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小米手机小米和华为区别手机的区别,华为踏实

2,941被浏览1,905,888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华为手机反超小米的三大原因
互联网生态
互联网平台
按字母排序
今日推荐&:&
华为手机反超小米的三大原因
本周有两家市场调研公司先后公布数据,Canalys和HIS。Canalys发布的三季度数据显示:小米三季度的手机销量同比萎缩了8%;而华为智能手机交付量同比猛增了81%,已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名。同样,HIS发布的三季度数据显示上半年小米一共销售3470万部智能手机,而华为科技销售了5000万部,再次印证:华为手机中国市场环比增长,小米环比萎缩,华为出货量超过小米。华为和小米之间的国内手机业&一哥&之争,到今年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之前的二季度中,华为份额为15.7%,小米的15.9%,两者相距已经非常微小。此次华为在第三季度反超,两者差距也并不巨大,但为何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这主要还是源于此次&反超&背后的原因所在。原因一:模式可复制,但技术不可以小米的成功离不开其开创的以饥渴营销为手段的互联网手机营销模式,此种模式帮助其以&闪电&般的速度迅速占领国内手机市场,手机销量遥遥领先。小米的成功被众人看到,于是模仿者四面八方铺天盖地地袭来,一时间蓝海变红海,和自身相似的竞争者众多,生存环境日益艰难。小米一炮而红的根源不完全是产品品质的胜利,而是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高性价比+饥渴营销&。小米能利用此模式成功,在于其是第一个敏锐察觉到市场对于这种模式的需求,而这种模式本身并不稀奇,门槛也不高。事实也证明,国内其他手机厂商纷纷效仿,比小米更加&饥渴&,更加&情怀&,更加&高性价比&。虽然很多手机厂商并未完全真的超越小米,但的确让小米感受到了生存环境的挤压。华为荣耀从2014年12月宣布独立运作,也由此正式打响了与小米争夺市场的战争。无可厚非,华为荣耀在销售方面是在走小米走过的路,是小米众多模仿者中的一位。为什么华为这个&模仿者&可以反超?原因很简单,因为华为有技术。华为是全球三大电信设备制造商之一,技术专利积累是小米这类互联网手机厂商无法相比的。国内手机市场看似品牌众多,新品发布会层出不穷,但这些产品,大多仍是东拼西凑&攒&出来的。如国内另一互联网手机厂商代表魅族,其在iPhone5S上市后没多久,也推出了拥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新机,但这一技术却是来自另一家科技公司&汇顶科技&。与这些&初出茅庐&的互联网手机厂商不同,华为以通信技术出身,市场布局全球,拥有自有品牌麒麟芯片,技术优势明显。今年华为和谷歌合作,研发了本年度两款Nexus品牌高端智能手机,又是一大新进步。华为手握的技术优势与小米的销售优势不同,前者不是短期可达到的,而后者却是&分分钟&可以复制的,因为毕竟消费者买的是好的产品,而非好的售货员。原因二:还是要看谁铺的路更长看谁铺的路更长,其实是看谁家的发展空间更大,视野更广。在这方面,华为明显要强于小米。小米毕竟是新兴企业,和华为这种已深耕多年的老牌科技企业不同,容易困于某一阶段的成功之中,找不到登上下一高峰的道路。现在国内手机市场已经厮杀成一篇血海,几近饱和,于是小米开始将眼光投放到国外市场,第三世界国家、欧美发达国家,均成为他们即将或已经开始争夺的市场。但将眼光投向海外,并不代表着是高瞻远瞩,或是在为未来铺设更长的路。在开辟海外市场方面,华为算是老前辈,从亚非拉市场做起,再到现在成功站稳欧洲市场,华为的海外布局一向坚定,即便在美国受挫也没能扑灭其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决心。现今,华为在亚非拉国家发展成熟,在欧洲市场也打出一片天,华为荣耀进军海外之路要比小米等企业畅通许多。当然,小米也可以说&我进军海外的决心也坚定&,但国外市场不是说进便能进的,尤其是本身就拥有强大本地企业的欧美市场。因为小米有着极为严峻的问题:缺乏专利。不谈华为,即便是在国内名号远不入小米的中兴手机,也凭借其专利积累在海外市场已较好业绩,2015年第二季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占到了8%,成为了美国第四大的手机品牌。而小米至今海外扩张之路并不顺畅。缺少专利的问题在国内尚不明显,但若到了国外,就要被各企业&围追堵截&,相信小米若要妄自进军,最先迎接它的,不会是销量,而是诉讼。这并非危言耸听,小米在印度市场试水时,便收到了来自爱立信的诉讼。相比小米还停留在为专利而苦恼的阶段,华为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快速提高品牌认可度。华为多年做的是企业业务,在全球企业用户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对于海外手机用户来说绝对是一个&新人&。不过好在华为海外经验丰富,从选择将手机品牌定为荣耀(英文:honour)开始,便在为布局海外市场设想。现在,华为手机已初步打开欧洲市场,而小米现今仍困于昔日的辉煌之中,想铺路,却怎么铺怎么迷茫。不论是进军海外市场,还是传闻明年将开售笔记本产品,这些铺设的道路均未走向明朗。也正是这种&迷茫&状态,让小米面对紧追不舍的华为,根本无法扩大本来优势,只能眼看着对手追上来,再超过自己。原因三:冬天的市场,已经不再&饥渴&前文曾提到,小米的饥饿营之所以可以爆发如此威力,是其正好击中了当时市场的需求,是顺势而为。几年过去,这个&势&早已变了,再捡起已经被后来人切过N遍的大蛋糕,相信没有消费者会愿意再愿意疯狂抢购了。小米的&为发烧而生&助其快速占领市场,但这占领的&市场&是有时效性的。市场偶尔会有&发烧&的情况发生,但若是一直发烧,那就糟了。小米成于&发烧&,亦困于&发烧&。单一的产品线使其后力不足,致使长线布局也因此心有余而力不足。小米的红米、红米Note、小米、小米Note四个热门产品线产品价位覆盖599-2299元之间,唯一超过3000元的小米Note顶配版本销量却不甚理想。几个产品的表现直白地展现了小米现在的处境:想走高端,没人买账;再走低端却走不出原有的模式。然而华为的产品则从Mate系列高端产品一直延伸到千元级产品,对于用户需求有更好的覆盖。结语:对于近来外媒曝出的一系列数据,小米表示对数据不服,华为表示对方有时间打嘴仗不如踏实做好产品本身。对于一个动态化的高场而言,统计口径并不一定能够做到数据的绝对准确,但市场进入现今阶段,再争论一些并不能改变现状的几个数字也的确意义不大。在一个经历过由功能机到智能机切换风口之后,市场进入到一个充分竞争阶段,用户的消费日趋理智,&发烧&一次已经足够,为了健康着想,还是沉下心来,发掘产品本身、技术本身、互联网本身,才是关键。
相关频道: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 硅谷动力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88号 京公网安备77号小米怎么就被华为给超越了?原因竟然是这个
稿源:俊世太保
最近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一个重磅新闻在业界一下引起了滔天巨浪,华为手机历史上第一次超越了小米手机,成为市场上的龙头老大。小米最终被华为超越,这里边的原因是什么?
近期根据科技市场研究公司IHS的数据,第三季度华为在中国的智能手机销量,比小米高出了近千万部,确认了华为成为中国市场老大。我们知道华为和小米其实走的完全是两条路,一个是工业思维引导互联网思维,一个则是互联网思维加杂一些工业思维。别看顺序不同,却让两家公司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路径。
一、华为成功复制了小米模式
小米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当年的国产智能手机缺乏竞争力所致,凭借出色的营销能力、主打高性价比的互联网思维以及找到发烧友这样的粉丝定位,这让小米在短时间内成功成为国产手机第一品牌。
小米手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黑马角色,这样的先发优势让小米短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但关注之后,就涌现出了众多的模仿者。拥有更强研发和工业设计的华为开始痛定思痛,开始仔细研究小米的成功,并开始迅速复制。小米则因为始终没有办法推出一款高端的手机,不得不只能通过低端手机拉动销量,但这个市场的竞争对手实在太多了。
英国《国际商业时报》称,华为以低端机型切入市场,并不断向食物链顶端攀登,其中荣耀机型表现出色,销量稳步上升,使得华为集中精力研发中高端机型。分析称,包括华为荣耀在内的国内千元智能手机还在营销上学习小米,进一步制约小米整体销量的提升。
二、海外市场的遍地开花
小米被称之为&中国的苹果&,但是华为已经做到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华为&。作为全球最大电信设备供应商的华为,最近几年在智能手机市场不断强势扩张。据多个研究公司的报告,华为已在今年第二季度,一跃成为仅次于三星和苹果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而且,华为接一近半的智能机销量均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等海外市场获得。
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的巨大销量和品牌营销,让这家公司得以迅速在海外市场获得了关注。其实从营收上也可以看出端倪。今年到目前为止,华为与欧洲企业签署了15项合作协议,数量几乎与去年全年相等。而从2014年财报也可以看出,华为中国区业务收入为1089亿元,欧洲中东非洲区业务收入为1010亿元,美洲收入为309亿元,亚太地区收入为424亿元,也就是说华为的海外收入比重在65%以上。
三、强大的研发技术支撑
小米手机被人所熟知的就是其营销手段,但研发预算上可能投入并不算太大,华为表示,其去年的研发预算总体高达66亿美元。小米则并未披露其研发预算。此外小米还缺乏华为等更成熟对手所拥有的销售渠道。
华为之前一直是一家世界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这使得华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专利数量,远远超过小米在内的中国其他对手。一个数据显示,华为有关手机的发明专利数量超过1.2万件,小米公司仅为10件,甚至没有华为的零头。在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方面,华为的进步十分明显,开始从塑料机身演进到金属机身,2015年下半年,作为其研发和设计实力的最直接证明。
由于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华为可以像苹果一样在手机上使用自家CPU,并且进行一定的软硬件优化。小米则受制供应商掣肘,这一点在处理器上尤其明显。 华为手机由于采用自家CPU则完全不受影响。
对小米来说,虽然暂时被华为超越,不过仍然并不是没有机会,毕竟小米最近几年在技术和专利等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海外市场也在积极开拓,或许随着小米新机型出来后,销量可能会再次回归第一。我们期待国产手机市场的再次巅峰对决。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和小米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