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X能代替单反相机有录像功能吗吗

&主题:iphoneX摄像头也蛮牛。只拍人,小镇,公园,80D有哪些iphoneX比不了的,高感像素?
泡网分: 0.585
帖子: 1005
注册: 2014年07月
小白,勿喷。
几年前玩过索尼A6000,现在在看80D,可是又看到了iphone X。人像光效,背景虚化,都有。
高感应该是iphone X无法和80D比的一个地方?还有像素(细节)?宽容度(逆光拍摄效果)?
还有80D的追焦和连拍,我知道iphonex没有。
本帖最后由 烟雨霏霏的黎明 于
09:16 编辑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4359&&回帖:96 &&
泡网分: 32.946
帖子: 10401
注册: 2004年01月
wenxiong34d 发表于
继续欢迎相机上片碾压!
这张用OPPO手机拍的质感却很好!没想到!手机近距拍静物也可以有好的质感。
泡网分: 32.946
帖子: 10401
注册: 2004年01月
tsec001 发表于
敢问这张图比手机图强在那里呢?是主题?构图?色彩?光影?
感觉都不太像啊,难道是传说中的虚化?手机难拍出这种结实的质感。
泡网分: 12.816
注册: 2008年01月
有了IPX NOTE8之类的旗舰手机,确实很多时候都不想带单反了
泡网分: 0.001
注册: 2017年12月
猜这个是手机还是相机?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721
帖子: 1712
注册: 2012年11月
别的都不说了啊
就说虚化,你用了这么久你就没去仔细看看iphone的虚化是什么德行么
我自己用8P,给小孩拍过所谓虚化,边缘地方跟狗牙一样,看着就难受,这照片能用?
泡网分: 36.696
帖子: 7211
注册: 2004年08月
有信仰挺好的,真的!
泡网分: 41.908
帖子: 13004
注册: 2004年08月
电子哥,随便一张照片的大图效果,苹果手机都拍不出来。
泡网分: 41.908
帖子: 13004
注册: 2004年08月
手机,镜头畸变厉害的很
泡网分: 41.908
帖子: 13004
注册: 2004年08月
手机拍拍普通的风景照还可以的。
小图看看没问题的。
别的,就算了。
泡网分: 0.029
注册: 2017年11月
就说拍人吧,手机的人像模式决定了对成年人几乎只能拍半身才有不错的背景虚化,构图时不停前后移动也达不到想要的画面是很痛苦的一种体验。。。所以,虽然不想拎个大部头的东东,但还是无奈必须要入手个单反。。。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1.238
帖子: 1654
注册: 2002年12月
qianchen413 发表于
别跟80D比,没有可比性,先跟黑卡系列比吧。太抬举iphone x了吧?它跟oppo最好的比比还行。
泡网分: 31.238
帖子: 1654
注册: 2002年12月
哪个好,问问sony,它做传感器。应该承认,作为手机,摄影效果已经很好,但不要说单反,手机连同时代的dc都比不过。同时代的传感器技术,底大是真理。
泡网分: 1.98
帖子: 1883
注册: 2010年01月
pp90890 发表于
相片质量好坏评价标准很主观,我个人认为有几个方面。
第一看内容和构图,这点手机和单反差别在于单反镜头焦距全面,覆盖题材范围更广。
第二看光线和色彩,同等器材,好的光线下拍摄出来的效果比差的光线条件下拍出来的效果好,光线条件造成的图片质量差距远比器材要大。
第三看细节,这点手机完败,但是手机时代,谁放大看细节?
还有单反的直出一般比较保守,而手机直出都是浓涂艳抹,不用比较RAW,只要把JPG图片饱和度提高一下就可以看出差距,手机稍稍拉一下饱和度就溢出了。好像没人否认单反(或其它偏专业的相机)远比手机强大这个事实。
这里说的,是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好的手机拍出的片子已经完全够用了。
至于你说的细节放大之类的,对于关注手机拍照的人而言,都是大家心知肚明但又无所谓的事情。呵呵。
泡网分: 24.911
注册: 2003年12月
大只 发表于
实话实说,这图很不错,iphoneX的算法看来比华为要好得多.未虚化的,夜光
泡网分: 24.911
注册: 2003年12月
泡网分: 24.911
注册: 2003年12月
人像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本 于
21:02 编辑
泡网分: 0.51
注册: 2015年09月
有这种疑问的一般用手机拍拍就好了,用相机也不会有多少提高
泡网分: 23.857
帖子: 2338
注册: 2005年05月
相片质量好坏评价标准很主观,我个人认为有几个方面。
第一看内容和构图,这点手机和单反差别在于单反镜头焦距全面,覆盖题材范围更广。
第二看光线和色彩,同等器材,好的光线下拍摄出来的效果比差的光线条件下拍出来的效果好,光线条件造成的图片质量差距远比器材要大。
第三看细节,这点手机完败,但是手机时代,谁放大看细节?
还有单反的直出一般比较保守,而手机直出都是浓涂艳抹,不用比较RAW,只要把JPG图片饱和度提高一下就可以看出差距,手机稍稍拉一下饱和度就溢出了。
泡网分: 10.746
帖子: 1081
注册: 2008年12月
这张iphoneX的人像模式供参考,觉得还不错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4.911
注册: 2003年12月
大只 发表于
实话实说,这图很不错,iphoneX的算法看来比华为要好得多.谢谢资深
泡网分: 17.609
帖子: 1171
注册: 2006年11月
一本 发表于
实话实说,这图很不错,iphoneX的算法看来比华为要好得多.
泡网分: 0.158
注册: 2017年05月
别跟80D比,没有可比性,先跟黑卡系列比吧。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586
注册: 2011年03月
lalakuku 发表于
还真不一定。比如跟某些相机的套头相比(比如我自己的A6000套机),在某些情况下主流手机拍的真不一定差多少。
有人觉得光线差的地方手机...
我也用nubia,平时拍摄后都用PS express来调高光和阴影,附上PS express调的图。谢谢你的介绍这么好的app可以一步到位,有空我也下来试试。
本帖由 nubia+NX531J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4.396
帖子: 3667
注册: 2005年02月
缩小就发!
泡网分: 24.396
帖子: 3667
注册: 2005年02月
缩小就发!
泡网分: 4.442
帖子: 4240
注册: 2015年11月
dchung 发表于
还是觉得相机出片稍为干净一点。
我靠这张厉害了
泡网分: 24.396
帖子: 3667
注册: 2005年02月
缩小就发!
泡网分: 24.396
帖子: 3667
注册: 2005年02月
缩小就发!
泡网分: 24.396
帖子: 3667
注册: 2005年02月
缩小就发!
泡网分: 24.396
帖子: 3667
注册: 2005年02月
缩小就发!
&版权所有:&&&&您所在的位置:&正文
当大家都在刷iPhone X时,通信工程师看到了什么?
作者:&网优雇佣军&
智能家居-全文略读:265视频压缩标准在日被接受为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正式标准。HEVC被认为不仅提升视频质量,同时也能达到H.264/MPEG-4 AVC两倍之压缩率(等同于同样画面质量下比特率减少到了50%),可支持4K分辨率甚至到超高清...
当大家都在刷iPhone X时,通信工程师看到了什么?
上错图了,不是杜蕾斯的这个神广告。
移动网络AI时代已来
iPhone X的“X”代表阿拉伯数字10,其搭载的面部识别和增强现实技术也想代表着“未来”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
为了更好的面部识别,iPhone X 的 A11 Bionic芯片内置苹果最新的神经引擎( Neural Engine),其中包含2个高性能CPU核心、4个低功耗CPU 核心,可以同时启用6个核心多线程工作,内置 Neural Engine 实时运算能力600 billion op/s,这相当于额外多了一块当前顶级的手机GPU。
从语音助手到各种软件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智能手机发展的主要方向。不过,当下智能手机AI功能都是通过远端云实现,这不需要额外的处理器,可让智能手机更省电,但必须连网才能实现。
移动AI,与其说是苹果的一次勇敢尝试,不如说是苹果一直努力的方向。
2016年6月,苹果在WWDC 大会上提到了一项Differential Privacy(差分隐私)技术,这个概念听得有点云里雾里,大概的意思是,利用一种统计方法在收集用户数据时同时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
在今年的WWDC大会上,苹果宣布推出一款名为“Core ML”的新的机器学习框架API,一向在人工智能方面缄口不语的苹果终于高调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战略。
Neural Engine正是苹果人工智能战略的延续,在手机中植入专门的人工智能处理硬件,减少了数据传送到云端,能更好的保护用户隐私。
但是,苹果并不是唯一一家在该方向上努力的公司。
华为在其麒麟970芯片也集成了类似的“神经处理单元”——NPU ,称其比传统CPU快20倍。Google的AI新算法Federated Learning用手机上的处理器来训练人工智能算法,而不用在远端云执行,从而保护用户隐私。ARM推出全新DynamIQ技术,表示下一代芯片侧重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高通也表示要推出AI移动芯片。
所以,X不仅是iPhone的未来,也代表着智能手机的未来——人工智能。
不仅是终端设备。
对于未来车联网、智慧城市、AR/VR和工业4.0等应用,5G面临毫秒级时延、海量数据存储、计算和分析的挑战,也迎来一场由万物互联网和海量数据推动的新机遇,分布式云和实时的移动边缘计算(MEC)应运而生,从核心云到分布云再到移动终端,必然催生出更多的AI应用。
从网络到终端,移动网络的AI时代已经到来。
64G够用吗?
iPhone 8只有64G和256G两个版本,64G存储空间够用吗?
6月份在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宣布推出两种新的媒体格式“HEVC和HEIF”:视频用HEVC来代替H.264,图片用HEIF来代替JPG。
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高效率视频编码),是一种视频压缩标准,被视为是ITU-T H.264/MPEG-4 AVC标准的继任者,有时也被称为H.265,目前一些IPTV支持这种编码。
2004年开始由ISO/IEC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和ITU-T 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VCEG)作为ISO/IEC 23008-2 MPEG-H Part 2或称作ITU-T H.265开始制定。第一版的HEVC/H.265视频压缩标准在日被接受为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正式标准。
HEVC被认为不仅提升视频质量,同时也能达到H.264/MPEG-4 AVC两倍之压缩率(等同于同样画面质量下比特率减少到了50%),可支持4K分辨率甚至到超高清电视(UHDTV),最高分辨率可达到(8K分辨率)。
HEIF(High Efficiency Image File Format,高效率图档格式),可用更少的容量存储画质更好的照片。测试表明,一张2MB大小的JGEG图片转换为HEIF格式后仅有1.2M,画质方面并没有下降。
采用这两种格式后,就意味着你手机里存储的图片和视频可以得到更好的压缩,节省空间。
技术上讲,存储空间是节省了,至于64GB够不够用,还得看个人的使用习惯。
增加了几个频段?
新iPhone新增支持BAND 66 ,主要为了支持美国运营商AWS-3频段的4G网络。
BAND 66是3GPP R13新增的FDD 频段,这个频段与BAND1、3、4、9、10的上下行频段存在部分重叠(如下图紫色和红色部分)。
日本版的iPhone 8和8s还增加了支持BAND 11、 21和42三个频段,这是为了配合日本运营商的1.5GHz 和3.5GHz LTE网络。
支持Cat-M1的苹果手表?
Apple Watch Series 3拥有支持GPS和4G/3G蜂窝网络两个版本,即便没有手机也能打电话。毫无疑问,这是一大创新。
但查看苹果官方网站,目前Apple Watch 3只支持中国联通网络,且仅限于上海、河南、湖北、湖南和天津的手机用户。
具体原因苹果未说明,不过之前外媒爆料称,为了延长电池使用时长,新一代苹果手表可能采用的是低功耗Cat-M1芯片。
所谓Cat-M1,就是LTE物联网(eMTC或LTE-M),它与NB-IoT一起主要为了未来物联网络应运而生。
Cat-M1是一种带宽为 1.4MHz 上行最高发射功率可至 20dBm 的技术,最高数据传输速度达 1 Mbps,平均上传速度在 200 kpbs 到 400 kpbs 之间。这种技术具有更低功耗、更低成本、更深覆盖面的优点。
当然,Cat-M1也支持VoLTE通话。今年6月份,中国联通携手爱立信与Qualcomm,在全球范围首次成功实现基于eMTC(Cat-M1) VoLTE通话的应用演示。
支持新的卫星定位系统
除了支持美国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定位系统外,新iPhone还新增加了对Galileo和 QZSS定位系统的支持,它们分别为欧洲和日本研发的定位系统,可惜没有中国的北斗。
最后送你一幅漫画…
孩子他爹说:什么iPhone8、iPhoneX,都是iPaid
通信工程师说:没有我管网络,你们的iPhone都是砖头。
网优雇佣军投稿邮箱:
长按二维码关注
通信路上,一起走!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抱歉,指定的主题不存在或已被删除或正在被审核
数字尾巴-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iPhoneX正式告诉我们,手机和相机开始分道扬镳
10月27日iPhone X 就可以开始预购啦,不知道大家看完iPhone X的发布会对iPhone X 有没有心动呢?
此次iPhone X 主打全面屏以及面容ID功能。面容ID的问世,使手机和相机的拍摄功能终于区别开来。
iPhone X 正式告诉我们:手机和相机开始分道扬镳啦!
平时对苹果的摄像功能总是表示淡定,因为底大一级压死人,无论怎么吹捧,它能做的,相机都能做得更好。
但如今iPhoneX的新特性Portrait lighting仿佛告诉我们:手机的摄像头不再是相机的附庸:从前,它能的,相机一定更好。而现在,它能的,相机几乎不能。此后在拍照同时,手机将前所未有地记录人脸的精细三维结构,因此新iPhone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比较方便而已,至少在自拍方面,它是一个真·摄影棚。
原因一言以蔽之:多了一个维度的信息,产生高维碾压。
Portrait lighting中文名叫“人像光效”,听起来就像美图秀秀里的”一键美白“:
若真当它是美图秀秀或者某种滤镜,你根本无法意识到它会产生多大的威力。本文谈的,是它新硬件带来的未来。
它的作用是给你打光,假装你处在不同布光的环境下,比如摄影棚、舞台灯。
光永远是最重要的,这前所未有的效果让美图一众在它面前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因为它结合了面部结构信息。
在未来,你完全可以随意拍摄一张自拍,然后拖出“经典三盏灯”,把自己照得跟蒙娜丽莎一样古典,发给男神:
然后转头换出一盏底灯,发给胆小的闺蜜。
在未来,你修自拍时,首先做的不是瘦脸磨皮,而是仔仔细细调节手机里虚拟灯光的参数,免得被人说不专业。
利用它,网红还能在直播中由手机自动后期,效果极其自然,再也不怕见光死。
至于画质?对自拍狂而言,光线好的叫画质,不好的叫贴图。
回到Portrait lighting,它的实现原理特别明确,它产生区分度的核心在构筑脸部3D模型。
1、构筑你脸部的3D模型,得到脸部信息。
2、套用预设,模拟打光。
基于此,光线的模拟对自拍的提升几乎是工业革命般的,甚至能将近景的广角人像提升到专业摄影都不一定望其项背的程度。
对于任何猝不及防的“人像摄影师”而言,都必会震撼于这个新生儿前途无限的未来。而如果他们还能联想到一点人工智能的伟力,他们一定会肃穆,敬畏,乃至恐惧。
一、不知者无畏,若想一窥摄影师这种恐惧,需要从棚拍这件事情说起。
棚拍是自拍的极致——灯光师给你布置最佳的光源,去掉干扰物,构成不再业余的照片。
棚拍和日常拍无非光线的区别而已。对人像而言,摄影棚下的光线都是为了更强地塑造模特的面容而存在的,与日常唯一的不同在于,它的每一根光线都是带着目的,你的下巴会更瘦削,鼻梁会更加高耸,双颊细腻的影子有着迷人的过渡。
拍摄后,在后期处理中调整不够整齐的光线:
美丑之间只是光线的区别而已,这些对光线的改动形成了调整层,让图片看起来更加均匀,可以灰色图片的形式记录:(灰色对应无改、深色对应变暗、亮色的部位变亮↓)
这个增减光线的过程非常耗费时间——甚至可能持续24个小时。还需修图师对妆面和灯光效果能充分理解。
二、摄影师的作用
我们再一琢磨,哟,这个给我拍照的师傅最大的功能无非就是排个光罢嘛:
——前期摆灯看起来高大上,目的是为了脸上的光;
——后面PS看起来费力,目的还是为了脸上的光。
比如上图脸颊的宽度,模特的皮肤的整齐度,实际上仅仅是光线的区别——过暗的地方如唇部要补光,过亮的地方减光。
既然只需增减,为何不能让电脑一步调整到位呢?
因为电脑只看到你的平面图——它不知道你鼻子多高眼睛多深,自然也不知道该怎么给你打光。如果它看到的是立体的,自然就知道了。现在,新iPhone就知道了。
我们会发现,摄影师除了打出“真实灯光”和“审美思考"之外,剩下的工作已经可以被手机接管了。手机终于知道你的眉眼多深,自然能帮你完成大体的调整工作。
这种因为智能产生的接管,在我看来正是传统摄影和手机自拍之间真正开始产生区分度的地方。
专业拍脸的核心流程无非如此:
1、肉眼识别,得到脸部信息(深浅)。
2、经过师傅的思考,用灯光打光,再用PS对瑕疵模拟打光。
将其与Portrait lighting的流程进行一番比较,会发现流程核心一致:
——过往无论”柔光双摄“还是”美颜神器“,无非是后期流程的粗糙归纳。传统自拍中,因为计算机无法感知立体信息,精细活需要手工处理。而现在计算机感知到了,便自然地将计算机澎湃的生产力正式引入手动工序——这正是工业革命。
这样的改变对整个手机的影响仅次于电容屏的出现,本文仅谈论自和摄影层面:手机现在能干相机不能干的事情了。
如果过往手机摄影和相机摄影的关系是这样的话:
那么今晚的iPhone,成功地将他们之间的关系稍微移动了一点点。
然而这样的一点是多么颠覆,多么具有开创性,是突破了”手机能干的事情小相机也能干“的魔咒的一点。
现在新的传感器已经能直接获得脸部的立体造型了,便能粗糙取代修图师手动的加深减淡,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喜欢的光线,无论美食还是微距还是自拍,我们都能像拿手电筒打光那么简单地照射出好的效果!!
理论上,我们能想象到的任何光线,都能在iPhone上转眼得到实现!
三、当然,有人肯定嗤之以鼻,会认为前期布光是无法代替的。
然而前期布光当然可以代替啊,不然3D动画怎么来的?只是精度问题罢了。
举个例子,如果把下图这张jpg发给修图师,为了提升此时的光影,对方需要用PS一点点修饰明暗。
但如果发了原3D文件给他,他只调整模拟灯光的位置,便能得到远超之前修图师的理想的效果。这就是布光可被取代理由,有深度信息,就可以计算。
(上图并非实拍)
它就像像一个在灯光和光影之间的函数,代入左边,就能得到右边。
综上,新的iPhone却在自拍时保存了三维的”模型“信息,那么只要IOS允许,自然就能随意打光。而且远比人工来得自然。
一次不太成功的人肉补光
四、硬件基础
新的机器并非双摄那种简单的深度感知,而是精细的结构光和点投影。
左侧红外结构光,获取相位信息,右侧点投影,获取更加精细的信息。
过往双摄的概念出来时,更大的意义还是通过双CMOS得到5倍的进光量,从而提升信噪比,而非3d的深度感知。
因为双摄这个结构本身就不够精确。以环境感知独步天下的大疆为例,目前凭双摄也只能在10米距离上分辨1m的阻碍,*而苹果的点投影如果能投上10m,60°的视角下,它能分辨出0.06m的障碍*(仅以点数和60°视角估算)。
这种精度,相当于对你的皮肤都有了一次比人眼还密集的立体结构普查,能精确到每一块肌肉。
当iPhone能get到脸部信息并套用经典灯光设计时,任何拿相机自拍的人也不敢说一定拍得比手机拍好了。因为毫无疑问,根据脸部3D信息,随时可以布出一片影棚级的专业光线——而拿相机的摄影师如果靠普通的光线,何来可比性?
而且1这个基础上,通过对比对应图像,相机完全能察觉出哪些不均匀是肤色导致的,哪些不均匀是凹凸导致的。这相当于把脸部分了一个层,比如黑眼圈单独一层,要去除只需删掉即可。
遍览我们用过的相机,下到RX100上到H5D,都无法获取脸部的3D信息。因为单个镜头注定只能拍摄到平面而非立体,在后面的修光时,我们对脸庞信息的获取完全来自于我们个人的经验。这就是标题中指代的“分道扬镳”的地方。
当然,这一切离理想还很遥远,却顶多就在五六年间。或许到时候女朋友一句抱怨”拍得还没我手机好“是一句不能更真的实话,而非现在外行人的笑谈。
↑上图:portrait lighting 自动打光前后
根据立体信息,手机判断出脸颊的深度,并认为在顶光照射下这部分应该更加黯淡,因此减少了脸颊的光线。五官更加立体。而传统的美颜则不能分辨,只能提供对比度。
(这仅是当前beta测试下的一个机械的案例。实际上 目前主要还是靠神经网络。)
如果确实能记录三维信息,那完全能对普通图片产生碾压。
五、机器智能的伟力
目前的portrait lighting主要依靠神经网络而非立体信息。如果两者相结合,产生的威力是巨大的。
如泼辣修图,Photolemur,已经很大程度上可以自动取得不错的优化效果。
再如,paintschainer,自动上色。谷歌AI,从街景自动修出风景图
实际上当前很多美图软件或者相机自带的功能已经开始利用神经网络修图了,某种意义上也能达到模拟灯光的效果。
至少应该在”如何改善自拍“这方面,人工智能完全能成为打败摄影师的怪物。
人工智能对人们喜好的照片如简在心,脸部哪里应该有影子、何处应该有高光,何种光线下应该用什么样硬度的模拟灯光,它会有数——而3D信息会告诉它脸是怎么样的。
新iPhone自带的Core ml芯片赋予它的人工智能能力,这是它未来发育时倚重的神器。
它一开始还不知道人们喜欢什么样子的照片,等以后无数人使用了新的功能进行自拍之后,这位人工智能就会被逐渐教育成大家想要的那样子,就像第二个Siri.
在未来,或许你的iPhone还会判断你想要追逐的潮流,将你修饰成你想要的、最潮流的样子:
*↑这里不是大佬
本文只谈未来。
面对被数亿副自拍教育出来的怪物,哪个修图师敢说自己一定赢?
六、摄影师的改变
正如标题所说:分道扬镳。以智能为驱动力的手机摄影,将在以后与传统摄影越走越远。但带了智能和高维信息的摄影与旧摄影纠缠,必然会带来我们从未见过的风景。
在传统摄影中,3D信息的捕获是通过各种辅助工具达成的,
普通摄影师不会去做这点。
而Apple将它带入了手机界,偏偏这在相机上无法达成。它开创了一个未来:
1、通过3D信息修图将会从手机逐渐发展起来——以新的iPhone为例,你可以通过改变脸部的3D信息来塑造新的光线——比如你想要更高的鼻梁,你只需要提升3D模型里的鼻梁,对应高鼻梁的光影会自动生成。
虽然目前似乎不开放自主调节,但“泼辣修图”等工具在未来完全可以利用API接口去调动图片的立体信息。PS的处理方式已经有点落后了,因为它浪费了平面外大量的信息,而且相当弱智。
2、反促新的,立体信息驱动的摄影发展。虽然现在不流行,但在未来,完全可以通过多个摄像机和激光点阵的投影,拍摄像iPhone那样的深度图,脱离自拍的局限,从而获得更优秀的后期流程。至少抠图是方便多了。
3、近年来,不断有新的东西在刷新摄影师的视野,我们应当顺应潮流。比如无人机的视野,比如全景图的喷薄。我很期待新的东西的。
iPhone真的在向骄傲的摄影师们吹动静默的号角。
补充:这里着重回答下专业相机为何无法做到。
只要传感器到位,专业相机当然可以做到,如开头所说,只要多出一个维度的信息即可。但目前来看,用双镜头实现的话首先你要体积够大,不然无法建立精度足够的深度信息。这点在生物界内都无法突破,像微型的昆虫,比如苍蝇,螳螂,立体感都不会太强。
iPhone的实现更像是是面部捕捉在近距离上的特解。
目前来看,它最强的地方在于对面部的建模,以此解决的面部问题,正是当下自拍和肖像的痛点。以后还能在游戏中用交互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2被浏览2,041分享邀请回答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反相机能托运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