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很感觉自己没有存在感感

没有存在感怎么办?
我的图书馆
没有存在感怎么办?
回复「晚安」,送你一道睡前暖心菜
前两日去山里开年会,到了目的地后,领导们先开主管会议,留下我们小兵小卒回宾馆休息,跟我同屋的姑娘不在,我便在微信群里跟同事们喊:一会儿下楼的时候记得喊我,我要睡一下。
但是,我一直睡的不踏实,半个小时醒来四五次,总是怕别人把我忘了,后来索性爬起来去敲其他同事的门,却发现她们果然都已经下楼了,于是,心里暗自苦笑:果然还是被忘记了。
下楼找到组织之后跟他们说起这件事,一个同事说:“你的存在感好低啊。”的确是这样,很多年了,我发现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没办法从别人那里找到存在感,总是觉得自己的重要性不够。
小时候,别人家的小孩会用撒娇哭闹的方式跟爸妈讨要新衣服、新玩具,但我从来不会,因为心里清楚,这些方式对爸妈不起作用。那时想法很幼稚,心里认定爸妈爱我不如别人家的爸妈爱孩子多。特别是跟亲戚家的小孩打架,爸妈向来帮别人不帮我,我甚至会委屈的以为,爸妈爱别人家小孩应该比爱我还多吧。
上学之后,一起玩闹的朋友很多,可我却从来不敢说,我跟谁的关系最好别人都比不了,因为没有存在感,别人偶尔的忽略就感觉自己不被在乎,也总怕那些关系好的感觉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高中时,认识了闺蜜,一直以来我都很感激她的出现,因为她是第一个让我感觉到,在她那里我是最最重要的人,但是光这样还不够,我还要更多,我要每次跟别人吵架她都能站出来帮我,我要不开心的时候她都能不厌其烦的哄我,要她能一直在我身边永远不丢下我一个人,如果这些她做不到,我又会怀疑,是不是我以为的重要又只是自作多情。
其实自己也知道,这些对存在感的缺乏,主要原因是自己不善交际,在一个人群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不知道如何与大家打成一片,于是只能锁定一两个目标去真心换真心,这时自己对他人的期望就会比一般朋友高出很多,所以也容易患得患失。
有时候不是别人不在乎自己,而是自己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微信后台经常有人问我,跟寝室的朋友们关系处不好怎么办,这个问题我真的是有切身体会。
刚上大一时,同寝室其他五个女生迅速抱团,我自己一个人不知道该怎么融入,她们聊天的内容我全部都不感兴趣,她们逛街买衣服我也不愿意去,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有集体行动都是默认不喊我,不过庆幸的是,我并没有因此埋怨,我知道并不是人家冷漠,而是我自己太不容易接近。
别人没有义务在你不努力融入的时候,主动向你靠过来。
但是,日久见人心,毕业的时候,寝室里三个女生都跟我关系很好了,另外两个因为人品问题被孤立。我从来不想为了搞好关系去刻意做什么,也不愿为了融入一个群体就去迎合别人的喜好,后来是怎么跟大家走近的我几乎记不清了,只知道我帮她们带了一整个冬天的早餐,背了一个学期的课本,每次考试前都把答案做好给她们拿去抄,做这些事也没图什么,只觉得反正自己要做,就顺便帮别人做了吧。
后来我就明白了,如果自己人傻嘴笨不会交际,那就只能用笨笨的好去感染别人了。“欲将取之必先予之”,当你先给了别人,自己想要的自然就随之而来了。
我之所以很难去谈一段恋爱,大概也与存在感的缺失有关,有时别人觉得已经对你掏心掏肺了,可你还是不敢相信别人是真心在乎。
去年的一篇文章《他追你,不代表他爱你》给我招来了好多赞同,也有很多骂声,赞同的多是女孩,骂我的多是男生,有人说,“你一定是长的特别丑,所以才没人真心喜欢”,“你要的这么多,单身也是活该”。
还有人来找我理论,“还没在一起,怎么可能就很爱很爱啊,感情是需要培养的”,这话当然不错,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存在感很弱,对爱情的感知度低的女孩来说,如果只是一般般的喜欢,她们是没有办法说服自己把心交出去的,除非对方能给予自己十足的安全感,她可以从心底相信对方的在乎。
缺少存在感并不是只有坏处,它也在我的性格中塑造了一些优点,比如我不会随随便便对别人提要求,别人的所有忽略和不在乎我都可以理解并淡然的接受,而如果别人偶尔给我一些意料之外的在乎我就会感激涕零。
就像有一天,深圳大雨,我的伞一个星期前丢了,正惆怅怎么出门的时候,附近的同事却打电话来问我,有没有伞,需不需要过来接,虽然我没有麻烦他,自己冒雨去超市买了一把伞,但他的这个惦记足够温暖我好多天了。
我也不喜欢求别人帮忙,任何事只要自己能搞定就不会麻烦人,因为从来不觉得谁帮自己是应该的,所以每次有人帮自己的时候都是带着十二万分的歉意和感激。
当然,没有存在感也让我在很多事上不自信,工作上经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写文章也总是自惭形秽,但对我来说还是有一个优点,它让我不自负,不傲娇,不炫耀,不管取得什么成绩我都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我可以一直脚踏实地的努力做事,别人的任何一点认可于我都是惊喜。
虽然我也努力过,去增加自己在别人那里的存在感,但后来发现,我永远做不到像有些人那样,每次融入一个新的群体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且每天身边经过的人那么多,有时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在别人那里获得了认可,找到了位置,可是没多久他就成了过客。
在别人那里找到的存在感,始终是不长久的。
可能很多人都试过,利用朋友圈、qq空间这些社交平台刷存在感,最后却发现,刷完之后依然倍感空虚。这是因为,如果内在的存在感缺失,别人给予的关注和认可再多都弥补不了内心的空洞。
如果说,在别人那里的存在感源于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和在意,那么,内在的存在感,就是努力让自己认可自己,关爱自己,树立强大的自我意识。
当你不去奢求别人,就不会因为在别人那里找不到存在感而倍觉失落,当你内心足够充实和坚挺,就不会因为别人的一时忽略而怀疑自己,当我们自己知道“我很重要”的时候,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如何就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别人的关注和在意只能说明我们或许于别人有用,而自我内心的强大,才能证明自己真的存在着。
柒月暖阳二更食堂专栏作者,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微博@柒月暖阳 公众号:柒月暖阳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食堂君新书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本类最新08-2808-2808-2808-2808-28&
(美文,情感美文欣赏) - 常阅读,多交友!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以为自己很努力原来是在刷存在感:存在感缺失症及其治疗
以为自己很努力原来是在刷存在感:存在感缺失症及其治疗
最近上网看微信、朋友圈,更新博客,分享悦动圈、博文和网页成为习惯,成为了每天许多时段的必修课。没网或停电的时间有种无聊感,于是想到了几个词:“网瘾”“强迫症”“上网综合症”“依赖症”“存在感缺失症”。
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存在感,不断地通过微博、QQ、微信等各种即时通讯手段来嗮自己的各种生活状态;时不时的要拿出手机看看是否有未接电话与未读短信。反复只有通过这些手段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才可以让其他人更加关注自己。这一切的表现都被视为存在感缺失症。
搜来“存在感缺失症及其治疗”“以为自己很努力,原来是在刷存在感”分享,可以对号入座,也别太当回事。祝健康快乐!!&
存在感缺失症怎么治?
(引自“王潇-潇洒姐博客”)
存在感缺失症是一种近年来很普遍的流行性神经症,是由圈层化生活和社交网络,如BBS、QQ、微博、微信导致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独处障碍或无网络幽闭恐惧,呈现行为或意识状态的改变。
&&&&&此症典型临床表现可以分两大类型。其一,无法自控的追求出席率——比如成为Party
Animal,热衷现身各种聚会,被看到、被寒暄、被拍照、被品评。其二,无法自控的追求线上关注——比如在论坛维护知名ID,努力刷微博,关注评论数量,关注粉丝总量和瞬间涨跌。。。微博推广后,简直就成为刷存在感的现世神器——让每一个个体认为自己确实存在于这个社会,正与无数人和事发生联系。如果正常存在感可以表达为“我X故我在”,那么存在感缺失症患者则可以表达为“被人知道我X,故我在”。
&&&&&患者为了有效的实现以上两种存在,会导致一种类似上瘾症的行为——严谨的以效率手册作为工具,把时间分段,然后以他人填满之,注意,是他人。由于患者的内在动机的区别,这种“他人填满现象”一般来自两种出发点:第一种,只有我对他人来说好看强大,他人才会爱我,我才有价值;第二种,只有我对他人来说有用被需要,他人才会爱我,我才有价值。温饱之后,一切人类需求归根结底都是情感上的需求。
&&&&&此外,存在感缺失症会派生出一种可怕的存在感式沟通,这种沟通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手段就是目的,用不停波动的情感悄然替换了空虚、寂寞与思索,这过程总是欺骗性的叫人感到充实。比如患者常常会在同一时间找局,求偶遇,如果幸运则最终聚在一起玩耍、吃饭和闲聊,甚至不辞劳苦转战场地,话题随风飘荡,不明所以。这样的局在场时充满简单的开心,离场时往往微醺,醒来后怅然若失,只记得曾挥手和那些模糊的面孔道别,转身又一次消失在空气当中。当空虚的个体在某时某地终于找到一个群体一起做同样的事,个体将倾向于确认自己所做之事是有意义的,自己便被赋予了存在感,甚至使命感。(理论依据详见《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大学》里教诲说“慎独”,才能够修身养性。但现状是“独”的时间和诉求已所剩无几,更谈不上“慎”——那些检查、关照、反省的方法和态度。想要“慎独”,需要重新展开效率手册,重新核定时间分配,不再把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慷慨的分享给飘荡的他人和群体。如果总是受他人他物影响,生命只好一次次被干扰,不可能产生主见与定见,更不可能有时间去检查那见解的质量。
&&&&丰富从来都不是一味的填满。虚妄的存在感都呈现出一种瞬时的、表层的快乐。如果只能一味的围观他人的观点,如果脱下华丽的壳只剩下不能自成系统的内里,才是真的没有存在过。
治愈方法:
1. 限时戒断社交网络
要知道,在社交网络不晒不分享不存在的生活,也是生活。尝试以1天、7天甚至30天为期,坚持不发图文不更新。当你做何事别人都无从知晓候,你的选择才是真正的选择,才不是因为存在感而转移的。
2.区别真的想做和看上去该做
“我想做这事”和“我看上去必须优秀”是两回事。做了前者,别人知与不知,你都有乐子活的爽;后者必须结果优异且被看到你才会爽,且只在结果处短暂爽。后者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就过高了。可在启动前多加一层思考。
3. 更多关注核心人际
父母兄弟师长和密友,一个人的核心人际累积在10人左右。你的存在与生活质量其实只有这10人真正关心挂怀。多与他们交流互动,因你的存在而让他们更添喜乐,是存在感的真谛。
4. 停止借他人粉饰自身
在保障学习吸纳的前提下,多出席多见识,但见前辈权贵宜多请教,少合影,尤其抑制见人动辄提及“我兄弟”、“我朋友”、“刚一起吃过饭”。除非你是他,否则令人失笑外并无真正用处。
5. 不停止自我探寻
活得真才能活得爽,真正的快活在于从心所欲,这是理想人生,并不容易。但真要想有抵达的可能,至少要努力研究自己的“心”的真正方向,否则晒照、点赞、出席都只是线上线下的东奔西跑,就像池塘上的浮萍。&
【专题整合】
&&&&&&&&&&&
【欢迎】&&&&&&&&
&有一种努力叫:以为自己很努力,原来是在刷存在感(引自“健康心理网-健康频道”)
有的人因为自身无能,所以要折腾出很多的事情让自己去忙碌,用来增加自己那可怜的自我价值感,同时得以忘记和逃避自己的无能。
某一天的中午,我站在一个咨询工作室的门口痛苦徘徊,因为我约的咨客马上就要到了,但是咨询室的门却关着。
我站在门口按了几遍门铃,无人应答,我打了几通电话给工作室的两位负责人,无人接听。我猜想他们都不在工作室,这让我感到万分焦虑紧张,迅速调动起自己的脑细胞,想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想起自己曾经用过的另一个咨询工作室,悲催的是我没有存下他们的联系方式,不过没关系,我收到他们宣传活动的微信,上面有联系方式。于是我迅速地找到了电话,预约了时间和场地,比之前我和咨客约的时间晚了一个小时,我心里想:只能这样的了,总比没有强吧。接下来我又打电话给在路上的咨客,跟她谈时间和场地变更的问题,她此刻正在出租车上。我挂了电话,走出小区,正准备往另一个场地赶,工作室的一个负责人回我电话,说工作室里有人,但因为在咨询无法给我开门,让我在门口等十几分钟。于是我打电话给我的咨客重新确定场地,然后打电话取消之前的场地预约……
当这些事情完成之后,所有的纷乱尘埃落定,我长呼一口气。咨客还没有到,门也没有开,我站在工作室门前耐心又安心地等待着。我有几分钟安静思考的时间,想到的是:我工作真是努力和辛苦啊!我沉溺于那片刻的自我陶醉中,可脑中另一个声音想起:你放屁,你哪里是努力,你分明是愚蠢和无能!如果不是你忘记提前电话预约,他们怎么会关门,你又怎么会如此狼狈?
如果那天我早一点起床,然后打电话预约场地和时间,我就不会在匆忙中赶到工作室,然后遇到这一系列的麻烦。我所谓的努力和辛苦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事先打一个电话就行了。
我所谓的“努力”,只是因为我自己做事情缺乏条理而导致的一系列的溃败后采取的补救措施而已,这有什么值得我自我感动和肯定的呢?
我意识到这是我过去生活中诸多事情的一个缩影:我误以为那些使自己遭受了一些痛苦,但对结果没有帮助的行为就是“努力”。这于我而言真是一个巨大的顿悟,让我忽然明白了许多之前无法想通的事情。
几个月前有一个编辑向我约稿,那是一套青少年丛书的序言,有8本书要写8篇序言。写作之前我们简单沟通了下写作的方向,即多多挖掘主人公身上的美好品质。3个多月后,我将自己辛苦工作后的成果8篇序言发给编辑。他读过之后,觉得书评的质量和选取的视角等方面离他的要求还有距离,发给我几篇序言做参考,提出了修改意见。因为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不够具体,我评估之后,感觉要修改的地方有很多。而且稿费支付、图书出版等时间难以确定,我无法接受。于是,我决定终止写序言的工作,8篇稿子作废,之前所有的辛苦付出全部如流水。
当时我想,为什么我这么“努力”,结果却如此不好?后来我想明白了,是我自己的问题。当编辑和我说“要写几篇很好的序言”“要挖掘主人公身上的美好品质”时,我没有进行具体化的沟通,没有进一步询问对方“如何才能算是好序言”“主人公身上的哪些品质可以深入挖掘”。如果我提前进行了更具体的沟通,对方就会在我动笔写作前,将他觉得达到自己要求的好序言发给我做参考,而不是在我写完之后。如果我在完成第一篇序言时就发稿子给对方审阅,那我就能够及时知道自己在工作上的问题,也不会将问题进一步扩大,导致后面无力解决。
这两件事都让我看到,我是多么把自己的愚蠢、无知、无意义无价值的消耗当成所谓的“努力”。
其实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并不是特例。
有个网友曾发微博私信问我: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总是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四级考了两次都没有通过,这次第三次考试的结果出来了,还是没有通过。我之前考一个会计上岗证也是这样,我每天很努力但却没有多大提高。我这么努力,为什么就不能有收获?我问他:你怎么努力的?他说:别人在玩的时候,我天天在自习室里学习,每天早出晚归。
我觉得他说的事情很诡异,明显违背因果律,跑到他的微博上浏览一番,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他的前一条微博说:我来到自习室学习啦!接下来的每一个时段,他都转发了各种搞笑的段子和一些其他微博。我想起他还经常到我微博上点赞和留言。于是,我脑中浮现的画面就是:他一天在自习室的学习其实都是拿着手机在刷朋友圈刷微博,在点赞和转发。这种他所谓的努力,其实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并没有真正努力到点子上。
我最近收到了另一封邮件:“我是一个每天都很忙很忙的人,因为我觉得自己有好多事情要做,想珍惜每分每秒充实自己,大学期间,不逃课,课余时间去图书馆看书,或者去做兼职,很少和朋友出去玩,大家觉得去娱乐场所很有趣,而我就会感到非常无聊,倍感压抑,觉得这就是浪费时间。而我呢,整天脑袋昏昏沉沉,读书也读不进去,听课也听不进去……只有我知道根本原因,就是我压根就没学进去……而在老师同学面前,觉得我是个非常刻苦的好学生,而只自己才知道我就是个伪好学生……考研复习期间也是心情压抑,一点都学不进去,整半天是自己骗自己玩呢。”
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他在一家单位上着班,同时自己正在创业,做一家小型软件公司。他一天到晚非常忙碌,每次朋友聚会,总见他在不停地打电话,接电话。他觉得自己在职场上很努力很拼搏,而我们这群熟悉他的朋友则将他的这种努力命名为“瞎搞”。他生活中非常典型的事件是这样的:跟客户见面开会,谈论软件开发的需求,由于开会之前他没有看客户发来的资料,再加上在开会时没有认真听取客户的意见,理解客户的需要。回去之后,他让手下员工做出来的产品离客户的需要差距很大。然后,客户进行投诉,他这边厢骂员工,那边厢给客户道歉,要求宽限项目周期……他的生活总是如此循环反复。他的创业公司刚开始拥有的客户还很多,现在一个又一个的客户都不再与他合作了。
最近听说他短短一个月搬家三次,还因为很小的事情跟某个装修公司打起了官司。我问一个朋友:他不是很忙吗?怎么还有时间折腾这些啊?朋友回答:有的人因为自身无能,所以要折腾出很多的事情让自己去忙碌,用来增加自己那可怜的自我价值感,同时得以忘记和逃避自己的无能。
这回答真是太犀利了!
我想起了自己学习英语的事情。有一天我在家收拾床头的橱柜,发现了好几本笔记本,每一本里都记满了英语单词、短句还有语法知识,笔记记得整洁又认真,接着我想起自己曾经还记过类似的几大本有关英语学习的笔记,然后我整个人就不好了……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记笔记,却学习不好英语?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继续走在学习英语的这条不归路上。
一天晚上,我在背雅思英语单词,男朋友忽然和我说:别背了,你根本就没有用心学,在自欺欺人罢了!这句话像电流一样穿过我的全身,也让我瞬间找到了“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学习不好英语”的答案。其实我也不是真的很努力,我只是一个劲地做英语学习的笔记,但从来都不会翻看自己做过的笔记;我听各种各样的听力材料,但从来不会听一个材料重复三遍以上;我背诵单词,但总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我所谓的努力学习其实只是为了告诉自己和别人:你看,我有在努力呢!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笔记做得非常认真,但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的人;总有一些在图书馆“努力”学习了一天又一天,但是该不通过的论文和考试还是不通过的人;总有经常出入健身房,但是一点锻炼结果都没有展现的人……并不是他们太笨,而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并不是真正的努力,他们要么没有选择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行动,要么只是看起来努力,采用无效的努力方式,没有做到专注和用心。比如,看起来那么早去自习的人,却只是拿着手机刷了半天朋友圈;看起来在图书馆坐了一天,却真的只是坐了一天用手机看玄幻小说……他们同我一样,把自己的愚蠢,自欺欺人,无意义无价值的消耗当成了努力。
看到有些人夸耀自己的努力拼搏,什么天天只呆图书馆,熬夜看书到天亮,多久没有放假休息……其实如此痛苦的努力并不值得夸耀,而是需要严肃地审视。那些所谓的艰苦努力,是否是你的愚蠢,你的自欺欺人,你的无意义无价值的自我消耗?这是我们教育的误区,以为时间的投入必然带来成功,我们鼓吹艰苦奋斗,提倡的努力模式也是“今天痛苦,明天就幸福”,什么“十年寒窗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海无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是如果没有在正确的方向上,以有效的方式努力,那所有的吃苦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那些真正努力的人,也许并没有这么勤奋,也不用过得那么痛苦,因为他们并不期待短期努力即刻就有巨大的回报。他们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以专注和热情持续地浇灌,以一种正确的,智慧的方式缓慢但平和地前进着,他们可以一边努力着一边享受着当下的生活。他们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而这些有价值的努力,也一点一滴真正到达了他们的内心,变成了他们真正的能力。
【专题整合】
【】&&&&&&&&
我的更多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你似乎来到了没有知识存在的荒原...
来源链接是否正确?用户、话题或问题是否存在?怎么办 我感觉自己特别没有存在感 我是一十七岁的女孩子 比如几件事:在朋友间三个人一起出去玩那两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存在感消失的帽子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