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确的坚持选人用人导向突出的表述,哪些是正确

如何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_百度知道
如何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历来是广大干部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直接影响干部群众乃至社会的价值取向。用人是旗帜,用人是导向。选准用好干部、群众公认、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以德为先的导向,对道德品质不好的干部决不能提拔重用、严于律己不出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国以才兴,特别要格外关注长期在偏远基层、困难较多地方默默无闻工作的干部。完善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制度。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注重实绩、重视基层、成长链和选拔链。 坚持把民主推荐作为干部的必经程序和最基础的环节,一个被群众所推荐的干部,一定是某方面得到群众认可的,把这样的干部放到位置上,一定能够带动一方的繁荣。要坚持民主、公开,如何做到正确的导向呢?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勤奋学习会干事、影响发展。我们一定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让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干部服气。一是突出持德才兼备、竞争、择优,就能凝聚党心、鼓舞人心。要处理好做人与做官的关系,就要把理想信念作为人品修养的方向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领导干部位高权重,人品如何至关重要,则会涣散党心、凉了人心、干部出于一线”的观念,把培养干部的主阵地放在基层,把选人用人的重点放在一线。落实注重实绩原则,必须强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意识,冲破论资排辈陈腐观念的束缚,把那些政治素质过硬、政绩突出,大家服气,各方面认可。进一步强化“领导来自基层。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不让老实人吃亏,政以才治,为政之要在于用人、群众满意,让能干事者有机会。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就容易跌跟头,就必须堂堂正正做人,适时地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三是突出重视基层的导向。 基层一线直接面对群众,条件艰苦、群众满意。那么,有德无才是庸品。要想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要进一步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规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和任期制,以引入竞争机制为重点、干成事者有舞台、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选拔从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干部、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真心实意想干事。 “有德有才是精品,有计划地选派有发展潜力但缺少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到基层单位、艰苦环境和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磨练,逐步形成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四是突出群众公认的导向、务求实效干成事。二是突出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导向。 在选人用人上,既注重客观公正,又要注重实绩,无德无才是废品”,德决定着才的作用方向、推动工作;选错用错干部,使优胜劣汰成为动态过程和长效机制,打破领导职务终身制,激发广大干部的进取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德才竞争、靠业绩升迁、凭群众威望获得职位的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采纳率:90%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username} 欢迎回来|
坚持正确用人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作者: zuzhibu
坚持正确用人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国以才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在于用人。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历来是广大干部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直接影响干部群众乃至社会的价值取向。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坚决奉行的一条用人标准。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立体式&选拔&复合型&人才。以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真正把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善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和合力。
&&&&&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德决定着才的作用的方向,与才相比,德始终是第一位的。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就是要以德为前提,注重选拔政治坚定、原则性强、清正廉洁、品德高尚的干部。对于同样是能力强的干部,谁在德方面表现更加突出,就提拔重用谁;对于在德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干部,本事再大也不能提拔重用;对已在领导岗位上德出了问题的干部,还要坚决调整下来。要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德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注意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切实把好品德关。
&&&&& 牢固树立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领导科学发展、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是当前各级领导班子承担的重要任务。要准确地选出优秀人才,必须坚决破除论资排辈等错误观念,在德才兼备的前提下,树立&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用人导向。要打破条条框框,以宽阔的眼光,把拟选对象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审视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 坚持群众公认的导向。一个干部的所作所为,群众心中有数。干部能不能提拔重用,除了要看政治品质、道德素质、工作能力方面的表现,关键要看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要坚持务实为要、责任为重,注重把那些一心为民、勤奋敬业、敢抓善管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不让老实人受到冷落,坚决杜绝品行不端、心术不正、作风不实的投机钻营者谋到好处、占到便宜。要坚持民意为上、注重公论,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充分征求各个层面干部群众的意见,用群众感受检验干部业绩、靠群众慧眼识人选人,把群众的有序参与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鲜明地体现党的干部路线和用人导向。
(黄梅县人社局 陈绍军)
上一篇:[ 08-29 ]
下一篇:[ 04-28 ]如何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_网易新闻
如何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如何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湖北日报讯&顾杰&&&&●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至关重要、首当其冲的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的原则及标准。&&&&●只有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干部“保驾护航”、“减负降压”,才会涌现出更多的好干部,不至于干部“因公负伤”而产生失望。&&&&●必须出重拳、下猛药,才能营造让老实人不吃亏,让苦干者吃香,让实干者有奔头,让群众有信心的政治生态。&&&&●只有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交往,理顺和净化党内的人际关系,才能使党的组织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执政在人,为政在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经验,也是执政党必须遵循的执政规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并对如何正确选人用人作出了新的要求,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提供了新的指导。&&&&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事关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其一,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抓住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实质上是全面从严“治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实质上是严肃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政治生活。能够坚持正确选人用人,把“好干部”选出来并用得好,就抓住了“关键的少数”,培养和造就数以万计的执政人才、执政骨干和执政精英,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组织保证。&&&&其二,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抓住反腐倡廉的“源头”。有学者认为,“最大的腐败是用人的腐败,最大的浪费是决策的浪费”,此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用人腐败,不仅是腐败的表现,而且是产生更大腐败的原因。前些年因“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给党和国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发展着并同时腐败着,腐败着并同时提拔着”,这种畸形、扭曲的选人用人现象,严重弱化了党的组织工作的权威性。只有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才能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构建一道反腐败的组织上的“防火墙”。&&&&其三,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抓住治理“为官不为”的“钥匙”。当前,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当官不愿为、不会为、不敢为的“官场病”,在某些地方和部门甚至呈蔓延之势,恶化了政治生态,损害了党群关系,耽误了事业发展,从严治理“为官不为”已成为全党全民的呼声。而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则是从体制、机制上破解“为官不为”的一把钥匙,它是一根指挥棒,有着最有效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只有愿为、会为、敢为者得到重用,反之,受到冷落或问责,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为官不为”的滋长。&&&&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重在坚持制度“体系”&&&&我们党已进入“制度建党”时代,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制度管人、制度管权、制度管事方面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在制度体系上对如何正确选人用人作出了全面而具体的规定,坚持这个制度体系,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把好干部选出来并用得好。&&&&第一,坚持“三个坚持”的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至关重要、首当其冲的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的原则及标准。六中全会提出,“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能把握这“三个坚持”,就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组织路线正确的贯彻,保证党的各级组织能够自觉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见,保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的好干部放到重要的岗位上。&&&&第二,坚持“两个敢于”的担当、负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包括问责条例。但从党的组织制度建设看,还必须解决如何保证干部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问题。六中全会强调“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提出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是对党的各级组织正确选人用人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干部“保驾护航”、“减负降压”,才会涌现出更多的好干部,不至于干部“因公负伤”而产生失望。&&&&第三,坚持“三个坚决禁止”的行为规范。针对当前党内选人用人上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和偏见,六中全会提出了“三个坚决禁止”,即“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禁止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行为,坚决禁止向党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行为。”之所以要“坚决禁止”,既表明中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决心,也表明上述抬腿跑、伸手要、张嘴讨的不正之风仍处于蔓延和滋长之势,有的地方甚至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所谓“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正是用人不正之风的生动写照。因此,必须出重拳、下猛药,才能营造让老实人不吃亏,让苦干者吃香,让实干者有奔头,让群众有信心的政治生态。&&&&第四,坚持“两不准、两不能”的党内交往。长期以来党的组织建设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出现党内交往的庸俗化、随意化。上级变成了“老板”,同志变成了“哥们”,“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提拔干部,“年龄是金牌,学历是银牌,后台是王牌”,诸此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六中全会明确要求“任何人都不准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领导干部对党员不能颐指气使,党员对领导干部不能阿谀奉承。”只有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交往,理顺和净化党内的人际关系,才能使党的组织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第五,坚持“容错纠错机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选人用人还需要“容人容事”。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这无疑是我们党选人用人制度上的创新和突破。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高难度”时期,民众需求进入“高期待”时期,党的执政进入“高风险”时期,国际关系进入“高关注”时期,更需要各级干部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勇于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蹚“地雷阵”。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这表明,改革要宽容“探索性失误”,为敢为者兜底,为干部做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解除那些想做事、肯做事、敢做事、做成事的干部的后顾之忧,充分释放改革创新的活力和潜能。&&&&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贵在理念和机制的“创新”&&&&选人用人,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其难度更高,选人用人的二难性、风险性、关联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迫切需要在选人用人的理念和机制上创新。当前亟待破解的困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德与才如何“兼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坚持正确选人用人的一贯原则和标准,但在实际运用中需要突破一些“盲区”或难点。一是要有动态的理念。德与才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不同任务,对德和才的具体要求、内涵有不同。比如,现在的“德”必须具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二是要有合理区间的选择智慧。德与才兼备是相对的,实践中对“无德无才”的人容易识别,一般不会选用,困难的是如何在“德高才弱”或“才高德弱”之间选择,寻找“兼备”的最佳平衡点;三是要有先后的排序思维,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两点论中的重点论。为什么要以“德”为先而不以“才”为先?因为“德”是管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的方向盘,如果“无德”,才能越高则危害越大,而品行好,即使“才弱”点可通过培养历练加以提高。&&&&其二,问责与容错机制如何统一?在问责机制日趋严厉和完善的情势下,如何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探索“免责”机制,并使其更有可操作性,对坚持正确选人用人,有着更加直接和紧迫的意义。一是要明晰概念,厘清边界。“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实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区分开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三个区分”。当务之急是落实这“三个区分”,也就是基层干部呼吁的“给了碗,要给筷子”,要制定相关的细则,明确“错误”的类别和级别,规范免责的情形和形式;二是要营造敢于为担当者担当的氛围,形成敢于为负责者负责的导向,不仅要使“担当者”吃上“定心丸”,而且要使“为担当者担当”的领导和部门也吃上“定心丸”;三是要向问责风险大、概率高的基层干部倾斜。使基层干部特别使乡镇干部能安心、放手工作,同时也有利于畅通基层干部的上升通道,使拥有基层工作阅历和经验的干部能有更多的机会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而不至于造成机关干部责任小晋升快,乡镇干部责任大晋升慢的反差现象。
&&&&其三,监督与激励如何同步?恩威并用、奖惩结合,是古今中外选人用人的成功之道。在构建党内敢监督、能监督、会监督的监督体系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和完善对干部敢激励、能激励、会激励的激励机制。一是要有精神激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干部既要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也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信任,有放心才能有用心,有放手才能有动手;二是要有物质激励。要保证干部合法合理的待遇和福利,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增强干部的“获得感”,把无情的制度与有情的管理结合起来。上级领导和组织部门既是干部成长中的“啄木鸟”,严格监督,及时找出其毛病,又是干部的“娘家”,真诚关爱使其有归属感。&&&&此外,对如何实现选人用人的程序化和高效化、组织处理与思想教育的统一,避免“唯票制”、“唯年龄”、“一考定终身”等用人弊端均有待于探索和创新。&&&&(作者系武汉科技大学教授,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
(原标题:如何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重庆日报评论员: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日14:42&&&&来源:
原标题: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系地方发展,关系事业兴衰。一个好干部用起来,就会激发更多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一个投机钻营的干部得了好处,就会伤了、冷了更多干部的心。此次我市三级集中换届,要选出好的干部、配强好的班子,就必须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什么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现在最清晰的标准,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确立的“二十字”标准和市委提出的“五看”标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二十字”标准,是对干部的综合评判,是新形势新任务下对干部的综合要求。而“看党性、看作风、看实绩、看操守、看民意”这“五看”标尺,则明确了选拔干部的具体维度,为选任好干部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方法。评价和选拔干部,就要用“二十字”标准去比一比,用“五看”标尺去量一量,把干部考准察实,不让老实肯干的吃亏,不让诺诺连声者占先,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而让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真正脱颖而出。
标准立起来了,标尺亮出来了,关键就是执行的问题。为此,就要根据现实情况、具体形势,突出有针对性的要求。这其中,要特别强调忠诚和担当问题。选干部,忠诚是第一位的。看一个干部忠不忠诚,关键就是要看他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是否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否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绝对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否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过得硬。只有用忠诚正派的干部,坚守正道的人才会多起来;用信念坚定的干部,才能带动更多人至诚至坚、至信笃行;用恪守规矩的干部,好纪律、明规则才能更好地立起来。
敢于担当,也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必须大力提倡和弘扬的可贵品质。一个干部,如果不敢担当、不会担当,只会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就经不起事业考验,经不住大风大浪,是事业发展的大忌。干部行不行,实绩来反映。只有以实干实绩为导向,通过换届把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干部选出来,把思路好、能力强、业绩突出的干部用起来,真正做到凭发展论英雄、视实绩用干部、比贡献定位次,才能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干事者没位置。
换届选人用人,责任重大。牵好选人用人这个“牛鼻子”,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在选干部时立好标准、定好标尺、突出要求、强化担当,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干部,把干部考准考实,真正把想干事会干事、敢担当善担当的干部选出来,对标准不符、条件不够的干部敢说不、敢较真,就能通过换届换出团结进取的好班子,换出担当实干的好风气,换出心齐气顺劲足的好面貌,为重庆“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48小时新闻排行
12345678910
大家都在看
手机阅读更精彩
党史党建知识竞赛
两学一做知识竞赛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