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曾朝刚的输入名字写对联联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怎样写对联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怎样写对联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7:04:4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怎样写对联
关注微信公众号今日余庆数字报-巴蜀儿女余庆情
第04:副刊
&&&&&标题导航
星期一 出版
| &&&&&&&&
巴蜀儿女余庆情
——记川籍教师群体
  ■&李兴平&&冉隆刚  余庆教育山花烂漫,硕果累累。  有人说,余庆有两张让老百姓特别看重的名片,一张是教育,另一张是卫生。余庆教育发展的背后是广大教师辛勤的付出和默默的奉献。长期以来,余庆教师队伍建设实行五湖四海、海纳百川原则,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山东广西……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将不同的地域文化带到余庆,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碰撞、交融,从而装扮着余庆教育生机盎然的春天。就一个地域群体来说,今天的余庆人大都会认同四川籍教师群体在余庆教育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事实上,在余庆教育发展的不平凡岁月里,四川籍教师群体用爱心与责任,用才华与智慧写下浓墨重彩的光辉业绩。  巴山蜀水,自古人杰地灵,文风昌盛。从三星堆文明到都江堰工程,从诸葛亮治蜀到钓鱼城抗蒙,从李杜诗篇到三苏成就,巴蜀文化深深影响着四川人的性格和文化素养。因此,四川虽地处西南腹地,交通闭塞,但文化教育并不比中原落后,与贵州相比更是先进许多。据资料记载,四川在明朝共中文科进士1394人,在清朝共中文科进士748人。近代以来,随着列强侵略,社会变迁,新思想传播,四川文化教育也经历着由旧图新的转变。尤其是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大批工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纷纷来到西南特别是重庆,推动着四川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多种原因,贵州文化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尤其是高中教育学校少,学生少。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陆续展开,贵州人才缺乏的困难明显突现出来。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解决贵州省大专院校生员严重不足和人才匮乏的困难,去四川、云南、湖南、两广等省招生。为此,贵州省人民政府相继与四川、云南、湖南、广西等省达成协议,贵州大专院校每年在上述省份招收一定数量的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后留在贵州省工作,支援贵州的社会主义建设。于是从1953年秋季开始,贵州大学、贵阳师院等大专院校开始招收四川等外省籍学生,为大批四川籍人员进入贵州省各行各业工作拉开了序幕。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受人才流动的影响,余庆部份教师外流,为了弥补教师的不足,余庆县人民政府从四川、河南、湖南引进了一部份教师。本文所述的川籍教师群体主要指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中后期从贵州省高等院校分配进入余庆教育系统工作的老师。  根据余庆政协编辑的《余庆文史资料——余庆中学建校五十周年专辑》和余庆中学编辑的《杏园春秋》介绍,较早来到余庆从教的四川籍教师始于1956年。当年,余庆由镇远专区管辖划归到由遵义地区行署管辖,由于余庆师资紧缺,县文教局和余庆中学相关领导到地区教育局要求调配教师。地区教育局便把在遵义任教的部份四川籍教师调入余庆任教。同时将一些四川籍的初高中毕业生安排到余庆工作。根据高中及以上学历教初中,初中学历教小学的原则,江礼儒、李光华和苏德到余庆中学任教,他们分别上农知、语文和数学,他们在余庆中学任教时间也比较短,江礼儒工作了六年,而李光华和苏德只工作了一年。方中美、黄菊昌、兰元隆、向会等一批教师进入龙溪小学等校任教,由此拉开了川籍教师进入余庆的序幕。随后,一批又一批的四川籍学生从贵阳师范学院等高校毕业,陆续进入了余庆教育系统。他们分别是1957年从贵阳师院来的严久源、孙稚农和从北师大来的傅启源,1958年从贵阳师院、四川南充师院等地来的刘俊源、杨培德、杨麟、舒从尧,60年代从贵阳师院毕业分配来余庆的王成修、黄祚秀、王正勤、颜其中、龚恩普、刘兴光、刘茂德、罗玉梅、周维义、朱勇为、陈昌淑、胡光荣、谌启贵等。20世纪70年代,四川教师来余庆人数大为减少,只从北京农业大学来的宛敏和贵阳师院来的叶世贤。80年代中期,从四川引进的教师主要有敖溪中学的陈大富、邓清福、陈禄海、魏顺生和白泥中学的袁世祥等人。  这些四川籍的教师长期耕耘在余庆教育这片沃土上,他们爱生如子,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和信任,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教学成绩成为余庆广大群众津津乐道的话题。现简述部份川籍老师的情况于后。  刘俊源,男,四川大邑县人。年轻时做过木匠,家具做得很有水平。1958年,刘老师贵阳师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余庆草坪师范任教。1961年起在余庆中学担任语文课教学。年任学校教导处主任,年任校革委副主任,年任校革委主任,1973——1979年任校党支部书记,1979年任余庆县革委文教办副主任,1981年1月,在余庆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一年后提任为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老师在任余庆中学革委会主任期间,坚持教学主体地位不动摇,采取各种方式尽可能抵制随意停课闹革命的一些错误做法,使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一直得以保持,为恢复高考后学校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刘老师古典文学功底深厚,吟诗作词信手拈来。1963年5月青年节,余庆中学团委出板报《五四特刊》,刘老师创作了《浪淘沙o纪念五四》:“五四起东风,革命从容。青年个个是英雄。牛鬼神蛇何足畏,奋斩恶龙。今日势不同,应效雷锋,鸡鸣起舞志不松。美好山河当我辈,切记心中。”受到师生和社会人士的好评。他的语言幽默风趣,在课堂讲课时常常妙语连珠。他的四川方言说得很地道,尤其是经常因情因景说一些如“癞蛤蟆吃豇豆——玄吊吊的、矮子过河——安(淹)了心的”等歇后语,让课堂和生活中时常充满笑声。有一年过春节,他在自己的门上写了一幅大大的对联:“门对碧柏千年翠,家藏图书万古乐”,让人记忆犹新。他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心中的教育情结、教育信念始终没有减少。2003年余庆中学六十周年校庆时,他特意写了一首诗《教师赞》,“英姿尽展傲苍穹,斗艳争奇不与同。冒雪迎霜香暗吐,高风亮节淡绿中。”既是对教师的热情讴歌,更是对年轻一代教师的深情期待。  刘俊源的爱人黄祚秀老师,是四川资中县人,1961年从贵阳师院毕业后分配到余庆中学担任语文学科教学,1979年—1980年间曾任学校教导处副主任,1981年调贵阳工作。黄老师现代文学讲得特别好,普通话非常标准,教学深受学生喜爱。她为人朴实正直,热心助人,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非常关爱,深受学生和同事的敬重。  王成修,女,汉族,四川泸州人,1960年7月贵阳师院毕业,1960年9月在余庆中学参加工作,担任学校地理课教学。年任教导处副主任,年任教导处主任,1984年任党支部书记、校长。日至19日,在余庆县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后调任遵义师范学校校长。王成修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非常强的人格魅力和工作魄力,她对师生工作、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怀备至。而且无论是当主任、书记还是校长都始终没有脱离教学一线,坚持承担教学任务,课上得特好,在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罗玉梅,女,汉族,中共党员,四川省资中县人,1940年12月生。1959年,罗玉梅和周维义从四川跨入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63年8月,罗玉梅老师放弃了留在省城的机会,来到余庆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余庆中学、龙溪中学担任教学和管理工作。1989年获得国家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奖章,曾任余庆中学教务主任、党支部委员、县人大常委、省人大代表。罗玉梅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工作狂,特认真,慈母心。她身上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一丝不苟的作风,有一种爱生如子的博大情怀。教学精彩,管理干练,对人和善。  罗玉梅老师的丈夫周维义老师,是四川营山县人,在贵阳师院读书时与罗玉梅老师是同班同学,1963年大学毕业后与罗老师一起来余庆工作。周老师先在余庆中学担任语文课教学。1975年龙溪中学新成立龙溪中学高中部,他与罗老师一起服从组织安排,到龙溪中学任教,后来又调到余庆师范和教师培训中心工作。周老师是一位博学儒雅,特别和善的老师,许多学生反映,听他上课,如沐春风。他的最大特点是即使批评人,学生往往看到的是目光中的严厉,严厉中的慈祥。他曾获得遵义地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杨麟,男,汉族,1936年9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县横江镇一个贫民家庭。1950年至1953年在横江中学读书,1953年至1956年在四川省宜宾师范学校学习。1956年至1958年在南充师院(即现在的西华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学习。1958年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余庆县工作。1958年至1974年在余庆中学任教,担任历史课和政治课教学,任综合教研组组长、共青团教工支部和学校总支书记。1974年至1984年在余庆县龙溪中学任校长。在此期间即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至1987年在余庆县敖溪中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7年至1989年在余庆县白泥中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90年至1995年任余庆县教育局局长兼党组书记。1988年在白泥中学任教时获得中学政治高级教师职务。1989年9月被评为余庆县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部、全国教育工会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并授予优秀教师奖章。曾任两届余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  严久源,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34年3月生,四川西充县人。早年曾在西充县鹤鸣庵小学、西南镇高小、巴蜀中学、西充中学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1953年9月考入贵阳师院化学系学习。毕业后于1957年8月参加工作,到余庆中学担任化学教师。1953年1月加入共青团,198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严老师教学特别认真,做事特别细心,教学成绩突出,同时为余中实验室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1987年被评为贵州省优秀教师,受到省教委表彰。  傅启源,男,192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华阳县人。1953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1957年9月毕业后分配到余庆中学任教。因在1957年整风反右派斗争中被结论为右派分子,工作不久,于1958年12月被送劳动教养,1967年返乡参加生产。1979年原错误结论被撤消,恢复政治名誉,恢复工作后到余庆师范学校任教。傅启源老师学生时代特别勤奋,在中学阶段,他的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深得老师喜爱。高中毕业回乡后,正值家乡解放,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工作,同时没有放弃学习。在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送劳动教养和返乡参加生产劳动的21年间,仍自学农业生产知识。重返教育工作岗位后,他更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之中。除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外,他还坚持每天分别练2个小时的书法和绘画,寒来暑往,几乎从不间断。傅启源老师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爱生如子。对学生无论成绩优劣,一视同仁,对家庭贫困的学生,总是解囊相助。他利用假期逐家逐户进行家访,足迹遍及余庆的山山水水,深得学生好评,家长赞誉。  龚恩普,男,汉族,四川乐山人,1939年11月生,1962年8月毕业于贵阳师院中文系,1962年10月参加工作,197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龚老师为人正直,性格豪爽。1963年5月,余庆中学团委要出一期《五四特刊》,当时,血气方刚的他创作了一首词《忆秦娥》,这首词是这样写的:  读五六期《中国青年》欣闻雷锋,知其事迹虽寻常,然其义颇深。清人龚自珍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时代已经过去,“天公重抖擞,大降人才”的时代已来临。夜伏书案,思潮涌沸,月影映窗,遥望天空,欣然命笔。  阴风烈,豺狼塞路哀声咽。哀声咽,九州四海,战云飘绝。&&&春风扫尽层层孽,紫微高照降瑞雪。降瑞雪,红旗招展,辈出英杰。  板报一出,在社会上引起喧然大波。一些人纷纷向县委告状,为了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学校按照县领导的意见,将板报移回校园内张贴。为了此事,“文革”中他与刘兴光等老师一起被打成所谓的“余庆三家村”。他头脑敏捷,对联、文章写得非常好。教学基本功扎实,讲课全力投入,激情澎湃,讲授内容十分生动形象,教学成绩优异。多年以后,许多学生都清晰地记得他在讲朱自清《绿》这篇课文时,对梅雨潭瀑布的精彩讲述。  朱勇为与陈昌淑。朱勇为是四川重庆人、陈昌淑是四川泸州人,他们同为贵阳师院数学系学生,1963年大学毕业后来余中担任高中数学教学。1981年陈老师调余庆师范任教,1985年俩人一起离开余庆到都匀工作。两位老师数学课上得特别好,严密的逻辑推理、对学生细致入微的辅导让学生受益非浅。尤其是陈老师,长期担任高三年级数学教学,教学成绩特别突出。他们在离开余庆后,许多同事学生仍然深深怀念他们。  刘兴光,男,汉族,四川人,1940年1月生,1958年9月考入贵阳师院中文系,1962年10月到余庆中学参加工作,担任语文课教学工作,198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5月,他与龚恩普老师一起为校团委《五四特刊》写词,刘老师写了一首《浪淘沙o怀雷锋》:  雷锋事迹,感人至深。吾辈韶华似之,而逊之甚矣!其不幸殉职,余因以只字怀之。  阴霾罩山川,细雨无边。村村镇镇断炊烟。野径池边尸骨遍,婴儿连连。&&苦事去多年,日月更鲜。长叹工部破歌篇。英杰雷锋今现,广厦人间。  该词因涉及1959年自然灾害饿死人的问题,张贴后,社会上一片哗然。“文革”中,兴光老师由于性格耿直,被视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成为专政对象。兴光老师知识渊博,口才极佳,讲课时旁征博引,学生听课如坐春风。恢复高考后,为了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他曾将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重点课文和重点段落汇编成《高考复习资料》,对学生复习应考提供了很好的帮助。80年代初,他曾连续两年猜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的10分原题两个,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响。1984年兴光老师离开余庆到六盘水六枝特区工作。  刘茂德,男,汉族,四川泸州人,贵州工学院物理专业毕业,由于成绩优异,学校准备培养他留校任助教,后因形势变化,与颜其中一起来余庆工作。1962年至1978年在余庆中学主要担任物理学科教学,有时在数学老师紧缺时,也担任数学立体几何教学任务。刘老师为人公道正派,“文革”中看到一批优秀教师经常受到批斗,时常暗地里安慰劝解受到批斗的老师放下包袱。他的课上得特别好,深爱学生喜爱,在师生中威信很高。1978年因癌症不幸病逝,全校每个班都送花圈,学生组织起来护送灵柩到大茶坪安葬。  还有孙稚农和杨培德。这两位老师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一是政治上经历挫折,被错划为右派,一生历尽艰辛。二是个人婚姻都不顺利,一辈子个人情感生活比较孤独。三是教学水平高,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  孙稚农,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1928年11月生,四川省三台县人。1951年7月在四川南充市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四川省巴中县委宣传部干事,巴中县平梁完小教师。1953年考入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学习。孙稚农老师身材高大,性格豪爽,学生们都非常敬重他。1953年考入贵阳师院历史系,既是系里的高才生,也是有名的孙大炮。正因为如此,他在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1957年他戴着右派帽子来到余庆中学。“文革”中他被派到学校茶坪校办农场进行劳动改造,直到1979年2月平反恢复政治名誉后才重新回校上课。孙老师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1983年,他带了一个83人的大文科班,这个班的高考成绩和升学率均名列全省前列,不久,他被选为贵州省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1984年6月,他又当选为政协余庆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87年10月再次当选为政协余庆县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接着出任余庆中学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评委,同年12月3日,被评委会作为高级评退。孙老师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日,余庆县退离休教育工作协会成立,他当选为常务理事、余中退休小组组长。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孙稚农老师留给学生的印象主要有三点:一是本事大。他上课虽然字迹潦草,板书行云流水,但历史知识信手拈来,课堂十分精彩。更为重要的是他对高考命题的分析预测相当准确。那时候,每年高考前,他和曾朝刚老师都要用几天时间在家里,准备一盘花生米,几样简单的菜,再打上一斤包谷酒,边酌边议,几次酒喝下来,高考问答题考什么基本上心中就有数了。考历史的头一天晚上,他都会把学生集中起来,让学生晚上赶快去背3—5道大题,结果第二天,历史卷子发下来,学生一看,试卷上考的三道大题,至少有两道是孙老师昨晚要求背的。学生当时就笑了,在轻松也兴奋的气氛中考试,结果大家都懂的。二是架子小。他与学生就像父子,更像朋友,少有师道尊严。“文革”期间,他被批斗,剥夺教学资格,到茶坪农场照看苹果林,他把那里当成花果山,学生戏称他为孙大圣,他就把学生当成猴儿。他经常对犯错误的学生的惩罚手段就是揪耳朵,刮鼻子。许多受到他体罚的学生不仅没有一丝怨恨,反而从中体会到父亲般的爱。三是特乐观。在余庆中学,人们很少看到孙老师发过愁。其实他这一辈子很艰难。大学时被错划为右派,“文革”期间因为历史问题被批斗,下放到农场改造。据说有一次被人用锄头将头打破,后因附近一家好心农民救护才得以保全性命。他有过短暂的婚姻,但长期都是一个人生活,尤其是晚年离开余庆后,到绵阳跟随他的侄子侄女一起生活。尽管有诸多不便,但他从来不愿意给别人和组织添麻烦,总是立足于自己克服,他教过的学生都很尊敬他。  杨培德,1932年生,男,汉族,大学文化,四川省自贡市人。1954年9月,他考入贵阳师范学院外语系俄语专业学习。1957年9月,在整风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9月,戴着“右派”帽子分配到余庆中学任教。他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参加劳动锻炼,接受监督改造。1961年5月,被停止教学工作,赴学校农场从事劳动改造,同年12月摘掉“右派”帽子,重新回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培德老师素有才华,改教英语后,教学效果特别好,对学生特别关心,与学生结下深厚的情谊,1984年被评为遵义地区优秀知识分子,受到中共遵义地委、行署表彰。他由于身材矮小,在婚姻上屡屡遭遇坎坷而一生独居。1989年11月,培德老师退休后回四川跟着弟弟度晚年。11月13日上午,培德老师启程离余回川时,学校领导、老师和众多学生依依不舍,数百人从余庆中学一直燃放鞭炮送至草墩坳,成为当时余庆县城的一大盛事。陆德昌老师曾写下这样一幅对联“公号培德,培自己德,培他人德,德高望重,怀德荣归故里;敝曰同仁,同本地仁,同外乡仁,仁爱厚道,施仁乐满乾坤”,以表达对培德老师的高度赞誉。  此外,在余庆教育系统的四川籍教师中,还不得不提到后来的邓清福。邓清福,四川泸州人,1946年3月出身于农村贫寒家庭,祖父行医兼佃耕,父亲教私塾兼佃耕。1967年,邓老师泸州一中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不久兼学医、学裁缝、代课。1970年秋当上民师,先教乡村小学各科,后教农业高中语文。1978年秋考入宜宾师专中文科,1981年7月毕业,分配到泸县师范任教。1985年秋余庆县人民政府实施人才引进政策,他应聘到敖溪中学任教,2008年春退休。  邓老师在工作上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从不挑肥拣瘦,争名夺利,二是乐于助人,有问必答。在敖溪中学,他先担任高中一个班兼初中一个班,半期以后专教高中两个班,教毕业后,连教应届班、补习班语文兼补习班班主任多年,很受学生欢迎和好评,成绩也较好。他所辅导的学生作文在《作文通讯》上发表;辅导学生多次在全国华夏杯作文大赛等比赛中获奖。他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学和诗教、联教,在全县率先开展诗词进校园、对联进校园活动,他撰写的《教学对联服务语文教学》《浅谈文学作品课文的情感教学》先后在《对联·对联故事》《贵州教育报》等报刊发表。  邓老师从小爱好文学,博学多才,尤其是古诗词特别突出。工作后积极参与校内外文学活动尤其是诗词楹联活动。曾任泸县师范黎明草文学社常务副会长、敖溪中学柳湖文学社副社长,曾担任《柳湖风》、《银杏》《鳌溪流韵》《余庆诗词》《贵阳诗词》《甲秀楼诗词》等多家杂志的主编或编辑,兼任十多家诗词论坛版块版主。他还是中华诗词研究会、中国对联研究院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贵州省军区诗书画研究会、贵州省遵义市诗词学会、南明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黔人散曲研究会常务理事,贵阳市诗词楹联学会监事。著有《诗词曲谱》、《蜀黔草》诗词曲联文集。&  光阴荏苒,岁月有情。在余庆教育发展的历程中,许多四川籍老师把自己的青春和心血、智慧都奉献给了余庆的教育事业,奉献给了莘莘学子,在余庆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这些年来,余庆县的领导干部、余庆的学校和学生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的功绩。2002年国庆节,县教育局长张宁、副局长李华丽等领导带着县教师退休协会杨昌辞、黄荣邦等老同志和余庆中学领导李卫莲、简发斌等一行专程到四川成都、绵阳、自贡、乐山等地,看望慰问四川籍老教师,表达余庆人民对他们的无比崇敬和美好祝愿。这些老教师每当回到贵州,学生都会自发组织起来为老师接风洗尘,陪老师四处转转。每逢教师节、春节等节日,余庆中学工会主席都要亲自打电话向他们问候,学校办公室、财务室的同志都是带着深厚的感情为老教师们做好工资、医保、福利等服务工作。2005年11月,杨培德老师病重的消息传到余庆中学,学校立即派党支部书记李兴平前去探视慰问。不久培德老师去世,县教育局派出李卫莲副局长和余庆中学王健副校长前去协助处理后事。日早上,孙稚农老师的亲属打电话到余庆中学,说孙老师病重,丁强校长立即派工会廖登奎主席去绵阳看望,尚未来得及出发,半小时后,又接到电话说孙老师已经去世,大家心中无比悲痛,经研究决定还是去绵阳为他开个追悼会。但他的亲属说马上要火化,而且那边规定不能开追悼会,要立即安葬,让我们不必去。事已如此,学校只好决定寄1000元给其亲属,希望将孙老师的后事安排好,而余庆中学的老师们只好在心中怀念这位可敬的老师。  在余庆教育史上,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群体,四川籍教师对余庆教育的影响恐怕是空前的。解放后恢复余庆中学的主要负责人黄荣邦老师说:“五十年代初恢复余庆中学时,学校的教师大多是非教育专业的,教学水平有限,四川籍教师的到来,对余庆中学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作出了很大贡献。”余庆县教育局局长李进洪认为,四川籍教师来到余庆,他们的师德风范、学识水平、工作作风不仅对当时余庆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很大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培养和影响了一大批余庆当时的教师,更为余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余庆的教师队伍结构正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五湖四海的交流,不同文化的碰撞让余庆教育的沃土充满勃勃生机。但余庆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四川籍教师在余庆教育发展史上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重庆原属于四川,因此本文所述的四川教师包括现在四川和重庆籍的教师。)
&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今日余庆副刊04巴蜀儿女余庆情石在居士的日志
对联:思思想慈悲忘恶念
逍遥达道远迷途
已有 2567 次阅读&
&&&&&&&&&&&“思想慈悲忘恶念;逍遥达道远迷途”
对联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3000年前,中国先民就已使用对偶句了。商周两汉以来诗人的对偶句及魏晋南北朝以来辞赋中的骈俪句,为后来对联的产生在文字上做了原始积累。汉语词义和汉字字形的特点决定了使用汉语、书写汉字的文人对于“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有独钟。盛唐以后形成的格律诗、律赋,对偶严格精密,对偶句已经是诗文的组成部分,它们的独立性在渐渐加强。 & & 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写在桃木板上。跟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则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 & 宋代以后,中国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 & 进入清代,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 &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和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部首是汉字的偏旁,或称同旁,指的是汉字字形中相同的偏旁部首,它们有的只是一种笔画,有的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汉字。用汉字的偏旁为构思方法,以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成联,叫做偏旁法。同旁组合千姿百态,有的利用相同偏旁,有的在对仗处使用一个偏旁,以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这也引发有心人的巧思,创作出有趣的对联,这类对联的难点和妙处在于串组的自然合理,这种对联比较难写,所以为数很少。&
这是一个拔步床的床额,来源于浙江温州文成县(推测原主人应该是周氏后人)。横额162厘米,两边长138厘米。横额写有“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两边是南宋名相周必大的一副对联。
从木料来看,是很普通的杉木,做工非常轻巧,板子很薄,不像是富豪有钱大户人间的东西,但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家能用得起的,猜测应该是文人雅士所用。漆是老漆,图案雕刻也很漂亮,我感觉至少到民国。因为很喜欢这幅对联,就用它在客厅沙发后面做了一个背景墙,中间是11年前在桂林买的竹板上书有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名句。&&
“思想慈悲忘恶念;逍遥达道远迷途”是南宋名相周必大为江苏宜兴南岳寺大悲阁(宜兴城西南的南岳山)题写的对联。“思想慈悲忘恶念;逍遥达道远迷途”,按照对联读法的平仄关系应该为: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忘”读(亡)音;“达”为入声字,属仄声,其寓意就更深远。
&&周必大(),字子充,自号省斋居士、青原野夫,又号平圆老叟,南宋吉州庐陵(今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人,周必大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少年时作文赋诗,名噪庐陵。绍兴二十年(1150)考中进士(25岁),绍兴二十七年(1157)中博学宏词科。周必大有诗600多首,著有《益国周文忠公全集》200卷。
& 周必大一生功绩显赫,名誉远播,是一位极富才干的政治家。无论是任参知政事、右丞相、左丞相辅佐朝廷或主政地方,他“立朝刚正”,言事不避权贵,总是一片忠心,勤奋治政,处事有谋,风虎云龙。
& 周必大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又是一位智识高远、学术精微的大学问家。他一生曾不遗余力地致力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他是继毕升之后第一个试验胶泥活字印刷并获成功的人,为中国印刷术作出了贡献!
& 一副字板对联,让我有幸了解了一位历史名人,这就是草根收藏的乐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输入名字写对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