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以后,对老师的专业老师排个小品价格

1,721被浏览235,102分享邀请回答1647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022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
我的图书馆
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
第一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教师职业的涵义和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涵义
什么叫做职业?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教师职业是什么呢?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是比较复杂的。人们通常是用比较美好的词语句子来描述。例如人有三尊:君、父、师;有五圣:天、地、君、亲、师。又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实,这些淡化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影响我们的职业心态。还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事实上,能让人类灵魂改变的不只是教师,一本书,一件小事,一个人,这些或许都能改善我们的灵魂。其实教师职业本身是一种奢望,是一种理想的追求,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要求自己进步的一种标准,让自己保持一种平和、努力向上的一种理想的心态。在英语里面表示职业一般概念的有很多词汇,西方人认为教师是上帝的代言者,是天堂的引路人。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认识职业呢?
职业既是谋生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生的目的,更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手段,是值得自己一生为之追求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正如马斯洛心理理论:一、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教书匠),二、满足爱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价值追求)。
如果仅停留在教书匠上是不够的。伟大的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讲过: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称之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地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反映出来。学生如果从教师的话语里感觉到其思想的停滞、僵化,就会不尊重教师,甚至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如果停留在教书匠这个层面理解,就会隐藏着教师的职业倦怠。正如叶澜所说的,“一个墨守陈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所以对职业的认识,必须提升到人生价值实现的层面。
教师职业是个具有专业技能很强的特点,如果不具有专业技能,那么就无法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作了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对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特点,我们刚要也有表述。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五十一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是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刚要进一步指出,为了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的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袁贵仁教育部长在一次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教育工作必须尊重教育规律。教育要尊重学生,还有尊重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认为,教书育人是一项专业性、探索性、创造性极强的工作,要求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他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
下面先通过美国一个优秀教师的习作,我们先感受一下。他写了一篇《Whyteach》,他是从自己不喜欢当教师到自己喜欢当教师这段期间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师职业生涯是一种变化基础上的职业,可以看到学生的成长,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现了师德的感悟。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行为和行为尊则。所谓师德,主要是面对特殊的对象学生而提出的基本上要求,即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他的核心是责任感。
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五十二条也有相应的表述: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为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自拍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久有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知道:人格只能由人格来塑造,情操只能由情操来塑造,性格只能由性格去培养。
三、教师应该怎样树立良好的师德
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关键在于要学会尊重学生。尊重就是同理心。
同理心的定义——同理心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即换位思考。教师要学会宽容,知道学生是有差别的,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第二、承认学生的独立个性,允许学生有差异性地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纲要》在战略主题中也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自由的基础上的。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思;重灌输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此,教师应探索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表现为:转变观念;采取具体的教改措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第二讲 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纲要》中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总体战略的规定和解读
二、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步履艰难
2009214.7%14.9%
三、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一)《纲要》指出应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二)能力为重
(三)全面发展
第三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上)
一、学前教育
(一)国际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学前教育是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学校的教育阶段。1990年联合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强调:为所有儿童,无论其背景和性别,提供教育机会,让儿童在一个支持性的、培养性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长大成人。这个宣言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理论行和政策性的依据。
国际重视学前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重视学前教育立法。国家重视学前教育阶段的政府财政投入。国家重视用计划立项的办法解决学前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二)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学前教育的原因
第一、学前教育对促进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人力资源早期开发与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长远的意义;
第二、良好的学前教育网络对于妇女的解放,改善家庭生活与提高社会生产力有直接的积极作用;
第三、加强学期教育有利于消除贫困,消除弱势群体世代“恶性循环”,为实现人的平等创造均衡的机会;
第四、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回报率要比其他领域更高;
第五、学前教育是社会公共服务化的起始阶段,加强学前教育是政府的责任。
(三)学前教育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第一、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正在消失,成为某种准公共产品。
第二、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得不到保证。这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现有学前教资源在各种办学主体之间的分配极不均衡,对于未能的大多数幼儿来说就更谈不到接受学前教育的公平性了。另一个是由于学前教育不是政府主导,因此无法保证学前教育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补偿功能——通过公办的减免学费的学前教育机构,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幼儿入园,从而减少幼儿在生活和教育环境中的不利影响,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保证教育的公平。
第三、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差距更大。
第四、学前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较低。在全国90余万学前教育师资中接受过正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的仅占53.8%,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师资专业化程度可想而知了。
2.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举措
第一、明确学前教育的功能定位;
第二、确定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
第三、努力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
2010年11月21日,国家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目标是推进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要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其要点是:
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遍性,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定位;
指明广大资源提供渠道,牵住了解决“入园难”问题的牛鼻子;
强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突破瓶颈的希望;
加大财政投入,提供了经费保障的刚性支持;
强化科学保障,抓住了学前教育发展的“生命线”;
落实“意见”的过程,就是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的过程。
二、高中阶段
(一)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二)普通高中的多样性的发展
普通高中的多样性发展就是促进每一所高中的特色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高中,就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需要,也就是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的高中也就是有自己特色的高中。
高中的特色表现在办学体制上、培养模式上,更具体些更现实些则表现在校本课程上。
例如:沈阳二十中的特色可以表述为这样三句话:
“两纲一摸”让课堂成为一场自助游;
“两动一主”释放学生的生命潜能;
“坚持再坚持”学习才是源头活水。
还有就是深圳许多学校的办学特色已经确立。很多高中自主招生主要导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主招生要破中考“唯分数论”。
其次,自主招生一定要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要求。
最后,自主招生要想成功,必须取得市民的充分信赖。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现在看一个开发校本课程的例子——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该小开发的校本课程有“大文化系列”、“STS系列”、“学生社团活动”和“荣誉课程”四个系列共125门。
第四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下)
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阶段)
(一)《规划纲要》对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任务的规定
(二)义务教育公平性存在的问题
(三)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四)巩固义务教育质量出现了新的局面
1.工作目标:
(1)到2014年,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质量等指标基本达到《贵州省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评估标准》。
(五)如何推进义务教育质量的发展
1500021300345
第五讲 努力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一、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二、历来减负的努力
2000174975%
三、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价值观问题
(二)教育自身问题。
(三)经济问题
四、课业负担的“度”
五、减负存在的问题
第六讲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一)全面发展观念
(二)人人成才观念
(三)多样化人才观念
(四)终身学习观念
(五)系统培养的观念
二、学思结合
(一)怎样理解学思结合
(二)学思结合的教学实现
第七讲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一)注重知行统一
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一章第三十二条
知行统一中的知和行是中国哲学中的两个范畴,“知”是指知识、知道,“行”是指做、实行、从事。知行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毛泽东《实践论》中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知识而能动的发展到理性知识,又从理性知识而能动的知道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的尽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就是知行统一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在教育教学中落实,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育学中总结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是思想品德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中的既重视系统的理论教育,又注意组织学生的行为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一致,认识和践履的一致,也就是言行合一,这一点被视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原则,就叫做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即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也是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统一。从总的来说,教学是一个引领学生求知的过程,即掌握人类科学文化制度化的过程,但是,掌握知识不是唯一的目的,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人生的幸福生活奠基。而且,掌握知识的过程也要求既动脑又动手,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保障知识的有效习得。现实中知行脱节、重知识轻实践的现象比比皆是,读死书、死读书的典型案例时有发生。提高教育质量,贯彻知行统一的观念是重要的前提保障。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建立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基地是许多地方开好综合实践课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努力之一。
(二)教育者为什么必须做到自身的知行统一
教育者必须做到自身的知行统一,特别是在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更应该做到知行统一,这样的要求除了“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和“教师必须为人师表”的一般性原因外,还因为知行统一教学的特殊因素而得到加强。
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德育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如果教育者的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话,结果是事半功倍的。要培养学生的某种价值观,教师自身必须首先具备。教育者必须用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自己已具备良好的价值观,以德引徳、言行一致。
(三)如何做到知行统一
学校教育和家长教育必须相结合,无论社会怎么发展,家庭的教化功能都是不容忽视的。许多父母在这一问题上存在误区,认为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责任,或者向孩子灌输不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关于金钱、责任等,会使孩子在良莠不齐的价值观中无所是从,甚至选择错误的价值观。
例如“虚假教学”:进行评优课、公开课、表演课,把事先做过的课再上一遍,本身就违背了知行统一,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能够获得新知识。再比如“课业负担”问题,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但课业负担问题仍然存在,这也是知行不统一的表现。
从教师的视角看知行统一,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即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还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做人,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当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重点是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强化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培养环节。
2.要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实践课程是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一个课程概念,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动手实践,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应用。
3.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现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阶段,很多学科都离不开科学探究,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本身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的基本途径。
4.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
校外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之间具有互补性,如教育资源、理论与实践、学科教育与活动教育的互补。从青少年成长的角度看,一个人仅仅通过学校课堂上获取的一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各方面去获取知识,培养多方面的技能,参加多方面的实践,锻炼和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否则就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不为任何物质报酬,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通过志愿服务具有的社会意义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通过志愿服务,志愿者本人不仅实现了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的理想,还能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一)《教育规划纲要》中“因材施教”的规定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一章第三十二条
1.如何认识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是一个教学原则、一种教学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教育观念、一种教育思想。
我国教育的因材施教传统可以追溯到孔老夫子。朱熹在总结孔子的教学经验时说:“子游能干活但是不太懂礼貌,子夏敢说话但不讲究方法,孔老师能针对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的时代还是个别教育的时代,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班级授课,那时他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足为奇。假如孔子也面对着上百人的大班级,他也会很头疼的。集体教育与个性发展始终是一对矛盾,解决这对矛盾的有效策略就是因材施教。
(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1.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需要
因材施教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优秀教育传统,在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因材施教称为关于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性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机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因材施教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因材施教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特点,把握了不同学生的差异,使学生在差异中得到各自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因材施教是真正的教育公平或者说实质的教育公平,是培养人才的教育,一方面将使所有学生达成基本目标,一方面使得所有学生得到各自的有个性的发展,因而是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也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创新。
3.因材施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的观念表现在教育教学上或者说观念外化为行为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教育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使学生整体上得到自由自觉的发展(此时关注的是学生的共性);另一方面应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个体,使每一个学生个体都能得到自由自觉的发展(此时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这两方面也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但并不是完全等同的。
(三)在实践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个教学原则、一种教学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教育观念、一种教育思想。只要遵循这一原则,采用这一方式,具有这种教育观念,每一堂课都可以实施因材施教。而分层级教学和走班制需要学校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的方式方法引领,多元智能理论对因材施教有很大帮助,应该提倡深入学习和利用。
具体做法举例:
了解学生的差异:教师具有因材施教的意识
分层次教学:制度化,非制度化
按学习优势的不同施教:利用多元智能理论
(四)当前在因材施教方面存在的误区
因“分”施教——为提高考试分数,节假日补课;按照学生考试分数分班,把学生分流。
因“才”施教——教师只对成绩好的学生加以指导,忽视差生。
因“财”施教——优质的公办学校依托高收费办学;教师课后设补习班,有偿施教。
因“题”施教——按照要求学生的作业量的完成程度施教,其背后是因“分”施教。
因“教材”施教——对因材施教本身的望文生义。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一种,应以教材为参考,因“教材”施教是教师没有把教材转化为教学。
其中危害最大、影响最大已经达到积重难返撑得到就是因“分”施教,不仅重点班、特长班中有它的影子,就是一些分层次教学也和它难以划清界限。因“题”施教是另一个影响广泛的误区,它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必然产物,其实根本没有因材施教的影子。
第八讲 改进教育教学评价的观念和实践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位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一章第三十三条指出:
一、教学评价的涵义
教学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测定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种种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对照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及个性发展水平,运用科学发展作出价值判断,进而调整、优化教学过程的教学实践活动。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是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的途径,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杠杆,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正确认识和实施教学评价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教学评价的发展历程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价值的评价,产生于西方,到现在已经历了四个时代:
第一代评价——测量式的“测验”,其活动主要是考试,有口试和笔试两种形式。这就是把教学评价说成教育测量的历史根源,影响最典型的是:“学校是人才的加工厂”“学生是原料和产品”“教师是加工者”。
第二代评价——一般称为“描述”,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5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泰勒,他提出泰勒模式或称泰勒原理,用以确定学习结果与教育目的之间的程度来定义教育评价。
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学习结果
↓______________↑(泰勒评价流程图)
基本特点:把教育结果与预定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的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而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这一代评价即所谓的“科学评价”。
第三代评价——称为“判断”,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教育评价本质上是判断,人们对已经确立的教育目标质疑,认为它们也应该成为评价开始的对象、进而涉及到对判断的质疑:判断是否应作为评价的一项基本活动?判断是够需要标准?如果需要,如何建立价值中立的客观标准?因此对目标也要加以判断。这一评价的特点是: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第三代评价也有很大影响,现在常见的“形成性评价”“目标游离评价”“内在评价”“过程性评价”等都是第三代评价的观念。
人们认为前三代评价的缺陷有三个:
其一,管理主义倾向。管理者决定了评价,在评价中出现了管理者无过失、评价者无决定权、其他评价利益相关者无法表述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利益,评价可能有失公允。
其二,忽视了评价的多元性,评价不能为许多方面所接受。
其三,过分依赖科学范式即实证科学技术的范式,过分依赖“数的测量”而忽视了质的研究。
第四代评价——被称为“建构”,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针对前面指出的三个问题,第四代评价提出了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评价,因而是价值多元的评价。这一评价的特点是: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的心理建构过程。评价受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支配,是一种民主协商、行为主体参与的过程,而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
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评价处于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交混使用并努力(至少在理论上)向第四代过渡的时期。努力推进第四代评价是新课程教学评价的任务之一。
教学评价应该向以下方向发展:
1.一致性评价统整,取代量化标准;
2.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3.既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4.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5.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理论的过程。
三、有效的教学评价
有效教学评价的特点:
发展性—不仅对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评价,同时还要考虑过去的水平,以及其发展的趋势。
指向性—进行评价指向学生达成教学目标,有效教学指向的学生的发展是有计划的有目标的,应该促进学生向达成教学目标的方向发展。
全程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估要贯穿和融合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学前评价(诊断性评价)、学中评价(形成性评价)、学后评价(总结性评价)。
多元化—体现在评价的形式多元化上,可以采用考察、考试、长短期作业、概念图等多样化形式;又体现在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上,将学生自评、互评、学科教师评、其他学科教师评、家长评以及其他相关人士评有机结合;还体现在评价的目标多元化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确定不同的目标;也可以体现在内容的多元化上,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力等。多元化其实也就是评价的开放性——评价对学生自己、同学、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开放。
客观性—评价要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学生学习水平。在进行评价时,评价主体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当前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性缺失: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都受到了损害。
2.指向性不明确:教学重难点把握不明确,以考试题作为指向。
3.全程性缺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离不开过程,分数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准,就谈不上因材施教。
4.多元化缺失:无法反映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反映学生的才干。要分清日常性教学评价和大规模教育考试的区别,不能以考试作为教学目标。
5.客观性缺失。
(二)改善学生评价的方法
1.观念转变
首先,从观念上理解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其次,编订出学业质量的评价标准。教育教学具有区划性特点,不同地区的教育教学具有不同地点,地方标准可以参照国家标准进行修改,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学业标准。
2.科学合理评价机制的建立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提出的要求是:第一,改进教育教学评价,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改变单纯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标准的学生评价方式,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情况做出全面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优势和特长做出评价,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出评价;第二,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全面评价所有学生发展进步的情况;第三,形成多元评价主体,开展由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第四,改进评价方式,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建立科学的综合网素质评价制度。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下面三个方面的评价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1)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建立科学多样评价标准的依据是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就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标准,要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知识、智力能力、身体心理素质、审美情操等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和潜力。因此,要纠正只重视知识考试而忽视行为能力的倾向,纠正只重视考试科目而忽视非考试科目的倾向,纠正只重视智力发展而忽视品德养成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倾向。
(2)做好教学的即时评价
即时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即时评价,能即时地鼓励强化学生的积极的学习行为,能使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达到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3)做好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很多省份把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与升学考试挂钩。但是,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除了甄别功能外,更大意义在于教育。教师可每学期评一次,帮助学生及时总结成绩、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第九讲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第一个保障措施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七章第五十一条规定: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别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的关键是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说是千古不易之理,只不过不同时代的“道”“业”和“惑”有所不同而已。教师要向自己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本领,这个本领就是教师的职业素养,也就是专业素养,因为教师是一种专业!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就是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或者持续的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新世纪以来教师教育最响亮的口号,专业发展指向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性。
一、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确定的依据
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样的目标,首先应该立足于教师的工作、职责、权利和义务等等社会对教师的需要——这就是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本位的目标”;而教师专业发展更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关键还取决于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所以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严格的说还应该是一种“个人本位的目标”。但是由于专业发展目标的专业性,表明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符合社会对于教师职业-专业的要求的时候才能实现,在这里教师的个人本位目标和社会本位目标一致起来。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本位目标
《教师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的育人责任(道德品性要求))
《教师法》:教师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研究能力)
《义务教育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育教学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于学生的知识)
《义务教育法》:“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于学科的知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的培养目标——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正确的价值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物素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精神和高度的教学智慧,研究创新能力,信息素养)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要求不断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而要做到这一点依赖于“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从社会和新世纪教育教学对教师的专业需要(即社会本位)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应该包括:人文精神、专业知识、道德品行、教学智慧、科学素养、创新意识。
教师社会本位专业发展目标: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本位目标
教师的专业除了必须满足上述社会性目标之外——它们必然的以社会需要的形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本位目标的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必须满足教师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满足教师人的本性“人生的自由”的实现,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本位目标。
提升教师的专业境界——教师个体以教师职业的专业理想精神为目标,结合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水平,实现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即实现教师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和谐。进而实现教师专业活动的“生命与意义”“社会与实践”“灵魂与境界”的相统一;教师把自己所做的专业工作与个人收获的快乐、自我价值的实现联系在一起,他就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达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种专业境界本质上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意识。
教师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需要和人生自由的和谐,他就必须“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体味人生价值并获得自身发展的精神愉悦状态”,而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教师职业幸福的实现不仅要以一定的外在条件为保障,而且也要以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主观努力为基础。”教师职业幸福必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目标。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自身的发展(即个人本位)的角度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应该包括:自我意识、研究能力和教师的职业幸福。
教师个人本位专业发展目标: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具体表述:
人文精神。对一位教师来说,人文素养是最重要的个人素养,而人文素养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具有高尚人格、具有创新素养,具有发展潜能的重要方面之一。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和人的价值,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目的,是人文精神的一般表述,如果从人文精神的外延来看,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可以把人文精神分为自由精神、自觉精神、超越精神和人的价值观。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对于自己的教育事业表现出蓬勃荡漾的热情、坚韧不拔的意志,从而能克服一切困难,做好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
自我意识。人文精神的自由精神、自觉精神、超越精神都离不开自我意识,离不开自我的发展。建立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不断对自我进行反思的人、具有教师的专业境界,也是以自我意识为基础的。因此承担教书育人使命的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自我动机和自我监控等几个方面。教师自我意识发展的目标是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高度的自我动机和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与此相关的是一些重要的“发展能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目标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举止-教师礼仪、自我表达、言语和书写沟通)、学习能力、身心健康管理能力等等。它们也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在现在的教师教育的方式越来越“走向教师学习”的时候,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成为教育实践的特殊需要,教师自己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自我意识必须达到新的境界。
专业道德。师德首先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项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那就是进入教师的专业道德层次。专业道德是什么呢?专业道德就是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性特征,建立于对教师专业内涵的深刻理解,考虑到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性,重视对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的个体的人的关注。从专业的角度诠释的教师道德不仅有助于监督教师完成专业工作,对教师个人品性的自我完善、保持内心世界和谐以及追求教育的幸福也是有重要意义的。教师的专业道德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独特道德品质,包括教师的专业责任——作出专业承诺并把承诺变成自觉的行动,教师的个人道德品性——完整人格和道德素养,以自律为核心的专业精神。
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在这里,本体性知识指所教的学科内容知识;教师要把自己的本体性知识按照课程的要求教给学生,要求教师对本体性知识进行加工,需要一些新的知识,因为这样的加工是教师教学的一个条件,所以把相关的,即教师用以处理自己的本体性知识以进行教学的知识叫做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学科教学知识(PCK)的主要部分。PCK发展的一个亮点是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作用是能够是学科教学知识更好的与教学的对象和教学的情境结合起来,我们一般称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处于教师知识的核心地位。
科学素养。作为公民,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必须不断提升,另外,教师具有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的责任。
创新意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三次提到创新,分别用了“创新”“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可以说把创新视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精神,这个核心精神中创新意识是关键。从这个角度看,教师自身具有创新意识并且能够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成为对教师的一项基本的专业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要求和实践是创新意识的一种体现。创新需要雄厚的知识基础,因而学习就是创新的题中应有之意了,一方面是教师自己的努力学习,另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教研组和学校创建成学习型组织,开展的组织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创新意识,实施创新行动,在学习主体中做出创新。
教师幸福。在这方面教师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也就是充分体验到教师的职业境界的四个层次——(一)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二)把教育看成是出于职业职责的活动。(三)把教育教学活动看成是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把教育教学活动当成幸福体验——过程中的教师幸福感。换句话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坚定教师职业理想,提升教师道德素养,具有教师的职业能力,在教师的职场中有所作为就是教师的职业幸福的关键。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自我的努力
教师的指向专业发展的自我努力主要表现为:
提高自我意识。这可能是最为重要的,只有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才有可能得到专业发展。
自主学习。把发展的愿望变成现实的最基本的做法就是自主学习——自己学习专业的需要,并把学习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团队学习——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更大的促进作用,而团队学习则与后面要讲的组织安排的专业发展途径联系起来。
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专业发展,离开了工作就无所谓专业发展,所以教师自身的专业工作就是自己专业发展的最好阵地,要全心全意的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于是教育教学工作与自主学习联系起来了。
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研究能力,而研究能力的提高只有在研究中才能实现,“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口号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自觉的反思。工作中的反思,由于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所以也就成为学思结合的努力。波斯纳提出,对于教师来说,经验+反思=成长,意思是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持续不断地对已经获得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可以说是肤浅的知识,不足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罗素指出,训练只能缩小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差异,而反思向实践或反思性教学却是导致部分教师成为专家教师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组织的安排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最主要的组织安排就是教师培训。2011年1月4日,国家颁布《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对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和安排。而加强教师培训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指令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意见》分为6个部分:
1.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2.紧紧围绕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3.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提高教师培训制质量。
4.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
5.加强教师培训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
6.加强组织领导,为教师全员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具体的教师培训,“意见”中指出:适应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传送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团和海外研修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师培训,这些都是组织安排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其中校本研修基本上包括: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三个环节。自主学习是教师的自我努力的自主学习,同伴互助是学校进行合组织学习的一种方式,校本研修把教师的自我努力和组织安排结合起来了。学校对所有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和安排构成了后面要讲的学校文化的一个方面。
第十讲 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
一、《规划纲要》中对教师道德的要求
在《规划纲要》中谈及“德育为先”,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规划纲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保障其实施的首要措施,其重要内容之一即“师德建设”,《规划纲要》中对教师的道德提出以下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道德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
2010年教育部首次从1700百多万教师中,选出10位“教书育人”楷模的名单,此次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教师楷模”命名的荣誉称号。其中有于涟,普琼等优秀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职业道德。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中规定教师应具备以下职业道德:关爱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高度负责、保护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上规定只能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
(二)教师的专业道德
作为教师更应具备专业道德。教师的专业道德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独特的道德品质,包括教师的专业责任、教师的个人道德品性和以自律为核心的专业精神。专业道德与职业道德相比,更强调教师的专业性和主体性。所谓专业性是指在某一行业行为主体和主体行为的“不可替代性”。教师的专业道德更加重视教师的专业精神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提升的兼顾。
专业责任是教师专业道德的基础,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基础。包括:对教育专业的责任、对学生的责任,对专业的承诺和对专业义务的履行,是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
道德品性是教师作为个体对道德所做的理解和诠释,教师的道德品性是通过教师的个人行为表现的。表现为教师的健全人格,道德素养。道德品性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道德的融合。
教师的专业自律来自于教师的专业伦理,其由教师在社会中的分工而决定,同时由其职业角色而决定。专业自律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自律时刻关系着教师责任感的内化。使得教师时刻对自己的专业行为和专业职责进行反思。
教师在专业道德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使得教师群体以一种负责、认真、热爱、合作的精神共同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快乐、教育所带来的成就感等,使得教师真正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
三、提升教师专业道德的途径
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道德也成为社会和学校和个人均关心的问题。提升教师专业道德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社会应为教师专业道德的提升提供条件
社会应该为教师提供条件,这个条件即对教师品德的充分关注。《规划纲要》的“保障措施”中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地政府为此作出重大努力。
1.山东省德州市对提升教师师德的尝试
山东省德州市教育局局长刘志祥说:“在师德建设中,校长认可是关系教师幸福的基础。我们强化此点,师德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引领,而非强制,师德建设是一种高境界的管理模式,师德建设要为教师设计发展目标,为教师道德的提升搭建平台。使得建设不是孤立的,是有条件的,人文关怀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条件。我们努力让教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无处不在,使他们快乐的工作,主动地工作。尽最大努力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
2.大连市中山区启动新师德的建设工程
大连市通过启动新师德建设工程来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通过“敬修业师德,谱大爱心曲”师德的巡讲活动,使得教师能够从身边典型任务的例子中学习。此次活动起到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3.陕西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
陕西省将2011年确定为“师德建设年”,通过创新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组织开展师德建设工作调研和师德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陕西省通过此次宣传活动遴选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同时陕西省还要求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并与教师资格定期等级制度紧密挂钩,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教师个人对提升专业道德的努力
一位专家指出:教师需要专业的教师道德;需要先进的教师道德;需要公平的教师道德;需要合适的教师道德。
第十一讲 加强和谐学校文化建设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探索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任用办法。实行学校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同时,在《纲要》中指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学校文化的建设,一位学校领导指出:“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而教师的工作很复杂,社会对教师的关注度越高,对教师的要求就越高,一方面让教师有精神和活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不会出现职业倦怠,就应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他们采取以下方式:
一、充分信任教师是和谐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
教师的职业习惯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绝大多数决定了教师能够自觉和自愿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师具备自律和自强的精神,具备道德情怀和职业道德的教师就更希望得到他人的信任何支持。给予教师自由和信任可以让教师产生更大的激情和安全感。学校尽量少干预教师的行为,给教师更多的自主权。
二、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
学校是一个文化聚集地,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为教师提供丰富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如:元旦的联欢会,节日的活动,健美操比赛,体育娱乐活动,在这样活动中教师能够聚集在一起,在活动中能够增进教师彼此之间的距离,让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三、注重与教师沟通
教师在工作中默默无闻的奉献,每位教师都希望得到领导的赞赏和肯定,教师的能力和付出希望得到领导和同志的接纳。遇到困难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帮助,遇到失误需要得到领导的谅解,生活中的问题同样希望得到领导援助。作为领导应时刻体察教师的情绪和需求,经常与教师沟通,了解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这样不仅能增进领导和员工之间的感情,而且能够使教师在校园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四、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目前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作为领导者应采取措施防止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包括:教师的工作时间太长,管理制度量化,评价标准偏颇,人际关系失调等。能够解决这样四个问题,对于促进积极的校园文化,促进教师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位校长指出:“校长管理学校的核心工作,就是帮助每位教师获得发展,从而促进没为学生得到发展这一教育宗旨。”作为校长应充分理解教师是一份职业,是每位教师赖以生存的职业。同时,校长也应该意识到教师对事业的追求要有奋斗目标,要及时了解教师的近期和远期人生目标,帮助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个规划不仅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应涵盖教师的人际关系,身体、生活等各个方面。校长要引领教师在平凡中体会成功。许多学校为教师的发展创设宽松的文化环境;如光明小学多年来坚持教师评价不与教师的奖金挂钩,评选校级骨干不设百分比,年终奖金不分等级,正是为了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作为教师自己也应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保持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为此,光明小学组建了“光明足球俱乐部”。学校帮助购置球衣、联系训练场地、组织各种比赛,甚至周二晚上的聚会校长也会参加,同时还举办了“光明妈妈俱乐部”。让教师们喜欢学校,热爱生活。一个学校专门针对教师的职业倦怠采取了以上比较实际的方法。
五、建设书香校园
一个学校,学校为营建一个爱读书、具备书香的校园文化。经常会举办手抄报比赛、读书沙龙、故事会,诵读比赛,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热爱读书。同时学校在校园布置上也注重书香校园的建设。如读书角,读书板报、读书会。校园读书广播等。从学校的精神和环境方面创建书香校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一个引领和指导的作用,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进行大量的阅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同时提升了自身的素质。
有的学校组织亲子读书会,增进亲子感情,而且促进家长的发展。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写出读书笔记,培养学生儒雅的人生。
六、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从教学角度出发
教学是教师学校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工作的核心是教学。因此将教学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具有切实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主要在于使学生体会和谐的精神、自然的精神和学习的乐趣。良好的学校文化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有力手段,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当今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
第十二讲 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英国的欧文曾言:“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而法国的司汤达则指出:“人类所以要生存在世界上,并非要当富翁,而是要获得幸福”,因此获得幸福是人类生存的目的。
一、幸福和教师职业幸福
(一)幸福的解读
幸福包括两个方面:
1.客观方面:生活的客观条件。如生活境遇的自由程度,健康状况等。
2.主观方面:个人感受,是否快乐,是否称心,是否满足、舒畅。这种主观的感受被称为主观幸福感。
幸福每个人各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幸福被称为是个体积极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幸福是一种感受,因此人们称之为幸福感。幸福感有两种成分: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所谓的情感成分是指积极情感(爱、乐观、自尊、自我效能感、愉快等)和消极情感(抑郁、焦虑、妒忌等);认知成分是指“生活满意度”,受价值观的影响,带有理性色彩,可以是对整个生活状态和各个生活领域的满意度评价。
(二)教师职业幸福的解读
教师的幸福感包括更深刻的认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需要满足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体验。幸福感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的持续快乐体验。
2.教师的个人幸福是个人主观努力与客观机会条件契合的结果。
教师的主观努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学校为教师的发展、教师主观努力创造条件,即可为教师带来极大的幸福感。
3.教师幸福是个体对其生存状况与学校环境肯定的价值评价
教师的生活状况能够得到学校的充分肯定。如学校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教师的幸福提供保障。
教师职业幸福更多地指向精神世界,价值的实现,这种境界能够激励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影响幸福的因素
(一)影响一个人幸福的因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一个人出生的家庭决定了一个人基本的素养,而且一个家庭决定了一个人幸福的体验。
2.健康。所谓的健康包括身体的健康和幸福的健康。健康是一种潜在的因素。健康是一个人获得幸福和快乐的前提。
3.教育。教育是一个人产生自信心和高自我效能感的源泉,也是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条件。
4.职业。教师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在职业中感受和体验。同时包括职场氛围、职业声望等。
5.收入。自身生活条件的保障是一个人幸福的基本保障。计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样,一个人的物质是最基本的。但并非最终目的。
6.社会。社会的因素包括多个方面。首先,如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和职业有密切的关系,人际交往不仅包括亲友之间,同时还包括职场中的人际交往。而职场人际交往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必然,同时是一个人获得幸福感的一项重要源泉。其次,社会声誉,包括教师职业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威望。社会声望高的职业会被人所敬仰和尊敬。其次就是个人声望,个人声望高,影响力大,则会带来更多的自我成就感。再次,闲适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能够拥有充分的休闲时间和良好的休闲方式,在业余时间来放松紧张的工作压力,同样,闲适的时间能够让教师做自己喜欢自己的事情,悠闲的时光同样能够为教师带来幸福感。
(二)影响教师职业幸福的因素
从教师个人的因素出发,一位中学教师认为教师的幸福来源于:
(1)德高为师,即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至美至善的工作,是充分发挥人美好道德的工作。
(2)享受工作。许多教师认为工作着的人是最幸福的。不仅仅因为工作是我们“劳动、辛苦、自我克制和学习”,也是辛勤地艰苦地劳动阵地,而且因为工作是自己努力实现自身价值,改变世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
(3)学生成长。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中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4)专业素养。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得教师生活在巨大的幸福中。
(5)师生之爱。教师的工作实际就是以爱为主题的工作,教师爱学生,也为学生所爱;教师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着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一位学者认为教师的幸福来源17个方面:工资待遇;人际关系;劳动强度;专业自主权;专业素养;生活环境;教师评价;学校制度;学校声誉;社会期望;教材质量;课程资源;健康状况。
总之,教师的幸福来源于五个方面,即教师的职业情怀,即学校声誉和社会声望等方面。教师的职业素养,即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教师的职业实践,即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师德的外显。职业环境,即教师所工作生活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物质环境如,学校的设施和配备。精神环境如学校的文化和人际关系等。
教师的职业心理。即教师的职业心理。教师职业的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保证是努力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培养教师具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的人生,充分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
三、教师如何获得幸福
普遍观点认为幸福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积极的自我。这种积极地自我共包括教师积极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就如前面提及,教师的自我意识在支配着教师的行为,因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自己的幸福做出努力。自尊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感受。当教师觉得自己有价值时,教师具备强烈的自尊心,即教师的自我评价。自尊同时还源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人评价高时,教师则表现出强烈的自尊。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来获得自信并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评价。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当教师对自己的能力持肯定态度的时候,会帮助教师建立积极的自我。
第二,社会的努力。社会对教师的积极关注,以及为教师的幸福创造条件。为教师的生活提供较好的物质保障。其次,社会肯定教师的职业定位和作用。社会对教师的重视,使得教师职业逐渐受到重视。最后,社会还应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保证,同时社会可以通过社会文化引领教师感受教师的职业幸福。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来财老师是专业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