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的说书收收音机电台频率表

今天天气:
“文旅结合”金华非遗走进古子城暨第三届金华非遗年货展
发布时间:&& 稿件来源: 区旅游网
视力保护色:
& & 金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为进一步展示我市非遗保护成果,促进非遗融入群众生活,做好&非遗惠民&,丰富古子城旅游内容,提升古子城文化内涵,并结合过年习俗,我市将举办&文旅结合&金华非遗走进古子城暨第三届金华非遗年货展活动。
一、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 & & & 金华市文产办
&&&&&&&&&&&&&&&&金华市婺州古城保护提升指挥部& & &金华市旅游局
2.承办单位: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协办单位: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 & 金华市婺州古城文旅公司
&&&&&&&&&&&&金华市文化信息中心 &&各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二、活动时间、地点
1.时间:1月10日-14日(共5天)
2.地点:古子城保宁门广场
三、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以展示我市与年俗相关的非遗精品为主要内容,捕以非遗展演项目。以展演、展示、展销、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整个活动分为三大展项。
(一)酒类
以我市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酒类项目为主,组织相关基地参加展示。约15家基地50余个品种。
(二)美食类
以我市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饮食类项目为主,兼顾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小吃,组织相关传承人进行展示展销,鼓励现场制作、销售。约35家基地80余个品种。
(三)展演类
以我市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表演类项目为主,编排节目进行展演。每天上、下午各一场(上午10:00&11:00;下午:14:00&15:00),共计10场。表演时长60分钟左右。
附:展演安排
第一天:10号
1.婺剧花头台&&2.金华道情&3.婺剧抬花轿
4. 金东小锣书&5.金华山歌&6.木偶戏
第二天:11号
1.婺剧花头台&&2.兰溪断头龙&&3.乌龟端茶&
4.磐安大力士摔跤&&5.兰溪摊簧&&6.木偶戏
第三天:12号
1.花头台&2.金东小锣书&3.金华说书&
4.金华道情&5.小和尚下山&6.木偶戏
第四天:13号
1.婺剧花头台&&2.浦江道情&&3.金华山歌
4.九节龙&&5.金华说书&&6.浦江乱弹变脸
第五天:14号
1.婺剧花头台&&2.义乌杂活绝技&&3.义乌道情
4.旗袍秀&&5.脱口秀&&&6.女声独唱&&7. 婺剧选段《巡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货展展演类项目简介
婺剧花头台:通常婺剧班社演出前及谢幕时要进行&闹台&,戏班每到一个演出的场地(&台口&),首场开演前的&闹台&最为重要,班社需打足了精神,使出十八般武艺,若&闹&得不好,便会遭受村人调侃。此套曲目由先锋、曲笛、徽胡、吉子(小唢呐)、梨花(大唢呐)、锣鼓等依次分别主奏各乐段,连接成套,组合了多种婺剧曲牌和锣鼓经,呈现&有规距而无定格&自然复调,曲调流畅而委婉,激越而粗犷,所以也称之为《闹头台》或《花头台》,乃是戏班的&开头炮&。&&闹头台&的意味,一是显名讨彩,最有喜庆吉利出彩的意思,为请戏的东家最最乐意;二为聚集人气,招徕观众,等候正剧开唱,其间,锣鼓点子各什家伙&呛、呛、呛&响起,村人便知好戏即将开演,携儿带女,呼朋唤友,急急地往戏台前赶;三乃技艺亮相,通过&闹台&,乐队进行自我展示演奏技巧,充分反映此班社的演出水平与实力。
金华道情(国家级):金华道情,又叫唱新闻、劝世文。它与杭州小锣书、温州鼓词、宁波走书、绍兴莲花落合称为浙江省五大地方曲种。从明朝至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一直是金华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它是一人多角色坐唱式单挡说唱艺术。唱一段加几句说表,配上简单的动作,即所谓&艺人一台戏,演文演武我自己&。伴奏乐器极为简单,仅一个情筒和两块竹板。
& & & &金华道情是最受金华民众欢迎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道情在金华流传可考的历史至少已有三百多年。
  道情源于唐代宫廷音乐,南宋时期始制作情筒简板作演唱的伴奏。元代散传各地后演唱形式也不相同,郑板桥曾创作散曲型《道情十首》供人演唱。道情于明末传入金华后,在婺州大地生根演化并定型,其后流传金华八个县和衢州、丽水及赣东、闽西北一些山乡。
  清代初年,金华已有艺人将明崇祯三年(1630)发生在竹马馆向家园的一桩传奇命案编成《悔亲记》传唱。至清道光至光绪年期间,金华道情较为兴旺,如金华城区名艺人玉栋传唱的《悔亲记》、《钓鱼记》、《七头记》、《双珠花》、《皇凉伞》等,自道光、同治、咸丰到光绪年间,久唱不衰。
& & & & 这些道情曲目经过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在传唱中不断加工完善,情节曲折、起伏跌宕,人物个性鲜明,语言丰富多彩。从全省30多个曲种乃至全国数百个民间曲艺种类看,像金华道情这样在一个地区范围,有那么多以发生在当地故事编唱的曲目,实属罕见。这些口头文学作品是金华八婺宝贵的文化遗产。
抬花轿(婺剧戏舞):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表演演出的婺剧戏舞取材源自中国民间在举行婚礼时,要抬花轿迎送新娘,表现了四名轿夫在抬花轿途中与新娘相互嬉闹的情景,该舞蹈形体动作夸张,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异常风趣;音乐喜庆欢快很受观众喜爱。
金华山歌(省级):金华山歌是古时金华劳动人民在劳作出行的间隙休憩时,为了舒心解闷、自娱自乐而即兴演唱的抒情歌曲,主要流传于金华西郊竹马馆一带,也在武义、东阳、义乌等地流传。金华山歌历史悠久,代代相传。最早在唐代《婺州山中人歌》中就有金华山歌的记载;宋代金华城内流行&状元歌&;元、明时期则以民间传说作为山歌的主要内容。
& & & &金华山歌内容丰富,以描写农村劳动人民生活为主,体现了金华人质朴敦厚的精神风貌,有着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金华山歌旋律舒展、线性曲折,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曲调高亢,韵味绵长,也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在方耀生等民间歌手的努力下,金华山歌唱红金华唱响杭城,多次获得一等奖,成为民间艺术的精品。
兰溪断头龙:传统舞蹈断头龙古称&江西龙&,起源于江西玉山地区,清末明初时传入金华地区,流传于兰溪市水亭畲族乡。断头龙源自一个传说:一名龙王违抗玉帝圣旨给百姓下雨而被斩,百姓为了感激和纪念他,每年春节、元宵之际,人们请出所祭龙头,与扎制的龙身合一而舞以示祭奠。
& & & & & &断头龙除了一般舞龙套路,最大的特色就是因龙的头、身分离,强化了龙珠和龙头的双人档动作套路,变化多端,舞姿丰富。而龙身则以各种造型作辅助表演,龙珠、龙头穿梭其间,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整场表演共有20余个套路。
兰溪断头龙套路丰富,表演精彩,多次在汇演中获奖。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磐安乌龟端茶(国家级):乌龟端茶是流传于磐安县深泽乡一带具有民间绝技风格的传统舞蹈,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乌龟端茶原为婺剧小戏《浪子踢球》中的一段独舞,通过模仿乌龟的滑稽动作,向客人表演端茶献茶技艺,是戏曲中的丑角艺术表演。乌龟端茶从婺剧演出中独立出来后,又名&寿龟奉茶&,在民间代代传承,并逐渐形成诙谐滑稽、吉祥长寿并与民间绝技相结合的表演风格,产生新的社会文化意义。在每年的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或大型文艺表演时均有演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 & & &乌龟端茶表演者右手掌中托一个木漆盘,盘上放两个盛有水的茶杯。全舞由一人表演,共分两段:第一段表演乌龟出场端茶和献茶,表现向客人献茶的滑稽动作;第二段表演得赏后的兴奋心情,动作欢快。基本动作有后踢腿端茶、前踢腿端茶、后旁踢双手端茶、前旁踢单手端茶、矮踢步交叉跳端茶、平步跳进送茶;跨腿换盘手掌托盘、托盘上下翻、托盘左点转、托盘右点转、弓背托盘、托盘上下送茶、捧盘左右送茶等。其中后踢腿端茶,脚后跟要踢着臀部;前踢腿端茶,前腿要平伸。所有跳进动作都是主腿下蹲的&下桩步&。整体上乌龟端茶表演者模仿乌龟形态与动作,形象逼真,滑稽可笑,音乐与舞蹈相配合。全舞音乐节奏强弱分明,每个跳步都落在强拍上,锣鼓点与动作配合紧密,动作富有跳跃性。
& & &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乌龟端茶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乌龟端茶作为传统舞蹈艺术从婺剧演出中独立出来后,其舞台艺术形象也发生一定的改变,成为磐安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
磐安大力士摔跤(市级):大力士摔跤,又名叫化子打架,在本地流传的年代已很久,2006年被列入磐安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永加村老艺人郑敏回忆,其起源可能是来自旧时候戏班拼台(斗台)时表演的插夹戏(折子戏)。其表演特点是一个演员表演两个角色,表演者背负一个装成两个人的木架,呈摔跤架式,着不同颜色的服装,以双腿和双臂扮作两人,在打击乐的伴奏下,一个人活灵活现地表演两个人摔跤的场面,以抡、转、滚、翻、摔、扫、踢、挡、下绊、托举、扭摔等武术套路、摔跤技巧,做出许多滑稽、幽默、逼真的摔跤动作。全套动作一气呵成,在鼓乐的烘托下,越发显得生龙活虎,热烈火爆。表演更是集独特的道具、体育与艺术于一身,极具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现为了提升节目的档次和水平,已逐渐在民间艺术中融入现代元素。
兰溪弹簧:兰溪摊簧属于南词摊簧,是浙江的古老曲艺形式,演唱风格以脚本文辞典雅、唱腔细腻婉转见长。兰溪摊簧旧时的以坐唱形式表演,表演者六到九人不等,围坐在桌子周围,手执各种乐器,后进过改革发展,逐渐出现单人演唱、双人演唱、演唱加伴舞、唱腔加快板等演唱形式。兰溪摊簧主要曲调有&平板&、&弦索&、&民间小调&等三类。代表性曲目有《描容》、《拜月》、《断桥》、《雷峰塔》等,
兰溪摊簧演唱时讲究字清腔纯,字正腔圆,一直为文人雅士所喜好。唱奏者多穿长衫,举止文雅,素有&摊簧先生&之称。
九节龙(市级):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表演演出的&九节龙小巧轻捷,其特点一是动作套路变化丰富,二是舞龙过程中舞龙人也有精彩的舞蹈技巧,三是速度快,二十多个动作能在十几分钟内一气呵成。九节龙人少道具轻,动作灵巧多变、活龙活现。舞蹈动作有盘龙、龙抓身、挨背龙、龙搁脚、左右跳、套头龙、龙脱壳、龙翻身、双节龙、背摇船、圆跳龙、满天龙、游龙跳、靠足快龙、弓背龙、龙戏尾、龙出首、快游龙、直伸龙、快跳龙、滚沙龙、大游龙、小游龙和龙钻尾等24种之多。九节龙翻腾激越,灵便自如,金闪银烁,颇激动人心。
浦江乱弹变脸:浦江乱弹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戏曲剧种,起源于南宋末年,形成于明朝中叶,明末清初迄今数百年间一直流行于浦江、临安、建德、桐庐一带和婺、衢、处、温、台诸州以及江西、福建等地,影响遍及浙中、浙南、浙西、皖南、闽北和江西的大部分地区,为浙江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因它发源于浙江中部的浦江县,故称浦江乱弹。
& & & &浦江乱弹是以浦江当地民歌&菜篮曲&为基础,并在&诸宫调&讲唱艺术和我国最早的戏剧南戏的相互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自南宋末年至明朝中叶的数百年间,一直以讲唱艺术的形式流行于世。到了明朝中叶,浦江乱弹才由坐唱搬上舞台。
浦江乱弹形成舞台艺术后,迅速在邻近的州县流传,并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妙舞清歌的昆曲,清初衢州有一位叫郑桂东的诗人这样写道:&送余乌饭乐宽闲,演戏迎神遍市圜;妙歌清舞人不醉,乡风贪看乱弹班。&可见当时演戏之盛和人们对浦江乱弹的喜爱程度。
浦江乱弹的主要腔调有三五七、乱弹三尖、二凡、芦花调、拨子等,各分若干板腔,自成完整的系统。伴奏乐器以笛子、唢呐等吹奏乐器为主,弦乐只起辅助作用,曲调华丽、流畅、舒展,也具激昂、高亢、悲壮、沉郁等感情特点,表演则粗犷有力,具有农民艺术的特点。
浦江乱弹剧目大约有300多个,现已收集到近200个。新编历史剧《西施泪》、《江南第一家》、《梨花峪》等除屡获奖项外,分别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剧,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浦江乱弹小戏《蓝知府断案》获得国际小戏艺术节金奖和&全国稀有剧种保护奖&。
义乌杂活绝技:杂技表演是江南民间艺人&江湖卖艺&的一种形式,自古流行于浙江一带。这些表演,无乐器伴奏,无场景布置,艺人主要依靠表演中的各类道具,边表演边道白,其技艺之精湛、表演之出彩,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 & &义乌佛堂镇民间艺人傅祖配,堪称江南一怪,主要奇技绝活有&活蛇穿鼻&、&缩骨功&、&电钻钻鼻&、&头顶功&,口技&鸣翠柳&、&弹棉花&、&捉小鸡&等。杂技表演道白自编、动作自演、烂熟一身。绝活以&狠、强、怪、惊、奇、乐&特色体现,观众从观其绝技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日至10月20日在浙江杭州举行了&首届中国杭州亚太传统手工艺博览会&上,义乌的&民间绝活&获得了&优秀展示(展演)奖&。称&义乌之绝技轰动杭城&,并进行专版报道。
义乌道情:义乌道情源于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吸收词调、曲牌,演变为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也称道歌,有&摊头&、&正本&、&长篇&三种,其演唱形式一般为一人或多人自打自唱,有时分主唱和伴唱,唱腔可分为平调、悲调、苦调,节奏分为紧板、平板、慢板、小快板等。义乌道情演唱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有较强的感染力。义乌道情名家盲艺人叶英美曾三次晋京演出,在全国曲艺界享有&北有韩启祥,南有叶英美&的盛誉。国家级传承人叶英盛,曾受叶英美指点,于1985年和2005年两次晋京演唱义乌道情。
婺剧:婺剧俗称金华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历史悠久,流传区域广,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虽然经历了400多年历史,但婺剧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高腔、昆曲、乱弹、徽调、滩簧、时调等多种声腔,其表演还保留着秦汉以来各种艺术表演的痕迹,它脚本文辞典雅,叙事通俗易懂。在表演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行头和化妆形态,特别善于文戏武做、武戏文做,堪称一绝。婺剧剧目丰富,有500多种,以口传为主。
& & 婺剧是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瑰宝,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版权所有(C)2006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号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宾虹西路2666号 邮编:321000 E-mail:
最佳浏览效果: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5.5或以上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义乌中学一老师上电视说书 他开的说书选修课期期爆满
  着一件长衫、惊堂木一拍,信手拈来几句&骆丞草檄气堂堂,杀敌宗爷更激昂,别有风怀忘不得,且听伏锐说乌伤&,声音抑扬顿挫。近期,义乌电视台推出了一档名叫《伏锐说书》的新节目,这种用说书的形式讲述历史人文故事,受到老百姓的欢迎,首期节目的视频点击突破了1.2万次。
  这个说书人伏锐是义乌中学一名语文老师,今后33岁。
  这个语文老师有些&怪&
  身高1.8米的伏锐老家在云南曲靖,2004年大学毕业后,到义乌中学当语文老师。这个老师有些&怪&,喜欢早自习时跟着学生在教室或走廊上大声朗读课文。学生看他朗读的起劲,也越发来劲地大声朗读课文,似乎要跟他一较高下。
  早在8岁时,伏锐喜欢听唱评书。他特别喜欢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很多时候会有意识去模仿这名大师的说书。上了大学,有机会在各种社团活动中说上一两段,慢慢地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
  在义乌中学的元旦文艺汇演中,伏锐说书算得上是一个压轴节目。前两年,他和一名高一女学生合作表演了一段说书,由他说一句普通话,女学生在一旁用&义乌话&翻说一遍,&笑果&十足。
  在语文课堂中,遇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这些故事性强的课文,他也会在课堂上说一段,很受学生喜欢。2009年开始,他在学校开设了《说书技巧》选修课,据说每期都爆满。他编写的校本课程《说书技艺》被评为&金华市精品课程&。
  首次&触电&便受欢迎
  把他推上电视荧屏,给义乌市民说书,这是义乌中学校长朱跃望的点子。去年12月底,朱跃望刚到义乌中学上任不久,学校举行元旦文艺汇演,他发现伏锐这名年轻教师挺有两下子,当即向义乌电视台的领导推介。对方一听也很感兴趣,赶到学校跟伏锐交流&考察&多次后,和他签订了《伏锐说书》的合作协议。首期协议中,伏锐共要录制100期节目,其中前20讲是有关义乌的历史故事,后80讲说的是有关三国、隋唐、杨家将等故事。
  伏锐爱说书,这是义乌中学师生都知道的事。可如今要上电视节目,伏锐心里也捏了一把汗,特别是前20讲关于义乌的人文历史故事,这对他这个&新义乌人&来说,更是要下不少功夫。
  在已经播出的前四期节目中,伏锐对义乌历史人物故事说得头头是道。这些都是他花了不少力气,研读《义乌县志》、《义乌方志》、《义乌文化丛书》后精心编写演绎的。
  平时忙于教学工作,录制节目时间只能在周末进行。如今,伏锐已经录制了15期节目,每个周日下午录制3期。让电视媒体人颇感惊讶的是,首次&触电&的伏锐录制节目,对镜头完全没有紧张感,基本上一次就能顺利通过。
  义乌电视台《伏锐说书》节目负责人陈旭春说,伏锐虽然第一次正式录制电视节目,但镜头感很强,时间掌控很准确,而且录制时没有任何字幕提示,可见文学功底很深厚。这个节目因为&接地气&,一播出就受到义乌男女老少的欢迎。也有人开玩笑说,他要成为义乌的明星了。对此,伏锐谦虚地说:&其实说得不够好,争取接下去能说得更从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或电头为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并保留的电头。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分享
看金华新闻,关注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
市直各部门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音机频率范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