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页面位置改变有什么可以改变

March 1, 2009 |
上周Amazon寄来的Kindle 2一直丢在房间角落,今天才想起来打开试用一下。10分钟之后,已经用Kindle购买了一本《Dealing with Darwin》,并订阅了《The New Yorker》杂志。这种产品,想不挣钱都难。
Kindle 2的整体感觉非常好,是出色的marketing + engineering的产物。外形轻薄便于携带,电池续航时间在关闭无线功能的情况下长达两周,按键设计合理,屏幕也能满足平常文字和图片阅读的需要。本客最喜欢的几项功能,是无线图书购买、下载,文本朗读和内置英英词典。另外,文本搜索和注释、高亮功能,完整了用户的阅读体验。基本上,Kindle 2给了阅读者所有需要的东西,多余的则一概不提供。
可以想像,有了Kindle 2之后,本客的生活将会发生如下改变:
1. 再也不会购买任何hard copy书籍和杂志,基本上所有想阅读的书籍都可以10美元左右的价格在Kindle上买到,而期刊订阅月费则在1到3美元之间,每期发行当日自动下载到Kindle;
2. 听书的时间大大增加,阅读量和效率提高,在跑步机上也可以“读书”;
3. 视力大大改善,E Ink和LCD造成的眼睛疲劳程度可谓天壤之别;
4. 词典和笔记本,将从常用工具里消失。
花360美元改变生活质量,本客觉得赚了,估计Amazon也不会觉得吃亏。
Kindle 2里,有一封Jeff Bezos给用户的信,原文是:“Our top design objective was for Kindle to disappear in your hands – to get out of the way – so you can enjoy your reading. We hope you’ll quickly forget you’re reading on an advanced wireless device …”。这段话与18年前Mark Weiser在《科学美国人》上说过的何其相似,莫非这预示着ubiquitous computing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Amazon的Kindle战略,有苹果做iPod的影子。实际上,Amazon目前的位置比苹果刚开始销售iPod时要有利的多。以前,本客不知道除了Amazon,美国人还会去哪个网站买书;将来,本客不知道除了Amazon Kindle,美国人还会去哪里买书。当用户在Kindle上买的书越多,他们就越离不开Kindle,沉没成本成为Amazon拴住读者的利器。
与Amazon相比,Sony在阅读器市场上还显得很稚嫩。十几年的在线零售经验,让Bezos很清楚Amazon的制胜关键在于提供整合的用户体验以及更完善的电子书类目。24万册比10万册,这一书目比例给Kindle和Sony Reader带来的将是更大的销售差距。
出版商们开始担心Amazon会通过Kindle一统江湖,从目前的趋势看,将来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可是对普通读者来说,这又有什么呢?微软统治系统软件,苹果统治数字音乐不是一天两天了,消费者过的也挺开心。只要Amazon能持续提供出色的产品和用户体验,这一天最好早点到来。事实上,本客早已习惯从Amazon购买大到健身器材,小到牙膏牙刷饼干麦片等生活用品,只能说,太方便了。
很不幸的是,对国内的朋友们来说Kindle 2用处不大。不过,仍然可以寄希望于我们强大的山寨工业,尽快复制出类似Kindle 2的产品。另外,Amazon也许会在Kindle 3上做出全球化的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最后,还是那个看法:E Ink + Wireless,潜力无限。
WP Cumulus Flash tag cloud by
9 or better.
Who is 优比客
计算机科学博士、可穿戴设备研究者、互联网创业者、商业评论人和风险投资人。曾共同创办海词,先后设立联想集团硅谷并购办公室和联想科技种子基金,负责百度在美国的开放创新业务,现管理硅谷多支科技创投基金。多次担任黑马大赛、Demo中国、教育部春晖杯、中国教育电视台《创赢未来》、硅谷SVIEF、UCAHP、MIT-CHIEF、GMIC G-Startup等创业大赛评委,同时也是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特聘专家、北京团市委青年创业导师、南京321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评审委员。(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387617',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Kindle 10 岁了,那些电子书改变和没有改变的东西都是什么?| 好奇心商业史
好奇心日报
贝佐斯是否真的做到了他十年前所说的,改变了人们阅读的方式?这是一个凹凸不平的白色机器,和考试用橡皮一样厚。6 寸灰色的电子屏幕,占据机器正面最主要的部分 。屏幕下方是左右分隔排列的白色软胶键盘,可输入数字和英文,支持字体大小转换和词汇搜索。左侧是两个条状按钮,分别写着“前/后翻页”。右下角是个直径 1 厘米左右的白色滚轮,轻触滑动,用于浏览页面。2007 年 11 月 19 日,亚马逊正式推出这款名叫“Kindle”的电子书阅读设备(那个和《大英百科全书》一样大的白色包装盒内侧,还为该词汇添加了音标)。尽管它看起来如此笨重甚至畸形,充满不必要的按钮和键盘,不支持 WiFi 无线传输,也没办法充电。但在 5 个半小时内,这个标价 399 美元的机器已经售罄。初代 Kindle 开箱图 /图片来自:geekwire Yoda Press 的联合创始人 Arpita Das 在一篇文章中回忆他第一次看到 Kindle 的情形。“2009 年,在德国图书馆主办的一次编辑之旅中,我和Ravi DeeCee(DC Books 的执行合伙人)一起坐火车从慕尼黑到柏林。这是我第一次看到 Kindle 。我不断的来回翻书,翻了好几分钟。Ravi 很快把它从我手中抢走了,他觉得这样会对机器造成损害。”当然,翻页并不会对机器造成损害。得益于“电子墨水”显示屏技术,这种阅读器可以在日光直射的环境中观看,屏幕处于静止状态时完全不耗电。更重要的是,尽管 Kindle 并不是市场上第一种电子阅读器——亚马逊推出 Kindle 是为了对抗 2006 年发布的索尼阅读器——但它却是第一个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将电子书直接下载到设备上的电子阅读器。这种策略让 Kindle 创造了历史。用亚马逊 CEO 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的话来说,亚马逊想赚钱,但并不是在人们购买它们的时候。 换句话说,他不太关心你拥有哪一台 Kindle,只关心你是否购买和阅读 Kindle 的书籍。于是,几乎在初代 Kindle 推出的同时,Kindle 电子书商店也随之上线。虽然最初的 Kindle 有种种不便,但已经帮出版社卖了十年纸书的亚马逊拿到了比任何人都多的电子书版权,到 2013 年,电子书的销量占美国图书总销量的 30%,而 65% 的电子书是由亚马逊通过其 Kindle 平台卖出。它让 Kindle 真正改变了全球出版业和人们的阅读习惯,也让它在这十年里经历了数不清的争议和讨论。初代 Kindle 和 Kindle 8 对比131被浏览8,511分享邀请回答7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不管你有多胖,只要想瘦,看完此文让你必有改变!
不管你有多胖,只要想瘦,看完此文让你必有改变!
日09时30分来源:
照片中这个阳光朴实的人
叫李文,1988年生
如今已是健康体重管理领域的名人
仅仅依靠口碑传播
年营业额就已超过1.5亿
但谁会知道,两年前的李文
还只是这个行业的门外汉
毕业后,在做到一家准上市公司
最年轻的高管后
他突然决定辞职创业
从自助设备行业进入营养奶昔行业
因为一个心结,走上创业之路
来了一个180度大转折,一般人很难做出这样的决定,
当被问起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时,李文是这样说的,
“我很后悔,这么晚才知道这个品类的减肥产品
如果早一年知道,或许,我母亲还能活在世上。”
原来,李文的母亲由于年轻时产后肥胖再也没有瘦下去,一直胖了几十年,导致后来伴随十几年的高血压,最后在2013年第二次脑出血离开了人世,年纪才刚50岁出头。医生告诉他肥胖的确是他母亲去世背后最大的元凶。
那段时间,李文陷入深深的思考,他深深的体会到,健康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半年后,李文的人生有了新的目标,他要尽自己所能,让母亲的悲剧不再发生。
李文辞去工作,一头扎进减肥市场。随之质疑也纷至沓来“他怎么会去选择干减肥呢?多坑人啊!”
而在李文看来,用实际的产品和健康的方法来改变大家对减肥的误解,帮助大家健康减肥。这个事总要有人做。
“我要打造一款真正健康的减肥产品。”
既然是健康,就要摆脱“药”字,李文通过深入研究后发现,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减肥是完全可以在健康的情况下实现的,,而奶昔就是配合健康减肥的绝佳代餐营养食品。
“我为什么认为单纯运动减肥是不够的,运动减肥确实是非常健康,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现在大多数人基本都是应酬党、忙碌族,熬夜党,运动减肥很难坚持,而且瘦了以后还要长期坚持运动,一旦停止就会反弹,运动员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必须要借助营养食品让自身的细胞适应瘦下来的身体。”
奶昔这一品类产品,是国外品牌带入中国的,并且长期由外国品牌垄断,所以价格高的离谱,喝奶昔减肥每月要花费几千元上万元,很多肥胖人群根本消费不起。
李文有了方向,他要做的就是推出一款质量优于国外品牌,更符合中国人体质和口味,但价格更加贴近国民的奶昔。
“我希望我们是这个行业的一股清流,所以产品没出来之前我们就把名字定下来,叫康嘉奇,代表健康、美丽、奇迹的意思,因为我们了解肥胖的成因,也了解健康瘦下来能带给人们什么,所以更多是想要传达一种健康生活的理念。”
为了品质,不惜成本进口原材料
作为初入行业的门外汉,李文为了开发奶昔,走遍了江浙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所有生产企业。
康嘉奇和战略合作伙伴独家生产商劲家庄联手,聘请到位于国内前三名的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系的教授研发团队共同开发康嘉奇奶昔。
李文筛选邀请了100多位的早期客户参与到产品体验和讨论中,根据客户一起参与和反馈,康嘉奇决心打造出一款更加便民更加有效健康的减肥产品!
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李文发现,要保证奶昔具有高品质且瘦身效果好,相匹配的原材料基本都要从国外进口,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奶昔的成本,如果保证利润,那么奶昔很难做到亲民的价格,如果降低利润,那么团队初期的存活就是个问题。然而这件事并没有让李文忘掉初衷。
“好的产品是会说话的,不是靠我,是靠客户,如果单纯追求利润,那我做这件事还有什么意义,我的母亲正在天上看我呢。并且困难只是暂时的,等销量起来后就会缓解。”
和科研人员奋斗半年
竟被误会“同性恋”
体重管理,效果是关键。为了能更有益于人体吸收,提高代谢,提升减肥效果,李文决定从德国引进乳清蛋白。
乳清蛋白对人体来说是最优质的蛋白,在牛奶中的含量仅为0.7%,可以说是蛋白中的黄金。
效果有了保证,口感也是一道难题,奶昔毕竟还是一款食品。于是在奶昔的口感上李文也下足了功夫。
“口感确定前,我们天天品尝,每改动一点,就尝一次,一个人一天喝奶昔将近10杯,真的是当饭吃了。”
后来整个团队想了一个足够简单又极具说服力的办法——只要小孩都爱喝那么才算通过了。
李文在工厂待了整整半年的时间,他就住在工厂宿舍,每天和研发人员形影不离,通过自身对产品的不断尝试,一起商讨解决办法。说起这事,李文十分尴尬,“那时,我们就连吃饭睡觉都要一起,工厂里的工人都认为我是同性恋。”
亲身使用奶昔,一减就是22斤
历经半年时间,奶昔终于成功问世。产品一出来,李文自己先喝奶昔减肥,“必须自己亲自使用过觉得好的产品,才可以卖给客户”
(减肥前160斤的时候,脸都是圆的)
14年的时候,李文还是个160斤的大胖子,在喝奶昔的过程中,李文用奶昔代餐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减掉了20多斤,瘦到138斤。“这个时候,整个人都很开心,我坚信国民奶昔的时代就要来了。”
如果你认为减肥就是减重 那你就错了
过往很多的减肥都是单纯的减轻体重而已,大家普遍难以摆脱反弹的烦恼,总是反复减反复胖。
康嘉奇奶昔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减肥的定义来升级
第一,减掉纯脂肪
第二,提高脏器功能
第三,提高肌肉量
这样真正能够改善人的体质,提高人体代谢水平,达到易瘦体质,不再担心反弹。
并且这是不论老人小孩都可以放心食用的产品!
(李文和著名影星何家劲合影)
你的早餐可以放进衬衫口袋
“很多人没有时间吃早餐,用奶昔代替早餐是特别方便的,一条一条,有种速溶咖啡的感觉,我们这样设计,就是为了那些赶时间的上班族方便携带和冲泡,夏天的时候,直接用常温矿泉水摇匀都可以,非常方便。”
爱喝什么,你自己挑
我最爱吃饺子,但是让我天天吃,我也会腻的,奶昔由三个扇形组成,代表三种口味,如果一个月只喝一种口味,可能会很单调
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特地把草莓、甜橙、香草这三种口味拼成一套
让大家自己先尝试。
之后,最爱什么口味随便挑,怎么组合随你
万花筒般的外包装,清新又高端,彻底颠覆减肥产品的颜值。
有料又有颜值
也许在全中国都找不出第二家将减肥产品做的如此用心的团队了
李文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胖子的人
当你肆无忌惮的宠了自己一年后,赫然发现裤子只能卡到大腿就再也穿不上去了,换了曾经的裙子,即便吸着气不呼吸也没办法拉上拉链,甚至因为体重的上升,鞋号都大了一码。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把头发放下来扎上去,半丸子头,辫辫子,怎么样都不好看,因为脸实在太大了。
为什么男朋友难找,其实是体重升上去了,眼光却没有降下来。
每一次在电梯里,电梯只要报警,是不是都会不自觉地蜷缩身体,怕是因为自己太胖的缘故。
每个胖子都想减肥,但并不是每个胖子都会去做,因为减肥并不容易,而李文就是让减肥开始变得容易。
很幸运,遇到了康嘉奇,遇到了李文。
不断发起“遇见更美的自己”甩肉活动,帮助他们成功瘦身
(“遇见更美的自己”各期瘦身主题活动 部分成员)
你不想减肥,是不是怕减肥饿肚子?
李文告诉你,“奶昔中含有丰富膳食纤维,会给你带来3-4个小时的饱腹感,午餐让你吃饭吃到饱,你还害怕饿肚子?”
你不想减肥,是不是以前减过几斤,一高兴,放纵了几天大餐就又胖回去了?
李文告诉你,“奶昔是从细胞改变你的体质,细胞变健康了,就不会那么容易胖回去,够神奇吗?”
你不想减肥,是不是怕自己减肥太孤单,坚持不下来?
李文告诉你,“每一位喝奶昔的胖友,都会有一位私人体重管理教练24小时在线陪伴,随时答疑解惑,随时为你的成功鼓励助威,你还会孤单吗?”
年轻的团队,个个颜值爆表
只卖产品没有服务的公司都是耍流氓
“产品是冷的,人是热的,减肥不是一天就能成功的事情,有人陪伴的旅途才不会乏味!”
为了给减肥的客户更好的体验和关怀,李文亲自搭建了专门的减肥教练团队,聘请专业的营养师队伍,全部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让客户减肥有指导也有陪伴。
光有专业的指导还不够,减肥的胖友们往往需要互相激励,李文的教练团队专门给这些客户建好了微信群,让他们能够互相见证,互相鼓励,增强信心。
“最后很多人虽然是在天南海北,却因为康嘉奇而相识,成为了好朋友。”李文从一开始做的就是一件有温度的事情。
李文连“让天下没有难减的肥”这句话都敢说
产品好,服务强,客户口碑的传播就快。李文和整个团队隐隐的感到,这不再是开发一款好产品的责任,而是带给所有胖友美丽和健康的使命。
“因为一个初心,走上了这条创业之路,但因为更多客户的认可,康嘉奇有了自己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减的肥!只要肥胖的人找到我们,我们就要能帮她健康瘦下来!“
(“遇见更美的自己”各期瘦身主题活动 部分成员)
后来,经过1年多的沉淀,李文和他的研发团队强势推出了专门为中国人体质定制的“营养餐”,用畅爽和益生菌青汁搭配奶昔,减肥效果可增加1.5—2倍。
康嘉奇科学营养餐的问世,瞬间引爆整个减肥市场,这个专为中国人体质设计的营养餐已经成为大多数胖友的最佳方案。
“通过营养餐,一年的时间康嘉奇客户总量快速突破40万人,遍布白领,学生,产后肥胖的妈妈
以及各种为肥胖而苦恼的中青年群体,覆盖全国地区,甚至涉足到东南亚、澳大利亚、以及欧美多个国家,而我们不仅仅在帮助大家瘦身,更多提倡的是健康的生活理念。”
也许减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感觉到自己在减,却减下来了,这是李文追求的一个状态。
李文最近几天发起了第二十一期“遇上最美的自己”的甩肉活动,
活动发起以来已经有上千人参与,
如果你想甩肉,
如果你正在准备甩肉,
如果你想从此可以穿上喜欢的衣服,
遇见更美的自己,
不要犹豫,
请立即加李文团队的高级营养师微信参加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kindle如何改变字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