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是一名文科高一文理科分班学生,虽然我非常坚定特别想学文科,但是地理课一直没有听,马上地理就学必修二了,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6 www.eorder.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转文:千万不要读文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科教育?
转文【千万不要读文科:中国学生专业选择和文科教育问题】
作者:张健柏 时间:2009-05
  题记:“千万不要读文科”的含义,绝非文科不重要,而正好相反,而是因为文科太重要了!文科学习将对每个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才不能去“读文科各专业”,不是不要学。 
 “千万不要读文科”的具体含义指:
  一:不能上国内各大学的文科各专业!
  二:不能用国内文科课程教授的方法来学文科!
  三:当心目前中小学的文科课程教授方法,它基本上就是正在破坏你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元凶!其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存在严重问题,因此个体必须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法。当然,我也不反对驼鸟式的解决方法,也不支持!
  四:真学文科,上策是得遇明师,可是在中国,这基本上没有太大可能。我们只有如于丹之类的“名师”,没有“明师”,所以只好走下策-----自学。最好有一个读书会团体共同学习讨论,避免走入死胡同。
  五:千万不要使用国内出版的文科“通编教材”,这种编者为了自己评职称搞出来的“课程和教材”,基本上都是垃圾。最好直接读原典,连翻译都不能看。
  现在,做父母的,以及做学生的,如果还有选择的机会,就千万不要去学文科。因为中国根本没有真正的文科。更准确一点说:我们的大学里,当然有很多“文科专业”,但只有“名文科”,而非“真文科”。
  也可以说:我们的所有文科,名称虽然不一样,学校也不一样,但骨子里都是一样的,都没有什么真正的“内涵”和“价值”。
  在中国学文科有两个缺陷:第一是不好找工作,将来谋一个饭碗不容易;中国的市场经济,只认“工具理性”,不认“人文理性”;所以各位读书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要找一个好工作,就不要去读文科。最好学一点实用性强的技术性专业。
  当然,你会说:学问非关稻粱谋,没有必要为了工作而学习,可以为了提高自我而学习。没错,这种观点,正好是学文科的真正意义和精神。文科存在的价值,就是提升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品质和思维品质,也就是所谓的“人文精神”;可是,在中国,如果你真有这种理想,就更不能报考文科各专业!
  原因和理由就是:中国文科的第二个缺陷(最重大的缺陷),是国内的所谓文科课程,不仅不能够提升思维水平,其培养方式和学习方法,反而破坏了正常的思维能力;因此,考上了文科专业的学生,即使有幸混到了一个饭碗,生活可能更容易变得“没有品质”,起不到“改进品质”的作用。
  我们的大学,有三个专业的学生思维被破坏得最严重:第一位的就是艺术专业,接下来就是英语专业,再接下来就是中文;其中英语专业的学生,思维固然被破坏得很厉害(我遇到不少毕业后生活家庭工作方面活得很痛苦的英专毕业学生),但是考虑到在中国,懂英语算是一门“技术”,所以“为稻粱谋”还勉强可以接受;其他专业就不知有何可取之处了。这些专业的学生可以写出词汇很漂亮的文章,但是却经常让人不知道她们到底想表达什么?她们会有很多“理想”其实是梦想,但也经常让人不知她们到底想干什么?她们可以很有“情调”,但是个人生活以及工作和思维逻辑,都经常表现出混乱不堪的迹象。
  其他文科专业比这几个专业略好一些,但是也好不那儿去。关于语文或者中文专业,你们不服气,可以找一本书,叫做[美国语文],看看别人的中学语文课本是怎样教的,再看看日本的语文历史教育方法,那才是真语文!我们“教育体系”里的所谓[语文],那不知道该叫什么东西,勉强称为[中文识字组词扫盲课+政治思想教育]课吧?
  国内的语文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严厉批评,还有人批评国内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是一批根本就不懂语文的“弱智”编出来的,此说有点过了,语文教学的问题不仅仅是课本的问题,还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问题。但这证明很多人已经发现我们学的课程肯定不是真资格的[语文]。因为:我们的国家语文教学大纲,明明白白写的是:语言的实质和核心就是思维。可你们去问问,有几个老师懂得教思维的语文?或者懂得什么是语文的思维?所以,他们不是弱智,只是“弱思”而已---没有真正的思维能力!目前只有欧美的文科教授,在真正地教有思维的文科!
  别以为我崇洋,一点都不!日本,美国那套,还比不过中国的孔子教语文的方法,孔子又比不过老子(谁让他拜老子为师呢,故有此说,崇拜儒家的人士莫怪)。因为中国的思维大师,没有人超过老子。
  一个某知名重点大学商学院的优等生,已经保研上了商院的研究生;因为听了我的传统文化的课程,觉得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于是想要换专业去哲学院“全面系统地学习”,结果被我泼了冷水。
  我的逻辑是:想学真正的中国哲学,就不能去读中国大学的哲学专业,宁肯自己看古书。要学西方哲学,也不要去上哲院课程,最好出国;所以无论中西,想学哲学的真学问,都没有必要去哲院。而要谈饭碗的话,哲院的文凭实在没有什么“含金量”可言。最终结论就是:根本不需要换专业!
  该学生不相信,说自己在商学院学了五年,根本就学不到什么真正的经济学东西,觉得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所以才想换专业。我说真是痴,脑子进水了:如果你认为商学院没有经济学,该采用怎样的逻辑才能推导出来:哲院就一定有哲学?历史学院就有历史学?
  商学院即使没有经济学,但是有饭碗;哲学院如果没有哲学,连饭碗都不见得有着落。所以该选择那一个,是连小学生都算得出来的“基础经济学”问题,一个大学生还想不通吗?
  该学生还是不死心,跑去哲院听了一轮课程下来,终于死心了(好像还没有彻底死心)。对于已经听了的课程和老师,基本死心;但是抱怨说,还有高人不肯出来讲课让她听,没有见到,所以还是有遗憾,看来还是抱有最后的希望。这篇文章,可能会打破她最后的希望。
  其实她早已经失望多年了,大学里所有的文科,都被她“研究”了一遍,觉得都是一样的,学不到真东西;因此早就想退学,但又自言“缺乏”退学的勇气,总想找到一线希望和一个留下的理由,好不容易找到以为可以“托付终身”的哲学专业,却又被我泼了冷水。当然,我不会劝人退学,不是为了学问,是为了饭碗。
 真正的文科都是传授智慧,增长思维,开阔眼界,提高社会生存和生活能力和适应性的学科。
  真正的文科,培养的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是社会的思想家,是人类生活品质提高的因素,也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真学文科的人,应该对人心,人性了解得非常透彻,而且他们还善于换位思维,所以,跟人打交道会是很得心应手的。如果他们需要找一个工作的话,可能会因为缺乏基本的技术能力而当不上工人,却可以去当老板,做策划和管理者;其实如果愿意的话,他们当工人和普通职员也会很出色;真正的文科人才,就是社会的精英分子。比如美国惠普公司的女总裁费奥利丽娜,就是法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出身,刚开始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个不起眼的文秘;
  中国目前最缺的人才,其实就是文科人才。
  最缺的原因,是中国培养不出来!  培养不出来的原因,最开始是因为不想培养,共和国开创时不需要甚至极为排斥文科。现在是因为不会培养,所以没有真正的文科。十年前(98年)共和国朱总理跑到国外去呼吁:希望国外支援我们“管理人才”,想靠输血来解决中国文科人才极度缺乏的问题;可惜,文化的东西,靠输血解决不了问题。理工科的专业技术,到比较容易用钱来买到;所以直到现在,总理呼吁了十年,文科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了。
  中国为什么没有真文科呢?因为中国认为自己不需要。  文科既然是思想,是思维方式,是价值观,是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回答,是生活的态度,是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也是对人对事的处理方法。其实也是创造力,是社会的活力;这些东西,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用领袖的话说,就是百花齐放的。花园里所有的花都可以开,都有权力开,而且每一朵都是美丽的,这就是文科对于丰富人生和社会的价值。
  可我们并不喜欢,他只喜欢一种花,就是红花,要“全国山河一片红”。
  最麻烦的是:我们到国外高薪引进“人才”,比如清华大学引进的“美国艺术大餐”教授陈丹青,想让国内学生学做美国菜,可组织上非要他按标准的一套做法来弄,结果弄得四不像。陈大教授报效祖国无方,只好辞职了事。由此可知:体系已经扎根。
  连最没有“思想倾向”的艺术专业都如此难弄,其他“意识形态”更浓厚的学科,自然都不会有正宗的做法。比如经济学和管理专业,在“以经济问题为中心”的当代中国很热门,很多学子们,家长们热情地涌进来,以为可以学一个“世界贸易专业”就可以“与世界接轨”;但是有识之士如郎咸平等就点出要害:中国的商学院和金融专业,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集天下英才而毁之”,痛心之至!结果现在这几个“热门专业”已经是各大学分不出去的“过剩”专业;领导专家们,校长教授们说这是“市场需求不足”,胡说八道!连总理都承认我们极度缺乏管理人才,怎么可能需求不足。真实的原因是因为前几年亟需“管理”的企业老板们发现大学里招来的这批“管理人才”不但不懂管理,反而只会把管理搞乱。吃了亏后退不了货,但是不肯再继续进货了,当然就造成“需求不足”;而同时,企业领导们继续在头痛:如何才能找到和培养一个(或一批)会管理会做事的人?这些企业领导,宁肯用一个文科好的理工科生来培养管理水平,也不肯用纯文科背景的学生,更不肯用“管理”专业的学生来做管理人员,这不就说明了问题吗?
  最后的结论就是:在中国的大学里,连这些最实用,最受社会需求的学科,能够也必然会用市场经济来检验的专业,如果都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你还指望其他更“虚”的,更无法检验的文科专业,能给你什么惊喜吗?只会更糟,更糊弄人吧?您还敢去学吗?
  还有,从教学方法上来分析,各位也可以得出结论就是中国不会有真正的文科。所有的文科专业,骨子里都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离开这点,就不是文科。我们的大学,专家批评是“技术官僚管理模式”,的确如此:我们教文科的课程,居然统统是发一本教材来上课,讲知识点,学生在下面傻听,记笔记,考试,做试卷;一个学期下来,根本就学不到什么东西。这是“知识传授”的模式,不是文科教育!思维和价值观绝对不能这样教,不说西方,连香港大学都不是这样教的。香港大学的文科,还有些真东西。可我们所有的课程,全一个德性,一个模式,就是没脑子的模式,连业余水平都不如
  最后,关于教育体系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有了答案:教育科学,当然就是文科。如果我们没有文科,当然就没有教育科学。如果我们没有教育科学,当然就培养不出来老师。如果没有老师,当然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不仅没有大学,也不会有真正的中小学,这是一个完美的,自我复制的循环。我们教育体系的病根子,就是在这里!
  为什么教育问题现在那么严重?病根在四十年前!?&
  这里提一下:别以为历史与我们无关,我们就活在历史里。以前的历史和痛苦,依然要大家承受;中央的一个文件,清算不了历史和过去;如果大家肯多想一想,很多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该做什么?其实也很简单。
  缺乏灵魂的理工科 不会思考的清华大学生
  ---- 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协调问题
  我的上一篇文章是“千万不要读文科”,大家就想,理工科应该没问题吧?
  理工科也有问题,一样也很严重。注意我在文中推荐读理工科的建议,仅仅限于有利“找饭碗”这个条件;除此之外,国内的理工科教育,也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了。
  理工科的问题,我们国家和教育界已经发现了:现在请各位上网去查一查,一直都有人在呼吁“文理不分科”的提议,关于“文理分科造成我国国民素质下降”的问题,其实潜台词就是:我国的理工科教育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了,所以要想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国内缺乏灵魂的理工科教育对于国民“生活幸福快乐”的影响,早就麻木而视为理所当然,不在谈论的热点范围了。
  当然,反对文理分科,还有另外一个潜台词就是:文科学生缺乏基本的思维逻辑和理性,这与我上一篇文章的观点一致。不过重视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从呼吁的人的学科背景看来,是文科的“专家”居多,所以针对的对象,主要是理工科教学的问题。
  呼吁文理不分科教育模式的人,有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很多重量级人物,还有大学,中学的各级教育专家们。例如一直在呼唤中国教育改革的朱永新等人,也有不少民间的力量。我没有参加这种呼吁,因为这种呼吁的前提是:只要文理不分科,只要学生们在中学,甚至大学多上一些“人文素质”的课程,理工科学生缺乏基本人文素质和人文思维的问题就可解决。至于文科学生,只要多学一些理工科的课程,思维混乱的问题也可以解决。这样,国内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果能如此,当然很好!
  我觉得,这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的幻想”,文理不分科好实现,想达成的目的不可能实现。因为如果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教育界如此严重的问题,中国的教育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这些专家提出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发现国外的中小学教育不分科,甚至大学基础阶段都不分文理科,是所谓的“通识”学习阶段;到了大学高年级才开始分科。国外真正的专业学习,主要是到研究生阶段:如美国的商学院,法学院,都是研究生院的课程,只有我们国家的大学,才让本科生来上这些“专业课”。我国的专业分科,从中学就开始了,分得还很细,所以造成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大学的学科,也分得很细致,这是当年学苏联的,搞专业对口,像机器人组合一样。
  西方教育系统不玩这一套,西方的大学教育,也是玩“思维”的,所以他们不在乎什么专业对口不对口的问题,甚至没人问这个词。只要思维训练好了,做什么都行。思维不好,干啥都不行。这一点是国内的学生和老师一直都很迷惑的问题:为啥老外不在乎“专业”?
  没错,国外的文理不分科是好,但是照搬是不行的,缺乏思维基础,搬过来了结果可能还更坏:因为前一篇文章说过:我们根本没有文科,也没有文科教育。我国的理工科教出来的人会做事(虽然只会作技术含量低的事),但不会生活。但是如果把国内的“伪文科”学多了,不但依然不会生活,恐怕连做事都不会了!
  我最奇怪的是:国内理工科教育的问题还没有文科严重,可是却引起这么多人关心和呼吁;文科的问题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此不堪,却没有人“发现”问题;反而以为国内的文科专业居然有资格去“拯救”理工科学生素质不高的问题,实在可叹!
  理工科的思维基础,是“工具理性”;文科的思维基础,是“人文理性”,这两类学科,一个是教会我们认识心灵之外事物,具备认识自然的理性思维,教会我们正确地面向世界,面向外界,面向事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实地认识到自己生存的世界,并与之正确而理性地互动。所以,如果没有工具理性,我们的思想和认识就会想当然地“乱动”,会违背规律,无法达成预期的效果;如果一个人办事总是“事与愿违”,就是缺乏工具理性的结果。所以,不管学文科还是学理科,所有的人其实都必须学习“工具理性”。这就是西方的科学教育开始于基础教育阶段,不管文科理科的学生,都从小就开始学习科学的原因。而且这种教育一直延续终身,这就是西方崇尚“科学精神”,物质和技术手段进步和发展快速的基础和根本原因。
  但是作为一个人,仅仅拥有工具理性还不够;如果想要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要想能够与其他人和群体社会产生良好的互动,就必须具有“人文理性”。这是因为:作为人的认识方向,永远会有两个:一个是向外的,这就是“工具理性”,一个人如果缺乏工具理性,几乎像个疯子和狂人,当然也可以做艺术家和诗人;另一个是向内的:这就是“人文理性”,专门指向研究和了解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内心世界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自我的认知和了解,另外一个是关于他人的认知和了解,两者都不可缺少;从人文理性的意义上说,“自知”比“知人”更重要,[老子]就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如果缺乏人文理性,就像是一台机器,生活了无情趣,就会活得很孤独很痛苦。他无法在自己内心的冲突中寻找平衡,也无法在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和互动中和谐相处;
  人是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的,总要生活在人群中,我们有家庭,社会,团队,民族,国家。互相之间有极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需要彼此间的协调和沟通,要处理这种关系,就需要“人文理性”;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经常处在各种迷惑和风暴中,要理解我们的内心和情绪,需要的也是“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不一样,人文理性是没有“客观”标准的,每一个群体,都有各自特有的思维和价值观,我们称之为“人类文化”。人们在具有相似价值观的情况下,才能融合到一起。所以,如果没有“人文理性”,每一个人都独自有一套自己的东西,整个社会就是“一盘散沙”,所以需要“文化整合”,我们老祖宗如孔子等,就是干这个事情的;但是如果每个人的思想都完全一样,就是“铁板一块”,所以文化又需要有宽容和灵活的一面;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所以文理科的确不能分家,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我们都需要。这个问题太大,这里就不多谈了,还是来用一个实际例子,让大家了解“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具体作用。
  润之主席的教育背景中,就缺乏“工具理性”的教育,但是非常富于“人文理性”,其实准确一点应该是很有“人文情怀”,但不够“理性”;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经史合参,他只读史,不学(还反对)读经,结果造成自身重大人格缺陷的同时,又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能量。
  依仗他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天然爱好和悟性,他的“文科”学得非常好,非常具有“人文思想”。所以他对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心与人性,掌握得非常到位,也极擅长于调动人心,非常具有“人格魅力”,赢得了各方(包括敌人)的拥护,所以,他才能取得天下;但是奇怪的是,他自己的人生成就,主要是得益于中国古代留下来的文化精品,他自己明明知道这些东西很好,很有智慧,绝对不是“糟粕”;比如他自己晚年依然一直在读24史等古书,至死不渝,而不是我们想象的在读马列的书;在我看到的历史回忆中,mao自己根本就不喜欢,也基本上不太读马列的书;我们从他写的文章中,如矛盾论,实践论等,也看得出来一些说法与马列的说法并不一致,倒是与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的说法接近一些。人文教育,本质上是思维和价值观的教育;科学教育和工具理性,本质上也是思维方式的教育。可是我们所谓的“数理化”和“科学课”,全是把它当作“知识”和“技术”来教。这也不能要求老师,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当然只会教“科学知识”了,所以,我们的理工科,是培养不出“科学家”的,只能培养打工仔,专门生产工薪阶层。
  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我国的理科教育问题:小学老师以及家长,都知道一个难解的谜团叫做“四年级现象”。不少以前“双百分”的“优等小学生”,到了四年级以后突然数学成绩下滑,家长和老师想尽办法补课却没有用。这一关勉强通过后,接下来还有一次学习危机:中学。小学阶段成绩很好的学生,升入到了中学,特别是初中二年级以后,理科(数理化)成绩也会突然遇到巨大的障碍,这种情况经常让家长们手足无措,无法理解。往往以“不是学理科的料”为由,让孩子改学文科算了,还有一些孩子文科理解力也不够好,就让他们学艺术专业,绘画等,考艺校。这就是我国“文理科分科”现象的根本原因所在,专家们如果不去研究清楚这里面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仅仅通过“文理科不分家”这种简单化的处理办法来解决问题,无疑痴人说梦!
  如果大家观察更仔细一些,就会发现:发生这种状况的学生,往往都是平时很乖很听话,学习很认真很努力的“好”孩子,好学生;反而是一些平时调皮捣蛋,成绩平平的学生,常常会在这几个重要的关口脱颖而出,成为高中时期品学兼优的学生。原来那些“很听话”,“成绩好”的乖孩子,反而有不少因为学习上的巨大挫败感,变得一反常态,心理和行为都变得异常。有些会变得个性非常“夸张”,让家长完全无法理解。
  这个现象长期困扰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界,很多教育专家和老师们提出了各种解释和方案,但实践已经证明:没有效果。原因何在?就是根本的教学原则问题错了,出现这种情况几乎是必然:
  因为我们小学的数学教育方式是错误的。我国有些“教育专家”给自己脸上贴金,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比美国好。我国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材的深度,比美国六年级的还要高,几乎是美国中学数学的水平。不过,这些人干吗不多想一想:如果中国的孩子数学真学得好,为什么中国在国际数学界根本就没有地位?
  其实,我们的这种“数学能力”是假的,就像我们学的“语文”也是假的一样。更可笑的是:我国教育界用教语文的方式来教数学(背诵和记忆),又用教数学方式来教语文(做题和标准答案)。
  我国中小学的数学教育只能说成是“计算”课,决不是真正的“数学”课。“计算”是一种技能,“数学”是一种思维。我们的学校都是用背诵,记忆和大量做题的“熟练工种”技术培训方式来“学”数学。比如说,9乘9等于81,如果要用真正的数学思维方式来教会学生,让学生理解9乘9的数学意义,是要费很大力气的,但是学生从此就理解了真正的“数学思维”,在做其他类似思考的时候就不会糊涂了。可我们国家的人都擅长搞“假冒伪劣”,老师很少去讲清楚数学思维原理,因为这样“费力不讨好”,一方面是老师不会教这种“思维型的数学教育”,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名校”班级都很大,60个人算是“少”的,据说还有“百人班”,老师就算有教“真数学”的能力,也无法实施;所以都是通过让学生背诵和大量做习题等技能熟练性锻炼来“学数学”,而不是培养思维能力。外面培训班的模式也基本一样。
  于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学生,多数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但缺乏“数学思维”。只有少数很幸运的学生可以自己理解到一些数学原理,但大多数学生不行。特别是最“乖”的学生,他们往往最在乎老师的一言一行,会想法取悦老师;如果不理解就硬背下来。由于小学刚开始阶段的东西都很简单,这种方法也比较有效,所以成绩上表现良好,家长和老师结果就忽略了他们在思维上实际并不能理解数学。到了四年级,开始做应用题,这种思维理解上的缺陷马上就暴露出来,靠原来的简单记忆方式不行了,所以成绩下滑严重。所以数学不好的原因不在四年级,早在一二年级就埋下了,因为缺乏思维教育。
  其他的学生,靠大量的做题和“改进适应”后的“复杂记忆”学习方式勉强适应过来。取得了好成绩,但是学得很辛苦。因为小学阶段的数学,相对还是比较具体和形象的思维,所以“聪明”一点的学生,就能够应付过来;可是上中学后,此时需要的数理思维能力是高度抽象的,特别几何学还需要空间思维能力,从小就缺乏思维训练的孩子们不少人跨不过去,形成第二个淘汰关键位置。这基本上也就确立了一生的方向。
  这里仅就数学问题作一些分析介绍,告诉大家我国理工科教育中的问题所在。其他学科的教育也一样,实际上还更严重,都是让学生大量记忆和背诵这种最笨最低效率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别说中学小学存在这样的问题,进了大学,居然不少理工科课程也是一样的教法,实在是中国教育的“世界奇观”。
  其实,要真正学好理工科,要学好数学,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语文,真语文。语文的实质和核心是思维,因此语文好,思维就好;理解和学习问题就好。当年我自己上高中时省级重点中学的理科班同学,数理成绩好的尖子生,毫无例外语文都很好。特别在小学阶段,想今后学好数学的关键,是真正地学好语文;由于我们现在已经没有真文科,所以连带地也没有真理工科了。
  清华大学的台湾教授批评清华的学生(当然都是理工科的),说他们是一批“只会考试不会思考的机器”,并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他们连基本的“工具理性”常识都没有,大为感慨。清华的另一个教授,感叹现在的学生,连一封像样的书信和报告都写不好,文科教育水平太差。所以,连我们全国最骄傲的学生都是这样,这个教育系统还有什么可以信赖的地方吗?
  有人还是坚持反对:我们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学生嘛:不过这些学生,使自己长出来的还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是家庭教育的结果,还是学校教育的功劳?理工科如清华的王垠等这种类型的学生,肯定是自己“爬”出来的。文科如韩寒,蒋方舟等,也是自己“爬”出来的,中国的人实在太多,总有一些人要很顽强地自己爬出来。但是,爬出来的人有多少?更多的,爬不出来的人又咋办?
  在今日学堂,“工具理性”也就是科学教育,也是六岁就开始了。而且在12岁以前,科学教育是学堂学生全部教育的重点;外界以为我们学堂是学英语,背古文的“中西结合”学堂,其实错了。我们是思维教育为核心的学堂。科学课程和科学精神,追求事实的思维,是我们12岁以前的核心教育重点,当然也不放弃人文和行为心理教育。12岁以后,我们的教育重点又逐步转为“人文理性”,开始大量接触和学习人格,人性,心理,文化和思维的课程,全面实施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人文教育。所以,很多家长和其他人问我们学堂的“课程设置”,只能无语。在中国,居然没有人知道我们这种模式的好处,在西方看来,这很正常!好一点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
  【千万不要读文科系列三:文科教育的核心就是思维教育】
  文科教育的核心就是思维教育!思维教育的明珠是多元思维
  一:文科教育的核心是思维教育
  西方的教育理念,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能力。西方的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也特别注意关注学生的这种思考能力,仅仅是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不会被录取。因为只有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学生,才有可能将来毕业后做出更大的成就,才能成为母校的荣耀,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入学。(相反的是:中国的大学好像根本不介意自己毕业生的品质和评价)。
  大多数的中国学生,也包括他们的父母,并不知道真正的“批判性思考”是什么。从文革教育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只具有很简单的一元思维模式(还不是精致的一元思维),他们理解的所谓“批判”就是对立,就是“批倒批臭”,温和一点的人,也只会说些类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的空话。连中国的管理阶层,普遍上也是一元思维的,因为他们是从“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这样的毛式思维中培养出来的干部,是在不断要求“站稳立场”“坚持原则”的组织成长过程中选拔出来的领导。所以我们的国家整体上就是一元思维模式的主流,而且我们很喜欢并很自觉地不断捍卫一元思维价值体系。
  这种思维的特征是:对于一个超出自己原有认知的事物,态度很明朗:赞成;要么反对!但是为什么赞成,为什么反对,都没有太多的理由和思考,当然,他们自己会说出一些理由来,但往往不是真正的理由,只是逃避思考的借口。
  一元思维的群体,最容易被人利用,他们甚至会很乐意被某些狂徒利用来反对自己,不惜让自己的利益遭受最大的损害。所以它是愚民政治和专制政体最喜欢的状态,作为民族和国家,将是最缺乏创造力和竞争力的群体,而且由于思维的僵化,对外界的反映特别迟缓。因此,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是二元和多元思维,一些国家如欧美等国,意识到这种高级思维力的价值,为了增强国家整体的竞争力,用各种手段极力培养提高国民的思维能力,跳出一元化,迈向二元思维甚至多元思维。在教育中,他们特别强调的批判性思考,就是多元模式的培养方法。我们教育体系中知识记忆型,应试考试的标准答案等,就是典型的一元思维模式,而且培养的是混乱的一元思维。
  批评性思考就是多元思维模式。这种教育方式并不是西方的发明,中国古代的思维教育模式,比西方简单的“批评性思考”更细致,更具有操作性。有人批判中国的教育,就说中国教育的这种死记硬背,来自于老祖宗。这是胡说八道,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在教二元和多元的思维模式,是我们这些不成器的子孙没学到。
  [修学的五个次第]
  中国古人认为:学习应该有五个步骤(次第):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也是老北大老清华的教授们很推崇,让学生们照办的五个做学问的标准。很多人知道这五个词汇,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更不知道后面还有我个人认为最重要,但基本上被人忽略的一句话,就是“五者废其一,非学也”。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中国的学生们,是没有资格叫做“学”生的,根本没有“学”啊。老师也没有资格叫做老师,因为没有教“学”。这里,我就用这五个词来举例说明多元思维方式的学习原则。
  一:博学。
  如果把博学理解为是什么都学,什么都“拿来主义”就很糟糕,等于把自己当知识垃圾桶。有些“国学家”把自己打扮成万事通先生,号称“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以为这就是博学或者好学,居然有很多人符合,我觉得是笑话;真要按这个标准来评判,世界上目前为止,还没有机会产生一个真正的“儒者”,活在世上的和已经死去的“儒者”都不符合这一要求。即使是把这种口号作为儒者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也是可笑的。庄子就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将陷于困境,或者就是虚伪和自大。我经常提醒学生们:“学儒家的东西一定要留心,不小心就变成了虚伪,目的为欺人,其实是自欺”。儒家本来很好的东西,被一些后世的所谓“大师”们毁坏得不成样子。
  我理解的博学不是什么都学,更不是什么都接受,否则后面的四条次第等于白说。而是不要限制自己的知识领域,不要强调“专业对口”,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和探索,即使对与自己完全相反的观点,也有兴趣去了解和探索。这一条放在这“五项学习原则”的第一位大有深意,因为对于一个真正的学习者来说,的确需要有博大的胸襟来接纳无穷的世界和无穷的可能性,并勇于面对自己的无知和狭隘。这也是获得多元思维方式必不可少的起点。用西方的教育语言来说,这就是学习者必须具备“有吸收力的心灵”,教育和提高因此而变得可能。
  中国教育体系的一元思维模式,加上从苏联引进的严格详尽的“专业划分”学科教育方式,过早地封闭了学生们的思维境界,把学生们变成了知识面极为狭小的单线条的人。基本上,这种学生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教育和提高的可能性。有很多人的思维和知识境界,大学毕业后基本上就不再有什么变化,一直到老。我的父母就是无数“中国-苏联式教育成果”中的一个案例,他们还是文革前的老大学生,思维,生活都极为缺乏弹性,无法真正适应社会的变化,虽然他们作为“国家干部”,享受无忧的物质生活,其实精神上活得很可怜和无助;不是没有人帮助他们,关键的原因是他们不再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知识和思维吸收的门已经关闭了。
  我在武大讲[人生12讲]的时候,教学内容只是“常识级”的,但由于超出了学生们过于狭窄的“知识范围”,所以一方面受到学生们过于热烈的拥护,每堂课都有大批人不得不坐在过道上和讲台边听讲。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生反对我,批评我“观点过激”,但细问之下,又说不出什么实在内容,只是心理上对自己心中“传统想法”捍卫的本能反应。其实这些学生们上小学起就一直忙于对付高考,有多少时间用来思考过真正的“人生问题”?很多基本的东西不懂也挺正常的。但他们却自认为自己是应该“懂得且正确的”,竭力排斥不同的观点。也有些大一时候的“坚决反对”者,会在大三和大四的时候突然“转变观念”,成为我热情的拥护者。无论强烈的拥护还是反对,其实都是“一元思维”的表现,表面上完全相反的两种立场,根子是一样的。在西方的多元思维教育体系下出来的学生,就不容易出现这种极端的反应。
  二:审问。
  国内有一些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对于新的知识,对于“名家”“权威”“大师”等抱有极大的热情,只要是“好东西”,他们什么都想学,都要学,还喜欢到处拜师。其中也有一些我的“粉丝”们,很热心地追踪我每次讲课的信息。他们可能做到了第一条“博学”的要求,开放了自己的心灵,愿意接受新的思考,但是如果只是盲目地接受,其实学不到东西。这就是有些学生“号称”跟我学了很多年,但我根本不能认为他们真学到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我发现他们根本就不懂得我到底在讲什么。其思想和行为,和我讲授的内容和要求完全相反。我认为这些学生纯粹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所以我每年都要劝一些学生不要继续来听我的课程。这些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爱提问,就算少数几个爱“提问”的,其实不是真提问,只是好表现自己而已。是借提问的机会乱问一气,不着边际,更呈现其思维的混乱无序。因此,他们也不能称为真正的学生,如果他们不会“审问”的话。
  审的含义,是对学习对象认真地研究和理解。如果只是简单的接受,甚至把学习的内容背下来,并不是真正的学习,也学不到真正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很多学生缺乏审的能力,对于要学习的对象不会去“细细把玩”。请大家回想一下我讲的电影课,很多学生说原来也看过这些电影,怎么就没有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内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么就传达了这么多的细节和含义?问题是:这些细节并不是我创编出来的,它们本来就在那里,只是在我讲之前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而已;我所做的事情很简单,只是提醒大家观察得细一点而已。而且我上电影课不需要备课,直接讲就可以了,一部电影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足够我讲任意时数的一堂课。其他很多学习资料也是这样的,如我讲“心学”的四个字,讲了四个小时,这就是“审学”的功夫。
  可以说,“审”就是考验学习者细致的观察力。所以才会说“审视”这个词汇,也就是仔细认真地观察。如果缺乏审的功夫,下一关的“问”就别谈,只能是乱问;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加思考地乱问一气,他们的特征就是缺乏审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生活上我们会发现他们往往活在自己的概念世界里,跟周围无法融合,也无法与人进行良好平等的交流。
  但是,光会审的人,不能必然带来会“问”的结果。问是比“审”更高的思维层次。因为“审”就是要“舍己从人”,进入对象的思维模式中去思考和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弄清楚对象。可是“问”就是在已经深入理解对象之后又跳出来,以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角度,甚至是以更高的思维层次来提出问题。而且不只提出一个问题,而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也不是故意刁难对象,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对象,也是让自己的思维能力达到更高境界的必由方式。
  审问就是迫使自己进入二元思维的领域,如果不会真正的审问,其实就正好说明了你最多只是一元思维。这个功夫好像也是中国学生最怕的一关。面对对象,他们往往不知从何问起,又该如何回答,这就是缺乏换位思维训练的原因。这种审问,与国内大学辩论赛的质问方式不一样,那只是表演,不是学术。
  三:慎思
  认真地了解对象,弄清楚学习对象的表达后,还要能够跳出对方的思维,从自己的思维角度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有老师可以问当然最好。不过,古人说的审问,不是要问老师,更重要的是要问自己!可以说,在学习中绝大多数的问,都是要自己来回答的,这个回答问题并发现自己提问和回答的思维错误过程,也是进一步精密整理自己思维的进步过程,就是“慎思”:
  为了更好地开启思维空间,提出问题的时候完全可以海阔天空,大胆怀疑。实际上如果能够从越多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就越有可能把对象研究得更深入,越能够真正理解和学习。但是提出问题可以大胆,回答问题就必须小心了。必须在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和推理中谨慎小心,并且逻辑严格地推导,从而发现并改进自己的思维盲区,这就是慎思。胡适博士倡导的,据说是从国外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派学来的治学方针:“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当年极为有名,其实并未逃出古人的治学原则,换了一个名词,就是他的学术创造,突现了现代人的悲哀。还不如孔子老老实实地说自己“述而不作”更真诚!
  中国的学生在慎思上面的教育是严重不足的,不仅不足,而且我们的教育过程是不遗余力地破坏这种思维,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鼓励学生胡说八道的。我们的文科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会鼓励学生把任何他们想到的似是而非的东西和名词都搬到试卷上。老师会告诉他们,就算是不懂也要答满试卷,写得多就会给老师一个好印象,显得他是懂得这题的,会得到一个基本分。我们的学生从小学作文开始,老师就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说乱写,把很多自己根本不了解的词汇,没有认真思考过的句子都堆砌到一起。这种所谓的教育模式,当然就是“辛辛苦苦地残害人才”。
  四:明辨
  经过上面的三个层次的功夫,现在应该到了得出自己的结论的时候了,而且,这个结论必须是清楚明白的,而不是糊里糊涂的,这就是明辨。
  国内教育出来的学生是很喜欢拿结论的。他们要么不经过上面的三个阶段,就糊里糊涂地把别人的结论接收过去,当作自己的。由于没有经过真正的思考,所以也没有真正的接受,也就是没有理解。同样地,他们也善于不经过上面的三个思维阶段,就不假思索地反对别人的结论。其实为什么反对,也不清楚。他们反对的方式极其简单粗糙,令人遗憾。
  读过书的学生,问题更严重:由于他们糊里糊涂地从小背了很多概念,可能不少还是他们当时很“痛恨”的“政治概念”。但是一到生活中遇到问题,他们就会不假思索得冒出来,当作自己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使用,根本不会去思考其真正的含义;这是最可笑,也是最可悲的思维伤害。
  他们喜欢“辩”但缺乏“明”,也就是喜欢作判断,下结论,断语,但是缺乏相关的思维智慧。自然,他们做出的结论,可靠性非常值得怀疑。
  可叹的是:刚才说的这套学问模式,不是为了当学术大师才用得着的,而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我们完全知道人的一生将作出无数的判断,这些选择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方向。固然不会动脑子也没关系,周围的人都会非常乐意“帮你”出主意,比如说广告商等等。亲朋好友也非常乐意“出主意”,让你活在他们的概念世界中,满足他们的“成就欲”,而且会向你保证是“为了你好”,好让你放弃怀疑和思考。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缺乏真正思考的大脑,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多少烦恼和困难。可以说这种人的一生就是为别人活的,因为他依靠别人的思维,概念和判断来生活。这不是一件极为可悲的事情吗?
  5:笃行
  古人说:学至于行而止!就是说,学习只有到了能够付诸于生活实践,才算是告一段落。又说“徒学无益”,“行有余力,而后于学”。就是说仅仅是学,而不知“行”的话,是毫无价值的。只有为了能够更好做事,才应该去学;而且古人的“学习”二字,就包含了“学”了以后“习用”到生活中的含义。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人对作学问要求的必然落脚点。
  修学的五个次第,在经过上面四个阶段的系列思考过程后,我们终于得出了最后的思维结果。但是还不能满足,必须要把这种精心思考过的思维成果,实实在在地用在生活实践中,这就是笃行。用马哲的话来说,就是用实践来检验真理。这样上面五个次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环不少地做完,而且不断循环反复,学习的水平也就不断加深,提高;这才是“学”的要求。
  请各位学生们深思: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是否有资格称自己是“真正的学生”?
  如果不是,至少我们知道努力的方向了。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脱离了学术界欧洲的经院哲学“象牙塔中作学问”的清谈作风,虽然被某些“学问家”讥笑为“缺乏学术水平”,但是得到了“缺乏文化”的美国的普遍的认同,并影响持续百年的美国现代教育,最终成为西方经济上腾飞的思想教育先导,实际上,就是美国强大的思想因素。可叹的是:中国古人比杜威更强调“实用主义”,可是中国的儒生,往往比经院哲学家更善于咬文嚼字而不思“行践”,博士买驴,而三纸无驴,流弊所及的今日,据说已经创造了“发表论文第一”的“豪气冲天”的中国教育,最终成为世界的笑柄。闹这种笑话,就是我国的学术界只尚空谈,不务笃行的结果。
  二:思维教育的明珠是多元思维。
  多元思维方式就像一把宝剑,可以把人心中纠缠不清的结一挥而去,让自己活得清明自在,遇到问题时也能拿出来很简洁有效的解决方法。给他人的感觉是看问题很透彻,就像是“智多星”一样,人们想不清楚,没有主意的时候,人们往往很愿意去请教他。不过,这么好的东西,人们很少知道它存在,可以学到手,以及愿意去学。他们会把拥有这种思维的人说成是“天生聪明”,“高人一等”,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拥有。其实,思维是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的。当然,不是我们现在这种教育,而是真正的文科教育。
  思维模式是看不见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人们如何看待和处理事物的方式,来观察到思维模式的存在和作用: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人们如何来看待“美丑”来判断他们的思维模式处于何种维度。 
  第一种:一元思维模式:这是人们普遍拥有的思维模式,没有受过真正人文教育的人,以及理工科的“工具理性”,受过不良好教育的人,都拥有这种思维模式。这也是人们的习惯思维。
  他们认为:美就是美,丑就是丑,这两者泾渭分明,具有原则性的区别;就好像判断好人和坏人一样,一定是有标准的。而且他们很喜欢找到一套标准来判断,找不到标准就自己搞一套出来。他们喜欢制定各种“客观标准”,也相信有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自己不知道,就在别人那里,通过模仿别人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喜欢追求“至高”“至美”“至大”的“完美境界”,会在一个方向上不断追求,直到无法继续为止。
  一元思维模式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会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以及任何事情强烈地攻击,行为表现极端。温和一点的一元思维就是封闭性,不攻击对立的观点,但是拒绝接受一切与自己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因此一元思维模式极为顽固和保守,是不稳定的根源。
  喜欢搞标准答案的我国教育界,实质上就是典型的一元思维模式体系,这个体系大量制造了我国的一元思维群体,形成了我们国家整体的一元思维局面。也给我们社会留下了巨大的隐患,总有一天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关于一元思维模式的问题,将在下面专门论述。
  第二种:二元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的特点是:美和丑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互相可以转化。就如同不存在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一样,因各自的立场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断。必须尊重别人拥有与自己不同的价值判断,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也不能用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们改变。这种人的生活和性格都将变得比较和谐,容易理解别人一些,因此更容易成为管理者。他们也会制定一些标准,但是不会执著于标准,会根据情况经常改动和制定新的标准。
  相对于一元思维模式来说,二元思维就有了很高的灵活度。生活在一元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下的人,经常面临激烈的冲突和矛盾,而且经常遇到“极限”,而觉得自己“找不到出路”。而在二元思维模式下,就更容易调和及解决矛盾。真正的儒家是二元思维的,所以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以“仁”及“中和”“恕”为中心的儒家思想,特别强调换位思维。
  不过后来的假儒家,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朱熹的“理唯一贯”的“道统”,在核心思想上已回到一元思维和价值体系上了,所以他们要篡改真正的儒家精神,并把其中最有活力的因素去掉,变成死气沉沉的一个“体系”,正好服务于封建统治阶层一元愚民政策的需要。
  第三种:三元多维思维模式:
  世间本无美丑善恶,一切取决于人心思维和判断的角度。这就是你们在[老子]第二章中看到的思维理解模式。不过相信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理解,更谈不上应用了。能够应用自如的人,就是范蠡一级的高人了。
  二元思维模式,只要具有良好的心态,愿意开放心灵,容纳接受不同的思想,就容易学到。但是三元的模式同时也就是“万维思维”,就是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级别,是一种很难用语言来表述的状态,因为一旦使用语言,就落了两边,最多只是“两元思维”了,所以不是能够用“学”的方式来得到的,勉强一点说,只能用“修”的方式来得到,因此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拥有。
  看到这里大家会以为我捧道家,贬儒家,其实错了!固然道家的多元思维模式很好,但是对于很多连一元思维都不完善的人来说,让他们学道家思想决无可能,如果没有很好的心性和智慧,没有很好的机缘和优秀老师的耳提面命,只会越学越糊涂。因此作为教化所及的法门,儒家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也更符合大多数民众的需要。只是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来说,如果缺乏多元思维模式,会造成很多重大的失误。可以说,道家的思维模式,是领导者应该有的高境界,而儒家的思维模式,是中层干部和群众应该学习的境界。两者服务于不同的目标。因此,讲道家的人,理所应该懂得儒家。可是儒家基本上不太可能理解道家。甚至很容易反对道家,因此用他们看到的二元思维境界来看,道家的很多多元思维特点,是“错”的!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西方国家的知识精英阶层,早已走过二元思维阶段;他们的教育体系是在大众中普及二元思维和价值观。这一点好像国内的“教育家”们至今未能发现,还是用“知识教育”的古老思想来看待西方的教育。原因就是一元的人,看不懂二元的世界,更不懂的三维的世界,他们会把本来是多元的思维教育,也教成一元的知识教育。比如艺术,就是典型的多元思维模式,不过我们的艺术教育,全给弄成不成样子的一元知识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本来就是思维和行为教育,我们的教育体系也把它弄成负担更重的“才艺教育”,所以,不改变教育者,不提高思维层次,使用什么概念都是假的。
  目前西方的精英阶层正在试图掌握多元思维模式。国外兴起的中国道家热,折射的就是对于高级和精致思想的学习热诚,这种思维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愿意就可以学过去。目前他们唯一的障碍就是语言,但是这是可以翻译的。老子的一章书,如果直接读不懂的话,翻译和解说成几万字,他们总会懂得的,所以别以为中国人就天然懂得中国文化。我在Discovery频道采访我的时候,他们提出来的关于道家的问题极有水平,目前为止在中国人中,没有一个对我提出过相应高度的问题,证明他们对道家,对多元思维模式的理解很有见地;他们甚至知道在中国没有多少真正的道家人物了;但是他们并不懂中文,而是用中国的一个翻译来交流的。那个翻译自己承认,他都不知道中国有这么厉害优秀的东西,说以后要好好学。可惜我们国家的领导似乎都不了解这些情况,以为外国人喜欢我们的孔子,中国特色等看得见的东西,于是大建孔子学院。其实错了。这只是旅游者关心的东西,国外的人认为孔子是“中国人的特色”,但是道家,他们认为真正有国际意义,因为孔子是中国文化,是有民族性的。而[老子]是思维智慧,是国际通用的。所以他们真正想学的是道家,而不是孔子。
  三:不同思维方式的比较案例应用说明:
  思维模式与受教育的程度无关,知识和文凭,不一定会带来思维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比如说,一个不识字的小市民,与一个大学的教授,都可以拥有相同的一元思维模式和相同的立场。而且大学教授的一元性特征很可能还会更强一些,他会因为自己“身份”的重要性而更坚决地捍卫自己的错误观点,并找出一大堆的理论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而不识字的小市民虽然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如果有更“权威”的人出面来说明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的话,他很愿意放弃自己的原有想法,接受新的思想。但这并不意味他成为二元思维,而只是一元思维的另一极。
  比如说:教授和小市民都有“一定要解放TW”的观点(请注意,“一定要”这种语句的出现,就是典型的一元思维模式的语言)。小市民一旦接受这种想法,不再去思考更多地问题,也不会质疑,特别是这种观点来自于“权威”就更是这样;这是大多数人的做法。教授也具有相同的观点,但是会有各种理由来说明这是“正确”的观点,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教授的“水平更高”。一旦遇到具有相反观点的一元思维的人,比如说TW人,他们之间就会发生激烈的,互不相让的争执和冲突,甚至他们不会去认真听对方到底说了什么,只管自己要说什么。就算有“修养”,没有吵,但心里面一样是“水火不容”的,互相视为敌人。他们之间完全缺乏互相理解。
  如果是拥有二元思维模式的人,就会多想一下:真的是一定要吗?我喜欢统一TW,可TW喜欢吗?如果TW人不喜欢,我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呢?就算是要统一,一定要通过“解放”的方式吗?一旦“解放”后,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实质收获?又会失去什么?
  当思考过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发现:二元思维的人不太可能会轻易表达和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且他可以冷静地与对立的双方交换意见和想法,成为一个沟通者。经常能够用二元思维的人,就有可能逐步进入到多元思维世界。
  用多元思维模式来看待同一个“一定要解放TW”的命题,会觉得很可笑:这显然是从逻辑上很不完善的“中间体”性质的伪名题。大多数人得到一个想法和结论后就不再思考,会根据这个很不可靠的观念就开始行动,最终得到的结果却不是自己想要的。而多元思维模式的人会比二元思维模式的人问更多的问题,而且全部追向事物的本质,最终会把这个问题瓦解,让人自己发现这个问题很可能根本就是“伪命题”,也就是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口号,因此没有存在的必要。
  比如说:原命题:一定要解台湾!我用当时“官方”的正式语言来回答就可以自己把自己否定掉!
  问题:这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回答:统一全中国!
  问题又开始:统一全国是为了什么目的?
  回答一: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和快乐。
  这个回答将引出五个问题
  问题1:台湾人是中国人吗?他们认为统一后更幸福和快乐吗?
  问题2:大陆的中国人,能够从统一台湾中得到什么具体的幸福感和好处?
  问题3:有没有可能一场战争会带来双方幸福和快乐的同步减少?
  问题4:现在没有统一,全国人民就不幸福不快乐吗?
  问题5:如果你需要的是“统一的”快乐和幸福,但是同时也会失去“不统一”的幸福和快乐,你是否比较过这些区别?
  -----------------
  回答二:为了祖国的统一和强大
  问题1:统一TW只能“大”,怎么可能是“强”呢?会不会因战争让我们更虚弱?给我们的其他敌人提供机会?
  问题2:如果统一就好,为什么不能让TW来统一大陆?这种统一是体现谁的意志?经济和文化低的一方,就该用武力统一更高的对象吗?
  问题3:统一的标准是什么?一定是武力占领吗?经济统一,文化统一行不行?
  问题4:如果历史上我国占领过的地区都要去“统一”,否则就认为我们国家不完整。是否我们也一定要“解放蒙古”,“解放朝鲜”,“解放越南?”“解放中亚各国”?
  问题5:如果不以元清时期的版图,而以汉唐和宋明的盛世为标准,是不是现有的很多领土,我们要主动让出去才合理?
  问题6:“强大”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地域广大吗?这样日本就应该是"弱小"的吗?
  ------------------
  我相信这样问下去,最初提出这种观点,不得不捍卫自己立场的人,会发现自己存在大量的漏洞,会不胜烦恼,最终会发现自己的这个观点根本缺乏强有力的思维支持。但是与此同时,提问的人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立场和倾向,也没有要求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他只是不断提供了新的思维角度,让你自己发现思维误区,所以你不能攻击他的论点。这就是达到了“无为”“无言”境界的多元思维方式的一个案例。
  【千万不要读文科四: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离不开文科教育】
  --------真文科的教学方式和案例示范
  文科教育存在的重要意义在于:每一个人都必须接受真正的文科教育,否则人生谈不上幸福快乐;家庭社会也不会和谐稳定;国家更谈不上持续发展。
  我上一篇文章[千万不要读文科],提到我国文科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从根子上说明了我国教育体系中,文科教育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严重破坏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的现象,引起了读者的广泛议论。但是也有很多同学更茫然了: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应该,且必须学习文科,可我们又没有文科教育。那么,真正的文科是怎样的?真文科应该怎样教?怎样学?
  价值观与多元思维模式:
  教育是为了人生和社会的成长,从教育的必要性来说,人生必须要学,学校一定要教的东西有三个:
  第一位的是价值体系;没有价值体系的人,就是没有底线,没有标准的人;他的行为模式会非常紊乱,会活得很累,也很危险;有人批评国民“百无禁忌”,就是价值体系已经乱套。
  第二位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就是理解和处理一件事情的方法。思维方式没有对错,可以服务于任何价值体系的人。它相当于一把思维的倚天宝剑,掌握了它就有可能顺利地解决很多难题。缺乏良好思维方式的人,连干坏事都干不好,如马家爵,干的事害人害己。
  第三位是知识体系;这是三者中唯一能看得见,抓得到的东西,可惜也是三者中相对最不重要的。如果有良好的思维方式,知识学习是最容易的,而且吸收的效率最高。有良好的价值观,学来的知识才能真正用得上,用得好!如果没有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学来的知识反而是人生的障碍,如很多孔已己型的书呆子。
  用一栋大楼来比喻的话,价值体系就是大楼的设计图,思维方式是施工队,知识体系是建筑大楼的材料。当看到一栋别具特色的宏伟大楼,聪明的人会很赞叹它的设计师,以及它精巧的结构。也会感叹他巧夺天工的技术施工能力(思维方式),对于建筑材料也关心,但是显然不是决定性因素。好的建筑家,会根据材料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建筑;决不会只依赖一种材料来建筑。甚至于:同样的建筑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材料来建造。例如长城,就在不同的地段用了不同的材料,并不是统一的砖块。这正好说明为什么知识体系不是太重要:因为他是可以替换的。
  也可以用文章来说明:一篇好文章,最大价值是它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其次值得学习才是文章思维表达的流畅清晰,而不是该文章用了什么特别“优美精彩”的文字词句。可我们看得见的只是词句,思想和思维要靠“心”去把握。所以,一个只会教“词句”的老师,就是缺乏思想和思维的知识型老师,也是最笨的老师,根本不配当真正的文科老师。(我们背单词的英语和语文教育,都是“知识型”的吧?说他们破坏思维一点也不冤枉)
  价值体系只有通过文科教育才能获得(不一定是教师,也包括良好的家庭教育),这就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文科的原因。所谓的“科学没有国界”一语,就是指科学没有价值体系,而只有知识和思维方式,所以谁都能用,可以服务于完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人,是“国际语言”。这同时也说明了科学教育价值的局限性和基础性。国外的教育体系直到大学低年级,文理都不分科,就是重视思维和价值观教育的表现。
  思维方式的教育,理工学科也有一部分,主要是数理逻辑思维方式的培养。我认为国内的理科学生的思维比文科生的思维好一些,就是因为学习了数理逻辑思维,因此思维能力未被完全破坏。这种逻辑方式能够应用彻底的话,可以成为最优秀的工程师了。清华王垠的优势体现在数理逻辑上的相对完善性,所以他的理科能力和文字表达都很好,但大多数理工学生都没有他这种思维水平,因为教育不彻底,不系统。
  但是数理逻辑思维是有缺陷的:它只是一种一元思维模式,缺乏灵活性。而且一元思维模式容易走极端,所谓的“钻牛角尖”,“一条道走到黑”的,就是这种人;“立场坚定,观点鲜明”。好处在于专注,专心一志。所以很多工程技术人员都显得比较呆板,生活了无情趣。中国一些退休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业余生活可以说很悲惨,很多人与子女家庭的关系都不好,非常孤独。但最优秀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等不会这样,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跳出一元,进入多元世界。
  只有文科能够提供多元思维方式的教育。如果接受过良好的文科教育,多数人有机会学会二元思维方式,就是所谓的“一分为二”,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就不会偏激了。
  最高的思维方式是多元思维模式,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学会多元思维方式,因此也只有极少数的文科教育才提供多维思维模式的教育。这种多元模式已经脱离书本和语言,也脱离学科分野;一方面必须要有好老师,同时学生必须具有悟性才能学会。因为大多数的文科教育,到二元思维模式阶段就已经止步了,目前我知道的具有多元思维模式的学科,而且能够有效地实施多元思维教育的,只有道家和佛学(不是佛教)。另外还有艺术类也是多维思维模式,那更是考验悟性的教育了,只有亲近真正的大师才有机会(还不能肯定)学会,跟庸师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只会破坏思维,所以艺术要培养一个人出来,比考上哈佛大学还要难得多。我们国家也没有真正的艺术教育,我们的家长不懂装懂,热衷于“考级”,以为“级别高”就是有素质,把本来是思维和灵感教育的艺术各科,也当作“知识”来学习和考试,这也是我国教育体制闹的一个国际笑话。是把一元思维模式用在多元思维的艺术教育中的典型笑话,只能证明这些“艺术教育专家”除了拥有一点可怜的“艺术知识”之外,其他啥都不懂!我特别反对中国的孩子们学习艺术,学音乐,学画等,就因为这样不仅学不会真正的艺术,反而彻底破坏思维能力。很多学艺术专业的学生脑子很乱,思维被破坏得特别严重。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几种思维模式的区别:如对美丑的看法。
  一元思维模式:美就是美,丑就是丑,这两者具有原则性的区别,就好像判断好人和坏人一样,一定是有标准的。他们喜欢制定各种“客观标准”,也相信有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自己不知道,就在别人那里。而且,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喜欢追求“至高”“至美”“至大”的“境界”,会在一个方向上不断追求,直到无法继续为止。
  二元思维模式:美和丑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互相可以转化。就如同好人和坏人一样,相对立而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人生活,和性格都将变得比较和谐,容易理解别人一些。这种人更容易成为管理者。
  多元思维模式:世间本无美丑善恶,一切取决于人心的思维和判断角度,这种思维模式出神入化,具有极高的灵活性;这就是你们在[老子]第二三章中看到的思维模式。不过相信大多数人很难真正理解多元思维模式,更谈不上应用了。能够应用自如的人,就是范蠡一级的高人了。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只具有粗糙的一元思维,还需要从一元世界进入到二元世界,最终到达多元思维模式,所以必须学习真正的文科。被伪文科破坏后的思维能力,就是混乱的,互相冲突的,看不出来方向的思维模式。因此人生和行为也经常混乱和互相冲突。
  文科教育存在的必要,就是提供了理工科无法提供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教育,也是一个民族认同感和共同价值的重要教育工具。如果做不到这点的话,文科其实就没有价值了,伪文科其实只有负面的价值。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教育状况,在某种意义上说还不如毛时代,虽然其思想是错的,但是他依靠毛泽东思想成功地构造了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观,与现在缺乏价值观教育的中国现状相比,社会要稳定的多。我们国家领导人号称“稳定压倒一切”,但是在金钱价值观面前,所谓的“稳定”是靠物质的不断“丰富”来维持的,这是一条不归路。缺乏精神和文化基础的民众,需要建立和恢复文化价值观,可能这也是国家鼓励国学文化传播的用意,可惜现在懂得国学,会教国学的人太稀少,就算有人会教,但也没有开展真正国学教育的条件,所以远水难解近渴。中国目前被批评为“技术官僚”型的政府,各个主要的管理岗位都是由理科背景的人担任,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本质上就是因为缺乏真正的文科人才的原因;这种偏科和整体性的一元思维,必将带来一序列的社会问题。
  真文科需要有思维境界的真老师
  真正的文科,首先需要具有很高的思维境界的老师。要造就一个国家的顶级精英文化,就要鼓励学派的建立。如果古代的船山学派,桐城学派,王学,四大书院,佛学的禅宗等,都是有一个很受推崇的老师,带领一批学生学习的,既有特色,造就了中国文化的顶峰。我们国家现代的大学,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已经失去了这种“学派”产生的土壤。
  普及教育也需要类似的条件,不能在小学阶段就分科太细,模仿大学一样来“开课”,孩子的老师要尽可能少一些,但是水平要高一些。在今日学堂,我经常告诫老师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执著于教学方法,也不要刻意去模仿优秀老师的教育手段,只能学他们这样做的思维和心理原因;最主要的精力,应该用于提升自己的思维境界。如果思维境界高,怎么教都是对的;甚至你不教也等于教了,比别人辛辛苦苦教学,改作业的教师效果更好;如果缺乏思维境界,怎样努力都是错的。例如魏书生,他当班主任经常让学生自学,自己到处跑;但是他所带班上的学生,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全国各地的老师都跑来学,但一个也学不会。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你魏老师可以这样教语文,我们不行。如果也不上课,学生就翻天了。这就是因为缺乏思维境界,学不了。所以,我对今日学堂的师资培训内容,最主要的就是在心理和思维上的培训,而非教育方式的培训。事实上,我更鼓励每个老师创造自己特色的教育方式,而且,我知道外面很多来学堂“取经”的教师,看不懂我们的方法。因为他看不到一个“特色”和固定的模式;思维的东西,当然不可能被看见。但是他们都对我提到一点:你们的老师与其他学校的老师,看起来气质就很不一样!
  我认为中国的“教改”必然失败,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有很多人也发现了中国文科教育,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严重问题;教育系统的官员们认为是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问题,所以目前出了很多套“教改方案”,都是以改变教材内容为中心的。不过,如果不改变师资的“思维境界”问题,怎么教都没有用。目前体制内的这些老师,即使把美国的原版教材搬过来,他们也有本事教成完全不同的样子。魏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教学效果不同,是因为他的境界不同。他本人热爱读书,哲学,心理学,历史等都读,还坚持练武,因此教学得心应手,其他老师没有这个境界,也没有花时间提升自己的境界,只围着教材打转,当然效果不好。教不出文科的真学问,真感觉!
  所以,国家如果想搞真正的教育改革,其实并不难:首先需要先成立一个新型的师资培训中心,完全采用新型的办法,聘请国外的一流教师和校长来全面负责教学,管理也决不插手,如果觉得全部请外国人丢面子的话,请香港大学的师资和海外华人来也可以,不能要海龟(他们的思维方式依然是国内的)。反正不能用国内的“传统套路”和老师来教。专门招收真正具有教育理想的优秀高中毕业学生入学,学生在校至少学习六年至十年,按国外标准严格淘汰,保证毕业生质量。毕业的学生也不要送到现有教育体制中去(一去就同化了),而是专门成立新型的小学中学,比如说就是示范师资学院的附属中小学校,同时也是未来师资大学生的学习基地,由新型培训中心的毕业生来全面实施教育;原有教育体系中的人一个不用;这样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刚开始很慢,但是一定能保证教育效果。试点成功后,就多办几所这样的新型师资学校,普及的速度就快得多。
  最后,原有的教育系统就会自动开始模仿,教改就成功了。这样做首先是风险很低,不会像现在的教改一样大呼隆,全国折腾教师,最后毫无效果。另外就是投资很少,我们国家这么多钱,花一点钱在教育上应该不会困难。估计经过三十至五十年左右,就可以彻底转换过来。我国的教育体系,将以最快的速度重新换血成功,成为真正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教育体系,而不是现在的伪教育,真残害。如果按照现在的“教改思维模式”,以为出几个文件,开一堆会议,做动员和业余教师培训就可以一下子变过来,结果在过一百年都不会成功的。
  当然,我知道这些都是说梦话,虽然很简单可行,但是没有人会来做的。私人不会做,是因为力量不够,而且周期很长,对于重视短期行为的我国国民来说,这种投资是风险很大的;另外,教育是国家的事,也没有理由要私人来买单;国家也不会做,因为没有人愿意为此负责。我们知道国家虽然有教育部门,但是教育部门不是一个“人”,它已经演化成一个利益集团,没有人会来为这样的教育改革承担责任,因为这种改革最终目的是让原有的“教育体系”消亡,所谓怎么可能指望他们内部来“改革”?因此他们更喜欢的是“维持”和在压力之下被迫做样子的“改良”,这是中国的官场潜规则。
  真文科需要改变现有教学方法
  如果按照真文科教思维教行为的要求来看,国内的老师,特别是中小学老师,大多数是不合格的。但是也有少数的老师是合格的,而且,中国有钱了,也会聘请国外的好老师来教。不过,在国内目前这种教育模式下,即使有真正的好老师,也是排不上用场的。
  有一个极为可笑的例子,就是英语教育上的笑话:我们国家聘请不少外教来教英语,每年要花很多外汇;却让他们必须用我们的笨办法来教学生;还告诉外国人:中国人就必须这样学英语。我在上研究生的时候,请来的美国老师,却在教我们幼儿园的英语内容,比今日学堂教五六岁的儿童还简单的多。你们当然可以想象,学完后成绩优秀也根本不代表什么。而且中国人学外语喜欢学音标,让老外也教音标。有些外国人这辈子从来没有学过音标,来到中国教英语,只好临时抱佛脚边学边教。而且,他们还要学语法。中国的老师还说:老外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们就是语音标准一些,其他都不如中国老师。这种逻辑很可笑,起码这些洋老师,自己的孩子英语水平总是教得出来的吧?当然必须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如果用中国学校的教法,连外国人都不会教,也学不会英语。
  今日学堂可以让孩子们十岁就达到大学英语水平的老师们,如果拿给传统学校去教英语,基本上可说是“一无是处”的:她们的语音不标准(还比不上她们教的孩子),语法也不行,教学时的表演功夫不佳,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所以绝对是差老师。而且她们无法实施自己的课程安排计划,因为学校要求她们按照课表上课。结果会证明:这些老师教英语水平根本不行!
  从这个英语教学的例子就看出来:我们的文科教育方式,实在是错得离谱!
  目前文科教材的问题很严重,更严重的是教学方法。中国学生理解的学文科,就是背诵,要记忆力好;这真是可笑。文科当然要记忆,但是绝对不是记忆力好就能学文科。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文科要背的,什么东西都通过记忆来做,文科学生们大量的时间就是在记忆书本。可气的是:老师们说得也对:因为我们的文科考试方法,就是记忆内容和细节。在西方教育专家看来,记住这些细节毫无疑义,关键是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找到资料并加以判断的能力。如果我们很容易查到的资料,硬要去死背下来,等于是往大脑中放进很多垃圾,把自己变笨。我们的文科教育,就是从根子上让我们的学生变笨,而且是很有系统有计划地在破坏。
  文科要背诵吗?我认为当然要背诵,但是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内容必须很经典,必须是很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才值得背。当学生们思维水平还不高,还不能理解深度的思想时候,多背一些很有价值,很有思想的文章是很有好处的。按照这个标准来看,连唐诗宋词都不值得背,很多古代的散文也不值得背。更别说现在中小学教材里面的很多垃圾文章,白话文,甚至还有小学生作文的“范文”,居然老师都要求学生去背,以为背得越多越好,实在害人不浅。据说还有数学老师要求学生背数学题来帮助解题的,真是“毁人不倦”。
  如果承认文科就是思维教育,你绝对不会把学习重点放到“文辞优美”的文章上面,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还必须回避这种文辞优美的文章,以防“以文害意”。即使[庄子]这种思想性很强的文章,我都不推荐孩子们背诵,就是因为文句太美,怕影响孩子们的思维走上歪路,但是我很鼓励大学生们去读[庄子],开阔胸襟。
  背诵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年龄问题。小学阶段孩子们大脑中什么东西材料都没有,背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存放起来很有用处。而且这时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发达,但是记忆能力很好,所以这个阶段采用背诵为主的文科学习方式有大脑科学上的依据。但是中学以后,学生们思维和分析能力逐步增强,就必须以训练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主,不能机械记忆和背诵。更别说大学阶段的学习了。可是我们大学,依然在鼓励背诵和记忆的方式来学习,这简直就是国际笑话!
  不过,我很怀疑:文科老师让学生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是掩饰自己缺乏真正教学能力的一个手段,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真文科需要改变现有教学方法
  如果按照真文科教思维教行为的要求来看,国内的老师,特别是中小学老师,大多数是不合格的。但是也有少数的老师是合格的,而且,中国有钱了,也会聘请国外的好老师来教。不过,在国内目前这种教育模式下,即使有真正的好老师,也是排不上用场的。
  有一个极为可笑的例子,就是英语教育上的笑话:我们国家聘请不少外教来教英语,每年要花很多外汇;却让他们必须用我们的笨办法来教学生;还告诉外国人:中国人就必须这样学英语。我在上研究生的时候,请来的美国老师,却在教我们幼儿园的英语内容,比今日学堂教五六岁的儿童还简单的多。你们当然可以想象,学完后成绩优秀也根本不代表什么。而且中国人学外语喜欢学音标,让老外也教音标。有些外国人这辈子从来没有学过音标,来到中国教英语,只好临时抱佛脚边学边教。而且,他们还要学语法。中国的老师还说:老外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们就是语音标准一些,其他都不如中国老师。这种逻辑很可笑,起码这些洋老师,自己的孩子英语水平总是教得出来的吧?当然必须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如果用中国学校的教法,连外国人都不会教,也学不会英语。
  今日学堂可以让孩子们十岁就达到大学英语水平的老师们,如果拿给传统学校去教英语,基本上可说是“一无是处”的:她们的语音不标准(还比不上她们教的孩子),语法也不行,教学时的表演功夫不佳,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所以绝对是差老师。而且她们无法实施自己的课程安排计划,因为学校要求她们按照课表上课。结果会证明:这些老师教英语水平根本不行!
  从这个英语教学的例子就看出来:我们的文科教育方式,实在是错得离谱!
  目前文科教材的问题很严重,更严重的是教学方法。中国学生理解的学文科,就是背诵,要记忆力好;这真是可笑。文科当然要记忆,但是绝对不是记忆力好就能学文科。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文科要背的,什么东西都通过记忆来做,文科学生们大量的时间就是在记忆书本。可气的是:老师们说得也对:因为我们的文科考试方法,就是记忆内容和细节。在西方教育专家看来,记住这些细节毫无疑义,关键是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找到资料并加以判断的能力。如果我们很容易查到的资料,硬要去死背下来,等于是往大脑中放进很多垃圾,把自己变笨。我们的文科教育,就是从根子上让我们的学生变笨,而且是很有系统有计划地在破坏。
  文科要背诵吗?我认为当然要背诵,但是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内容必须很经典,必须是很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才值得背。当学生们思维水平还不高,还不能理解深度的思想时候,多背一些很有价值,很有思想的文章是很有好处的。按照这个标准来看,连唐诗宋词都不值得背,很多古代的散文也不值得背。更别说现在中小学教材里面的很多垃圾文章,白话文,甚至还有小学生作文的“范文”,居然老师都要求学生去背,以为背得越多越好,实在害人不浅。据说还有数学老师要求学生背数学题来帮助解题的,真是“毁人不倦”。
  如果承认文科就是思维教育,你绝对不会把学习重点放到“文辞优美”的文章上面,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还必须回避这种文辞优美的文章,以防“以文害意”。即使[庄子]这种思想性很强的文章,我都不推荐孩子们背诵,就是因为文句太美,怕影响孩子们的思维走上歪路,但是我很鼓励大学生们去读[庄子],开阔胸襟。
  背诵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年龄问题。小学阶段孩子们大脑中什么东西材料都没有,背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存放起来很有用处。而且这时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发达,但是记忆能力很好,所以这个阶段采用背诵为主的文科学习方式有大脑科学上的依据。但是中学以后,学生们思维和分析能力逐步增强,就必须以训练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主,不能机械记忆和背诵。更别说大学阶段的学习了。可是我们大学,依然在鼓励背诵和记忆的方式来学习,这简直就是国际笑话!
  不过,我很怀疑:文科老师让学生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是掩饰自己缺乏真正教学能力的一个手段,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日本人是怎样教历史的
  中国学生学历史,学到近代史就是两个字“悲愤”!,教材上我们看到的就是列强如何欺负我们,如何赔款,如何割地,如何丧权辱国等等,学生们需要把这些知识点背下来考试。但是从来不会教为何会产生这种情况,以及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种场面,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过去了的事情,也就过去了,这种事情今后不会发生。这种思维完全违背历史教育的原则:以史为鉴。中国所谓的历史教育,根本没有教孩子们如何认识历史和过去,以史为鉴,让中国人思考和反省,让我们的后代更聪明,更有竞争力;我们教育系统的做法反而是让一堆新时代的“祥林嫂”,把苦水倒给孩子们,并要他们“牢牢记住”,记住干吗?不知道,我们以为,只要记住了,就一定会有办法。这不是破坏思维吗?
  更过分的就是:文革时期,我们的历史是必须服从于“无产阶级政治”的;我很理解当时教育系统来扮演“祥林嫂”的目的,必须为新政权的建立作“文化上,思想上的合理性证明”,是要让民众们了解:过去的统治者极为腐朽,所以应该推翻;以毛为代表的新政权,会保护各位祥林嫂及其儿子们,今后再也不会被狼吃,“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而且,为了服从这个目的,文革前后大中小学历史教材都是经过精心编篡的,并未真实全面地反映历史事件。当时编教材的一批人,的确是思维能力很高的“别有用心”的“学者”,这个工作完成得很好,效果很不错;但是现在文革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现在的教材编辑者,却依然沿用了这套思维方法而不知改进,对于学术界许多新的成果和新的学术理解视而不见,只能说他们要么很愚蠢,或者是太不负责任。新的中央领导人明明说要“与时俱进”,可我们教育界的思想依然停留在几十年前,“俱进”的只有工资水平和大楼,体育馆。
  与国内的中小学历史教材和老师们像祥林嫂教小绵羊一样的“知识教育”不同,日本中小学的历史教育,首先是“不统一”,即使是一个小国,只相当于我们一个地区,但是中小学历史教材却有很多套选择,没有所谓的全国统一教材。他们的“文部省”比我们教育部的权力小太多了。但是在教学方法上,日本的老师们,不管用的是“左翼”还是“右翼”的历史教材,本质上全是教“小狼”们思路的。
  比如,同样是学习甲午海战的历史,他们告诉孩子们:当时的日本,又穷又弱小,又缺乏资源,为了给后代开拓生存空间,不得不向朝鲜殖民(不像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告知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人民勤劳勇敢”)。可是,大清国仗着自己国力雄厚,可以买来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耀武扬威,横加干预,逼迫日本。当时很多日本人都觉得大清国很不讲理,但是他们很强大,因此又很害怕跟大清国开战。老师就问学生们如果回到那时候,他们会做什么样的决定?孩子们当然就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老师说,每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是都有缺点,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最后老师告诉学生们:虽然当时大多数政府官员们都认为无法打赢,决定避免战争;但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日本的勇士们被迫应战,虽然很可能战败,但是他们决定宁死也要捍卫自己的荣誉;虽然买不起大军舰,但是日本的天皇和皇后,把自己的首饰都捐出来,人民们也很拥护,这样好不容易才凑钱买来了很少的军舰;但是日本人非常重视训练自己,炮弹不多,就每一发都要打准敌人;军舰吨位小,火力不足,就需要更好的训练和互相的配合。后来正式开战的时候,日本勇士们用自己追求完美的技艺,以及无畏的牺牲精神,终于第一次打败了上千年来一直欺压日本的强大的中华帝国,这就是日本复兴的开始。还会带学生们去看博物馆展示的缴获的北洋水师战舰和各种战利品!
  各位想一想:这种历史教育,是不是把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积累一起交给孩子们了?而且,他们从中难道没有学到行为方式吗?可以想象经过这种教育的日本人,在遇到巨大的压力和困难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方式会逃避吗?老师们没有要求他们去做“勤劳勇敢”的日本人,但是他们会懦弱吗?他们学习历史,难道会感觉很辛苦,很无聊吗?他们的历史课程,难道仅仅是为了考试,拿学分,或者记一堆东西,将来当历史教师混饭吃吗?
  更可怕的是:到了高年级,这种历史教育就变得更加“咄咄逼人”了。例如,一个国内去日本留学的学生了解到:为了让日本学生们了解近代中日关系史,历史教师给高中生出一个课题去自行“研究”后写报告交上来。题目就是:中日之间,在过去的历史上基本每百年就会发生一次战争。请大家通过分析历史上的战争情况,分析下次中日战争的可能性,以及战争发生的时间判断,以及最有可能触发战争的原因,并判断这次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这种历史教育,老师很轻松。学生们可就忙死了,需要查询大量的历史资料。还需要了解很多政治和经济的问题。老师虽然“轻松”,但是需要很有“境界”,可以让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后来点评文章的时候,最能体现老师的水平。据说,很多学生都认为:年,是中日发生战争最可能的时期,原因则五花八门:因为东海大陆架问题,能源竞争问题,台湾问题,中国人口增长和扩充海上霸权问题等等。弄得国内一些人很担忧。
  我倒是认为:日本学生们得出什么结论不重要,他们这样教育的目的当然不是考试,甚至不是像一些人所认为的一样“军国主义精神”,教孩子们“时刻不忘灭亡中华”,这是我们国人的一元思维方式,不是日本人的。这种教育和题目甚至可能根本就不是针对中国的,也不带有政治性目的。他们的老师,只是想通过这个历史上的真实案例,来教会学生们面对事实,学习日本民族的价值观和思维处理方式,因此重要的不是对付中国,而是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学到了真正的学习的方式。这种学习模式和学习能力,会陪伴他们终身受益,无论他们做什么;
  最终的教学结果就是:就算将来不发生战争,或者学生们的判断错误,他们会发现自己当年的回答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但是他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来分析和处理身边的事情,而不是停留在过去的历史中。文科本来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而且根本就不追求标准答案,但是追求思维的严密和精准灵活的统一。将来进入企业,他们会用这一套思维方法(显然已经在后续的教育中和不同的科目训练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更加成熟)来判断企业竞争的动向,参与到实际的市场和经济竞争中。
  我担心的是:我们国家天天背历史事件,背赔款的金额,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年代时间等,被教育界的诸多祥林嫂们教大的孩子,将来如何与他们竞争?不仅仅是战争,而是各个层次上,经济和文化上,我们都会输给他们的。除非我们改变!
 【怎样阅读,才能够提高儿童的思维和心理行为能力?】
  一:阅读的三大类型,您认为自己的阅读目的是什么?
  二:教育性阅读的要点:培养良好的思维和心理个性行为。
  三:思维模式的培养----有什么不同的思维方式?怎样培养思维模式?
  四:如何通过阅读培养一元思维模式?
  今日学堂校长 张健柏
  对于我们家来说,春节是一个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的日子。去年春节,我写的文章是谈饮食问题。今年的春节照样写作,内容改变为写精神粮食--阅读的问题。这更符合我的本行一些。
  阅读本身没有好和坏,关键是看你想通过阅读达到什么目的。有时候,你采用的阅读手段,可能与您想达到的目的相反,我定义这样就是“坏”的阅读。我这里不想反对各位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如果本文与您的阅读习惯不符合,请别介意。我说的不是您那个类型的阅读,而是“我这个类型”的阅读---教育性阅读。就像是我说川菜好,绝对不是反对您喜欢粤菜一样,您尽管照旧。我可没资格也不想到处去“教育”别人,最多提供些建议和看法,供您“教育”孩子参考用。
一:阅读的三大类型。您知道自己阅读目的是什么吗?
  1:娱乐性阅读:如果是消遣,打发时间,解除寂寞,娱乐一下,当然爱啥读啥,都可以!阅读就像是食物,如果您吃东西的目的,就是满足嘴巴的口感,当个“美食家”,让自己开心一下,当然是爱吃啥就吃啥。有没有营养无所谓,“好吃”才最重要。只要吃得开心,不当场毒死就行,慢性中毒其实国人都能接受,也不在意。即使很可能毒死,中国人也愿意冒死一试,比如“拼死吃河豚”之类的,只要嘴巴快活就行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吃”,基本上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看起来很丰富多样,但是骨子里很缺乏营养。
  国人的阅读也一样:多数人只知道要读书,不知道怎样读,也不知道读什么,于是乱读一气。想了解国人读的水平和层次很简单,随便上一个阅读网站,看看上面的“人气读物”是什么就知道了。基本上都是“人气毒物”!
  2:提高性阅读。这本来是阅读的真正目的---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全方位能力。不过很遗憾,国人只有极少部分会进入这个阅读阶段。如果您想通过阅读来提高智慧,提高思维能力;甚至仅仅是想通过阅读来提高赚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就不是爱啥读啥了,您得仔细认真地选择阅读的对象,否则可能越读越冒傻气!
  这种阅读,不再讲求趣味和可读性,而是特别强调内容的品质和阅读理解的品质,所以往往显得有些无趣乏味。有时不仅无趣,甚至是痛苦----它会让你发现自己思维的盲区,让你看到自己的愚痴,当然痛苦。但是最终的收获是喜悦:您得到了智慧----人生成功和快乐最关键的要素。
  最终总有一些人,会喜欢上这种常人看来很“无趣乏味的阅读”,乐此不疲,并通过这种阅读变得与众不同。而且,一旦习惯这种高品质阅读的内容后,会对其他“通俗娱乐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高一要分文理科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