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CT和X光照相会杀白细胞,化疗怎么补白细胞上来

骨折照了X线,还有必要做CT和MRI吗?骨折照了X线,还有必要做CT和MRI吗?搏骨通筋百家号“照了X线,还有必要做CT和MRI吗?”这想必是很多人拿到检查单都会有的疑问,那么究竟是否有必要呢?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清楚这3种检查都是怎么一回事?X线X会穿过人体,不同部位吸收射线,底片上不会曝光或部分曝光,洗片后这个部位就是白色的。优点:快捷、价廉。缺点:受制于深浅组织的影像相互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X光片才能看清。X 光检查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是疾病初筛的首选检查方式。对能够引起组织器官大体的病理变化,同时有密度变化,自然对比较好的部位效果比较好。对于有移位骨折、有骨质改变的骨病、关节部位骨性病变、不透光异物存留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X 光检查费用低廉,投照量小,适合绝大多数患者常规检查;C TCT(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检查原理是X光会断层穿过人体,通过电脑计算后处理为二次成像,具有分辨率高,运动伪影较小的特点。优点:可以断层看,经后处理可以显示更多信息。缺点:费用比X光要贵,且CT检查的辐射剂量通常高于单次X光摄影。CT 检查在显示横断面方面明显优于 X 光片,尤其是对密度高的骨骼组织显像清晰。CT 血管造影能清晰的显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变,对肿瘤的检查灵敏度明显高于普通 X 光片。而且,多排螺旋 CT 能进行三维成像,有助于立体显示骨折形态和结构,利于诊断和确定骨折的治疗方案;CT比MRI更清晰,但MRI的组织细节更丰富;MRIMRI(磁共振成像)是把人体放置在一个强大的磁场中,通过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质子,发生核磁共振,收集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而重建图像的成像技术。优点:与CT相比,它没有放射辐射,没有骨性伪影,能多方面、多参数成像,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缺点:费用相对比较昂贵。图.MRI下的水果MRI检查与 X 光和 CT 检查最大的不同在于检查过程中没有 X 线辐射,对机体的损害很小。其主要用于发现软组织疾病,在骨科主要用于发现椎间盘病变、脊髓病变、半月板病变、炎性病变和出血性病变等。通过不同的处理技术能更早期发现骨折如椎体骨折、骨盆骨折,还可以判断骨折是否为新鲜骨折。不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尽管相对CT分辨率低,但是,各种组织的性质性差异显示较好,有高于CT数倍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对颅脑、脊椎和脊髓病的显示优于CT。各种外伤,如果怀疑伤到了骨头,优先选择X光照片,检查结果快速易得。若要进一步观察,可以选择CT。超声、核磁对于骨皮质髓质等看不清,一般不选择。而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椎间盘疾病需要观察椎间盘与相应的神经根,要想更好观察这些软组织,最优选择就是核磁。同样,对于关节、肌肉、脂肪组织检查,核磁也是首选。总之,三者是不可相互替代,不是越贵的检查越能发现问题,就诊时要遵从医生的检查要求,以便能尽早、准确的发现问题。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搏骨通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中老年骨病养生保健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做CT 你不得不知道的事(图)_网易新闻
做CT 你不得不知道的事(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T是什么?为什么拔个牙都要做CT?是不是医生在坑我啊?”  “CT就是X光吧?跟磁共振都差不多。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就是透视检查身体的呗。”
  “医生医生,我老婆怀孕了,你给他拍个片子检查检查吧!”
  相信大家对“做CT、拍片子”这些词儿已经不再陌生。但是什么病适合做CT,什么病不适合?做CT适合哪些疾病的检查?针对以上问题,今报记者咨询了周口市人民医院CT室主任李国民。
  东方今报见习记者 于露/文图
  CT是怎么回事?
  李国民说:“曾经有位患者,拿着CT检查单到CT室非要让我给他‘洗一洗’,真让我哭笑不得。”
  李主任告诉记者,CT的全称是“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技术”,和普通放射科照片一样,都是利用了X射线的穿透性。均匀的X射线穿透不同组织的人体,部分射线被人体吸收,剩余的就是不均匀的X线。利用计算机技术,再将穿透人体的剩余的X射线还原成黑白不一的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以显示不同密度的人体组织,这就是CT图像。打印出胶片,就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CT片。李主任说:“如果是X光的话,你把手放上去只能看手,把脚放上去只能看脚,它的图像是一个俯视的完整二维图像。而CT是一个断层三位图像。就像一层层切开来看一样。这个是根本性的不同。”CT是靠密度的变化进行诊断的,如果密度无差异,就不能诊断出疾病了。
  CT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加上强大的软件处理功能的支持,能满足很多临床疾病诊断的需要。它由最初的固定探测器的一代CT发展到现在的16排、64排、320排螺旋CT甚至于五代电子束CT,扫描速度越来越快,成像越来越精细。由于技术的成熟稳定和较高的性价比,目前被广泛投入使用的是16排螺旋CT,县级医院及部分乡镇医院都已经普及。
  了解适应证
  “别打个喷嚏就做CT”
  功能强大的CT对头颅、胸部、腹部、骨盆、脊柱、四肢等系统的器质性病变都能做检查。肺组织含气体较多,CT对肺的显示就有了绝对的优势。
  比如,脑瘤、脑梗死、脑出血、外伤等;肺癌、肺炎、肺结核以及纵膈内的肿瘤;肝、胆、胰、脾、肾的肿瘤及部分炎症、外伤等;骨盆内的肿瘤;椎间盘的膨出与突出、脊柱的肿瘤、结核等。
  肺组织含有大量气体,肌体内形成天然的对比,所以CT对肺部的检查具有绝对的优势。低剂量CT可以对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有癌症家族史者等)进行筛查,以期发现早期癌性病灶。CT检查迅速,能很好地观察细微病变,除四肢之外的外伤也要首选CT。由于X光空间分辨率高,四肢的骨骼病变应首选普通X光检查,而不是做CT。
  对胃肠道的检查,CT不如内窥镜。但做内窥镜检查是有一定痛苦的,对于不能承受这种痛苦的病人,还是要选择消化道造影或CT检查。
  例如一个肝炎病人,若肝损伤在还没有达到肝脏器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即还未达到肝脏硬化或癌变的情况下,CT检查可能无法发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做个B超就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不要打个喷嚏就要做CT。”说到此,李主任很是无奈。
  CT检查要注意什么?
  CT检查有三种方法:一是平扫。为普通扫描,用作常规检查;二是增强扫描。从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再进行扫描,可以使某些病变显示得更清楚;三是造影扫描。先行器官或结构的造影,再行扫描,如向脑池内注入造影剂或空气进行脑池造影,再扫描,可清楚显示脑池及其中的小肿瘤。
  一般平扫没有什么禁忌,只要病人能躺在CT床上保持安静就行了。但婴幼儿的自制力差,检查前要做镇静处理。“对于孕妇更要慎重。”李医生说道,“一般不主张在怀孕期间做CT检查,如果必须做,要对腹部做好保护,以免射线对胎儿造成影响。”此外,CT扫描前应除去扫描范围内的金属物,以免对CT图像造成放射状伪影影响诊断。
  增强扫描和造影扫描检查都要向体内引入含碘造影剂,在进行药物增强前应禁食四小时。若患者对碘或其他药物过敏,必须向医生说明,否则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医生要对病人做好耐心说明,消除病人的恐惧感。CT造影是对人体有一定损伤的检查,现在已有其他更好的无损伤的检查能代替,所以现在已经很少应用。
  检查前,患者一定要向医生提供以前的影像资料,如超声、X光片、磁共振等,这样医生可以避免重复检查少走弯路。
本文来源:东方今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回复: 9 | 浏览: 7699
| 字体: tT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精华0&帖子322&经验值1765 &注册时间&妈币1199 &
帖子322&经验值1765 &注册时间&
妈妈网轻聊给生活加点料
妈妈网孕育就是好用
广州圈羊城大小事 尽在广州圈
| 字体大小: tT
关于X-Ray,有件事觉得有必要与你们好友分享,女性朋友的更有用.
周六我和小P到省口腔医院修牙,医生要求拍X-Ray,拍牙根.当走到放射科,小P发
现在放射科前台指示牌有一行细字"孕妇拍片前请与医生联系".出于好奇,小P就
告诉医生我可能怀孕了(当然我们都心知没有),医生呆了一会,再转向我疑惑的问
我:是怀孕了吗?为了想知道有何区别,我就肯定的说是.当时医生面变黑.医生走
回自己的拍照室,捧住一件很大很重的防护服出来.再叫走进拍片室,坐好.然后帮
我套上防护服,衣服很重,很厚,我一个人是无法自己穿戴,同时,从颈盖到脚部
拍完后还要医生帮我取下防护服.所以,一来一回我比其他人用多了医生两倍以上的
时间.所以,D医生更是嫌麻烦不帮拍片的人穿防护服.而且,我怀疑医院到底有几
件这样的衣服?会不会怕人人要求穿不够分,而且又降低拍片的速度.各大医院的管
理层和国家的监管部门都应该被拿去每天照一次,看他自己穿不穿!
现在才有空看完以下的文章, 幸亏周六好奇,才能保护自己.但男同胞就惨D,
不能谎称自己有了,太惨了,只能每次做X光浴.
还记得我们做X光检查的情形吗?全国X光照射科的医生都该去死。
大家不要去做这个检查了
X 射线从被发现的那天起,就一直被认为是一柄&双刃剑&,用射线进行身
体检查,始终是医学界非常谨慎的课题。许多发达国家在多年前已经取消了用 X射
线原理来检查病变(如胸透等),而我国在1989年也对胸透检查做出了严格规定。
但是直到今天,省会各个医院的执行情况却仍几近空白,几乎没有一家医院在
做胸透时,对患者的相关部位采取防护措施。由于各种原因,国家的相关规定已成
为一纸空文。每天,省会郑州数千名患者都在遭受着不必要的电离强辐射照射,并
造成潜在病理威胁。
胸透防护郑州医院全空白英国小伙&较真&愤而离去
郑州某外语学校的英文外教约翰,是一名来自英国伦敦的小伙子。性格内向的
他虽然到郑州才两年,但却有很多中国朋友,是学校里有名的&中国通&。
不久前,约翰在上课时忽然感觉胸闷,并且咳嗽不止。上完课后,约翰来到省
会一家知名医院。按照医生的建议,约翰交完检查费后到放射科进行胸透检查。
来到放射科门口,约翰不禁大吃一惊。他告诉记者,由于当天做胸透的人比较
多,医生让每10人分成一组同时进入机房,然后逐一上机检查。约翰当即对大夫的
做法提出强烈不满,并指责大夫的这种做法违反了相关规定。最后他索性排到了队
伍的最后,要求医生为他单独检查。
等所有人都检查过后,约翰独自一人走进了机房,但他没有直接走到胸透检查
的仪器后面,而是透过机房玻璃向大夫指自己的脖子、眼睛和下身。
无奈之下,医生只得打开房门问他还有什么要求。约翰用中国话告诉医生,自
己是来检查身体的,不是来洗X射线浴的,做胸透检查应该对受检者的甲状腺、眼
睛和性腺做好严密、细致的防护。但医生告诉他 :&医院根本没有专门给受检者准
备防护器具,只有医生才有,受检者接触一两次不会造成身体的危害……&
约翰对医生的答复非常愤怒,他大声告诉医生:&射线的危害,医生应该比受
检者更清楚。哪怕是被X光照上几秒钟,对身体都可能造成潜在严重病变,你的说
法显然缺乏职业道德并且侵犯了受检者的知情权。&
由于该医院确实没有给病人准备的防护措施,最后约翰只得要求医院退还检查
费用。谁知医院的规定又是&只进不出&,僵持了30分钟后,约翰只得悻悻而去,
并且发誓再不到这家医院就诊。
谁知接下来的遭遇更让约翰哭笑不得――他跑遍了郑州市所有的医院,竟然没
有一家医院给患者做胸透检查时有防护措施。
6月2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约翰依然感觉很愤怒 :&在我们国家做X光检查
时,有专人告知受检者X射线对身体的危害,检查前必须要有严格、细致的防护。
贵国卫生部也有严格的规定,他们(医院 )为什么不去执行国家的规定呢?&
射线伤害破坏免疫系统国家两次规定保护措施
约翰所说的&规定&,指的是我国卫生部日发布的《国家放射工作
卫生防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用放射射线)对
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临近
照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应当进行屏蔽防护。对孕妇和儿童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告
知对健康的影响。&
卫生部在《医用X线诊断防护安全操作要求》中还明确规定,对受检者的非投
照部位应当采取适当防护措施,人体敏感部位和组织(如性腺、甲状腺、乳腺等)更
应采取适当屏蔽保护。而早在1989 年,我国就以文件的形式对X线用于治疗、诊断
的医疗应用做出过明确规定。
之所以做出如此严格的规定,是因为放射射线的巨大危害和病理潜伏周期的相
对发病时间较长。
省中医学院一附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徐红卫先生曾遇到过这样的病例:
一名患者在做过常规 X光检查后,忽然腹泻不止,还伴有严重的头晕症状;在接下
来的血液常规检查中,医生竟然发现这名患者的白细胞竟然骤然降到每立方毫米
2000个以下(正常人应该是每立方毫米4000个左右 )!像这名患者一样对射线敏感的
患者虽然临床上发现的不多,但是徐红卫主任还是认为:类似情况一定会有,只是
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罢了。
由于射线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绝大部分会长期潜伏在体内、破坏免疫系统,所以
很多学术专家认为,放射射线的潜在危害是相当可怕的。
X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并感觉不到的射线,它可以穿透人体和一般物体,甚至
金属制品。目前广泛应用的CT诊断技术(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 )、胸透等都属于X
线诊断范畴。北京射线防护教授吴毅曾就此发表观点认为,X 线在穿透人体时会
对人体产生轻度危害,引起人体生物大分子及水分子的电离和激发反应,产生有害
效应,无任何防护的照射就会对人体造成射线损伤。
他特别提醒说,受检者可能受到的伤害是 :诱发癌症、遗传性疾病、婴幼儿智
力下降等。因此,为减少照射,应对非投照部位进行防护,主要是穿戴铅防护用品
(如铅裙、铅帽、铅颈套)用以防护易受损伤的性腺、眼晶体、甲状腺等部位。
据了解,目前一些发达国家 X光受检者几乎都知道要对非受检部位进行防护,
甚至一些国家已经取消了胸透检查。
记者暗访省会7家医院受检者都未得到检查防护
6 月19日至24日,为了了解省会医院对此规定的执行情况,本报记者对7家医院
进行了暗访,结果发现没有一家医院在对受检者做胸透检查时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省中医学院一附院 :
&你们医生是不是怕照射,难道我就不怕吗?&
6月21日上午,本报记者首先来到省中医学院一附院放射科进行暗访。经过15
分钟的观察,记者发现,医生让病人进入胸透和 CT机房时,没有对受检者提供任何防护措施。
一位陪儿子来看病的中年妇女,甚至被要求和儿子同时进入病房。当机房门关
上的一瞬间,这名妇女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她询问一名医生说:&为什么你要躲在
玻璃隔壁检查,你们医生是不是怕照射,难道我就不怕吗?&医生头都没抬说:
&没事的,反正就一次,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记者随即对在此候诊的5名患者进行了采访,他们都表示知道射线对身体有
害,但都不知道国家有关辐射防护的规定。
省人民医院:
&如果患者有这么苛刻的要求,我会说,对不起,我们没有这个条件。&
6月22日下午,本报记者来到省人民医院放射科进行暗访。当被问及&如果有
人要求医院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放射性检查时提供防护,医院是否能提供防护器具&
时,放射科一名姓芦的医生回答得十分干脆: &如果患者有这么苛刻的要求,我会
说,对不起,我们没有这个条件,无法满足其需求。&
在回答哪类人群不适合做放射检查时,这名医生说:&对待3个月以内的孕妇我
们建议最好不要做,其他的人,包括儿童都没事。&
郑州大学一附院:
&我们这里确实没有对患者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但我相信,郑州没有一家医院对患
者采取防护措施。&
6月 23日上午,记者来到了郑州大学一附院放射科暗访,看到的情况与前几家
基本相同,医院也没有为受检者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放射科一名医生了解到记者的身份后表示,我们这里确实没有对患者采取任何
防护措施,但我相信,郑州没有一家医院对患者采取防护措施,甚至我可以告诉
你,全省医院也都没有类似防护措施。
随后,记者还对12 名受检者进行了采访。其中11人表示没听说过国家的防护规
定,也从来没有在类似检查时做过防护。一名大学生表示:&听说过,但仅照射一次应该没事。&
省职工医院: 受检者排队检查,从机房排到门外,检查时,大门还敞开着。
6月23 日上午,记者对省职工医院进行采访时正巧碰见省高校的退休教师在这
里集体体检。记者注意到,由于该医院的胸透机房很小,医生要求所有受检者从胸
透机前向门外排队,然后逐一上机检查。由于人数太多,队伍一直从机房排到门
外,在 30分钟的放射检查过程中,机房的大门一直敞开着。面对记者的询问,医生
的解释是:&人太多了,这样省事。&
此wt,记者又对郑州市第五、第六人民医院和郑州市中心医院进行了暗访,结
果是没有一家医院为受检者提供辐射防护。
另据记者了解,省会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没有购置专门为患者准备的防护器具,
如铅裙、铅帽、铅颈套等。
公众对射线危害知之甚少有关部门将展开专项检查
刘主任是省会某医院放射科主任,他也是较早向有关部门呼吁应该为患者提供
防护的专家之一。谈及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定和目前各医院的执行情况,他分析了其中原因。
首先是有关部门对国家规定宣传的严重缺失。刘主任说,1989年我国就有了相
关规定,2002年,卫生部又做出了进一步规定,但是社会上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规
定呢?他说 :&即便在我们医院的放射科,相信也有不少医生不知道这个规定的具
体内容,何况患者呢?如果相关规定下发后,被锁在抽屉里,仅仅在执法时拿出来
当罚款的依据,还有意义吗?广大患者都不知道,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一些医生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医生应该知道 X射线的巨大危害,但
是在现实中,一些医生为了自己工作方便,动辄要求家属和患者陪同进入机房接受
照射。更有一些医生为了省事,让病人集体进入机房。
最后,缺乏有效监管是关键因素。刘主任告诉记者,医生自身的防护为什么做
得非常好?原因就是有人进行严格的监管。但是在受检者防护的问题上,监管却是
河南省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由于目前相关法规的不
完善和不细化,在监管时确实有一定难度。
这位负责人还向记者透露,从近日开始,省卫生厅相关职能部门将对省直医院
进行射线防护检查,其中对受检者的防护检查将是这次检查的重点之一。
我们真的需要外国人来帮我们监督吗?
[ 本帖最后由 linjie 于
22:21 编辑 ]
医疗防辐射
  X光辐射线对胎儿的影响,较易造成胚胎残废、胎儿畸形、脑部发育不良,以及儿童期的癌症几率增加。不过通常在怀孕初期,暴露于X光之中,比较容易造成重大的伤害,愈接近预产期,影响越小。
  据放射科专家李松柏教授介绍,一般孕妇如果接受了5雷得的X光暴射量,相当于照20张腹部X光片或2次的骨盆计算机断层,此种剂量下将来胎儿导演的机会将增加40%。
  照了X光怎么办?
  医师建议一般女除非紧急状 ...
太恐怖了, 这些东西要让负责放射科的人好好看看.
人总是对还没发生的事情大意.
即使发生了,没追究到他的责任就了事了.
以后还是没必要就别去照了.
精华0&帖子4379&经验值22348 &注册时间&妈币44115 &
帖子4379&经验值22348 &注册时间&BB生日
天啊天啊天啊天啊!
精华3&帖子6283&经验值20631 &注册时间&妈币22779 &
帖子6283&经验值20631 &注册时间&BB生日
产品的质量是商家唯一的生存之道……
精华6&帖子66777&经验值368378 &注册时间&妈币5462771 &
生命是礼物
帖子66777&经验值368378 &注册时间&BB生日
医疗防辐射
  X光辐射线对胎儿的影响,较易造成胚胎残废、胎儿畸形、脑部发育不良,以及儿童期的癌症几率增加。不过通常在怀孕初期,暴露于X光之中,比较容易造成重大的伤害,愈接近预产期,影响越小。
  据放射科专家李松柏教授介绍,一般孕妇如果接受了5雷得的X光暴射量,相当于照20张腹部X光片或2次的骨盆计算机断层,此种剂量下将来胎儿导演的机会将增加40%。
  照了X光怎么办?
  医师建议一般女除非紧急状况,否则应选择在月经开始日算起的10天之内照X光,这样就可以不用担心在受孕以后照X光了。
  孕妇如在不知情的状态下受了X光辐射,也应尽量保留拍片记录,这样以便医生协助你判断胎儿的安全性。一般在怀孕期,如果只是照一张腹部X光,大约是只有0.5雷得的暴射量,对胎儿影响并不足以要求孕妇做人工流产;而只是胸部X光或牙科X光等微量的辐射,对胎儿的影响就更微不足道了。
  因此,只要不是对准腹部或其附近部位的高剂量X辐射,准妈妈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精华0&帖子696&经验值3671 &注册时间&妈币3874 &
帖子696&经验值3671 &注册时间&
希望我们国家也能像外国一样保护我们的身体,不然就太不负责任了.
精华0&帖子1189&经验值6275 &注册时间&妈币7824 &
宝贝幸运星
帖子1189&经验值6275 &注册时间&
以人为本。。。看来到达这一层次还有漫漫长路啊。
有你们的陪伴,细水长流的日子,就是幸福。
精华0&帖子656&经验值3550 &注册时间&妈币3676 &
帖子656&经验值3550 &注册时间&BB生日
太恐怖了, 这些东西要让负责放射科的人好好看看.&&人总是对还没发生的事情大意.&&即使发生了,没追究到他的责任就了事了.&&以后还是没必要就别去照了.
精华0&帖子812&经验值4027 &注册时间&妈币4488 &
帖子812&经验值4027 &注册时间&BB生日
天啊,儿子1岁多的时候摔伤鼻子,还去拍了个头部的侧面片,以判断鼻梁骨的伤势,会有什么后遗症啊?!!
精华0&帖子23278&经验值116715 &注册时间&妈币447571 &
帖子23278&经验值116715 &注册时间&
精华1&帖子16288&经验值83119 &注册时间&妈币104430 &
喜洋洋帅哥
帖子16288&经验值83119 &注册时间&
提醒做CT,胸透,跟X射线的朋友们注意了~~~(转帖) ...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羊城大小事 尽在广州圈
给生活加点料
宝宝成长时光相册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网安备案号:4公安机关备案号: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你选择的金额范畴属于普通装修,将会为你分派装修队,只提供平面设计图噢!
一分钟免费预约!获取4套装修设计方案!
居住区域:
装修预算:02:47&&&&&&浏览4088次
病情描述:去医院看牙周炎大夫让我拍了满口牙的X光片一共拍了14张,拍完非常后悔想起拍了这么多张,一定遭到好多辐射,想具体问一问这个辐射究竟有多大,有什么危害和后果.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你好,X线对人体健康确有一定危害,其主要危害是对人体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使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病菌容易侵入机体而发生疾病,但前提是长时间才可导致危害,您这种情况是没有关系的 指导意见 根据X线理论原理,病人在X线检查时,安全照射量应在500伦琴以内,一般每次是0.4伦琴,所以您这种情况是可以要小孩的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你好你拍的14张片的辐射没多大问题是人体可以耐受的当然长时间接受会对健康不利比如血液系统神经系统 指导意见 对精子有一定的影响你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要孩子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不要过分的担心。 指导意见 X线是有一定的危害,但是没有那么大的危险,并且这是配合临床需要。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X光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手段在国内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大部分患者知道辐射对健康有一定危害,但都认为其危害微乎其微,为了治病也习惯于暴露在X光射线之下。 然而,专家指出,X射线检查对人体有损伤,射线照得越多,致癌的危险性越大,因此国家卫生部早在2002年颁发的《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应对受检者进行必要的防护。但是令人感到震惊的是,目前大部分的医院都在违规操作,“病人无任何防护进行X射线检查”似乎已成惯例,而鲜有人意识到其中的危害,事实上大多数的患者恐怕都不知道卫生部有这个规定存在。 【周末报报道】 X光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手段在国内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大部分患者知道辐射对健康有一定危害,但都认为其危害微乎其微,为了治病也习惯于暴露在X光射线之下。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1月17日,北京市疾控中心放射卫生防护所主任技师杜国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最新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座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左右可能因照射X光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在X光、CT检查比较普遍的日本,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中3.2%是由这两种检查造成的。 有专家指出,X射线检查对人体有损伤,射线照得越多,致癌的危险性越大,因此国家卫生部早在2002年颁发的《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应对受检者进行必要的防护。但是令人感到震惊的是,目前大部分的医院都在违规操作,“病人无任何防护进行X射线检查”似乎已成惯例,而鲜有人意识到其中的危害,事实上大多数的患者恐怕都不知道卫生部有这个规定存在。 医院态度:病人穿防护服还怎么检查? 记者查阅了《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从事放射诊断、治疗的单位,应当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诊断、治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控制实施方案,遵守质量控制监测规范。放射诊断、治疗装置的防护性能和与照射质量有关的技术指标,应当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部位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应当进行屏蔽防护;对孕妇和幼儿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事先告知对健康的影响。” 然而记者在医院遇到的真实情况却是:放射科的医生将患者领至仪器前面,要求患者胸部紧贴仪器站好,然后医生走出房间,关上厚实的防护门,进入被铅玻璃隔开的有安全保障的房间里操作仪器,留下没有佩戴任何防护装备的患者接受X射线照射。 记者以患者的身份打电话到几家大医院的放射科询问防护措施的事情。一家中医院放射科的医务人员在接到电话后愣了一下,似乎对记者所提的问题表示惊讶。之后她劝记者放心:“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照射X光,并没有多大危害,这在医院里是常事。普通的病人来照X光一般都不穿防护衣的。况且现在的仪器比以前先进了,对射线光束的控制很精确,不会照射到非检查部位。只有孕妇才会对其腹部进行遮盖。”而另一家大医院放射科的医务人员则对记者的提问感到可笑,他们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一个规定”,认为“照X光必须身体紧贴仪器,如果穿了防护服,还怎么检查?” 国内胸透使用率为发达国家300多倍 记者通过调查证实了医院的违规操作确实普遍存在,看来,大多数人对于X光的危害的确相当漠视。 那么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提出的一座千万人口城市每年有350人因照射X光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的数据,究竟是如何得出的呢?记者就此专门请教了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放射防护科的科长于宁乐医生。 “其实放射学检查致癌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具有随机性效应,不一定摊到谁的头上。”于宁乐向记者解释,“350人致癌这个结果是用人口乘上一定的比率得出的。对于个体而言,因辐射致癌的几率是随机的,可能是0,也可能是100%。但是对于一个群体而言,患病率的增高是可以肯定的。” 普通人最常接触到的辐射源就是X射线检查与CT检查。这种辐射能够穿透细胞、破坏DNA,甚至诱发某些癌细胞。X射线会破坏细胞内部结构,对遗传分子产生难以修复的终身性破坏。还有研究表明,X射线会破坏红细胞,可能会诱发白血病等血液疾病。 尽管X射线中含有有害辐射,但是作为一种必须的医疗手段,X射线检查在国内依然广泛使用。尤其当患者的表面症状不足以确诊疾病时候,就需要采用X光和CT检查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用X光检查骨折是最常见的,此外它还能观察到肺、肝、肾、脾等内脏异常情况;能发现肋骨、锁骨、胸椎等骨骼肿瘤;还能发现胃溃疡以及肠胃炎引起的黏膜肿胀、肿瘤等。CT检查和X光的原理基本相同。 于宁乐告诉记者,我国以前对于X射线检查是没有限制的,近些年来,在有关专家的呼吁下,国家开始重视医疗辐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定没有被很好地实施。相比之下,国外在这方面要走在中国前面。人体各部位细胞对X射线的反应程度不一,其中以性腺最为敏感。很多国家进行放射检查时,都要求必须对非检查部位尤其是性腺、甲状腺进行屏蔽保护,以使放射损害降到最低。医生如果有疏漏,都很可能因此被吊销放射执照。美国、日本等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淘汰胸透检查,在为数不多的使用国家中,英国的使用频率也仅为0.2%,而我国则高达61.8%! 北京市疾控中心放射卫生防护所主任技师杜国生在披露X光危害时提到两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2004年,北京一家医院曾因为向澳大利亚发送未加防护拍得的X光片,受到澳大利亚检疫部门的警告。而一位外籍孩子在国内医院就诊拍X光片检查时,他跳下床拒拍,他认为在他们国家做拍片检查时,都给病人围上铅围裙。中外对受检者保护的观念差距可见一斑。 那么X射线检查的危害具体有多大呢?有专家曾经以最需要用X光检查的骨科手术为例,推算了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接受照射的剂量。患者需要接受X射线检查的次数为:诊断时一次(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则要加做一次CT)、手术后检查骨骼复位情况一次(关节复位病人需要在手术中加做一次)、手术后一个月复查一次、术后三个月复查一次。这是基本的检查次数,多则6次,少则4次,以后则按照骨折患者康复情况不同以及片子是否清晰需要重做、上下级医院转诊重做等因素而定,一些病人起码做到10 次以上。 拍摄一张X光胸片,当射线在检查区域曝光时其曝光率约为160毫西弗特(计量辐射度的单位)/小时,约为0.045毫西弗特/秒。以胸部肋骨骨折为例,拍摄一张胸片大约需要 0.5秒,因此接受一次胸部X射线检查,患者要承受约为0.023毫西弗特的辐射量。按照六次X射线检查,一个肋骨骨折的患者前后总共要承受0.138毫西弗特的辐射剂量。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西弗特,也就是说,身体每接受一西弗特(1西弗特=1000毫西弗特)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0.0165的致癌几率。以此推算,一个肋骨骨折病人将增加约为千万分之三点八的危险。 而对其他医学检查来说,一般四肢做一次X光检查要接受的辐射量为0.01毫西弗特,腹部为0.54毫西弗特,骨盆为0.66毫西弗特,腰椎为1.4毫西弗特,上消化道为2.55毫西弗特。以此推算,因为医学检查导致健康人群患癌的风险在千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之间。 孕妇儿童在辐射高危人群之列 尽管大部分的医院在对普通病人进行X光照射的时候并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但是对于孕妇,还是有所顾忌的,对其腹部进行遮盖。于医生建议孕妇应该尽量避免此类检查,尤其是怀孕头三个月的孕妇。因为此时是胎儿重要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X光可能使这些尚未发育定型的细胞组织产生突变,胎儿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也会增高。还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如果因头部受损伤做CT检查,对以后的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影响,而对空间识别能力则没什么影响。 除了孕妇之外,儿童也是辐射损伤的高危人群之一。从放射生物学理论分析,一种组织的放射敏感性与细胞的分裂活动成正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较之成年人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如果短时间内接受较多次数的X光照射,危害就会慢慢累积,造成身体细胞不可弥补的损害,将来诱发癌症等病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因此国家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严禁从事与放射工作有关的职业。 如果说患方只是偶尔接触X射线的话,那么作为医方的放射科医务人员受到辐射损害的可能性更大,尽管他们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卫生部法监司公共卫生处负责人表示,卫生部曾对国内 15个省市的医院进行监测,记录显示,医疗界人员接受辐射的程度居各行业之首,医学辐射是目前辐射污染的主要来源,医务人员由于接触射线的时间长、频率高、距离短,他们受辐射的强度比传统核工业的工作人员还要高。 医务人员短期接触大剂量的射线,会发生急性皮肤烧伤、坏死、放射性皮炎、眼球晶体浑浊继发的白内障;长期低剂量的辐射,发病则一般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可能发生白血病、其他肿瘤、胎儿的畸变等。然而对于医疗辐射的危害,很多医生自己都没有足够的防护意识,虽然医院也提供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医务工作者会因为麻烦而不愿使用。不少在X光机下进行骨科手术和手法复位的医生,手臂上的汗毛全部脱光,这表明辐射已经对身体产生危害了。 标准形同虚设 胸透遭到滥用 导致X射线辐射危害比率上升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其实问题并非出在缺少标准!”于宁乐认为,我国目前出台的一系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已与国际接轨,并无什么两样。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标准却常常形同虚设,拍胸片享受到屏蔽保护的患者寥寥无几。更有甚者,有时体检时,医生为节约时间,甚至要求几个体检者同时进入拍片室,一人拍片其他人未加任何防护地在一旁等候。“医院可能认为患者是偶尔来做一次X光检测,即使没有防护,危害也不大。但实际上,医务人员并不能因为受检者仅仅是来医院检查一次而忽略对他们的防护。” “还要严格控制X射线检查的适应症!”于宁乐指出,接受辐射剂量的大小取决于放射科医师,而是否需要接受放射学检查,则完全由临床医生决定。有些医院的医务人员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滥用X射线检查,本来病人完全没有必要接受X射线照射的,结果医生为了多收医疗费,无端让病人接受照射。作为医疗工作者,应该时刻站在患者的立场为患者着想,能用B超检查的尽量别用X射线检查;非用不可的,也应该选择辐射剂量相对较小的X光片,而避免使用X光透视。 生活中明显滥用X射线检查的例子比比皆是:每年孩子的入学检查、学生升学检查、从业检查、单位体检,没有一项能离开了X光胸透。而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颁布的《电离辐射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规定:“X射线诊断的筛选普查应避免使用透视方法”。我国和国际的儿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也明确规定,“不能把肺部的常规检查作为幼儿和青少年的常规检查项目,如每年的体检。”但在我国,尤其是生活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城市里的人群,“胸透”已经成为了体检的“保留节目”,而这种做法在国外早已被摒弃。 “患者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拒绝不合理的医疗照射。”于宁乐担忧,目前患者当中缺乏防护意识的人比比皆是,有些患者甚至自己当起了自己的医生,在缺乏相关知识的情况下盲目地主动为自己选择X射线检查。还有就是患者的家属,没有特别需要陪护的患者,家属不必一起跟去做检查,这样受辐射是完全不必要的。 不过,人们也不必因为担心辐射而拒绝必要的X光和CT检查,更不必为此连医院放射科的区域都不敢进。拍胸片时,X射线在检查区域曝光率约为160毫西弗特/小时,距此两米处则为80微西弗特(1毫西弗特=1000微西弗特)/小时,约为中心点的1/2000,此时的致癌几率约为百万分之一;而在距离中心点6米外的辐射为1.5 微西弗特/小时,约为中心点的五百万分之一,致癌几率更是微乎其微。
副主任技师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更多相关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补白细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