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肌病病能做试管婴儿吗

婴幼儿线粒体病能医治好吗?
婴幼儿线粒体病能医治好吗?
月问题描述:没有发育.医院诊断线粒体病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抽动多动、自闭症、遗尿症、智力低下等
擅长:多动抽动、自闭症、尿床、弱智、不会说话
擅长:矮小增高、性早熟、肥胖症、生长发育落后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3443
问题分析:线粒体病是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缺陷,使ATP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病变。意见建议:线粒体病由基因缺陷所致,因此它们可能在家族中遗传,目前无特效治疗。
问您好我第一个孩子是线粒体病,第二个怀孕5个多月时又查...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122512
指导意见:你好,有一部分先天性愚型儿是由于父母是染色体异常。若父母中有一方不正常,则其所孕育的孩子、1/4发生流产,生存的子女中,先天性愚型儿、遗传病携带者、正常儿各占1/3。建议进行试管婴儿。不同医院费用不同的。
问我生两次孩子夭折小孩生下就没气了检查是线粒体病我本...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类风湿性关节炎
&&已帮助用户:2094
问题分析:对于您的情况考虑为基因问题,尤其是两个孩子都夭折的情况更考虑基因问题意见建议:建议您可以去医院做基因检测,尤其是提供还孩子夭折病史。
问请教专家,我小孩到底是线粒体病还是肉碱缺乏症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自汗盗汗,便秘,胃痛
&&已帮助用户:220633
指导意见:你好,考虑需要进行针灸调理的,需要做好营养修复调理的
问儿子7月9号开始高烧说是扁桃体发炎高烧四五天左右转为...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月经不调,宫颈糜烂,更年期抑郁
&&已帮助用户:87107
问题分析:单纯脑干脑炎为李斯特菌感染临床少见脑脊液有感染证据此病可能性不大血乳酸增高是多种线粒体病的表现线粒体病中有一种叫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波LEIGH)CT可出现双侧基底节去对称性损害结合临床线粒体病的可能性大意见建议:当然确诊还需病理结果支持诊断如果是线粒体病上述药物效果不大此病发病越早症状越多预后越差根治很困难但可以控制线粒体并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是线粒体不能产生足够的ATP治疗的目的是增加机体ATP的产生包括饮食代谢治疗对症处理
问各位专家:您好!患者王哲男16岁.出生时一切正常顺产生长...
职称:医师
专长:全科医生
&&已帮助用户:27904
问题分析:您好!看了您写的病例能理解到您的心情.但是还是要跟您说一声请您不要太难过.要是孩子看到您的情绪变化在孩子的心里是会有负面影响的.虽然现在目前没有治好而且看着是有点加重但是您要对待孩子像正常一样.这样孩子才不会难过.从您对孩子的病史描述来看要是家里没有遗传病那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头部有淤血啦.也许是在刚发病时应该加用活血化瘀药而没加.再加上用了抗生素是周围组织机化长期病变.再引起相应的神经.不知这样说您理解了么意见建议:关于治疗可能在开始就把病弄麻烦啦.现在治起来我只能给您以下建议:1.建议服用中药.基本方是血府逐瘀汤加减.再加上健脾补脑药等.具体方子要让大夫具体辩一下征建议找为名老中医.不要听广告等.浪费时间.去正规中医院校.不知您在哪个城市呀.2.采取针灸按摩.按摩是要坚持.在您的病情看来四肢的情况应该是按摩更管用.要是针灸具体穴位到中医院的针灸科取穴.生活护理:一定要顾及孩子的心情不要对孩子有负面影响.
问孩子今年3岁了,11个月时,发现孩子腿、手不正常,学走...
职称:医师
专长:慢性咽炎、鼻炎,鼻息肉
&&已帮助用户:57587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描述,考虑是线粒体肌病的可能性较大,属于遗传性疾病,一般会随着小孩的生长发育,症状会加重,意见建议:治疗一般常用能量合剂治疗,一般联合用药目前所用药物大致分为以下4方面:(1)清除氧自由基:辅酶Q10、艾地苯醌、维生素C、维生素E等;(2)减少毒性产物:二氯乙酸、二甲基甘氨酸等;(3)通过旁路传递电子:辅酶Q10、艾地苯醌、琥珀酸盐、维生素K等;(4)补充代谢辅酶:肌酸、肉碱、烟酰胺、硫胺素、核黄素等。辅酶Q10和维生素C可以使维生素E保持活性状态,辅酶Q10又可以促进能量代谢;...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据医生讲:感染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孕期理化因子刺激……
言语障碍突出;小儿自闭症喜欢不理他人;孤独离群,不与其他……
医生建议:别把孩子过分封闭于一味学习的小圈内、注重情商培育……
医生解释:有复发性、不自主、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抽动……
主要有:发病年龄;食欲极佳,多食,喜甜食;皮下脂肪分布均匀;青
按国际标准:婴幼儿时期排尿习惯不良、婴幼儿时期强烈的精神……
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能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
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方面,药物治疗可分为针对抽动症状…
小儿多动表现在:注意力障碍、学习困难、活动过多、冲动任性……
急性单纯性儿童抽动症、慢性单纯性儿童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秽语…
百度联盟推广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第一个用干细胞激励老卵子的试管婴儿(IVF)诞生
第一个用干细胞激励老卵子的试管婴儿(IVF)诞生
12:03 11 May 2015 by
他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干细胞婴孩。扎因·拉佳尼(Zain
Rajani)三个星期前在他的父母选择了一个新型的以增强(Augment)名义推销的试管婴儿之后出生在加拿大。这个做法被认为是通过注射从她的卵巢干细胞采取的线粒体进入卵子来提高女性的卵子的质量。
有些媒体报告认为这是一个突破,将迎接试管婴儿的下一个大进步,但与新科学家谈话的专家们是怀疑的。让我们权衡证据。
如此女性在她们的卵巢有干细胞?这个意味着她们能制造新的卵子吗?
我认为女性出生时就具有她们打算去有的所有卵子。
这是几年前的一个教条,直到当波士顿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的一个团队发现了在卵巢的保护衬里折叠起的干细胞成熟变成新的卵子时为止。这个发现暗示了新的卵子一生中都产生并被赞誉揭示试管婴儿治疗有无限量的卵子。当时提出了这个可能也允许更老的卵子再充满活力。
发现这个的团队在乔纳森·提里的领导下然后与卵巢科学公司(OvaScience)成为伙伴。正是这家公司在5月7日宣布了扎因的诞生。
干细胞是怎样帮助扎因的母亲受孕的?
这个想法是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发电机------在年轻的原细胞中比那些为试管婴儿收集的成熟的卵子作用好的多。收集这些线粒体并把线粒体注射进预期母亲的成熟卵子被认为改进她们的质量。在卵巢科学公司的新闻发布中,卵巢科学公司说:“这种治疗旨在通过增加卵子胚胎发育的能级来增进卵子的健康”。
似乎它已经起作用了,至少在拉佳尼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从发表的信息总结很难得出任何结论的。卵巢科学公司的新闻发布认为“已经报告了治疗的怀孕的最初正面经验”。
时代杂志报道四个国家的36名妇女已经尝试了这项技术,八人现在怀孕的。它也认为这种做法没有正式的临床试验,但卵巢科学公司正在计划今年使用增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1000轮的试管婴儿,部分说服美国粮食与药物管理局在美国批准这个治疗。
尽管这个做法看上去对传统的试管婴儿失败的拉佳尼起了作用,但我们不能肯定知道扎因的存在是由于增强的。英国利兹NHS信托教育医院的再生医学教授和英国生育力协会主席亚当·巴伦说,“一个婴孩已经出生的事实是一个案例,但您不可能证明他们使用的技术是这个成功的一个原因”。
当新科学家与卵巢科学公司为反应联系时,他们说,“这个证据基于母亲的病史,包括显示非常恶劣的胚胎质量的前一次的试管婴儿周期失败,以及她的诊断。
“在横跨提供治疗的所有诊所的可怜的预断患者中有其她的怀孕的”。
其他的独立的生育力研究人员是怎样认为的?
我们接触的巴伦和其他人引述缺乏增加新鲜的线粒体将帮助使老卵子再年轻的证据。巴伦说,“老卵子较不容易生育的原因是因为它们不具备以一种有秩序的方式通过细胞分裂的完整性,这就是为什么您得到染色体不平衡的”。“没有同行评估的来自未成熟的卵子线粒体将改正这个的证据”。
英国新堡大学的阿里森·莫多克说,“缺乏效力、效率和安全的证据”。“在年龄大的女性中问题是她们的卵子的核染色体的质量,并且增加更多的线粒体不会帮助那个问题的”,她说。
“并且,在那个非常敏感的时间操作胚胎可能引起核染色体的更多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安全数据是重要的“。
之前像这样的做过没有?
有点儿。2001年新泽西圣徒巴尔纳巴司的再生医学和科学学院的贾克斯·考很把一个捐赠者卵子的线粒体注射进了30个不生育的预期母亲的卵子,一种称为卵胞质移植的做法。这个导致了几次怀孕的事实被看作为支持增强技术的证据。卵巢科学告诉新科学家,“在世界各地有多个试管婴儿诊所发表的临床报告显示了使用从更年轻女性捐赠的卵子的线粒体极大改进了试管婴儿成功”。“
用这个技术超过50个婴孩出生了,那些孩子现在是在他们的十五岁后和20岁初”
在考很的案例中,研究停了下来,因为婴孩携带了捐款人的额外线粒体,导致呼喊他们有三个父母。
三父母婴孩?那听起来熟悉的。
是的。卵胞质移植和增强与线粒体替换疗法有些平行,线粒体替换疗法是英国政府最近批准的新型的有争议的试管婴儿。像卵胞质移植一样,这个导致儿童携带来自三个人的DNA。它被批准因为它防止父母对孩子传下难以治疗的线粒体疾病。由于增强技术使用从母亲的卵巢干细胞的线粒体而不是一个捐款者的,没有趟三父母伦理泥沼的。
扎因和父母(Image:
Stacey Lee Robson)
Balen and others we contacted cited a lack of evidence that adding
fresh mitochondria would help make old eggs youthful again. "The
reason old eggs are less fertile is because they don't have the
integrity to go through cell division in an ordered way, which is
why you get chromosome imbalances," says Balen. "There's no
peer-reviewed evidence that mitochondria from immature eggs would
correct this."
First baby born with IVF that uses stem cells to pep up old
agrees to indemnify RBI and New Scientist against any claim arising
from incorrect or misleading translation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三亲婴儿:线粒体移植可能有哪些风险?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三亲婴儿:线粒体移植可能有哪些风险?
本文作者: Jill Neimark
(译 / 玛雅蓝)2016年9月,纽约新希望生殖中心(New Hope Fertility Center)的生殖内分泌学家张进(John Zhang)及其团队宣布,他们让一位携带致命基因缺陷的母亲生下了孩子。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名为线粒体移植疗法的技术,将来自两名女性和一名男性的DNA进行融合,以弥补基因的缺陷,“造”出了一个健康的男婴。可以说,这个孩子有三个生物学上的父母。这预示了试管婴儿技术的一个重大飞跃,然而张进团队不得不在墨西哥完成操作,因为这项技术在美国还未得到批准。
张进抱着新生的三亲婴儿。为保护隐私,婴儿面部做了模糊处理。(图片来源:New Hope Fertility Center)
这个男婴对他的生母而言可说是个喜出望外的礼物。这名母亲卵子的线粒体中有一个突变,可引发莱氏综合征(Leigh Syndrome),一种进行性神经紊乱。在二十年间,这个突变导致她四次流产,并使得她的两个孩子死亡。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工厂,携带着自己的DNA,与细胞核中的基因组相互独立。线粒体移植术用来自卵子捐献者的健康线粒体取代了母亲卵子中的缺陷线粒体,随后用父亲的精子使融合后的卵子受精。
这项技术很快传开,并于日得到了英国人类生育和胚胎学管理局(Human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logy Authority)的官方批准。这项政策将允许诊所申请操作许可,预计今年年初就会迎来第一批患者。
但为什么15%的移植病例会失败?
尽管荣誉接踵而来,这项技术仍然受到了一些专家的质疑——尤其在去年12月之后。这项研究由位于波特兰的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胚胎细胞与基因治疗中心主任舒克拉特·米塔利普夫(Shoukhrat Mitalipov)主持。该研究发现,在大约15%的病例中,线粒体移植会失败,无法避免致命性缺陷的发生,甚至会增加儿童对新的疾病的易感度。这项研究证实了许多研究者的疑虑,并且米塔利普夫及其团队明确指出:外来线粒体基因和原先的线粒体基因之间的冲突确实存在,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不幸后果,需要对卵子捐赠者和接受者进行更加复杂的对比匹配,比如将线粒体基因相似的母亲进行匹配。
米塔利普夫提出,应当对母亲与捐献者的线粒体进行配型,就像献血一样。(图片来源: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
米塔利普夫表示:“这项研究展示了对生殖系进行基因治疗的潜力和风险。这在线粒体上面体现得尤其明显,因为它的基因和细胞核基因组大不相同。”
他补充说:“线粒体基因的微小变异最终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某种意义上,线粒体就像是住在细胞里的外星人,这就是风险的来源。二十亿年前,它们还是原始汤里自由漂浮的细菌,随后,一个这样的微生物和另一个自由漂浮的细菌融合了,随着演化的进行,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细胞。这些细菌最终演化成了线粒体,它将大部分的基因迁移到细胞核里,自己只留下几十个,其中大部分是用来帮助它产生能量的。
今天,我们的核基因组包含大约2万个基因,但线粒体中只有差不多37个基因。并且这两个基因组在很大程度上是共生关系,线粒体摄入的蛋白质中实际上有99%是在细胞核中制造的。
线粒体也会分裂和复制,就像它们曾经的形态——细菌一样。由于持续进行复制,它的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是细胞核基因的10到30倍。如果过多的线粒体出现功能异常,整个细胞都会受到影响,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线粒体缺陷和某些基因疾病以及许多慢性病有关,如不孕不育、癌症、心脏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当线粒体出现问题,细胞的生物能量就会受到损害。
通过替换有缺陷的线粒体,生下三亲婴儿,这或许能解决这些问题。但它也带来了风险,因为操作并没有把有缺陷的线粒体全部换成健康的线粒体。移植母亲的细胞核就好像从地里拔起一棵植物,植物的根部仍然会附着一点点土壤——在这个案例中,土壤就是母亲的线粒体。这就造成了大自然中从未出现的一种局面:来自两名女性的两个不同的线粒体基因组,被迫在同一个细胞中共存。大多数情况下,一小部分(通常小于2%)的缺陷线粒体仍然留在细胞中,但哪怕是这样小的一个比例也足以造成影响。
线粒体移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入一部分原本的缺陷线粒体。(图片来源: dx.doi.org/10.1016/j.molmed.)
在这项新研究中,米塔利普夫制造了一些三亲胚胎,使用的卵子来自三位携带了变异的线粒体DNA的母亲以及十一位健康女性。胚胎随后分化为胚胎干细胞,能够永久存活并不断复制,以供研究。(胚胎干细胞能够永久复制下去,并且具有多能性,也就是说它们能够分化为成人体内的两百多种不同细胞。)
在三个案例中,来自母亲的变异线粒体DNA又重新出现在胚胎干细胞中。
米塔利普夫说:“来自母亲的‘原装’线粒体DNA占了上风,而且十分活跃。从线粒体移植后到受精前,来自母亲的线粒体DNA还不到1%,但它随后占领了整个细胞。”米塔利普夫警告说,这样的逆转也许不仅仅发生在胚胎干细胞里,也可能发生在胎儿在子宫中发育的过程中。而更棘手的是,米塔利普夫发现某些线粒体DNA能够刺激细胞更快分裂,这就意味着,含有来自母亲的线粒体DNA的细胞哪怕只占少数,也有可能随着胚胎的发育而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为什么有缺陷的线粒体反而占了上风?
一小群DNA有缺陷的线粒体,为什么能够杀死其他99%健康的外来线粒体,攻占整个细胞?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帕特里克·欧法雷尔(Patrick O’Farrell)称,一些线粒体基因组复制的速度比其他基因组更快。他认为这项新研究令人印象深刻,并且研究结论与他的看法一致。
欧法雷尔解释,一个携带疾病的基因组可能表现得像一个复制能力超强的“欺凌者”,随时会在三亲婴儿身上扩散,并且造成很大的影响。他说:“带病的基因组可能密谋卷土重来,折磨后代。”他还补充说,如果它们携带了健康的、合适的DNA,能够战胜突变的基因,那么这样的超级复制者也有可能变成“超级英雄”。
自然选择当然会偏好功能健全的基因,但欧法雷尔说,由父亲提供的细胞核基因也可能影响线粒体的行为,我们目前还无法预测具体的影响方式。他举例说,来自父亲的基因可能会促进有缺陷的“欺凌者”线粒体基因更快复制,反之,它也可能帮助健康的“懦弱者”基因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米塔利普夫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母亲和捐献者的线粒体进行配型,因为线粒体各不相同。在某种意义上,全世界人们的线粒体不过是原始亲本的十几亿份克隆样本,由母亲传给子女,无穷无尽,生生不息。但即便是克隆品,线粒体也已经分化成具备不同特征的世系,又叫单倍型(haplotype)。
欧法雷尔用血型进行了比喻。我们可不想把A型血输进一个B型血的人的身体里,同样,不同世系的线粒体也不能混淆。他表示世系匹配的方式是个好办法,并且建议再进一步。他说:“我认为,我们应该尝试将捐献者的基因组进行匹配,使得有缺陷的基因能被完全替换。”
他还补充说,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寻找一个“超级英雄”基因组,它复制得最快,又能够取代任何一个携带疾病的基因组。
为了找出哪些世系才是超级复制者,欧法雷尔希望与其他实验室合作,测试不同单倍型的竞争力。例如,他的实验室在去年早些时候发表了一项研究工作,证明在亲缘关系较近的基因组之间,最优秀的基因组更容易赢得竞争;而在亲缘关系较远的基因组之间,竞争更有利于会造成缺陷甚至致死的超级复制者。他说,至少有十个主要的世系足够独特,许多线粒体可被归于与这十种中的一种亲缘接近。
米塔利普夫说,大多数时候,对单倍型进行匹配应该能够保证成功。但他也指出,即使在这个前提下,线粒体中控制复制速度的基因组哪怕有微小的差异,也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他说,即使是来自同一个单倍型的线粒体,其基因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一个变化就足以引发冲突。
在他的研究中,米塔利普夫瞄准了一个可能决定复制速度的区域。他说,为了找到母亲的线粒体单倍型,必须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且还要检查供体卵子中的这个区域,以确保它和母亲基因组中的同一区域相匹配。今天,要对一名女性的线粒体基因进行测序,只需要花上几百美元。
线粒体要配型,细胞核也得跟线粒体“配合”
未来的线粒体移植能克服这些风险吗?(图片来源: Juan Gartner/SPL)
但是,线粒体基因组之间的战争仅仅是故事的冰山一角。一些研究显示,细胞核基因也可能发生演化,以更好地配合线粒体的单倍型。如果匹配关系突然发生改变,人体的健康就可能受到影响。在果蝇和桡足动物(一类小型海洋甲壳动物)身上进行的研究显示,如果“线粒体-细胞核”关系太远,有可能引发不育,或导致健康受损。但是在某些案例中,“线粒体-细胞核”亲缘关系较远的个体状态却优于平均水平,而且有可能更加健康。
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2016年11月刊中,剑桥大学的线粒体生物学家帕特里克·钦纳里(Patrick Chinnery),在实验室动物身上,仅仅改变0.2%的线粒体DNA,就“足以对细胞、器官甚至机体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在之后的生命阶段显现出来”。米塔利普夫在研究中倒没有观察到胚胎发育受到任何影响,但他说:“细胞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的某些特定组合之间可能会发生传达障碍。”
由于这些未知风险,2016年2月时,如果线粒体治疗被批准实施,应当只移植男性胚胎,以避免经过人工修饰的线粒体种系一代代遗传下去。多数科学家支持这个提议,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达米安·道林(Damian Dowling)对此也持保留态度。他在果蝇身上进行的实验显示,雄性比雌性更容易受到来自线粒体移植的健康影响。由于女性的线粒体能够遗传下去,自然选择会帮助女儿们筛选出可能有害的突变,使核内基因和线粒体基因保持良好的匹配。而男性就没这么幸运:如果突变不伤害女性,只伤害男性,那么这些男性的生育能力可能会受到损害,并且死得更早。
这就是我们所知的“母亲的诅咒”(mother’s curse)。这个术语由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遗传学家尼尔·盖梅尔(Neil Gemmell)提出,用来描述母亲无意间传给儿子的有害遗传物质。
布朗大学的生物学家大卫·兰德(David Rand)最近进行了线粒体基因组交换研究,没有发现结果对男性不利。他认为替换线粒体的最终结果“非常不可预测”。生下来的孩子可能会受到疾病或者不育的困扰,也可能极其健康。我们无从得知。
正因如此,即使墨西哥三亲生殖的案例引发了轰动,很多专家仍然呼吁小心谨慎——然而没人理会他们的声音。根据,中国已经诞生了一个三亲婴儿,乌克兰可能很快也要迎来两个。与此同时,张进博士仍在继续鼓励墨西哥的潜在患者接受治疗,他表示:“我们受到了来自当地和海外的关注,我们欢迎大家进一步了解这种治疗手段。”
有人呼吁对这项技术的操作方法进行规范,费城儿童医院线粒体和表观遗传中心主任道格·华莱士(Doug Wallace)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他表示,他觉得目前没有办法给这个技术刹车。“我认为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尝试。有些家庭将极其幸运,但有些家庭也许会成为学习样本里不幸的那一部分”,华莱士补充说。
华莱士说,关于线粒体的研究需要迎头赶上。他还补充说,尽管线粒体配型的想法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他说:“一个主要的限制条件就是找到愿意捐献卵子的女性。”而且,你需要先对一个大的群体进行普查,以便了解她们携带了怎样的线粒体DNA。
但是,对于迫切渴望怀孕的女性来说,这看起来仍然是可行的。华莱士补充说,线粒体移植手术也许不仅可以用来避免致命的基因突变,还可能应用到其他病人身上,比如生殖能力下降的年长女性。他说,“还没有证据表明这种方式可行”,但如果它真的可行,那么我们就找到了一种可以改变人的DNA的治疗技术,也许数万甚至数十万婴儿将通过这种方式降生。
华莱士补充说,这可能会对社会的未来造成长期的可见影响,而且我们仍然没有完全理解这意味着什么。
他说:“我觉得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可能,但也有点让人不安。”(编辑:游识猷)
Jill Neimark, The Mitochondrial Minefield of Three-Parent Babies
你可能感兴趣
细胞里上演的“拉郎配”。。。。。人的自由度越大,人的后代的自由度就越小,在未来主人翁们出生前,他们的基因早就被设计好了。。。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16)
又是中国人或说华人。
细胞里上演的“拉郎配”。。。。。人的自由度越大,人的后代的自由度就越小,在未来主人翁们出生前,他们的基因早就被设计好了。。。
这个是不是就和克隆技术类似?只是移植的是卵细胞核而不是体细胞核。
引用 的话:这个是不是就和克隆技术类似?只是移植的是卵细胞核而不是体细胞核。有父亲的基因,算有性生殖了
想起线粒体其实会互相融合,会不会坏的线粒体把好的线粒体“带坏了”?
为什么不用父亲的线粒体呢? 我知道精子里没有线粒体,但是, 不能从父亲的体细胞中移植吗?
引用 的话:为什么不用父亲的线粒体呢? 我知道精子里没有线粒体,但是, 不能从父亲的体细胞中移植吗?这样还是没解决分离母亲卵细胞核时残留携带致病基因的线粒体问题
引用 的话:为什么不用父亲的线粒体呢? 我知道精子里没有线粒体,但是, 不能从父亲的体细胞中移植吗?这些致病基因在母亲的线粒体里,风险是目前不能把母亲所有的线粒体都分离出去,有些携带致病基因的线粒体还能在在受精卵分裂出来的胚胎干细胞占据数量优势
内容捉虫:“线粒体摄入的蛋白质中实际上有99%是在细胞核中制造的。”蛋白质在细胞核外的核糖体合成,感觉作者的意思是线粒体里99%的蛋白质由核基因指导合成
引用 的话:为什么不用父亲的线粒体呢? 我知道精子里没有线粒体,但是, 不能从父亲的体细胞中移植吗?因为父亲产生不了卵细胞啊。。。
引用 的话:为什么不用父亲的线粒体呢? 我知道精子里没有线粒体,但是, ...需要用卵细胞,线粒体实际上和卵细胞是没有分离的,如果用父亲的线粒体,还需要单独取出线粒体与去除线粒体的卵细胞融合。细胞质和线粒体分离现在技术应该还不能达到。
能不能~造出像病毒或者别的什么(抗体)一样,注射入细胞后特异性结合致病线粒体的东西?
来自母亲的‘原装’线粒体DNA占了上风,而且十分活跃。从线粒体移植后到受精前,来自母亲的线粒体DNA还不到1%,但它随后占领了整个细胞。”请原谅我的种族主义联想,就是这么特朗普。。。
生理学博士
所以,移植了线粒体,也可能原装的占上风——也可能遗传病不移植线粒体,一定原装的占上风——肯定遗传病那还是得移植啊
引用 的话:所以,移植了线粒体,也可能原装的占上风——也可能遗传病不移植线粒体,一定原装的占上风——肯定遗传病那还是得移植啊所以说移植有风险,以后大概会发明什么新科技降低风险吧
为啥不使用父本的线粒体,终归不是三亲啊。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粒体病能活多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