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体检能查出癌症吗查出肿瘤标志物高,就一定是癌症吗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一两成?别紧张&这不一定是患癌
日08:49&&来源:
原标题:肿瘤标志物高就一定患癌? 数值升高一两成无须紧张
肿瘤标志物检测目前已成为体检中的常规检测项目,在肿瘤治疗中应用也较为广泛。很多人拿到自己的体检报告发现某一项肿瘤标志物升高之后,不免担忧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肿瘤。
天津中医一附院癌症诊疗中心孔凡铭医生表示,在临床上,肿瘤标志物常常是几个指标联合起来应用,某一项在正常范围内的变动或者轻度异常并不意味着患有恶性肿瘤。但一旦发现体检表有明显异常的“箭头”,其数值成倍高于正常值,还是提倡及时到医院及相关专科就诊,如肿瘤科、乳腺科、泌尿外科等,提供相关病史,由专业医师来决定是否需要下一步的影像学、病理学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可能。如果只是增高10%至20%,则无须紧张。
孔凡铭说,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肿瘤标志物有肺癌的NSE、SCLC、CEA、细胞角蛋白21-1片段;肝癌的甲胎蛋白;胃癌的CEA、CA199;乳腺癌的CEA、CA153;卵巢癌的CA125;前列腺癌的PSA;胰腺癌的CA199等。但肿瘤标志物既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并非恶性肿瘤的绝对特异性产物。因此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可不必过于紧张。肿瘤标志物升高原因很多。如一些良性的炎症性疾病会使一些肿瘤标志升高,有良性肝脏疾病时AFP、CA199、CEA和TPA及肾功能衰竭的CA153、CA199、CEA和PSA水平均会升高。还有一些生理变化,如妊娠时AFP、CA125、HCG会升高,月经时CA125也会升高。甚至有报道发现体检之前饮食紊乱、睡眠质量不好等导致血检结果异常。因此肿瘤标志物并不能确诊恶性肿瘤的存在,仅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监测病情有无复发以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王洪东 于秋然 刘瀚文)
(责编:方正(实习生)、张希)
平静的假期传来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10月6日,据春雨医生官方微信发布的讣告,正式确认了其创始人、CEO张锐今日凌晨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他的离去令人反思,我们在身体透支前是否早有预兆?
天气寒冷,很多女性朋友手脚冰凉的毛病又犯了。本期,给大家推荐一款由红豆、红糖和红枣一起煮成的三红暖身汤。副主任医师&&
出诊医院:
4,788人浏览
肿瘤标志物,高了也未必就是癌症!
发布时间:
&&&编辑:王清贤
&&& 浏览量:4662
  血液肿瘤标志物是判断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预后及选择方案的有力依据,但它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如果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要过于恐慌,因为在机体存在炎症、某些慢性疾病发作时,某些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会上升,还需进一步检查来鉴别诊断。  肿瘤标志物主要分为六大类:胚胎抗原类、糖链抗原类、激素类、酶和同工酶类、蛋白质类和癌基因产物类。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癌,单项高更无须恐慌!  一、胚胎抗原类  (1)甲胎蛋白(AFP)是一种分子量为70000的糖蛋白,在胚胎期由肝细胞和卵黄囊合成。正常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AFP参考值<20ng/mL。  临床意义:  AFP含量升高多见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妊娠、生殖系统肿瘤和胚胎肿瘤等。AFP还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如神经管缺损、嵴柱裂、无脑儿等,羊水中AFP均有升高。  (2)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分子量为180000的糖蛋白,CEA存在于2-6个月胎儿胃肠管、胰腺和肝脏中,出生后组织内含量极低(<2.5ng/mL)。  临床意义:  CEA升高常见于胃肠道(结肠、直肠、胰腺等)恶性肿瘤、乳腺癌、肺癌等,常>20ng/mL。CEA在结肠炎、肠道息肉、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及肺癌等患者中也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远低于恶性肿瘤,一般小于20ng/mL。吸烟者中约有33%的人CEA>5ng/mL。  二、酶类肿瘤标志物  (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单链糖蛋白酶,PSA在血清中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游离PSA(f-PSA)和复合PSA(c-PSA)。实验室测定总PSA(t-PSA)包括f-PSA和c-PSA。  临床意义:  PSA升高见于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  (2)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是前列腺分泌的一种酶,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及疗效观察。  (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烯醇化酶的一种同工酶,一种酸性蛋白酶,参与糖酵解。在正常人脑组织中含量最高。  临床意义:NSE升高多见于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瘤(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胰岛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色素瘤等)、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等。  (4)α-L-岩藻糖苷酶(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含岩藻基的各种糖脂、糖蛋白、黏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的分解代谢。  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结肠癌、子宫癌、乳腺癌,还可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妊娠、胆管癌等。  三、糖链抗原类肿瘤标志物  四、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  临床意义:HCG升高除用于早孕监测,在滋养层肿瘤和生殖细胞肿瘤(如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畸胎瘤等)中可显着增高。  (2)降钙素(CT)主要由甲状腺滤泡C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  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甲状腺髓样癌、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子宫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甲状腺细胞良性腺瘤、急慢性肾衰。降低常见于重度甲亢、甲状腺发育不全等。  五、蛋白类肿瘤标志物  (1)β2-微球蛋白(β2-MG)是由淋巴细胞合成的一种单链小分子多肽。在多种肿瘤疾病,如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肝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患者血清和尿液中β2-MG会明显升高。  (2)铁蛋白(Ferr)是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贮存贴的蛋白。其水平升高主要见于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瘤等肿瘤疾病。  六、其他类肿瘤标志物  七、常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为提高肿瘤标志物的辅助诊断价值和确定何种标志物可作为治疗后的随访监测指标,可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合理选择几项灵敏度、特异性能互补的肿瘤标志物组成最佳组合,进行联合检测。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肿瘤诊断的正确率。  八、高了,不一定就患了癌症  1.、肿瘤标志物升高未必是得了癌症  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能会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如AFP,除原发性肝癌外,怀孕、活动性肝炎和生殖系统肿瘤等都可能出现升高的情况;因检测仪器或试剂的不同,有时也会有假阳性现象的出现,具体情况要结合临床来确定。因此,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  2、并非每位癌症患者肿瘤标志物都高  并不是每位癌症病人的肿瘤标志物都会增高。临床有些确诊的晚期卵巢癌病人CA125一直正常,手术前后也没有明显变化。  有几类肿瘤标志物的敏感度比较高,如原发性肝癌中70%~90%有AFP升高,前列腺癌PSA总体阳性率约为70%。其有助于这两种肿瘤的早期发现,但是目前还没有100%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3、对于单项标志物轻度升高者,不用过于恐慌。  可以定期复查监测指标的数值变化情况,有条件的尽量复查全部的常用标志物,一旦体内有恶性肿瘤存在,可能会有几种标志物异常。如果复查后数值一直维持在参考值上限的临界水平,则意义不大。  但是有以下几类情况要特别重视:  一是单次检查升高特别明显,数倍于正常值的上限。  二是反复检查,数值动态持续升高。  三是有家族性遗传史肿瘤筛查时肿瘤标志物增高。  前两种情况先查该标志物最常见的某种疾病,如CA724升高,可以先查有无胃肠道的疾病,若胃肠道没有异常,还需检查肝脏、食道、乳腺、妇科等。有家族性遗传史者如出现标志物升高,即便没有症状和体征,也必须复查和随访。对于60岁以上、有家庭肿瘤史、长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肿瘤高发期的高危人群要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  4、长期随访监测应选同一家医院  与可以同城检查互认的CT、B超等结果不同,建议需要随访的病人尽量选择同一家医院或同一个临床实验室。因为目前肿瘤标志物的国际标准化尚未完善,不同医院使用不同方法、不同试剂检测同一项标志物时,其结果可能出现差异;不同生产商的检测试剂和仪器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也会有不同;试剂采用不同的抗体标记、不同的定标品、分析仪器选择性差异都会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所以,不同医院的检测结果往往缺乏可比性,长期随访监测标志物一定要选择同一家医院,以便医生更准确地作出判断。
擅长: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肝癌等。治疗放、化疗的不良反应。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中医杂病、癌前病变的早期预防、亚健康的中医调理、中医养生膳食指导。
擅长:  擅长:胃癌、肝癌、肺癌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  乳腺癌、肺癌、胃癌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  乳腺癌、肺癌、胃癌、食道癌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在癌情汹涌的当下,许多人都寄希望在体检时通过检查肿瘤标志物,来早期发现或排除恶性肿瘤。但是,真的检查了肿瘤标志物以后,一些人因结果正常而兴高采烈,但不久还是被医生确诊患了肿瘤;另一些人则因结果异常查了很久也无法排除肿瘤而愁眉苦脸。
这不,日前武昌的杨女士刚拿到单位体检的报告,赶紧翻开查看"癌胚抗原(CEA)"那一项,一看"2.67",虽然在0-5ng/ml的正常范围内,她依然感到心里慌慌的,"连续3年检查结果,一年比一年高,会不会说明我体内癌细胞的量在升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肿瘤标志物高,到底要不要紧,会不会得癌?
肿瘤标志物捉摸不定,有检查意义吗?
首先,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参考,要结合影像学等其他检查才能做出判断。
其次,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或仅是轻微异常无需恐慌,只有当其严重超标3倍以上,或者不仅超标,定期监测指数还不断上升时,才应引起警惕。
再者,感染、用药、饮食、怀孕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引起该指标的异常。
因此,指标异常不能断定是癌。
【名词解释】
肿瘤标志物到底是什么东西?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标志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多胺、癌基因产物等。这些物质在正常成人中不存在或者是在癌症患者中出现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CEA): 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
甲胎蛋白: 肝癌
糖类抗原199、153: 消化道肿瘤、乳腺癌
糖类抗原125: 卵巢癌、腹膜癌
糖类抗原124: 消化道肿瘤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肺癌
NSE: 小细胞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前列腺癌
据2014年国家肿瘤登记中心公布的数据,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肺癌、乳腺癌、胃癌。
肺癌的高危人群是:
(1)40岁以上的长期吸烟者。开始吸烟的年龄愈小,吸烟年数愈多,每人吸烟量愈大,则患肺癌的危险愈大。如果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的年数大于400年支,则是高危人群。
(2)经常接触煤烟或油烟者。煤、煤焦油或其他油类的燃烧产物具有致癌性;煤气、沥青、炼焦工人肺癌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
(3)体内外按受过量放射线照射者。
(4)职业上接触无机砷、石棉、铬、镍等的人。如按触量大,接触时间长,又缺乏防护,这些人群中发生肺癌的危险比普通人群高数倍到数10倍。
(5)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是:
(1)乳腺增生多年不愈。乳腺增生是一种慢病,恶变率很低。乳腺增生中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容易发生恶变。
(2)有乳腺癌家族史
(3)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反复人工流产会导致激素水平出现变化。
(4)长期服用避孕药,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
(5)反复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等。
(6)独身未育或婚后不育,或初产年龄大于35岁。
(7)初潮年龄早于13岁或绝经年龄大于50岁。
(8)未哺乳或哺乳过长。
(9)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吸烟、酗酒者。
(10)精神抑郁,经常生气,心情不好。
胃癌的高危人群是:
(1)感染过幽门螺杆菌。
(2)男性,尤其是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
(3)年龄在40岁~80岁之间。   
(4)常吃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等食物。 
(5)吸烟、酗酒。
(6)接受过胃部手术、胃息肉。
(7)家族肿瘤疾病、家族胃癌史。
(8)恶性贫血。  
(9)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烟尘、石棉和镍的环境。
【特别注意】
根据我国特点,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提出常见癌症的10大信号:
①乳腺、皮肤、舌或身体其他部位有可触及的或不消的肿块;
②疣或黑痣明显变化(如颜色加深、增大、痒、脱毛、渗液、溃烂、出血);
③持续性消化不良;
④吞咽食物时鲠噎感、疼痛、异物感或上腹部疼痛;
⑤耳鸣、听力减退、鼻塞、鼻衄,抽吸咳出的鼻咽分泌物带血,头痛、颈部肿块;
⑥ 月经期不正常的大出血,月经期外或绝经后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
⑦持续性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⑧不明原因的大便带血及粘液、腹泻和便秘交替、血尿;
⑨久治不愈的伤口、溃疡;
⑩原因不明的较长时间体重减轻。
如果您是癌症的高危人群,那么最好每1~2年做一次体检。如果您已经出现了上述信号,那么一定要立即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
文章来源 :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本文为健康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平安好医生app
平安好医生公众号
平安好医生微博常见肿瘤标志物升高不意味患癌 定期检查更重要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黄淼君
原标题 [体检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升高是不是等于患癌了]
浙二跟踪分析三万例体检人群发现:CA199升高的人中仅1.8%患恶性肿瘤
  □通讯员 方序 本报记者 黄淼君
  早报讯 每年5、6月份是体检高峰期,随着现在癌症发病率的升高,不少单位都会把肿瘤标志物纳入体检的常规项目,其中血清CA199是必查项目,该肿瘤标志物被认为是发现肝胆胰系统恶性肿瘤的一个指标。但是,这个指标如果升高,是否就和恶性肿瘤划等号了呢?
  浙医二院健康管理中心跟踪分析了3万余例体检人群,发现1.7%的人群CA199增高,对其中89%人群进行追踪随访,发现恶性肿瘤占1.8%,包括肺癌、胰腺癌、肝癌、结肠癌等。
  “CA199的升高是否意味着癌症,目前全球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医院也希望通过大样本的跟踪随访,能够有进一步的认识。”肝胆胰疾病专家、浙医二院副院长梁廷波教授说。
  发现指标升高后
  一直处于焦虑状态
  从今年5月初开始,浙二还在每周二上午专门开设了一个CA199的专家咨询门诊,门诊中发现一个普遍现象:一旦发现为CA199升高,不少人会处于焦虑状态,尤其以女性居多。
  梁院长印象较深刻的一名女性患者只有38岁,5年前发现CA199升高,数值在90U/L,当时非常害怕,认定自己得了癌症,哭泣、失眠、不思茶饭,体重顿时下降,后经系统检查,未发现患恶性肿瘤依据,5年来定期监测CA199,数值时高时低,波动明显,但最终没有发现肿瘤。
  “这个和社会上对肿瘤标志物的误解有一定关系,肿瘤标志物升高是一个提示作用,但不能和癌症直接画等号,还需要辅助各种检查,来确定是否真正患癌。”浙二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宋震亚对3万余名体检人群中CA199升高的509人进行跟踪随访,发现335人的指标会下降至正常水平。这些人中,52.2%的人有良性疾病,47.8%的人无任何疾病。
  在良性疾病中,有许多是常见的,如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胆道感染、慢性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肝功能异常、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某些甲状腺疾病等,都会导致CA199短期升高。
  “发现CA199升高,要重视,但不要恐慌、焦虑,应到专科门诊,进行长期的随访,争取早日发现疾病。”浙二外科主任吴育连说。
  医院就接诊了这样一名患者:65岁,半年前体检发现CA199轻度升高,半年来监测CA199持续上升,期间多次肝胆胰脾B超、CT、核磁共振、胃镜、肠镜等检查未发现异常,一周前复查CA199上升到1000U/L以上,肝脏增强核磁共振和PET-CT检查提示肝胆管细胞癌。由于发现早,手术效果不错。
  家族中有肝胆胰疾病的人
  要关注CA199
  去年乔布斯去世后,胰腺癌被许多人熟知,也同时知道了这个癌症是癌中之王,难度之一就是很难早期发现,CA199是一个发现胰腺癌的手段之一。
  “CA199升高,可能是胰腺癌,但这只是其中一个指标,需要配合各种影像学的检查,才能最后确诊。”吴育连说。作为一个肝胆胰腺系统的癌症指标,如果家族中有人曾得过这些系统中的一种恶性肿瘤的,体检时,最好增加这个项目的检查,如果发现升高了,最好能够做定期随访。
  “据对大量体检人群的分析,我们的建议是能够综合搭配检查,即不是单纯地做一个CA199,而是要和别的肿瘤标志物一起做。”宋震亚介绍,大家听得较多的就是癌胚抗原,这也是一个肿瘤标志物,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十多种,一般体检中常做的就是癌胚抗原、CA199和甲胎蛋白,再根据个人健康情况增加一些检查项目。
  梁副院长介绍,随着体检的普及,发现CA199升高的情况也增多,升高不全意味着罹患癌症,科学合理的检查和定期监测非常重要。对于这类人群,远期癌症发生几率是否会增加,目前并未得知,需要长期随访,医生会为就诊患者制定随访计划,并建立随访档案。
(责任编辑:董海扬)
&&&&&&</div
健康特别关注
医生要求先做CT,患者腹痛难忍跳楼…[]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对于机场内餐饮定价,标识为三星的服务员告诉记者,“餐牌都是经过机场管理局审核的,所以在机场内吃哪价格都是差不多的。……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体检肿瘤标志物比较高 是不是一定会得癌?
  上周三,一位李女士打进帮办热线询问,最近单位组织体检,结果出来了,其中一项,肿瘤标志物糖抗原199(CA19-9)有73.6,正常值是0-37。她很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癌?需要再复查些什么?
  帮办记者把问题抛给了与这一指标有关联的李惠利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学博士黄志刚。
  &要引起重视,但无须背上心理包袱,更不要自己吓自己。&黄医生说,肿瘤标志物与癌症之间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完全挂钩。
  肿瘤标志物,其实是一类应用科学方法检测到而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物质,这种物质与肿瘤有关。肿瘤标志物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存在,而且某些肿瘤标志物的高低还能反映肿瘤分期的早晚和肿瘤负荷的大小。
  &但目前为止,肿瘤标志物检测一直存在敏感性、特异性低的问题,尚远不能达到临床肿瘤筛查的需要。&黄医生说,现在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CA19-9。CA19-9升高可能与胆胰系统肿瘤相关,其他系统如呼吸、胃肠道等部位肿瘤也有关,胆、胰系统炎症也可升高,应结合临床其他资料综合考虑。但若盲目检查则浪费大量宝贵的医疗资源,也会增加患者负担。
  肿瘤标志物,其筛查意义在于提示。肿瘤标志物升高也可见于非肿瘤疾病:比如慢性肝炎、前列腺增生、子宫内膜异位以及服用某些药物等都有可能干扰检查结果。
  黄医生表示,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只有持续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才能作为判断依据。比如如果之前有肿瘤相关的病史,或者在随后的跟踪检查中发现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提高警惕,需要进一步进行CT、B超等检查。特别是要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王佳吕方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检肿瘤标志物有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