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养老院院,何时不再难进

传说中的五星级奢华养老院!住进去真的简直不要太开心!传说中的五星级奢华养老院!住进去真的简直不要太开心!财经狙察百家号从前,中国人的观念总是这样的,子女把老人送进养老院那就是不孝啊!送进养老院的父母就好像送进孤儿院的孩子,是特别特别凄惨的存在,然而如今你要是还这么想的话,哎,那橘子君只能对你说,你真的与时代脱轨了!前几日微博上有个网友@胡萝卜的吉光片羽po出了几张春节去养老院看望亲戚的照片,引得网友纷纷回复“我现在就想住进去!”,“不赶紧赚钱养老院都赶不上好的。”究竟是啥样的养老院,嫌弃这么大轰动?我们来看看吧!根据博主介绍,住在这家养老院里的老人被呵护的非常好,有24小时的各种服务,并且也不限制活动范围,每天还有出入市区的班车。我噻,看到这张图片橘子君都震惊了!这难道不是什么什么大酒店的排场么!看这贴心的小板报,这家养老院不仅奢华,看起来还办的挺走心。每逢节日,养老院里的各种节日装扮也是一样不少,即使不出去也能感受到特别浓厚的气氛,这对于老来闲的各位老人还是挺重要的。住在这里的老人每人有一个独居的小套房,房间每周彻底打扫两次,全天中央空调,冷不了热不了环境也很舒心。看看这公共休闲大厅,怎么有种欧式大别墅的赶脚呢!想自己做饭也是可以的,如果不想自己做,这里每顿会给老人提供自助餐,想吃啥吃啥,想吃多少吃多少,只要保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满足老人们的最高需求。这里也为老人们每天安排了各种课程,看书看电影,不同的兴趣班也有专门的区域。游泳池健身房,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搞不定。老人们在这一个个别提多开心了,听说好多老人来这后交到了不少好朋友,过节也不想回家。当然,条件这么好的养老院价格也是不菲的,小套房的价格是一个月5000,自助餐一顿20多,差不多一个月伙食费1000多,想要入住的话要先交80万左右元的押金,三年以后退房退押金,如果没有满三年好像要扣一定比例手续费。进步一点的观念认为其实老人在养老院安度晚年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健康上都是更好的选择,但是子女的陪伴也许才是老人更需要的。不过,像我这种也不准备生孩子的人,就等着老了去养老院找一群闺蜜继续舔屏追爱豆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后一句所以说啊,少年们好好赚钱吧!感谢大家看小编的文章,可以关注小编的百家号,小编会编辑一些更多的有趣的故事和资讯,谢谢大家,记得关注,也可以在评论区回复,发表自己的评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财经狙察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做男人就该通透,就该喝二锅头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珠三角养老观察:进养老院难,不进也难
来源:  发表时间: 10:26
日间照料中心成居家养老新补充
深圳最早的建设者被尊称为“开荒牛”。经过多年的辛劳之后,当年的“拓荒牛”逐渐步入退休年龄;而他们年迈的父母,也纷纷随他们“南飞”至深圳……这两大特殊因素,让深圳老年人群体的增加大大超过了预期。年轻的深圳全面遭遇“老”的问题。
除了入住养老院外,目前居家养老已成为国家以及深圳推崇的模式。
随着2009 年12 月, 深圳首家老人日托中心正式成立,根据规划,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将成为深圳居家养老方式的新补充。
让老人照顾更老的人
“完善的设施,可口的饭菜,中心条件好、服务好,是真正的‘老人之家’! ”在园东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各种项目里, 按摩是何大叔的最爱。何大叔因为中风出现偏瘫,只能坐轮椅行走,非常不方便。但自从来到了日间照料中心后,便离不开这里了。除了星期天,到日间照料中心按摩成了他的每日行程。在何大叔看来, 日间照料中心在服务上很到位,每天花30 元, 就能享受一个小时的按摩,这比大型医院实惠很多,还不用排队。日间照料中心会定期请专家为老人义诊,向老年人介绍科学的养生方法,很受居民欢迎。
更为重要的是,该中心还对全市6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免费开放,并探索出一套“让老人照顾更老的人”的经验。
园东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尤凤告诉记者,中心将那些健康老人们分为60-90 岁三个年龄段, 让60岁的老人来照顾80、90 岁的老人,大家都是老人自然能够心心相通。而且, 来中心的老人来自各行各业,比如有一位老人, 退休前是北京某医院一位心脑血管医生, 现在便常常来到老人中讲讲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注意问题。
记 者了解到, 园东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作为公助民营的福利性试点机构, 主要为福田区高龄老人和生活半自理老人提供日托看护、调料膳食、医疗保健、配餐服务、午休照料、社交活动等综合性日间服务。目前该中心累计服务老人共计3.6 万人次, 平均每天接待老人70 人次。
星光老年之家已有800个
今年76 岁的谢阿姨总是笑声朗朗的样子。18 年前她从老家河源退休,来到深圳莲花北社区, 和子女一起生活。“16 年来我从未感觉到孤独,现在每天都很忙, 参加社区活动让我很充实也很快乐! ” 谢阿姨说, 每天早晨, 她都会和一帮老姐妹在社区广场活动,跳舞、打太极拳、舞太极剑。平时她最爱参加社区里组织的健康知识讲座。每一两个月就会有一场, 请来医学专家讲讲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等。讲座结束后, 小区居民还获得健康小贴士,赠送毛巾、牙膏、雨伞等小礼品,深受社区老人欢迎。
记者了解到, 深圳市累计投入7000 多万元,建立“星光老年之家”近800 个,90%的社区已成立社区老年人协会, 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现在, 在深圳许多社区里,硬件设施正逐步完善,社区的管理部门还想方设法开展游园会、书画展、才艺大赛、社区邻里节等……形形色色的活动, 让老年人也在其中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程伟)
编辑: 秦汉人民日报:进养老院比孩子上幼儿园还难|养老院|幼儿园|床位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人民日报:进养老院比孩子上幼儿园还难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养老院一“床”难求,千余床位万人排队,进养老院比孩子上幼儿园还难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近日公布,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什么时候进我们小区呀?能在家门口养老,那可真解决大问题了。” 消息一出,很多老人充满期待。
  家住北京亚运村慧忠北里的段大爷今年78岁,身体还算硬朗。天气好的时候,他都要跟老伴下楼,到小区里遛弯散步,跟小区的老人们一起聊聊天。
  “3年前,我们就在两家公办养老院递交了申请,可到现在还没有入住的音信。”段大爷的俩孩子都在国外定居,几年前他们就在为养老做打算了,跑了十几家养老院,还是觉得公办养老院的收费低、条件好。
  “但是,想进公办养老院的人太多!我们递申请时,前面已经有好几千人在排队了,可养老院每年新接纳的老人还不到100位。”段大爷说,北京有的“明星”养老院,排队等候的老人多达上万人。按照这样一个速度,10年以后也轮不到段大爷,他们真的等不起也等不了。
  就是条件稍好的民办养老院,老人们想要住进去也不容易。北京一家文化单位的退休干部刘先生说,2007年他的一位老同事卖了房子,跟老伴一起住进京郊的一处养老院。虽然收费贵点,但养老院的院子挺大,绿化环境也不错,夫妇俩还可以住单间。前些日子他去看望老同事,发现这家养老院也早住满了。“现在只能预约,要住进去怎么也得三五年之后。唉,现在老人进养老院比孩子进幼儿园还难。”刘先生感慨。
  多年来,养老院一“床”难求现象在全国相当普遍,大城市尤为突出。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已建成的各类老年服务机构为4.4万个,拥有床位410多万张,而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现有养老机构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
  “更为严峻的是,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养老机构的建设赶不上老年人的增长速度,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说。
  提供养老服务以社会力量为主,政府购买服务“托底”并加强监管,可助更多老人安享居家养老
  “满足社会养老需求,单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白景明认为,政府的职责是要发挥好“托底”作用,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的提供上,社会力量应当是“主力军”,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为老年人养老提供基本服务。
  日前,“合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在网上公开招标,有意向的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公平竞争成为服务实施单位。项目共有六大类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紧急救助等。项目要求,服务实施单位要上门提供住餐服务;提醒和监督老年人按时服药,或陪同就医;安装维修家具家电;为老人读报、谈心等。项目实施后,合肥市区70周岁以上低保老人、无子女老人,以及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每月可享受价值6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所需资金由市、区财政按1∶1比例分担。
  从2003年起,南京市鼓楼区在全国率先创建“居家养老服务网”,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社会养老机构合作,免费为孤寡、独居老人和困难老人家庭提供照应起居、买菜做饭、清洗衣被、打扫居室、陪同看病等生活照料服务。10年来,仅社会化养老服务一项,鼓楼区财政投入已达7500万元。
  “政府购买服务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特别是养老服务市场这么大,涉及产业多,老人需求又不一样,必须靠社会的力量、市场的方式来解决,政府不可能‘包办’。”白景明认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在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政府职能也在发生改变,从养老服务的直接供应方转变为服务购买方和监管方,更有利于规范养老产业的发展,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在采访中,一些老人对记者表示,上了年纪但生活还能自理的老年人是大多数,如果社区能够提供养老服务,比如管老人一日三餐的“小饭桌”,简单的医疗诊治、护理等,这些人就没有必要离开家,到养老院去养老。
  “有句老话儿叫‘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在家门口养老生活环境熟悉,有老街坊、老邻居在一起,不光是精神愉快放松,经济开支也要比住养老院节省很多。”河北省某高校退休教师章阿姨说。
  社会力量办养老,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破解融资、用地、运营、用人等难题
  “老年人经济能力有限,而养老服务业前期投入多、利润空间有限,民间资本参与意愿不高,是导致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办养老,需要政府帮一把。”白景明说。
  对于社会力量办养老,以往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尚显不足,融资难、用地难、运营难、用人难等许多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这些机构。比如,民办养老机构以市场价格拿地,房租成本过高,有的甚至要靠民间借贷维持运转,经营成本高、负担相当沉重。
  国务院此次出台的《意见》,对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在土地、税收、补贴等关键政策上均有突破。政府可根据养老服务的实际需要,推进民办公助,选择通过补助投资、贷款贴息、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养老服务。
  对于养老服务用地,《意见》明确要求,各地政府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就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级分区规划养老设施。老城区和已建成居民小区,要陆续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不得挪作它用。
  白景明指出:“我国基本公务服务正在进入‘扩围提标’阶段,政府大包大揽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让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对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还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拉动消费、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延伸阅读
  国外政府如何“购买”养老服务
  老年人一般选择到老人公寓、老人院和老人护理院等机构养老。其中,老人公寓是由政府或社区出资为身体健康、生活自理的退休老人提供的低收费老人住所。而老人院、老人护理院是私人开办的机构,肩负康复训练等医疗职能,政府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向私营机构“购买服务”来发展老人服务业,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会向入住私人机构的老人提供费用资助,加上保障基金、商业保险补贴、政府养老金等,真正由个人支付的只占原费用很小一部分。
  养老机构包括老人日间护理服务中心、养老院、老人福利院、老人护理院等。政府对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或无收入家庭成员给予养老补助,并为无人照顾且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了收费较低的老人公寓,而孤寡、残疾老人可在社区内养老服务机构免费接受专业工作人员的照顾。
  对于居家养老有困难的老年人,政府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建设各种不同类型的老年住宅,如养老院、护理院、福利中心、康复训练所等。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委托和招标的形式,将80%左右福利设施交由民间社会福利法人具体经营和管理,土地由当地免费提供,国家直接经营的福利设施仅占20%左右。政府负责制定标准和规则,给低收入老年人一定的养老补助金,让老年人自己选择养老服务,促进了养老服务的社会化。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最难进”养老院为何如此“难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最难进”养老院为何如此“难寻”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进养老院等于送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