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在银行全家跟着忙看书,四面没东西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02-06-01 22:24
你无聊的打字玩啊?
 无垠的蓝天 
 无限的空间 
 我的心想飞 
 不知是否可以划出 
  ―――――――― 一道美丽的弧线 
发表于:02-06-06 14:44
这是看球前的热身??
发表于:02-06-16 00:05
你花了多长时间打字??
我可是花了近两个小时帮你找错别字,可惜,可惜!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书店测评|没有书架、一周只卖一本书,这更像是行为艺术
15:42 来源:澎湃新闻
听说北京最近开了一家没有书架和书柜的、一周只卖一本书的“书店”,有点好奇,于是顺道去看看。这家书店叫做“未读Club”,是由“未读”文化品牌来运营的。“未读”有自己的出版业务,所以开家书店也是情理之中。去之前已经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但多少还是有些震惊。一是老旧的胡同与书店所处的现代设计空间之强烈对比,二是这家“书店”一览无余,比想象中狭小很多,以及几乎与书无关。北京东城区东四九条胡同,右侧建筑便是未读Club所在的共享际5Lmeet。未读Club在北京东城区东四九条胡同口,100米之外有家护国寺小吃,过个街口便是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与和敬公主府,书店所处的环境是一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模样。所以一走进未读Club所在的、被称为“共享际5Lmeet”的这个地方,颇具现代设计感的空间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反差。共享际5Lmeet内部。但是走到这家未读Club的“门”前(其实并它没有门),还是让人有些泄气,“原来这么小!”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还以为是个奇怪的商场休息区。这基本上就是未读Club四分之三的空间了。这家书店每周只卖一本书,而这本书就躺在书店的每个座位上。我去的那周卖的是《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作者是美国一位书籍装帧设计师,他在书中用图片的方式来讲述人们的阅读心理。其实呢,就是一本随便翻翻的话就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的书,没有太多文字,也不是我们惯常的叙述方式。立在座椅上的《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拿起一本书,在这个看上去很坚硬的椅子上坐下来。还好有一层毡垫,坐上去没有那么难受。椅子可以360度随意旋转,毫无压力,据说可以方便围坐讨论。差点忘了说,这家书店的设计师是那个小有名气的青山周平,曾参加过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节目。所以书店设计感十足,这一点无可否认。旋转的座椅的确方便小组讨论,但我坐在这椅子上想象了一下,感觉讨论的氛围很难热烈起来嘛。这高冷的设计让人不免有拘谨之感。座椅近景。这家书店原来还是24小时的呢,号称“提供一个在深夜读书自习的地方”,读者可以自带一本书来读。细思极恐,怎么感觉有点像某些恐怖电影里的镜头啊:一个人、一本书、三排冷冷的椅子,然后不知道从哪里就会冒出一个恐怖的东西。当然,我觉得青山周平还是有道理的。不管是一人读书,还是几人讨论,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空间里,多少有些行为艺术的味道。如果用来摆拍,那效果也是极好的。未读Club在举办“11·11”换书活动。就像上图所示,如果大家坐姿整齐划一,那即便听讲座也可以带着行为艺术的味道。但是如果人来多了,就无法体现青山周平设计的优越性了。比如下图中,讲座参加者远远超过了18个座椅能够承受的范围,只能再搬一些可能没有顶着设计师名头的椅子救急,而没椅子坐的人只能站着了。同时,从上下两幅图的对比可以看出,观众的朝向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改变,这也是360度转椅的好处。等等,我们不是来测评一家书店的吗?怎么一直在讲室内装修与设计啊?!没啥书,也实在没办法当书店测评!你说它不是书店吧,但它的确和书有关。除了卖书,在这里,每周末都会举办一个和书有关——更准确地说,对文艺青年口味——的活动:有围绕书的讲座和交换书的活动,还有电影放映。到目前为止,每星期主推的书都是未读自己出版的,于是未读Club成了一个固定的新书发布场地。店员说以后也可能推荐其他出版社的书,不过我想这肯定要等他们做出些名堂来吧。《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就是未读自己出版的书。未读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冲着文艺青年来的。他们对外宣传是这样说的,从他们出版的图书,以及这家书店的设计也都可以看出来。贴在墙上的书名,每周都可以换。连书店旁边的储物柜都这么有型。书店对面的海报,“开店”也是文艺青年共有的梦想之一。有兴致的朋友可以在这里投递明信片,墙上有投递口。投递提醒。这样的“书店”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赋予读书这件事无限的美感,它总是能满足一些人对于“读书”这件事的想象。但也有一个坏处,它遮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为求真知而读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甚至毫无美感,看看“书呆子”们无处下脚的书房就知道了。所以,我只能接受它是一个打引号的“书店”,而不是真正的书店。
责任编辑:顾明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未读Club,书店
评论(50)
澎湃新闻APP下载读书人生实乃幸福快乐人生(续二)
我的图书馆
读书人生实乃幸福快乐人生(续二)
三、读书的方法灵活多样
读书的方法。读书方法大有讲究。“读书要有选择,也要有好的方法。读书要有目标,没有目标,收获就不大,因为时间有限呀!”。借鉴前人的读书方法,必将大得读书之益。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三国董遇读书利用“三余”:“老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即要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学习。徐锡麟以“三心”、“两结合”为特点读书法。“三心”即专心、细心和恒心。“两结合”即读书同修身养性相结合、读书同锻炼身体相结合。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仍常到书室外散步、打拳、做体操,以调剂读书生活节奏。毛泽东在校读书坚持“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琐事,不谈男女方面的事。他的“见缝插针”法,说的是充分利用各种时间来读,早上起床读、晚上躺下读、外出视察在车上也要读。张五常主张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即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它底线或记号却不可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如此等等,这些名人名家和读书人归纳的读书方法,都是经验之谈,都是有效的读书之道。当然,好的读书方法还不只是上述这些。对于读书人来说,读书方法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伴随着读书实践,借鉴古人的读书方法,学习他人的读书方法,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书方法,总结探索自己的读书方法,创法拓展,不拘一法,相互取法,以法增效等。由于读书与个人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今后发展的关系密切相关,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由于人们读书的价值,读书的神圣权利和读书的搏斗精神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书方法。特别在今天,在跨学科、大文化的大背景下,读书方法、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协同、统一,会形成一些新的综合读书法,会在读书实践中讲究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有机组合。比较分析的方法。所谓比较分析,指比较分析书的时代背景、主题和题材,说明全书各部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以及逻辑上的内在联系,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的学习方法。通过系统分析性阅读,能对书的主题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论述。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书籍也是如此。读一本书或一类书,应该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把它放在一门学科系统中,从整体和部分、对象和环境的关系中,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这一统一体中找出一门学科的规律以及与外界事物的联系,并且研究这种普遍联系性和系统性,进行有层次的、条分缕析的整理、提炼,使孤立、零散的材料进入一个统一、有机的大系统。只有这样注意在普遍联系中,用整体的观点、联系制约的观点、结构有序的观点以及输入输出和反馈的控制原理去研究,就能从总体上,而且是在比较深的层次上,把握一门学科的规律性,才能研究好这门科学。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发展。在比较分析性阅读中所做的笔记是概念性的笔记,既包括作者的概念,也包括读者的概念,既要注意这些因素的相互联系和横向对比,也要注意它们的来龙去脉和纵向对比。通过阅读,这些概念和内容被加深和拓展了。夏丐尊读书法。即把精读的文章或书籍作为出发点,然后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由精读一篇文章带读许多书,有效地扩大自己的涉猎面。这是著名语言学家夏丐尊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大量的相关性书籍完全可以联系起来阅读,以便加深理解和扩大知识面。把精读的文章或书籍作为出发点,在读一本重要的书籍时,应当由此及彼,带读其它书,向四面八方拓展开去,促使我读更多的书。白驹过隙,岁月流转,谁也无法挽住时间的脚步;铅华洗尽,历史承载,却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沉淀在我们的胸口,心生崇敬,挥之不去。有一种精神,总是令心灵为之震撼;有一种感动,总会让我们热泪满眼。预测读书法。也称超前思考法或悬测读书法。面对自己比较熟悉或正在研究的题目的文章或书籍,可先不忙翻看其内容,而是悉心研究题目,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个题目由自己来写会分作几章几节,组织怎样的结构体系,对其中的重要观点又将从哪方面入手,组织哪些材料来论述,并将自己的设想写下来,然后再拿它与原文对照,看哪些地方不谋而合,哪些地方意见相左,哪些地方自己不得其解。对不谋而合处,稍加浏览便可,对意见相左处,要推究谁正谁误,原因何在。对不得其解处,要舍得下功夫,不但掌握人家的观点,还要掌握人家的思路和方法。这样读书能强化对书中思想内容的印象,了解作者思路,明了自己思考的不足之处和知识的薄弱环节,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此外,还有“全息读书法”,借助于全息摄影术,可以把自己的阅读空间从具体的阅读对象中扩展延伸,进行全息式知识补充、视角调整、方式铺垫;“追踪研究读书法”,对于特定的研究对象,择书而读,读中有研,研中复读,有序进逼,灵性驱动;“框架读书法”,就是将书中的知识归纳成一个个框架,在读书中随时将合适的内容放进去;“质疑读书法”,一边读书一边对书上的内容提出疑问;系列组合读书法;网络滚动读书法;等等。在运用这些方法中,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应用逻辑读书法,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并且要看著者所提出的界说,是否有系统的发挥,所建立的原则是否有事实的根据,所叙述的事实是否有原则作指导,如此就可以判断此书学术价值的高下。第二,应用体验读书法,就是首先放弃主观的成见,不要心粗气浮,欲速助长,要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切己体察,优游玩索,虚心涵泳。须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以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把读同代人的书,当作就是在全国甚至是世界学术之内去交朋友,去寻老师,与作者或国际友人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把读古书当作尚友千古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故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即从这种读书的体验里去理会,去反省,去取精用宏,含英咀华,去体验古人真意,去绍述古人绝学,去发挥自己的心得。第三,应用“全体选部分读书法”,从部分看全体的玄思方法以读书,可以说是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之法。譬如,由读某人此书,进而博涉及此人的其他著作,进而博涉及与此人有关之人的著作,皆可说是应用由部分到全体观的方法。然后再由此人师友等的著作,以参证、以解释此人自己的著作,而得较深一层的了解,即可说是应用由全体观部分的方法。此外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趋势,由某一学派的立场去观认某一家的地位,由某一家的著作以代表某一学派的宗旨,由全书的要旨以解释一章一节,由一章一节以发明全书的精义,均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玄思方法以读书。这样,读书的收获就会大得多。
网络阅读的利与弊。有人说,网络阅读就要代替传统的阅读方式和方法了,你还谈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意义呢?确实,网络的出现与日益普及,大大拓展了阅读空间和丰富了阅读形式,以至使传统的阅读生活受到了冲击与挑战。有相当一部分人自从与宽带网络亲密接触之后,原有的阅读生活随即被刷新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化之一是越来越少进书店了,买书数量也随之递减;变化之二是对纸质书本的阅读量减少,而网上阅读的时间则随之增多。在网上还看到,有的人算了这样一笔账:现在书价是越来越高,一个月买七八本书要花两三百元,而不限时包月宽带网才一百元(还有继续下降的可能),再花一百元买张网上读书(密码)卡,你就拥有了几个数字图书馆和数十万册图书,可以在任何时间上网择书阅读和下载,真是方便极了。然而,在网上阅读时,身体只能处于一种僵直的状态,既不自在也不舒服。比如:不能躺着看,只能坐着看;不能用手翻书,只能用按键翻页;不能用笔勾画精彩的文字,只能用鼠标来点击选择文字……而且包容了所有媒体特征的网络因其丰富性和虚拟性,往往会使人面对它时显得无所适从,以至跟着感觉走。有时,一不留心会不知不觉悟地迷上了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因此,网上阅读并不充满轻松与快活,反而日渐感到了悲凉与忧伤。不可否认,无处不在的网络正愈来愈大地影响着现代社会,并以不可阻挡之势日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因而,网络对社会大众的不断分解与融合也将是空前的,对于读书群体自然也不例外。一个真正的阅读者,即便网络再时尚再方便,那也只是某个方面的时尚与方便,因而它很难完全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更多的阅读还得在书本上进行,因为书本阅读的许多便利与自由,正是目前的网上阅读所欠缺的。现在的网上阅读还算不上是真正的阅读,只能算是一种网络浏览。阅读是缓慢地品评与回味,它与速度无关。而浏览是走马看花,它与速度关联。其实,现代的读书生活既少不了阅读,也少不了浏览。一个阅读者可能在网络的浏览中日渐散失阅读的兴趣,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没完没了的浏览欲望。何况,网上阅读只是一种读书方法,它不能代替其它读书方法。如此说来,网络时代的阅读,一旦完全告别了纸质书本而完全依靠网络来进行的话,到头来很有可能是真正阅读的完全终结。因而,每一个读书人,只有在网络时代里保持应有的警觉与清醒,才有希望保证网络时代的正常阅读生活。
读书要有计划。人生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刻开始,而没有规划目标就无法实现,人生也就很可能一事无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读书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这对一个人读书很有导向作用。读书是一个过程,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要有计划,才能有好的读书效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浩瀚书海是无涯的,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计划,不能毫无目的地乱读一气。一般来说,很少有时间一口气吧一本书读完,这样,就需要进行实践规划,否则,本来兴致冲冲买来、借来要读的一本书,结果到头来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过去了,还翻不到一半。读书计划应包括所读之书目、读书的时间分配、地点的确定、进度的安排、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解决的程序,等等。其实,读书的方法很简单!积极地读书,读积极的书;有系统地读书,读有系统的书。所谓积极地读书,是要有主动的读书态度,不能在别人逼的情况下才读书;而读积极的书,则是指书的内容,应该光明、向上,而不能消极、颓唐。至于最后两句话的意思,则是说应当先拟定一个读书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来,书的内容更应当选择有系统、有组织的,才能收到最佳的读书效果。&
读书要分类。由于书籍的类型不同,每个读书之人的内在动机、需要和心性不尽相同,没有一种对所有人都普遍有效的读书方法。读书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困惑求知型。主要特征是:以惑求学,以学解惑,获得知识,启迪心智,上下求索,拓展人生。二是揽镜自照型。主要特征是:重视反省,以镜正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是高山俯瞰型。主要特征是:立意高远,高屋建瓴,总体把握,提升境界。四是海边拾贝型。主要特征是:兴之所致,俯拾而得,把玩欣赏,怡情修性。五是蜜蜂采花型。主要特征是:广泛采撷,吸取精华,运思良久,独有心得。六是盲人摸象型。主要特征是:摸着一面,不及其余,片面深刻,惑于偏论。在这些阅读类型上,值得警惕的是盲人摸象型。这是读书时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常常表现为:对作者的思想没有完整理解,只着意于只言片语,或者盲目相信作者的观点,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贵在质疑的眼光。结果,读书就可能误导了自己。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作工作而只当作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未尝不可采用。所以,读书人应该读四类书:一是读那些实用的,能够立竿见影,解决实际问题的书籍。采取信息式的阅读方法,为了帮助查证、参考。例如字典、辞典、百科全书、地图一类的工具书;各类教科书以及相关的辅导书,参考书;各种技术操作性指导书等。工具需求类的书籍,功能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总要随时代的变迁而调整这些书,我们无需花大功夫去读,购置需要的放在身边,需要时,即查即用,见缝插针地读。二是读那些教人生存的获得型的书籍。如《资治通鉴》、《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之类的政治专业书籍,采用“困惑求知型”的阅读方法。这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是一个专业人员的立身之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都是一定得读的,它们应尽可能多读一点。这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加深学养、提高理解、判断能力是很有好处的。由于阅读这种书有着较为明确的目的,在阅读过程中不以对于书本所传达出的表层或浅层意蕴作简单的认知和掌握为满足。还有些书籍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必读之书。如历史类书籍。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民族悠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环境,以及在这种时代、环境里萌生的各种新技术、新思潮,新文化,从中发现我们探索、学习的新目标、新起点、新任务,否则,即使你是位专家,是位颇有影响的学者,但你决不是个读书人。三是读那些精神的,能够拓展视野、丰富涵养、启迪心智、教人智慧的书籍。采取三种读书方法:“高山俯瞰型”的读书方法。比如哲学、文史及励志书。由于这种读书的超现实功利性使得读书主体而言成为一种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高级精神活动。阅读这些著作要慢读,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品的真正的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 “揽镜自照型”的读书方法。比如读人物传记、回忆录之类的书籍,我采用这种读书方法,重视反省,以镜正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边读边思考,甚至拿自己的生活来印证,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蜜蜂采花型”的读书方法。如文学艺术、科普知识之类的书。因为它们是人的精神需要的食粮,能够陶冶情感、启迪心智,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自己情感的需要,感受新的审美情趣,追求美好与高尚。因为这种获得型书籍的阅读其实是消遣性书籍的阅读的延伸,即在对于书本的阅读过程中,原本持有的消遣性目的逐步为从书本中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和审美感受的期望所取代。四是读那些消遣型的书籍。采取随意的“海边拾贝型”的阅读方法。如罗曼史小说、许多漫画、写真集、侦探武打小说等,都属于休闲类需求。消遣型阅读如同其他消闲方式一样,是人类为调节高度紧张的身心,消除工作疲劳而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消遣型阅读对于阅读主体的知识素养、审美能力不作过高要求,只要具备现实的、经验性常识的人皆可以从事此项阅读。麻醉性的阅读在将进入成年的时候达到顶峰。如果看的恰好是本好书,他们会有所得,而如果看到的恰好是本坏书,也就会在无形中受到污染。当今,那种麻醉性阅读就是造成大量的文学作品质量低劣的一个重要原因。
读书要泛观博取。一个人想在某一领域里有所成就,就得博览群书学有专攻,对历代各家各派书籍进行分析研究和继承借鉴,而对历代书籍的博古通今、分析研究、继承借鉴,就是读书的鉴赏力。一个人亲近一本书,需要一种机缘。但是这种机缘是等不来的,需要在博览群书中增大这种可能性。古人云:“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读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读破万卷书是夸张,但读书多对人肯定有好处的。有位名人所说;“读书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读书要泛观博取。首先就要“泛读”。所谓泛读,就是要多读书,尽量扩大知识范围。读书万万不能狭窄。读名著,读科普,读历史,读各类书籍,潜心研究,日积月累,才有成就,通过各种途径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凡是在某一科学问上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有许多它科学问有深广的基础。鲁迅强调博览群书。他读书是极力精深的,同时他又非常强调博览,主张不要对自己的阅读范围作过狭的限制。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书不在厚薄,给人启迪就算好书。俗话说开卷有益,在我们读书的过程中,往往被一本小册子书所吸引,它没有什么长篇大论,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人坐在山路凉亭的茶桌旁,喝着大碗茶,听路人把稀奇古怪的故事娓娓道来,听后沉思,却感到了内容就是我们实际生活中曾经和正在发生着的事情,给读者的是一种沉沉的有时也能让人陶醉的情感。书海无涯人生有限。读书要泛观博取,但也有个速读和略读的问题。速读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快速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在西方大约从20世纪40年代起,开始加以研究。实验证明,人们阅读一个字,并不需要对每一笔划、每个字母都看清楚,而是只凭整体形象就能辨认。对于词和句子也是一样,只要其中几个主要的字映于大脑,大脑就能凭经验将它们联成意思。略读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如关系较远的书,可以大致浏览即可,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以此了解全书的大概内容;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读书要读精。读书有泛读,也就有精读之分。泛读固然可以拓宽眼界,保证对所精读的书籍的外部环境的熟知。但真正掌握本事,全在于精读。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读书要讲究严谨的学风,至关重要。如果把浩瀚的书籍看作是地表的江河,那么,由它汇集流向的就是知识的海洋。这海水蒸发升华,形成五彩缤纷的云朵,横空飞翔,而后凝结成水滴,化作绵绵细雨,在滋润大地之后,又汇成新的书流。周而复始,这就是人类知识的更新和循环。作为个人而言,所能拥有的无非是这一循环之中的一个瞬间。这就是说,无论我们多么的努力,也都只能吸取这其中的一部分养分。“读精”是“读破一本”的概括语。选定一本书后就要让自己沉浸其中,取其精华,所谓“书桌上只放一本书”就是这个道理。读精必然会带来读书方法上的“精读”。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精读”的十字真言。还有一句老话说“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读书就是要讲究精读,讲究由表及里和去芜存精地读,读细、读透、读懂了,才可能有去伪存真和由此及彼的理解,才可能有某种领悟或启迪。读一本好书,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精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这实则是大大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惟有这样“精读”,从篇章结构到段落区分及词语使用都要深切领会,从语言到情节,从论据到论点,从思想到文采,从思维方式到行文风格……,才能深得书中之精髓,才能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创造力,变别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才读得实在,读得香甜,读得有长进,有收获。当然,精读,既要有宁静的心境,也要有一定时间的保证,因为心念浮躁、浮杂,心猿意马,就会神荡不收,难以沉潜入书,自然难有所得。“精读”必然会带来读书方法上的深读和“反复”读的方法。深读,就是在掌握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作深入的了解;在理解重点内容之后,把各部分内容融会贯通,形成整体的认识,并把该记的都记住,该体会的都体会出来,还可以进行联想、质疑,写出心得体会。“反复”读是读书的渐进方式。“反复”大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次读书中的间隙性“反复”;一种是阶段性的“反复”。前一种“反复”可以归于精读中,而后一种“反复”更具魅力,更具实用性。因为,它即给人的大脑有“休生养息”的时间,又给人以思索的机会和空间,若几经重复其效果极易倍增,理解的层次亦常会有新的提高,说不准还会有顿悟的火花闪出。反复中,每一次重复是对人的大脑皮层的一次刻划,且是对上一次收效的巩固和深化。读书学习,贵在循序渐进。循序,也就是要依序“反复”,有了“反复”才有渐进,有了渐进方能有最后成功。精读是决定读书质量的一个关键。有人说,如今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真假信息如洪水般泛滥,哪里有时间去精挑细选一本真正适合自己的好书,哪里有时间去反复读一本书?于是,有的人读书很多,理解不深,概括不了,表达混乱。为此,把自己总结出来的精读一本书的十点要求推介如下:把经典论述的句子找出来;对书中的名词、概念加以界定(特别是一些关键的词);对该书形成的背景(或理论产生的背景)应有所了解;归纳出基本观点和特征;同类的事物要比较;找出理论的体系结构和逻辑关系;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或操作、原则、步骤);理解典型案例;分析其指导意义、可应用的领域、途径;找出其局限性和不足。
读书要正确处理博与精的关系。读书首先要处理好读书的数量与质量问题。读书要有个数量要求,因为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涉猎广泛的知识。同时,现在处于信息时代,图书出版的门类、内容越来越多,出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多读是十分重要的。常人说博览群书方能成才,指的也是这个意思。当然,读书不能一味追求数量,囫囵吞枣、浮光掠过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读书要讲究质量,特别对那些质量高、知识含量大、值得品味的书要精读,加强理解和领会。人们要想多读点书,多从书中受到益处,对读书问题上的辩证关系不可不察不思。因此,在博与精上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博”与“专”的关系&。读书要“博”“专”兼顾。知识的博、精和点、面应很好地结合起来。“无涉猎则不能通,无专精则不能成。”这就是说,首先要博览群书,古今贯通,然后在泛读的基础上选准方向,突出重点,专攻精读。人本身便是从地球上的动物群分化出来的。人类的科学分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二者本是一体,可分又互相转化、互相渗透和扩展。既然是这样,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时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从上学读书、学知识的过程上看,先博后专。然而要想成为某门学问的专家,读书不仅要博还要专,就要下苦功学习专业学科知识、管理科学知识等,读原著、读名著、读巨著;在读书的态度上,要做到既要重视“博”又不能忽略“专”;在读书的方式上看,要先专后博。首先,要读本专业内部的经典著作,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进而要读本专业方面的新近之作,了解本专业发展的现状,跟上形势发展,做到思想与时代同步。现代化社会,知识大爆炸,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分工也愈来愈细,这对我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业有专攻”,只有在一个领域,一个专业内,成为内行里手,成为专家至少是准专家,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专业书不但要读,还要读博、读深、读新。其次,要读与专业有关的相邻学科的知识。有一种书,不是专业书,但讲的是与专业有关的相邻学科的知识,这种书就需要浏览。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还有一种书,不是基础科学,但同我们的关系也很密切。如语言文学、历史学,对学习专业有辅助作用,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这些书不读,就会局限我们的思考力。再次,要读专业之外的书。有一种书,看似与专业完全无关,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周围都会有一些奇妙的事情发生,比如电脑书、环保书、办公自动化图书等。现代的读书人还像古人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恐怕是不行的。博学而后才能提高专业的领悟力,增强自己发现问题的本领。另一方面要做到“博”中有“专”,能放能收。读书做学问,过于专门,便会孤陋寡闻;过于博杂,则样样通而样样松。在读书的“博”与“专”问题上,只有专而能博,才能通达,博而能专,才能深刻。不管学什么专业,都应该把握住这个辨证关系。二是正确处理“杂”与“精”的关系。读书应杂而后精,不杂无以为精。且不说学科混沌的古代,单看分科越来越多的今天,世上哪一位专家,无论是自然科学的,还是社会科学的,都是杂家与专家的统一体。有科学家早就在呼吁大学文理分科不能太绝然,否则不利于人才培养和发展。因而,不妨提倡读书的面要广一点,种类要多一点。博大才能精深。当代著名作家秦牧在谈到读书时主张采取牛和鲸的吃法,即“牛嚼”与“鲸吞”。什么叫“牛嚼”呢?他说:“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有的书,刚开始先大体吞下去,然后分段细细研读体味。这样,再难消化的东西也容易消化了。”这就是“牛嚼”式的精读。那什么叫“鲸吞”呢?鲸类中的庞然大物——须鲸,游动时俨然能一座飘浮的小岛。但它却是以海里的小鱼小虾为主食的。这些小玩艺儿怎么填满它的巨胃呢?原来,须鲸游起来一直张着大口,小鱼小虾随着海水流入它的口中,它把嘴巴一合,海水就从齿缝中哗哗漏掉,而大量的小鱼小虾被筛留下来。如此一大口一大口地吃,整吨整吨的小鱼小虾就进入鲸的胃袋了。人们泛读也应该学习鲸的吃法,一个想要学点知识的人,如果只有精读,没有泛读;如果每天不能“吞食”它几万字的话,知识是很难丰富起来的。单靠精致的点心和维生素丸来养生,是肯定健壮不起来的。“牛嚼”与“鲸吞”,二者不可偏废。既要“鲸吞”,要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又要对其中少量经典著作反复钻研,细细品味。三是正确处理&“博”与“约”的关系。读书宜广不宜狭,宜博不宜约。读书要由博返约,在博的基础上达到精。研究一门学问,或者说读哪一个专业,做哪一种业务工作,不能说限定在哪一门学问里的书才读,别的书就不念。因为只读某一门学问的书,知识面就太窄了,碰到别的问题你就不懂了。没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专业的“金字塔”是筑不起来的。“博”就好比塔基,“精”就好比塔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不仅对于自己的专业领域须如此,而且有必要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有时间读读其它专业的书籍,常常会使自己对本专业的有关问题反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受到启发。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近代科学分野严密,治一科学问者多固步自封,这对于分工研究或许是必要,而对于淹通深造却是牺牲。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则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疑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立。如今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学问的大气、深厚是需要以广博的涉猎做基础的。作为一个读书人,知识领域面尽量宽一些为好,只要正确处理与自己本专业的关系,知识面越宽越有利自己的专业研究,做到触类旁通。读书只是个基础,搞学问则需要把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去研究问题,从已知中发现未知,并加以解决。人们常常议论道,现在许多杂志上的文章都有不少雷同的感觉,甚至重复性很大,突破大的不多,小修小补的不少,给人一种“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印象。四是正确处理“读经典”与“随前沿”的关系。经典让人厚重,前沿让人激越。以厚重的心情对待经典的阅读,虽不至焚琴煮鹤,然而,闲适之际,展卷细读,意犹未尽之余,击节而唱,口齿留香却是有的。就像作者佚名的文中所说的,在经典之中,可以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恬淡;可以梦忆红楼“万艳同悲”的苍凉;可以来到希腊城邦和亚里士多德探讨《诗学》;可以有“自在飞花轻似梦”的善感;可以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可以有“一丈丝纶一寸钩”的闲适、访田园五柳豁达千古尘嚣、到盛世诗唐品啜韵美律香;也可以点燃《第一炉香》和钱钟书先生进行《神?鬼?人》的对话。心灵因为细腻而伟大,因为有了经典的沉韵。以激越的拥有紧随前沿的心态读书亦是必不可少的。跟着前沿的节奏,尽管并不经典,尽管并不深厚,尽管你觉得有的书在浪费你的时间,但是也必须阅读。游走的状态,游走的存在,在矛盾的双方中,点燃两极,和谐两极,是需要做到的。因为我们不能局限于一个类别的阅读,一个单一领域的研究,需要广泛地涉猎各个领域,我们需要在忙碌中充实,在闲适中诗意,在艰难中执著,在安逸中探求。
读书要有选择与规避。当今有很多人立意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创万年业。甚至有的人还写出“立志读尽人间书,发奋识遍天下字”的对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古之学人曾有“汗牛充栋”、“知无涯而生有涯”的感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书籍知识却是无限的,即使毕一生之力勤学不懈,也很难学完全部的知识。古人尚且有这样的感叹,而当今之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书多得用迅速浏览的速度都看不过来。一个人一生不可能读尽天下之书。今天的书店才真叫“琳琅满目”!书太多太多了,多得几近泛滥且鱼龙混杂。纵不说粗制滥造,至少是种类繁多,接触的方面甚广。已然是茫茫书海,令人不知何去何从。书有良莠之别,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启迪思想和陶冶情操的,阅读了有不良思想情感的文章决不仅仅是翻阅的劳累之苦,甚至可能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消极性的影响。坏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纵人恶欲,使人混沌。如果不慎读上了一本坏书,就又好似进入一条被污染过的河流,污水流过的地方,花无法生,草不能长,没有鱼跃,少了虾跳,腐枝败叶随处可见,酸臭之气到处可闻,无一丝微生机,只有一片死寂。读这样的书,只能毒腐灵魂,摧残身心,丧失自我,萎靡精神。既然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好书才读,不好的书和没用处的书就不读。所以,在读什么样的书的问题上还是要有规避,否则不但无益而且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有可能把人引入歧途。然而,选择和规避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这信息时代里,信息量增长的速度,远不如信息垃圾增长的速度。马尔萨斯说,人类社会的生活资料是按照算术数列增长的,而人口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同样,信息和信息垃圾的比例也必定是这样。在当代社会庞杂的信息载体中,不要说网络上,就是图书里,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都是件不容易的事。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选择出有价值、有分量的书,规避坏书、无价值的书呢?读书人应是个文化人,有了文化人的慧眼择书而读,就会事半功倍。名人名言娓娓道来,书籍浩如烟海,生命十分有限,只有择书,才能充分享用上乘之作。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在二三流的书里耗费时日,最终只能驻足于三四流的水准。择书是门艺术,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与其读10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10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值得读的书。与其10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一部书精读数遍。因此,读书人要有精品意识,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一是确立选择和规避的标准。分辨书的好坏,不要先入为主。别人说‘好不好’是个人观念,总要自己亲身自看一看,来判断它的好坏,内容是否对读者有用。选择和规避首先要确定一本好书的标准。好书和有用书的标准是什么呢?这要根据每个人所学的专业、从事的工作来定。一般地说,对专业有关的、对工作有关的,能学以致用,产生经济或思想建设效益的就是好书和有用之书,对这些书,必须认真读、每天读、反复读,这就叫去粗取精。选书的标准:一是拥有最广泛的读者,二是超时代的,三最引人入胜的,四是最有教益和影响的,五是为广大读者接受而不深奥难懂卖弄学问,六是探讨人生不断出现而尚未解决问题的书。好书是不会因思潮的变迁或舆论的转移等因素而被时代抛弃的。人类的根本问题在任何时代里都是相同的,追求幸福、公正、真理,崇尚美德,改变落后,是人类经久不衰的目标。而好书是从来不会游离于此目标的。读书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只有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书要遵循“三个依据”:依据自己的需要、读书的目的;依据特定的历史时期的需要;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坚持“三个原则”:选择基础书;选择一流的书;选择经典名著。采取“三个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参考推荐书目、书评等专家意见;通过浏览前言、后记、关键章节来选书。二是在选书上做到“三戒”:一戒黄色二流的书。虽然说读书没有禁区,但是阅读有路径。无数事实证明,若在青少年时期阅读不健康的书籍,极易使一个人的人生之路走向岔道而出轨。有的人就是因为看了那些书,觉得兴奋、好奇,随意模仿,扭曲了自己的心灵,从而走上犯罪道路。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书不切实际,胡编乱造,对学生造成严重误导,很不适合儿童看的书籍。读书、买书要多加挑剔和警惕,慎重选择。蜜蜂酿蜜当取,苍蝇逐臭当弃。二戒作态的书。一般来说,那些低级趣味黄色下流危害人的书,一般能够直接被人所觉察,而那种歪曲事实真相、错误的、虚假的反映社会和人生的东西才是最大的危害。坏书、坏文章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作态。比如若干某明星或是名主持人的自传、某外国电影的原著小说中译本、关于网络英雄的几种传奇和七拼八凑的理论预言等等就不值得一读;那些说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貌似“绝对真理”,实际空洞无物的书,那些无真知灼见无真情实感人云亦云的书不值一读;那些把别人的作品汇集成一部大著作的作品不值一读;最可恶的那些貌似新颖实则低劣的赝品不值一读。作态的文章古往今来层出不穷,总是有人爱写,当然也总是有人爱读,因为演戏与看戏可能也该算得人性的一份需要罢。我们不习惯,不看好了;不能勉强别人,却也不必勉强自己。三戒时效性的书。当前的阅读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对于通俗文化的过于关注,歌星影星的所作所行往往成为人们的追逐热点和模仿对象。当下最热门的书不一定是有价值的书,即使是有价值的也不一定是适合你自己阅读的。如:媒体上鼓吹宣传的书、礼品书、辅导类的书、卡通书一定要慎读或不读,对人没有好处。当然,我们并不是反对通俗文化,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但要符合规律,加强引导,更多地接触一些更为优秀的东西,对人生,对社会,对国家都能给以烛照的那种。三是在读书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注进去又漏出来,一点儿痕迹也没留下;第二类好比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带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掉了,只剩下豆渣;第四类像宝石矿上的苦工,把矿渣甩在一旁,只拣那些纯净的宝石。第四类人的读书方法比较好。因为,第一类人读了等于没读,第二类人读书读变了质,第三类人弃了精华,取了糟粕,只有第四类人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为书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写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其中必定有些东西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了,或者原本就有讹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个人认识水平的差异,导致书中存在一些“糟粕”。大凡读书能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人,一般都能学有所获,进而做到为我所用,以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有益的东西。开国领袖毛泽东读《史记》时就善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是书中那些精华给了他启示和教益,使他在领导中国人民求解放、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读书,惟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一个是读书要有所鉴别。书有良莠之分,道有正谬之别。发光最亮的未必是真金,喊得最响的未必是真货,流传最广的未必是真理,炒作最热的未必是真经。要选择对我们有意义,有帮助的书来读。要多读好书。每个人学识有所不同,一位才高八斗的人,看书无数,当然知晓什么书是好书。在当今世界,一些黄色书刊正在模糊人们的视野,污染人们的心灵。对此,读书时应该提高警惕,注意选择,注重效益,有取有舍,因人而异,要像宝石矿上的苦工一样,读书时扔掉“矿渣”,留下“宝石”,为我所用!二个是读书要做到不唯书。有的人将书籍看作是真理与规律的化身,凡书上所讲都是金科玉律,都是良师益友,于是尽信书,皆唯书。这是不对的。宇宙万物都在运动发展变化,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一家之言,一域之见,难有片面性局限性,时间既公正又残酷。哲学里讲只有相对真理而无绝对真理。世界上没有“句句是真理”的书,并不是上了书的,就是对的、就是真理所在处。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本前人近人所著,不能尽善尽美,可寻有益之出,取其精华,去其糟泊。读书不可拘泥,不可尽信书中所言,在读书学习时,定向的选择,深入的研究,把从属于这一类系的知识搞懂、吃透,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巩固、提高,开创出新的东西来,使其更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推动前进的步伐。
读书别追时髦。鲁迅先生曾采取“开书目”的方法劝导青年系统地读点经典名著,不要抓到什么读什么,什么热读什么。追着时髦去读书,非但获取不了什么知识,往往因被一些所谓“热点”牵着鼻子走,使自己最终学无所成,误了大好时光。艺坛的追星热误了不少青少年,书坛的“追星族”也同样要不得。这几年,中央下决心惩治腐败问题,已经公之于众的胡长清、成克杰等便是党内个别腐败人物的典型案例。然而通过文学作品揭露腐败问题,以推动反腐败的深入开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一窝蜂地都去写这类题材,有的作品甚至淋漓尽致地以展示丑恶为能事,对于读者来说,其副作用就不言自明了。江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江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选择,读书不能勉强自己。如果我们的内心有读书的强烈要求,那么,我们就应当学会读书。读书要“虚心”,切忌好高骛远。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我们今天读中国书最怕的是把西方的观念来穿凿附会,其结果是非驴非马,制造笑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读书是为人的根本,也是发展自己、改变自己的力量源泉。物质文明的发展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现在生活好过了,不用再为生活拼死拼活了,享乐主义也就滋生了。整天玩网丧志的、沉迷于花天酒地的、到处找乐子的随处可见。这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古人有言,居安思危。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认识。社会的竞争是激烈的,强中自有强中手,如果太迷恋自己的能力,这不但愚蠢,而且很危险。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在知识里面它不存在珠穆朗玛峰。学习是不能偷工减料的,一靠记忆,二靠思考,有了积累才能创新,而积累说白了就是抓紧以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多记点东西,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充实,功力才能更加深厚,一切不良的诱惑才会被拒之门外,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读书别追时髦,就要摒弃功利浮躁之风。读书已成为一种传统观念深入人心,稍加仔细想,我们会发现每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告诫:不要忘了勤奋、踏实、刻苦读书。然而,如今在心为钱累、人为物乏,思为权倾的日子里,汹涌的物欲洪涛冲淡了一些人读书的欲望,浮躁而焦虑的心态导致一些人养成追慕虚华,冷落书香,甚或漠视糟践读书的习性。现在有些人读书带有明显的偏颇。有的读者只读那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书。杨玉清先生在1940年曾严厉地批评那些假读书的人:以读书为混文凭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混官做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时髦、为装饰品的人,更不是读书人……马克思之所以无比伟大,主要是因为思想的人和实践的人在他身上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破俗套,除虚名,去功利,戒浮躁,不装腔作势,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治学,是伟大时代对学者的呼唤,也是人民群众对学者的期望。读书不是一种注解,而是一种创作是最艰苦的劳动,要摒弃功利浮躁之风。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读书也一样。具有浮躁、阴郁、冷酷的性格的人不能读好书,对人生持消极态度的人和功利之心太强的人不能读好书。因为这些特征注定人在读书的时候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其读书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想读书且懒惰而又浮躁是读不好书的。天下成大器者,无一不是踏实刻苦努力的结果。学习不仅要勤奋、刻苦,还应讲究方法。现在有些人缺乏勤奋刻苦读书的精神,读书必装腔作势,或嫌板凳太硬,或嫌光线太弱,这都是读书未入门路,未觉与味所致。有人作不出文章,怪房间冷,怪蚊子多,怪稿纸发光,怪马路上电车声音太嘈杂,其实这都是因为文思不来,写一句,停一句。一人不好读书,总有种种理由。大学问家林语堂有一首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还有一句诗,“春困秋乏夏打盹,守着火炉待来年。”都是讽刺那些找各种理由不读书、不学习的人。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尽管读书的日子很苦,但没有书的日子更苦。不过你要知道,读书是苦乐交融的。苦中有乐,乐中带苦。无论人生是辉煌还是暗淡,无论道路是坎坷还是平坦,只要一如既往地“嗜书如命”,义无反顾地与书一生相守;只要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
读书要学会思索。古人曾说,不会读书,书是平的,会读书,字句都浮起来。要把书读活,关键在于思考。光读书不思考,会变成书呆子,结果就成为书的奴隶;光思考不读书,会变成空想妄想,结果也是架空了知识,得不到真的认识。所以治学问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所以,读书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古今中外,几乎所有学有建树的人都十分注重读书与思考的内在关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概括地道出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读书要为用而读,就必须勤于思考。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的智慧,是独立的思考的精神。”鲁迅也曾指出,“冷看”,有助于思考和理解;“热读”,有助于想象和丰富感情。确实有些无实际价值的书大量涌进入们的阅读范围,如果不提防,就会空耗精力。没有思考的生命,没有人生可言。读书是学人的本职。读书人要做到用眼睛读、用口读、用脑读、用心读,“四读”合一,把读书当作思考问题的过程,边读边思考;把读书作为研究的过程,边读边研究;把读书作为解决问题的准备,不能肤浅地停留在为读书而读书,要结合实际将知识用活,才能焕发书籍内涵的光彩。读与思好比吃饭,不仅需要牙齿咀嚼,还需要肠胃消化。不思考的读书,永远也无所得。只有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并认真思考,才能深入进去,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能力。不会思考、不善应用的人,“知识”掌握得再多,也是死板和僵化的。“抱着西瓜只说圆,捧着桂花只赞香”,不过是一个书呆子而已。思考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的过程。一书一世界。打开一本书,就进入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也许会有高楼林立,站在高楼下会觉得自身很渺小。但是如果只是用崇拜的眼光去仰视那一切,放弃了自我思考的机会,那却是万万不行的。“我思故我在”,“学而不思则惘”。什么时候都不能不思考,自己的脑子也决不应该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要在充分的思考之后作出拿来的选择。即使是权威,也要有敢于怀疑的勇气。这样的读书过程才是一个思想、知识再创造的过程,这样你才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巨人看得更远。所以,只要在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之下,遵循人类的思维的一般规律,在文章字里行间所叙述的事实基础之上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就一定能追寻到他们思维的踪迹,进而抓住并掌握他们的思想观点和思维方式。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人的大脑就像人的胃,起着摄取消化吸收知识的作用。尽管人们吃的食物相同,然而由于各自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同,获取营养成分的多少也不尽相同。日积月累,“高矮胖瘦”自然形成。要使读书达到最大功效,除精选书籍之外,大脑积极的思维活动同样起着关键作用。读书与思索如同吃食与消化一样。读书者需要动脑,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作垃圾处理。正确的读书方法,既要记诵,也要思考。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重要的是,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至于在读书过程中如何思考?&1985年10月4日《北京日报》上登的一份文摘卡: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波诺在《思考研究教程》一书中,提出了最佳思考七步法:不怀先入之见法,在观察事物时不能预先带有成见。细大不捐法,对事物各有关方面不论巨细,都加以考虑。慎始善终法,要求人们能预想自己行为的后果。用不分法,凡做事必经目的明确,避免盲目性。重点优先法,遇事要找出重点并予以优先考虑。采广选法,要学会“狂想”,考虑到各种可能性。最后在辨别、判断中去伪存真。设身处地法,遇到不同意见,要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有助于打破僵局,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读书要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形容虚心好学、眼睛向下、真心诚意向学问比自己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人的一生中,定会有不少迷惑不解的问题,需要搞清弄明,需要解决,对此,大凡有两种办法,一是向人请教,二是向书中觅答案。其实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能“不求甚解”,而是要刨根究底,不耻下问。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不耻下问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所穷。”而“则更是发掘书中的‘精义’”的重要手段。提倡“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这样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读书最可怕的是自满。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读书必须理解,遇到疑难问题,要虚心请教,或查找有关资料。务必求得完全了解,千万不可囫囵吞枣,敷衍了事,马虎过去。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没有上过学,没有任何文凭,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们都不会拒绝。书是我们的益友,诚如冰心老人所言:“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做人处事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但是,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人,并不太多。究其原委,恐怕在于光读不想,只读不问。猎奇求趣、浮光掠影的读书方法,势必陷入孔子指出的“学而不思则罔”的迷宫,谈不上有所得、称不上“会读书”。读书需要不耻下问,这“需”亦是“虚”,是虚心的一种成分、一种“基因”,惟虚故能受,满则无所容,因为,也正因为有这种“需要”在,读书才有了原动力,读书才有了一个直接的切入口。按“需要”找书读,读之味浓,一读遂入;一旦得之所需,心悦之情不可言语。如有多次,读书之热望便可能骤然提起。如若一时于书中找不着答案,而只要这种“需要”的欲望和要求尚在,继续找书读的意愿往往不会就此泯灭,进而“寻寻觅觅”仍常会在书中进行,又一朝得之所需,疑窦豁开,那种如同盛夏吃下冰淇淋的爽心感、甜蜜感,是他人无法感受的。读书,如何“不耻下问”呢?章太炎先生再三强调,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学问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曲园先生,吾师也,然非作八股,读书有不明白处,则问之。”合起来,就三句话:学问以自修为主;不明白处则问之;将人生忧患与书本知识相勾连。
读书要用心专一。有了书就要用心去读,逐字逐句去理解字里行间所表达的真情实感。纵览古今,横观中外,哪一个伟人不是博览群书,靠着刻苦钻研书中的知识,用心体味其中的道理,才取得如此成就的。高尔基曾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可见他读书时也一定是用心去体味的,如果他不用心,又怎么会满足他的“饥饿”呢?而有些人读书,并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用来消遣时光,不用心,不认真地去阅读,理解一字一词的含义,常常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虽然手中的书反反复复地读上好多遍,但书中的没有悟出,到头来一无所获,成绩依然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还浪费了大好时光。当别人在攀向知识的最高峰时,他们还在山脚下游荡,越来越渺小。读书不仅要用心,还要专一。朱熹提出“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主张读书“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小儿读书记得,大人多记不得。这是因为小儿专心,一日授一百字,则只是一百字,二百字则只是二百字;大人一日或看百板,不恁精专。可见,读书“若不专一,东看西看,则此心先已散漫了,如何看得出道理来”?列宁读书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异常惊人。有一次,一位老布尔什维克见列宁捧着—本很厚的外文书在快速翻阅,便问他要把一首诗背下来需要读多少遍,列宁回答说:只要读两遍就可以了。列宁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记忆力,是与他读书过程中的专心致志分不开的。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到,眼、口就必然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
读书要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本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读书也是个渐进的过程,须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能一口就想吞下书中的全部知识。不求甚解,不注重消化吸收,不稳固构筑根基,难免会流于浮躁,为日后留下概念不清、逻辑错乱的弊病。书籍既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读书就要去艰苦跋涉,不能急于求成,一步登楼。特别是对于任务重工作忙的成年人来说,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就更为重要了。一是读书要常温习。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心理科学实验表明:学习、理解、掌握知识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读书不仅要学,还要时时温习,不断复习强化,才能利于后边的学习。因为旧知与新知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的。正如《为政》记下的孔子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只有先温故,先继往,才能知新,才能开来。要知,要开,就不能照搬故、搬往,就要发展,就要创造。“温故而知新”,读书要动脑筋。可以采取全面系统的复习使过去读过的书在脑中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可以采取重点复习以巩固薄弱环节;可以对比前后找出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带着疑惑与书对照,找出症结所在。这样做,才能使知识真正消化,由“得其门而入”变为“破其门而出”。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就是循序渐进读书法。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二是读书不要盲目乱读。读书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型劳动,需要调动你已有的全部知识,调动你的人生经历全情投入,因此读书要循序渐进。限于年纪、知识、阅历,在某一个阶段,有些书是读不懂,也不宜于急着去读。例如:年青时读阿Q,嘲笑别人是阿Q;中年时读阿Q,这才发现自己是阿Q;过了五十岁读阿Q,这才悲哀地感到,没有一点阿Q精神,中国人怎么活下去啊……不同的年纪,不同的经历读书会有不同的理解,要选择最适合自己某一个阶段最恰当的书来阅读,效果最好。读书也不能盲目乱读,否则时间、精力花费太多太长,而所获则不够理想。三是读书要学会下学上达。所谓“下学上达”是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就是说从故的这个特殊性中,发挥人的思维能力,下学上达,抽象出更一般性的东西,这是一个新;再发挥思维能力,联想到更多的东西,这又是一个;再来个上学下达,认识了更多的特殊性的东西,这又是一个新。《老子》一书里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说的是读书、学习,就要能下学上达、循序渐进。所读的、所听的、所接触的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形而下的,这是下学;作为人,作为高级人才,还得上达,上达于抽象的、一般的、形而上的。书大都是因时而著,包括经典著作,都是在当时形成的,不可能超越当时的历史条件。因此,只看形而下的,不问形而上的,那大量的内容,甚至大部分内容都得“推翻”、“打倒”、“废弃”。四是读书要切忌速成。如今,书刊成海,网络横行。这种繁荣兴盛的知识爆炸时代,确为我们求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便,增加了捷径。然而,读书是心灵的运动。品尝读书之乐,切忌速成。只读不想,或者读死书,死读书,就真成了“书橱”,还可能造成鲁迅先生笑谈的那种“不说话时害己,一开口就害人”的巨大杀伤力,后患无穷。鉴于学问之道,千门万户,累层曲折,因此,“敬劝读书人本为己之旨,具求益之忱。”“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这就告诉人们读书切忌“欲速”,欲速自然“不达”。勤奋与休息并不矛盾。只有容光焕发、锲而不舍,方能修得读书的正果。
读书要有度。为人做事都要有“度”。中庸”就是讲“度”。论语中也讲了“允执其中”。恰当地把握事情之“中”,“中”就是“度”,这就是关键所在。什么事都是讲究“适度”,“适可而止。”列宁讲过,真理多一步就是谬误。老子最讲究“度”,“物极必反”,要知足,知止,不盈,去甚,去奢,去泰。事情总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问题就在于把握度,不要转化成坏的一方面。读书也一样要讲“度”。那么,如何把握读书的“度”呢? 一是要掌握自己最佳的读书阅历的平衡点。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但是要找自己最佳的。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读书有“度”,每个人要找自己最佳的平衡点。现在,有一些人读了点书自认为鬼精得狠,非常聪明,也很干练,也很狡猾,很有能耐,甚至比读书读得多的人还能耐,读书读太多反倒显得傻。有的人偏于务实,就这几本书陪他一辈子,就觉着自己的学问就相当够了,自认为只要把有限的书能够理解出花来,能用出花来就可以了,不再读书,凭小聪明处世办事。如果书读得太多了绝对傻,但是不读书,你的本事再大,再干练,确实还是低水平。读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读坏书、读死书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但读好书的坏处却是不显且不易见的。任何理论和观点都有它的历史的、客观的局限性,而人们又习惯了在这种局限中考虑、分析和解决问题,忽略了跳出这些局限之外所具有的创造力。学识对人也是一种限制,正如许多传统观念对于人的束缚一样,这种限制是不自觉的。知识既可以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同时又限定了认识世界的范围和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知识限制了人的精神自由。既要读书,又不要忽略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思考是重要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今天的读书人对古人的箴言大可不必奉若神明。我们要借鉴的仅仅是那种可贵的精神,而不是形式。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偶尔读一点休闲书刊,只要愉快又何尝不可呢?以消遣休息为目的的阅读更适合知识结构已稳定、定型的人,使自己的文化目光更加深刻。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所以读书要勤苦但又不必过分,过了,又会神疲而不入。两者是辩证的,自在掌握适应的“度”便可。二是读书要量力而有节奏。人的胃口的吞吐量是有限的,读书也如此。贪多求快,不讲章法,便会出现反作用,过犹不及。因为读得快,来不及思考、咀嚼,结果后来能用得上很少。它们没有成为自己的血肉,成为知识上宝贵的东西。倘若且读且思,以后它们的帮助可能就会大些。现代科学的发展,却加以证实,如果科学地运用和发展自己的头脑,古人的这些话,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当然,头脑的运用和智能的开发要科学,也是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是死读书,读死书,那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这对年轻人来说,是值得特别当心的。智能的储备,要日积月累。俗话说:“不要一口吃个胖子”,就说得很在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迎接不暇。有些人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应该引起警惕。三是要注意劳逸结合。“文武之道,有张有弛。”该辛苦读书的时候就拼命地读,该休息的时候要好好休息,不要既没学好,又没休息好,把身体累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读书要重在求意。人们常说读书要明理,也就是说读书要重在求意。一个人想在某一领域里有所成就,就得博览群书学有专攻,对历代各家各派书籍进行分析研究和继承借鉴,而对历代书籍的博古通今、分析研究、继承借鉴,就是读书的鉴赏力。读书“贵在明理,重在求意”,不一定要满腹经纶,也不一定要学富五车,但一定要殚精竭虑去钻研,求有所顿悟,有明显的收获,力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体系。读书可忘其句段而不可不明其意。明其意而为已所用,此为会读书。会读书者,于一词一句处联通万物而详察其理,不会读书者,虽熟记背诵亦不知所云。故千百人同读一书,而所得各有不同。不善读书者,虽历游书海而无所获,善读书者,贵与书神交,读有所会,必有所得。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方能明理。读书要立足于一个字:懂。第一步搞懂了,才可能有第二步的前进。读书最可怕的结果是不懂装懂,似懂非懂。武松可以打醉拳,可以似醉非醉;读书不可以打醉拳,绝不允许似懂非懂。读书重在求意,切忌读得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一定要细细品味每个句子,每个词语,甚至是每个字,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读经在专,读史在入,读诗在韵,读诸子春秋在悟。如何读书重在求意?一是读书要把握整体。根据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读书方法,一要宏观把握,二要微观把握。这就是说,既把握整体理论框架,形成比较全方面的认识;又要精研细究,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要阐幽发微。读一本书要整体地读,就是要从整本书的精神、思路去读、去了解、去体会各章各节的意思,就是用一本书的总的思想去解释每段话,才可能少点脱离原义的解释,千万不要断章取义。“学而时习之”,学,是指向实践学习,学习做人、做学问;时,是指经常,也是指及时;习,不是指温习,而是指实践、实习。所以,这句话是讲,要向实践学习,学习做人、做学问,而且经常及时地加以实践,这件事非常高兴。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向实践实习,当然包括向群众学习,向朋友学习,更包括向自远方而来的朋友学习。向远方而来的朋友学习,当然更加高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正因为向实践学习,向朋友学习,学习做人、做学问,并经常及时加以实践,别人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才算是君子啊!二是读书要看书的封面。常言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穿新鞋走老路、旧瓶装新酒的话题永远也不会过时。封面是书的眼睛;题目是文章的凝炼。装帧设计与书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那可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要设计好一本书的封面,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专业知识、聪明才智、灵敏悟性、博采众长等是必不可少的,光会画画绝对不够。书的封面只是书的一种形式。但是这个“形式”可不是“形式主义”的形式,而是一本好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的内容决定书的设计。形式与内容能不能浑然一体,那就是设计者的才能了。要从有限的纸幅内,搞出符合一本好书特点、气韵、情调、风采的设计来,肯定要下一番苦功夫。如果一本书的封面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他可能不买“内容”的帐。美丽而有内容的书,在过去是难得的佳物。过去,美丽的书籍,是由兰质蕙心的人出版,而现在,书籍的美丽,是商人为了掏空你口袋的惯用技俩。于是书店里美丽的书和街上的美女一样,越来越多。看美女固然是件赏心悦目的事,但要拥有美女却是件难事。美丽的女人难接近,美丽的书也要你付出代价。于是,书本越来越昂贵了,而美丽的宠物常常使人不知所措。高明的封面的设计是书的内容延伸,让人一眼就爱上了他。在书的海洋里,图书的封面设计是一本好书的点睛之笔。好的封面为书籍增加分量,与书相得益彰,就像一个美丽女子穿上合身得体的外套,益发高贵典雅。封面设计的魅力在于:摆在书架上落落大方,捧在手里清风拂面,阅读时心情舒展,花点钱买心甘情愿。有句话叫“题好文一半”,是说一篇文章有个好题目,就等于增添了文章一半的韵味。而对于一本书来说,封面的新鲜、书名的生动与否,将对书籍销售的增、滞有一定的关系。三是读书要看书的目录。清朝学者王鸣盛称“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要事先接触整体概念,初读时虽不能完全了解,却有助于加速以后具体内容的学习;此后每次翻书先看目录,就可以知道过去所学的功课,在整体上居于什么位置,其前后关系如何,读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做到胸有成竹。通过看目录了解了所读之书的大概内容,知道与学习兴趣爱好和今后发展的关系是否密切,才有可能对不同的书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关系较远的书,可以大致浏览即可,以此了解全书的大概内容。四是读书要读书的序例。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认为:“序例里有很多好东西,常常讲到写书的纲领、目的。……替别人作序的,还讲到书的优点,是作者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确实是这样,这些很多好东西,却常常忽略。书的序例,即“序文”和“凡例”。“序例”,是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整本书主要内容的简介和优点之评价,也是最切合实际的导读。认真读一本书的“序例”,可以大致知道书的内容。有些书的“序”是作者自己写的,主要谈写书的宗旨和经过,有些书的“序”是作者请别人写的,主要是介绍或评比本书的内容和特色。有的书的前言,实际上也是序的性质,有些书的后记,实际上与跋的性质类似。序、跋是读书指径人门的向导,写书评,不可不读。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对于把握一本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的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五是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书的中心思想,也是全书的精髓和脉络。读书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的要籍,一部一部地从头到尾读,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作进一步高深研究的准备。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用意在搜集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等材料去读,以供自己权衡取舍,推求结论。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一书作几遍看,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六是读书要抓住重点。读书,除了“懒”,便是“乱”。“乱”就是没有条理,没有重点。有的人读书往往东抓一本,西抓一本,不知从何读起。这样读法,事倍功半。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因此,对自己要学习、研究的基础书、重点书和难度大需精读的书,可用“八面受敌”法。如果一次次地泛泛地读,走马观花地涉猎,往往深入不进去,只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而一书作数次读,每次有个重点,少而精,钻进去,每一次都会有新收获,有新突破,久而久之就能“八面受敌”,具备了充分的条件和能力,解决与本书有关的各类问题。鲁迅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跳读”必须有两个基础:一是对相关问题已具备相当认识,才能有拨云见月之功,轻易找出重点;二是带有目的去读,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寻索重点。三是同步通读,同个主题串起来读。这个方法确实可以加强读书的深度与兴趣。所以,从知识体系来讲,把握重点是把握全局的关键,从记忆过程讲,重点记忆有利于把握整体格局。孔子智慧是一个抽象,即东方文化核心的抽象,正确处理人与人、与集体、与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一般地讲,世界的一切,就是“关系”,就是“处理关系”。我们所努力的,就是尽可能正确地去认识关系,把握关系,处理关系;人类社会也逃不出这个“关系”。“关系”和谐,方能存在与发展;“关系”不和谐,必导致灾害,甚至必遭到毁灭。对于这些重点要划上符号标出来,这叫划读。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初读标记,即在读第一遍时,因对书还很陌生,重点在于把握整体精神,理解整体脉络。以读为主,同时用自己特定的符号,划出要点、难点、疑点。第二步是重读整理,依据第一遍读时所作的符号学习要点,攻读难点,思考疑点。七是要带着问题读书。非常广泛的阅读会让人感到抓不住要害,这时不妨带着一两个问题去有选择地读书。带着问题读书会激发培养兴趣,便于重点掌握和突破。引入“问题”意识是读书的前提的。如果读书的注意力预先并没有指向这本书的问题的方向,阅读就难以引发“视界融合”。每个人的历史性和这历史的多元性所意味着的各种可能方向,所以通过读书而引入问题意识是可行而又可能的。读书与问题有密切的关联,读书甚至首先是引发问题的过程,读书甚至不必在乎读的是什么书,只要阅读过程足以引发有意义的问题。那怕读书与理解之间只有偶然的联系,能更进一步引申类似的理由,如同梦境可以引导出“苯环”的结构那样也是有意义的。
馆藏&9996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人之下漫画在哪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