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近代著名文学家文学家的名言的书,或者是句子

> 【答案带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美国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富兰克林有句耐人寻味的名言...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美国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富兰克林有句耐人寻味的名言:“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直立起来的。”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有句深深触动人们内心的诗句:“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请认真品味两句话的内涵,根据对两句话或其中一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人生感受或对生活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一片葱郁的森林,鹤立鸡群的往往只有那么几棵,它们充分地享受阳光的青睐、雨露的滋润,但并未依靠他人,靠的是自强不息。
一个国家唯有自立自强,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尽管在文革中屡受打击,但他凭借自己永不屈服的精神,一次次力挽狂澜。他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远见,树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旗,唤醒了中国这只沉睡多年的雄狮。三十多年的发展举世瞩目...
考点分析:
考点1: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主要有以下几种:
梗概、片断、寓言……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材料作文常存在的误区:
1.割裂材料:
对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不能只抓之言片语,以偏概全。
2.认识肤浅,表面化:
材料作文中,作文文题有显性的信息,也有隐性的信息,隐性的信息如言下之意,引申之义,比喻之意,寓深刻的道理于简明的故事中,对此,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不能揭开题面隐喻,透视出所给材料的寓意,就会造成跑题。
3.审题正确而缺少材料。
4.答题节奏不好,时间不够。
审题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材料作文的命题误区:
1.扩写后的记叙文原貌依旧,手法单调,叙事枯燥,仅仅只是增加了若干字节而已。
2.改写后的记叙文或由于套用而与原文意思相去甚远,或添加的细节违背生活常理。
3.议论文在引述材料之后就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材料没有得到利用或运用。
4.由于重视了材料而淡漠了文题中的关键词,写出来的文章偏离了所要求表达的中心。
5.由于对材料的理解不深而提炼不出精粹的要点,文章立意过偏、过浅。
6.文体有误、格式有误。
材料作文的题型特点:
①题目有文字材料。
②要求考生依材料作文,或改写材料,或续写材料,或扩写材料,或根据材料写读后感,或针对材料中的“现象”写短评,考查的角度多种多样。
③“题”的变化形式多样,可以是命题,可以是自由命题;可以是半命题,也可以是无命题(如要求给给材料的人写信),其中以给一段材料、一个命题的为最多。也有以高考卷中的阅读材料为考场作文材料进行命题的。
④文体比较单一,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不限文体”的写作要求很少出现。
&材料作文考查读写结合能力,考生要阅读、分析、提炼、联想、表达,才能完成写作任务。从考试角度看,由于它能极好地避开师生的猜题押题,又能让所有考生有据而述,有的而议,有感而发,所以是一种优秀的题型,但现在开始受到冷落了。
材料作文写法指导:
&一、首先要“读”:
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
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
二、其次要“析”:
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①发现法。
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
发现的目标:
一是材料的中心句;
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
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
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
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
设想的内容:
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
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
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
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
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
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
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材料作文的审题过程:
材料作文的审题& :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
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
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
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 。
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
“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高考满分作文精彩语句集锦:
1.苦涩的求学路还很长,但我不会寂寞;因为我满怀母亲与大山的期望,因为我的心中有个永不会落下的太阳——母亲,大山!——《招招手,豆角般的月儿》
2.今夜,星光灿烂!浩瀚的天际中划过一颗流星,我默默地许下一个心愿,愿世界永远和平!——《今夜星光灿烂》
3.随着时间的流逝,你是否发现心灵已粘满尘埃?那么用友善把心注满,用爱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你就会发现世界依然美丽如昔!——《用友善把心注满》
4.每个人都可能面临机会。有的人能把握机会,取得成功,有的人却只能对机会望而兴叹,因为机会只垂青有准备充分的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逆境对于强者来说,是迈向级台阶的垫脚石,是驶向万里征途的加油站,是大海上乘风破浪航船的强劲风帆。——《逆境造就成功》
5.书之声悠远,书之声激昂,书之声清脆,书之声涵盖了千古。——《书之声》
6.笛声清越,萧声深沉,古琴丁冬,琵琶瑟瑟,这些丝竹之音,吹之抚之,皆使人沉醉,却都比不上书之声。——《书之声》
7.从不怨自己没有动人的容颜,从不怨自己没有婉转的歌喉,从不怨自己没有婀娜的舞姿……从来不怨什么,而是一直对自己说,即使没有这些,我也是一颗美丽的星。——《我也是一颗美丽的星》
8.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不是不可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是不可能。只要你做了,面对着世间万象,请你不要轻易说不可能。——《1+1=?》
9.我为书而醉,醉在那书卷的馨香里;书如酒般让人沉醉,而我愿意一生守望。——《醉在书卷飘香里》
10.自然像一道无比绚烂的彩虹,生活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自然像一枝悠扬婉转的乐曲,生活像一片蔚蓝浩瀚的大海。不管生活是酸,是甜,是苦还是咸,看一看美丽的自然,我的生活边充满了情趣。——《我美丽,因为我热爱自然》
11.交往的条件是真心,而真心却需要长时间才体现出来,但真心交往的,就是你真正的朋友。——《关于交往条件的实验报告》
12.交往能使你的心理不断完善、进步;交往能使你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感到快乐;交往还能使你学会许多知识,弥补自己不足。——《交往说明书》
13.雪花随着时间降落了有融化;玫瑰伴着时间绽开了又凋谢,凋谢了又绽放;而不同时间里的人,他的思想又会怎么样呢?是否也会变换?……——《浸在“赞”海中的树》
14.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不要自我设限,超越你的心理高度。每天高声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成功的告白》
15.心平气和待人,是醉人的馨香,更是豁达的胸襟与气度,是对生活理解和感悟。——《馨香醉人》
16.生命,总是美好的。不是因为苦恼太多,而是我们不懂得生活;不是因为幸福太少,而是我们不懂得把握。——《我需要的生命》
17.小鸟为灿烂的阳光歌唱,绿叶为拂过的春风歌唱,大海为蔚蓝的天空歌唱。那些动人的音符串起了支支旋律,飞进我的心里,让我也想唱首歌。——《我想唱首歌》
18.同一轮太阳,不同的角色,落日的余辉总是使人安静,它给人历决不仅仅是温暖和光辉,它使人踏实,使人奋起,使人满足,新一轮初生的太阳与永远灿烂不朽的太阳总是同一轮太阳,朋友,和不感受一下落日带给你的光辉?——《日暮里的歌声》
19.在现实生活中,使我感动的事实在太多了。但我不为一件漂亮的衣服所感动,不为能住上豪华的新房子所感动,不为金钱所感动,不为名利所感动……能感动我的只有世间那点点滴滴的真情。——《点滴真情令我感动》
20.没有的大奖的喜悦,没有当明星的荣耀,平平凡凡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使我读懂了人生这本书,真正体会到人间的真情,正是一次次的感动,使我走向了成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点滴真情另我感动》
21.坚强的人值得喝彩。同时我们心里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也要做一个坚强的人,赢得别人的喝彩!——《喝彩》
22.鼓励,是学海中劈波斩浪的浆;鼓励,是人生中相互依持的拐杖;总在汹涌波涛中给予你无穷力量,总在低谷中增强你的自信!——《“鼓励”自传》
23.海,给了鱼儿一片蔚蓝的天空,鱼儿,也给了海一片生机;大地,给了树木成长的润土,树,也反赠给大地一片阴凉;天空,给了鸟儿们自由翱翔的天堂,鸟儿,也赋予天空一片快乐。——《无语》
24.如果你还在遥望蓝天等待着青云直上,那么就请你低下头来,为自己成功的路上铺设一条平凡的助跑线,并请记住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戴姆勒·奔驰轿车的商标,此商标是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后产生的。试根据这一商标,回答下列问题。(5分)(1)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这一商标的创意。(3分)答:
(2)结合这一商标,为奔驰轿车写一广告语,不超过20个字。(2分)答:
阅读下面这段关于“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评论,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议论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句不超过10个字。(6分)老人倒地无人扶,旁边是一群保持安全距离围观的路人,有人想伸手搀扶,又有人出言阻止……面对这种情景,无数人在发问,①
?对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痛心疾首的人们,立即会想到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判例。的确,经过舆论不断发酵,②
,大众的第一反应就是“彭宇案”带来的恐惧感。法院判决的模棱两可至今仍为人诟病。“彭宇案”判决书使用了“从常理分析”“更符合实际的做法”“与情理相悖”之类的措辞来判断彭宇之责。当真相扑朔迷离的时候,局外人妄断是非都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被告真的撞倒老人却不肯承认,还要编造动听的助人为乐借口,是③
;如果老人④
,同样极不诚信,并且在媒体与网络的放大效应下,对社会的向善之心造成极大伤害。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3分)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
。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
,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⑤便成死症
⑥便太浅湿A.①③⑥
D.②④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天下第一村”华西村328米高的“空中新农村”大楼豪华程度令人惊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B.测量结果显示,水城威尼斯的历史老城区正在缓慢地持续下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C.步入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游客们在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领略完全不同的江南乡土风情和特色民居建筑。D.1972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商定的《上海公报》,为40年后、甚至未来的中美关系定下了扩大共识、承认分歧、加强合作的准则。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A.这次降雨可谓抱薪救火,有效缓解了当地的旱情,保证了来年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B.大多数的院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C.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我们学习党的有关文件,使大家明确党的农业政策,做到胸有成竹。D.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题型:作文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关于文学的名人名言_2016伤感句子大全_绝想日记网
关于文学的名人名言
查看:533761
1、当文学变成半是商品半是艺术的时候,就会繁荣鼎盛。——拉尔夫·英 2、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3、闭门造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宋·杨万里 4、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5、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6、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法&福楼拜 7、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是序。——南北朝·刘勰 8、事之博者其辞盛,志之大者其感。。——唐·梁肃 9、事物的美存在于细心观察它的人们的头脑中。——Hume 10、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清·曹雪芹 11、诗言志,歌咏言。——尚书 12、诗文字画,大抵从胸臆中流出。——宋·张戒 13、诗歌比历史更接近于事实真相。——Plato 14、生活是美好的,但它缺少形式,艺术的目标正是给生活某种形式。——Jean&Anouilh 15、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车尔尼雪夫斯基 16、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科学和哲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苏&高尔基 17、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郭沫若 1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 19、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20、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21、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鲁迅 22、妙想就像在外流浪的孩子,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Bern&Williams& 23、没有人能通过模仿别人而成名。——Samuel&Johnson 24、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蠢。——贝弗里奇 25、风格就是人品。——巴尔扎克& 26、文学是社会的家庭教师。——别林斯基 27、文章均得江山肋。——宋·王十朋 28、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宋·苏轼 29、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30、眼底江山皆净域,毫端兰竹见灵魂。——近代·许乃钊 31、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唐·白居易 32、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唐·杜荀鹤 33、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34、戏剧出于虚构:歪曲事实以表明真理。——&Edwevrd&Albee& 35、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36、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达·芬奇& 37、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38、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雪&莱& 39、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车尔尼雪夫斯基 40、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培根& 41、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42、在一生中连一次诗人也未做过的人是悲哀的。——拉马丁& 43、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朱熹 44、语言赋予人类是为了表达思想。——Moliere 45、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 46、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 47、异端是生活的诗歌,因此有异端思想是无伤于一个诗人的。——歌&德& 48、艺术是让我们意识到真理的诺言。——Picasso 49、艺术不是一种观察方式是什么?——Thomas&Berger 50、一首伟大的诗篇像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与欢愉的水花。——雪莱51、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52、只要人越来越堕落,文学也就一落千丈。——歌德 53、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歌德 54、志者诗之本也。——宋·朱熹 55、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南北朝·刘勰 56、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马克思& 57、爱心得匠意,则杰作在望。——&JohoRukjh&
支持(533761)
上一篇:下一篇: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08号
绝想网友交流QQ群49,170被浏览3,948,568分享邀请回答17K1,15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K8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血名言|关于血的名言|血的句子
1.人血都是一种颜色。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2.血是最贵重的液体。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歌德
3.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无名氏《听谗诗》。龙泉:指利剑。这两句大意是:那些进谗言的人舌头上长着利剑,杀了人还看不见血迹。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仁人志士死于谗言。那些奸诈狠毒的小人为了排除异己,往往血口喷人,借他人之手置人于死地,所以作者斥责他们“杀人不见血”。这首诗意在告诫人们警惕谗言,全文是“堂堂八尺躯,莫听三寸舌。~。” 《听谗诗》 《听谗诗》
4.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唐·李白《古风》其三十四。心摧:形容极其悲痛。摧,裂。两无声:原诗指被征士兵和他们的父母都悲痛得哭不出声来。这两句大意是:被征远戍的士兵在辞别父母时眼泪哭干了继之以泣血,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心都碎了,哭不出声来。这首诗揭露由于唐玄宗穷兵黩武,扬国忠贪图功名而发动的征南诏的不义战争。~两句极写生离死别的悲痛情景,可以用来表现人们眼里无泪,哭亦无声的极度悲痛。唐代诗人 李白 《古风》
5.案上一点墨,民间千点血。清·邓显鹤《沅湘耆旧集》载明代歌谣。案:案卷,官府处理公事的记录文件.这两句大意是:官府案卷上的一滴墨迹,凝聚民间百姓的千滴鲜血。两句形容旧对官府吏治黑暗,每一件公案,都侵透着人民的鲜血,揭示出封建官府无数冤案的血淋淋的事实。诗句把案卷之墨与姓之血相对照,以“一点墨”对“千点血”,揭刻满含愤怒痛恨之情。可用于痛斥旧时昏官酷吏制造冤狱、迫害百姓的罪行。清代文献家、诗人 邓显鹤 《沅湘耆旧集》
6.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古代罗马教育家 昆体良
7.驾驶“病”车行,代价血淋淋。
8.精神不运则愈,血脉不运则病。南宋哲学家 陆九渊
9.热血沸腾时,谁还能保持明智呢?英国诗人 爱·扬格
10.革命是要流血的,就请从我开始!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维新志士 谭嗣同
11.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唐·杜甫《哀江头》。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这里借指杨贵妃。游魂:马嵬之变,杨贵妃死于逃难途中,故称“游魂”。这两句大意是:昔日明眸皓齿随着玄宗来游曲江的杨贵妃今在何处?可叹她遭变横死,血污游魂,欲归不得。曲江原是长安著名的游览胜地,获得唐玄宗专宠的杨贵妃,常同辇随君春游曲江。安史乱后,曲江荒废,杨妃身死,诗人重游曲江,触景伤怀,感慨万千,写下这首名诗。~两句表现杜甫抚今追昔的感慨之情。它不仅是对遇难王妃的伤悼,也是对大唐国势衰微的悲歌,感情是哀恸而深沉的。唐代诗人 杜甫 《哀江头》
12.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唐·高适《燕歌行》。死节:为国事而献身。这两句大意是: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此二句写士兵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诗句写得悲壮淋漓,感慨无穷,用以颂扬为国而战的英雄气概非凡。唐代边塞诗人 高适 《燕歌行》
13.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曹雪芹《题诗》。十年:指《红楼梦》的创作时间。这两句大意是:每个字看来都是鲜血凝成,十年的辛苦真不平常。原诗为:“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抱恨长。~。”《红楼梦》人物之间充满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的复杂的感情纠葛,所以感人,不仅得益于作者构思的缜密,描写技巧的高超,更因为作者是带着深厚的感情从事创作的。正因为他在每个人物身上都倾注了自己的感情,所以才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使它成为不朽的杰作。作者在这里用“不寻常”三字来概括其中的甘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寻味的。这两句可供评论曹雪芹历尽艰辛创作《红楼梦》时引用,也可用来说明其他作家从事创作的辛苦。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题诗》
14.丈夫溅血寻常事,留得人间姓氏书。明·杨仲年《失题》溅血:流血牺牲。姓氏书:即名垂史册。明代学者 杨仲年 《失题》
15.过雨樱桃血满枝,弄色奇花红间紫。金·董解元《西厢记》。这两句大意是:美丽的女子伤心啼哭,泪水纵横,脂粉狼藉,就像一场春雨过后,满技血一样鲜红的樱桃滴着晶莹的水珠,又像一柱红色间杂紫色的奇花在向人显示自己的美丽。这里是形容崔莺莺哭了一夜以后的外貌,尽管脂粉狼藉,仍然显得很美丽。设想新奇,比喻生动。可用来描写美丽女子啼哭时的外貌。金戏曲作家 董解元 《西厢记》
▍热门名言
▍热门经典语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近代文学家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