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员工oppo深度刷机解密:为什么oppo和步

深度解密:小米、华为、oppo、vivo谁才是最后的赢家深度解密:小米、华为、oppo、vivo谁才是最后的赢家聊电商百家号你觉得小米、华为、oppo、vivo四家谁能笑到最后国产智能手机竞争基本上趋近白热化状态,从各个手机厂商密集发布新品就能看出,有时候聊电商突然感叹,用户换手机的步骤更不赶不上你们发布新品的步骤啊,这对于选择困难症用户来说将是一种痛苦,废话不说直接切入正题。先说小米吧,小米当之无愧的为中国智能手机做了贡献。当年三星苹果诺基亚横向的时候,国产机几乎没有发言权,更别提什么新品发布,只有通过线下渠道走点销量的份。小米用互联网思维,把国产机的性价比直接推给了中国消费者,他们惊呼原来手机还可以这么便宜,质量还这么好。小米打开了国人对国产智能手机的认知,因此小米有一拼忠实的粉丝,加上小米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尽管这几年华为、OPPO、VIVO等拉下了它的市场份额,但聊电商相信这只是数据的变化,小米一定能笑到最后。华为,华为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可以掌控主动权。机器现在软硬件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加上最近mate9的发布更是赢得用户好评。针对当下安卓机越用越慢的现状,给出解决方案。而华为除了手机之外,通许技术在世界有着无可争议的核心技术,是国人的骄傲。品质好服务好,有不选择他的理由嘛!oppo、vivo,前端时间oppo、vivo销量一度超越了华为,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和吃惊。大家知道oppo、vivo几乎从来不再线上降价,而是走线下狂开店的模式,价格策略整体偏高,因为他需要有足够的利润分给门店经营者和相关的推销人员。除此之外oppo、vivo在线上和线下的巨额广告投放明星代言等广告形式让很多90后更青睐与它的颜值。oppo、vivo也是号称不玩互联网一样能赚钱的手机厂商,这点从今年的双十一就能看出来,基本上是没降价!随着用户的消费观念升级,他们的关注点可能不是在价格,而是更好的体验品质和服务的时候,国产手机厂商各有优势。现在是群雄争霸的时候,虽能最后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现在来看真不好说。大家能猜到谁是最后的赢家嘛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聊电商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和你聊点互联网、科技、电商那些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http://newstsg.tuxi.com.cn/tushuguan/view.asp?u=newstsg/12/582zjf.html为什么OPPO+vivo能在收入利润上全面超越华为,成为手机市场最大赢家? ... ... ... - 3C电子
为什么OPPO+vivo能在收入利润上全面超越华为,成为手机市场最大赢家? ... ... ...
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 彭剑锋
2016 年,华为手机(含荣耀品牌)出货量 1.4 亿部,而脱胎于原步步高系的OPPO 出货量 8000 万台、vivo 7500 万台,OV 两大阵营加起来 1.55 亿台,其利润率达 15% ,接近三星,销量和利润率均超过华为手机,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最大赢家。OV 阵营的横空出世,使华为不得不直面来自OV的竞争压力。具有自我批判精神的华为主动放下身段,研究和学习 OPPO、vivo 的终端“人民战争”,任正非也号召华为内部学习 OPPO 和 vivo 。 OPPO、vivo &为什么能在全球智能手机白热化竞争中异军突起,其成功的奥秘是什么?我个人认为,从总体上看,OPPO、vivo 的人才厚度、技术创新水平、系统管理能力与苹果、三星、华为等世界级领先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不在一个量级上。但 OV 阵营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力、用户导向的极致产品设计力,终端网络的履盖力、影响力与有效管控力却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华为及其他手机品牌,OV赢在构建了一个真正用户导向的、简单极致的伟大终端网络系统。这一伟大终端网络系统具有以下八大特点和优势。 ▲段永平 步步高集团董事长,oppo、vivo投资人战略聚焦、目标客户群定位简单精准首先,段永平的“道”就是 Do right things ,不断选择做正确的事,降低失败的概率。对的事情持续坚持,不对的事情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叫停,在原则性问题上,不脱离事物的属性,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是非不应该给利益让路,对消费者需求理解深刻,从而在激烈竞争的商战中“大道至简”的获取了竞争优势。其次,OPPO、vivo 的目标客户群定位不杂乱,清晰而聚焦,主要针对 80、90 后年轻打工族、年轻学生,尤其是针对年轻女性,这一细分市场看似小众、碎片、低端,但在三、四线及以下市场则集聚巨大市场潜力,是智能手机需求的高增长点。这一群体普遍喜欢追星、看综艺、爱攀比、喜八卦,从众心理强,有独特的情感和简单时尚的产品诉求。 深刻理解消费者需求将产品做到简单极致OV 的产品设计不是技术创造需求导向,而是彻头彻尾的用户需求导向,产品设计完全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而不是基于拥有何种技术设计每一款产品,使每一款产品都有鲜明的卖点。比如,OPPO R9 的广告语为“充电 5 分钟,通话 2 小时”,抓住用户快速充电的需求痛点,很简单、很抓心,就是快速充电。OPPO 在国内最早推出了自拍美颜概念的手机,满足了年轻女性的最大的价值诉求——不是将我拍得有多清楚,而是将我拍得有多漂亮。美颜过后,人人都有明星范儿,年轻女性消费者爱美之心得到极大满足。再如,OPPO 大部分产品的外观设计均酷似 iphone ,抓住这一消费群体追求外观时尚但又掏不起钱买苹果等高端产品的需求,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虚荣心。手里拿的是不是苹果手机不重要,重要的是象苹果手机,代表时尚和潮流。同时 OV 的产品线单一,将每一款产品都做成爆款,都做到足够规模,实现单一产品的规模成本优势,从而提升了盈利能力与盈利水平。 以“人民战争”蓝绿海洋漫灌洗脑打造强大的终端网络竞争力OV 将中国式深度分销做到了极致,实现了终端网络体系全覆盖。在小米等企业大谈互联网模式、去渠道中间环节的时候,OPPO 和 vivo 正利用他们庞大的代理商模式,通过门店、服务中心、体验中心渗透一线到四线城市甚至是五六线城镇。两家公司的线下店如孪生兄弟成双成对的出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乡村小镇,只要看到 OPPO 门店,不出 50 步必有 vivo ,可以说 OPPO 、 vivo 的市场已经覆盖到了 4 — 6 级市场。一般 3 级市场是主流手机品牌市场人员覆盖的一个边际点,到了 4 级就无法覆盖了, 4 级主要是城镇,拥有 3.5 亿人口,恰恰是消费品的决定性市场,同时城镇向下对农村消费具有极强的吸附、引领和引爆作用。 4 级市场相当于整个消费市场巨人的“腰”,对上支撑,对下引爆,OV 以占领四线市场为核心,实现了从 1 到 6 级的终端渠道全覆盖。如在整个江苏,我们对市县级及县以下的手机市场做过调研,OV 阵营组合几乎占据了 80% 的户外广告资源和店面展示资源,对于一般消费者,目之所及皆是蓝色(vivo)和绿色(OPPO)的海洋。置身其中,让你感觉 OV 就是智能手机唯一代表,买智能手机就是要买 OV ,同时 OV 通过利益共享机制,将线下曾经被边缘化的大小商户以及线上被边缘化的传统纸媒等渠道打通建立了“统一战线”,发动终端“人民战争”。这种全覆盖漫灌洗脑的人民战争模式,使有点盲目从众的这一目标消费群体没有别的选择, OV 就是把深度分销做到了极致。 标准化的终端促销服务与体验将用户现场体验做到极致我有个朋友在华为的一个省级市场主管营销,我问他你们为什么要向 OPPO 终端学习。他说,没办法,现在三四线城市我们根本进不去,进卖场之前做调研, 58% 的客户回答听说华为不错,想买华为手机;但是出了卖场,这 58% 的都买了 OPPO ,把华为忘了。因为 OPPO 对卖场一线人员的培训很到位,消费者从进店到观察到体验、到咨询对比产品、议价到成交,所有的都是流程化、标准化管理。 OPPO 依据“FABE”的法则,每个销售现场的人员都能够将OPPO产品讲透,并且能用数据来说话:F—特征(features),产品的特质、特性等最基本功能;以及它是如何用来满足我们的各种需要的。说服顾客为了自己的需要,应该购买这种产品。A—优势(advantages),就算我想买个智能手机,我为啥一定要买你的?对应竞品分析。目的:我的产品比别人的好,买我的。B—利益(benefits),你买我的产品,你能得到什么利益和好处。核心、差异化卖点的体现。目的:从顾客角度出发说服顾客买我的产品。E—证据(evidence),所有作为“证据”的材料都应该具有足够的客观性、权威性、可靠性和可见证性。目的:你可以放心购买我的产品。根据消费者需求,至少要给消费者 3 个独特体验。OPPO 总结了“ 1335+1 ”的销售模式—— 1 句最吸引顾客的话,3 个独特功能,3 种体验方法,5 个技术参数,从而达成一个催单成交。所有这些全部都是标准化的,这就使得销售人员带给消费者的门店体验达到极致,使得消费者只能“脑残”般地选择它的产品。利益共享机制形成良性渠道组织生态实现渠道有效管控和成本领先优势全覆盖终端网络所面临的难题是:投资大、庞大的人员成本和价格难以控制。 OPPO 、vivo 独特的终端商业模式避开了这些陷阱。首先 OPPO 的终端合作伙伴主要来自于步步高过去的经销商和员工,文化认同感强,通过交叉持股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和自主经营体, OPPO 、vivo 依托步步高渠道,由下而上搭建渠道体系,从县镇家电市场开始设专柜、专卖店开始,渐渐做成 FD 省代。OPPO、vivo 的省级代理公司多数由前员工与这两家公司各出资50%组建,同时许多代理商持有生产厂 OPPO、vivo 的部分股份,同时一级代理自主经营,直接对接终端零售商。如果市场前景广阔,一线代理则进一步衍生出二级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与更下一级的地市级的经销商(俗称地包商)有些又成立合资公司,互相交叉持股。这种层层交叉持股方式形成的利益共享机制,使渠道与厂商同舟共济,在终端狼性十足。而对厂商来说, OPPO、vivo 并没有承担大量的投资风险和人员费用风险,输出的是产品与服务。 ▲沈炜 vivo创始人可以清晰看到,OV 是用轻资产驾驶了一个庞大重资产和重人员的终端网络体系,实现了集约化管理与分布式自主经营相结合。渠道商与零售商只要跟定OPPO,一心一意卖 OPPO 产品就挣钱,这块地盘又归你,渠道商和零售商就愿意对终端做长期投入,自觉不打价格战,不窜货。同时渠道商是自主经营体,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心强。线下渠道涉及物流、效率、分销、店面维护、人员管理,十分复杂。成千上万个渠道参与者如果没有自主经营管理能力,靠厂商直接管理,其管理的复杂度和管控成本是不可想像的。某种意义上,OV是一种轻资产、低人员管理成本、高管理平台、高利益共享的终端创新商业模式。高空权威媒体广告轰炸+地面人海口碑传播构筑产品品牌优势瞄准年轻消费群体,针对四线及以下市场, OV 一方面通过传统电视媒体进行高空广告轰炸,瞄准湖南卫视等综艺娱乐节目,在热门电视剧中做贴片广告,代言人聘请在年轻人中有影响力的代言人,如李易峰、杨洋、杨幂等,或签约韩国偶像如宋仲基、宋慧乔。OV 两家在明星代言、传统媒体上砸广告费一年至少二三十亿元;另一方面利用庞大的“地面部队”形式去承接营造出来的影响力。这种高空加地面的立体营销打法对于年轻打工族、学生群体及四线以下一般消费者非常有效。很多年轻人到零售店会指名要哪一款,并能讲出手机型号、功能特点。这就针对目标客户群将产品品牌做到了极致。▲陈明永 OPPO创始人敏捷的物流配送服务系统OPPO 终端的配送、售后服务的跟进做得很好。每一个地级代理商都有一个仓库,这种仓库的配置一直延续到了4—5级市场。华为则是一个省一个仓库,调货就没有这么便捷。OV 的物流配送优势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OPPO、vivo 对于很多重点客户都采取铺货的模式,货先发给你,卖完再给厂商钱。这种模式本身的弊端在于,由于不是自己的产品,且不用预付,所以销售商的主动性肯定不强。但是 OPPO、vivo 的销售人员是自己的人,而且仓库就在旁边,并不需要一次给那么多货,所以革除了原有的弊端并且反应十分敏捷。另外,华为一次要给三周的货,而 OPPO、vivo 可能就只给一个星期的货,卖完随时能够供上。这就释放了铺货和代销带来的资金压力。 简单极致的高绩效文化竞争力某种意义上看, OPPO、vivo 的成功是本份和简单极致的高绩效文化的成功。我在 OPPO 进行企业文化授课交流,体会最深的是,OPPO 人非常简单朴实,爱提问,刨根到底。一般我在其他企业讲课,很少被直接提问,在 OPPO,至少被问了 50 个关于企业文化落地的实操问题,一般人还真有点招架不住。其次,文化与人力资源团队年轻,充满活力,执行力超强。OPPO 有 3 万 6 千多人,人事总监是 87 年的,队伍年轻好学,对公司文化高度认同并践行,这就是 OPPO 持续高增长的原动力。 OPPO 的文价值观也很简单,共有四条:一是本分,二是用户导向,三是追求极致,四是结果导向。其实企业的价值观不在于有多时尚,关键在于能把它做到位。所谓本分,首先就是不要关注外在的压力和诱惑,保持平常心态;回归事物的本质,把握住应该去的方向。陈明永也好,沈伟也好,都被称为反互联网思维的人,最早提出企业要回归到产品和终端影响力。其次,本分是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先求责于己。最后,本分体现了与人合作的态度,就是一起赚钱,一定要让合作伙伴赚钱,不占人便宜。本分高于诚信,即使没有承诺,本身该做的事就要去做。我认为,“本分”这点和华为的战略思想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OPPO的文化来看,它既朴实,同时又接近互联网。互联网就要求产品要做到极致,以用户为导向、结果为导向。OPPO现在所推的机型特别适合年轻人,简单直接,而且十分克制,没有出现国产手机的“机海”战略。——完——
您已点赞!首度深扒!OPPO和vivo真实关系的完全解密
摘要: 一年365天 走不出OPPO的广告圈
5月16日晚上,相信很多人的微博和朋友圈都被下面这组图刷屏了。OPPO承包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重庆、济南、西安和沈阳九大城市的地标建筑,同步为新机R11预热造势。
OPPO承包九大城市地标 延续…
一年365天 走不出OPPO的广告圈
5月16日晚上,相信很多人的微博和朋友圈都被下面这组图刷屏了。OPPO承包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重庆、济南、西安和沈阳九大城市的地标建筑,同步为新机R11预热造势。
OPPO承包九大城市地标
延续了“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洗脑套路,OPPO
R11的广告语为“前后2000万,拍照更清晰”,依然是简单易懂,朗朗上口,依然是产品未动,广告先行。
前后2000万,拍照更清晰
但事实上,在一年365天当中,我们几乎都走不出OPPO广告的覆盖范围。在湖南、浙江和东方等一线卫视的热门综艺中,在微博、今日头条和爱奇艺等头部APP上,在机场高铁、街头巷尾等高客流量区域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都被OPPO妇孺皆知的广告语和明星云集的广告片包围着。
微博(左)、今日头条(右)和爱奇艺(下)
OPPO和vivo 曾是步步高的双子星
而与之类似的,还有另外一个品牌vivo。同样是高举高打的营销策略,同样是产销绑定的渠道模式,同样是年轻至美的产品特质,以至于很多人分不清OPPO和vivo究竟谁是谁。而在能够准确分辨出OPPO和vivo的人当中,只有少部分人知道他们其实有个共同的渊源是步步高,但能够把二者关系完全说清楚的,则是少之又少。
目前网上流传较广的说法是:1995年,段永平带着一帮兄弟从小霸王离职,在东莞创立了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2002年,步步高拆分成了三个专业公司,一是步步高教育电子有限公司,由黄一禾负责,主营复读机、学习机和点读机等产品;二是步步高视听电子有限公司,由陈明永负责,主营VCD、DVD、MP3和蓝光DVD等产品;三是步步高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由沈炜负责,主营无绳电话、步步高音乐手机等。这三家公司独立之后,有部分重合的股东,且沿用原步步高的渠道。但在2001年,步步高曾注册OPPO商标,定位高端,意欲进军全球市场,后来沈炜、黄一禾无意投身OPPO,步步高视听业务又不景气,于是陈明永便全身心地投入了OPPO的运作。2009年,步步高通信也推出了新的智能手机品牌vivo。
由此来看,三家公司貌似已经互无从属、完全独立,就连vivo
CEO沈炜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们两家事实上已经没有一点关系了,各自独立发展。既是同行,又是对手。”但真相果真如此吗?
vivo CEO沈炜
要判断两家企业之间的关系,最直接有效的证据便是股权。今天,笔者将深入剖析OPPO和vivo的股权结构,为大家揭开层层迷雾背后的真相。
亲兄弟不用明算帐 一家付钱两家用
笔者查阅到一份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该案是OPPO起诉某山寨厂商高仿OPPO手机,侵害其商标专用权。因此OPPO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OPPO在品牌建设上的投入,其中提到:“2008年,东莞欧珀公司又与北京明日阳光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两份业务合同,第一份合同约定将步步高、OPPO手机广告在CCTV1黄金强档电视集第一集片尾播放”。
OPPO为步步高支付广告费
欧珀公司即OPPO品牌运营方。由欧珀公司一同为步步高和OPPO手机两家的广告宣传支付费用,可见二者在2008年时并未分家,仍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再后来,随着OPPO和步步高通信的新品牌vivo在智能手机业务上的竞争日益激烈,OPPO和vivo均进行了多次复杂的企业架构调整。
OPPO和vivo竞争激烈
股权不会说谎 OPPO和vivo藕断丝连
笔者详细查阅了OPPO和vivo的企业信息和股权情况,并制作了下面的图表,现在一层一层为大家梳理。
OPPO及关联企业
先来看OPPO。OPPO品牌的运营方是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唯一的股东是广东欧加控股有限公司。广东欧加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了广东欧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而广东欧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则投资了广东万普拉斯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广东万普拉斯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又全资控股了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一加品牌的运营方。因此,OPPO和一加师出同门是毋庸置疑的。
而广东欧加控股有限公司有三个股东,共出资6.5亿元人民币,其中持股61.08%的广东欧加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是员工持股平台,持股0.46%的金乐亲是OPPO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另外便是持股38.46%的重庆鼎酷商贸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因此,我们从重庆鼎酷商贸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继续顺藤摸瓜。
重庆鼎酷商贸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东有两个,一个为重庆鼎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注册地址是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霓裳大道24号2幢(日变更,之前在重庆市南岸区玉马路8号科技创业中心融英楼);另一个股东为高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地址是香港九龙观塘道七明街94-96号鸿图中心。
vivo及关联企业
再来看vivo。运作vivo品牌的是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其唯一股东是步步高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而步步高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也是6.5亿元,其股东为持股61.54%的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和持股38.46%的重庆本讯商贸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前者无疑也是员工持股,后者的股东则是誉祥有限公司和重庆艾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誉祥有限公司注册地址是香港九龙观塘道398-402号嘉域大厦,而重庆艾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址也是重庆市南岸区玉马路8号科技创业中心融英楼。
看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OV的股权结构巧合的惊人:都是在品牌运营方上面安排一家母公司,母公司的注册资本都是6.5亿元,母公司都是由员工持股平台和一家注册在重庆且持股38.46%的有限合伙企业出资。
但是,OV复杂的企业架构远不止如此。上层的有限合伙企业的股东均由名为“重庆X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一家香港私人股份有限公司构成。而且,两家“重庆X酷”最初的注册地址都是重庆科创中心融英楼。
众所周知,OV确实因为定位相似而厮杀得不可开交,但一模一样的企业架构,分文不差的注册资本,份额相同的持股比例,毫无二致的注册地址,高层却口口声声说两家已经毫无关系,可设计如此复杂的股权结构不是为了掩盖吗?这大概就是现实版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吧。
更何况,OPPO和vivo不仅上层关系藕断丝连,在渠道布局上也是难分难舍。以规模较大的OPPO省代商君美集团为例,君美既独家代理了湖南、山东和吉林三个省份的OPPO手机业务,又同时在运作vivo印度业务,而OV代理商很多都是由OV员工下海运作的。
可以想象,平时在网上看到的OV吉祥物小欧和小V大战视频,不过是基层销售人员因业务竞争起的小摩擦,两家的高层当然是在笑看风云,坐收渔利。
步步高教育电子及关联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步步高点读机、小天才电话手表和imoo学习手机同为东莞步步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业务。东莞步步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有过多次股权变更,目前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不再持有前者的股份。无独有偶,教育电子业务的相关公司最上层的架构也是由重庆科创中心融英楼内的重庆小传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注册在香港的快意控股有限公司把持。
由于香港注册的非上市公司无法通过公开方式查阅具体的股东信息,笔者只能深扒到这。但想必说了这么多,OV的真实关系已经跃然纸上:原步步高旗下的三大业务经过多次的调整和重组,目前通信(现vivo)、视听(现OPPO)和教育电子在名义上确实已经没有关联,但蜘丝马迹的背后,一定是错综复杂的利益联结。
步步高这家隐形电子巨头成立已经22年,如今三子都能独当一面。未来他们又将走向何方,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深度解密信用卡、蚂蚁花呗、京东白条隐秘生意(必看)
来源:网络转载
责任编辑:李利平
默认中大特大
宋体黑体雅黑楷体
泉州走透透
花呗套现神器
最近,不少活跃在天猫、淘宝的购物达人们,发现在网购时,支付宝的页面上会出现了一个叫“花呗”的选项,申请开通后,就可以赊账网购了。
近半年来,“京东白条”、“花呗”等“赊购”服务陆续面世,“剁手族”们对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赊账消费”其实“就是先消费后付款,类似于银行的信用卡服务”。这意味着,在信用卡之外,用户分期消费多一个选择。那么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划算?
免息期最长可达41天
目前“京东白条”、“花呗”的“赊账消费”都限制在自己的电商平台上。此外,各家在信用额度、免息期、逾期费率方面也有不同。
据了解,京东“白条”最高信用额度为1.5万元;“花呗”则给出从1000元-3万元不等的消费贷款额度。阿里相关负责人曾就“花呗”受访时表示,消费额度是通过复杂的大数据运算,结合风控模型,根据消费者的网购以及支付习惯等情况综合考虑判定的;而额度的确认,和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的消费金额、支付方式、信用、账户等数据有关。
对于消费者关注的免息期,“京东白条”有最长30天的免息期,或者3至24个月分期付款两种不同方式。“花呗”最短免息期为10天,最长免息期可达41天。
花还是不花?
作为“剁手族”,面对“京东白条”、“花呗”这个诱人的服务时,到底是“花”还是不“花”呢?
有银行的理财专家就提醒消费者,使用“京东白条”、“花呗”的“赊账消费”服务,其实和使用银行信用卡一样,到期没有还款,就属于违约行为。如果违约,会对用户的信用记录造成一定的影响,都会留下不良的信用记录。随着网络信用体系在金融、社交、商业的广泛应用,最终会对消费者造成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
因此消费者在“赊账消费”前要三思而后行,比如这件物品是不是自己急需或非常必要的;还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是否能负担得起贷款,在了解自己的偿还能力后再进行相关消费贷款。
隐秘而暴利的生意
「老板在吗?不好意思,我刚刚不小心拍错了,这个学习卡我不想买了,可以帮我退款吗?」
「可以的,亲。」
「麻烦你把款退到我的支付宝吧,我这边马上确认收货。」
「好的。您的订单号是xxx,确定是这单不要了对吧?」
「是的。」
「好的亲,那扣除费用,退还您900元,对吗?」
「对的,我的支付宝账号是xxx。」
「好的请稍等,马上给您安排退款。」
上面这段看似平常的淘宝交易对话,其实一度是淘宝官方重点防范的对象。
在这样的对话模型中,很可能隐藏着一个要从花呗套现的买家,和一个提供套现服务的卖家。他们通过学习卡、会员卡这样的虚拟商品进行交易,买家用蚂蚁花呗付款,然后双方配合,将早已演练好的对话模型在阿里旺旺中复制粘贴一番――这是为了向淘宝官方留下证据,证明整个交易是双方协商的结果,以避免纠纷。
演完这出戏,卖家会如约给买家的支付宝汇款,对话中所谈到的「扣除费用」,其实就是套现收取的手续费。一般来说,花呗套现千元以上,手续费是10%。上述对话中买家确认退款900元,说明他刚刚用花呗消费了1000元,并向卖家支付了100元的手续费。
这个价格怎么样?我们用1万块来计算下。
花呗本身的设计,还款期通常是一个月,按时还款是不收取利息的,成本全部在于付给商户的套现费用。按照淘宝和点评两种方式的优惠点数,分别是700和1200。如果是正常报价,则分别是。
所以,为了1万块钱的一个月使用权,你要付出的代价。信用卡套现的费率通常最高也不超过5%。长远来看,接近信用卡2-3倍费率的费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
从本质上看,花呗套现和传统的信用卡套现并无二致,都是用虚假的交易将信用消费中不可提现的额度转换为现金。但是,由于交易环境的纯网络化,花呗套现展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新特征。
整体来看,花呗套现从业者他们被迫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而与此相对,这个行业也比过去更加暴利。
在这个既传统又新兴的行当里,年收入在六位数以上的只是及格,成规模的套现团队,日流水就可以达到千万。
京东白条,套现的练兵场
蚂蚁花呗于2014年底开始公测,在2015年4月正式上线。作为蚂蚁金服推出的消费信贷产品,花呗可以理解为是一张用于网络购物的虚拟信用卡,用户通过积累信用,可以不断提升消费额度,先购物,后付款。2015年双十一,有6048万笔交易是用花呗支付完成,渗透率达到了支付宝整体交易的8.5%。
最早的一批花呗套现从业者,在花呗开始公测的阶段就已经下海。他们这份敏锐的嗅觉,大多来自于京东白条套现的实操经验。京东白条比花呗早上线大约10个月,这10个月的时间,是早期套现团队的练兵期。
在京东套现并不是一桩好做的生意。京东的商品多数是京东自营,所以套现的交易是真实产生的,套现成本也因此变得很高。通常的流程是,客户用京东白条购买商品,收货地址由套现团队提供,套现团队确认收货之后,扣除手续费完成转账。
这种交易模式有诸多不便。首先,交易时间很长,因为有1-2天的物流运输时间。另外,交易完成后,商品还压在套现团队手中,他们必须再通过渠道将商品二次销售,能不能将二手商品卖出高价,决定了他们的收益。
正因为这种商业模型对二次销售的渠道要求很高,京东白条套现的手续费也远高于花呗套现。正常情况下,京东白条套现的手续费在15%-20%之间。
然而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公司,开通了信用卡、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刷卡业务,手续费低至0.38+3,全国火热招商中!抢占先机。
最常见的方法是,客户在京东购物,产生物流编号,马上到淘宝旗下的二手交易平台闲鱼发布二手商品,正常标价、写上物流编号。套现团队在第一时间拍下商品,等货到后,在闲鱼上确认收货,完成交易。
这种方式巧妙地让淘宝成为了套现交易的第三方担保,而京东与阿里这两家势如水火的企业,也用这样的方式在互联网深海区握手言和。
花呗,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面对繁琐的京东白条套现,花呗的出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淘宝人人可以开店,换而言之,每个人在理论上都可以开一个店铺进行花呗套现,而且淘宝可以销售不产生物流的虚拟商品,交易几乎实时完成,这也就不再要求从业者有二次销售的渠道能力。套现的从业门槛在瞬间降到了最低,市场也红火起来。
迄今为止,花呗套现发展了约一年多的时间,但无论是手续费还是交易模型,都已经完成了数次的迭代。
最初,花呗套现的手续费只有4%,而经过几次洗牌,现在的手续费稳定在10%-15%之间。
至于交易模型,最初的形态是双方QQ沟通,淘宝拍下商品,卖家扣除手续费打款,买家确认收货。这个模式虽然高效,但漏洞百出,卖家可能会遭遇职业骗子的敲诈,买家的财产安全也很难被保证。因而时至今日,更常见的模式是商品正常交易,用户在收货之后申请退货退款,整个流程在淘宝官方的全程监控中完成,如此,交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淘宝并非对花呗套现的行为毫无作为。2015年7月,日益猖獗的花呗套现迫使淘宝进行了一次大洗牌。淘宝开始限制假聊天的对话模型,并查封了一大批退换货频率极高的可疑店铺。「黑色七月」引发的后果是,套现的风险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市场供不应求。套现的手续费因此暴涨,最高一度达到20%
文字的假聊被封锁之后,买卖双方改为用图片进行交流,后来,日益演变到了退货退款的模式。为了降低退换货在整体交易中所占的比例,套现团队可以伪造大量的真实交易进行冲抵,平台方很难识别。
此时,花呗套现已经基本结束了各自为战的野蛮生长期,逐渐走向团队化经营。销售、推广、中介、客服、店铺运营以及资本提供方的职能逐渐清晰,步步形成链条。
寄生经济样本
就在2015年7月淘宝集中打击套现活动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深入影响套现行业的事件,那就是花呗在这时走出了阿里系的围墙,逐步接入了大众点评、唯品会、聚美优品等40多家电商平台。
自此,蚂蚁花呗成为了既有肥沃的自留地,同时又支持跨平台消费的多面体。而花呗套现就如同吸附在大鱼身下的小鱼,随着花呗漂洋过海,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
团购、消费券,每一样支持花呗支付的商品都可以进行套现。如果说早期的花呗套现,只是被折下来插入水中的鲜花,那现在的它,已经长出了茂盛的根系,在泥土中越扎越深了。
花呗套现在笔者看来,是一个典型的寄生经济样本。他们依附于庞大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随着后者的发展而发展。与此同时,他们也会产生一股反作用力,作用于平台。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花呗的产品普及过程中,套现团队的推广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们用互联网深海区的方式,渗透到官方营销活动所不能到达的地方,挖掘了一批可观的用户。
套现向来是消费信贷的副产物,这一产业的年纪,和信用卡差不多大。无论花呗、白条、任性付,都自诞生起就注定难以豁免。
事实上,淘宝曾有过数次规模筛查, 在去年关掉了几十万家违规商户。
通常而言,淘宝对商家的筛查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名字、图片有套现字样。这种店铺目前已经基本不存在了。
第二,单量不小但评价很少的商户,如果保证金非常低,则不准进入花呗。
第三,没有理由的销量暴涨。比如一个商家每天的正常交易是100笔,但在没有做任何推广或者降价的情况下,突然变成了1万笔,列入可疑。
第四,交易时间太过集中。前面提到,商家会在群里通知上货时间,用户按约定好时间去购买。
第五,用户支付方式中花呗的占比。如果所有人或大部分人都用花呗结算,就属于可疑,花呗的渗透率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需要的朋友赶紧扫二维码咨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温馨提示:您还可以点击下面分页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
24小时热评
热点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ppor9深度清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