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痛风和糖尿病有关系吗吗

什么是超敏C反应蛋白 为什么该项指标会高?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反应蛋白是血浆中的一种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超敏C反应蛋白是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是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的灵敏指标, 血清hs-CRP 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 ACI) 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有研究显示,在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中,CRP 升高者预后不佳;hs-CRP...
超敏相关信息反应蛋白是血浆中的一种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超敏C反应蛋白是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是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的灵敏指标, 血清hs-CRP 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 ACI) 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有研究显示,在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中,CRP 升高者预后不佳;hs-CRP 含量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 是脑梗死患者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而且CRP 也参与了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的病理过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c反应蛋白是炎症的指标,提示有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或是MM之类的疾病,当出现升高时首先想到的是有无感染性疾病,可以是呼吸道(有无感冒、发热、咳嗽、咳痰、流涕等)、消化道(有无腹痛、腹泻等)、泌尿生殖道的(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等),也可是心血管系统如心肌梗死;其次考虑风湿结缔组织病(有无关节红肿热痛、皮肤的斑丘疹等改变);最后考虑一些血液或肿瘤的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MM;单纯的CRP升高无特殊意义
  CRP是人类急性反应蛋白,没有特异性,目前已经作为医院常规检测项目,可以在很多疾病诊断上作为辅助判断依据。另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RP不仅是炎症标志物,本身直接参与炎症过程。最近(2006)有研究发现CRP是糖尿病人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006 《Nature》报道英国Mark B.Pepys领导的小组设计新药1,6-双磷酸胆碱-乙烷可抑制CRP对人体损伤,降低心脏病风险。   丙种反应性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期)蛋白,亦称C反应蛋白(CRP)。   正常参考值≤10mg/L   类风湿早期和急性风湿时,血清中可达50mg/L,其阳性率为80%~90%。   CRP的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但不受红细胞、HB、脂质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是反应炎症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类风湿活动期明显增多,与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的早、消失也快。CRP含量愈多,表明病变活动度愈高。炎症恢复过程中,若CRP阳性,预示仍有突然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停用激素后已转阴的CRP又阳性时,表明病变活动在继续。炎症缓解期和用抗风湿药后,转阴或消失比血沉快,且在贫血和心力衰竭时不象血沉那样易受影响。   CRP亦于r球蛋白和RF呈平行关系。CRP和后二者都是阴性而ASO升高时,表明机体免疫功能良好;三者都是阳性且含量高,而ASO降低时,表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CRP阳性,亦可见于肺炎、肾炎、恶性肿瘤及急性感染、外伤和组织坏死、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胆石症、肝炎、痢疾、风湿热、 PM、PSS、结节性多动脉炎、SLE、结核和菌苗接种等。但病毒感染时通常为阴性或弱阳性,故可作为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指标。
建议:超敏c反应蛋白高这个问题我来解答,血沉增高: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常见于急性细菌性炎症、以及慢性炎症如结核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等的活动期。可作为疾病是否活...
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是人体缺铁微量元素所导致,血红蛋白数量的建设会出现比如头晕乏力、面无血色、暗淡无光、心悸、头发干枯等,严重就要输血,但是大部分的人一般吃铁之缘...
c反应蛋白高,要降下来,先要明确引起c反应蛋白高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用药与治疗。
c反应蛋白升高见于各种细菌感染、创伤或组织损伤、炎症状态、风湿疾病、肿瘤等...
肝病专家告诉你:问题一,从你的情况看,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都高,但属于轻度增高,有三种可能性:
第一,肝炎。但如果你既往无肝炎病史,且转氨...
有点过高了。目前就是控制和注意饮食,适当进行运动锻炼,降低血脂。
降血脂吃什么好?喝什么好?
洋葱、木耳、冬瓜、西红柿、玉米须、醋泡花生、醋泡黄豆、山楂...
答: 这种情况一般考虑是可以治愈的,紫癜包括过敏性紫癜喝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定原因,根据原因进行治疗
答: PcI时的球囊在血管内扩张必然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甚至发生较 严重的内膜撕裂,植入的支架对血管而言是金属异物,介入治疗中及 治疗后势必会发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而出现...
答: 你好,这个是可以的,但是这个情况还要排除是不是由于低蛋白引起的水肿,如果是的话,要积极地输白蛋白,而且还要积极地利尿。中药的效果还是比较慢的。血液病互助交流群:...
答: 你好,一般症状是贫血 常常为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自觉虚弱乏力、多汗。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pdf
文档介绍: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
姓名:侯小锋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
指导教师:王姮
缩略词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体重指数???????????从Φ鞍???????高密度脂蛋白??胞间黏附分子一????????糖耐量低减.,?????????白细胞介素一庖弑茸遣舛????????低密度脂蛋白?????核因子诜悄土渴匝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一G宓矸垩鞍譇—?????肿瘤坏死因子???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噻唑烷二***血管一细胞黏附分子一。··?·???‘··?’‘?????????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俅惨窖ёㄒ当弦德畚....·
摘要【目的】观察吞悄虿』颊甙榛虿话榇笱9懿⒎⒅⑹毖G宄从Φ鞍姿降牟钜欤教盅字⒎从υ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中作用及血清超敏从Φ鞍姿郊觳舛栽缙诜⑾型糖尿病人大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舛型糖尿病伴大血管并发症组⒉话榇笱9懿⒎⒅⒆例⒂卸鲋嘌不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四组的血清超敏从Φ白水平,分析不同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吞悄虿“榇笱9懿⒎⒅⒆镃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型糖尿病组形皇.琍.,灰訡籰/为阳性计算糖尿病人中觳舛苑⑾执笱9懿⒎⒅⒌拿舾行院吞异性分别是.ズ%。单纯吞悄虿∽橛胍跣远哉兆橹接胁钜斓创锿臣蒲灾中位数;糖尿病伴大血管并发症组和非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症组之间揭参醇飨圆钜欤辉谟胁⒎⒅⒑臀薏⒎⒅⒆榫捶⑾痔尿病病程和接隒水平未发现有相关性,隒之间相关的概率.,扩大样本量可能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结论】慢性全身性炎症反应可能在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超敏从Φ鞍锥杂谠缙诜⑾痔悄虿〈笱管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关键词】吞悄虿。珻反应蛋白,大血管并发症中国坍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琲琍.,甀ィ畆甌琍.,甌—畆’.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甆籺.,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前言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炎症反应与吞悄虿∠喙亍:岫厦嫜芯糠现,颊吆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炎症反应标志物绞升高的【浚换⊙芯糠⑾质笛橛盏嫉难字⒎从δP统鱿型糖尿病典型的脂质代谢异常,即高甘油三酯、偷虷,前炎症细胞因子甉也被证实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大系列前瞻性队列研究也表明,同样具有正常血糖的老年人,随诊年后,发生糖尿病者基础礁哂谖捶⑸摺R虼擞腥颂岢觯型糖尿病可能是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慢性低水平炎症反应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大血管并发症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发生在颈动脉、冠状动脉、腹主动脉和双下肢动脉,主要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大约.%的糖尿病患者主要死因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这些大血管并发症带来的医疗费用负担远大于糖尿病本身【。近十余年来,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公认,普遍认为血管壁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危险因素加速了这一过程‘。环从Φ鞍是炎症的急性时相蛋白中最敏感、最易检测的指标,即使仍然在“正常范围”内,轻度增高的饺钥赡芤馕蹲盘迥诖嬖诼匝字⒎从ΑU庵致性炎症反应和多种疾病,包括糖尿病和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糖尿病患者中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且出现较早,但临床对于早期发现这些并发症还缺乏简单敏感的方法,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本文比较了糖尿病患者中有大血管并发症和没有大血管并发症,无糖尿病的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以及阴性对照四组之间血清降牟钜欤教諧在糖尿病和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血清觳舛栽缙诜⑾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意义。韵笥敕椒ǎ一般资料观察对象来自年月至年录浔本┬鸵皆耗诜泌科和心内科病房住院,入院诊断为吞悄虿』蚴枪谛牟〔∪耍龄在~之间,总共例。排除标准为:有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有已知恶性肿瘤者;发热患者,及其他已知感染如结核、糖尿病足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者;无发热但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者也作为可能有潜在感染排除。近期做过有创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或是有其他各种创伤者排除。病人分成四组:第一组:吞悄虿∮写笱9懿⒎⒅⒄撸第二组:吞悄虿∥薮笱9懿⒎⒅⒄撸坏谌榇笱9芏鲋样硬化症,无糖尿病患者,例;第四组正常对照例。糖尿病的诊断或排除标准,按照年奶悄虿≌锒媳准进行: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唬/,或是没有糖尿病典型症状,空腹静脉血浆血糖≥/,并重复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定结果一致者,不经即诊断悄虿。裨蛐似咸烟试验,空腹静脉血浆血糖/,∈毖=咸烟撬/,诊断糖尿病;空腹静脉血浆血糖/,∈毖=葡萄糖水平痙锒咸悄土考醯汀大血管并发症的诊断:所有入选病例均行噬ǔ觳椋检查双侧颈动脉,双下肢动静脉,有动脉硬化及粥样斑块判定为有大血管并发症;临床诊断冠心病者均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或排除,其中由急性心梗病史诊断冠心病者可由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测联合诊断,不需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所有患者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脂水平阅病历,记录当日检测结果⒏哐Q共∈罚悄虿〖易迨贰⒐谛牟家族史、吸烟史。从Φ鞍准觳夥椒ǎ标本类型:血清标本收集与保存:所有病人于入院次日晨起空腹采静脉血∈蹦诶胄姆掷胙G澹4嬗谝姹洌斜瓯臼占笊匣实验设备:美国德灵公司远治鲆测定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定。原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从Φ鞍血清标本固灏坏娜榻嚎帕R籟体复合物】,形成的不溶性聚集物,使溶液浊度增加,聚集物的形成与标本中的ǘ瘸烧龋酶吡槊舳冉焱饪帕C庖卟舛?际酰在ǔざ匀芤航斜茸牵涂傻贸鋈芤褐蠧的浓度。所用的抗体为羊抗人固濉V担疞ブ眯徘,测定批内差异.ィ统计分析:采用.惺萃臣品治觯髦直淞勘硎疚F骄怠辣准差形式炅洌逯刂甘琀,蚴侵形皇头段,各个组之间的比较用煅正态分布,如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构成,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阳性率比较用卡方检验。7钦植迹我饬阶橹涞腃水平比较用煅椤谝蛔椴∪吞悄虿“榇笱9懿⒎⒅⒄情况描述间差异.ァ椒植记榭中位数四分位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晟小值最大值...1
内容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件大小:0 KB
下载次数:贾维敏(安徽医专附属省立新安医院八病区& 安徽合肥& 230022)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7-02
【摘要】目的 研究C一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9例健康体检者同时检测CR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2型糖尿病组及合并慢性并发症组C反应蛋白(CRP)、LDL-C、TC(mmol/L)、TG(mmol/L)含量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O1)。HDL-C浓度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66例的空腹血清CRP对TC、TG、HDL-C、LDL-C进行性相关性分析显示,CRP与TG、LDL-C呈正向直线相关,CRP与HDL-C呈负向直线相关,CRP与TC无明显直线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CRP升高,与血清TG、TC、LDL&C、HDL&C密切相关,CRP对预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及监测疗效上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2型糖尿病& C一反应蛋白& 检验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RP Test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JIA Weimin
【Abstract】 Purpose&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RP and the Type 2 Diabetes and the fluctuation of blood lipid level as well a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 to test the CRP,TG,TC,HDL-C,LDL-C of 66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and 49 persons in good health conditions.Result: the results of the CRP,LDL-C,TC (mmol/L) and TG (mmol/L) in the group of the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and the group of the chronic syndrome patients are obviously higher,and are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group of the healthy persons ((P&0.01).The HDL-C content is lower than the healthy group.The difference is useful for the statistics (P&0.05);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fasting serum CRP of 66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to TC,TG,HDL-C and LDL-C indicates the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of CRP with TG and LDL-C,the negative linear correlation of CRP with HDL-C and no obvious linear correlation of CRP with TC.Conclusion: The CRP of the Type II diabetes patients rises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erum TG,TC,LDL-C and HDL-C,and the CRP is important for the forecast of diabetes and its syndrome as well as the monitor of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CRP& Test
&&&&&&& 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时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质,主要受血循环中IL-6和TNF-&的调节,它能识别和激活某些影响炎症和防御机制的物质,还有激活补体和调节吞噬细胞活性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CRP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在同样具有正常空腹血糖的老年人数年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CRP基础水平较未发生者高[1]。本文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指标,初步探讨CRP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研究对象 2型糖尿病组:选自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期间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其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21~76岁,平均51岁,病程3个月至16年。其中无合并症者37例,合并慢性并发症的患者29例(其中合并稳定性心纹痛患者7例、合并不稳定性心纹痛患者5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例、合并脑卒中患者4例、合并糖尿病性肾病患者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脑血管造影、尿蛋白定量测定、肾功能检查等辅助检查证实。对照组:随机挑选体检健康者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28~71岁,平均43岁,排除肝脏、肾脏、内分泌和心脑血管疾病。
&&&&&&& 1.2 诊断标准
&&&&&&& 66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1型糖尿病与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原发性肝、肾疾病,无高血压,无尿路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凡空腹血糖&8mmol/L者作为可能潜在炎症或活动性疾病而剔除。研究过程中未应用他汀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
&&&&&&& 1.3 方法
&&&&&&& 标本均采用清晨空腹静脉抽血,2h内分离血清并测定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由芬兰Orion Diagnoctica公司提供药盒)、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各用低、高二种浓度质控测定,质控结果符合要求。
&&&&&&&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结果以&S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或r检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法: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CRP对TC、TG、HDL-C和LDL-C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
&&&&&&& 2 结果
&&&&&&& 2.1 2型糖尿病组及合并慢性并发症组C反应蛋白(CRP)、LDL-C、TC(mmol/L)、TG(mmol/L)含量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DL-C浓度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CRP与血脂各指标测定值比较见附表1 。
&&&&&&& 附表1 :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测定结果
&&&&&&& 注: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2型糖尿病组与合并慢性并发症组△P<0.01.
2.2 6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清CRP对TC、TG、HDL-C、LDL-C进行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RP与TG、LDL-C呈正向直线相关,CRP与HDL-C呈负向直线相关,CRP与TC无明显直线相关性。见表2 。
&&&&&&& 附表2 :CRP与其它指标相关分析表
&&&&&&& 组别&&&&&&&&&&&&& r&&&&&&&&&&&&&&&& P值
&&&&&&& TC&&&&&&&&&&&& 0.100&&&&&&&&&&&& <0.25
&&&&&&& TG&&&&&&&&&&&& 0.214&&&&&&&&&&&& <0.05
&&&&&&& HDL-C&&&&&&&& 0.327&&&&&&&&&&&& <0.005
&&&&&&& LDL-C&&&&&&&& 0.379&&&&&&&&&&&& <0.0025
&&&&&&& 3& 讨论
&&&&&&& CRP早于1930年发现,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在八十年代以前作为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大量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过去CRP的检测方法较为落后,假阳性和假阴性很高,影响了它在临床上的价值,而逐渐被临床所忽视。近年来,由于检测技术的更新,测定CRP的快速、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已迅速建立,使CRP在临床应用领域大大增加。
&&&&&&&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但近来的研究发现CRP在新发现的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或已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中明显增高。而另一研究则观察到同样具有正常空腹血糖的老年人数年后发生糖尿病的CRP基础水平较束发生者高。因此有假说认为2型糖尿病可能是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炎症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起媒介作用。
&&&&&&& 与糖尿病有关的细胞因子包括IL-1.TNF、IL-6。它们来源于巨噬细胞、脂肪细胞或内皮细胞,可能均参与糖尿病发病,长期过度分泌的IL-l和TNF可导致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受损及产生胰岛素抵抗。同时,这些细胞因子均可导致CRP合成增加,CRP具有免疫识别特性及免疫调节功能包括增强白细胞反应性、补体的固定、血小板激活的调节、炎症部位细胞碎片的清除,也可能提示了炎症与糖尿病的关系,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糖尿病患者CRP增高的其他可能机制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对于肝脏急性时相蛋白的合成具有不同的作用,可促进白蛋白的合成而抑制纤维蛋白原和CRP的合成,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则会抑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导致CRP的合成增加[2]。
&&&&&&&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涉及的血管有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髂股动脉等弹性动脉和肌性动脉。临床常见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和下肢动脉硬化、坏疽等。2型糖尿病人群伴发大血管并发症为一般人群的2-4倍(男)和3-6倍(女)。近年的研究显示CRP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联,Ridker等[3]研究发现血浆CRP基础浓度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危险。CRP很多研究表明,血浆高浓度CRP水平同代谢综合征有密切联系。2型糖尿病患者除有血糖升高外,还有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上述异常表现越多,CRP也越高。因此观察CRP的变化对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4]。
&&&&&&& 本文实验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组患者常伴有血脂多样指标异常,主要表现为TC浓度显著升高,而HDL-C浓度显著下降。因此TC/HDL-C参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与其它文献结果[5-7]相同,其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抵抗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增多,而脂蛋白脂酶活性下降导致空腹及餐后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清除下降,从而导致TC等血脂浓度显著升高,而HDL-C浓度显著下降;而HDL-C能从组织中逆向运转胆固醇至肝脏,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结果反映了2型糖尿病组患者继发了血脂代谢紊乱,从而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因此,应把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TC/HDL-C血脂指标的变化作为其疗效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内容。
&&&&&&&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炎症反应,而且这种炎症反应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及血脂紊乱,可使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变的风险性增高。动态监测CRP及血脂水平,对于预测2型糖尿病组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意义。积极干预炎症过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应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趋向。因此,应定期联合检测CRP及TC和HDL-C等血脂指标,这对于减少2型糖尿病组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关秀军,金进.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176.
[2]龙敏.C-反应蛋白和糖尿病[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75-77.
[3]Ridker PM.Clearfield.C-Reactive Protein:A New Risk Assessment Tool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J].JAOA,-369.
[4]杨照勇,荣海钦.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173&174.
[5]李博一,文磊,罗平.2型糖尿病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J].医学研究杂志,):83-84.
[6]贾扬地,张其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探讨[J].蚌埠医药学报,):453-454.
[7]冯尤健,张莹,李肇暖.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306-307.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
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是评价心血管危险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能够综合反映各种危险因素对血管的损伤,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本研究观察了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蛋白(a)[L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水平,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月在邢台市第五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80例,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并排除:①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②肝功能异常;③1个月内用过降脂药物。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29~68岁,病程3个月~15年。按有无血管并发症分为单纯T2DM组(对照组)36例、合并冠心病和(或)脑血管病T2DM组(观察组)44例。1.2方法①Lp(a)检测:采用胶乳浊度法,应用东芝TBA-120FR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由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②hs-CRP检测:采用免疫荧光...&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大血管病变特别是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有资料表明[1],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较非糖尿病人群高约11倍,且预后差。我院对85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探讨脂蛋白(a)[Lp(a)]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入选病例为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住院的8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根据超声影像学检查,发现下肢动脉狭窄、斑块形成征象63例纳入实验组,男24例,女39例,年龄47~84岁,平均(65.5±9.0)岁;下肢血管影像学无改变者22例为对照组,男14例,女8例,年龄31~74岁,平均(52.5±10.7)岁。1.2方法所有患者记录性别、年龄、病程、血压等资料,受试者常规禁食12小时后,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HbA1c(金标法...&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脂蛋白(a)[Lp(a)]是1963年挪威遗传学家Berg在研究β脂蛋白变异时,从血浆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相似的蛋白质,由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血浆LP(a)水平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1]。LP(a)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其血浆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是AS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LP(a)的结构特点1.1LP(a)的分子结构Lp(a)可看作由LDL样部分和apo(a)部分构成。LDL样部分的组成成分与LDL极为相似,由胆固醇酯和三酰甘油构成其脂质核心,外附一层磷脂和游离胆固醇,另有一分子apoB100与脂质成分结合。apoB100分子又通过二硫键与apo(a)分子结合。Apo(a)是Lp(a)特有的载脂蛋白,与Lp(a)的理化和代谢特性密切相关。它由信号肽、多个重复排列的K-Ⅳ结构、1个K-Ⅴ结构及无酶活性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区域组成,与纤溶酶原...&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脂蛋白(a)英文缩写为LP(a),是一种特殊的血浆脂蛋白。1963年首先由Berh等发现[1]。1988年国际LP(a)专题学术会议公认LP(a)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由遗传决定,不受饮食、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并与其他脂蛋白和白蛋白无关。本文就LP(a)的生物学特点、致病机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综述如下。1 LP(a)的生物学特征LP(a)与其它血浆脂蛋白不同,它由两部分组成:即由具有LDL结构和功能特性的脂蛋白颗粒和独特的肽链Apo(a)。Apo(a)仅以一个二硫键与ApoB100相连,而其余部分则伸展在周围的水相环境中。LP(a)除了在蛋白质组成、电泳结果以及所具有的抗原性与LDL不同外,还具有颗粒较LDL大(直径2 360~2 550 nm与2 000~2 250 nm),密度较LDL高(1·05~1·08 g/ml与1·03~1·06 g/ml),分子量较LDL大(3·8×106与2·4×106)和含6倍与LDL的神经氨...&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脂蛋白 (a) [Lipoprotein(a)LP(a) ]是血浆中一种独立的脂蛋白 ,颗粒呈球状 ,表面与LDL相似 ,其化学特性和物理性质也与LDL相似 ,并有相同受体———载脂蛋白B10 0 (apoB10 0 ) ,所以曾被认为是LDL的遗传和抗原变异型[1] 。但LP(a)含有α抗原决定簇的基化蛋白 ,且经二硫键与apoB10 0相连 ,在泳动、密度、颗粒大小、分子量、免疫特点等均不同于LDL[2 ] 。LP(a)密度在HDL和LDL之间 ,一般为1.0 5~ 1.10 0。组成成分有胆固醇、磷脂、apoB10 0和apoA ,其中apoA与纤维蛋白的溶解酶原 (PG)间具有高度的结构同源性 (75 %~ 10 0 %)及交叉免疫反应。LP(a)于 196 3年由挪威遗传学家Berg在分离抗体时发现。近十余年来 ,关于它的基因组成及与疾病的关系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 ,并认为LP(a)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3 ] ,并...&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众多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脂蛋白 (a)[lipoprotein(a) ,Lp(a) ]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测定Lp(a)的方法有数种 ,多为免疫化学方法。但由于Lp(a)结构的特殊性 ,使得不同方法、不同试剂之间结果缺乏可比性 ,需对测定方法进行优选与标准化。本文拟对Lp(a)的结构、生物合成与代谢、测定方法与标准化近况作一简述。1 Lp(a)的生物化学Lp(a)是一种与低密度脂蛋白 (LDL)非常类似的脂蛋白 ,除含有与LDL相似的脂质核心和载脂蛋白B(apoB)外 ,还含有其特有的抗原成分———载脂蛋白 (a) [apolipoprotein (a) ,apo(a) ]。Lp(a)中 1分子apoB通过一二硫键与 1分子apo(a)共价相连结合。电镜下Lp(a)呈圆球形 ,直径约 2 12 6nm。电泳位于前 β区附近。超速离心时Lp(a)密度涵盖LDL与高密度脂蛋...&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和肾有关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