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积食的舌苔舌苔多是怎么回事

黄燕的小家
地址:http://my.pcbaby.com.cn//
天天有个好心情!
你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小儿积食的原因
阅读(0) ┊ (2) ┊
【积食】&又称“食积”、“积滞”,是中医一个病名,它是因饮食不当,影响到小儿的消化功能使食物停滞胃肠所形成的一种胃肠道疾患。临床主要表现为食不能消化、嗳气酸馊、肚腹胀满、大便干燥或时干时稀、舌苔厚腻、脉滑。积滞日久化热后,还可出现夜卧不宁、睡喜伏卧、辗转反侧、手足心热、排气恶臭等症状。&造成积食的原因本病以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多因吃东西不自节,或喂养不当,或过食生冷瓜果及难以消化食物,造成食物停滞于肠胃,损伤脾胃形成的。&如何判断宝宝积食了★&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治疗小儿积食有高招推拿消食【捏脊】患儿面朝下平卧,家长以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摩涌泉】足底心即涌泉穴,用拇指压按,旋转按摩30-50下,每日两次。&以下三种方法,前两种消食退积,最后一法清热、安神,对于发热的积食患儿可三法联用,每天每种分别推拿10分钟。【退六俯】沿患儿左上肢下方,从肘关节向腕关节推,每分钟推150-200次。&【泻大肠】沿患儿的食指,从虎口方位向指尖推,每分钟推150-200次。&【清天河水】沿患儿左上肢正中线(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间部位),从腕关节向肘关节推,每分钟150-200次。除此以外,还可取白萝卜2斤、生姜2两、大葱4棵,剁碎后炒热,放在患儿肚子上,用手搓至肚子发汗即可,也能消、退热。&运动消食&【户外运动】坚持户外活动,天气冷选择太阳好风轻的时候,每天出去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饭后***】饭后温和***半小时到一小时。&药物消食&【大便干者】肥儿丸、烂积丸等,消积化滞。【呕吐者】&适合藿香正气等。&【咳嗽者】&适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等。【内热者】(表现为嘴唇红、睡觉烦躁、舌苔厚等)健儿清解液、小儿清热宁等,助消积、清热。&饮食调节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点,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小儿积食重在预防【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热量高脂的食物。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适当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饮食适量即可,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七分饱,益健康】无论哪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太多,否则不但不能强健身体,在效果上只会适得其反,弄不好会形成食积、腹泻等状况,伤害小儿的身体。&小儿积食,预防为主&【三餐定量】给孩子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肠胃和人一样,该休息时休息,该工作时工作,否则会打乱胃肠道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转。&【晚上不要吃得太饱】孩子白天活动量大,吃东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动慢了,就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别太饱,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点。&【睡醒1小时不进食】早上或中午孩子刚睡醒时,1小时内(至少30分钟)也不要进食,因为胃肠等内脏从低运转恢复正常需要一点时间,否则,也无益于消化和吸收。&【哺乳妈妈进食要注意】对于处在吃奶期的婴幼儿的妈妈来说,也要忌口,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妈妈饮食无度,婴儿就可能“奶积”&一、宝宝积食的症状&宝宝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等症状。&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消化不良)的表现了。&二、积食的饮食疗法&如果宝宝太小,可将3~5个鸡内金焙干,研成粉末,熬水或熬粥喝2~3天/次。情况严重者可适当增加数次。&以下是一些对付积食的偏方:&1、糖炒山楂&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2、山药米粥&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3、白萝卜粥&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4、取3克白蔻,用保温杯泡水饮服,可治吃生冷果品引起的伤食。&5、吃生冷果品引起伤食时,还可取2克丁香、15克神曲,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6、用一把干稻草煎浓汤饮服,可治吃牛肉过多而引起的伤食。&7、因吃谷类食物过多引起厌食、腹部胀痛者,可取10克麦芽、30克神曲、10克炒萝卜子加水煎服,每日2次。&8、吃面食品引起的伤食,可将12克萝卜子炒熟捣烂后煎水饮服,即可逐渐治愈。&9、当吃面食品引起伤食时,还可取20克麦芽煎水饮服,每日1剂,分3次服。&10、荸荠萝卜助消化:取20只生荸荠、250克萝卜,捣烂挤汁热服,能帮助消化。&11、槟榔焦三仙消食:&取10克槟榔,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合称“焦三仙”)各15克,加水煎汁饮服,消食效果好。&12、蚕豆皮助消化:炒焦蚕豆皮泡水代茶饮用,能促进消化,健胃止渴。&13、儿童饭前饮水助消化:饭前1小时左右让孩子饮1杯水,可以及时补充到全身各细胞组织,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出足够的消化液,有益于食物的溶解、消化和吸收。&14、高粱治小儿消化不良:&取高粱米第二遍糠,炒至褐黄色、有香味,除掉上面多余的壳,每日服4次,每次1.5~3克,可治小儿消化不良。&15、锅巴消食:常食少量锅巴能消积食、止泄泻、治脾胃虚寒。中医以锅巴为主药配制的“锅焦丸”就专治小儿消化不良。&16、胡椒大枣助消化:10粒胡椒捣成粉状,与10枚去核大枣、5片生姜一起煎汤服,有助于消化。&17、胡萝卜治小儿消化不良:取150克胡萝卜,切片煎服,每日数次,可治小儿消化不良。&18、黄瓜豆腐治小儿消化不良:将250克黄瓜与500克豆腐一同加水煮熟,适量饮汤吃瓜,每日多次,可治小儿消化不良。&19、桔皮生姜消食:取7克左右的桔皮,加1块生姜与适量的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可治消化不良、&20、柠檬治消化不良:用适量腌柠檬,送服稀粥。早晚各1次,可治消化不良。&21、山楂麦芽消食法:取9克生山楂、9克炒麦芽,加水煎服,可治积食及消化不良。&22、鸡蛋伤食的宝宝,可用醋一汤匙兑米汤喝;吃了太多油腻的食物,宝宝觉得恶心时,可喝几口醋,小口、慢咽会觉得舒服些。&三、积食的按摩疗法&1、捏脊  &让患儿面孔朝下平卧。家长以两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2、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3、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登30-50下,每日两次。&四、积食的药物治疗(一岁以上的宝宝)&1、小儿化食丸&当宝宝贪食受凉后,引起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舌苔黄厚、大便干燥时,可服用小儿化食丸。&包装:每丸1.5g。&用法:1岁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2次,大于1岁每次服用2丸,每天2次。&小提示:要用开水溶化后服用。&2、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当宝宝因积食引起咳嗽、喉痰鸣、腹胀如鼓,不思饮食、口中有酸臭气味时,可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包装:每支10ml。&用法:小于1岁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1-2岁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2-4岁每次服用15ml,每天3次;&5岁以上每次服用20ml,每天3次。&小提示:温开水送服,二岁以上的宝宝可直接饮服。&小儿的睡眠安静与否,和他的发育及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当小儿不适时,常见有以下症状。&  一、入睡后面部向下,屁股高抬,俗称:“趴着睡”。祖国医学认为,“心经热则伏卧”。小儿患各种热性病症后余热不净,口舌溃疡,烦躁起急,惊恐不安,睡眠常趴着,这时应清热泻火。若有以上症状而大便泻泄者,宜用灯芯草一点四克、淡竹叶六克、甘草梢三克,煎汤日服三次。  二、入睡后撩衣蹬被,俗称“光着睡”。引起这种病症的原因是“阴虚肝热”,往往同时出现额赤唇红,口渴喜饮或手足心热等,宜清热熄风。如惊梦夜啼,可用钩腾六克加蝉蜕三克,煎水送服。  三、入睡时反复折腾,俗称“翻饼”,并有哭闹。这一般是因“胃有存食”所致,兼有口臭气促,腹部胀满,口干唇红,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应消食导滞,服用消积化食丸。症状轻者可以减食,或用焦三仙各十克,煎汤日服三次。另外,孩子入睡前最好不吃油腻或难于消化的食物,衣被也不可过厚,以使孩子能够安眠。婴幼儿不会说话或不会表达,当身体不适时常以哭闹的方式提醒大人,这时一定要重视小儿的睡觉状况。&&所以,晚上不能吃得太多,否则容易积食。建议你去看看中医,我家宝宝就是吃了中医开的导赤散,夜里乱翻乱滚的现象大为减少。导赤散可是小儿科中医理论的良药。即可清心火,还能托住不伤脾胃。同时,可以经常给他顺时针方向按摩小肚子,然后捏捏脊柱那一遛的皮肤,具体的我要去翻书才能说明白,反正,捏脊疗法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宝宝:黄燕
成长点滴其他日记
收藏她日记的好友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罗大伦谈小儿积食
罗大伦谈小儿积食&
中医说的积食到底是什么?
前两天,一位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她的孩子发烧,已经好多天了,美国的医生检查,说内脏没有什么问题,可就是高烧不退,美国的医生开了退烧药,可是只能降温几个小时,然后就还是高烧,再问医生,医生也无奈,最后她没有办法,给我打了电话。
我问了问美国当地的天气,觉得应该不是天气的问题,于是又问:小朋友在发烧之前,什么东西吃多了吗?这位朋友回想以后回答:确实几个华人家庭出去聚餐,孩子吃了很多东西。
于是,我分析这可能是食积导致的,于是问她之给孩子吃了什么药,她说在西药无效以后,给孩子去药店买了中成药柴胡桂枝颗粒什么的。于是,我告诉她这个药可以继续吃,同时,嘱咐她只需要多买焦三仙各六克、炒鸡内金六克,给孩子熬水喝。
结果,第二天晚上,我收到邮件,她说“中医真神奇啊!孩子的烧已经退了。”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孩子烧了那么多天,用点消食导滞的就退烧了呢?
原来,这就是积食为患。
那么,什么是积食呢?
这需要先给大家讲一下脾。
这个脾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实际上,中医的脾跟西医的脾不是一回事,西医的脾是什么东西呢?西医的脾是免疫系统的一个器官。参与生产淋巴细胞,西医的脾切除没问题。这人车祸导致脾破裂,脾直接切掉,没事,活得好好的。
中医的脾可不行了,这两个为什么不一样呢?西方的医学进到中国来的时候呢,他的spleen应该完全起一个其他的名词,叫“斯普林”什么的就可以了。但是不知道谁,一下把中医的脾就给安到这上头去了。
中医的脾是有自己的概念的,后世就把这spleen也叫脾了,这两个脾就混了,我刚学中医的时候也学得乱得很,这需要大家一点点理解,实际上,中医的脾包括西医的脾和胰两个脏器,但是其功能还远远大于此。它还包括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还负责生血,还负责统血,还负责统水等等。
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中医的脾是负责运化食物的。
什么是运化食物呢?就是把这些水谷精微吸收并向全身输送。这种输送有两个方面。
运化,运和化不是一回事儿
什么是运化呢?
中医认为:食物进入身体,要经过“消”、“化”、“运”三个环节。
食物进来首先进入的是胃,胃是管什么呢?胃是管受纳的,我们吃进东西,胃负责接受,胃好比收发室。胃把东西接收完了,接收完以后做初步的处理,把完整的食物变成易于分解的小块,把食物给分解了,不再是一块一块豆腐,不再是一棵一棵青菜,而是成为糜状的东西了。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消化”的“消”的部分。这个时候食物还是食物,只不过被拆分了。
接下来轮到脾工作了,脾干嘛呢?脾要把食物先化掉,食物本身并不是我们身体能够吸收的物质,比如白菜我们没法儿直接吸收,但是我们的脾可以把它给“化”成我们可以吸收的物质,这个过程叫“化”,这是脾的功能。
所以大家看到了,我们平常所说的“消化”这个词其实是包含着两个含义,不一样,“消”是磨啊,是拆分啊,物质还是原来那个;“化”就是把它变成能够吸收的东西了,给它化成这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为什么叫“脾主运化”呢?因为“化”之后,还有“运”。
当脾把食物给化成可以吸收的物质之后,脾还负责把它送往全身各处。
其中,食物化成一些好的东西叫精微物质,其中清轻的物质往上走,向上输送到心肺,成为气血化生的来源;另外一方面是输送到全身,濡养四肢百骸。有一些重浊的物质向下走,其中糟粕会被排出体外。
这叫运化的运,像灌溉一样,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所以《黄帝内经》里说:“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说这个脾为孤脏。它在中央的位置,它能够灌溉四方,能够像灌溉大地的那种沟渠一样,去灌溉我们四肢百骸。
所以,这是脾的运化。
中医有句话叫四季脾旺不受邪,这是医圣张仲景说的。这句话就说明了脾的重要性,意思是脾是人体正气的来源,任何时候,只要脾气旺盛,那么人体就不容易受邪。
关于孩子的脾胃,有一个问题容易出现,就是小孩特别容易积食,这是小孩的特点,特别容易积食。
我们说不能给孩子吃多了,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脾胃太弱了,我们给他吃了好多好吃的,堆到里面了,一下就瘀住了。
比如说那种奶油蛋糕,很多都是反式脂肪做的,如果大量吃下去,吃完很容易就病,所以总有家长对我说,昨天孩子开生日晚会,然后剩下的一半蛋糕她的孩子都给吃了,然后今天就开始哮喘了。
所以,积食的孩子特别多。那么什么是积食呢?积食就是孩子对某些特定的食物,突然摄入过多了,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结果导致脾胃功能减弱。这就是积食了。
我经常说,孩子像金鱼一样,看到喜欢吃的东西,就会无休止地吃下去,此时需要父母担起阻拦的责任,这是保护孩子。
可是,有的父母觉得我爱孩子,就是要把他最喜欢吃的东西提供给他们,让孩子吃个够,结果,这样反而伤害到了孩子。
我举个例子来形容什么是积食,如果我们把电脑里面的文件都打开,我们同时打开几个没有问题,当我们让一千多个程序同时运转的时候,电脑就会死机了,这种死机就和积食一样。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多样的,适量的,没有问题。当我们吃同一种东西,吃得非常多的时候,超出了我们脾的运化能力,结果就导致脾的“死机”了,这就是积食,也叫食积。
积食也会大致有分类,有的孩子一点东西都不想吃,没有胃口,这往往是积在胃部更多,因为胃不能受纳了。
有的孩子却特别能吃,可是还是很瘦,这往往积在脾更多,脾无力运化了,身体没有营养,于是发出求助信息,报告司令部说需要吃更多的东西,这样司令部发出指令,要吃跟多的东西,于是孩子就开始猛吃,可是吃得越多脾越无力运化,最后就都泻出去了。
积食还会分出寒热来,如果孩子的身体偏于阴虚,那么积食以后,积滞容易化热,导致湿热积滞为患;如果孩子素体阳虚,则积食很容易伤到脾阳,导致孩子的阳气不足,形寒肢冷,这样的情况一般比较严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积食还分有形的和无形的。
有的是积滞的食物还在,这往往是刚刚吃的,是急症,比如孩子吃喜欢吃的奶油蛋糕吃多了,吃了半个,第二天发烧感冒了,此时是有形的积食还在,这是有形的,此时只需要把积滞清掉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是无形的,这往往是慢性的,就是吃某种食物过多,伤害到脾胃的运化功能了,此时可能具体的食物有可能不多了,这叫脾虚夹积,还有点有形的物质,还有的时候是积滞的食物早已不在了,但是脾胃却依然无法正常运行,这种孩子正气不足,往往容易导致反复外感,这种情况就是“无形之积”了。
如果不及时调理,会逐渐变成“疳积”,所谓“疳积”就是因为喂养不当或者久病导致的严重的营养障碍。
有的家长问我:为什么自己给孩子每顿饭都喝粥了,什么都不敢吃,可孩子还是积食呢?原因就是这样的,这是那种无形的积食,其实是孩子的脾胃被某种食品给拖累的功能异常了,至今未能恢复。
那么积食有哪些表现呢?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开始变厚,有的是全部变厚,有的是只在舌体中间,出现一个硬币一样的变厚的圆圈,这都显示孩子可能出现积食了。
同时,孩子的嘴里开始有味了,有的家长会敏感地闻到孩子口中的异味,这就是因为胃气不降,导致的口中异味,有的孩子还会嗳气,反出酸腐的味道,严重的还会呕吐。这就是有积食了。
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大便的味道特别臭的情况,会有酸腐的味道,古人形容“臭如败卵”,这也是症状之一。
绝大多数孩子,此时不想吃东西,不想喝奶,很容易烦躁啼哭,晚上睡觉不安稳。如果孩子会形容自己的身体情况了,会说自己脘腹胀满。一般对于刚刚出现的积食,家长心中是最清楚的,因为孩子吃了什么家长最知道。
此时,对于有形的积食,我们可以找中医调理,不严重的,也可以自己用焦三仙各6克、炒鸡内金六克,马上熬水给孩子喝。
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三仙,其中焦山楂是去肉食之积的,焦麦芽和神曲是清谷面之积的。炒鸡内金有化瘀消积的作用,对于促进脾胃功能很有好处。这个东西各6克,熬水喝了,一般两三次孩子的积食马上就会去掉,可能身体就没问题了,如果你不去掉的话,这个东西留在里面能变成大患。孩子可能发高烧,退不掉,都是因为这个引起的。
这是中医的特点,有的时候,孩子发烧,怎么用退烧药都无效,到了中医那里,中医一看,孩子积食了,于是开些消食导滞的药物,很平淡的焦三仙什么的,结果立竿见影,孩子的烧马上就退了,所以有经验的中医大夫,在看孩子的病的时候,总是要观察一下孩子是否有积食,因为这往往是引起孩子其他病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那种脾虚夹积或者干脆就是无形之积的,我们一般会在前面的焦三仙和炒鸡内金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太子参、白术等补脾运脾的药物,但是这种情况一般相对复杂,不是我们自己在家里能解决的,希望大家找附近的中医,协助分析一下,然后开个方子调理一下。
但是大家记住了,我讲得要记住了。消积的东西,也不能常用。小孩积住了,给他喝两天消食导滞的药物,化掉了就不要喝了。
千万不要让孩子的脾胃知道了,有一种外来的东西能够替代脾胃了。
就不要让孩子的脾胃有这种感觉,你如果天天给他喝消食导滞的药物,他的脾胃功能反而弱了,因为知道有东西替代我了,我不工作了,这样脾胃反而不正常工作了。
所以喝两天,一消掉积食,马上停住。这个是小孩积食初期的处理方法。
如果孩子的积食已经比较重了,有了寒热之分,或者要进入无形之积的情况了,就要找医生来处理了,一般需要在消食导滞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滋补脾胃的药物,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恢复。
一转眼,秋天又到了,这是我最喜欢的季节了,有时候看到路边郁郁葱葱的草,我都会觉得生活的美好。有小孩子的朋友,在这个季节里,多带孩子去远方走走吧,到有绿色的地方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宝宝舌苔发白是怎么原因_儿童_口腔科_99健康网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宝宝舌苔发白是怎么原因
11:20来源:99健康网
导语宝宝舌苔发白是怎么原因?为什么宝宝舌苔会发白?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  如果还是吃奶的孩子,舌苔总是白的,还蛮厚,不要紧的。
  舌苔发白一般与消化功能有关,主要是进食多消化不好,适当减少饮食,服妈咪爱和乳酶生。应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多吃水果与新鲜蔬菜。正常的舌苔呈薄白而滋润。
  1、如发现宝宝舌面上有白点,连嘴唇上也有,可能孩子肚里有虫;
  2、当有消化不良引起的、积食,多痰,舌苔就会变得厚腻;
  3、孩子着了凉,特别在初期,舌面上会出现一层较厚的白色苔。感冒发展后,舌苔会变成黄色,表明热象较明显;
  4、当孩子因而脱水或高烧不退,就会出现干燥的舌苔;
  5、有些性会出现地图样舌苔或剥苔;
  6、黑色苔且干得像河底裂开那样,往往出现在长期高热的重病。
  然而,舌苔有时也会有&假象&,如刚吃过牛奶,舌苔呈白色;吃了桔子,颜色呈黄色;吃过橄榄,舌苔会变成可怕的黑色&&所以,发现宝宝舌苔有异常,父母还需排除上述情况。
(责任编辑:林小萍)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两性热门话题
不育症男性使用的个人卫生用品,包括沐浴乳、洗发乳、洗面乳、刮胡膏及香水等的使用量较高,而使用量较高者,体内塑化剂浓度也较高。
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对于性的思想也逐渐接受,而合理的性生活对双方的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那么做爱对女人的好处有哪些?
去男科医院检查前列腺液白细胞全视野...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帅帅娘亲)
(小白香港代购)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积食舌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