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有人炒澳洲和加拿大和澳洲哪个好的房产吗

一个炒了50年的加拿大老股民劝你买的行业,这个人说得很有道理【股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430,926贴子:
一个炒了50年的加拿大老股民劝你买的行业,这个人说得很有道理收藏
1、“在全世界我可以选择的几万只股票中,我真正需要看的最多只有50只。”2、“选择好的非周期性股票,长期奔跑在投资的高速公路上”——作者年轻的时候,有一次驾驶者一辆非常老旧的车从荷兰开往法国,荷兰的舅舅给的建议:所有的长途路程都在高速公路上开,而不要沿着风景优美的辅路。原因是减小发生车祸的可能性,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而且如果车出了毛病能很快得到帮助。3、“你成功的关键点是选择在非周期行业内领先公司的股票,然后坚持持有它们多年。这种投资途径看似平淡枯燥,因为很少变动,但这种做法是有效的,尤其是在你借鉴了专家的分析研究之后。谨守规则并留在投资的高速公路上,不要四处观望。”4、对投资行业的选择:消费品、医疗、零售和分销物流、银行保险。消费品:对花生酱、谷类食品、软饮料,或者剃须刀片的消费基本上是非周期性的。不仅如此,随着冷战结束,这些产品已经扩张到全球。像吉列、可口可乐、菲利普·莫里斯、联合利华、家乐氏、康尼格拉等等这样的公司,就是值得考虑的公司类型。你应当查验它们在一个时期,例如,10年期的收益和股利增长率。如果它们每5-7年增长一倍,那么这些公司就是你投资计划的候选者。更进一步,如果股价在10年里上涨了4倍而同时市盈率没有提高,那么这样的股票,就是你本应该在10年前就去购买的股票!”医疗:供你探寻的另一个非常肥沃的领域是医疗,包括业内领先的医疗产品供应商的股票。像雅培、强生、诺华(一家瑞士公司)、豪夫迈-罗氏(也是瑞士公司)、卡地纳健康集团(Cardinal Health)、辉瑞、安进(Amgen)等。这些都是重点关注对象,有着坚实的特许权和出色的研究设施。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绝妙的领域,其内的公司股票在我的投资组合中总是占有很大一部分。”零售和分销物流:零售和分销物流行业也会产生一些好股票,但这是一个比较微妙的领域。例如,业内领先的药品连锁店有着很棒的经过时间检验的业绩。但零售概念股经常只有有限的生命周期,并且很难延长。顶尖的食品连锁店被证明更可能比百货公司或专卖店存续得长久。不过,如果你能及早抓住一个好概念股,就像沃尔玛或者家得宝(Home Depot),它能在许多年里向你提供15%的成长率。”银行保险:在银行或保险领域很难找到15%的稳定成长,但这样的增长确实存在,尤其是近来。竞争法律的变革模糊了证券包销、经纪业、保险业和银行业之间的界限,为发展创造出新机遇;其结果是世界范围的业务扩张。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股票提供每年12%到13%左右的稳定收益。当然,你应当看到利率,因为高利率倾向于抑制这些股票的价格。寻找那些常年提供高所有者权益收益率的金融股票,它们还要有一条增长的收入线,要显示出不论是在顶端(毛收入)还是在底端(净收入)都有稳定的增长。有些人可能说,只要价格足够低,任何东西都值得买。然而,我的准则是只投资于高质量,其增长大体上是非周期性的股票,这种股票有可预期的高收益率,并且有希望提供较高的股息增长率。我相信,如果你把这点记在心里,你就能保持在正轨上,就没理由会被股市上存在的所有股票(例如明星股)所迷惑或淹没。要记住的第一点是,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有判断力的投资者,就要回避感情,尤其是贪欲和恐惧。不要陷入爱恋,不要比友情走得更远。让事情成为“柏拉图式的”——也就是,理性的。第二点是,要暂时忘却股市整体情况是怎样,而仅仅集中于你拥有其股票的公司。一位权威人士曾说他投资时,仿佛他就是这整个公司的拥有者。如果公司做得好,那么到时候他就会变得富有,即使他只拥有所有股票权益中的一小部分也是如此。毕竟,有着许多的非上市公司,从不在股市上流通,它们的拥有者事实上也已经变得非常富有。日复一日的股票市场就像是海洋:有时风平浪静,有时风暴肆虐。但你所看到的这一切都是表面现象,而不是底下所发生的事情。在表面层次,它在各个方向上都受狂热的影响,一年中股票平均会有30%的价格摆动。显然,真正的内在价值不会变化那么大——但是“羊群”的感觉会,头一年黄金风行一时,第二年则是后进的石油股票或者房地产帝国。在短期,股市仅仅是贪欲和恐惧的镜子,是这两种感情散发出来的感受;然而,在长期,它“按照平均”来展示增长,反映出那些继续增长、收入更多并支付更高股息的公司的表现。但如果你观看构成S&P(标准普尔)500指数的那些股票10年期的图表,你只能辨别出各只股票的表现同整体市场趋势之间的很弱的联系。你有能力正确地判断出周期性的顶峰并及时脱身,从而不必等待五年后的下一个顶峰吗?或者是否除了那些正处于谷底(如果是这样,你确信该公司能生存下去吗)从而可以去购买的股票之外,该把所有有周期性的股票都排除掉,从而这样要更容易一些?如果你能在谷底购买,那么你就能很容易让价值倍增,并在不用等价格到顶的时候就把它们卖出,因而避免在你售出前发生价格倒滑的风险。然而,这会是个很微妙的游戏,并且问题是,从长期看,它会比仅仅盯住非周期性高质量成长的股票回报更高吗?我的选择倾向是后者,这样可以更安心入睡,需要做的交易更少,而且你可以避免由于买得过早或错过在顶峰附近卖出而带来的懊恼。而且,非周期性增长的股票会定期提高股息,而周期性的股票则提高后又降低它们。
怎么买股票?咨询国内知名证券商《国泰君安》,专业顾问为您打造专属金融理财服务,怎么买股票咨询电话:
2005年的时候就叫别人买这些行业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查看: 69|回复: 18
水库有人炒澳洲和加拿大的房产吗?
几个移民国家几年也是涨的很凶,上海越来越买不起了,看看海外的。挖个坑聊聊
看书上澳洲投资房产不错的,上有老下有小去不了
加拿大怎么样
顶顶更健康
同问啊,米国什么的也来指导指导啊
做熟不做生,远水解不了近渴。
澳大利亚的不错
澳大利亚、加拿大元都跌了三分之一了,还能赚钱?
中间环节都是钱,买国外对我来说就像买月亮上的土地一样。看不见,摸不到,不踏实。
LZ,澳洲楼花别买,land+house pack别买
很久以来,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在讨论购买公寓楼花是否值得,我一直没有发言。今天终于想说几句,拿人格担保是真的事实:
我购买过两套墨尔本公寓。一套是09年购买的在333 BURWOOD HIGHWAY上的一个两卧室公寓。当时看中的是开发商是澳洲上市公司AUSTRALAND,在一著名华人“X地”房产中介(在此不具名了)的大力推荐下买的。当时购买价格58.5万澳刀。此房2011年交房。目前我在中介处报给买家价格48.5万,已经快两个月了没有人成交。大家可以算算折价的比例;另外,10年时,我在另一家著名华人中介“X鱼&公司大力推荐下,又购买了一套位于SOUTH MELBOURNE的50 ALBERT ROAD的两卧室公寓,购买价格79.5万。此房于2013年交房。经过一年多出租后,现在我在中介处报价是72.5万,也还没有成交。大家也可以再算算折价比例!
我在此没有责怪当初鼓动我买房中介的意思,人家就是靠这个买房买车的(现在知道他们自己都不买楼花的!)。谁让你自己瞎了眼听信什么澳洲房产每年7%增长,7年翻番的”理论“呢?!
我个人的结论是:墨尔本当地人对楼花绝不能买。因为开发商楼花标价就高,是主要针对海外资金的,再加上里面包含了给中介远高于正常比例的佣金,那能不高吗?如果考虑总价、地段自住,可以买现房公寓,眼见为实。而且价格肯定比当初楼花时靠谱的多(除非您持有了十几年以上,靠通货膨胀也账面增值了)。如果考虑房产增值,绝对是买独立HOUSE。
以上感受仅仅是墨尔本市场,伟大的悉尼咱不了解,没有发言权。网友有不同的实例和见解欢迎拍砖。对广大楼花销售专业人员,表示深切的抱歉!
:):):):):):):):):):):):)
关键要看是否具有砖本位导向
异地购房要小心
不熟悉,没钱,纯观众
Powered by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工分:2637
上海楼市往事(2)#1150副标题:1998年的楼市时间:1998~2001我是九八年去的广东。之后几年的上海楼市,说实话我并不了解。略有疏误。1998~2001年的上海楼市,它主要做了几件事;一)减税这件事在今天看来,或许觉得不可思议。但的确是高宗朝的德政之一。按照改开前的税法,不动产的转让,需要交5.55%的营业税和20%的个人所得税。在90年代末,最重要的就是把这二项税收给免了。而使得不动产交易,只需要交契税。杂费方面,98年上海买房子,还要强行办“律师费”“公证费”二笔收费。金额大概是房款的2%左右。在德政下也被取消。其后,上海市政府还二次减税。契税先是减半到1.5%,然后再度减半到0.75%这使得二手房的全部交易成本,仅仅就0.75%!轻徭薄赋,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德政之本。凡认为“交易”会导致房价涨高的,那是彻底的谎言,污蔑,一派胡言!二)确权所谓的“可售公房不可售,不可售公房可售”。相信肯定绕弯了一堆的人。90年代末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是“确权”。原本,上海有多种,大量,不同的物业。有公租房,房改房,可售公房,不可售公房,企业分房,商品房,外销房,土地划拨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使用权房,小产权房…………90年代末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是“确权”。不管什么类型的产权,尽量格式化成“商品房”。统一发放房产证。而“商品房”,顾名思义是以市场经济挂帅,以价格为导向。它就是一种商品,自由地在市场上买卖。商品房就是商品。交易的唯一媒介是“货币”。“确权”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种“去特权”“去管制”的过程。叹息的是,十几年后的今天。唉,喝咖啡。三)内外销房并轨“金融危机”对上海的经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除了口头上。唯一动荡的,或许是古北社区。99年时,上海的房产分为“商品房”和“外销房”。普通人可以买商品房,外国人只能够买外销房。“金融危机”风暴袭来,土著商品房市场基本没受影响。而“外销房”跌得七零八落。当时外销房有二个致命缺点;1)贵2)小众市场其中“贵”是致命的。2000年时,卢湾的一手新盘,不过卖4500~6000.而古北的“外销房”普遍都是2000美金/m。除了“贵”之外,它还是“小众市场”。因为古北在上海地图上,是靠近机场,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远离市中心。古北的房子,在土著眼里,是一文不值的。别说2000美金。你打个卢湾的四折,或许我们考虑考虑。因此当“金融危机”袭来时,香港人台湾人抛售房产。这个时候,下面是没有“承接”的。他的价格是断崖式下跌。一口气跌到1200美金/m。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批人。因为古北的租金还可以。有一些财团大肆收购“****”,然后全职做出租。租金回报可以到10~12%,成为上海滩一段传奇。然并卵。房地产这一行,决战在买卖。租赁是小钱。终究赚不了多少。90年代末随着“商品化”,将所有物业类型统一到商品房的市场经济。“内外销并轨”,没区别了。这重重的一击终于导致了外销房的末日。从此之后,哪怕是老外港澳台买房。他们更倾向于浦江二岸的“世茂滨江花园”,而不是古北仙霞。* 外销房落幕的一个副作用,是蝶式塔楼的香港设计师,终于被淘汰出了市场。板楼统治新房。四)房改房“商品化”是一个大思路。除了内外销并轨,另一件大事是:“房改房”。改开之前,名义上所有的房产。其产权都是国家的。至少也是集体的。个人虽然拥有住房,而且实质占有。但名义上如果你犯了重大事故,单位也可以收回来,再分配给别的职工的。“房改房”的改革要点,在于办房产证。名义上付一二万元,但其实国家并不是想赚你这个钱。而是想理清产权,把不动产都“商品房”化。这些房改房的“老公房”,几年后都升值到了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有一些不明渊源的“新上海人”,在编故事吹牛时会说,“当年房改房一二万元,唉,当时贪便宜没买下来”。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房改房你“能且仅能”买一套,就是你当时住的那套。所以不存在“一二万换几十万”,投资或者错过的说法。其实就是你几十年的变相工资。五)吸引人口“蓝印户口”和“买房退税”,被誉为2001年上海楼市爆发的*********。我本人从来不同意此类说法。但是,90年代末,上海市政府对于“吸引人口”的态度,是真诚的。想要落户上海,也从来没有如此容易过。而这扇门,从2005年之后,一直是越关越紧。一直到今天,想要获取上海户籍,已经是一场“不可完成的任务”。市场上一般估计,在买房,买车,高考,医疗等方面的差异。仅仅一张上海户籍,已价值150W元以上。* 一条万金秘籍是,如果你交社保是上海市平均的300%以上。则打分120分必过。六)低密度城市从1949一直到1999年末期。上海的“核心区域”,也就是黄浦,卢湾,静安三个区,一直保持着约80000人/平米公里的人口密度。从全世界范围看,这个数字都是惊人的。全世界能超过一公里十万人的寥寥可数。或许仅巴西,印度的贫民窟有得一比。上海从90年代末开始,一直坚持不懈地在做的一件事。是把“市中心”的人口密度降下来。最终降到约20000人/平方公里。和东京的核心区差不多。很多人都关注到“淮海路”商业街的没落。淮海路为什么没人了。因为人口都被拆光了!你关注淮海路的话,它的北面是延中绿地。大型的绿地。南面则是翠湖。大量的贫民窟被拆迁,然后人口又不回填。你观察市中心。大片大片的空地就在那里晾晒着。目前全上海哪里最不堵车,答案是核心环。淮海路前后2KM之内,几乎没剩多少居民小区了。大约从2000年左右,“限容积率2.5”就被写入了政府公报。一直执行至今。相比之下,成都的容积率是4,广深的容积率是6.如图。广州的每亩地价,几乎和上海是一样的。但是广州的房子“容积率”惊人的高。因此广州房子不值钱。“低密度城市”路线,对于上海楼市格局,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七)田林的开发1998年时,上海市区还很小。传统意义上的市区,以“外滩---人民广场”为核心。西不过徐家汇。东不过浦东南路。一般老上海认为,徐家汇就已经是“城乡结合部”的边缘了。往外一步,就有农田。上海市政府在90年代后半期做的一件事,是“田林新村”的开发。当时,从田林一村一直造到了田林十八村。清一色的现代工艺,整体开发。电梯塔楼。从地段上讲,田林应该算是市区的一块“飞地”。从徐家汇延伸出去,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好在是“整体开发”。奇怪的是,在田林那群中产阶级的心目中,却形成了一种“田林情结”。动辄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田林新村是全上海最最最高档的社区。你们再赤脚二十年也追赶不上田林。这么奇怪的社区文化,在十年之后,又复制了一次。就是浦东的“联洋”。因此联洋也有“东田林,西田林”的称谓。明明是一个低档社区,偏偏肚子朝天小资情结严重。二十年后,“田林新村”的人口结构严重老化。收入偏低,地段也没有吸引力。或许预示着联洋社区的未来。八)多层电梯规范上海最初的规定,是9层及以上必须安装电梯。因此市内造了一批8层高的老公房。此后,市政府改规范,8层必须安装电梯。大量的九零年代7层住宅,由此而来。最后,经过市民大量投诉和诉苦。政府改为7层必须安装电梯。结果就是今天所有的6层高老公房。对于98年的上海楼市,有一个很明显的分界线。就是莘庄沿线。外环以内,哗啦啦全是电梯高层。到了莘庄,一下子开始出现了大量1998年新建6层老公房。这里面的诀窍,在于地价。当时的地价,大约100W元/亩。在这个物价水平上,正好是造多层划算。如果地价更贵,则应该造电梯高层。因为地价超过了土建成本。这些算计,在今天听来都是天方夜谭。九)收入和购买力1998年我刚毕业时,有人在复旦发传单。是那种用钢笔写在练习本上的手抄纸,连复印机都没有。标题是:《关于大学生年薪1万元的倡议》。里面说,近期物价飞涨,人心沸腾。大学生毫无工作经验,动辄拿一二千工资,极为不道德。我们倡议,发起“大学生年薪10000元活动倡议”,月薪800,共同净化社会的风气。落款是山西某企业。这事固然是一个笑料。但总体而言,毕业工资的确不高。去外贸的几个,月薪1000.华润集团,月薪900最惨有几个去了青岛海尔,当时海尔还如日中天。月薪真800。过了几周,从青岛逃回上海了。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增长的速度非常快。一般估计,大概每年+25%以上。等到2000年招聘,普遍的“大学生起薪”都要在2000以上。而到了2001年招聘,复旦学生已经是00了。今天的码农起薪廿万。唉,不提了,不提了。和收入的沸腾增长相比。1998~2001年的上海楼市,其实涨得不多。虽然一般共识中,这三年都是“涨”的。但涨幅真心乏善可陈。半汤不水,进二退一点五。房价收入比的急剧拉近。暴风雨就要来了。(未完待续)(yevon_,日晚)上海楼市往事(4)2001年写给自己看的。回忆录始终是一件犯忌讳的事,唉。1)寒露2001年的冬天,我回到上海。当时我和家里人关系不是很好,所以一个人租住在了徐家汇东安路。我相信我的能力远远超过侪辈,可就是在那二年,无论如何也兑换不成金钱。霉到家了。许多人都有“家学”。家学的意思,是父母赚钱的路子。路子有高有低,三教九流,不一而足。譬如有的人世世代代是油漆匠,有的人是衙门刀笔吏,有的人是开棺材铺的。哪怕你家开家杂货店。去哪里进货,批发价多少,这也是不传之秘。改革开放初期,家里哪怕有家胭脂店,也是令人羡慕不已的。我家世世代代都是教书匠。教书这一行有100件好事,可只有一个缺点“没钱”。真心没钱,实在没钱。先祖被这一行折磨得痛了,折磨得真心怨了,真心恨了,于是留下了祖训:“不做(穷)教书匠”。所以我这一支,等于是没有任何“特殊技能”。天赋技能点加成的。只有“好为人师”这个脾气,是骨子里传下来,血脉犟骨头延续的。2001年那一年,很穷,很苦,很没钱。2)立冬事情发生在2002.3月份,那一天,我的初恋女友突然叫住我,问我能不能帮她跑一趟莘庄。问了下,才知道她订了一套“名都新城3”,单价是3500元/平米。后来她觉得不满意。又懒得跑。让我去把¥500的意向金取回来。于是我就去了趟莘庄,南广场出来一片荒凉,连棵树也没有。印象非常非常之差。顺带还看了下莲蒲新苑,售价是3200元/m。因为要多走三条街,被晒得不行了。回到上海之后,我和她说对南广场的印象一般。她嗯了一声,便不言语了。后来我就想,做事要做全套。既然木鸡有了买房的念头。不如我帮她多找找。名都新城感觉一般,上海那么大,难保总有笋盘。我多跑跑好了。于是又去了第二次莘庄。这次去了北广场,商业繁荣,绿树成荫。感觉好了很多。莘松路走过去先是到了众众家园,在华联卖场楼上。一看就十分喜欢,完全符合对莘庄生活的一切要求。这才叫市区嘛。进去问了一下,说是/m。可惜的是,一期正好全卖完了,到此为止,售楼处正在拆。另外到了莘建路上,发现一个神盘,“团结花园”。我是沿着1997元/平米的广告找过去的。到了团结花园,发现是二楼北向。Still,你想一想名都新城3500。而你这个房子只要1997元/平米。价格上的优势是非常非常明显的。我跑过去,售楼处已经拆了。只剩下二个留守人员,在这套二楼北向屋内煮饭。看了我一眼,说24W你拿去。这套房子我真心喜欢。这也是我错失的第一套笋盘。因为我连2.4W也拿不出来。后悔至今。从团结花园出来,再绕到路口不远。去看了闵富花园,房子质量一塌糊涂,品质完全不能和名都比。再往前,差不多莘松路走了二公里。到尽头是一个巨大的高架桥和下沉地道。商业也渐渐开始稀疏。想是莘庄商圈以中春路为止,便没有再往前过去看。于是失掉了全上海排名第一的神盘。从莘庄回来后,感觉有点收获,但也没有特别眼前一亮的名盘。当时上海有三条地铁,一二三号线。一二交界是人民广场。一三交界是火车站。二三交界是中山公园。于是我决定第二站去到中山公园。3)小寒在传统老上海人概念中,“中山公园”是一个远得不可想象的地方。在之前的人生中,我最大的冒险,是有一次骑过了新华路,绕道凯旋路,然后凯旋路走一段,有一条颇为繁华的商业马路。到后来才知道这条街叫做天山路。印象中就是邮政局和无数摆地摊的小贩,马路二边密密麻麻地堵得道路不通。而你说“中山公园”。对不起,我们平时不去郊区的。2001年的上海楼市,已经有所启动,而炒作的第一波,正是中山公园。1998~2001乃至更早的楼市故事,我也不甚清楚。那段时间我不在上海。传说中有世贸滨江全球发售,仁恒滨江一期香港开盘。仁恒的牛皮向来吹得大。传说中的“一手笋入价”谁也没有真正拿过。但反正是我到了中山公园,俺就被深深震撼到了。我看的第一个盘是“圣约翰名邸”。至于价钱,9000元/平米。什么,9000!中山公园这么郊区鸟不拉屎从来不去的地方,居然要卖九千!据说传说是圣约翰“全球开盘”。大量的香港人买入,台湾客热捧。而这个楼盘大热,一年的时间内由6500热炒到了9000。我站在轻轨下面,抬头看着这玫红色的外墙,怎么也无法理解“地段”错配。此外又去看了中山公寓,市价5500~6000元/平米。当时的龙之梦还没有造。中山公园也算是挺热闹的一圈地方。我顺着长宁路一直向西探去。走到长宁路/遵义路口,前方就没有路了。不是堵住,而是根本就没有路。没有打通。四周完全没有任何路灯。隐隐约约只有工地和水泥搅拌。荒郊野岭宛如鬼城一样。实在都看不下去了。只能够往回走。后来这二个工地盖起了虹桥新城和虹桥馨苑。4)大寒中山公园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等我回到住所,仔细思量。再去买了好几份房地产报纸回来看。我觉得圣约翰名邸比绝大多数“市中心”的房子还要贵。上海人的市中心,一般西不过静安寺。而你顺着这个思路再想一想,如果价格体系是不正常,不规范的。则他一定会有“错配”。错配的意思,是差的房子卖了好的价格。但也一定有好的房子,卖了差的价格。如果我能找到二套“被低估”的房产。转手卖掉,岂不是就可以赚赢差价!这件事,在我的人生中,是里程碑般的一件事。踏入房产圈的第一步。虽然我一开始的愿望,只不过想找二套租金“性价比”更高一点的楼盘。或者售价性价比更高一点的好盘。于是,从“中山公园”回来了以后,我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扫盘。凭着“房地产时报”等热点指引,凡是地铁可以到达的地方,我都去了一趟。第四第五段的路程,首先是去了张江,龙阳路,世纪公园。按照“终点线”原则,既然西有莘庄,则东有张江。2001年的张江,实在是荒凉。整个天空都是灰蒙蒙的。而且浦东有一个特点,没车不行,没车几乎寸步难行。在张江兜了一个多小时,勉强只看见一个在售的住宅楼盘,“胡姬花园”5500元。和莘庄比毫无价格优势,和名都新城比完全没有竞争力。果断放弃,浦东就是垃圾。倒数第二站是龙阳路,当时万邦等小区还没有兴建。龙阳路基本就是一个大车站。附近没什么住宅。第三站到了“世纪公园/科技馆”。联洋在2001年就已经超级贵了。2001年春上海实业“御景园”开盘,由于国企定价偏低,狂卖拿到了浦东新区销售榜第一名。当时御景园后排高层4500,前排看公园的已经要6800.隔壁的天安和华丽家族,离地铁更远。中介牛皮烘烘,号称反而要比御景园贵。华丽家族是浙江民营企业开发,太会炒作。作为一个花了37分钟等公交车,公交车还要换二趟的地方。联洋不考虑。不过后来《上海楼市》把联洋,人民广场,徐家汇,并列为“上海三大豪宅板块”。媒体的无下限炒作,从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5)冬至2001年的上海楼市,全上海最贵的地段大概是镇宁路。99~01年热炒的是中山公园,01~03年热炒的是徐家汇。尤其是2003徐家汇人气爆到顶峰。作为延安路的自然延伸,镇宁路大概是徐汇最靠东(市中心)的一块土地。当时聚集了东方剑桥,东方雅苑等等港式豪宅。售价大约是14000/m,徐家汇7000/m。妥妥的贵族风范。镇宁路的买家,主要是一批老华侨。有着丁香花园思古幽情的人。作为一名绝对的310101人群,黄浦帮自然是不服气的。上海论地段,从来都是黄浦第一,卢湾第二。2001年正好是人士提升。满大街的报纸。黄浦区区长LY胜任上海市韦书记。卢湾区区长HZ升上海市长。作为一名深深热爱本地的老上海人,LY上台就提出了“浦江二岸综合开发”。从镇宁路回来,想想不服气。便再去看“市中心”的楼盘卖多少。这一看,才看出了问题。问题是,“市中心根本没有楼盘”。黄浦区卢湾区,公认的“好地段”,真正能在卖的,只有中凯城市之光,国际丽都城,上海一街区,这三个楼盘。其中中凯天天在电视里打广告,去问了以后说14000/m。丽都那一年还没有开。但快了。门前一排洋房不卖。后面高层10000~12000/m。一街区品质最烂,但也有7000~8000/m。除此之外,我们惊讶地发现“市中心”是根本没有楼盘在销售的。也就是从那一天,隐隐觉得房地产市场和教科书讲的有点不一样。6)春分我买的第一套房子,是在2002.6当时,里里外外看了已经有三个月的时间。从石龙路到中潭路,几乎主要的板块都了解了一遍。包括“上海第一豪宅”,童话里的城堡:世茂滨江。这个售楼处电话,恐怕很多人还记得。*********垮台之后,只身逃到加拿大。最窘迫的时候,被迫和人换外汇维生。据外媒报导,赖自己哭诉,有500亿的资产,下落不明。而中国政府的官方报导,仅仅只有100亿。茂本来是福建的一个小商人。突然失踪了二年,跑去香港注册了一家公司。等他强势回归时,已经是百亿商人,每一单都是撼动地球。近年茂颇为低调。在2002年初的时候,世茂滨江对外号称“2W”。无论单价总价,都是全上海第一豪宅。如果以268的户型为例,售楼处报价大约是18500/m,这样总价就要五百万。而如果上海有头有脸的家族,是绝对不可能买15楼以下“无江”的。既然你买了世茂滨江,你就肯定要买好的楼层,好的景观,好的朝向。所以“体面”家庭出来的,都要20000/m以上。总价去到550W。2002年世茂滨江我也去考察了。门口还是一个煤场,没有搬走。潍坊路上满地都是煤渣,和卖羊肉串的小贩。我想了很久,关于SMBJ 20000/m的售价。到最后我得出了结论,“江景”。世茂滨江卖这么贵,内在的原因一定是他“不可复制”的景观。所谓大江大河,都是不可复制的。香港的房子也是以望景最贵。于是我跑到浦西,在复兴路外滩出口,和世茂滨江同一个纬度线上。我选中了浦西的一套房子。江景,价格只要5700/m。我说,无论是地段和莘庄,张江,中山公园,联洋,徐家汇,镇宁路比,我的南外滩绝不逊色。而我的房价,比你们都低。今天买入的时候,SMBJ你是我四倍的价钱。我有坚定的信心,10年以后,你的价格一定不是我的4倍。虽然我没有你豪,没有你范,但价格的威力是无可阻挡的。我坚信你一定不会永远是我的四倍。所以我买了第一套房。(未完待续)(yevon_ou,日午)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2638
水库论坛:上海楼市往事(五)2002年于是呢,你以这一套房子作为起家。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逐渐越做越大。对不对”。“不是呀,后来我妈塞给我七张内环线。她跟我说,升级打怪这种事呢,关键是要开心”。
“这事发生以后,你女朋友知道么。她有没有惊喜”。“没有啊。她说诚实是做人之本,所以她和我分手了”。
一)非居税 2002年末发生的一件大事,是“非居税”。全译是:“个人出租非居住性房产租赁税”。 出租税率一直是5%,但是2002.10的某一天,政府突然出文,要求“按照xx算法”。税率提高了六倍,一下子涨到了33% 当时我刚接手家族的一些生意,“非居税”对我是致命性的打击。因为我们都是一等良民,严谨朴素的做着生意。 你什么生意可以承受突涨而来的六倍税率呢。什么生意可以承受+28%的毛利率损失呢。原本十分扎实稳健的业务,一下子就到了亏损的边缘。
于是我就想找人反映反映,民间也是有反对呼声的。你不可以这样肆意乱来。这一刻,我们都是连云港人。 可是呢,我接着就发现没有任何“喉舌”的地方。如果你有很多文字,有很多意见想呼吁出来。你根本就没有一个话筒。
2002.10的时候,全上海没有任何房产论坛。也没有任何讨论房地产的地方。当时,上海市政府提出,信息化建设以“上海热线”为龙头。Online.sh.cn于是登陆去上海热线,有一个房产频道。网址简写是ehome. 这个频道简陋之极。我注册的时候大约是第300多个用户。所有的帖子一共才三页。当时还是窄带拨号,每一次都要连电话线。还要买网络卡。泡网成本高昂。
在ehome上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随意找了一些帖子开始回复和评论。后来,在ehome就越混越久。帖子随手写了几百篇,渐渐的BBS雏形就有了。 也有人问“非居税”的问题最后怎么解决呢。“白痴”,我妈说道。她去找专管员谈了半个小时,这事就算摆平了。
二)政治 “非居税”的另一个影响,是我开始关心政治。 在我们传统的教科书教育中,是没有“生产---抢劫”这个链条的。我们被教育道,只要好好读书,就会有好工作,就能做好生意,就会有好前途。 “非居税”事件,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政策”对商业的巨大影响力。一条简单的政策,波澜不兴的政策,居然可以让企业破产,商业失败,数以千万计的财富转移。 原本我们是“政治冷漠”的。完全完全不关心政治。非居税事件,是思考政治的开始。
三)91facai ehome是房产类BBS的开始。 在ehome上面,认识了最早一批活跃网友。譬如babyg,wangtong,wuzhifu。后来有一天wuzhifu提议说,洪曦开了一家91facai不错。请大家移步过去。
过去逛逛的确很不错。此后的三年,房产BBS主要都是在91facai上面讨论和发帖。 一直到91facai被封,变成了51facai,再被封变成15facai。最终人气渐渐散去。
四)仁恒的对敲 2001年时,上海的第一豪宅绝对无疑问是“世茂滨江花园”。乃至2003年顶楼复式1000㎡楼王,搞了一个“全球轰动”拍卖。最后来了六个买家,经过一轮叫价,以3550W售出。
而这个时候,陆家嘴还有一个挑战者“仁恒滨江花园”。论品质,仁恒就是渣。完全不上台面,新加坡工薪阶层户型,彻底的贫民窟。 但是Capital Land擅长炒作。每次路过福州路,看见巨大的招牌,无疑叹息商业的力量无所不在。
仁恒说,世茂卖2W,它也要卖2W。但是仁恒的房子很烂,不上台面。他的房子又多,是一个3000户的巨型社区,根本卖不动。不要紧,新加坡人有办法。 那一年,在陆家嘴的二手市场,发生了“海量成交”。仁恒的房子,象疯抢一样。在二手市场不停地交易。而价格,也一路扯高。 几乎所有的人,都眼睁睁地看着。所有的中介,银行,交易中心,还有广大围观的无知业主,都眼睁睁地看着。仁恒的房子就是卖得动!
市场上出现了一股力量,象抢一样,每个月创造几十套的交易量。同时,价格也在不断走高。如果说,2003年头,仁恒是“报价”20000/m,底气还很虚的话。到了2003年尾,几乎所有的上海房产杂志,仁恒滨江都是30000/m,绝对的一线豪宅。 市场疯狂了。眼睛赤红,仁恒就是钱啊。买仁恒就是赚,转眼就是几十万的利润。无数的人冲了进去。因为仁恒有价有市,仁恒就是好,仁恒就是涨得快。仁恒就是看得见的送钱。
然后,那股“傻钱”消失了。2003年末的“仁恒滨江花园”矗立了一个很长的标杆。上海楼市的最高价是30000元/平米。这个价格,维持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一直到2005年的华府天地才被打破。
但是仁恒本身,却是日暮西山。“仁恒河滨花园”从2003年末猛冲到30000元/m,三千套一手房全数出货。从此以后,它在二手市场再也没有涨过。不仅没涨,而且无人问津,无人关心。宛如陷入死地。 仁恒的业主,开始套,深套,死套。仁恒30000vs 卢湾5000仁恒30000vs 卢湾8000仁恒30000vs 卢湾12000仁恒30000vs 卢湾20000仁恒30000vs 卢湾30000仁恒75000vs 卢湾85000
仁恒滨江的30000元/m房价,维系了差不多有七年之多。一直到2009年时,联洋的“仁恒河滨城”开盘。 值得注意的是,RHHBC开盘时,仁恒河滨城是比仁恒滨江贵的。如果你要说仁恒品质的话,则二者都是仁恒。而陆家嘴滨江,地段远远好于联洋。 RHHBC开盘时,也是一样的套路。“二手市场疯狂成交,台湾人跪着求购仁恒”。反正赚钱的都是传说。等你买入了,就是高位套。
2010年后,“仁恒滨江”逐渐摆脱了30000元/m的阴影。因为大盘实在涨得不象话。相比之下,它比许多工薪盘还要便宜了。2010年后,“仁恒滨江”也逐渐随着大盘在上涨。目前差不多能卖到. 在这背后,是无数无数土豪的累累尸骨。
五)徐家汇的崛起 的绝对明星板块,是徐家汇和长寿路。 现在的人,已经很难体会徐家汇当时“皇者气象”,辉煌气息。横向对比的话,大约和2016年的大宁,唐镇差不多。 当时,所有的新盘,都开在徐家汇。所有的报导,都放在徐家汇。每一个新盘开幕,徐家汇的房价就涨了老大一截。类似于上海标杆,人群欢呼,媒体关注。 从东曼,青之杰,汇翠,亚都,尊园,亚新,天际,帝景苑,徐家汇吸引了无数的眼球。甚至有人说,“上海就是徐家汇,徐家汇就是上海”。
我们知道,徐家汇今天是一个完全不热门的板块。昔日无数镁光聚焦,宛如烟雾散去。不留痕迹。前二天还有人在“分答”上问我,“亚都国际名苑”可不可以买,会不会砸在手上无人接盘。你若是知道当年亚都每月几十套的交易量,热得门口有人排队候房,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徐家汇顶峰的时期,说是宇宙中心绝不为过。所有的地产报导,完全围绕着徐家汇展开。对比往日,对比今日,令人不胜叹息。 俗话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徐家汇的没落,给了我巨大的警惕。从此以后,我对所有“热炒”的板块都不信任。 上海楼市,呈现严酷的“板块轮动”现象。每次一个板块大热,价格上涨,地王频出。但其背后的实质,都是政府想卖地。 等资产都到了小业主手里,等高价货到了你的手里。该板块就会不热的。政府和媒体会去猛炒新的板块。
六)价格颠覆 2001年时,斜土路“复兴佳苑”卖6500。大同5500,汇龙5800,永业6200.那一年徐家汇永新花苑8500,盛大家园5300。证大一期,2400/m
从02年中到03年初,价格已经有了明显的涨幅。徐家汇一线楼盘,基本的概念,就是一万。例如东曼,永新。二线盘如汇翠,亚都,天际八九千。 长寿路气势如虹。和徐家汇一样属于“热点区域”。2003.3月,宝华雅苑6500,常德名苑7300,上青家园5500,秋水云庐5300.如果过了武宁路桥,逸流公寓,绿地世纪之类的都是。
如果以“郊区”而论,徐家汇是无争议的第一块牌子。单价一万。长寿路也是热炒,和卢湾价格相差无几。中普陀刚开始开发。至于证大家园,基本不认为属于上海。
那一年,杨高路刚刚修好,空空荡荡,什么车也没有。分手那一天,在杨高路上开130km/h。
(未完待续)
(yevon_ou日午)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2639
上海楼市往事(六)2003年“你和她,是谁先提的分手”“当她第101次说要分手时,我没有挽留”。
一)买房退税 年的一件大事。是买房退税。买房退税+蓝印户口+货币分房,事后被人说起来,被誉为点燃上海房地产的三件大事。 江湖上传言着,某某金领几十万的税。某跨国高管一年的退税就可以买套房子。于是他们无心中开始置业,结果大赚。这些故事,都是赚的无脑人的眼球。
你仔细算一算,“买房退税”有众多不靠谱之事。首先,“月供”是有限制的。月供的上限,是收入的一半。10000元月薪,在当年已经是绝对高薪了。月供不得超过5000. 其次,不同的贷款方案,包含的利息数是不一样的。以贷款100W元为例。利率取6.66%
月供 利息 % 30年等息 6426.27 5550 86.4% 30年等本 8327.78 5550 66.6% 10年等息 11436.38 5550 48.5% 10年等本 13883.33 5550 40.0%
在这个图表中,比例最高的是“30年等额本息”,比例为86%.也就是说,你月收入10000元。月供5000元,则支付利息的上限是4300元。
如果我们把利息“税前列支”的话,等于这部分钱不用交所得税了。我们看回所得税表: (2011年之前版本)工资 税率 总纳税额 总税率 800 0 0 0.0% 1300 5% 25 1.9% 2800 10% 175
6.3% 5800 15% 625
10.8% 20800 20% 3625 17.4% 40800 25% 8625 21.1% 60800 30% 14625 24.1% 80800 35% 21625 26.8% 100800 40% 29625 29.4% 100801 45% 29626 29.4%
可见,对于一个工资10000元的人来说,他实际也就交一千多的税。综合税率在10~15%之间。
你本来交税就不多。再要抵扣,还能怎么抵扣。如果象上海2001方案,所有纳税全额抵扣,则相当于工资涨了10~15%如果按照北京2016方案,利息开支税前列支,相当于涨工资5%
按照目前人大的议案,为了减轻购房者负担,以及被上海2001年“买房退税”鼓舞。有不少砖家正在建议“利息税前列支”。利息税前化,相当于月收入的43%,获得了一个10~15%的减免。也就是月收入+5% 每个月增加+5%的工资。无论再怎么看,也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您是否把人民看得太蠢了。
二)网络反扑 2003年的房价,相比2002年已经涨了不少。 如果看网络BBS上面的人心,人心骚动,已经不复平静。如果说2002年,ehome刚刚开张,当时的看多看空人群是50%:50%
经过了2003一年,楼市已经无可争议地涨了40%。看空者已陷绝境。当时比较有趣的,是“输者”的反应。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看错了不要紧,看错了你就反省自身。究竟是哪一个理论环节出现了纰漏。通常一部机器发生了故障,你仔细查下去,层层分解。最终一定能找出某个环节,甚至几个环节坏死。 盛田绍夫说,“世上凡事只怕认真”。认真的态度,说一是一。严谨,求实,科学,你相信科学,任何一个不符合预判的事情,肯定是你的理论发生了错误。2003年的空头如果好好悔悟,及早尽快投入多军怀抱。他们的人生还是大有可为的!
可是当时ehome的空头,并不是这样的心态。严格地来说,这还是一种“巨婴症”。他们当时的诉求,是“这局不算”。 2002夏~2003夏的所有涨幅全部都不算。大家退回到2002年的局面。重新再来过。在当时,非常清晰地感觉到一股力量。就是“不听,不闻,不看”。把头塞在沙子里,做鸵鸟,外面的世界就不曾改变过。
记得最清晰的,当时说过的一句话;“在任何一个市场,如果你输掉了30W以上,都是很难追的”。 我做外汇保证金的。我当然清楚输钱和赢钱一样难。在这个混沌市场,如果你输到足够大,就永远也追不上的。如果你做外汇,一笔单子输掉了3000个bp,那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来的。
上海楼市,据说是1998年开始复苏。逐步开始涨上来的。最早的一些历史,我也不太清楚。但我清楚地知道,2002年是一个分水点。 那一年,房价涨了约40%,三千五到五千,五千到七千。那一年,很多人不愿意接受房价的涨幅,“巨婴症”,希望房价回到过去。不愿面对事实。那一年,许多人就踏入了“铁空”的队伍。这辈子再也纠不过来了。 第一套房永远是最重要的。第一套房决定了你多军和空军的屁股,决定了方向。方向比起点更重要。
第一套房,很多人2003觉得贵,远高于2002年的价钱。2003他们不买,2004就更不会买了。,2007,就更加想也不用想不会买了。于是他们一辈子都不会买。越过越惨。 反倒是很多05,08,10年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没有这样的包袱。从他们面世的第一天,房价就是四万五万的。人生反而更健康。
三)政府干预 从来没有干净的赌桌。你输了,就想要掀桌子。当时还没有“宏观调控”,说来可笑,2002年空军们的念想,是陈******的飞弹。
2002年阿扁意外“总统”获选。当时ehome一片嚎叫。大家普遍说阿扁赶快发飞弹。宁可上海陆沉,也要把房价打下来。 哥哥冷冷嘲了一句,“飞弹有助于房价涨”好么。因为南市卢湾有那么多老房子,棚户,拆不动。最好来个飞弹,统统烧干净。正好造豪宅。
政治家说,“不要看群众喊什么,要看他们要什么”。显然网络傻空们,也并不是真正主张阿扁的政治纲领。他们想要的,无非是“钱”。
于是,就是谢国忠大红。谢国忠从2002.10开始,发表第一篇看空文章,说“我站在黄浦江畔,抛着手中小石子。看二岸高楼楼宇,就是一座座资产泡沫”。由于谢是从上海房价“高端7000,中端5000,低端3000”开始唱空的。因此我们又叫他“谢三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当年大摩分析报告,对“7000元高不可攀房”的评价。 谢国忠,还有大摩的首代史蒂芬罗奇。当时跑到中国来推销,广告是“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有着特别强的团队”。就是二个卖屁股的。
谢国忠当年从MIT毕业,去世界银行混了二年。抬头是Economist。也就是投行中最最最低级贱的一级。1998年时,亚洲金融风暴,国际游资冲击香港股市。 当时,谢国忠写了一篇文章,预言股市可能到6000多点止跌。无巧不巧,正好被中央某领导看到。而股市最低跌到6500点。惊为天人,于是点名这个小伙子不错。由此铸就了Andy Xie的大红大紫。无数媒体御用钦点的访问专家。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三军无能,从来都不是孤立现象。根子还是出在主子身上,主子有什么样的口味,周边就会聚拢怎样的垃圾。
四)市场的力量 2003年那一年,有春季房产会。当时还有很多房产商参展,而且是真心实意想办展览的。想在展览会上卖房子的,展览业还生机勃勃。 不似是今天。几乎没有任何企业再去参加“房展会”。前一阵子参观了北京的二场房展,从头到尾,二个小时只找到一个北京的楼盘。还是延庆的。
在房展会上,香梅拉起了小提琴,四重奏。当时,联洋普遍的房价均价在7000元/m左右。香梅处于东城,以陈香梅题词,它第一期的开盘价是13500/m。 几乎所有的人,围绕着站台都在摇头。金太元玩得太过了,虽然市场需要炒作,但是万一炒得不好就坏了。后来看了一篇分析,说房地产营销最怕“夹生”。 夹生就是夹生饭的意思。既不是熟米饭,也不是生米。夹生饭最难熟,几乎无药可救。进也不得,退也不得。
香梅的第一期销售遭遇惨败。因为他14000的定位,几乎和当年最大的热点板块徐家汇等高。而受到的关注眼球,消费者心中档次,浦东鸟不拉屎差十七八级。 所以他开盘就滞销,完全卖不动。滞销怎么办。你又不能打折。打折会得罪前期业主,“一买就亏”,以后这个口碑更卖不动。 香梅只能冷冷吊着,吊了三四年的时间,细水滴灌,一套二套出货。永远都卖不干净。所以人们永远看见他售楼处“长期滞销,销售缓慢,涨价无力”。这更进一步加重了他的悲剧。 市场是很聪明的,商人并非无所不能。
五)耀江 耀江还在打地基的时候,我戴着安全帽就钻进去了。当时还是工地建设指挥部,在彩钢板搭建的小屋中,留下了手机电话,作为第一批预购意向客户。 耀江是浙江财团开发。浙江人手法凶悍。其实我喜欢的是隔壁的白玉兰,5500/m,可惜白玉兰卖完了。 后来过了四个月,耀江寄信给我,开盘7500元/m。这个价位,说实在没有什么竞争力。放弃了。耀江成本高,涨得不快。 半淞园路继续向南走,到江边还有近一公里的路程。尽头是二个巨大的粮食仓库,寥无人烟。还有一个轮渡码头。耀江离开江面还有无限远的距离。7500不值。
六)新湖 那一年,发生了许多事。新湖明珠城花了1290W,拍下了磁悬浮的冠名权。比第二名高出近50% 在发布会上,新湖宣传他们也是普陀区一个近百万平米的大盘,会分六期开发。预计一期开盘价2900元/m。 那一年,宝山经纬都市2300元/m。常德路地铁站广告牌。
那一年,海琪园竣工9500元/m,所有的户型都力争朝南,完全看不到黄浦江。那一年,翠湖一期筑地基。我跑到工地里,保安大爷说这一定是高档楼盘,至少也得五六千。而事实是,翠湖根本没在国内搭售楼处。 那一年,第一次在报纸上看见源深路“裕龙花园”,单价23000/m,不知何方神圣。那一年,上海的老公房市场开始启动。因为房价涨得太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老公房。第一次询价记得是控江路40平米16W。
那一年,外高桥某楼盘,姚启某一个人买了76套贷款。惊动媒体。其实只不过用“个人住房贷款”替换掉“房产开发贷款”。那一年,央行第一次发文,严控“第二第三套房贷款”。但是没有发布细则,因此在实战中被忽略。
那一年,其实我什么事都没做。上BBS和人吵架,坐工地电梯去看灌浆造房子,从百安居到家饰佳到装修小道。其实我什么事都没做,我的心是空的。 那一年,我在旅行。用了整整120天在外省。我去过了漠河看北极光,到过了可可西里,在湘西吃小炒,在烟台看海,在海南岛的高速上拦货车。 那一年,我很不快乐。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伤心。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楼主每一步都有思考,佩服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2640
欧写的都是真事 是回顾上海房地产的历史 古北罗马 里昂 鹿特丹花园 1995建成2000美金单价(记得当时还打出陈逸飞设计的牌子) 1999年新加坡美术馆打广告7000元 世茂滨江花园2000年 开盘起价10000多,2000年浦东内环内公房价格2000元-2500元,& 1995年松江房价大约是1000元一个平方,2000年松江房价大约是1300元一个平方。这些当年最牛最贵的楼盘现在已经与松江郊环外泗泾新房的价格差不多了 历史不停的在重复 高价盘永远有无数的接盘侠前赴后继。从10倍到1倍不到这个趋势以前投资城乡结合部的都发了大财(市中心城市化结束就不大涨了,城市化过程中的都大涨 与政府卖地的节奏相同),郊区涨了30倍-40倍,CEO盘涨了8-9倍,仁恒河滨城涨了3-5倍,现在内环内房价是不是太便宜了。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写的东西又臭又长,只不过是一个小瘪三,不明白还有那么脑残粉。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5楼heaven_1
写的东西又臭又长,只不过是一个小瘪三,不明白还有那么脑残粉。
出身一般,但是绝顶聪明。逻辑的严密永远比知识量重要。当然他选房也就那样了,因为大部分人买房都是优先考虑改善的,他的选房理念不大众。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1474
还有吗?公众号里只有前面的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工分:2152
没什么实际价值 毕业早买的早而已 那时候买房根本不需要看板块 买到就是赚 区别就是多少而已我更关心的融资融资融资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欧成效吧,有个外号叫欧卡奴,办理无数张信用卡,然后开始炒房的。目前据说欠了各种真土豪一屁股的债,无法偿还,十几万都要借来借去,还借不到,为啥能借的都借了,还没还只要楼市横盘时间长,欧之流只能死死翘翘了,欧的核心理论是房价永远大幅上涨,用力所能及的最高杠杆去撬楼市。结果他最近运气不好,遇到国家要去杠杆然后他刚刚主导的重庆炒房,还没出手(表面上看,有接盘侠后早就出手卖掉了),就被政策打压了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工分:2153
第9楼就看看不说话的
欧成效吧,有个外号叫欧卡奴,办理无数张信用卡,然后开始炒房的。目前据说欠了各种真土豪一屁股的债,无法偿还,十几万都要借来借去,还借不到,为啥能借的都借了,还没还只要楼市横盘时间长,欧之流只能死死翘翘了,欧的核心理论是房价永远大幅上涨,用力所能及的最高杠杆去撬楼市。结果他最近运气不好,遇到国家要去杠杆然后他刚刚主导的重庆炒房,还没出手(表面上看,有接盘侠后早就出手卖掉了),就被政策打压了
一直没搞懂信用卡怎么玩信用卡之间不能互相还吧 如果套现还不但利息非常高而且只能取现很低的比例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工分:5156
欧投资房产的确起步很早,开窍早,能在2005年就遇见到后面十年的大趋势但是近些年,呵呵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10楼涟城
一直没搞懂信用卡怎么玩信用卡之间不能互相还吧 如果套现还不但利息非常高而且只能取现很低的比例
核心关键字是刷卡器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11楼guowutiao
欧投资房产的确起步很早,开窍早,能在2005年就遇见到后面十年的大趋势但是近些年,呵呵
网上人云亦云的太多,欧也没把产证甩出来要是我说我2005年前买了n套房子,然后总结历史发展趋势,感叹每次都踩在点上,现在财富好几十亿,然后找点小兄弟论坛捧场,要搞大就直接去找口碑营销公司包装,网上人也会把我当成神,一些真权贵也会被骗。这种叫造神计划。为啥原来他闷声发财,现在就要各种媒体大肆宣扬?说个题外话,在爱表族和一个游戏论坛,里面有个很精通手表的,姓姜,外号表帝,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土豪富二代,然后还在论坛混上斑竹,在场下办理多个聚会,很多真土豪让他代购几十万的表。最后结果是骗了几个论坛一堆坛友,代购手表的费用1000多万,然后消失了,据说最后在海南被抓。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工分:5157
第13 楼 就看看不说话的
网上人云亦云的太多,欧也没把产证甩出来
要是我说我2005年前买了n套房子,然后总结历史发展趋势,感叹每次都踩在点上,现在财富好几十亿,然后找点小兄弟论坛捧场,要搞大就直接去找口碑营销公司包装,网上人也会把我当成神,一些真权贵也会被骗。
这种叫造神计划。
为啥原来他闷声发财,现在就要各种媒体大肆宣扬?
说个题外话,在爱表族和一个游戏论坛,里面有个很精通手表的,姓姜,外号表帝,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土豪富二代,然后还在论坛混上斑竹,在场下办理多个聚会,很多真土豪让他代购几十万的表。
最后结果是骗了几个论坛一堆坛友,代购手表的费用1000多万,然后消失了,据说最后在海南被抓。
我不喜欢去推测别人的资产,只看观点。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2192
呵呵呵。。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工分:1207
老欧还是不错的!部分数据不是很精确,但分析的还是有点水准的!支持
微信:wudihuaibaobao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Mark,来看看上海2000年以后的房价发展,还是挺有意思的,能抓到机会的,都发财了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意思,他再成功,也是无法复制的,何况如果按上面的回帖是真的,接下来他怎么样都是问号,何况效仿者了
这家伙真棒,什么都没有留下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洲和加拿大移民难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