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谈欧阳修的文言文千古名篇篇,放在高考作文里能得多少分

当前位置: >>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一)醉翁之意在哪里 青年时代的欧阳修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但却因为一场不干不净的通奸案遭到贬谪,那么这件蹊跷案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 样的秘密?他的千古名篇 《醉翁亭记》 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走进百家讲坛精彩讲 述《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 ,敬请关注。 画外音: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期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也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欧阳修字永叔,号醉 翁,又号六一居士,公元 1007 年生于江西吉安,公元 1072 年卒于安徽阜阳,终年六十六岁。走近这个在北宋政坛和文坛都 有丰厚建树的一代伟人,我们发现他留给世人许多匪夷所思的疑问,比如:青年时代的欧阳修,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之时, 为什么因为一场不干不净的通奸案而遭到贬谪?以骈文成功取仕的他,为什么对古文情有独钟,并最终成为古文运动的领 袖?在人才济济的科举考试中, 他如何慧眼识珠, 亲自提携了后来成为一代文坛宗师的苏轼?晚年时期德隆位高的他为什么 被王安石百般阻挠, 没能成为宋神宗时代的宰相?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一起走近百家讲 坛,听他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 ,破解这一个个谜团。今天播出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 。 康震:大家好,前一段时间我们讲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唐代的两大家――韩愈和柳宗元,从今天开始,我们要陆续地给大 家介绍另外的宋代的六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还有曾巩。我们讲唐代那两大家的时候是从韩愈讲起 的,当时我们说了很多理由,说必须得从韩愈讲起,因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那现在我们要讲宋代的这六大家,从谁 讲起呢?得从欧阳修讲起。 大家说那为什么从欧阳修讲起啊?为什么不从王安石讲起, 为什么不从苏轼讲起啊?因为欧阳修 在宋代这六大家当中,包括在唐宋的八大家当中位置非常地特殊,他有三个领袖的地位: 首先, 欧阳修是宋代政坛和文坛上的当然的领袖, 他是北宋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他不但在朝廷做过很多的官职, 在地方上做过官,而且他做过参知政事、副宰相,参与并且主持了很多朝廷政的治改革的事件,大政治家。 第二,他还是一位很著名的史学家。他主持编纂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在史学上、在《二十四史》当中都占有 很重要的地位。他还是北宋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在北宋的政坛和文坛上,他都是一个领袖人物、开先河的人物。这说的是 当时在北宋的时候。那么就在这宋代六大家里边,他也是领袖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呀?我们掰指头都能算出来,在这六大家 里边,先说苏轼,苏轼是大家公认的北宋最大的文学家,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数一数二的全才式的人物。他的弟弟苏辙也是 宋代的大散文家、也是诗人,做官做到参知政事、副宰相。还有一位曾巩,我们知道、经常我们说起这“唐宋八大家”最后 一个人就是他,曾巩也是宋代有数的散文家。这三个人全都是欧阳修的学生,他们是在欧阳修主持的一次科举考试当中、就 在这次考试当中同时录取的这三个人。这多了不得呀,他做主考官的时候选拔的这三个学生后来都跟他一块儿能进入“唐宋 八大家”的序列当中。王安石虽然不是欧阳修的学生,但是曾巩把王安石引荐给了欧阳修,欧阳修对王安石非常地器重,因 为有了欧阳修的推荐和奖掖,王安石在政坛上的声名那就很大了。还有那个苏老泉苏洵,在这些人当中他就等于是没做过什 么像样的官,但是苏洵之所以在北宋的文坛上有那么大的名气,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欧阳修对他大力地褒奖,极力地推荐他, 我们知道苏洵是在八大家当中惟一一个被列到《三字经》里头的人。所以你看,我掰指头给你算来算去,这宋代的六大家里 边,那五大家要么是他的学生,要么是由于他的奖掖和推荐而在政坛和文坛上获得声誉的。地位很特殊。 再说整体的“唐宋八大家”里边他的地位也很特殊,为什么特殊呢?苏轼曾经对他的老师有一个评价: “欧阳子,今之 韩愈也”――苏轼【六一居士集序】 那就是说欧阳修是谁?就是宋代的韩愈。评价非常高啊,那就等于是说没办法,欧阳修生得晚,他生在宋代了,他要是 生在唐代那还不定谁是韩愈呢。这话听着有点别扭,但咱们不就是为了强调说他确实很重要吗,苏轼就说了,说“欧阳子, 今之韩愈也” 。 所以如果我们不按照这个出生的前后顺序来考虑问题的话,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唐宋八大家” 里头, 真正引领整体的古文运动,带动了文学的潮流和思想潮流的有两个人,他们是绝对的领袖人物,一个是唐之韩愈,一个是宋 之欧阳修。所以这两个人是“唐宋八大家”里边真正的领袖人物。你看我这一说,三个领袖地位,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我们 今天讲的时候先要从欧阳修讲起。 画外音:说起欧阳修,我们多半会想到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无疑, 《醉翁亭记》 是欧阳修的散文代表作。那么,这个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到底美在哪里呢?写作《醉翁亭记》的时候,欧阳修年仅四十岁, 如此年纪轻轻,他为什么要自号“醉翁”?欧阳修的“醉翁之意”又究竟在哪儿呢? 康震: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一篇写于安徽滁州的《醉翁亭记》 ,这篇文章一开篇就说: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 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者,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环绕着滁州城的四面全都是山。你往西南边看,那边的风景格外地优美。沿着山路往前走,看见前面幽深的又那么秀 丽的地方, 那是哪儿啊?欧阳修告诉你, 那就是滁州有名的琅琊山。 沿着山路再往前走上那么六七里, 有一股泉水喷泻而出, 在山峰中间喷泻下来,这是什么泉水啊,这就是酿泉。在酿泉的上边有一座小巧的亭子,这小巧的亭子四个角翘起来,像鸟 儿的翅膀在飞翔一样,这就是醉翁亭。非常地美。你看本来在我们眼里头可能比较普普通通的一个景物,在我们这位文坛领 1 袖的笔下变得是那样地温馨、那样地优美、那么地让人心旷神怡。这亭子是欧阳修盖的吗?不是。他说啊: “作亭者谁?山 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造亭子的不是我,是这个山上的和尚叫智仙的。可是给这亭子起名的那是我欧阳修。哎呀,我跟我的朋友们到醉翁亭来 喝酒,才喝了一点点,我就醉了。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我的年龄又是最大的,所以我把自己叫“醉翁” 。可是, 我喝酒的本意并不在酒本身。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哪呢?在这美丽的山水之间。换句话说,欧阳修喝酒是因为他欣赏到了 这秀丽的山水,而喝酒只不过是他内心的一种寄托罢了。这句呀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当然后来这个意思发生了一点转变,凡是说“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那就是有点琢磨,想动别的心思,但是当时的本意是说什 么呢,是说我不在乎这是美酒,我迷恋的不是美酒,我迷恋的是山间的优美的景色,景色把我醉倒了,酒不醉人景自醉人。 古人他写文章是很奇妙的,他会把这个醉意、把这个美景、把这个山水、把自己的内心非常完美地融汇在一起,呈现在你面 前,这是一种完整的艺术品。当我们看到这个《醉翁亭记》的前面这一大段的描写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就浸染到了那个景色 当中去。这个《醉翁亭记》再往下写,就没那么简单了,他好像变成一个真的老头了。你看,他说: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真正的快乐有时候并不是需要音乐来相伴的,只要大家在一起玩儿得高兴,觥筹交错, 你来我往,就很好,可是有一样, 当你们大家都很高兴的时候,有一个家伙满脸苍老、满头白发地、很颓唐地、很颓废地、颓然地就醉倒了。他前面光说自己 醉了,没说自己是个什么状态。人家有的文醉,醉了以后吟诗一首,特文雅,一点也不闹腾。还有人是武醉,醉了以后就成 孙悟空了。欧阳修这醉得比较特殊,他醉了以后,颓然而醉。而且他说自己是苍颜白发。这个就很奇怪,刚才我们还称赞说 是,他是酒不醉人景自醉人,这是美好的醉。现在突然发现不是美好的醉了,他可能真的快变成一个未老先衰的人了,这是 怎么回事啊?我们说这个人心里有事,他说了“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哪儿呢?在乎山水之间也。文人的话不能全信,他说 是在山水之间你就认为在山水之间?醉翁之意在自己内心的心事里, 不告诉你。 他为什么不告诉你啊?他有些苦处是说不出 来的,你就不能老看《醉翁亭记》 ,你得看点别的。他后来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题滁州醉翁亭》 。诗曰: “四十未 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 什么意思啊?说四十岁真不老,我那就是说说,我在醉翁亭这儿偶然写一篇文章下来,我醉了以后什么都不记得了,万 事万物都忘记了,连我年龄都不记得了。我看这山间的花草,它们是不明白我为什么醉。只有山间的风吹来,我的脑袋才在 醉态当中稍稍地醒来一些。你注意啊,这就有点意思了,刚不是还说自己是醉翁,还什么苍颜白发,怎么现在突然在诗里边 就说“四十未为老”呢?他后边说的这些实际上推翻了前面自许醉翁的这一段事实。 画外音:欧阳修从政的经历十分坎坷,二十四岁考中进士的他,在走向政坛的初期曾经平步青云,他亲自参与了宋仁宗时期 著名的“庆历新政” ,先后担任过馆阁校勘、谏官这样的中央职务和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按察使这样的地方要员,在 振兴朝政、整饬吏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迫害,却以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形式爆发了。那么,这 场可怕的政治迫害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它与《醉翁亭记》的创作又有什么关系呢? 康震:那大家可能就会问、说,不是当得好好的嘛,这么年轻,他在被贬之前还不到四十岁呐,担任着这么重大的职责, 现在怎么突然给贬到这儿了?大家可能说, 那可能是政绩不突出, 得罪了官员。 我跟你说这些还真都不是, 我给你一说原因, 你做梦都想不到,欧阳修让人给告了,而且告的罪名不好说,怎么不好说呢,就是说有人告他跟自己的外甥女有不干不净的 关系。我们现在表述这个事实的时候,都要努力用一种比较典雅的语言来表述它,用书面语,他跟他的外甥女有某种不干不 净的很难说清楚的关系,这是“炸弹”呐。我们刚讲过他是三种具有领袖地位的人,能在政坛上、文坛上能立得住脚的,能 给苏轼当老师的人,那就是道德、文章都得是一等一的才行,怎么现在突然出现这么一个在我们看来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的问 题?但是人家真是告他了,而且是言之凿凿。 原来呀,欧阳修有一个妹妹,我们就叫她欧阳氏吧。他的妹妹嫁了一个丈夫,叫张龟正,就是他妹夫了。这是十年前的 事情, 十年前欧阳修的妹妹嫁给张龟正之后, 后来张龟正就去世了。 张龟正原来还有个前妻生了一个女儿, 我们就叫她张氏。 张龟正去世以后丢下的就是欧阳修的妹妹,以及他跟前妻生的那个小女孩。那时候那女孩才七岁,欧阳修的妹妹无依无靠, 怎么办呢?欧阳修就把他的妹妹以及这个从法律关系上来讲应该算是他外甥女的张氏, 七岁的小女孩, 一块儿接到自己家里 来,一起生活。 光阴荏苒啊,这个小女孩就长大了,长大了之后,欧阳修做主就把她嫁给了自己的一个远房的侄子叫欧阳晟。这本来不 是挺好的吗?我们觉得欧阳修照顾自己的妹妹,还照顾自己所谓的外甥女,法律上的外甥女,而且还负责她的终身大事,把 她嫁出去。 可是你说这个事情它就谁也料不到, 欧阳修他就是再做一千个梦他都梦不到后边发生的事情。 欧阳晟有一个仆人, 这个仆人长得是青春年少、风流俊俏,这个小女孩长大的这位张氏也是美貌多情,这一来二去呢,这个张氏就跟他这个仆人 之间就发生了关系。如果我们从法律上来讲就是有通奸的关系。这位欧阳晟就发觉了,那欧阳晟就送官,送到哪个官呢,就 送到了开封府来审理这个案子。大家注意,讲到这的时候你觉得这个事跟欧阳修有关系吗?没关系啊,这半天欧阳修的名字 2 还没出来呢。当时的开封府知府杨日严一看到这案子特别兴奋,为什么特别兴奋啊,杨日严原来在益州,就是现在的成都, 做市长的时候,因为贪污,欧阳修弹劾过他。他一接到这个案子一看,这跟欧阳修有关系,很兴奋,下令严加拷问,一定要 问出点什么来。你想啊,这个张氏她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妇女,她哪儿见过什么世面呀,要不是因为被抓起来了,她这辈 子可能都不会到开封府来,她哪儿见过这种阵势啊。严刑拷问之后,这位张氏慌慌张张,非常地惊惧,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说 了些什么,言谈之间就说到了她还没有出嫁之前,在欧阳修的家里边和欧阳修之间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事情,说了很多很难听 的污秽的话,这杨日严如获至宝,做梦都没想到能问出这个来,他就想以欧阳修与这个张氏通奸并且企图霸占张氏的财产为 名,向朝廷提出诉讼。 可是当时的审理,具体审理这个案件的官员不这么认为,觉得这个事退一万步讲即便是这个张氏跟欧阳修有这种不干不 净的关系,也与本案无关,因为我这案子首先审的不是这个。这个主审的法官他认为:第一,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张氏与欧 阳修之间有不干不净的关系这层意思,与本案无关。本案主审的是张氏与那位仆人之间的奸情。第二,张氏一介女流,在严 厉的拷问之下,神情慌张、语不成句,脑子都不清楚,她说的话不可以作为证据。所以决定依然以单纯的张氏跟这仆人之间 有奸情来起诉。 画外音:以这种不明不白的通奸罪来打击欧阳修,恐怕是欧阳修的政治对手最希望看到的情形,而此时执政的宰相贾昌朝 和陈执中又火上浇油,直接导致案件更加复杂,那么这两位宰相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采取的招数又是什么呢? 康震:这个案子弄大了,惊动了当时的宰相贾昌朝和陈执中,这两个人也特别兴奋,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兴奋啊?因为这俩 宰相在政治上他们的立场都是比较保守的。 欧阳修在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的时候大力地抨击过他们, 他们早就想报复欧阳 修了,一听说这个案子非常高兴,决心把这案子要好好地审一审,怎么审呢?他委托了当时的一位官员担任主审官,这个官 员很狠毒,他就找到了欧阳修原来写的一首词作为一个罪证,这首词是怎么写的呢? 【望江南】 : 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着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这写了一个什么呀,这其实就写了在初春时节一个少女的情状,它大意是说什么呢?春天到了,柳枝还特别地嫩,人们 都不忍心去攀折这个柳枝,连那个鸟儿都不忍心停在柳枝上去歌唱,因为什么呢,因为它实在是太嫩了、太弱了,要想在枝 头歌唱,还是等春光更浓一些吧,等这柳枝更结实一点。这时候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一会儿弹弹琵琶,一会儿做做游戏, 一会儿在院子里边走来走去,非常地悠闲,同时这个少女也特别地清纯。欧阳修写这个词,他的本意是说,在初春时节一个 少女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如此美好的印象,这个少女就好比刚刚发芽的这柳枝一样,他没有别的意思。这个主审的官员就说, 这个张氏七岁到的你们家,正好就跟这词里写的那玩耍的游戏的那个年龄相符合,你写的就是她,你到现在都惦记着她,这 个词就是一个明证。 你想这事闹到这个程度,宰相介入了,而且宰相亲自地指派相关的官员来审,而且惊动了宋仁宗,宋仁宗勃然大怒。你 想啊,欧阳修当时虽然很年轻,年龄不大,但是在朝野上下也是著有声名了。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查清楚,那么具体怎么查, 还是宰相去办吧。好,这回我跟你讲,宰相选人可有讲究,宰相选了两个人,一个人叫苏安世,这太常博士,由他来审。另 外专门委派了一位宦官叫王昭明,来监督他审。你知道为什么叫这王昭明吗?这都是有用意的,这就准备害欧阳修呢。当初 欧阳修去河北做官的时候,朝廷要派王昭明与他随行,欧阳修说没这个先例,我不愿意跟一个宦官同行,有损我的声誉。朝 廷就没有再坚持。宰相现在派王昭明来监督审这案子,实际上就想利用他和欧阳修之间的这个矛盾。他们就是联合起来,你 发现没有,我讲到这儿的时候就要做一个很大的套子,给你勒到脖子上,拉得紧紧的,只等最后的致命一击,你就咽气了, 这案子就成了死案子了。可他做梦都没想到,这王昭明虽则是个宦官,原来跟欧阳修也有点不痛快,可是这人是一个非常耿 直公正的人,他一看这个案子,心里就很明白了。苏安世就跟他商量,因为苏安世跟他心里都很清楚,宰相为什么派他们俩 来。宰相想要最后把这案子判成什么样,那很清楚。苏安世就跟他商量说怎么办,要不然随便弄一套档案,就把这案子按照 宰相的意图就办了,这不就算了吗?挺好。跟他商量,王昭明说皇上派我来监督判案,可要秉公断案,彰显正义,你怎么能 随便罗织罪名呢?不行。他又接着说,我在皇帝的身边经常随侍,皇上三天两头地夸欧阳修怎么能干,怎么有才华,现在你 这么说,不就是想跟着宰相的意思走吗?好,你要是现在根据宰相的意图把欧阳修定了罪,回头等这案子要翻过来,哪一天 要是给平反了,要昭雪了,我告诉你,我王昭明吃罪不起,我担不起这责任。苏安世虽然有点苟且,但这人还算有点良心, 他想了想觉得此事干系重大,不敢轻易地按照宰相的意图就定了欧阳修跟张氏之间有通奸之情。最后怎么办呢?最后就说, 抓住一条罪证,说欧阳修用张氏的钱购买了田产,却把它归到了欧阳氏的门下,就是你这儿有问题,你这么做就有点侵吞别 人财产的意思,以这个罪名起诉。 画外音:宰相贾昌朝等人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伎俩,罗织出欧阳修侵占财产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而宋仁宗迫于宰相等人 的压力,做出了罢黜欧阳修原有官职,将其贬为滁州知州的最终判决。从二十四岁考中进士步入仕途至今,欧阳修已经在政 坛上拼搏了十五个年头,怀着落寞的心情来到安徽滁州的他,会向宋仁宗怎样抒发心中的不平与愤懑呢? 3 康震: 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之后,按照惯例要给皇上写一道谢恩的奏章,在这奏章里他就写了自己为什么被贬的原因,听了 以后也很可笑。 他说第一,我只恨我不会算卦,我没有那个神通之术,我不会周易不会算卦,我要早知道这个张氏、七岁的时候我就知 道她将来会犯这个事,我死活我都不会抚养她,那我不是没办法吗?她从名义上是我的外甥女,她又是我的亲妹妹那时候她 的丈夫去世了,她到我们家来我得抚养她,我得照顾她,我有错吗?说白了,我要是真有问题,按照现在审案子的这些官员 对我仇恨的,程度,按照当时险恶的形势,我绝对不可能逃出法律的制裁,但是现在为什么我就没事了呢,我要真有事的话, 那就应该绳之以法才对呀,把一个应该绳之以法的人为什么让他逃到了法网之外。当然了,主要是皇上圣明,多亏皇上您。 要没有你我这个冤情就算坐定了。这很矛盾,他要真有罪你就该判他罪,他要没有罪,你就不应该贬他。 欧阳修就对皇上接着说,说什么呢,说我跟您说句实话,我为什么会这样?第一,我原来做谏官的时候,这谏官专门负 责给皇上给朝政提意见,我得罪了很多的权贵,他们都恨死我,恨之入骨,这是第一条。第二条是什么,说我这次必须得被 贬,为什么呢,我要是不被贬的话,我要是还在朝廷里待着的话,他们就会不断地接着攻击我,一直把我攻击得形单影只为 止,而且只要我不走,我就没有一刻的安宁,只要我不走,我的罪名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让我走,这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我走了他们就满足了,他们就消停了,失去目标了,他们就安闲了,我呢也就消停了。所以等于是安慰皇上,您也别为难了, 我走就是了,我早就该走了。当然了我还得感谢您,要没有您保护我,要没有您体谅我,我怎么能够有现在这样的一个好去 处呢?咱要是再往后边说点,要是没有这个事,没有人告他,没有人把他告得最后贬走了,他还写不出《醉翁亭记》呢。你 看这个,成了一个悖论了。 现在咱们再想想《醉翁亭记》 , 《醉翁亭记》里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他总不能说“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贬谪之间”吧。话说成这样,实话有时候很难看的,也很难听的。但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他颓然而醉,为什么 说他苍颜白发,未老先衰呀,那谁身上泼这么大盆子脏水都得未老先衰。不过话说到这,我们就发现整个的欧阳修的这一次 算是绯闻案吧, 给我们的感觉是有一个很大的罗网, 一直笼罩在他的头上。 有一个很大的背景, 一直隐藏在这个案件的背后。 你算算欧阳修当时也就才四十岁, 一个四十岁的人还来得及得罪了那么多的人吗?我们就得问一个问题, 这欧阳修到底把谁 给得罪了,得罪的程度到底有多深?以至于对方能下这么重的毒手。套用一句俗话说,欧阳修把谁的奶酪给动了,你这不是 虎口夺食吗?所以这是不是一个绯闻事件呢,表面看来是,但它根底里头肯定隐藏着更大的背景。你如果不了解这个背景, 不了解这里边的秘密,那个《醉翁亭记》你就只能在醉态中理解它,你永远不可能知道醒了以后的醉翁是什么样子。谢谢大 家。 下期预告:在北宋政坛上已经小有名气的欧阳修因为写了一封义正言辞的信,却莫名其妙地背上了不白之冤,被贬往了 穷乡僻壤, 这其中究竟隐含着怎样的秘密呢?年轻的欧阳修会怎样对待这次人生挫折?敬请关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 授主讲的《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二集《偏向虎山行》 。 (二)偏向虎山行 欧阳修在政坛上的发展历尽坎坷,四十岁的时候,因为一场不明不白的通奸案而被贬往滁州,不过如果仔细地分析这场案 件的来龙去脉,我们就会发现,这起案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黑幕,一个强劲的敌手。那么这个黑幕究竟是什么?这个 敌手究竟又是谁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继续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二 集《偏向虎山行》 ,敬请关注。 康震:上一集我们讲到,说欧阳修写了一篇《醉翁亭记》 ,他不是自己主动跑到滁州去写这个亭记的,是因为被贬去的,他 为什么被贬去了呢?是因为有人告他,告他有不正当的关系。我们对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如果捋一遍的话就会发现一个很奇 特的现象,就是在审理欧阳修这个案子的过程当中,每一个环节,人员的安排,都是精心策划的,这里边肯定有一个很大的 背景,深藏的背景,像一个黑幕一样。我们得把这个黑幕揭开,你才能看到事情的真相。 那么关于这个事件的黑幕到底是什么呢?这就得从头上说起,你不追踪溯源,道理就讲不明白。我们知道在欧阳修做官 的时候,是北宋王朝建立已经有七十多年的时间。北宋王朝建立之后因为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 一个最核心的措施是什么呢?就是把天下的兵权、财权、政权都紧紧地握在中央的手中,这样的中央集权带来的好处就是维 持政权的稳定统一。 应该承认北宋建立之后由于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好的政策, 社会经济是繁荣的, 文化教育是昌明的。 但是凡事有一利就必有一弊,在欧阳修的时代北宋王朝最主要的重大弊端体现在哪儿呢?叫做“三冗两积” 。什么叫“三冗” 呢?就是冗费、冗兵、冗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家财政的支出太大了,几乎每年都是巨大的财政赤字。第二,官员太多了, 国家大笔的金钱养了庞大的官僚体制。第三,养的兵太多了。由于是冗兵、冗费和冗官,就在官场上形成了一种很不好的习 气,得过且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蝇营狗苟、不求进取。由于冗费、冗兵、冗官,就带来了“两 积” :积贫、积弱。这个所谓的积贫是什么呢?是国家每年本来有大量的财政收入,但是由于这些收入都支出到了养兵和养 庞大的官僚群体的身上,所以整个来讲,老百姓收入很低,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富裕。积弱,因为宋代奉行的是什么呢?重在 安内,而轻于攘外,所以它的军队战斗力很弱,这就叫积弱。这是当时北宋王朝面临的很大的问题,无论是后来的范仲淹推 4 行的改革变法,还是王安石推行的改革变法,主要的就是针对这些弊端。 画外音:欧阳修刚刚走上政坛的时候,正是宋仁宗刚刚亲政的时候。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的第四位君主,他十三岁即位,二 十四岁亲政,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二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仁宗亲政后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任命那位“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为右司谏,让范仲淹为朝廷改革出谋划策。而此时的欧阳修不过二十七岁,只是 一个地方小官。他非常仰慕范仲淹这位忧国忧民、直言敢谏的前辈。可是当范仲淹新官上任后不久,却收到了欧阳修一封措 辞激烈的信件,在信中,欧阳修居然对范仲淹的政治才能提出质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范仲淹对于朝政的改革,究竟引发 了怎样的政治地震? 康震:当时,二十多岁的欧阳修还在洛阳做一个很小的推官,就相当于一个幕僚,就给范仲淹写了一封信,这个信写得很 有意思,为什么很有意思呢?他信一开头就说,这个司谏是个小官,七品,真的不大,开宗明义就跟你说这官就不大,不大 怎么办呢,他说; “谏官虽卑,与宰相等。 ”――欧阳修【上范司谏书】 就是这虽然是一个七品官,但是它跟宰相的职责一样重大。为什么呢,因为宰相跟皇上之间商量朝政,皇上说是的,宰 相可以说不是。皇上说可以的,宰相可以说不可以。因为宰相是要跟皇上议论朝政,他可以否决皇帝的意见。他说谏官怎么 样呢,谏官是皇帝说可能的,谏官说不可以。皇帝说可以执行的,谏官也可以阻挡。因为谏官的职责所系,就是这样。所以 他认为你虽然是个小小的谏官,但你的职责你的重要性跟宰相一般大。你想当时范仲淹才刚当谏官没几天,欧阳修笔锋一转 接着就说,我看您在这个位置上待了一段时间了,还没有任何的举动,我不禁发生怀疑,您究竟称不称职?您究竟适不适合 担任这个职务?您究竟要干什么, 能干什么?我为什么讲这一块呢, 就是你得看他跟范仲淹的关系, 不是那种范仲淹提升了、 做了官了,就去拍马屁,而是对范仲淹有要求。范仲淹比他大十七八岁呢。那也就是说在改革朝政这个问题上欧阳修和范仲 淹是心心相印的。 三年以后,皇上又任命范仲淹做了天章阁待制,这是个什么官?这是个四品官。这个官更重要,负责起草诏书,而且是 皇帝御用的政治顾问。 那就是说宋仁宗决心要推行改革变法, 要重用范仲淹。 当时欧阳修做了个什么官呢, 欧阳修也提拔了, 做馆阁校勘。这又是个什么官职啊?咱们说白了,就是负责收集、整理、编纂皇家图书馆的一些重要的书籍和文件。我告诉 大家,欧阳修这个官非常重要,为什么很重要?在宋代最大的两个官是什么官呢,一个是宰相,一个是枢密使。宰相负责政 务,枢密使负责军务。而要做宰相和枢密使,这个人选从哪选呢,一般是从两制里边选。所谓两制,一个是翰林学士,一个 是中书舍人。这两个官都是负责为皇上起草诏书的。两制的人选从哪儿选呢?就从这馆阁里边选,就是我刚才说的欧阳修所 担任的这个职务里边选。欧阳修自己回忆说,北宋一朝,凡是做了宰相和枢密使的,十有八九从两制中出,而两制当中,十 有八九都是从哪儿出呢,从馆阁中出。听明白了吧?这可是一个高级预备队的位置。可是范仲淹做了天章阁待制以后,有一 个人就发了慌了,这个人是谁啊?是当朝的宰相吕夷简。吕夷简做宰相已经做了十几年了,朝廷上下到处都是他的门生,到 处都是他安排的关系。那我们刚才说了半天,什么冗兵、冗费、冗官的,主要的是要整饬吏治,那范仲淹做了这个官,你首 先就得整顿吏治,你怎么整顿吏治?你整顿吏治,你整这个 A、整这个 B、整这个 C 的,那个 ABC 上边的头都是谁呢,都 是吕夷简这个老宰相。吕夷简比较憷头范仲淹,他看这范仲淹是个杀伐决断、不留情面的人。他就给范仲淹安排了一个比较 忙的活,省得他到处老想着改革朝政,这官还挺重要,开封府的知府,因为什么呢,开封府知府这是一个很具体的官职,每 天都得处理大量的行政事务,你忙死了,你就没工夫再改革朝政了。可他没想到范仲淹是个能力超强的人,做了这个开封府 知府,把府内的事务处理得是井井有条,一点都不耽搁思考改革朝政的事。 换句话说,在当时的朝廷里头,改革派的首领就是范仲淹,保守派的首领就是宰相吕夷简。范仲淹那可是个敢想敢做的 人,你猜他干了个什么事,他画了一张图,这张图的名字叫《百官图》 ,他拿着这个图就找皇上,当着吕夷简的面就分析这 张图里边的人,说这个人是按正常程序升的官,这个人是非正常秩序上来的,那个人是托了某某关系上来的,还有一个人是 行了贿赂上来的,一一地指出这些官员怎么样进入到朝廷里边来的。范仲淹就跟皇上说,任用天下官员应该以公为原则,不 应该以私为原则。我给皇上提个建议,凡是任用官员的时候,应该由皇帝亲自参与,你应该知情,你不应该把所有的人事任 免的权力全部交给宰相,这是不对的,这是会出大问题的。这个话就彻底激怒了吕夷简,他本人和他底下的徒子徒孙们就开 始攻击范仲淹,范仲淹也毫不留情,反攻击吕夷简和他的门徒,斗争非常地激烈。 画外音: 范仲淹在官场上,向来以耿介刚正、忠直敢言、不畏权贵而闻名,他因此得罪了不少的官员,也曾屡屡被贬官, 这次他主持改革朝政,将要面临更加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他受宋仁宗的嘱托,不畏权贵,勇于改革。一方面又将得罪深受 宋仁宗器重的老宰相吕夷简。最终的结果令人心痛,宋仁宗为了维护政治局面的总体稳定,再三权衡,不得不以“私结朋党、 离间君臣、越职言事”的莫须有罪名,将范仲淹贬出京城,并且严令百官不得再议论此事,改革派与保守派的第一个回合斗 争以保守派的胜利而告终。那么,面对如此险恶的政治环境,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欧阳修,难道也会选择沉默吗? 康震:在这样的一种黑暗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把嘴巴闭起来不吭声。当时有一位官员叫王质,因为范仲淹被贬 他要走嘛,别人都不敢给他送行,这位王质是条汉子,他还不是送行的问题,他就到范仲淹家去喝酒,他还在范仲淹家专门 住了几天,别人就跟他说,哎哟喂,你还跑他们家去,喝点酒也就算了,你还住在他们家,我告诉你到时候给你告一个党祸, 5 你可就倒大霉了。王质回答说什么,说我不怕,范仲淹是个君子,做事坦荡荡,我如果做了他的党人,我跟他如果是朋党, 我还荣幸呢。如果有人把我跟范仲淹谈的朝政的事报告给皇帝,我觉得好,我正愁皇上听不到我们的议论呢。当时还有一位 官员叫余靖,他就跟皇帝说,范仲淹只不过是说了一些真话,给朝政提了些意见,您爱听不听那您的事,可没必要给他定罪 呀,你干嘛把他贬了,这不是太平盛世的为政之道啊。还有一位官员叫尹洙,这说得更厉害,说我跟范仲淹是好朋友,我们 俩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既然他是朋党,我也算一个,您就把我贬了吧。这就好,十天之内,范仲淹被贬,余靖被贬,尹洙也 被贬, 这标明着什么?标明着朝政的改革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不但遇到了阻力, 而且还遭到迫害, 这是很不正常的政治气氛。 讲到这大家就说,你说了这么多了,欧阳修在哪儿呢?你不是说他胆子大,你不是说他敢说话吗?怎么半天了都是别人 在说话,他到哪儿去了?这不是还没碰上机会呢吗,机会来了,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欧阳修肯定选的是后边 的这个选项。有一天他们一起到余靖家里边去做客,这余靖我刚才说了,马上要被贬了要走人了,大家都到他家里边去。在 他家里边聚会的时候,有一位官员叫高若讷,这人是个什么官呢,是右司谏,就是专门负责给皇上提意见的、提建议的,也 负责纠察百官的。 这高若讷就在这个聚会上大放厥词, 不停地在说范仲淹的坏话, 说范仲淹罪有应得, 他应该被贬等等等等。 欧阳修在现场就憋得非常地气愤,他就想要跟这高若讷争个是非曲直,可是当时不是人多吗,这也得带点面子,是不是?回 到家里气得实在不行了,铺开纸,拿起笔,就给高若讷写了一封信,这就是在宋代政治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封公开信《与高司 谏书》 。这封信写得实在太好了,我在这把这封信给大家详细地讲一讲,大家就能看得出来我们这位“醉翁”欧阳修是个什 么样的人了。欧阳修比高若讷要小,他这信一开始就说,说我十七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湖北,那一年有好几个著名的人 物中了进士,这些人有个特点,都是以文学之才显明当世,我听说当时呢,那里边就有您。可是有一样啊,就是跟您一块儿 中进士的那几位我们都比较了解比较熟悉,偏偏就是您我们没听说过,我一直都很怀疑,既然您以文学之名当世,而且当时 中进士的那一拨人里头都是挺有名的人, 您怎么就没有名呢?当时年少的我心里边充满了疑惑, 我不知道您是一个怎么样的 人,你注意啊,这是他这封信提的第一个怀疑。在这封信里他接着写到他第二个怀疑,说十一年以后二十八岁的我,也到朝 廷里边来做官了,我早就知道您,可是还是没机会跟您见面,你已经做了监察御史里行,这是什么官呢,就是负责考核和监 督百官的。可是我的朋友尹洙他知道您,我就问他说,这位高先生是一什么人呢?尹洙跟我说,两条,这人很正直,第二, 这人有学问。我就很怀疑,为什么呢?凡是正直的人应该秉公言事,凡是有学问的人一定会明辨是非。可是我瞅着您做官既 不能明辨是非,又不能秉公言事,说您又正直又有学问,我就在想您到底是个什么人,您真是个很贤能的人吗?这是我的第 二个怀疑。欧阳修接着写到说,我还有第三个怀疑,什么怀疑呢?说自从您做了右司谏以后,我就跟您见着面了,哎哟,我 一见您,您是一脸的正气呀,谈古论今,不但学问渊博,而且一看您就是正人君子,胸中有充沛的道德之气,谈论之间没有 一点的差错。我就在想,哎,您说不定真的是个正人君子呢,可是我还是有点模模糊糊,心里边总是有点不踏实,这时候我 就有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想要在您这儿验证,那天范仲淹被贬了,咱们都到余靖的家里去,您在他家里头就开始说范仲淹这个 不好那个不好,话说得很难听。我当时还以为您是说着玩儿的,后来我又从尹洙那儿才知道,您不是说着玩儿的,您在别的 场合也极力地攻击好抨击范仲淹,这我就觉得很奇怪了,因为范仲淹是个博古通今的君子,他只不过是给皇上提了点建议, 提了点意见,就遭人陷害,被贬外地,您要是个正人君子的话,怎么会在各种场合底下,都说范仲淹的坏话呢?我就觉得很 奇怪。所以你看,他有三个怀疑,有一个奇怪,最后他得了一个判断,说想来想去我觉得您不是个君子,您是个真正的小人, 不然所有这一切疑问都无法获得解答。您只有是小人了,我对您的所有的了解和判断才能落实。 画外音: 欧阳修虽比范仲淹小十八岁,两人却是忘年之交,他们在政治上是同志、诤友,在文章学问上是同道、挚友。当 范仲淹乘风破浪之时,欧阳修为他摇旗助阵;当范仲淹徘徊犹豫之时,欧阳修对他提出尖锐的批评;当范仲淹遭到污蔑陷害 之时,欧阳修又会挺身而出为他打抱不平。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在这篇著名的《与高司谏书》中,欧阳修对高若讷的质疑与 抨击,如山呼海啸、狂风暴雨,一发不可收拾,好似一连串猛烈的组合拳,打得对手毫无招架之功,欧阳修还顺手送给高若 讷一个标志性的称号,这称号像一柄利剑,将高若讷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那么,这个独特的称号究竟是什么呢? 康震:大家可能说,欧阳修这么说是不是有点太刻薄。人家老高本来就是谏官,谏官嘛,他就对文武百官都会有自己的考 量,有自己的建议,有自己的看法,对不对?范仲淹可能这件事情做得好,另外的事情做得不够好,那老高这么说也没有什 么错啊。 你注意,欧阳修的高度没那么低,他还想着法的给这老高要找点借口,让他的行为能够成立。他怎么说啊?他说其实说 实在的,人的性格是多样的,有的人比较果敢刚直,有的人比较懦弱,这没有什么,您懦弱点、您没本事,没有人怪您,特 别是正人君子更不会怪您。您看您,家里头有老母亲,您做着这个官,一天到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想着把自己的官怎 么给保住,怎么把这官给做好,您想着自己个人利益这也无可厚非,您就在这谏官的位置上老老实实地待着,您就是个平庸 之辈根本没人怪您,您做得不好,人家说这人能力有限,可是现在不是这么回事,本来我们很想同情你的无能,怜悯你的平 庸,可是实际情况是,您现在腆着脸、昂着头,在百官当中走来走去的,还表现得很有能力的样子,很有见识的样子,把范 仲淹说得一无是处,你是为了表现自己特有见地,特有能力,那我就不能理解了,本来我们很想同情一个平庸者,但是你还 偏要表现出特别有能力的样子,而这个能力的表现又让我们觉得非常地难受,非常地看不过眼,这叫什么?这叫君子之贼。 6 你就是君子的敌人,就是你,高若讷。我总算看清了你的本来面目。 那就像我刚才说的,欧阳修挺气愤的,为什么欧阳修会很气愤呢,因为我们说他对于朝政的这种改革,对于北宋王朝几 十年来积贫积弱,冗官、冗费、冗兵的这样的一种弊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非常地痛心,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做这个 朝政改革的领袖,这个人是谁呢,在他眼里就是范仲淹。那现在他遭了难了,他被保守派的势力给陷害了,他被贬到外地了, 有良心的官员不但不同情他,不但不替他说话,反而在这儿落井下石,反而给他身上泼脏水。欧阳修给老高的这封信为什么 写得如此地激切,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那大家可能又会问,说这都是欧阳修的一面之词,他就喜欢范仲淹,他们是一党的,他就是朋党,他就专替范仲淹说话。 我告诉你,欧阳修也考虑到这一层了,他在底下的信里边就跟老高探讨这问题,他说范仲淹到底是个好人还是个贼子? 这是一个问题,需要辩明的问题。你是谏官嘛,你不就是负这个职责的吗?我就跟你辩这个问题。 有两条:第一,范仲淹不是个贤能之人,是个无能之人,甚至可能是一个坏人,那皇上当初任命范仲淹做天章阁待制的 时候,你做谏官的跑哪儿去了?你现在钻出来了,当初范仲淹被任命做官的时候,你作为谏官如果看到范仲淹是个坏人,是 个无能之人,你就应该给皇帝提出来说不能任命这样的人做官,你这是做谏官的本分和本职工作,你当时干嘛去了?这是其 一。 其二,如果范仲淹是个好人,是个贤能的人,是个可以做大事的人,他遭人陷害你作为谏官为什么不站出来说话?我告 诉你,无论范仲淹是个好人还是坏人,你都难逃其咎!你都是有责任的!朋友们,文章得这么写,是吧,正着也是你错,反 着也是你错,这就是驳论的力量。为什么有的人说一支笔胜过千军万马,道理就在这儿。这种严密的强大的逻辑力量能够置 对方于死地。您看,您是谏官,明明知道现在严令百官言事,您就应该站出来说这件事情,您藏着猫着就不说,您藏着猫着 不说呢,可是有一点,您还有脸去见百官,还在士大夫中间蹿来蹿去的,这就是羞耻,您都不知道人间有羞耻这样的事情, 如果将来历史记载了这个事件,那您就被记载到历史当中成为耻辱的象征了,耻辱的不是你老高啊,耻辱的是我们宋代出了 你这样的谏官,那是我们宋代的耻辱啊!您到底有没有廉耻之心呢?欧阳修确实是一等的文章高手,他非得等老高自己承认 自己确实有廉耻之心,可能才能松口。 最后他说什么?他说其实我对你还是有希望的,您要是还是个谏官的样子,您就把您的声音发出来,凭公而论地说出您 的见解,您要是还是什么都不说,您要是认为范仲淹(被)贬得还是对的,那有一样,我今天跟您说的这些话,您都可以马 上报告给皇上,报告给朝廷,您带着这封信,我的信,去见皇上、去见文武百官,这样的话呢,我的罪过就让天子能看到, 让皇上把我杀了,然后范仲淹也被贬了,这也是你谏官的一大作用啊,您总算发挥作用了, 我等了你很久了、你不发挥作用, 现在给你最后一个机会,就是把我今天给你写的信、把我给你说的话都报告上去,这么长时间了,您总该尽一次职责吧? 最后末末了、末末了,欧阳修说那天在余靖家气死我了,本来当时就想跟您论个曲直,实在是人太多。现在好了,回来 了,我跟您写这封信,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就这样吧,再拜。 画外音: 《与高司谏书》也许是欧阳修青年时代最有轰动效应的一篇文章了,三十岁的欧阳修血气方刚、嫉恶如仇,愤怒的 情绪化作咄咄逼人的气势,仿佛一记又一记的重拳打得对手喘不过气来。不过,重拳虽然打得痛快淋漓,后果也是非常严重 的,宋仁宗早已下达旨意,百官不得再妄议范仲淹一事,欧阳修的慷慨陈词虽然出了胸中的一口恶气。但却违背了宋仁宗的 旨意,所以等待他的必将是严厉的惩处。面对惩处,欧阳修将会有怎样的表现,是悔过还是坚持?是退缩还是义无反顾呢? 康震:这信写得长啊,可是不是语重心长,那是一杆长枪啊,直扎这高若讷的心里,那高若讷看完信都气死了,暴跳如雷呀, 行,你不是说让我交上去吗?我还真就尽这职责,我有这责任和义务,把这信交给上边。高若讷给皇上写信说,范仲淹这样 的人本来就有过错,他是咎由自取,现在反而跳出来个欧阳修为他辩白,蛊惑人心,蛊惑天子的视听,什么也甭说了,就这 个表现我给您交上来,您看看吧。那还了得,宋仁宗一看这个,宰相一看这个,本来只想抓一条大鱼、范仲淹,没想到旁边 又冒出来几条鱼,那就一块儿都抓了,下诏书,将欧阳修贬往夷陵,就是现在的湖北宜昌做县令。 大家可能说,那欧阳修被贬了他什么反应,我告诉你,欧阳修状态好得很,为什么好得很?他有个好朋友给他写一封信, 怎么说呢?说我发现你最近好像迷迷糊糊的、疑疑惑惑的,您是不是觉得自己有些话说得太过分了、太伤人了,觉得自己性 格太直了?这是第一。第二呢,您是不是觉得您这样的一种表现、这种表达有点伤了朋友了? 欧阳修说没有,我脑子清楚得很,当我给高若讷写信的时候我就是把他看做“君子之贼” ,我就没拿他当朋友来看。所以, 第一,我不疑惑,我做的事情我不后悔。第二,我也没觉得我伤害朋友,我的事情做得非常正确。欧阳修的这次亮相,实际 上是代表了改革派的整体的亮相。如果说范仲淹主持改革失败被贬,是改革派遭到的一次挫折的话,欧阳修的这封信实际上 再次地吹响了要继续改革朝政的号角, 而且这封信她展示的欧阳修的个性有一个很重大的意义在哪呢?就是欧阳修这种刚直 不阿、嫉恶如仇的个性从此就成为他在政坛上一生无私无畏、不惧艰难险阻、不惧是非、大胆议政参政,敢于、勇于执政的 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他一生再也没有改变过。 也许有人会问说,那你说了半天,刚才你不是开始问了吗,欧阳修为什么那么多人打击他报复他,难道就是因为这封公 开信吗?这不过就是一封信。 再者说了, 欧阳修有那么脆弱吗?就是因为写了公开信被贬到宜昌, 从此一蹶不振、 意气消沉, 7 最后又再被贬到滁州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颓然的醉翁吗?我可以告诉大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欧阳修的这次愤而出击为 范仲淹抱打不平,就好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路见不平一声怒吼,但是我跟你说,欧阳修是一个 持续的、坚持的打虎的人,现在他的政治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不但是要路见不平、偏向虎山行,他还要深入虎穴打大老虎。 我前面说了他被贬滁州写了《醉翁亭记》 ,我们一直弄不清楚他醉在什么地方,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灌醉,为什么给自己起名 字叫“醉翁”这个别号,因为他所有的人生,政治人生还没有完全展开,他的政治进取之路还没有完全展开,他打老虎的行 动还没有完全展开,等到完全展开之后,那些狮子老虎才开始对他围攻,所以在接下来的路里边,我们才要真正地看一看, 欧阳修这个年轻的“醉翁”他是怎么在仕途上走下去的,他又是怎么打老虎的,他又是怎么动别人的奶酪的。谢谢大家。 下期预告:血气方刚的欧阳修因为越职言事被贬夷陵,他是否会因此意志消沉,年纪轻轻的他究竟动了谁的奶酪?当政治改 革运动再次风起云涌之时, 欧阳修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敬请关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主讲的 《唐宋八大家》 之 《欧 阳修》第三集《他动了谁的奶酪》 。 (三)他动了谁的奶酪 画外音:三十岁的欧阳修血气方刚、嫉恶如仇,为了给范仲淹打抱不平,他愤笔写下言辞激烈的《与高司谏书》 ,从而得罪 了朝廷,被贬到遥远的湖北夷陵担任县令,经过一百多天,五千多里的长途跋涉,欧阳修带着家人来到了夷陵,在这穷乡僻 壤之地, 欧阳修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他的政治前途将会有怎样的改变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继续精 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三集《他动了谁的奶酪》 。 康震:上一次我们说到,欧阳修看到谏官右司谏高若讷在公开的场合诋毁范仲淹,他非常地气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就 给高若讷高司谏写了一封公开信,指出他是“君子之贼” ,是典型的小人。因为这个原因,欧阳修被贬到夷陵做了县令。这 一年欧阳修刚刚三十岁。欧阳修虽然这次被贬,但他的情绪一点都没有受影响,他不但没有消沉,没有绝望,而且对自己所 做的事情非常地骄傲,非常地自豪,何以为证呢?他在给朋友的信中是这么说的: “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 在世间,相师成风。忽见吾辈作此事,下至灶门老婢,亦相惊怪,交口议之。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 这五六十年来,人们的作派就都变了,为什么呢?胆小谨慎,害怕惹是非,不敢说真话,害怕枪打出头鸟。结果我的这 种作派, 或者说我们这一次的作派, 看见坏人坏事就要发出声音, 看见坏人坏事就要跟他做斗争, 这样一种惊世骇俗的举动, 就连在那个灶火门口给人家烧火做饭的老太太都感觉到非常地震惊。 那意思就是说连一般的老百姓都觉得很奇怪, 怎么就蹿 出这么一个年轻人,胆子这么大,敢给当时的谏官写这样一封公开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公开自己批评的态度。欧阳修讲这 个事情的时候他是很骄傲的、很自豪的,觉得干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我们都还记得原来韩愈被贬潮州,贬之前给皇上写一封 信,上一道奏章,说不应该尊奉佛法,佛法如何如何不好,义正词严啊,说的是慷慨激昂,结果被贬之后呢,看到潮州的环 境如此地恶劣,马上给皇上上一道表章,说自己身体如何不好,环境如何恶劣,希望皇帝能够原谅自己以前的作为,希望皇 帝能够照顾到自己现在这样一种穷愁的状况。言辞之间颇有一些摇尾乞怜的状态。欧阳修对这个作派很看不上,他同样在给 朋友的信里边是这么说的: “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 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 我虽然对韩愈非常地推崇,古文运动的大家、大诗人、政治家,有胆气,但是他这样的作派我是看不上的。何以见得呢? 在欧阳修看来,做人应该前后一致,你既然敢做这样的事情,你就要拥有担当这件事情的胆量,要有这样的心胸,所以他跟 朋友约好了,说我虽然被贬,但是我可以做到三点:第一,我绝对不会自暴自弃,我绝对不会一天到晚沉醉于酒水当中,喝 了酒之后,自高自大,老子天下第一,我被贬了,反而更牛了,实际上是发牢骚的,我不会做这个事情。第二,我虽则被贬 到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但是我会尽职尽责,做好这个父母官。第三,我绝对不会破罐子破摔,我也不会写这样一些非常哀怨 的、非常穷愁的文字,我都不会做。 大家说一个三十岁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一种这么阳光这么乐观的心态呢?说起来原因其实很复杂,首先当然是人年轻, 年轻人嘛,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那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喷薄欲出,充满了希望,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有人说他性格开朗, 这也不是最主要的。有一个最核心的因素,是欧阳修目光远大,何以叫做目光远大?就是欧阳修的这次被贬并不意味着这一 次的政治改革运动走向了终结,恰恰相反,是改革运动的又一次开始,大家说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说起来,当时的 宋仁宗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他看到了朝政的诸多弊端,所以他要下大决心,就要改革朝政,但是毕竟他刚刚亲政不久,各 方面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各方面的人事的调整还没有完成,所以在这个时候,范仲淹、欧阳修等这批年轻人力行改革这是对 的,这没错,但是当他们触犯到了庞大的保守势力的时候,这个年轻的皇帝有时候也有点摆不平,为了不一开始就把事情全 部搞砸了,他不得不做出权宜之计,怎么办呢,当两个拳头开始发生冲突的时候,让另外一个拳头暂时先撤退,那你剩下这 个拳头没有目标了,你这个斗争,这种斗争的状态就会慢慢地停歇下来,这是一个权宜之计,但是宋仁宗下决心要搞改革, 这一点是完全没有变的。 所以我给大家说啊,一个人被贬了,一个人在政治上、在生活上遇到了挫折和不顺意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经常说这个人 能保持一个很良好的心态,一个乐观的心态,没错,有时候跟这个人的性格有关系,跟他的修养有关系,但最核心的一点是 8 他要看到这个事物发展的本质,什么叫事物发展的本质呢,就是欧阳修在当时审时度势之后,他肯定认为他的这次被贬包括 范仲淹等人的被贬,都是暂时的,因为他看到朝政的改革是大势所趋,所以他一点都不颓丧,一点也不绝望,一点也不悲伤, 反而以一种非常积极的、 阳光的这样一种姿态在等待着下一次的机会。 我给大家说, 很少有人在被贬之后能保持这样的心态。 所以我们说智慧、 审时度势、 认清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它的发展趋势, 这是一个人保持乐观和通达心态的一个根本的原因所在。 年纪轻轻的看得比较远,年纪轻轻的看得比较全面,所以,暂时的被贬并不在乎。 画外音:以超前的目光对待不平,以阳光的心态对待挫折,远离京城千里之外的欧阳修熬过了四年的贬谪生活,公元 1040 年,三十四岁的欧阳修终于重获新生,复职馆阁校勘,继续回到汴京担任谏官的职位。那么,饱尝贬谪之苦的欧阳修是否会 吸取以前的教训,不再那么怒目金刚、锐气十足了呢? 康震:这欧阳修再次返回来,真应了刘禹锡那诗了,前番刘郎今又来,来了以后依然故我,保持着一个相当的锐气,这个锐 气是什么呢?如果说以前欧阳修在官场上推动政治改革运动,那是敲山震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次可就不光是敲 山震虎了,是要干嘛呢?是要虎口拔牙。在宋仁宗的庆历二年五月也就是公元的 1042 年,宋仁宗下诏书,让百官言事,让 大家都提意见,为朝政提意见。欧阳修没客气,就提了两条,这两条都非常地关键。第一条,做君王的要有主见。什么叫做 有主见?就是做君主的要抓大事,这是第一。第二,一旦决定的事情,下手要狠、下手要硬。第三,不但手要硬,耳朵也要 硬。你不能说你做一件事情,别人说东、别人说西、别人说南、别人说北,听了半天耳朵根子一软,事情半天决定不下来。 尤其是不能什么事都听宰相的,这是第一(条)君主要有主见。第二,君主用人要用得准,要会用人。他提了两条,第一,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有一条,有的人,不能不听大家的意见,一意孤行地专用之。用他的原话说什么呢?说: “ (其肯) 专任而信之,以失众心而敛国怨乎”――欧阳修【为君难论 上】 如果说大家都觉得这个人不能用,你偏得用,你用了一个人,得罪了全国的人。听出来了没有?这两条的核心就是要求 皇帝怎么样呢?要集权, 要皇上自己说了算, 不能让别人说了算。 这个别人是谁, 就是当时已经执政二十多年的宰相吕夷简。 换句话说,吕夷简以及他的徒子徒孙们,这就是大老虎。什么叫奶酪呢,就是这大老虎和他的小老虎们占据着各式各样的官 位和他们手中握着的政治利益, 这是很大的一股势力。 所以说你要不把这老虎打倒了, 这奶酪你就拿不出来, 奶酪拿不出来, 不能重新地分配奶酪,政治体制的改革就是一句空话。欧阳修给皇帝提的这两点建议,就好像是一柄钢叉飞出来,直接就扎 到了保守派的心脏部位。 他这钢叉一飞出来就好比捅破了一层窗户纸, 然后朝臣们纷纷地开始上疏, 给皇上上疏, 要求改革, 就两条,全部是针对吕夷简的:第一,吕夷简多年执政,奉行的是武大郎的哲学,他给皇上推荐的都是不如他的人,以此来 证明只有我能行,别人都不行,所以权力在我的手中掌握。第二,吕夷简的哲学是什么呢?把苟且偷安当作稳定,把回避诽 谤当作智慧。那么朝臣们都一直认为,吕夷简的这个位置应该让出来。大老虎一旦被赶走,小老虎们就纷纷地败逃。 大家听了半天可能会说这个吕夷简,好像朝政不改革就坏在吕夷简一个人身上。事情其实没那么简单,我跟大家说这个 吕夷简也不是个坏人,这人其实挺好的。自从宋仁宗登上皇帝的宝座之后,他就一直做宰相,他在任用官员,维持国内稳定, 维持边疆安定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贡献。说句实在话,范仲淹的重用,跟他还有很大的关系。 他最主要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就是这个人他做宰相的时间太长了,做宰相时间长了之后,他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 网。他自己推动不了改革不说,别人要推动改革,那么就会触及到这个庞大的关系网。不是吕夷简本人道德品质败坏,也不 是他能力坏,关键是什么呢,由他为首的形成的这样一种陈腐的、不前进的、明哲保身的局面,是不能再维持下去了。这样 一来你看在欧阳修的带动下,大家一拥而上。当时吕夷简已经六十六岁了,终于告病告老,辞去了宰相的职务。 画外音:纲举目张,抓贼擒王,欧阳修正是看准了这个道理,才拉起了推到吕夷简的大旗,并最终获得了成功。以范仲淹、 欧阳修为首的改革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欧阳修在这期间的《准迢言事上书》 、 《本论》 、 《为君难》等一系列奏疏,成为改 革派的重要思想武器,欧阳修本人也因此成为改革派的重要代言人,为庆历三年拉开序幕的“庆历新政”做好了积极而充分 的思想准备。当然,推动吕夷简罢相,只是改革朝政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那么,接下来首要的工作要 从哪里展开?欧阳修将会如何发挥他的作用呢? 康震:我们经常说,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你不能光破呀,你破完之后还要怎么样呢,别人得看你怎么做。你把旧的规 矩破坏了,那新的规矩是什么?你得给我们拿出来,这是恰恰体现一个政治家和一个思想家的核心素质、核心水平的东西。 那说白了,当时改革朝政的核心就是要改造官场的风气,要改革吏治。欧阳修给皇上上疏,直接挑明,当时在官场上有四种 人是绝对不可用的。第一种人,老迈昏庸,年纪大了,脑子跟不上了,反应比较迟缓,他说这种人万万不可用。第二种人, 年老体衰的精力跟不上的,这种人也不能用。第三种是贪赃枉法的,这不用说了。第四种是什么呢,是碌碌无为者。这四种 人,他认为就是当时改革的时候首先要拿刀砍掉的四种人,针对性非常鲜明。在范仲淹和欧阳修等人看来,当时的官员, “能政者十无二三,谬政者十有七八”――范仲淹【奏岂择臣僚令举差知州通判】 真正有能力的人,十个人里头没有两三个人。真正能把工作做坏了的人,十个人里头有七八个人。这就是当时官场的现 状。那么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欧阳修还是年轻,他当时给皇上出了个主意,觉得这个主意比较好,他出什么主意呀? 他说你看,你就从我们现在的官员里边重新地选拔那么二三十位,这二三十个人,任命他们做按察使。什么叫按察使?有点 9 像现在中央派驻到各个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纪检组的组长。你就派这些人去,这些人去干嘛呢?比方说到了一个省 或者到了一个县,把当地所有官员的花名册报上来,就挨着个的去考核他们的业绩,凡是年老多病、又没才能又没政绩的, 就给他名字底下划个红杠杠,拿那红笔标出来。还有一种什么呢,是碌碌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工作成效,同时也没有什么 特别显著的特色的,在底下拿一个黑笔,给他划一杠杠。碰到那种业绩也不是很突出,但总的来讲还过得去,还做出了一些 工作的人,再拿红笔再给他划一个杠杠。就这三种。他说这样一来不就什么事情都弄得很清爽了吗?说你派这二三十个按察 使下去, 分布在各个省份各个县, 然后把他们考核的结果报上来, 朝廷根据官员的业绩来进行奖惩。 他认为不过一两年之后, 吏治就会有根本的变化。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有点太简单了,要是天下之事都这么简单的话,那其实根本用不了那么些人,就两三个人就把事情全 搞定了。事实证明,几十年来官场形成的奶酪的格局,不可能这么快地就发生改变。首先第一条,按察使到底怎么派,朝廷 就打了折扣,宰相府当时发出的命令是什么呢,是各地的转运使,宋代的转运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长,各地的转运使他可 以兼任按察使,换句话说我是省长,我兼任我们这个省的纪检小组的组长,然后我负责考核我属下的官员。这样讲,可能他 有几个考虑,第一,他不想屋下架屋,再设置更多的官职,避免重复。第二,我作为主管领导,我对我底下的下属比较了解, 考核起来方便。但是大家知道这有一个根本的弊端就是它其实就流于一句空话,大家都是多年的同事,我来考核你,那最后 肯定说他工作也还是不错的,为人也比较忠厚,各方面的成绩也还是比较突出,这些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表现不错,啪, 给打一个红勾。这就是当时宰相府下达的指令,就是由转运使兼任按察使。欧阳修一看这就急了,这哪儿成啊,那不干了, 马上上疏皇上,说这样干是绝对不行的,为什么呢? “此等之人自当被劾,岂可更令按察?......不材者既不能举职,材者又不暇尽心,徒见空文,恐无实效。 ”――欧阳修【论 按察官吏第二状】 一语道破天机。说什么?很多转运使自己就是按察的对象,就有些省长他自己就不合格,他自己都不合格,他拿上这个 册子来考核自己下属?可能下属还有点能力的,让这没能力的一考,全都跟他一模一样了。一个不合格的官员本身就是要被 监察的对象、考核的对象,你让他再去考核别的官员,这不是耽误的工夫更大吗?这是第一。第二,转运使里边,各级的地 方首长里边有没有有才能的?有。这些有才能的人他忙着治理地方,他没有那个闲暇工夫再去监察和考核官员,所以最后得 一结论是庸才没有能力做好按察的工作, 干才没有精力和时间做好这项工作, 那不就是一纸空文吗?所以欧阳修坚决要求独 立地派出纪检小组,独立地派出按察使,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真正落到实处。换句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把这 奶酪的格局根本地改变,需要锋利的刀叉,没有锋利的刀叉飞出来,没有锋利的刀叉叉在这奶酪上,你这奶酪的格局根本无 法改变。 画外音:在欧阳修看来,改革朝政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改革吏治,而改革吏治就是要改革当时的人事制度。北宋建国至今已 经八十多年,官场日渐因循懈怠、贪污腐化,要想大刀阔斧地改革谈何容易,那么身为谏官的欧阳修将会如何上疏言事?在 他的眼中改革的出发点要从哪里入手呢? 康震:说别人容易,说自己难。欧阳修先把自己变成一柄锋利的刀叉,他自己就先第一个飞出来,他说你像年老体弱的、体 弱多病的,这明摆着的事大家一看都能看见。说你看某某局长今年都六十多了,浑身上下全都是毛病,算了吧,弄个离休退 休算了,这是明摆着的事。贪赃枉法的一旦查出来那肯定是国法难容啊。偏偏就这“不材之人”是最难暴露出来的,为什么 呢?欧阳修说了, 第一,他们是潜伏的危害,这些人能力不大,个性不强,好处没有,坏处又不是很大,你要他干起工作来既不冒头也不 落后,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就好像埋在一块菜地里头,既不是长出来特高的,也不是特低的,你永远都不知道他的特点是 什么,这样的人当了一省之长,一省的工作跟着倒退。当了县长,一县的老百姓跟着窝囊。所以他认为这样的人对于朝政是 一种根本的危害,是大祸根,第一点。 第二,他们是一些无能的贪官,他说怎么还有无能的贪官呢?就是这批人既没胆量也没能力去贪赃枉法,因为他本来能 力就不强,他又没坏到那个程度,可你要说好呢,他也没好到哪儿去,所以他只能把自己给保护住,可是对于底下的贪赃枉 法的现象,他就是视而不见,甚至是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发现,更没有胆量去纠察,所以在这种人的统辖之下,一个地方、一 个方面的工作那肯定是贪官成群,所以欧阳修说这“不材之人”最为可恶。 我跟您说,纠察“不材之人”这口号提出来,那可要得罪绝大多数的人。因为很多做官的人就是靠着“不材”才在官场 上立住了脚跟。你太有才了,人家嫉贤妒能,早把你一刀砍下去了。你贪赃枉法做得太过分了,官场也不容你。他这“不材” 就是最有才,正所谓的无用方为大用。你想,你点了这批人的卯,他们能跟你过得去吗? 我告诉你,欧阳修胆子大着呢,他不光是说“不材”之人,他还在奏章里边公开点名,从地方一溜点到中央上去,他先 说,有两个不材之人我必须得说,一个是金州知州王茂先,还有一个是河南邓州下属的顺阳县的县令叫李正已。他说这两个 人是典型的又昏庸有无才的人,可恶至极了。他举了一个例子,什么例子呢,当时有一支贼兵,首领叫张海,打家劫舍,打 家劫舍先打到金州, 金州的这王市长也不知道怎么稀里糊涂把城门打开就给让进来了, 到了城里头以后把老百姓的东西洗掠 10 一空,然后转战又到了顺阳县县里,这顺阳县的李县令做得更绝,敲锣打鼓地欢迎进到城里头,然后给他们大摆筵席共同庆 祝,也不知道他庆祝什么,庆祝完了之后又让他们都睡在县衙里边,等于说一个县长把当时称之为乱军贼人的人热烈欢迎到 城里头来, 欢迎进来之后在县委招待所招待他们吃喝, 吃喝完了以后又安排到招待所里住下, 第二天早上让他们再进行抢掠。 这不但是无能的问题, 而且是绝对可恶, 最可恶的是什么呢, 这俩人的上级领导本来早就应该在半年之前按察他们纠察他们, 那要当时纠察出来,安排一个有能力的人,怎么会发生这种可笑的问题呢?这不但是可笑而且是无耻,不但是无耻,而且对 大宋王朝来讲这简直是耻辱啊。他说这就是所谓的“不材之人”的危害。 画外音:北宋王朝自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以来,实行文人政治,对文臣采取极为宽宥的政策,这样一方面巩固了中央集权制的 统治,另一方面也导致对官员的放纵,贪污腐化、因循懈怠逐渐成为官场主流,欧阳修所提到的“不材之人”正是这种背景 下的产物,在欧阳修看来,地方上的“不材之人”要铲除,中央的“不材之人”更是要不得,那么,除恶务尽的欧阳修这次 将会对谁开火呢? 康震:他还点了中央的官员,刚才说那吕夷简,吕夷简的根子深了,吕夷简有一个亲信心腹叫李淑,这个人是臭名远扬,就 这四个字就够了不需要再更多地描述他了,就是臭名远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宋仁宗把这个人提拔到自己身边做了翰林 侍读学士,这是什么官啊,专门负责给皇上讲解经史经书的,就等于说做了皇上的老师。欧阳修一听这个头都大了,他给皇 上上疏,马上上疏,说什么呢,说这人绝对不能用,有这么几条理由: 第一,李淑此人道德败坏,奸佞之臣,天下尽知之。现在你把他提拔到自己身边做这么重要的职务,那是皇帝身边的近侍 之臣,您到底要干什么,我不知道您把这个人提拔到你身边要干什么,这是第一。 第二,听说您提拔他是因为他有文采,我告诉您,做大臣的最重要的是德和行,有没有文采那都是根本没关系的。 第三,退一万步讲,天下就没有文采,您要发布诏书,写出来的文字照样很纯朴很率直,那不也挺好的吗?不需要文采。 第四,像李淑这样的人,在地方做官,为害一方。到朝廷做官,为害天下。 这得罪几个人?你把李淑是肯定得罪了,李淑背后那老头你也得罪了。欧阳修不怕,直接上疏就点名。宋仁宗脑子还算 清楚啊,他同意了,他说那就算了,把这个人外放到寿州,安徽寿州做知州,这不挺好吗?事情很奇怪你知道吗,本来皇帝 要把他外放到寿州去做知州,可是这个事让宰相府给按下来了。 这块要给大家说一些体制方面的问题了,宋仁宗时期凡是皇帝的诏命,比方说我是皇帝,今天我有个什么命令、我有个 什么想法,我要付诸实行,对不起,您这想法得先送到中书门下,就是现在的国务院办公厅,得要宰相们会商之后认为确实 可行, 然后这个所谓的诏书得从中书门下发出。 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就是担心皇帝的集权太大, 是为了保障决策的民主化。 但这回皇帝的决定是正确的,可是中书门下行使它的权力,按下来之后提了一个特别可笑、大家听了都说不可能的建议, 说什么呢, 说这个有一条, 得让李淑自己提出申请, 我们才能够把他外放到寿州去, 你说这什么呀这都是?欧阳修一听这个, 他又上疏。你看,光我们这会儿说的,欧阳修跟这些人的斗争那真是针锋相对,对方刚有一个动作,他马上有反动作。对方 一有动作,马上就有反动作。看来那次被贬对他一点影响都没有,反而让他斗志更加昂扬了。他马上给皇上上疏,说两条, 说皇上已经决定要把李淑外放为寿州知州,现在中书门下按下来,提出这样古怪的要求,说白了就是不想得罪人,他落大人 情,您把人得罪了。而且天下人都知道您想要罢黜小人的意志,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宰相就可以做您的主,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引进贤能之人,罢黜小人,这本来就是宰相的职责,现在宰相不但不履行这个职责,反而阻挡您的意志,这无疑是 让您的声誉受损,所以希望皇帝能够三思。就这样反复地一追到底,又拖了十多天,这李淑才被外放寿州。 你看我刚才讲了,欧阳修说了,改革朝政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改革吏治,改革吏治就是改革当时的行政官员人事制度,而 改革官员制度就那四类人,四类人里头最可恶的是“不材之人” ,他不但点出了“不材之人” ,而且他亲自查出在地方上和在 中央上哪些人是不对的,可是你看每当他前进一步的时候,就有很大的阻力过来,他又不断地推开阻力,然后又有新的阻力 过来,这还是皇上给他撑腰,尚且如此,所以当时的改革的阻力是非常大的。 画外音:从庆历二年到三年,仅仅一年的时间,支持改革的一批官员得到迅速的提拔,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欧阳修被 任命为右正言知制诰,朝廷的一系列人事变动和改革举措的推出,昭示着宋仁宗奋然求治的革新意愿。朝野上下一大批关心 国运、富有社会政治热情的士大夫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一个叫石介的文人,以一首激情澎湃的长诗来歌颂这场空前的改革运 动,欧阳修等人认为像石介这样坚定拥护改革的猛将理应得到重用,因此决定联名上疏,推荐石介担任谏官,可是这一提议 却遭到了范仲淹的坚决反对,那么范仲淹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改革派内部出现了矛盾吗? 康震: 当时范仲淹、欧阳修他们这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里边大多都是年轻人。有一个人,姓石名介。这个人是什么官职 呢,叫国子监直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京师大学堂的教授,是个诗人,也是个散文家。他就写了一首四言的长诗,这首诗一 共一百九十句九百六十个字,名字叫做《庆历圣德颂》 ,就是歌颂庆历新政的伟大的、宏伟的局面。在这首长诗里边他就表 达两个意思:第一,改革是伟大的,推动改革参与改革的范仲淹等人都像圣人一样,光辉明亮。凡是阻挡改革的保守的势力 都是妖魔鬼怪。措辞非常地锋利、非常地激烈。11 这首诗在当时影响特别大,影响大到什么程度?这会儿,我们大家熟悉的苏轼苏东坡,那时候还是小小苏呢,才八岁,在 遥远的四川眉山,他通过自己的老师就看到了这首诗,从此在苏轼幼小的心灵里边就记住了范仲淹、欧阳修等这些光辉的名 字,你就看着诗当时影响有多么大。 影响很大,欧阳修等人看了非常高兴,觉得斗志更加旺盛,更加昂扬,他们决定联名向朝廷推荐石介,让他担任更重要 的官职。可是范仲淹看到这首诗之后,有着你绝对想不到的反应,范仲淹看到这首诗之后,给自己的朋友说: “为此怪鬼辈坏之也”――袁【枫窗小牍】 意思是说,我们的千秋大事,就坏在这样奇奇怪怪、鬼鬼神神的人身上了。大家觉得可能很奇怪,怎么弄乱了,石介说 推动和参加改革的人是光明的圣人,反对改革的人是妖魔鬼怪,范仲淹没喝多吧,脑子发晕,怎么能说石介是妖魔鬼怪呢, 这难道说他们自己改革派内部又发生什么新的矛盾吗?我告诉你, 范仲淹讲出的这句话那是大有深意, 至于具体的深意是什 么,我们下一节课再讲,谢谢大家。 下期预告:一首长诗让庆历新政天下闻名,让改革派群情激奋,也让改革的对立面猛然惊醒,深入绝境的保守派狠命发起 一轮反攻,革新派和保守派的对决提前开始,有皇帝支持的改革派能不能在这场决战中占据上风,而欧阳修又会在这场较量 中担当起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 《唐宋八大家》 之 《欧阳修》 第四集《提前开始的决战》 。 (四)提前开始的决战 画外音:在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大力支持下, “庆历新政”的改革步伐越走越快,一首歌颂改革的长诗《庆历圣德颂》横空出 世,让改革派群情激奋、斗志昂扬。但是,作为改革领袖的范仲淹等人却对此忧心忡忡、叫苦不迭,因为他们知道,诗中犀 利尖刻的措词,一定会刺痛改革对立面保守派的神经,而保守派一定会拼死反击。果不其然,保守派立即凶狠出手,双方的 决战提前开始。那么,在这场你死我活的较量中,欧阳修将担负起什么样的历史重任?而有着皇帝支持的改革派,能不能在 这场对决中取得胜利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四 集《提前开始的决战》 。 康震:上一讲我们说到范仲淹和欧阳修他们推动的“庆历新政”的改革运动进行得是如日中天、如火如荼,他们这个改革的 这些大臣们热情高涨,宋仁宗对他们也是全力地支持。趁着这个热乎劲儿啊,当时有一位国子监的直讲,相当于我们现在京 师大学堂的这些教授,叫石介,写了一首四言长诗,长达九百多字将近一千字的一首长诗,叫《庆历圣德颂》 。大家看了这 个诗都很高兴啊,非常振奋,特别是欧阳修等人看到这个诗之后非常地振奋,就约好了要共同举荐石介,给他以更重要的职 务。但是我说了,改革运动的领袖范仲淹看到这首诗之后,反而是紧皱眉头、忧心忡忡,说什么呢?“为此怪鬼辈坏之矣。 ” 就是我们改革的大事、大业要坏在这样的怪人手里了,要坏在这样不懂规矩的人手里了。当时还有一位重臣叫韩琦,这跟范 仲淹在改革运动当中是属于平起平坐的领袖级的人物,看了这诗也说“天下事不可如此,必坏。 ”天下大事、国家的大事怎 么能这样意气用事呢?这样是要坏我们的大事的。 改革是什么?改革在某种程度上那就是革命,革谁的命啊?革旧体制的命,革旧体制底下培养起来的、那些因循守旧的 保守派的命。说具体点,就是你在这个位置上,我就要把你革下去换新人。那改革运动一旦推进起来绝对是雷厉风行,绝对 不是走走过场、摆摆样子,花拳绣腿一番就完事的,那是狂风暴雨。范仲淹作为革新的领袖,他对这一切的局面了解得是非 常的清楚,要从事一项改革运动,必须要把统一战线一直划到敌对势力的脚跟底下,要让我们的势力最大化,要让敌对势力 最小化,这个改革运动你才能够成功。改革运动不能树敌越来越多,而应该是什么呢,而是进入朋友的圈子的人应该越来越 多,这个运动这个工作才能够最后赢得胜利,这是一个基本的法则。 所以他看了这个诗,你说他能不着急吗?这样的诗不但不能够成为推动改革的推动力,反而会成为阻碍力,他不但不会 给改革运动以加速度,反而会减缓它的速度。换句话说,好心净办些坏事,本来是要推他的,却阻碍了它。 画外音:为了消除皇帝的疑虑,范仲淹对朋党之名进行了有力的辩驳,但要想让皇帝彻底放心,就必须再接再厉,从根本 上解决“朋党”的分类问题,从理论上证明谁是君子谁是小人,欧阳修责无旁贷,立即以笔为枪、冲锋陷阵,那么欧阳修能 说服疑心重重的皇帝吗?革新派能在这第一回合的“文斗”中获胜吗? 康震:欧阳修在当时就写了著名的《朋党论》 ,专门论述这个问题,劈头第一句话就说: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 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欧阳修【朋党论】 告诉你啊皇上,朋党这档子事从古到今就有,没什么稀奇的,关键是您作为皇上,您的眼睛够不够亮,能不能分辨得清 哪一种是君子之党,哪一种是小人之朋,他告诉皇上这有重大区别,怎么个重大区别呢?就君子之朋是怎么朋的呢?他说君 子结为朋党他们依据的是道义,奉行的是忠信,爱惜的是名誉和气节,而最后要报效的是国家。小人呢,结成朋党,他们主 要是看重的钱财和利禄。 换句话说,一个君子只要大家在一起结为朋党之后,彼此忠诚,忠诚朝廷,忠诚于国家,忠诚于皇帝,这是君子之党的 核心。小人结朋党忠诚于的是什么呢,忠诚于的是眼前的利益、钱财、功名利禄。所以他说,君子结朋党有始有终,我们一 12 辈子都是朋党,我们一辈子都效忠国家效忠皇上。小人不一样,如果有了共同的利益就结为朋党,一旦利益不存在了,就立 刻烟消云散,开始互相争名夺利,甚至窝里开始就斗了。所以他说,小人的朋党是暂时的、是虚伪的。 欧阳修这观点很显然是对范仲淹的观点的一个发展一个延伸,最绝的是什么?欧阳修这是正面立论,他从历史上从反面 他也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他说什么呀?他说商纣王的时候,有亿万大臣,他这是比较夸张的说法,有亿万大臣,商纣 王的时代非常地典范,没有一个朋党,为什么没有一个朋党呢?有亿万个大臣但是有亿万条心那,就是所有这条心都没跟皇 上一条心,所以商很快就灭亡了,纣很快就灭亡了。他说周武王的时候有三千大臣结为朋党,是一个大朋党、超级朋党。这 超级朋党只有一条心,就跟周王是一条心,所以周就兴盛。他说你要从历史上看最干净的莫过于商纣时代,连一个朋党都找 不着,但是最糟糕的也是他这个时代。你要从历史上来看朋党最大的时候就是在周武王的时候,但是他那个大朋党它团结凝 聚了人心,并且这人心是跟谁在一起的,是跟国家的心跟皇上的心在一起的,所以朋党虽大,好处愈多。你看他有自己的立 论,他还有从历史的渊源上给你澄清,所以他最后告诫皇帝说你就只需要做一件工作就行了,你得认清谁是小人党,你得认 清谁是君子党,像我们这样的那就是君子党,你得扶持君子党,你得支持君子党。 其实咱们说白了,你说范仲淹那时候是不是结党?真的是结党了。蓝元震说的一点都没有错,他说的是一个客观事实, 你要是不顾这个客观事实,你矢口否认说我没有结党,我们不是一拨的,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那是无法遮人耳目的,看 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对待对手的这种进攻,你得采取什么呢, 你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但是你得使用像太极拳一样的,什么呢, 四两拨千斤的功夫,什么叫四两拨千斤的功夫,他说你是朋党,没错我是朋党,但是呢,我可以转换朋党的概念啊,你光说 是凡是一说到朋党就噤若寒蝉,就吓得不得了?我告诉你天底下朋党类型很多,你是小人朋党,跟皇上不一条心的,我们是 君子的朋党。这个概念只要一转换,马上问题的重心就变了,那然后对方的拳打过来的越重,你回击给他的力量就越大,这 叫借力发力。你看,人家都说一支笔顶过千军万马,这话一点不错,欧阳修这是关键时刻,这一篇文章一出击,就把宋仁宗 打得就不得不服,宋仁宗在这个问题上就没有再纠缠,但是你要知道这是“文斗”啊,文斗斗不过了还有别的斗法呢,还有 “阴斗” ,阴险的阴。 画外音:在第一回合“文斗”中败下阵来的保守派绝不会主动投降,双方第二回合的交战很快就开始了,保守派的阴斗到 底能阴险到什么程度,范仲淹、欧阳修和他们的革新派还能不能取得第二回合的胜利呢? 康震:当时的亳州知州叫夏竦,这个人原来是枢密使,后来革新运动开始之后就把他从这个位置上扒拉下来了,他一直怀 恨在心。他最恨的是谁呀,就是这个石介,因为石介在那首诗里头,等于是公开地骂了他。 夏竦专门请了僧人和道士在家里头做法会,祈祷神灵早一天能除掉这石介。他家里头还放了一个小牌位,上面写了“夙 世冤家石介” ,就是我跟你这就是没完没了了,我前辈子、后辈子、这辈子我都跟你是冤家对头,就想要除掉这石介,那怎 么才能除掉这个石介呢?他就要利用石介的这个性格上的缺点,人是非常地激昂慷慨,但是处理事情比较马虎大意。夏竦这 个人是非常阴险狡诈的,可是你知道吗?这个是杰出的古文字学家,他对于书法、对于文字结构的研究是特别地精深,他想 了一个特损的招,他手底下有一个心腹的奴婢,女奴,长得特别地美貌,他就把这女奴派到石介的府里头去,她就是乔装打 扮成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这么一个美貌的女子,到石介的府里边去,混到里边也做他的奴婢。石介哪知道这个情况啊,那 么这个女奴也很聪明也很美貌,她可能就取得了石介的信任,信任了以后她就可以接近石介的文件,石介是官场的官员,他 要写很多文件啊,她接触到这些文件之后,她干什么呢?在夏竦的指导下,她就开始模仿石介的笔迹,石介曾经给当时的枢 密使富弼写过一封信,在这封信里边他希望这个富弼担当起“尹周”的职责。 什么叫“尹周”的职责呢?那个“尹”指的是伊尹,伊尹是什么呢,伊尹是当时商、就是商国、商朝时候的一个大夫, 他辅佐商的第四个皇帝太甲。 “周”指的是谁呢,周公旦,周公旦我们知道他辅佐的是谁呢,周成王。这个“尹周之事”一 般就指的是作为顾命大臣、辅佐大臣,用来辅佐年纪比较年轻的皇帝。 他给富弼写这封信的本意是什么呢?就是说宋仁宗当时年龄比较小,希望富弼能够像当年的伊尹一样、周公旦一样辅佐 宋仁宗。这本来也没什么,可是这个女奴她这字可是练得越来越像了,等她练成了以后她就模仿石介的笔迹写这封信,这不 是写完信要留底稿的吗?她就把那个“尹周”改了一个字叫“尹霍” , “霍”就是霍元甲那个霍。 这一改有什么区别呢?我告诉你啊,这个伊尹是辅佐太甲来着,可后边我还没说呢,太甲荒淫无道,伊尹做主把太甲给 流放了,等于是大臣把皇上给流放了,流放三年之后,以观后效,发现这个太甲表现还不错, 就又重新把他扶到了皇帝位上, 注意啊,这是伊尹。那“霍”指的是谁呢?指的是汉武帝时代的霍光,也就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受汉武帝的嘱托辅佐当时 的皇帝汉昭帝,汉昭帝死了以后没有孩子,他就直接把汉武帝的孙子刘贺扶为皇上,结果他还没当几天皇上呢,他就发现这 个刘贺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就当机立断废了这个家伙,另扶了一位上来,就是后来的汉宣帝。这样大家听明白了吧,这伊尹 和这霍光, 这俩要组合在一起, 就是一个典型的辅佐大臣废了皇帝的这么一个历史事件。 当然历史上对他俩的评价是正面的, 认为是忠臣,做得对,就该这么干。但你知道把那个“尹周”要是改成“尹霍”的话,这就是要命的事,那意思是什么呢, 就是说你要仿效伊尹和霍光的做法,怎么样呢,把这宋仁宗给废了,再立另外一个皇帝。这奴婢做得比较周全,她除了把这 信改了之外,她自己还起草伪造了一份石介代富弼起草的诏书,等于是拟了一道伪诏,这个诏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要废掉 13 宋仁宗,这招没点文字功底,字写得模仿得不像,还真是做不了。 这个事一传出来之后,朝野震惊,因为这是大事啊,这等于要废了当今的圣上。宋仁宗虽然年轻,但是不糊涂,宋仁宗 本人对这事其实并不是太相信,因为他毕竟还是很了解自己提拔的这几位大臣,但是你知道这个事一出来,它里边隐含的危 险性是很大的,就是什么人才能想出这么要命的招,就是都敢在皇上身上打主意。第一个待不住的就是富弼,虽然富弼什么 事都没有,但他知道这一盆子脏水泼上来,要洗的话怎么也得两三年才能洗干净,他可不愿意在这待着招人现眼,让皇上怀 疑自己,算了吧,我还是别在朝廷待着了,我到地方上去安安静静做个地方官算了,他自请外放。没过多久石介也被罢去了 国子监的职务也被外放。再紧接着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纷纷觉得不自安,就自个儿觉得待的这地儿太危险了、太险恶了,这 招太阴了,都害怕粘连上谋反的罪名。所以你看,那文斗斗不过的,那阴斗它就有结果,这一招特别灵。 画外音:第一回合“文斗”革新派胜出,第二回“阴斗”保守派大获全胜,但政治革新不是下棋,也不是体育比赛,而是 你死我活的战争,因此,一比一的比分并不意味着双方平局,而是革新派败下阵来,四散逃离,接下来有皇帝支持的范仲淹、 欧阳修和他们的革新派还能不能绝地反击,第三回合的交战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呢? 康震:那这样一来,你看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石介等人纷纷离开中央,当时中央里头有就剩下俩人了,一个是当时的 宰相兼枢密使杜衍,还有一个枢密副使韩琦,就剩这俩人了,这就是当时硕果仅存的两个革新派的领袖。 叫咱们想想就是说你斗得差不多也该歇歇,累不累啊,不行,这都是连续作战,好不容易把范仲淹他们赶跑了,剩下这 个杜衍,就盯得死死的,杜衍他们直接斗是斗不下来的,斗谁呀?斗杜衍的女婿,叫苏舜钦,是宋代初期一个著名的诗人。 盯来盯去就给盯出点缝来了,怎么回事啊?我们知道这个苏舜钦也在朝廷里头做官,那么有一次他们这个官员,就等于是办 公室的同事在一起聚会,聚会要吃饭,吃饭呢以往都是 AA 制,都大家掏点钱,后来苏舜钦觉得这样也不太好,那天就觉得 呢,算了吧,由我们两个掏了钱请大家吃顿饭,可是他里头有个问题没处理好,他怎么回事呢?他跟另外一个同事掏了一部 分钱, 然后就把办公室里剩下不用的办公的废纸拿出去卖了以后的那个钱放在一起请大家吃了一顿饭, 你知道吗?这个是公 款,这也倒就算了,吃饭的时候有一个官员姓王的叫王益柔,他写了两句诗也怪讨厌的,这诗的名字叫《傲歌》 ,翻译成白 话就是骄傲的歌,其中有两句这么写的: “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 ”――王益柔【傲歌】 我喝醉酒之后我醉卧在北极,皇上来扶我一把,周公和孔子那都是我的奴婢。他是为了显示他的狂傲啊,其实这个你说 实在的也其实没什么,谁喝醉酒不说点狂话、放点狂言,甚至还做出点狂傲的举动,哎,这在平时那就不算什么,你卖上一 百吨的办公废纸都没人管你,是吧,你就是发狂,你别说你睡在北极,你睡在南极,你睡到月亮上都没人管你,但是这是什 么日子口啊?这些人眼睛瞪得跟探照灯似的,天天就盯着你呢,盯着谁啊?盯的是苏舜钦, 好了,两个罪名是成立的,第一, 消费拿公款进行消费。第二,这个王益柔原来也受过范仲淹的提拔。所以王益柔是什么呢,王益柔藐视君上、混乱纲常,甚 至藐视圣人,有人提出来把这个苏舜钦抓起来革职法办,把王益柔砍了,你说这是多大个事啊,就是一堆废纸和两句诗,宋 仁宗当时不明真相啊,连夜派出人去就把这俩人抓了。 还好我刚才说了,这不朝廷里头还剩俩人嘛,一个杜衍,一个是韩琦,杜衍当然没办法说什么话,这里头有他女婿在里 头,他能说什么,他得避嫌啊。韩琦就说了,韩琦说你看,就是这么一点事,只不过是喝醉酒了写了两句诗,而且你要说办 公用纸卖的钱说严重了是这么着,说的不严重了他也没什么,再者说了,现在朝廷面临着这么多的大事,怎么偏偏这几位重 臣就揪住这么件小事不放呢?他就觉得很奇怪,他问皇上说,您就不觉得这里边是别有用意吗?昨天不究、前天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古名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