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找上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一套经典的成语故事书(80后的回忆)

上世纪90年代的欧美偶像团体_PabloHoney歌单 - 虾米音乐
Loading...
第一时间获得TA的歌单
入选曲目(50)
名气最大的后街男孩,至少对国内听众来说是这样。同龄的80后应该记得其实当时这是第二张引进专辑,第一张是红色背景的Backstreet Boys,这张叫Backstreet's Back,但这张其实是他们在美国的正式第一张,他们是在欧洲、亚洲红了之后,才红回美国的。我是只买过前3张的引进版磁带,应该是直接翻版了台湾版,所有歌词都有中文翻译,都是繁体字。那个中文翻译真叫一个深情,那时英语不好,经常直接看中文翻译,矮马,那看的叫一个脸红心跳,春心萌动【死】
后街男孩在欧洲和亚洲的第一张专辑。说来很奇妙,那个年代没有网络,发现歌曲、歌手,就靠电视和电台。后街男孩在当时的电视上几乎见不着,但大约在97年左右,初中生都会互相谈论“你知不知道有个组合叫新好男孩(台湾译名)”。这首歌我最早是在我哥买来的现场演唱会VCD里面看到的,而且我第一反应是这首歌不是巫奇唱过的吗?巫奇是巫启贤的弟弟,有一首歌叫《你怎么没看见》,就是这首曲子,这是我唯一知道的他的歌。
这首歌是我现在最常听的一首后街男孩的歌曲。98年上初中,那时候学校还办儿童节文艺表演,初二的学长们表演了这首歌,觉得酷毙了。那一年女生们最喜欢3个金发帅男,他们是莱昂纳多,贝克汉姆,还有Nick Carter。
这首歌收录于(中国听众理解上的)后街男孩第三张专辑,发表于1999年的Millennium,也是这张专辑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就像上一张专辑里我最喜欢的是If I Don't Have You一样,都是bonus track歌曲,都很抒情悠扬【嗯】这张专辑创下了当时的日、周销量纪录(次年被NSync打破,下文会有),感慨一下千禧年之前真是唱片业的最后辉煌。另关于这张专辑还有个插曲,因为后街男孩这几张专辑都是直接把台湾版的引进过来,到了这一张的时候,因为专辑内(据说)有台独口号,导致拖了一年才引进。那时班上同学很多都等不及了,去买了盗版磁带或CD,但到了2000年出正版引进版的时候还是很多人表示支持,又买了一次。那时我们都只是初中生,真没几个零花钱,舍得掏两次钱,这都是真爱啊!
90年代的英国偶像组合,中文翻译叫接招,非常有趣,这也是难得我的男神Damon Albarn还能赞扬的偶像团体,不容易【点赞】90年组队,96年解散,这首歌是他们翻唱Bee Gees的名曲,作为解散前的最后单曲,当年在英国榜空降并蝉联了8周冠军。说实话,我觉得,比Bee Gees的原唱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MTV拍的还挺风骚(可自行搜索),至少90年代的时候,看到这么个MTV一定感慨老外怎么这么拍呢,其实现在看真的没啥【摊手】
Take That作为组合,最红的个人是Gary Barlow无疑。96年解散后Gary Barlow发的第一首单曲也是排行榜冠军,但后来发展渐渐不如风格更突出的Robbie Williams。想说一下我听到这歌的契机。98年时我还是欧美流行乐入门,在学校对面的超市看到一张18首歌合集的MAX 2,收的是96年的热门单曲们,觉得划算就买下来了,第一次接触各式各样的流行歌曲,很是新鲜,当中既有接招的How Deep Is Your Love,也有Gary Barlow的这首歌,而且听着这歌,我最初脑补的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形象,囧。那张合集现在死活查不到了,也不晓得为啥,其实那张精选集的质量真的超高,有Dianne Warren的两首经典名曲(Celine Dion的Because You Loved Me和Toni Braxton的Un-break My Heart),还有Tracy Chapman,还有Suede!神奇不,顺道怀念这张对我有极其重要启蒙作用的合集。
既然选Take That的单飞个人,选了Gary Barlow怎能不选Robbie,引进版磁带我可没少买,他翻唱的Swing When You're Winning还是我的爵士乐启蒙……绝对是如!数!家!珍!但如果只选一首,我会选这首She's the One,看了一下虾米底下的评论,果然是田喜碧翻了后很多人来听了原唱,我只想说,Hebe翻的怎么能跟Robbie比!!!这歌MTV也挺牛逼的,还搞花样滑冰,这是不做死不会死的节奏。Robbie Williams的曲风其实一直和当时的britpop想接近,包括后来流行化之后,他仍保有英式吉他流行的清爽感觉,而且吧,我觉得他2000年前后出的2张正式创作专辑,比举britpop大旗的绿洲要强,嗯……选这首歌的另一个原因是One Direction在X Factor正赛上,和明星合作时,便是和Robbie合唱了这首。虽然我现在挺烦1D,但好歹看着他们从比赛中出来,还有些感情哇。
Take That于2004年重组,重组时和解散时一样,都是4人。Robbie Williams早年即单飞,最初重组时也没有归队,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到2011年的时候才回归的。这是重组初期发的单曲,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Take That重组后的歌曲。说实话所有重组的偶像团体、乐队里面,我觉得效果最好的便是接招,依旧能出经典动听的作品,而且风格能随着成员的年龄增长趋向成熟化。这首歌在去年奥运会闭幕式上唱过,而且放在挺重要的位置,就在圣火熄灭仪式之前,Robbie Williams因为老婆待产没有参加这次表演。另外提一句,我最初听到这歌是在08年AV5冠军欧洲为曼联夺得欧冠而做的专题片里,在还没有soundhound的年代,纯凭歌词和声线,我查出来这首歌是Take That的Rule the World,多有成就感!
辣妹名头之大,有一半归功贝克汉姆,但在当年,我是因为辣妹才知道贝克汉姆的。还记得97年的时候,有个妹子问我,你知道现在国外最红的组合是哪个吗,我说知道,是后街男孩,她说不是,是辣妹。现在看来这对话挺傻逼的,但辣妹当时的走红,远在天朝、没有网络的我们显然无法体会。多少年后再回头看,辣妹的Girl Power风格,确实是此前完全没有过的。而且这几个妹子真的并非各司其职的花瓶,她们能自己创作。这首Wannabe不仅仅是偶像团体历史上,也是流行乐历史上非常杰出的经典。
98年巡演结束后,当时最红的Geri即宣布离队,个中原因不再细猜。99年4人辣妹出了一首单曲献给她,叫Goodbye。拍MTV的时候Mel B和维多利亚都大着肚子,这首歌充满温情,后来我还和同学们一起登台表演过这首歌。附带提一句,当时维多利亚怀的是贝克汉姆的大公子布鲁克林。
这绝对是我最爱的一首辣妹的歌,永远都是,没有之一。当时欧美流行歌曲引进磁带售价会稍贵一点,12-14块钱的样子。只有辣妹的,要16块,而且只有9首歌(后来才知道是引进删歌了,妹的)。所以得想想我买的有多纠结,一首歌将近2块钱啊……(后来我还买过Goodbye单曲的引进版,是真的一首歌2块钱)
要不是搜索一下Mel C我都忘了她有这首歌,还是我那时非常非常爱的一首歌。如果没记错,Bend It Like Beckham里面还用过她的歌。辣妹几个妹子的每个个体其实都非常有特色,总有一款适合你【嗯】不过现在显然维多利亚一人一枝独秀,不得不感慨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新街边仔成立于80年代,90年代偶像团体大行其道的时候,他们已经解散了,我其实也没怎么听过他们的歌。08年这帮大叔重组了,我依旧不太来电。据说和后街男孩还搞了联合巡演。
这首歌倒反而是我对新街边仔印象最深的一首,单飞成员Joey McIntyre 99年的热门单曲,歌词也好,我记得那时有个同学生日我还抄了这段歌词给她,曲风也是当时特别火的抒情流行RNB风格。
爱尔兰的男孩地带,时间上比后街男孩、辣妹这一拨稍早,但比接招又晚一些。比起上面几个团体,男孩地带更有些民谣的美感,少了劲爆律动。我记得我高中时的同桌就跟我说过,偶像团体她只喜欢Boyzone。这首歌毫无疑问是大家最熟也是我最喜欢的他们的一首歌,但是这首歌没有在任何一张专辑(后来的精选不算)、一张合集(像NOW系列)收过,因为我那时英语还很烂,都记不住歌名,所以一见男孩地带就买了,就为这一首歌我容易么我。还一直没买到!!!其实我想买到主要是为了能看到歌词学唱因为那时没有网络嘛,后来上高中,有个妹子把这首歌抄给了我,内牛满面,我不需要买了……囧
男孩地带在99年发了精选并解散。这个团体我印象中,从头到尾只有Ronan Keating和Stephen Gately以主唱形式发过声,其他人都是人肉背景……单飞不久Stephen还出柜了,再不久,他就挂了!!!2010年4人的男孩地带发了新专辑,叫Brother,就是为了缅怀Stephen。这首歌是这张专辑里我最爱的一首,听上去很像Ronan单飞时出过的Life is a Rollercoaster。Ronan一直出翻唱专辑怪没意思的,我还是觉得他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发掘了Westlife。
Westlife原来叫Westside,是Ronan Keating给他们改了名字并带他们上了溜光大道【误】做了一年不到的经纪人后Ronan Keating因为太忙就辞去了这个职务,但西城男孩那时已经成了一支正在大红大紫的偶像团体。引进版是2000年初发的,我当时多爱偶像团体啊,当然早早买了。最喜欢的自然也是人民群众最熟的这首翻唱,而且我觉得也是比原唱更适合年轻听众口味的。2000年时值我初中毕业,这首歌是多么贴切的描述离别的歌(其实原作是主人公临死唱的,尼玛太悲催的搞错了)。99年Mariah Carey发专辑的时候还找他们合作,想借他们的人气挽回当时的过气势头(虽然几年后天后也成功回锅了),可见他们当时多么的星光灿烂。
2011年,4人的Westlife正式解散,从此成为过去。其实2000年后,我不再关注排行榜流行歌曲,这些团体的新专辑我也再也没有弄清楚过,我对Westlife的记忆基本上停留在前2张。但是2011年那张精选集,一首一首听下来,还是伤感的不行,多少时光倒流重演!越来越喜欢这首歌,其实这歌中文名字叫隐形的翅膀也行……
Westlife成员Brian McFadden于2004年单飞solo,其实我一直不关注排行榜流行歌曲,所以一直不知道是谁单飞,还是某次随机听XX电台才发现的。这首歌和爱尔兰的大腕Sinead O'Conner合作。
英国女子组合,台湾译名好像叫“圣女合唱团”,偏向灵歌、RNB风格。这几个妹子长得真心漂亮,身材也非常棒,可是远不如辣妹红,挺遗憾。99年为电影《海滩》唱过一首主题歌Pure Shore,我觉得很赞,可是和电影一样,没有红起来。悲剧。
英国3人组合,记忆中只有唯一一个长得算帅的Lee负责主唱,另俩人肉背景,2000年左右解散,多可惜,再坚持一年就能火爆了是不。而且若干年后在Never Mind the Buzzcocks里面看到了乐团的成员(貌似那期是Blur贝斯手Alex James主持的),感慨过气明星的悲催命运……但这个团体我以前还是非常喜欢的,精选集至今存在iPod里面(当然引进版我是一定买过的),这首最初是在Now 3合集里面听到的(就是本精选集封面),听着就心情舒畅。09年我在天津,有一次出去逛的时候竟然听到一家店放这首歌,当时我就震惊了!心里已经哭了好吗!!!
这首对唱歌曲最初的女声是哪个我还真不知道了,就晓得为了在亚洲赢得更高人气,特意和范文芳合作了一个版本,MTV也很漂亮。有时候感慨,后街男孩还能再重组、再红,最终能跑到中国来巡演,圆我们青春期的梦,这些当时昙花一现(911的时间还不算很昙花)的团体,就只能停在我们青春期的梦里了。泪。
顾名思义,5人团体,来自英国。发片时间大概是98年左右,成名曲When the Lights Go Out我很喜欢,但好像一直没有正版引进过他们的专辑,所以我后来只能买盗版……风格接近后街男孩,但是他们的曲风更劲一些,几个男孩的跳舞功力也很强(因为我尝试模仿Keep On Moving中的舞蹈未果,汗)。其实是个偶像与实力兼具的组合,Keep On Moving在02年的时候还特意为英格兰参加世界杯特别混音了一版。说了这么多没说这首歌,哎哎。深情情歌,朗朗上口。这是现在我iPod里面播放频率最高的一首5ive的歌。
虽然是来自偶像组合的翻唱,但是摇滚乐迷也不好意思一巴掌就拍死,因为这首歌是5ive和Queen共同完成的。主要的改编是加入了说唱部分,保持原有的节奏基础上,多了新意思。搜这歌的时候瞄了一眼虾米上的介绍,才知道他们的幕后推手Simon Cowell也有份,好吧……
英国4人团体,知名度并不高。但这首歌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尤其是一句Love so beautiful, unconditional,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唱,特深情(当然更重要的是利于我记住这个单词)。这首歌是因为收在Now 3(再次参考精选集封面)才知道的,电台里还会播放的另一首Code Red的歌是Can We Talk,其他歌曲,似乎就再也没听过了……
英国组合。真心不熟,唯二听过的2首歌就是这首歌和Each Time。这首歌其实是解晓东的《今儿个高兴》的原版,其实我觉得《今儿个高兴》也挺有中国特色的,恶心的是卞留念不承认抄袭。其实上世纪中国有很多音乐人利用国内歌迷接触欧美流行歌曲渠道有限,改编一些调子就算自己原创了,不过这些人基本上没红起来,活该。
美国的兄弟团,你看,上世纪90年代没网络的时候,就有腐女们把兄弟爱作为萌点了。兄弟们曲风倾向摇滚,有少年心气,所以也挺讨喜的。这首歌还拿到过98年格莱美年度最佳歌曲的提名。不过说实话,我一直对兄弟爱什么的没感觉,我那时就很直!正直!
加拿大的兄弟组合,你看人家不是独生子女的的好处。曲风略倾向民谣摇滚,但红的时间也不长。有时想起来,潮流就是这样不断重复,Jonas Brothers跟Hanson什么的其实挺像的,貌似2000年后还有个McFly也是这样。
英国组合,也是一大家子,什么表亲戚堂亲戚一起来。印象中只有几首歌很红,电台常播,没有买过专辑,仅在买到的合集里有收录他们的歌。这首歌至少当年很知名,文艺汇演女生们还会跳这个舞。另外徐怀钰翻唱过。
英国组合,也是一帮人,这是活生生的比“人”气啊。和Steps给我的印象差不多,活泼舞曲风,但也就那么几首hit。这首歌在当时中国听众中影响不大,但之后的影响不得了,因为蔡依林翻唱了……
这首歌还是蛮温情的,至少人民群众比较喜欢。话说起来,Live Forever的尾声处,诺有缸把这帮偶像团体狠狠批了一通,学他们的舞蹈动作,然后用他那个曼城口音问What the fork are these?每次看到都要笑尿……他指名道姓骂的组合应该是Steps或S Club 7中的一个,具体我不记得了……
英国4人团体,他们成名应该是在2000年后了,所以我不是很了解。Steps/S Club 7被绿洲的诺有缸点名批过,A1被我的男神大猛点名批过。其实,偶像团体日子也不太好过不是,要脸皮够厚,不怕各种黑。不过A1好像是没什么特色,这种调子是个偶像男孩团体都能唱,另外记得他们翻唱过A-Ha的Take On Me。算是比较标准的昙花一现的团体。
美国肌肉男组合,最初印象是Now 4内页打开来,4个人穿无袖背心秀肱二头肌的图片,感觉把肌肉练成这样然后组偶像组合的,也只可能来自美国了。这首歌蔡依林也翻唱过,不过那时的蔡依林只是个20岁的清纯妹子,还没成为大红大紫的杂技演员,所以这首歌在当时没怎么引起注意,而且比原唱实在是差太多了……说回98度。该团体的名字意思是人的体温,表示他们很贴心。不得不说,美国佬的团体确实比英国人的团体要直接,MTV各种大凶MM,多开放啊。核心成员Nicky和Jessica Simpson曾经爱的轰轰烈烈,结婚前后狠狠红了一把,结果还是离婚了。话说Jessica Simpson出道时,还以为是能和小甜甜、CA相提并论的实力偶像兼具的美女,现在看,当时没红到那俩天后的地步,还是有道理的……
以下进入黑人偶像团体部分。美国4人男子团体。Boyz II Men说实话长得不是那么偶像,可是我还是会把他们和偶像派相提并论,因为我最初知道这首歌,是在后街男孩那个地球人都看过的演唱会里面,有一段清唱的End of the Road。Boyz II Men有太多至今心水的歌了,但如果只选一首,我现在会选这个。
美国3人女子黑人团体。95年时有一张专辑Crazy Sexy Cool,真的是又疯狂又性感又酷,99年再发片,结合当时的互联网风潮,专辑叫Fanmail。这些东西,不在当时亲历,是很难说到共鸣的。几个妹子谈不上漂亮,但是够性感,打扮各有特色,黑人团嘛,风格必然是灵骚。黑人偶像团体的一大优势是逼格高,格莱美就愿意给他们提名啊什么的。TLC早已不复存在,成员之一Left-Eye Lopez已身亡。
Mel C首张专辑里面最红的一首单曲应该是这首,节奏清新,念白爽口。说唱部分来自TLC的Left-Eye Lopez,嗯,这个妹子之后没几年就挂了,世事无常,偶像组合成员都挂了好几个了。
德国3人偶像团体。其实我们熟知的偶像团无外乎美国、英国(最多加爱尔兰),因为他们讲英语啊,trademark因为也唱英文歌所以为大家所知。他们有一首Miss You Finally在妙手仁心里出现过(作为妙手仁心的忠实粉丝我是必须知道的)。这首歌因为张学友翻唱过,所以很多人都知道,而且确实挺美的。
丹麦偶像3人组,貌似是上过天朝朝廷台的。他们红起来的时候我已经对欧美流行乐没什么概念了,所以这也是凭别人推荐选的。
肯定不算boy band,但长得也挺偶像,也是那会儿同学们都爱的团体,也放进来吧。其实我初中时是非常非常爱他们的,磁带当然是都买了,而且有好多歌都是我的挚爱,只选一首的话,现在会选TMD。关于这支乐队可说的实在太多了,只想提一条吧,98年末的时候报上提过当年全球销量前10名的专辑,我记得有泰坦尼克号原声,Celine Dion的Let's Talk About Love,9、10名分别是野人花园和辣妹,还有Shania Twain,此外还有啥不记得了。当时我那个自豪啊,你想想,欧美流行歌曲入门第一年,年终销量前10名我都听过过半了(比现在强),能不得意么。
其实Girls Aloud是2000年后出来的女子组合,不合标题,但是我个人很喜欢所以也放进来了。我喜欢这个组合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谢丽尔啊!美死了!!!以前看X Factor就是为了看她啊!!!阿什利科尔你个混蛋这么漂亮的老婆还出轨!还出轨N次!出轨对象还个个都丑的要死!是嫌老婆太漂亮吗!!!!!!!!
好了不再扯那些昙花一现的组合们了,直奔主题,以下是单飞成员如今混的最好的2个组合,第一个是真命天女,美国3人女子黑人组合。99年的时候我最喜欢看Channel V的一档揭晓Billboard排行榜的节目,这首歌就是那时听到的。当时真不觉得好听,但这几个妹子真是火辣辣的,我看的都两眼发直了!这首歌现在听起来非常有意思,概括起来就是屌丝男滚粗!
这首是真命天女为电影《霹雳娇娃》配的主题歌,歌词是问答式,展现的是和歌名一样的独立女性的力量。真命天女刚出来的时候,看MTV觉得那个金发妹子真漂亮,身材也好,后来碧昂斯红了,才偶然发现她就是那个最漂亮的金发妹子,不过她的身材也太夸张了点……我个人不喜欢屁股那么大的……
碧昂斯有多红,就不用我介绍了,这首歌和上一首歌有异曲同工,都是强调女性力量的。这首歌的MTV……自从看了Justin Timberlake在SNL上的恶搞之后,这首歌就充满了喜感了……
这首太赞了,歌词和演唱配的极其完美。虽然无数选秀歌手挑战这首歌,也有挑战的很不错的,可是仍然没人比碧昂斯唱得更好。
超级男孩,美国组合。这个组合出道初始人气真心不如后街男孩,听听首张专辑也能感觉出,定位不够明显,和太多boy band雷同,而且当年还惹上合同纠纷,本来是个差点就要昙花一现的组合。
结束了和旧东家的合约,超级男孩跳槽到和后街男孩同一家的JIVE,找来同一个制作人Max Martin,出了这张《振翅高飞》,寓意摆脱过去的纠纷,重新做人【误】首波主打歌Bye Bye Bye也有挥别过去的意思。这张专辑在2000年打破了此前后街男孩创下的日、周销量纪录。后来买下来,确实名不虚传,首首动听不说,超级男孩的和声和舞蹈也不输后街男孩。其中一首Space Cowboy也是和Left-Eye Lopez合作的,嗯,挂掉的TLC成员……
超级男孩在大获成功的No Strings Attached后发行了一张Pop,效果尚可,后解散。这首是99年左右他们和拉丁歌后Gloria Estafen为同名电影配唱的主题曲,标准的流行RNB,歌词挺温暖人心的,也是我迄今还存在iPod里会不时温习的歌。
超级男孩我唯一记得住的成员就是Justin,另有一位也开口唱歌的男生忘记了名字,若干年前出柜了。单飞后Justin一枝独秀,所以这个选集把真命天女和超级男孩放在最后,因为这两支团体的成员单飞后成为了天王天后,其他相比都要战五渣(Robbie Williams在英国不算)。这是Justin单飞首张专辑里的歌,这张专辑还是没有摆脱男孩团体的风格,但也有向黑人嘻哈靠拢的倾向。这首歌我还是在Pitchfork编辑的史上500首最佳歌曲的合集里发现的,惊现单飞首年的Justin,那个心情可以体会。而且评价说他成功的改编了……改编了啥?爵士名曲Cry Me A River?我没听出来……这首歌我试过在KTV唱,很失败,很不好唱!
06年Justin Timberlake发行了个人第2张专辑,封面上穿起了修身西装,已不再是男孩偶像。成熟、性感。我那时其实很抵触“流行”音乐,但是这张专辑实实在在改变了我的观念。Justin和小甜甜曾经交往过,据说小甜甜的初夜都给他了,可是……还据说这首歌是写给小甜甜吧。PS这首歌的MTV女主角是女神斯佳丽约翰逊,俩人在拍这个MTV前后交往了一阵,很快吹了。
林一峰写过一篇文章分析为什么单飞后的Nick Carter不如Justin Timberlake,说是贾老板更有创新和打破常规的精神,当然长得好看很重要。不管怎样,贾老板肯定是我的心水啊,这首Suit & Tie在新砖中地位不如Mirrors,可我觉得美极了,现场舞蹈也好看。贾老板我的爱!
直接生成动态播播
制作很精良
真是有时代感的一张精选集啊~90年代的确是欧美组合层出不穷的天下,还记得那个时候的轻音乐杂志... ...
曾经很喜欢HANSON,总觉得他们和一般的组合是有区别的,I willl come to u这首歌现在还是大众汽车的广告歌吧。
虽然很暴露年龄,但这里的大部分歌曲都是陪伴我整个初中时期~!!谢谢!
彼此彼此啊
看到这个歌单,满满的回忆
对于歌单里提到a1没什么特色,这点我是不赞同的。他们的歌艺也许没什么特色,但是成员都是创作型的。这个组合的歌有好多都是成员自己写的。
这样……我还真不知道,感谢补充
很少看到这样用心的精选集了,真棒!
再次听听这么熟悉的组合
青春组合经典
就是那个年代的
好像回到了过去,都是经典!
很用心的专辑,好听!
(第1页, 共106条)
使用手机扫码收听歌单
打开虾米音乐APP
点击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
PabloHoney的其它歌单
收藏了这张歌单的人们...
关注虾米:80后的集体回忆
17款经典科技小工具重温
导语:圣诞节即将来临,这就意味着全家人将欢聚一堂,有可能会打开尘封已久的相册,并且重温童年的记忆。说起童年,必定会勾起很多人的怀旧情怀,也会想起自己最为喜爱的那些小玩意。
在上世纪90年代的十年间,刚好是互联网开始改变我们生活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非常喜欢穿宽松的法兰绒衣服以及高腰的牛仔裤,而科技产品也是非常炫酷的。虽然上世纪90年代的科技市场并不像现在这么先进,产品也不是那么高大上,但是经典是永远无法磨灭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上世纪90年代都有哪些经典小玩意,而它们也必定会勾起80后的童年美好记忆。
在看完《小鬼当家2》之后,每个人都想要一个Talkboy,这个小玩意可以让你录制和播放任何想要记录下来的声音,并且还可以加快或放缓录音,让声音听起来非常可笑。
Sega&Genesis
Sega&Genesis是绑定刺猬索尼克(Sonic&the&Hedgehog)游戏进行发售的,它于1988年在美国地区上市发售,但是直到90年代才真正赢得用户的亲睐。
索尼随声听
可以说,索尼随声听是很多人无法忘却的经典回忆,它伴随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每个人都爱它。
&Easy&Bake&Oven
对于80后来讲,大多数人都玩过过家家,&Easy&Bake&Oven儿童烤箱就是一款经典的过家家工具。&Easy&Bake&Oven儿童烤箱可以在没有大人陪伴的情况下使用,烘烤出各种小饼干,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增加了过家家的趣味性,可谓&一举两得&。
《超级马里奥》
当把《超级马里奥》游戏盘插入到任天堂64游戏机中之后,我们就可以持续玩个几个小时。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
责任编辑:许巧艳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名企动态: |
标志着Windows迈出个性化计算的第一步……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newhua.com页面已拦截
无锡网警提示您:
该网址被大量用户举报,可能含有恶意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世纪90年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