还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并于2013年12月成功晋升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目前,全娄底市仅有2家),其为改善涟钢职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环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涟钢医院)移交地方的有关工作尚未彻底完成的情况下,娄底市有关部门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医院卖给私人,欲使这家全民所有制的政府办非营利性医院,沦为私人老板赚钱的工具!这将是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之祸,也将是全娄底市人民之祸!希望当政者三思而后行!!
坚决反对众一集团
在日的湘商大会上,众一集团向市政府提出要收购一家二甲以上医院,用于创办城南国际医疗健康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表示除娄底中心医院外,收购其他医院市里都支持,由于娄底城区除了中心医院为三甲医院外,只有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二甲医院,因此,收购矛头直指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
众一集团迅速成立相关工作组,与娄底市相关部门对接,商讨收购医院事宜,而此过程一直瞒着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570余名干部职工。直到12月初,娄底市卫生局以调研名义组织医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开会,逼问全体院领导,要求每人表态是否同意被众一集团收购,当时全体院领导一致强烈反对收购。
紧接着,娄底市卫生局某位领导以调研名义来医院,了解医院的人员情况、经营状况、资产情况、负债情况、退休人员情况等医院详细数据。随后,娄底市卫生局再次召集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开会,透露出众一集团收购医院的相关动作,一再强调此事不能告知全院干部职工。
12月17日上午,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听取干部职工对于被收购的意见,全院570余名干部职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收购。12月18日上午,院领导专程到市卫生局,把全院干部职工的呼声向卫生局主要领导汇报,结果被告知最新进展:关于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被收购或改制,市里没有正式决定,但已将医院列入调研对象并已形成相应的合同文本,合同甲方为市人民政府,合同内容表示全力支持乙方(众一集团)收购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
整个过程市政府未征求全院干部职工的意见,将全院干部职工当成商品买卖,据说将在12月20日的娄底湘商大会上签订收购协议,12月18日下午,全院职工得知此消息,义愤填膺,自发的组织起来,以各自的行动表达各自的诉求,有的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愿,有的在医院挂出横幅,有的在社区张贴标语,一致强烈反对这种把人民当商品买卖,践踏人民意志的行为,要求市政府归还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的基本人权。
四、反对理由
1、收购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该院干部职工的同意;
2、娄底市政府未遵守与涟钢集团签署的移交协议。根据协议,涟钢出资的移交总费用为9800万元,第一年支付3800元给娄底市政府,第二年至第五年每年支付1500万元;移交后的医院为副处级非营利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将继续作为涟钢医疗需求的定点医院,而不是成为某些私人老板赚钱牟利的工具!
3、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属优质国有资产,贸然将其出售,我们有理由怀疑有人意图贱卖国有资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黑龙江多家医院惊爆回扣门 中药配方颗粒试点成圈钱工具
  黑龙江多家医院惊爆&回扣门&
   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依旧&煎熬&
   中药配方颗粒俗称免煎中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系列工序制成的供中医临床配方使用的颗粒剂,患者服用起来像&泡咖啡&一样便捷。但是,由于药效、计量等诸多问题未有统一标准,2001年7月,原国家药监局指定6家企业进行试点生产。
   2015年9月份以来,黑龙江省内曝出多起中药配方颗粒销售回扣案件,凸显出中药配方颗粒试点15年,在利益剧增、市场膨胀的背后,却与&试点初心&愈发遥远。
   ⊙记者 高山
   黑龙江多家医院曝出&回扣门&
   2015年9月以来,黑龙江省一些中医院负责人或医生被反贪部门带走调查。据熟悉案情的人称,这些人都是因为涉及中药配方颗粒药品回扣问题。
   据接近反贪部门的消息称,这次受到调查的包含各中医院的院长20多人。
   本报记者前往黑龙江省多家中医院采访了解到,包括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这些省内较大城市的中医院,有院长、副院长、药剂科主任等相关岗位人员涉案。受案件影响,黑龙江省内已有中医院长称病辞职。
   当地医疗系统人士证实,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副院长江柏华,因药品回扣问题,于日以涉嫌单位受贿罪被黑河市检察院带走调查,导致该中医院中药配方颗粒药房一度关闭。
   记者2016年1月实地走访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的中药配方颗粒药房,值班人员告诉记者,该院中药配方颗粒药房已经取消。该院办公室相关人员对此解释:&我们想向康复型医院转型,所以不做中药配方颗粒这一块。&
   然而,时隔不到两月,该院中药配方颗粒药房又重新开张。该院的江阴天江颗粒药房工作人员称,在2016年春节前后,中药配方颗粒药房就已重启运营。
   日,记者致电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院长王顺了解江柏华涉案情况,王顺称:&你去问司法机关吧。&但他同时证实:&中药配方颗粒还那样,正常运行。&
   一名经营中药配方颗粒的业内人士私下告诉记者,在中药配方颗粒的经销过程中,实际售价的60%左右可能会进入回扣环节。通常的&利益分配&比例是:医院院长10%(市一级医院的院长最多能拿到20%)、药剂科长10%、监管部门有关人员5%、医生10%至15%&&
   这一分成比例被反贪部门的办案人员初步证实,有关办案人员正按线索深入调查。
   &圈钱季&
   提到虚高的中药配方颗粒药价和高额回扣现象,业内人士老梁气愤不已,他感叹这个行业&已经进入圈钱的时代&。
   老梁对记者表示:&一个试字号的药本不应该进医保,但是有些地方由于回扣的问题,一进医保名单,药品销售额就开始爆炸性增长。而且一开始这个东西只允许在三甲医院试点,就是做科学实验,结果现在是二甲甚至没有等级的卫生院和诊所,也已经卖得遍地开花。&
   相关资料显示,年中药配方颗粒全国销售额由2.28亿元飙升至15亿元,2009年全国中药配方颗粒年试制产量超过万吨;2009年到2011年北京、重庆和深圳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容量更是激增38%。
   2008年至2011年,江阴天江和广东一方、华润三九、北京康仁堂的配方颗粒销售额均迅速飙升。
   中药配方颗粒利润到底有多大?老梁告诉本报记者,医院的购进价100元的药品,其生产成本在20元左右,制药企业一般给代理商的批发价约为40元,利润达到100%。而其他60元差价进入到药品流通环节,大部分被回扣等隐性费用吃掉。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在《年中成药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中预测,2006年中药配方颗粒对中药饮片的替代率为1.2%,2012年上升至3.3%,到2018年或可达10%,届时市场上配方颗粒容量将达到200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未来几年中药配方颗粒仍将保持30%以上增速,到2016年市场整体规模有望突破110亿元,至2018年将快速增长到200亿元。
   为了证实业内人士所说利润分配情况,记者联系到湖南民达医药有限公司业务人员。该公司专门从事中药配方颗粒的经营和推广,在行业很有名气。民达医药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负责为华润三九、江阴天江、广东一方等公司招聘区域代理,&进药价格是医院购进价的四成。其他进医院所需要的费用都需要代理商自己承担。&
   &试点垄断&或被突破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官方网站公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由于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准入条件,业内认为中药配方颗粒放开生产或将成为现实。
   此前的2001年7月,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华润三九、江阴江天、广东一方、四川新绿色、南宁培力和北京康仁堂(红日药业)等6家获批成为首批&试点生产企业&,此后,国家相关部门未批准其他企业入场,实际形成&6家企业垄断&局面。
   面对超百亿市场的大蛋糕,各家试点企业纷纷&跑马圈地&,形成各自的销售势力范围。其中华润三九占据广东山东市场、北京康仁堂占据京津市场;江阴天江和四川新绿色则在黑龙江市场争夺。
   尽管诸多问题悬而未决,但在巨大利益诱惑之下,上马配方颗粒生产线的企业越来越多,大有&抢跑&之势。
   日,华通医药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景岳堂药业有限公司近日收到有关中药配方颗粒的《药品GMP证书》。早在去年10月29日,华通医药就已经为景岳堂药业增资至6000万元,直接瞄准配方颗粒市场。
   日,康美药业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宣布公司拟投资6.5亿元在广东省普宁市建设中药配方颗粒项目,新建生产线12条,中药年提取能力6000吨。
   15载争论难平
   虽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已经15年,但争论依旧难平。
   力推配方颗粒者认为,它颠覆了传统中药的存在方式,在药效和药理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只是让中药服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反对者则认为,它违背了传统中医&临用煎汤、诸药共煎&的理论,免煎配方颗粒还淡化了药材的道地性、药性、炮制方法,无法解决先煎后下的难题,而且在规格上比较单一,限制了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在用量上随机加减的灵活性,这些都会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缺乏相应的权威标准和技术规范。
   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过程亦存在争议。
   记者试图找到配方颗粒临床研究情况,为此走访黑龙江多家设立中药配方颗粒的医院,都称&没有这方面数据&。黑龙江省卫生厅中医医政处回应本报记者称,中药配方颗粒属于小众的项目,不了解在黑龙江销售情况和临床使用情况。
   在黑龙江省一家较早引进中药配方颗粒的医院里,一位骨科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医院中药配方颗粒的效果研究数据,在临床上是缺失的。&现在医院只看重经济效益,根本不会留患者电话进行回访。&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试验医院的范围也被扩大。
   日出台的《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中,关于品种使用范围项规定&申报企业应将过去进入科研用药范围内的临床科研单位名单上报(包括临床科研单位简介及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情况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不得再另行增加临床医院。&
   记者了解到,早在六家药企试生产之初,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则上要求是在三级以上中医专业医院或中医专业医院开展临床试验。
   但在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省内中药配方颗粒的地方管理机构,这里的工作人员回应记者,中药配方颗粒在黑龙江省凡是二级以上医院都可以销售,所以县级中医医院销售都在政策允许范围内。
   囿于信息不对称,普通的消费者一般并不知晓中药配方颗粒在应用中的试点、试验特性。
   黑龙江省方正县中医医院是一家二级医院,记者在这家医院遇到正在购买中药配方颗粒的患者刘某,她称自己并不清楚这个药和传统中药的区别:&不知道,医生给开的。&关于配方颗粒会比传统中药价格高出30%的情况,她也称不知情。四川新绿色药业的药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县医院每年都会有60-70万的营业收入。
   一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候说,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之所以15年难出台,有政策原因也有标准难产的原因。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急速膨胀,利益巨大,使相关参与者在试点生产的同时,已忘记了试点生产的初衷。&
责编:王志胜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a 当前位置:
政策放开 中药配方颗粒即将“起飞”
&Ylmily o  来源:前瞻网 E8145
时隔15年,中药配方颗粒政策终于放开&试点&
作为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医药业或许没有第二个像中药配方颗粒这样&门槛低、利润高、竞争小&的细分市场了。由于CFDA的超严管理,此前15年中药配方颗粒一直处于&试点&状态,国内仅有六家企业具有生产资质,而与之对应的是&年均50%的增长率、上亿元的净利润&的庞大市场,其他企业说不眼红那是假的。
不过,好消息终于来了,日《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业内预计下半年将正式出台,这意味着行业开放的趋势已明朗,那些唇唇欲动的药企终于可以分一杯羹了。
图表1:中药配方颗粒政策进展
资料来源:药监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家企业垄断中药配方颗粒百亿市场规模
由于方便卫生、分量明确、便于保管、不易变质等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中药配方颗粒全国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速高达48.84%,远高于同期中药饮片26.7%的增长。根据对六大试点企业的销售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中药配方颗粒销售额为81.75亿元,同比增长30.86%,占中药饮片销售额的5.1%,相比于日本约有2/3的医生在临床上应用中药配方颗粒的情况来看,我国中药配方颗粒未来的市场空间还很大。
图表2:年中药配方颗粒及占中药饮片销售额比重(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公司年报 公司调研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如此庞大的市场,却只有六家企业在分食,并且有三家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可谓是&僧少粥多&。这六家试点企业分别是:江阴天江、广东一方、四川新绿色、深圳三九、培力(南宁)药业和北京康仁堂。
其中,培力(南宁)药业主要向港澳医院供应浓缩中药配方颗粒,是香港最大的浓缩中药配方颗粒供货商,市场份额达70%;深圳三九是上市公司华润三九的子公司,生产640种单味配方颗粒品种,市场覆盖了国内近两千家家中医院与中医医疗机构;康仁堂于2010年4月被红日药业收购部分股份,并在2012年10月完成100%收购;江阴天江于2008年收购广东一方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并引入第一大股东上海家化,后在2015年10月其87.3%权益被中国中药约以87.6亿元收购。
图表3:六大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布局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需求供给端双重放开,中药配方颗粒迎来黄金发展期
此次政策放开,既是现实的需求,也是企业的呼声,试点15年以来中药配方颗粒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并且如此大的市场也不是六家企业能够满足的。政策的松动,将极大的促进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由于此前配方颗粒被限制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使用,无法进入诊所、药房,试点限制一旦取消后,市场容量将急剧放大,预计2016年中药配方颗粒年销售额将达到110亿元,2021年将接近400亿元。行业在需求供给端双重有条件放开后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图表4: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宽松的政策面让众多虎视眈眈的中药企业燃起了雄心壮志,其实早在试点期间,便有多家药企早早布好了局,期望能够扩军圈地,但受困于&试点未放开&,始终无法正式进入。随着《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下发,康美药业、上海医药、太极集团等耳熟能详的大型药企纷纷表示已经或正在涉足中药配方颗粒。
图表5:众多药企欲进军中药配方颗粒领域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药配方颗粒进入企业的逐渐增多,可以预见,其竞争将日益激烈,对于六家试点企业而言,是&把握时机、利用先发优势&进一步稳固龙头地位,还是&垄断打破、大受冲击&而改写行业格局?我们拭目以待。
此外,应该正视的是,由于中药配方颗粒都是企业按各自标准生产,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进一步推广难度加大,对于不具备中药颗粒剂生产资质的企业来说,生产配方颗粒更需要国家出来相对应的标准,对全行业开放生产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共同期待相应标准能尽快出台。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相关阅读RELEVANT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em class="orange" id="emCmtLen" maxlen="个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前瞻产业研究院
Copyright (C)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引资调查:求解混合所有制改革|医院|娄底市|社会资本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本报记者 王宇 娄底、北京报道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混合所有制改革遇到的阻力,再一次证明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医院的复杂性。公立医院改革尚不到位的情况下,政府与社会资本仍有利用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体制现有束缚的动机。
  职工的激烈反弹,让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再次 “火”遍医疗圈。
  7月31日,记者赶赴娄底的前一天,针对“改制”质疑,娄底市政府已对外发布消息称,当前在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的只是引进社会资本“创三甲”和扩建前期准备工作。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是由涟源钢铁集团所有的涟钢医院。2011年,在要求剥离社会职能的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涟源钢铁集团与娄底市政府签署协议,由集团支付9800万的移交资金,将涟钢医院转交娄底市政府,更名为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
  企业医院向事业单位的转变,为涟源集团松绑的同时,也为医院松了绑——过去医院的服务对象受限于企业,部分科室没有充足的发展理由,医务人员的技术和服务能力也很难得到更大提升。
  最让职工们高兴的是终于获得事业编,这意味着他们不必再为退休后的养老问题犯难。
  但好景不长,2013年底,刚改完一波的职工被迫面对第二次改制。这一次,他们通过非正式渠道得知政府要帮助众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众一”)收购第一人民医院。
  由于职工抵制激烈,众一收购第一人民医院一事搁浅,直至今年5月份医院开始自查和评估资产。医院职工认为,众一收购一事在以相同的方式卷土重来。
  “政府与医院管理层、众一暗箱操作,要低价贱卖医院,从中渔利。”职工们推测、讨论、验证、商议。这种基于未知的隐忧经过两个月的发酵,最终演变成对峙。
  7月31日,娄底市政府发布新闻通稿,称目前开展的只是第一人民医院引进社会资本“创三甲”和扩建前期准备工作,尚未到需要职工参与的阶段,有关方案的制订及资产评估等工作亦尚未完成。
  此外,娄底市政府还表示,公开招标选择投资人等工作,将待医院多数干部职工对引进社会资本进行“创三甲”和扩建的总体方案形成共识后进行。
  “引社会资本‘创三甲’是真,但社会资本未必就是众一”,这是政府通稿、受访官员、医院管理层、众一共同向记者传递的信号。
  这是一场在政、商、医、患等多方间碰撞的利益调整。在这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职工出于自身利益的反对只是矛盾的浅表,所有制、经营性质的难以融合及相关立法的欠缺才是矛盾的深层。
  要解决上述矛盾,仍然要回到老问题——政府办医能否与发展经济相捆绑?在公益性与市场化之间,医改终究如何平衡?
  医改倒逼“争三甲”
  记者获得的一份娄底市政府《关于第一人民医院“创三甲”有关问题的协调会议纪要》(下称《纪要》)显示,为加快医疗事业发展,满足群众看病需要,市委、市政府决定用3至5年时间将第一人民医院建成床位达张、业务收入达到5到10亿元,与娄底市唯一的三甲医院娄底市中心医院南北呼应、并驾齐驱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娄底市卫计委副主任谢雪英此前对媒体表示,之所以选择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三甲,是因为其体量与实力正好合适。
  据了解,第一人民医院是娄底市城北区唯一的公立医院,编制床位800张,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11人。
  8月5日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易军波告诉记者,按照规划,医院开展创三甲建设的同时,周边的道路也会拓宽,交通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进而拓宽第一人民医院的地理服务范围。
  谢雪英还表示,考虑到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即将在娄底市推开,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分级诊疗之后,该院的生存与发展也将面临挑战,发展成为三甲医院也显得紧迫。
  8月4日一位受访官员告诉记者,“医药分开”的大背景下,第一人民医院的药占比仍在53%左右,而娄底市的平均水平为39%。
  药占比虽然维持在高水平,但医院职工和家属都对医院颇为认可。受访官员表示,这是因为涟钢集团的职工和家属目前仍享受医保和集团的二次报销政策,正是这种政策让他们对于较高药占比带来的负担无所知觉。
  这位官员表示,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降低药占比的压力必定逐步加大,这将会给第一人民医院带来巨大打击,“如果政府现在不想办法,未来还得为医院兜底。”
  这个办法就是引入社会资本。《纪要》明确提出“创三甲”要股份合作,支持引进社会资本,按混合所有制实施合作。
  易军波告诉记者,要将医院发展成名副其实的三甲医院,政府的财力有限,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帮助医院达成发展目标。
  8月4日娄底市卫计委受访官员告诉记者,引入社会资本创三甲的另一个考虑是国家禁止公立医院举债建设,严格控制建设标准,引入社会资本能帮助政府突破此项限制。
  这项规定出自于日,由国家卫计委、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
  但易军波及娄底市卫计委的受访官员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目前娄底市是顺应医改的大环境对公立医院做改革的规定动作。
  随着自2009年启动的“新医改”的持续深入推进,发生在公立医院的改革通常指向破除以药养医、管办分开等内容。
  就在今年3月8日,娄底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娄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立医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混改意见》),提出“为加快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公立医院按国家鼓励的公私合营、混合所有制实施改革”。
  在医院职工看来,避谈所有制改革只是政府为了规避法定流程的文字游戏。因为此前员工抵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职工对按规定应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并经职代会同意的“改制”毫不知情。
  受访官员与院长易军波均否认了职工的这一推断,并强调改革的进度远未到需要征求职工意见的程度,还停留在“前期”阶段。
  2015年12月发布的《娄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娄底社会办医意见》),对引入社会资本办医的流程有明确的规定。征求职工意见和召开职代会通过人员安置方案在前,资产评估、招标投标、签订合同在后。
  但医院职工对记者表示,资产清查与资产评估工作早在今年5月即已开展,在此之前职工毫不知情。
  院长易军波和卫计委官员对此回应称,5月的资产自查是《财政部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规定的动作,娄底市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都做了清查,第一人民医院的清查与引入社会资本无关。
  “财政部只要求各单位做清查,我们医院不仅做了清查,还做了评估。”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某科主任陈清(化名)质疑。
  记者再向易军波求证此事,易军波并未否认资产评估的事实,但否认了资产评估与引入社会资本之间的联系。易军波表示,资产评估是由于第一人民医院前身是隶属于涟钢集团的企业办医院,在2011年移交地方政府时还有没能摸清的资产,需要趁此机会评估。
  3年前的“对价”收购
  继娄底市政府公开声明后,涉事的众一也曾对媒体表示,该公司并未与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有任何接触。但众一的说法与记者获得的一份项目合同书给出的事实相左。
  这份签订于日的合同第四章“优惠政策”的第6条规定,“甲方支持乙方收购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并争取将收购后的医院及乙方新建的医院列入市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障的定点服务范围等。”
  此外,第7条还约定,“对收购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新建医院项目的改扩建、新建等,政府给予其建设期同公立医院等同的优惠政策。”
  该合同的甲方为娄底市政府和娄底市万宝新区管理委员会,乙方为众一控股有限公司。该合同主要内容是针对选址在城南高铁站附近的娄星区茶园镇的众一国际健康城的开发。
  根据合同,众一国际健康城总净用地规模约为1500亩,项目总投资约为50亿,按“医养结合、产城互动”的思路,打造集三甲综合医院和具有完善配套的国际水准的养生、养老健康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湖南颇具影响力的区域性医院,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型养老健康社区。
  谢雪英此前对媒体表示,作为矿产资源型城市,娄底市近几年的经济增长乏力,面临产业转型的抉择,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成为娄底市谋求突围的主要方向。
  如果说引入社会资本“创三甲”是考虑了第一人民医院的体量和实力,那么三年前的项目合同中,众一选择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收购对象的原因又是什么?
  据医院职工介绍,2011年该院的业务收入为1亿元左右,转归娄底市政府后,2015年的总收入增长1.5亿元。职工认为,众一在这种背景下收购医院,就是想借医院良好的发展营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众一之所以要收购第一人民医院,是看中了第一人民医院优质的医生资源,想借此培育和发展健康城内的三甲综合医院,并非借第一人民医院营利。
  在尚未放开医生自由执业的背景下,优质医师资源的短缺确是社会资本办医的主要障碍之一。8月5日,记者向众一国际健康城负责人肖松和求证此事,对方拒绝回应。
  很显然,在3年前的合同中,收购第一人民医院是政府吸引众一控股投资国际健康城的对价之一。而3年后,第一人民医院改革本身就是娄底市健康产业布局的一部分。如果娄底市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创三甲”招标结果显示的中标者并非众一控股,那么娄底市政府可能面临违约风险。
  面对记者的疑问,8月4日受访官员表示,处于“优惠政策”章节的内容不能算政府必须承担的义务。
  政府的主张在合同法上是否成立?8月12日,记者致电法学院民法教授薛军表示,这要视双方的意思表示和相应条款对合同涉及的其他权利义务的影响来确定。
  薛军认为,如果政府和众一在订立合同时,曾达成过该内容是政府应尽义务的合意,那么不论规定在哪个章节,都应视作政府的义务条款。如果双方未达成此合意,就要看这个条款对于合同的其他权利义务是否有影响,简言之,即众一是否因为这项内容在其他方面做出了让步。
  易军波则表示,对于“支持”,可以有很多种解释。面对政府目前的解释所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受访官员表示,众一可以就此提请仲裁。
  记者离开娄底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今年3月,这份项目合同对政府支持众一收购第一人民医院的条款有所变更。据悉,变更后的合同中,以“合作”代替了“收购”,合作对象也由“第一人民医院”变为“目标医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娄底市政府一方面想保持政策、合同的延续性,另一方面,也想找一家有办医经验、更有合作资质的企业开展“创三甲”的合作。
  办医资质并非必要条件
  合作方的资质问题也是第一人民医院职工担心的问题。职工普遍认为,众一的主业是房地产和煤炭,没有办医资质。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众一控股注册的经营范围为股权投资、投资管理、受托资产管理和投资兴办实业。2014年7月,公司在经营范围中新增了国内贸易。
  湖南省商务厅政策法规科的一则报道显示,众一集团涉足房地产、建筑、金融投资、医药等行业,集团下辖19家企业,产业分布在赣、湘、黔、粤四省,其中主营矿山板块拥有煤炭储量3.5亿吨,年生产能力达500万吨,总资产近60亿元。
  记者就此请教已有20余年参与社会资本办医的南京市鼓楼医院院长韩光曙,韩院长表示,资方若有医疗管理经验当然更好,但这并非是资方参与办医的必要条件。
  据了解,国内许多成功的社会资本办医先例已表明,医疗管理经验并非投资医院的必要条件。因为在这些案例中,医院的管理职能仍主要由医院管理班底承担。
  职工对众一资质的另一质疑是众一的资产和经营状况。职工认为,众一国际健康城迟未动工,足以说明其经营出现了问题。
  记者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对于目前的资产状况,公司选择不公示。
  记者了解到,众一国际健康城于2015年12月奠基。有当地官员告诉记者,项目之所以迟未动工,是因为拆迁村民开出天价拆迁费,导致拆迁受阻。
  8月5日下午,记者前往众一国际健康城位于茶园镇的项目所在地,发现已有多户村民房屋被拆迁。尚未拆迁的还有1处停车场及3户村民。村民告诉记者,自家尚未拆迁的原因是未能就安置地点与政府达成安置协议,但从未开出过天价拆迁补偿的条件。
  受访官员告诉记者,目前其已收到来自中信集团等企业参与改制的投标意向,娄底市政府将从中选择最适合办医的企业参与“创三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见到了众一国际健康城的项目负责人肖松和,但他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对于政府是否仍然支持众一收购娄底第一人民医院,肖不快地表示,“这个问题我不回答,反正一直都在变。”
  探索混合所有制
  面对职工的抵制,政府表示“创三甲”将在形成共识后进行。但很显然,首先需要职工接受社会资本以改变医院所有性质和经营性质为前提进入医院。
  “不管怎样,‘创三甲’和改革是一定要推的”,受访官员告诉记者,接下来的“创三甲”将由医院主导。而易军波则对记者表示,作为公立医院管理者,将严格按照政府的政策,合法合规行事。
  很显然,引入社会资本的操作对政府和医院管理层来说都是相当棘手的“烫手山芋”,如何操作产权的重组也是困扰政府和医院的问题。
  国家卫计委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卫平4月在《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撰文表示,在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之前,如何对公立医院的产权进行合理、公平的定价,如何操作改制,如何避免国有资产流失,防止腐败,一直困扰着地方政府。
  娄底市受访官员坦言,由于缺乏系统的操作政策,也缺乏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定,目前政府也只能艰难探索。
  按照受访官员的说法,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参与改制的社会资本必须在医院存量的基础上做增量,政府与社会资本按照社会资本的投入持股,“如果医院的资产评估为1亿,社会资本再投1个亿,双方就各持50%。”
  就持股比例问题,《混改意见》规定“政府可适当向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合作方转让部分股权,但政府的持股比例始终不得少于总股本的三分之一。”
  受访官员告诉记者,此限制的目的在于希望为政府保留医院重大事项上的一票否决权,以此来保证医院的公益性。
  但这是否就能保证医院的公益性呢?
  李卫平在文中表示,政策环境导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举办的混合所有制医院均注册为非营利性,社会资本不可能通过结余分红获取投资回报。社会资本主要通过产业投资和财务投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
  作为财务投资,主要投资获取股权,进而获得医院管理中的部分决策权,部分投资人赚取药品、耗材及医疗器械设备等供应链环节利润。从实行股份合作来看,娄底市引入社会资本“创三甲”的设想属于财务投资。
  李卫平认为,由于改制医院的身份既非私立营利性医院,也非公立医院,其性质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导致其通过供应链获取利润处于监管真空状态。
  李卫平表示,在实际操作中,涉及招标采购的问题时,改制医院定位为非公立医院就不需要执行公立医院的招标采购政策;当涉及医保支付时界定为公立医院,就能获得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医保支付价,以致医院采购价和医保支付价之间的差额无人知晓,可操作空间极大。
  作为产业投资,社会资本通过改制,向优质的公立医院学习,复制新的医院发展模式,注重整个产业的战略布局,而不是单个医院的短期投资收益。如果众一收购医院的目的在于借优质医师资源培育新建医院,就更接近这种投资模式。
  但与社会资本合作经验丰富的韩光曙告诉记者,鼓楼医院目前不会考虑和零基础建院的社会资本合作,因为这种合作必然要求公立医院将人力、精力大量转移到新医院,这对公立医院是很大的消耗。
  李卫平表示,社会资本参与改制,是因为目前医护人员自由执业尚未实质推进的环境下,社会资本独立新建医院难以招聘到优质的医疗技术人员,机构的正常运转都是问题,只好借助公立医院平台,以混合所有制的形式进入医疗行业,获取优质人力资源。
  而公立医院管理者参与改制,是因为改制后的医院能够突破目前的管理体制对公立医院的种种限制。
  李卫平认为,目前各地公私双方积极参与公立医院混合所有制改制的主要动机是突破现有体制对各自的种种束缚。如果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推进到位,对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发展均有利,就没有必要实行混合所有制。
  (编辑:耿雁冰,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wangyu@@21jingji.com;gengyb@@21jingji.com)
从热点城市土地市场政策走向来看,既然有“地王”频现的现象,市场也会因此存在系统性的风险,那么,三季度也势必会有相对应的“控地王”的措施,以防止市场出现系统性的风险。
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导致经济衰退25年之久,至今还没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国运用房地产结合金融来推动本国经济,结果酿成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的教训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经济繁荣的定海神针。
中国“走出去”海外投资,遇上日本海外投资,将是一场长期的鏖战,不但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从多角度寻求突破口,同样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援与协助。
聆听“历史深处的马蹄声”,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超级资产沸腾的年代,非理性繁荣的狂飙隐忧深重,有些已经破灭,有些还在发酵。重温当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路径和发生机理,我们才能对非理性繁荣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怀化医专附属涟钢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