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息后本计算公式69÷3,先用“6"除以3,得( )个( ),再用( )除以3,得3个( )。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实录(一)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实录
&&&&&&&&&&&&&&
执教: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卢&
&&&&&&&&&&&&&&
教材: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64页例1和例2
课前:孩子们,看一下今天教室有什么变化?
生:(齐答)有听课的老师。
师:哎呀,老师好紧张哟。但如果有你们的支持,老师就不会紧张了。怎么样,愿不愿意帮助老师?
生:(齐答)愿意。
师:好了,首先欢迎雷爷爷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孩子们,你们知道吗?雷爷爷听说3班的孩子格外聪明,专程从华蓥赶到这儿的,那你们愿意把你们的聪明才智展示出来吗?
生:愿意。
师:要象我们平时一样,在课堂上做到会听、会看、会想,就可以了。孩子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一、复习旧知
师:(出示小黑板,共3题)请看小黑板,马上做第1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师:30&3得多少?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得10。先用十位上的3除以3得1,再在后面添1个0。
师:听明白没有?
生:(齐答)明白了。
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3个十除以3等于1个十,即30&3=10。
师:还有办法吗?(声抢着说:还有,还有。)
生:因为3&3=1,所以30&3=10。
生:因为3&10=30,所以30&3=10。
(后面几题教师问,生齐答)
师:15&3=?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3&5=15,所以15&3=5。根据乘法口诀想除法得数。
师:请看第2题。(生看题)
师:800里有(&
)个百?(生齐答8)
师:600里有(&
)个十?(生齐答60)
师:360里有(&
生:300里有30个十,60有6个十,合起36个十。
师:480里有(&
)个十,谁起来说?
生:400里有40个十,80里有8个十,合起48个十。
师:请看第3题,男生说乘法算式的得数,女生说除法算式的得数。
师:(问男生)200&3=?
男生:(齐答)600。
师:(问女生)600&2=?
女生:(齐答)300。
师:(问女生)你怎么知道?我们又没学过?
女生:因为200&3=600,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所以600&3=200
(抽生时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做完这3题,我发现孩子们很爱动脑筋,老师很高兴。我呀,现在要表扬你们,我们来轻松轻松吧!孩子们,你们看过运动会吗?(生齐答看过)
师:喜不喜欢?
(生齐答喜欢)
师:看过动物运动会吗?(生齐答没看过)
师:想不想去看看?
生:(齐答)想。
师:好,我们就翻到书的第63页,去瞧瞧动物运动会吧!可要仔细观察呀,它们进行了哪些运动?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举手回答。
生:吹泡泡比赛;跳绳比赛;看一分钟谁吹得多,谁跳得快。
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谁来帮帮她?
生:找到每分钟吹的个数,然后进行比较:88&2,135&3(说第二个得数时,他张大嘴巴。这
时老师马上问:会算吗?出现什么问题了?生轻声说;不会算。这时老师对他解决的方法进行肯定并继续解决第二个问题)
生:先找到每分钟跳的个数:312&3,198&2,然后对得数进行比较。
师:135&3,312&3,198&2,这些算式被除数是几位,(生齐答三位)除数呢?(生齐答一位)也就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你们能利用以往的知识解决吗?(生齐答不能)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板书:三位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考试指南:
备考真题:
热门杯赛:
推荐城市:
教师资源: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试:
小学试题:
语文试题:
语文考点:
数学试题:
数学乐园:
英语知识点:
英语试题资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实录
20:14:17&&&&&&&&标签: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除法。(板书:除法)
  2、教学例题1:
  (1)情景图:一共有600只鸡,平均每层有多少只?
  (2)观察图:你获得哪些信息?
  (3)要求平均每层有多少只,怎样列式?
  (4)600&3等于多少呢?(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与同座交流)
  (5)反馈结果:
  600&3=200
  3个200只是600只,600除以3得200。
  6个百除以3得2个百,2个百是200。
  (6)板书:600&3=200。
  想一想 :第二种想法和第三种想法有什么联系?第一种想法和第二种想法呢?
  问:这三种想法都用了哪句口诀?
  (7)想想做做:1(填在书上)。
  观察第一组的三题,你发现了什么?
  (8)说出下面的结果是多少。
  ①400人平均排成2个方队,每个队(&&&&&& )人。
  ②600本书平均放入3个书架,每个书架(&&&&& )本。
  ③700米的路走了3分钟,平均每分走(&&&&&& )米。
  估计一下,平均每份大约走几百多米?
  (9)估计下面的商大约是几百多?
  400&3&&&& 520&2&&&&&& 920&4
  怎样估计得又对又快?让学生说说怎样估计的过程。
  3、教学例题2:
  (1)情景图:这些鸡2天共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
  (2)要求平均每天产多少个鸡蛋,怎样列式?
  (3)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几百多?(你是怎么想的?)
  (4)986&2的商是4百多少呢?得算出准确的商是多少。
  (5)会列竖式计算吗?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查询小学试题库、奥数题库、小升初动态、竞赛辅导、重点中学信息等,2018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
点击查看更多
奥数网微信
中考网微信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奥数网微信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中考网微信ID:zhongkao_com
奥数关键词& 计算96÷3时,先用“9”除以3,得个,再用“6”除以3,得
本题难度:0.63&&题型:填空题
计算96÷3时,先用“9”除以3,得&&&&个&&&&,再用“6”除以3,得&&&&个&&&&.
来源:学年苏教版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38) | 【考点】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计算96÷3时,先用“9”除以3,得&&&&个&&&&,再用“6”除以3,得&&&&个&&&&,最后把&&&&和&&&&加起来结果是&&&&.
计算96÷3时,先用“9”除以3,得&&&&个&&&&,再用“6”除以3,得&&&&个&&&&.
(2014秋o福安市校级期中)计算96÷3时,先用“9”除以3,得&&&&个&&&&;再用&&&&除以3,得&&&&个&&&&.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计算96÷3时,先用“9”除以3,得个,再用“6”除以3,得个.”的学库宝(http://www.xuekubao.com/)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根据数的组成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与几个一组成可以先分别计算再把得到的商加起来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口算96÷3时可以把96看作9个十和6个一先用9个十÷3得3个十再用6个一÷3得2个一最后把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32.故答案为:3十2一.
【考点】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计算96÷3时,先用“9”除以3,得个,再用“6”除以3,得”主要考察你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1.整数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余数小。2.运算法则: a÷b÷c=a÷(b×c) a÷b×c=a÷(b÷c) a÷(b×c)=a÷b÷ca÷(b÷c)=a÷b×c a÷b×c=a×c÷b
名师视频同步辅导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9÷3(1+2)=?小学计算题,到底等于多少?【湘潭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62,625贴子:
9÷3(1+2)=?小学计算题,到底等于多少?收藏
9÷3(1+2)=9÷3*3=3*3=9
我觉得有点不对
有括号先算括号
9÷3(1+2)=9÷3*3=3*3=9
括号是先算的 不知道?是9除以3乘以3=1
没少东西肯定是一撒
3乘以3是先算的
我还是支持9这个答案
9啊,先算括号再算乘除
9/[3(1+2)]=19/3(1+2)=9小括号前面的*要不要都是一样的
我偷偷的说是9
我小学没读都知道
从左至右……不解释
33吧!小学题目不能按常理计算!9/3=3 (1+2)=3就是两个3
等于1~我可以百分之百确定。
楼上回去读小学吧,这题等于九,多明显,括号里算了之后,除和乘属于同样级别
官方答案是33..各位不要在说别人笨啦
完全可以做高考试卷最后一题了
我第一感觉也是一
看了评论才知道我错了
我笑尿,有字母才可以省略乘号好么?
这题目不符合规范!哈哈
明显不对,括号外面的乘号不能省略,而且小学没有学过省略乘号
这个科学不?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2,3,4,5单元)_甜梦文库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2,3,4,5单元)
太平学区教学设计《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三年级 主备教师姓名:李静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认识东、南、西、 所备课时 第 1 课时 北)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 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 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 教材分析 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 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 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 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 学习者 特征分析 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因此就本单元的学习而言有一些知识储 备。因此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应该充分留给学生空间, 让学生进行活动实践,并留给学生小组讨论的机会。 知识与技能: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 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 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情感与价值观: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 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教具学具 重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 体所在的方向。我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分化难点。 难点: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采用创 设情境法、演示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 多媒体课件、指南针。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 你们能辨认东、 南、 西、 北四个方向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 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 4 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 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 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 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 2 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 1.说说你家里的东、 南、 西、 北四个方向有什么? 2.完成练习一 1、2 题。 教 学 反 思 板书设计1.认识东、南、西、北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2 - 太平学区教学设计《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三年级 主备教师姓名:李静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认识东北、东南、 所备课时 第 2 课时 西北、西南)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 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 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 教材分析 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 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 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 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 学习者 特征分析 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因此就本单元的学习而言有一些知识储 备。因此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应该充分留给学生空间, 让学生进行活动实践,并留给学生小组讨论的机会。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 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 教学目标 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情感与价值观:1、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 重点: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用给定的一个方 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采用 讲授法、演示法、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难点: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采用创设情境法、演示法、学生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分化难点。- 3 -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指南针。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 谈话导入(观察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 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 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 的是什么?( 指南针) 三、 学习新课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收集的资料,教 师给予归纳, 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 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 2000 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 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 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 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 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 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 北这四个方向。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 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 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 -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练习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 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 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 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 (1) 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 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 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五、全课小结 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1.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1.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北 西 南 教 学 反 思 东- 5 - 太平学区教学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三年级 口算除法及笔算除法 主备教师姓名:范广仁 计划学时 1 课时教材分析学习者 特征分析教学目标笔算除法是人教版三下数学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 第 2 节内容。本小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分为 3 个层次: 1.基本的笔算除法。主要教学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 算思路和竖式写法。共编排了三个例题。例 1 是一位数除两位数,被 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 问题;例 2 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但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例 3 是一位数除三位数,主要教学①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要看 前两位额问题,②将估算和笔算结合应用,使多种算法互补。 2.除法的验算。教材通过例 4,利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用 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的除法) 。 3.有关 0 的除法。共安排三个例题:例 5,教学 0 除以任何不为 零的数都得 0;例 6、例 7,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 1.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 程序。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尽管教材没有概括出计算法则,但学 生应形成一个基本的笔算除法的学习策略,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 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应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因 此,教学时,应通过操作与笔算过程相结合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笔 算除法的算理,同时学会竖式的简便写法。 2.引导学生将估算技能用于笔算除法之中。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 算,一方面可以确定商的大致范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能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因此,教学时,应使 学生形成先估算再笔算的习惯:每当笔算一道题时,先估一估它的大 致结果,然后再来笔算。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 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6 - 教具学具小黑板。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一、预学――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600÷6 27÷3 240÷8 160÷4 2、出示 P15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3、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 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二、互学――明确目标,领悟算法。 1、揭示学习目标。 2、自学例1,探讨计算方法。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比较算法?说说理由。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总结: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 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4)让学生质疑 3、自学例2,探讨算法。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3)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4)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 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4、练习反馈 P20 做一做1 ,5。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 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 什么联系? 三、展示――达标训练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48÷4 22÷2 66÷3 50÷5 72÷3 100÷10 2.比赛 P20 做一做,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全课总结- 7 - 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P20 做一做,看谁算的又对又快?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42÷2 = 21(棵) 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52÷2 = 26(棵)教 学 反 思太平学区教学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三年级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主备教师姓名:范广仁 计划学时 1 课时教材分析笔算除法是人教版三下数学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 第 2 节内容。本小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分为 3 个层次: 1.基本的笔算除法。主要教学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 算思路和竖式写法。共编排了三个例题。例 1 是一位数除两位数,被 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 问题;例 2 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但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例 3 是一位数除三位数,主要教学①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要看 前两位额问题,②将估算和笔算结合应用,使多种算法互补。- 8 - 2.除法的验算。教材通过例 4,利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用乘 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的除法) 。 3.有关 0 的除法。共安排三个例题:例 5,教学 0 除以任何不为零 的数都得 0;例 6、例 7,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学习者 特征分析1.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 程序。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尽管教材没有概括出计算法则,但学 生应形成一个基本的笔算除法的学习策略,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 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应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因 此,教学时,应通过操作与笔算过程相结合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笔 算除法的算理,同时学会竖式的简便写法。 2.引导学生将估算技能用于笔算除法之中。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 算,一方面可以确定商的大致范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能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因此,教学时,应使 学生形成先估算再笔算的习惯:每当笔算一道题时,先估一估它的大 致结果,然后再来笔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 一般方法,并能正确的 进行口算。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 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教具学具小黑板。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9 - 一、导入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答得数。 60÷3= 360÷9= 80÷4= 300÷6= 2400÷6= 4000÷5= 2、认真想一想,再填空。 (1)84里有( )个十, ( )个一。 (2)46里有( )个十, ( )个一。 (3)62里有( )个十, ( )个一。 二、探究新知 1、例3 教师: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 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 定并表扬和鼓励。 66÷3= 6个十除以3是2个十, 6个一除以3是2个一, 2个十与2个一合 起来就是22。 60÷3=20 6÷3=2 20+2=22 2、小结算法 96÷3= 46÷2= 先算:90÷3=30 先算:40÷2=20 6÷3=2 6÷2=3 再算:30+2=32 20+3=23 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应注意什么?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 除以一位数后再相 加。 三、小结。- 10 - 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 计算下列各题。 48÷2 48÷4 48÷6 48÷8 26÷2 64÷2 42÷2 88÷2板书设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教 学 反 思太平学区教学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三年级 除法的验算 主备教师姓名:范广仁 计划学时 1 课时教材分析笔算除法是人教版三下数学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 第 2 节内容。本小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分为 3 个层次: 1.基本的笔算除法。主要教学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 算思路和竖式写法。共编排了三个例题。例 1 是一位数除两位数,被 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 问题;例 2 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但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例 3- 11 - 学习者 特征分析是一位数除三位数,主要教学①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要看 前两位额问题,②将估算和笔算结合应用,使多种算法互补。 2.除法的验算。教材通过例 4,利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用乘 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的除法) 。 3.有关 0 的除法。共安排三个例题:例 5,教学 0 除以任何不为零 的数都得 0;例 6、例 7,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 1.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 程序。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尽管教材没有概括出计算法则,但学 生应形成一个基本的笔算除法的学习策略,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 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应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因 此,教学时,应通过操作与笔算过程相结合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笔 算除法的算理,同时学会竖式的简便写法。 2.引导学生将估算技能用于笔算除法之中。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 算,一方面可以确定商的大致范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能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因此,教学时,应使 学生形成先估算再笔算的习惯:每当笔算一道题时,先估一估它的大 致结果,然后再来笔算。 1.经历验算除法的计算过程,感受除法验算的必要性,学会利用 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除法验算的方法。 2.逐步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教具学具正确理解乘、除法(特别是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课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听说过二月二吃要“芥菜饭”吗?据说,如果在 农历二月初二吃过“芥菜饭”,这一年就不会长固痨(座疮)。 昨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之前在农贸市场批发蔬菜的李大伯向菜农 收购到 120 吨芥菜,用限载 7 吨的卡车来运送需要运几车?如果 用限载 8 吨的卡车运送呢? 二、合作交流,掌握方法- 12 - 1.指名列式并计算。 120÷7=17(车) 120÷8=15(车) 2.如何确认刚才的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 1)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各自的验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 再算一次或用乘法验算。 2)指名列式用乘法验算除法。 3.小结:用乘法验算除法你认为哪些地方要注意?引导学生 总结,用商乘除数是否等于被除数验算除法,如果是有余数的除 法,还得把商与除数的积加上余数。板书: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 三、巩固应用,提高能力 1.计算并验算。 54÷8 209÷3 856÷7 ??1(吨)2.计算并归类。 90 72 585 78 120 267 被5除被 2 除余数为 0 的 ; 余数为的。被 3 除余数为 0 的 ;观察各组数,你有什么发现? 3.春雨小学有 389 名学生乘车去参观自然博物馆。已知每辆 车准乘 45 人,租 9 辆车够吗?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下面各 题,并且进行验算。 148÷2 249÷8 676÷4 343÷5 791÷7 514÷3板书设计 除法的验算 100÷5=20 (商乘以除数等于被除数) 100÷7=14(本)??2(元) (商乘以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 13 - 教 学 反 思太平学区教学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三年级 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 主备教师姓名:范广仁 计划学时 1 课时教材分析学习者 特征分析笔算除法是人教版三下数学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 第 2 节内容。本小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分为 3 个层次: 1.基本的笔算除法。主要教学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 算思路和竖式写法。共编排了三个例题。例 1 是一位数除两位数,被 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 问题;例 2 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但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例 3 是一位数除三位数,主要教学①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要看 前两位额问题,②将估算和笔算结合应用,使多种算法互补。 2.除法的验算。教材通过例 4,利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用乘 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的除法) 。 3.有关 0 的除法。共安排三个例题:例 5,教学 0 除以任何不为零 的数都得 0;例 6、例 7,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 1.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 程序。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尽管教材没有概括出计算法则,但学 生应形成一个基本的笔算除法的学习策略,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 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应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因 此,教学时,应通过操作与笔算过程相结合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笔 算除法的算理,同时学会竖式的简便写法。 2.引导学生将估算技能用于笔算除法之中。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 算,一方面可以确定商的大致范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能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因此,教学时,应使 学生形成先估算再笔算的习惯:每当笔算一道题时,先估一估它的大- 14 - 致结果,然后再来笔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知道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2、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 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 。 知道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教具学具理解商中间、末尾有 0 的笔算方法。黑板。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一、故事引入。 1、孩子们《西游记》这部电视好看吗,那里面长着长鼻子、 大耳朵的是谁呀? 2、检测预习: 师:哪位同学给老师讲讲书中例题说的是什 么故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 0÷4=? (孩子口算结果) (1) 、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 、孩子口算练习。 0÷8= 0÷9= 0÷12= 0÷2= 0÷4= 0÷5= 2、教学例6(1) : (1)309÷3= (让孩子说一说,当0除以3时十位上商几) (2) 、小结:当前一位没有余数,0上面不够商1是,就在 十位上商0. (3) 、独立完成练习 402÷2= 609÷3= 3、教学例6(2) : (1)420÷3= (当碰到被除数中末尾有零时应该如何处理 ) (2)小结:0除以3等于0,个位上商0,余数0要和被除数 0的数位对齐。 (3)独立完成练习。 750÷5= 980÷7=- 15 -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碰到被除数中末尾有零时, 如果前一位没有余数, 0上面不够 商1 时,就在十位或者个位上商0。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 计算下列各题。 0÷8 545÷9 301÷3 354÷7 280÷4 496÷7板书设计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教 学 反 思- 16 - 太平学区教学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三年级 主备教师姓名:吴亚东 第 1 课时 第二单元 笔算除法例 7 (商中间和末尾有 0 所备课时 的除法(二))学生已经学习了商的中间和末尾有 0 的除法计算,当时主要针对 0 学习者 特征分析 除以除数和被除数的末尾有 0 造成的商的末尾出现 0 的情况。这节课 主要是针对除到某一位上,不够商 1,要在这一位上商 0,同时在竖式 上可以省略。 (1)使学生理解当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上不够商 1,就商 0; (2)使学生理解商中间和末尾有 0 的意义,学会一位数除多位数 教学目标 商中间和末尾有 0 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 0 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教具学具 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 0 的笔算方法。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 0 的笔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一、复习 1 .口算: 32 ÷ 8 25÷5 13 ÷ 4 61÷8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760÷4 405÷2 26 ÷ 8 33 ÷ 6 52 ÷ 8 46 ÷ 9 45 ÷ 5 63 ÷ 7 42 ÷ 6 54 ÷ 93.被除数末尾或中间有 0 时怎么办?- 17 - 二、新授 出示例 7: 1、650 元短跳绳,可以买多少根? ⑴读题,做什么方法,为什么做除法?怎么列式? ⑵ 650÷5=?自己列竖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 的,请两个学生板演 ⑶汇报:你是怎么算的? ⑷打开书 25 页,看看书上的两种写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 么? 2.245 元买长跳绳,可以买多少根,还剩多少钱? (1)读题,怎么列式? (2)245÷8=? 提问:怎么计算? (3)思考: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 1,应该怎么办? (4)汇报结果 3、做一做:750÷5 980÷7 631÷3 843÷6⑴同桌任选一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⑵请学生板演 ⑶集体订正 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商中间和末尾有 0 的除法 练习五 第一、二题 列式:650÷5=130 245÷8=教 学 反 思- 18 - 太平学区教学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三年级 主备教师姓名:吴亚东 所备课时 第 1 课时 第二单元 笔算除法例 8、9(估算)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似数”“加减法估算”“因数是一位 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它与“加、减、乘法估算” 学习者 特征分析 又有所不同,后者一般都运用“四舍五入”(学生有所感悟)法取出 近似数再计算,而除法的估算要根据除数来选择被除数的近似数,不 一定用“四舍五入”法,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估算 的本质轻松地算,合理地算。 ①经历估算的过程,探索并总结估算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具体 情境合理估算。 ②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价值, 教学目标 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 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重点:经历估算的过程及思路。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对于估算的应用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19 - 教学流程 一、了解起点,创设情景。 1、 揭示课题“估算” 2、 提问:对于估算,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回答: “求出大概数” “要用四舍五入” “是近似的” ?? 3、谈话引入:课本 29 页例 8 提问: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列式:267÷3≈ 2、请同学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 学习估算方法。 (1)267÷3≈ 如何估算? 生 1:267≈300 300÷3=100 267÷3≈100 生 2:267≈270 270÷3=90 267÷3≈90 生 3: 267≈240 240÷3=80 267÷3≈80 分析与比较: 1、三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正确。 2、前两种是往大了估,而第三种是往小了估。 3、第二种把 267 看成 270,往大估了 3,约等于 90 更接 近准确值,这个估法更合理一些。 引导同学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 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 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 3 元,200 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2、185 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 4 人一间, 最少需要多少间?二次备课- 20 - 第 1 题: (1)同学独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生 1: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买 70 本。 生 2: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买 60 本。 生 3: 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 最 多能买 66 本。 (2)组织同学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200 元能估 成 210 元吗?为什么? (3)组织同学交流:只有 200 元,估算时不能将 200 估 大,只能估小。 第 2 题: (1)同学独立列式估算。 185÷4≈ 生 1: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 50 间。 生 2: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 40 间。 (2)组织同学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185 能估成 160 元吗?为什么? (3)组织同学交流:已知有 185 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 需房间数时,应将 185 看成 200,这样才干保证有足够的房 间。 四、引导同学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21 - 估算列式:267÷3≈ 练习六 、第一、二题 267≈300 300÷3=100 267÷3≈100 267≈270 270÷3=90 267÷3≈90 267≈240 240÷3=80 267÷3≈80教 学 反 思太平学区教学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学习者 特征分析 授课班级:三年级 主备教师姓名:吴亚东 所备课时 第 1 课时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口算、笔算、估算的基础下系统的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 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 数除法的认识、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2.通过判断商的位数,估算近似值等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 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 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重点: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2 -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教具学具难点: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教学流程 一、目标导学 1.导入新课 整理和复习可以使学过的知识更条理、更系统。这节课我们 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 2.板书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 3.展示复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复习提纲 (快速浏览这个单元的内容,并完成复习提纲,将不会的问 题做标注。 “提示:学法指导--------画、记、练、思” ) 1.四人为一组,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 括性的整理。可以用文字、表格或图表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 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2.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1)口算 240÷3= ÷5= (2)在估算时,通常用( 接近的( 3.估算。 440÷9≈ 6≈ (完成上面的习题并说说估算的方法) 4.计算。 576÷3= 567÷9= 672÷6= 399÷7= 181÷2≈ 323÷4≈ 71÷8≈ 194÷ ) 、 ( )法,把两、三位数看作和它 90÷3= 80÷2= 270÷9= 15二次备课)数来计算。- 23 - (想一想: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5.大众电影院楼下有 924 个座位,是楼上座位的 3 倍,楼上 有多少个座位? 6.一个城市去年建了 216 个人工鸟巢,今年建的人工鸟 巢是去年的 2 倍,今年建的人工鸟巢有多少个? (二)学生自主复习: (学生对照复习提纲,快速浏览课本 13 ――32 页内容,并完成复习提纲的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 注)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学习小组互相交流, 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它 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 (二)师生互探 让学生先展示自己整理的内容,让全班学生看,然后大家对 展示的内容给予适当的评价。 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 图,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3.笔算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要注意什么? 4.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怎么计算?商中间、末尾有 零的除法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四、达标训练 1.完成课本第 35 页“整理和复习”第 2------3 题。 2.丁小林家到学校有 450 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 8 分钟,他 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 3.三年级的 225 名学生要乘 5 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 24 - 人一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 注意第 2 题“大约”表示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全班讲评。 五、课堂小结 谈谈自己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 (1)口算除法 ( 2 )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 三位数 ( 3 )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练习七算除法 整理与复习 (4)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 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 法。 (5)除法的估算教 学 反 思- 25 - 太平学区教学设计《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姓名:李静 计划学时 1 课时 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教材分析《复式统计表》是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之前学生已经 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了用简单的 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同时认识复式统计表。教材中的例题设计了分男 女调查学生喜欢的活动的情境,要求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 表,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 结构,并在填表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复式统计 表包括了几个单式统计表的全部内容,更加便于分析和比较各个数据, 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所以复式统计表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为后面 复式统计图的教学垫定了基础。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 认识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统计表的结构填 写方法、对表内数据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 导学生队多张单式统计表进行合并,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 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分析。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 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 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 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学习者 特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 的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统计表的知识基础,教学时 解决措施 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 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 26 - 和预测。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时,就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 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 注意结合实际情景,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 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做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 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 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 36 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 什么? 提出要求: 你能把这 6 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 中吗?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 动 看 书 踢 球 看 电 视 画 画 跳 绳 玩 电 子 游 戏 人 数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 动 看 书 踢 球 看 电 视 画 画 跳 绳 玩 电 子 游 戏 人 数 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二次备课- 27 -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 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 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二、探究新知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 个栏目是什么意思? 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 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 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 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 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 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 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 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 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4、解决问题。 从第一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 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 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二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 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观察这两 个统计表可以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 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第三个统 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 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根据表 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 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的 人数一共是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 可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 和建议。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 28 - 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 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 况。 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 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指导完成教材第 38 页练习八第 1 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 再指名学生介绍一些 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 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 表里。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 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美国获得金牌数在 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 解些什么? 四、思维训练 下面是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想想怎样填写 表中空缺部分。 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 合计 总计 第一 组 第二 组 第三 组 看了这张统计表, 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的饮 食习惯有什么建议? 4 0 4 0 6 10 3 蔬菜 鱼类 肉类 13 3 1 豆制 品- 29 - 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 某书店 2014 年第二季度的图书售出情况如 下,根据所给数据制成统计表。 四月份:教辅书 2631 本,文学类图书 3452 本, 工具书 302 本。 五月份:教辅书 3689 本,文学类图书 2478 本, 工具书 352 本。 六月份:教辅书 5634 本,文学类图书 1953 本, 工具书 427 本。 复式 单式板书设计复式统计表 便于比较 简洁 丰富教 学 反 思太平学区教学设计《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姓名:刘娅丽 计划学时 1 课时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30 -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 位数乘一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口算乘法主要 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数。 第二项内容是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教材先安排口算, 在扩大学生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 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 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 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 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 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学习者 特征分析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 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 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 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 1、通过结合具体情景,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的数乘一 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 行口算。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等探究活动,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 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的口算乘法方法,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教学目标重点: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 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方法。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教具学具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课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31 -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30×3 9×50 20×6 120×2 20×4 40×7 13×3 2×3 2×4 23×2 200×4 400×2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 41 页例 1. 出示例 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 3 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 3 个 15 是多少,怎 样列式呢? 生回答,教师板书:15×3 教师: 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 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 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 15 分成 10 和 5 ,口算 10 × 3=30.5 × 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 5×3=15,个位上的 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十位上的数 1 和 3 相乘得 3 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 1 个十,就是 4 个十,口算结果是 45.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 在黑板上 加以平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教师:想一想,150×3=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 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 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 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 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 口算几百几十数 0 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 再在后面添一个 0. 2、学习教材第 42 页例 2. 出示例 2. 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32 - 教师: 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 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 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口算 10×6 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 9 个 6 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 10 个 6 是多少, 因此, 还要再 加上一个 6 列式解答:6×10=60(个) 答:10 盒有 60 个。 室:要求 20 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12×20 教师: 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 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 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可以把 20 看作 2×10,所以口算 12×20 时,可以先口 算出 12×2 的积,然后再用 12 与 2 相乘得积乘 10. 列式解答:12×20=240(个) 答:20 盒有 240 个。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 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提问: 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引导 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 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在教材上 完成) 教师板书小结。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 70×40 19×10 300×4 14×20 30×70 40×700 24×20 50×502、送水的叔叔骑三轮车每分钟大约行 200 米,如果每 天用 2 小时送水,他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 33 - 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板书设计1、李红买 20 个 6 角的练习本和 30 支 8 角鹅 铅笔。 多少元? 2、动脑筋。 ()×30=900 40×()=2000口算乘法(1)一共要付多少元?(2)付出 50 元,应找回 15×3=45(盒) 6×10=60(个) 150×3=450 (盒) 12×20=240 (个) 先用表内乘法把两个因数 0 80×()=32000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 尾一共有几个 0, 就在乘积的末尾 填上几个 0.教 学 反 思太平学区教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教材分析 授课班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姓名:刘娅丽 计划学时 1 课时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 位数乘一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 34 - 学习者 特征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教具学具教学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口算乘法主要 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数。 第二项内容是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教材先安排口算, 在扩大学生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 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 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 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 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 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 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 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 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 , 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例 1 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 1、口算。 52×10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 46 页例 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 12 套,每套书有 14 本,她 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5 - 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 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 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 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 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 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 12 看成 10 和 2 的和,先用 14×10, 再用 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 想到两位 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 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 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 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 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 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 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 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 1 和 14 乘完后, “4” 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 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 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 4 道题,选 4 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全班学生 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 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 47 页练习十第 2 题的 4 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36 - 1、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3 33×33= 去多少元? 4、 每个教室需要 11 米白纱布做窗帘, 17 个教室共需白 纱布多少米? 1 2 ×1 4 2 4 ×1 2 2 2 ×3 3 41×21=2、列竖式计算。 12×12= 11×26= 3、饭店买来 21 袋茶叶,每袋 23 元,买这些茶叶共用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1、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 1 元 2 角, 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 14 分钟,应付多少钱? 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 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位上的2、 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 把第二 数,得数的末尾盒第二个因数的 个因数 22 个位上的 2 看成了 5, 写错的因数比第 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 一个因数多出 11 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应是多 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位上的 少? 数,得数的末尾要和第一个因数 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 的积相加。教 学 反 思- 37 - 太平学区教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姓名:刘娅丽 计划学时 1 课时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分析学习者 特征分析教学目标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 位数乘一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口算乘法主要 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数。 第二项内容是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教材先安排口算, 在扩大学生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 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 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 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 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 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 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 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 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学生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 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培养 类比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教具学具例 2 主题图、彩色笔。- 38 -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 72×30 35×7= 20×14 50×31 91×40 62×30 81×60 70×21二次备课2、笔算。 23×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 做完后 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 49 页例 2. 出示例 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 说。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 37 个 48 是多 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 老师: 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 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 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 大约有 2000 盒。 (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 7 去乘第一 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 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 同。7 乘 8 得 56,在个位上写 6,向十位进 5;7 再乘第一个 因数十位上的 4,得 28 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 5 个十,得 33 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 3,百位上也写 3;再用第二个因 数十位上的 3 去乘 48, 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 最后把 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 1776 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 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进位乘法和不进 37≈40 50×40=2000(盒)- 39 - 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 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 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 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 记加进位的数。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 54×13 39×27 17×28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 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 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3、巩固练习。 24×41 22×74 44×59 15×21 53×27 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 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 上完成笔算, 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 拿来展示, 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 以示表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 6 ×1 6 2 5 ×1 3 1 8 ×1 7 2 4 ×1 92、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 85 千米, 从甲地到乙地要用 14 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3、 有 36 行苹果树, 每行 17 棵, 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1、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24×19 38×21 38×9 76×99 12×11 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 11×47 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 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2、商店特价出售成套茶具,每套茶具里有 6 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 个茶杯和一个茶壶, 售价 34 元, 今天工作人员共 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 卖出 38 套这种茶具, 一共买了多少元?你还能提 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 出什么数学问题? 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40 - 教 学 反 思太平学区教学设计《解决问题(1) 》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姓名:刘娅丽 计划学时 1 课时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分析学习者 特征分析教学目标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 位数乘一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口算乘法主要 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数。 第二项内容是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教材先安排口算, 在扩大学生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 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 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 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 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 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 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 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 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 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41 -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教具学具难点: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例题图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 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 4 队,每队 12 人, 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 48 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 52 页例 3. 出示例 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 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 5 箱卖多 少钱。 45×12=540(元) 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 5 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 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 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每盒有 2 个球,每排 5 盒,求 3 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12×5×45=2700(元)- 42 -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 9 吨,有 6 辆汽车,这些汽车 4 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 13 元,每箱有 25 块。小刚家装 修时买了 3 箱一共要用多少元?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板书设计1、菜市场运来 5 车黄瓜,每车 70 袋,每袋 20 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 3 层,每层有 12 间教 室,每间教室安装 6 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 装多少盏日光灯?解决问题(1)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3、 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 先在一头种一棵 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找间接量, 树,以后每隔 5 米种一棵,一共种了 324 棵就种 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教 学 反 思- 43 - 太平学区教学设计《解决问题(2) 》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姓名:刘娅丽 计划学时 1 课时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分析学习者 特征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 位数乘一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口算乘法主要 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数。 第二项内容是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教材先安排口算, 在扩大学生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 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 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 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 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 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 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 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 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 1、会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重点:正确解答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教具学具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的活动经验。 例 4 情景图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44 - 一、复习导入 1、练习。 43×11= 32×12= 22×14= 2、出示:小明 5 分钟写了 180 个字,他每分钟写多少 个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4. 出示情景图。 根据给你的信息和观察情景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学 生讨论然后请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在这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 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学生说出想法后在引导、 订正。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例 4,然后向大家汇报,教 师板书。 方法一:60÷2=30(人) 30÷3=10(人) 或 60÷2÷3=10(人) 答:每组有 10 人。 教师提问: 第一种方法的 60÷2=30 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第二种方法的 3×2=6 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教师要知道例 4 的第一种方法是教学重点, 但在这里要 表扬想出第二种方法的同学。 2、指导完成“做一做”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 53 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 一定的时间看题,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 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提问: 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 据?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看第 54 页的第 2 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 ―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 考,完成此题。 方法二: 3×2=6(组) 60÷6=10(人)- 45 -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解 决。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60÷3= 75÷5= 198÷9= 104÷8= 2、学校图书馆共有 700 本书,有 7 个书架,每个书架 有 5 层,你知道平均每乘层放几本书吗? 3、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共去了 540 人,要分成 5 个 植树点,每个植树点分成 9 组。请计算一下平均每组有多少 人。 1、某商店运来一批装微波炉用的塑料盒,准备每个卖 9 元, 这批微波炉盒可以卖 900 元。每箱里有多少个微波炉盒? 2、动脑筋想一想,从图中你能收集什么数据信息?可以解 决什么问题?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板书设计1、 某商店运来一批装微波炉用的塑料盒, 准备每 个卖 9 元,这批微波炉盒可以卖 900 元。每箱里 有多少个微波炉盒?解决问题(2)连除应用题的解决思路和连乘应用题的解决思路一样,应从 2、动脑筋想一想,从图中你能收集什么数据信 问题入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 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什么。教 学 反 思- 46 - 太平学区教学设计《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姓名:刘娅丽 计划学时 1 课时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 位数乘一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口算乘法主要 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数。 第二项内容是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教材先安排口算, 在扩大学生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 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 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 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 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 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 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 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 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 识。学习者 特征分析教学目标重点: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 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难点: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 地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具学具- 47 - 一、复习和整理 让学生打开教材第四单元内容, 看看本单元都学了哪些 内容,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二、复习口算乘法 计算。 20×60 700×30 90×30 80×40 80×80 50×70 15×20 400×20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全班一 起订正,并让学生选题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教师总结:为了 简便计算整十数和整百数相乘,两位数乘整百数,我们可以 先把两个因数 0 前面的数字相乘, 再看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 个 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三、复习口算和笔算 让学生看教材第 58 页的第 1、 第 2 题, 给学生充足的时 间,引导学生认真看懂题意再列式解答,完成后指名学生说 出题意、 计算过程和结果, 集体订正。 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 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问题是什么,根 据问题从题中或图中找出数据信息,再列式解答。 四、巩固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 40×72= 53×30= 23×20= 2、笔算。 58×29 67×13 24×13 33×11 3、解决问题。 (1)学校要为校队队员买 36 套运动服,每套运动服售 价 98 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每箱梨重 19 千克,32 箱梨共重多少千克? 47×54 65×28 31×14 52×36 600×300= 20×700= 80×90= 30×23= 100×70= 50×20= 13×20= 22×40= 60×70=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48 - 1、32 个同学在运动场接力赛跑,平均每个 同学跑 85 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2、一个果园,收了 500 千克桃,运出 13 筐, 平均每筐 25 千克,还剩多少千克桃? 3、 在下面每个算式的方框里填上相同的两位 数,使算式成立。 3×□=1□ 6×□=3□整理和复习教 学 反 思太平学区教学设计《面积》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第五单元 授课班级:三年级 面积和面积单位(1) 主备教师姓名:李治泽 计划学时 第一课时教材分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 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 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学生已经认识了物体的面,也认识了平面图形,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认识面积这个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面积又是学 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或物体的面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学习者 特征分析教学目标- 49 - 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边长 1 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 1 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具学具一、 学前准备 1、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 60 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 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 有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 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 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 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 是怎么说的。 (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 61 页例 1. 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 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50 -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 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 9 个格,激 起学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3)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 1 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 1 平方分米的大小。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 25( ) 。 ) 。板书设计(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 9(面积和面积单位 1、面积: 2、面积单位:(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 500( ) 。 (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 40( ) 。教 学 反 思太平学区教学设计《面积》教学设计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 授课班级:三年级 面积和面积单位(2) 主备教师姓名:李治泽 计划学时 第二课时《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 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 51 - 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学习者 特征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教具学具 学生已经认识了物体的面,也认识了平面图形,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认识面积这个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面积又是学 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或物体的面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1 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10 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 根 1 分米长的毛线和 1 个平方分米的正 方形。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一、课前准备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板书:米、分 米、厘米) 2、你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和长度单 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 63 页例 3. 1 比较 1 厘米和 1 平方厘米。 (1) 请同学们动笔画一条 1 厘米的线段和一个 1 平方厘米的 正方形。 (2)提问:①什么样的图形为 1 平方厘米? ②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的 1 厘米和 1 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③你能与用手势比画 1 厘米和 1 平方厘米吗? 2、比较 1 分米和 1 平方分米。 (1)请同学们用手势演示 1 分米和 1 平方分米。 (2)教师手里有一根毛线,它的长大约是 1 什么?(展示 1 分米长的毛线) (3)出示正方形请同学们估测这是 1 什么? 引导:你们看出 1 分米和 1 平方分米的区别了吗? (4)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 1 分米和 1 平方分米。 (5)展示学生画的图。 3、比较 1 米和 1 平方米。 (1)教师的讲桌的长是 1 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认一下是从哪- 52 - 里到哪吗? (2)讲桌的面积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区别长度单位和 面积单位) 同学们有了 1 厘米和 1 平方厘米,1 分米和 1 平方分米的表 象,你能说一说 1 米和 1 平方米的区别吗?(小组合作到前 面演示,双臂张开大约是 1 米,四个同学把伸开的双臂手搭 手围成的面积大约是 1 平方米) 4、通过估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先小组合作估计同学们所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教师用 皮尺帮助学生验证。 (2)估计自己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再用同学们准备好的 1 平 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 说一说, 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 1 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板书设计面积和面积单位(2) 教材第 64 页练习十四第 5 题。 面积单位: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平方毫米教 学 反 思太平学区教学设计《面积》教学设计- 53 - 学科:数学 章节名称 第五单元授课班级:三年级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主备教师姓名:李治泽 计划学时 第三课时教材分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 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 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习者 特征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教具学具学生已经认识了物体的面,也认识了平面图形,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认识面积这个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面积又是学 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或物体的面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准备 15 个面积是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一、 学前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 15×3 80×60 60×30 25×4 4×30 17×8 400×5 9×13 12×7 26×3 11×100 45×3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 66 页例 4. 出示下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 正好能摆 15 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15 平方厘 米。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 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去设想: 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 “长×宽” 呢? 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学生们准备好的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 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便填表。- 54 - 每排几个(长) 6 有几排(宽) 2 个数 12 面积 12 小组合作完毕后, 由各组汇报本小组通过拼摆后的填表结果, 教师提问: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学生在拼摆 1 平房里你的正方形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时,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有没有在记录表上记录长和宽的 数据相同的情况。如果没有,可指导学生去想,可不可以摆 成一个每排个数和排数相同的图形呢?学生在汇报时,教师 引导学生: “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 (正方形)在正 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 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和应该记住 的公式。 3、学习教材第 67 页例 5. 出示例 5:数学书的封面的长大约是 26 厘米,宽大约是 18 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让学生读题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 道题给出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后老师指导并 说明书写格式。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6×18=468(平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 468 平方厘米. 教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会了面积的计算,你们想知道数学教材 封面的面积吗?同学们可以先估算一下封面的面积再动手计 算一下。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55 -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练习十五 2-5 题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教 学 反 思太平学区教学设计《面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息后本在线计算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