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没有教养饭桌上就能看出,这熊孩子为灭虫把楼烧了实在让人气愤

大风号出品
每个嚣张的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懂事的家长!
昨天刷微博刷到一条特别揪心的新闻:长沙2岁女童被一位男孩故意抱上电梯,乘至18楼后她走了出去,坠楼身亡。监控录像显示,这位小女孩和两名五六岁的大孩子一起进了电梯,男孩恶作剧般地按了高层,走出电梯。小女孩紧随其后,却又被男孩抱回电梯,一个人被关在电梯里。两岁大的女孩对自己的险境尚且懵懂,但封闭冰冷的电梯让她本能地心生恐惧。她拼命跺脚、哭喊,但都无济于事。随后电梯上升至十八楼,小女孩摇摇晃晃地出了电梯,一脚踏进未知的地狱。最后的结果就是小女孩因为无人照管,一脚踏空楼梯间的空袭,摔下了楼!!!!!!!!!从18层!!!一个2岁的小女孩!!!她才两岁,还没有完整地和这个世界相识,就已经匆匆作别。△ 悲剧的发生有多方面原因:物业监管不力,监护人大意疏忽,相关人员都难辞其咎,但那个小男孩的行为也同样引起我们的反思。这起事故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每一个曾用“他还是个孩子”开脱的家长脸上。带孩子上亲戚朋友家做客,孩子乱翻乱拿,随意损坏主人家的私藏,家长要说:“他不是故意的。”带孩子出门坐高铁飞机,孩子大声喧哗,追逐打闹,影响其他乘客休息,家长要说:“小孩子就是爱动。”带孩子去商场逛街,孩子东摸西蹭,甚至去掀别人更衣室的门帘,家长要说:“他还不懂事。”“他还是个孩子”“他还小不懂事”“你这么说一看就是没带过孩子的人”家长为熊孩子行为的开脱都建立在同一个基础上,即孩子是不懂事的,对自己行为的对错分不清楚,所以应该得到周围人的谅解。于是,熊孩子和熊家长们的“光荣事迹”走向了社会新闻版:泰安12岁少年被同学推下楼梯,施暴者家长说这是孩子玩闹;苏州11岁男孩偷开车撞死无辜路人后逃跑,家长也跟着“失联”逃避赔偿。包括这次的电梯事件,微博下仍有这样的声音: “两个男孩子年龄比较小,没有预见后果的能力”“网上的批评太过分,他们毕竟只是恶作剧,谈不上作恶”。这还谈不上作恶?微博上有一位网友这样说:带女儿上乐高,大家一起玩的时候,几个四五岁男孩用乐高做手枪,就专门对着我女儿开枪,我女儿小,吓得直哭。当时觉得没什么,看着视频想想真是害怕,对于这几个小男孩来说,对自己弱的对手下手也许是本能选择。最大的恶,是作恶而不自知。而家庭教育的作用就是管好这份不自知的恶。△ 我的邻居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二人育有一个可爱的小儿子。有天傍晚碰见他们带着孩子散步,孩子爱玩闹跑得快,冷不丁撞在了小区的铁门上。这时邻居两夫妻的反应让我非常意外:他们俩一个赶忙抱起孩子又摇又哄,一个开始一边用力拍打铁门,一边拍打一边说:“打这个门,它坏,都怪它把我的宝宝撞疼了!”我感到疑惑,便问年轻的妈妈:“孩子摔倒了,你打门干吗?”她说:孩子在哭,总要替他出口气吧。只要孩子不哭就行了——这也许代表了家长的意愿。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心里都知道正确的答案是教孩子小心,以及今后如何保护自己,避免伤害。但在那一刻,却只想着采取最快速的解决方法:只要他不哭就行了。我很想问,出错以后,家长不是教孩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或别的物件上。那么孩子长大后会不会凡事都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遇挫便会怨天尤人呢?△ 有的家长认为,“爱闹”是孩子的天性,应该包容他们,释放他们的天性。别以为孩子“不懂事”,他们只是没家教。不懂事说的是孩子不谙世事的本性,没家教却是刁蛮任性,让人讨厌。别以为孩子小,越良好的修养,就越要从小培养。一味宠溺,让孩子连最基本的礼貌和教养都没有,是为人父母的失败。况且,他还是个孩子,那你呢?钱江晚报上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外籍刘先生乘坐高铁,对面坐着三个家庭,每家几乎都有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几家人似乎是亲戚,大人们聊得热火朝天,孩子有了玩伴,也兴奋地在车厢走廊里跑来跑去。正是午后困倦的时候,周围的乘客有一大半被吵醒,刘先生开始和那些家长们理论,希望他们能够管一下自己的孩子。其中一位父亲撇撇嘴:“他们还是小孩,你管什么管。”见与大人沟通无果,刘先生转而斥责孩子,警告他们不能在高铁上嬉戏打闹。结果原本一直对男乘客视而不见的母亲,见到这一幕,二话不说冲上前,啪啪就是两巴掌挥过来。这位乘客被打得不轻,眼球肿胀,眼镜断裂。而事后记者采访大人的女士时,得到回应:关我什么事,不想说好吗,不想说。“熊孩子”是一个典型的“知易行难”类问题。人人都知问题出在“熊家长”身上,但“熊家长”往往冲动易怒,破坏力惊人,教训起来谈何容易。这位刘先生大概是来中国时间还不够长,不了解在中国个人挺身而出维护公共秩序的风险。只是不知道这一巴掌,会经过多少年,藉由另一个忍无可忍的乘客,打回到熊孩子的脸上?△ 父母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并不是一张房产证或一部车,而是立足于社会的教养。张鸣曾在《熊孩子背后有个熊大人》里这样说:好习惯不见得会传代,但坏毛病一定会遗传。熊孩子之所以熊,恰是因为有熊大人在前面做榜样……不会过公共生活,是我们的老毛病,这个毛病,需要教育,需要改,从小就得把这个道理灌输给孩子,用合适的行为模式影响他们。你脱口而出的辩解,不只是说给面前亲戚、朋友或陌生人听的,更是说给孩子听的。斯宾塞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说,进行正确教育的主要障碍不在于儿童,在于家长。家长不负责任的托辞,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强化着这样一个印象:孩子你没错。而周围人的容忍,则又进一步强化这个信号:你的行为,不会带来任何的后果。孩子虽然单纯,但感知能力远比大人以为的要敏锐,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据说,孩子在三到六岁时就已经形成了90%的性格,人生接下来的数十年不过是10%的范围里微调而已。这个说法也许有失偏颇,但我的确相信,一个人的性格,会在他开始认识和接触世界的短短数年间成型。孩子不可能一辈子都是孩子。等他的年龄走在心智前面时,这个世界就不会再继续包容下去。我妈有个同事,说起自己的女儿总是特别骄傲:“我姑娘可厉害了,她个子虽然不高,却让班上同学都对她服服帖帖,连老师也怕她。上次她号召全班不上课被班主任罚站,第二天就叫来一群人把老师打得钻在讲台底下不敢出来。”看到她眉飞色舞的样子,我突然就理解了为什么她的女儿小小年纪就目无尊长、性格暴戾。△ 世间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教养本身就是一个让天性和社会性慢慢磨合的过程。聪明的父母会把这份教养,灌注进生活中的点滴。浙江衢州一书店店员开门营业时,发现门缝里塞了一张纸条和40元钱,上面写:"我教子无方,儿子在你店里偷了四本画书。本应带儿子来道歉,没开门,对不起。郭德纲曾戏言:“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出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示爹的教养。”不分青红皂白的家长比熊孩子更可怕。有一次去武汉凯德7楼吃饭,一对母子坐我们对面,过了一会儿,她家孩子跑到个隔壁桌上坐在一男的旁边,那男的很尴尬。接着服务员端上来一盆螃蟹,小孩用手就去抓着吃,后来这男的估计不耐烦了,就把这孩子的手甩到一边去,结果这小男孩起手就要打人家,结果把人家男的也搞毛了,直接就动手打了这小男孩一下。孩子的妈妈跑过来开始质问,即使我家儿子拿了你的螃蟹,你也不应该动手打人,他毕竟是个孩子,而且小孩子在餐厅里面跑跑跳跳是很正常的事情,去抓别人的菜也是正常的,喜欢拿东西是我家儿子的习惯。最后还骂那个男的是禽兽。小孩子在公共场合跑跑跳跳是正常的,去抓别人的菜也是正常的,这两个“正常”仅仅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你自己的,不是全世界的,OK!孩子在家里哪怕是摔了一整屋的东西都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出来了对别人造成了影响就不正常了。记得我们做小孩的时候,也是常常被爸妈带着到亲戚朋友家做客。想起那个时候的家教真的很严厉,吃饭不能端着饭碗看电视,吃饭的时候左手必须端着碗不能搁在饭桌上。小时候,我挑食,喜欢在菜里面挑来挑去,然后我爸一筷子就打过来了,训斥道:你以后在别人家里做客也是这个样子吗?那时,我真的才7岁。到别人家里做客,像现在的孩子去碰人家家里的东西,在我们那个时代简直是闻所未闻。一般到别人家里做客都是老老实实的坐在父母亲旁边,家里的小主人邀请你过去玩,都得看爸妈的眼色,同意才能过去。要是把别人的东西摔坏了或怎样,那一个大嘴巴就扇到脸上了。虽然我不认同以前教育孩子的方式,但至少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家教。我觉得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缺德的家长。我记得我们的国家从古至今一直都非常重视家教,门风之类的,但得不到传承。现在很多家长教孩子就是“你高兴就好”很随意的那种。正是这种溺爱导致了熊孩子现在越来越多。这个跟文化程度真的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我见过农村里出来的孩子很有礼貌,也见过有高干子弟出来的非常放纵。听说过有天生聪明的孩子,也有天生迟钝的孩子,但还真的没有天生就没教养的。熊孩子要是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他根本就不可能熊。所以如果你不幸遇到熊孩子,那么千万别和他们的爸妈去理论,其根源问题就在他们的父母亲那里,如果你碰到的孩子够熊,那么他们的爸妈更加变本加厉不好惹。家长要清楚的知道一个孩子看见家里的大人经常说脏话,他会学;一个孩子看见家里的大人虚伪狡诈,他会学;一个孩子看见家里的大人势力小心眼,他都会学;所以,你在家里是怎样的言行,那么你的孩子未来都会毫无保留的复制到自己身上。我记忆中比较深刻的一次是在电影院。一个熊孩子在观影过程中,从第一排跑到最后一排,然后有从最后一排跑到第一排,整个影院的人都不知道他哪里来的那么多力气。最后实在没办法,有的观众就把负责人叫来。直到工作人员来了之后,他妈妈才冒出来对着工作人员说:他在家就是这个样子,到处乱跑习惯了,而且男孩子嘛,总是那么爱调皮的。男孩子调皮没错,但正因为你家孩子的调皮,让整部影片没有了色彩,让观众没有了心思去看电影。你是她妈,你能容忍,你孩子这样在电影院中捣乱的时候,或许你压根就没有想过其他任何一名观众的感受。说实话,碰见这样的孩子,很想对他们的家庭说:如果你是“邪恶”的,那我们又何必提醒自己你还只是个孩子。也曾经看过那些年龄很小,却嚣张跋扈的孩子。一手被爷爷牵着在公交车上,一边下车的时候使劲推旁边的人,还凶神恶煞的吼道:给我让开,全都给我让开。同时也看到过那些家庭教育良好的孩子,从张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被他们礼貌的家教所征服,对这样的孩子越看越爱。我们都很讨厌熊孩子,但真的不是这些孩子不懂事,他们的素质完全是因为没有家教。家长是孩子言行的责任人。孩子的言行不仅代表他自己的形象,更代表了他的家教。曾写过一篇探讨熊孩子的文章,读者留言说:你说得都对,但真正遇到熊孩子和蛮不讲理的家长时,我们除了愤怒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呀。其实是有的。《古尊宿语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熊家长。当你面对熊孩子,用你的方式把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规则、礼仪、道德标准讲给他听时,他是听得懂的;但你觉得“长大了他自然会懂”,可能他就永远不会懂了。往期精华回顾英国签证获得英国绿卡的十种方法及攻略-2017最新关于英国移民,你应该看到的第一篇文章-黑幕与内幕2017年第一季度英国移民数据分析英国生活中国留学生留在英国的唯一标准和唯一方法实战:英籍华人申请父母团聚绿卡指南留学生英国居住满10年申请绿卡攻略大叔宝典取得英国公民身份的4种途径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假装在伦敦孩子有没有教养,看他在饭桌上就知道了【zt】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去餐厅吃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说话大声、转盘子、丢食物、撒泼哭闹· 没吃几口就乱跑,从客人身边挤进餐桌·&扒着自己喜欢的菜吃,碗里剩下一堆菜· 在盘子里拨来拣去·&孩子跑来跑去,大人一遍一遍地找孩子,呼唤孩子吃饭· 孩子的家长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作为目击者,通常第一反应是:这孩子没什么教养。有人说:从一个人拿筷子的样子就能看出他的出身,一个人在吃饭时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举止最能看出他的修养与内涵。仅仅是一顿饭的时间,就能看出孩子背后的家教。餐桌是教养的课堂餐桌上,孩子学会分享和感恩很多家庭在吃饭的时候,对孩子搞特殊化,有什么好吃的先给孩子,只关心孩子爱吃什么、要吃什么。特别是爷爷奶奶,好菜总放在孩子面前,孩子全吃光,奶奶还很开心。结果是孩子常常霸着自己爱吃的食物,决不允许别人动一筷子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自私,其实孩子不是一开始就是自私的,而是很多的时候,大人给了孩子“唯我独尊”的错觉。要知道,每个小孩子都十分在意吃的,所以在饭桌上就能造就一个自私的孩子。餐桌上的分享和礼让,看起来是很微小的事情,但这日积月累的细节却能帮助孩子学会爱和感恩。餐桌上,孩子学会礼仪和教养不少家长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从小就被告知很多吃饭礼仪:吃饭时不能吧唧嘴,吃有吃相、切忌“吵”、“挑”、“剩”。但如今,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关注的重点往往是饭菜营不营养、孩子喜不喜欢、吃得多不多……唯独忽略了孩子在餐桌上的教养。人是社会性动物,饭桌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场合之一,餐桌上的礼仪与修养,对孩子未来在社会上生存很重要。在餐桌上,孩子的肢体语言无声地和他人进行交流,是否有涵养,是否得体,是否有风度,马上就能显露出来。饭桌看教养,细节看人品。“餐桌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课我们所说的“餐桌教育”不是指在吃饭时间责问、训斥、教育孩子,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而是餐桌礼仪、用餐习惯的教育。比如父母把吃饭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别总满屋子追着喂,要让孩子知道——到点就应该吃饭,不吃就没得吃。比如少给孩子开小灶:孩子2、3岁牙差不多长齐了,可以让他跟着家里人吃一样的饭菜,引导孩子让给老人,感受礼让和分享带来的快乐。比如教孩子正确的餐桌礼仪:餐桌礼仪比起单纯的说教,更是具体的身教,父母务必做出表率,告诉孩子哪些是好的行为,哪些是不好的行为。有的父母常问,孩子良好的教养到底该如何培养?其实教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没有秘诀,它就藏在像餐桌这样不言而化的地方。原文:
这些回帖亮了
不说别人了,就说我自己。小时候父母在餐桌上的教育很严格,筷子要拿的标准,吃饭要端起碗,不能拨菜,筷子不小心掉了要吃“板栗”,不能用筷子敲碗敲盘子,不能竖着把筷子插碗里,吃饭不能吧唧嘴。
,,,,,
论熊孩子的养成
坐火车的小孩双手赞成
不说别人了,就说我自己。小时候父母在餐桌上的教育很严格,筷子要拿的标准,吃饭要端起碗,不能拨菜,筷子不小心掉了要吃“板栗”,不能用筷子敲碗敲盘子,不能竖着把筷子插碗里,吃饭不能吧唧嘴。
该回帖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用教养这个词,着实有点过重了
双手双脚赞成!我媳妇小侄子吃饭,想吃的放自己面前下手抓,不想吃的吃一口,直接扔一边,喝粥的响声能把我儿子从睡梦中惊醒!
难以想象现在这批熊孩子以后长大到了社会会怎样,个个都娇生惯养,将来社会上谁都不服谁都是地雷
我想起孔融让梨的故事了
引用7楼 @ 发表的:难以想象现在这批熊孩子以后长大到了社会会怎样,个个都娇生惯养,将来社会上谁都不服谁都是地雷这样才好啊,jr用心教出来的孩子才能脱颖而出
他就是个孩子!!这种言论一出 你没法讲
引用8楼 @ 发表的:我想起孔融让梨的故事了我见过现实中的孔融让梨 但是结果不太美好
小孩子让我大梨后 我也没客气 一口就这么下去了
孩子立马就哭了 说叔叔是坏蛋 朋友在边上尴尬的笑
说一般情况别人都会把大梨还给孩子 还会夸几句 这次没想到老兄你这么实诚
搞的我看着咬着一口的梨 哭笑不得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不,细节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真的,同样,小孩子的教养能体现出父母的教养。至少大部分情况是如此
引用11楼 @ 发表的:我见过现实中的孔融让梨 但是结果不太美好
小孩子让我大梨后 我也没客气 一口就这么下去了
孩子立马就哭了 说叔叔是坏蛋 朋友在边上尴尬的笑
说一般情况别人都会把大梨还给孩子 还会夸几句 这次没想到老兄你这么实诚
搞的我看着咬着一口的梨 哭笑不得这,就有点虚伪了。。。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如果老人长辈没上桌开动我胆敢先动的话,那顿我就没得吃了……至今我出去吃饭都不是先动的那一个……
引用4楼 @ 发表的:不说别人了,就说我自己。小时候父母在餐桌上的教育很严格,筷子要拿的标准,吃饭要端起碗,不能拨菜,筷子不小心掉了要吃“板栗”,不能用筷子敲碗敲盘子,不能竖着把筷子插碗里,吃饭不能吧唧嘴。小时候家里来客人了,我跟姐都是在厨房吃饭的,妈妈从不让我们上桌,还假装告诉我们,上桌了你两抢不到菜的,好吃的我都给你们夹好了
我的家长从小对我的要求就是吃饭嘴巴不能张嘴有声音,因此挨了不少打,只要不合格就是拿筷子打一下。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孩子有没有教养,看他的父母如何言传身教的就知道了。
一个是吃饭、一个是出门、一个是待人接物
这三个地方就看得出孩子的家教怎样,或者直接体现出家长的素质怎样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这就是教养
有句骂人的话叫有人养没人教
恰恰就是说的这种基本礼仪缺失的现象
先做人,后做事
连尊重同桌吃饭人这种做人的基本礼仪都不懂的人
说没教养毫不为过
吃饭吧唧嘴可以说是最没教育的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735人参加团购429.00元&799.00元
1890人参加团购1229.00元&1399.00元
1777人参加团购755.00元&899.00元
125人参加团购386.00元&969.00元
115人参加团购146.00元&229.00元
392人参加团购568.00元&1099.00元
1213人参加团购488.00元&899.00元
912人参加团购119.00元&499.00元
1656人参加团购229.00元&699.00元
106人参加团购399.00元&799.00元
2861人参加团购269.00元&849.00元
182人参加团购69.90元&147.00元吴强,政治学博士,自由撰稿人。
没有熊孩子的国家:德国人的教养是如何炼成的
在今年,也是路德在维滕堡教堂贴出“九十五论纲”500周年之际,重温这条从路德到康德的转型之路,或许才是了解一个“没有熊孩子的天堂”的最好方式。
21世纪的社会治安好转了很多,小康社会日益成真的时代,充斥公共场所和社交媒体的,似乎都已经转移到熊孩子身上了。无处不在的熊孩子,以及他们的老年版――那些被称作“坏人变老”的一代,和熊孩子们在公共场所的肆意吵闹类似,也会在公共场所肆意伸出咸猪手、霸占座位、随地吐痰、辱骂他人、裸露生殖器等等。只要环境不变,这些熊孩子和年老版的互相参照,待他们长大,就会发育成为精致版的熊孩子,弥漫整个世界。对此种未来,新兴中产阶级除了忧虑和不能忍,好像并无办法,连所谓“贵族学校”都可能是熊孩子的生产机器。不过,在熊孩子们最终占领星球之前,世界上至少还有一个“没有熊孩子的天堂”,那就是欧洲,尤其德国。那里不止生产甲壳虫汽车、Rimowa和儿童绘本,还堪称没有熊孩子的国度,可以为中国的中产阶级父母们提供一个教养的范本。譬如说,在德国的公车中部,也是停放婴儿车的位置,随着公车停靠上下,常能看到德国小孩和土耳其小孩、阿拉伯小孩以及非洲小孩共处平行的场景。然后,最经常发生的情形,就是这些外国小孩们在婴儿车里哇哇大哭,需要父母不停安抚,而德国小孩往往就和周边乘客一样安之若素,继续瞪大眼睛瞧着婴儿车顶的玩具。这一情景无关任何种族主义,只是多年来个人的直接观察结果,也为许多朋友的观察所证实。类似的,如果造访当地朋友,遇到抚养婴儿的家庭,也无数次重复着几乎完全相同的一个情景:不足岁的婴儿被放在婴儿房的地上,当然地上铺着一张毛茸茸的羊皮毯,婴儿一个人安静地望着头顶婴儿架上的玩具,父母则在另一间的书房工作,互不干扰。每年探望这些朋友家庭,谈的话题自然也离不开孩子,诸如托儿所和幼儿园问题、政府的儿童补贴金、难民危机后的幼儿园吃猪肉问题、上学小孩路上安全问题等等。这些德国家庭的孩子也要忙于各种滑雪、舞蹈、钢琴课,还有额外的中文课,可是一年年就保持着安静、活泼、和教养,在中产阶级父母的抚养下长大,时刻准备着脱离家庭,融入社会。我还有一些来自德国上流社会和半失业的朋友,如果比较他们的孩子气质和家庭抚养,几乎看不出阶级差别。然后,在德国社会,日常生活和公共场所几乎找不到所谓熊孩子。在公车、火车和几乎所有公共场所,人们总是轻声低语,见面打招呼,进出留门。绝大多数人日常穿着也极尽朴素,一眼望去灰黑蓝。例外的情形也有,就是每年狂欢节或者啤酒节的时候,那可能是德国人民最放浪形骸的季节了,火车站变得和伦敦的周末街头一般,躺满喝醉酒的男女青年,也是每年强奸案、抢劫案发案率最高的几天。平素日子里,严肃的德国人也只有在天体海滩上展现快乐的一面,那是忍受每年复活节假期或者暑期高速公路爆堵塞车后换得的自由。偶然入耳一片喧哗,不用抬头就知道是美国人或者中国人,偶见花枝招展跟环境不搭的也多半来自中国。就像国内的情形,公共场所无一不处于严重噪音污染中,总有人在地铁车厢上旁若无人地放声看视频、长时间打电话、吃包子;上下电梯难得遇到耐心等候或者留门的,总是不停地按关门键;街道和公车、地铁一样,总是被高分贝的音乐声、广告声占领。更有一次在健身房,我向旁边的跑步机用户抱怨,希望调低机前电视的声音,说“这不是家里”,得到的回答却是:有什么区别吗?无语的我只能暂时离开,默默举铁。通常看来,这一分别,只是中国人和德国人在群己权界上的差异,包括对身体安全距离的感知差异,或者对隐私概念和公共性的认知差异,就像大多数中国人永远喜欢唐人街的喧嚣,这似乎也是广场舞的正当性的心理基础。这种差异,也很容易被归为国民性或者国民素质的差异,尽管所谓国民性(特征)已经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在一个世纪前流行,也同样容易被今天的知识分子所否定。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国民对于自我身体的感知和控制,如同福柯所强调的身体规训问题,却伴随着启蒙时代以来从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的转型,也就是查尔斯?泰勒的名著《世俗时代》所努力揭示的,身体的浮现,与新教伦理一道扮演着世俗时代形成的关键,它联结着个体和整体,也联结着基督徒的生活和人们对社会秩序的想象。而所谓熊孩子现象,理论上说就是轻微的逾矩行为,尤其是对公共秩序的破坏,却如同那些在公车上啼哭的婴儿,仍然停留在肛欲-啼哭的反应模式中,仿佛永远没有断掉的脐带,在父母的庇(溺)护(爱)下为所欲为,并没有准备融入现代社会以陌生人团结为中心的道德体系。这通常是各国轻微犯罪法庭对付的问题,对屡次违反的青少年――熊孩子通常以感化院、教养所、工读学校来矫治。而有意识的群体逾矩,则是社会运动或社会抗议的范畴,他们以故意冲撞社会秩序来挑战社会主流意识,促进社会变革。只是,在中国,没有轻罪法庭,工读学校和劳教制度也取消了,很多熊孩子的自觉不自觉破坏也够不了治安处罚,加上警察无心搭理或无力处置熊孩子的破坏,他们被视为家庭(间的)行为。公共秩序只是中产阶级的奢望,他们也没有办法对付属于自身阶级的熊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捣乱。所以,如果从反例――没有熊孩子的德国细究下去,就能发现熊孩子所涉及的不仅教养问题,在德国还以另一种非常特殊、近乎民族特征也就是国民文化养成的方式体现出来,影响了德国的民族主义、教育体制、和社会类型。教养所谓教养,大概是中国人民最近几年最为关心的一个词了,似乎所有的社会新闻都围绕着教养在打转。一切的社会冲突、阶级认同、婚姻问题等等,都被归结为教养。只是,奇怪的,至今还没有围绕教养滋生出一个新的产业。人们似乎也只是简单地把教养等同于教育,对学区房的争夺也因而代替了一切。这不奇怪,新鲜的中产阶级自身还在迷茫,夹在各种小的、老的熊孩子中间,并不知道如何真正地教养孩子,有的干脆把责任推给学校,或者只是想把孩子送往海外上高中,更有理想主义的最多把孩子送到打着华德福招牌的学校,全然不知中国的各色田园华德福已经在教授国学,和华德福的自然教育理念根本相悖。而教养的本义是parenting,泛指父母养育,在传统阶级社会中,教养几乎就是绅士阶级养成和阶级再生产的代名词,特别是礼仪行止、阅读交谈、见识气质和价值观等,与学校教育所形成的口音和古典修养等相得益彰。但在现代公民社会的背景下,教养很大程度上与公民教育有关。不止是现代公立教育体制承担公民教育的责任,传统属于私领域的家庭也同样需要在教养中践行公民教育,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尤其突出地体现在移民子女的教育和融合问题上,也会反映在暴发户为得到主流社会承认所面临的障碍,例如购买超出自身负担能力的豪华房屋或者奢侈品就会被认为缺乏教养。在德国,教养的标准已经融为国民标准,包含了一些传统被认为属于德国国民性的特征,如秩序、守时、清洁、节约、能干、勤奋、严肃、彻底、职责、忠诚和正直、保护和捍卫、热忱、单纯等。其中,有些源自骑士精神,有些源自新教伦理,还有些源自德国近代思想浪潮对古希腊文明的憧憬。相形之下,中国传统的“礼、智、勇、仁、信”到今天几乎被人淡忘,这些早熟的道德标准并未完成它们从传统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和继承,也未能变成今天中国人-熊孩子的行为规范。而德国的这些道德标准,都不同程度地曾被德国的著名诗人、文学家、知识分子推崇、赞美过,而融入德国文化传统,成为每个家庭教养子女的准绳。例如,1901年出版的《妇女当家庭医生》(Die Frau als Hausartztin),初版800多页,甫问世就成为畅销书,也是德国中产家庭的常备手册,到1913年销量突破100万,且不断修订,篇幅增加到1000页,最后一版一直印到1993年才告结束,总销量336万册。这本家庭医生手册,涵盖女性和青少年的身体、生理、生殖、卫生、清洁、疾病等等几乎所有身体卫生和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初版也早早涉及了青少年手淫等性问题,虽然以现代眼光看未免保守,但在当时已经很是开明、医学化了,而且屡经修订。作者安娜?费雪-杜克尔曼,作为军医的女儿,是德国最早的女医学博士和执业医师,第一次以女性卫生的角度详尽教导家庭和妇女如何培养儿童的成长,从洗澡洗衣到疾病护理,甚至包括如何矫正儿童读书坐姿的细致插图。这些都是教养的内容,犹如小时候家父母总是提醒我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绝对容不得葛优瘫,而且白天不能沾床、早晨起床一定要自己整理内务等等。这本家庭妇女治理家政的“黄金宝典”,因此堪称现代德国以身体为中心的家庭教育的先驱,大大提高了女性地位和以中产阶级为中心然后扩散到所有德国家庭的普遍教养水平。在查尔斯?泰勒看来,这也许最好反映了德国社会为进入现代化也就是朝向世俗时代转型的准备,其意义不次于一场大革命前的准备,如考茨基曾经所说,不是准备革命,而是为革命而准备。事实上,在泰勒的《世俗时代》――这本关于现代性的大学必读书里,过去500年从宗教生活向世俗生活的转变正是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始作俑者是马丁?路德,连同随后跟进的加尔文,他们共同以一种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宗教改革重新定义了社会秩序的目标,不再是跟随上帝的方式,而是人间福祉,追求秩序的力量也不再从上帝支取,而是依靠属人的能力,也就是从因信称义出发衍生的个人主义的兴起,催生了洛克、格罗秀斯等等对政治秩序的想象,尤其是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之隐喻所代表的个人主义和经济秩序的关联想象。而那些清洁、严肃、能干、严谨等等19世纪以来德国国民性的建构,正是路德以来德国宗教革命所唤起的个人主义和知识分子如康德对道德社会的秩序想象两者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年,也是路德在维滕堡教堂贴出“九十五论纲”500周年之际,重温这条从路德到康德的转型之路,或许才是了解一个“没有熊孩子的天堂”的最好方式。路德张贴论纲的大门Bildung其实,这些关键词中,如“能干”(Tüchtigkeit),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含义,很难翻译成其他语言。德国朗氏法语字典把它译成“一个人所具有一切所需的能力”(qui a toutes les qualités requises),而朗氏的《英语学生大词典》中根本就不译,只是列举了一堆近似词,如capable, efficient, competent, qualified, clever, skillful, proficient, experienced, excellent等等。而在德语语境中,能干和美德(Tugend)词源相同,兼具伦理价值,包含对一个人出色才干的肯定,个人的表现也就同时具有了社会评判的意义和关联。与此类似,德国的教养概念体系中有一个最为核心却也是难以翻译成其他语言、因此不具普世性的,是Bildung。它不同于教育education,或padagogy, 可能是德语中一个最难以捉摸、却最有德国文化特色、也能代表德国制度真实的概念。譬如,加上前缀Aus构成的Ausbildung,是泛称学历教育的意思,德语口语中的常用词,却可以包含中文语境下学历教育之外的自学和其他学习方式。尽管德国有着世界上可能最为严格的法律(例如一部在纳粹时期通过的专门法律至今有效,禁止德国以外获得的博士在德国自称博士),但是有些政客还是设法通过函授和抄袭获得文凭,后者一经查出就身败名裂。不过,最励志的莫属前社民党总理施罗德,虽然早早就因家境原因脱离了学历教育而分流在职业教育轨道,但是18岁后干着地盘工人和销售职员的同时坚持上夜校,1966年22岁时通过了高中毕业考试,并取得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法律的资格,十年后通过了第二次法律国家考试,开始了律师尔后政客生涯。施罗德如此漫长的学习,堪称 Bildung理念的化身,也能代表典型德国人的成长历程,特别是那许多在大学里一泡就是十几年的学生,社会对大学生的宽容和优待也来源于此,仿佛德国哲学家阿尔多诺的解释:Bildung就是让等待成为可能。这不就是最契合资本主义的“迂回生产”精神吗?只有足够陈酿的葡萄酒和威士忌才能卖出好价钱,注入工匠精神的机械设备和耐用消费品也如此,连德国的职业培训制度甚至劳资集体谈判也遵守这一精神。对德国人来说,在教养的意义上,Bildung是有着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它包含着个人应当努力去完善自我的目标。换言之,它不同于通常的教育,因为它是不可见的、严格个人化的,意味着一种异质性的教育,而非标准化的、可以客观标准衡量的教育。也与通常的父母和教师教育相反,这些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的工作多少都是可替代的,可以由他人取代。字面上,Bildung则是不可替代的,英语世界也只能照搬,还有一系列英文的近义词,如formation, growth, shape, training, education, culture,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culture, refinement, good breeding等等,合适的中文意思也许是“养成”,意味着在教养和教育的同时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天赋进行自我完善。在德国,这种教育理念被认为是塑造所有人道德标准的传统智慧,也塑造杜克海姆所说的社会化方法(socialisation methodique),而构成社会的支柱。贯穿了从17世纪到洪堡教育模式再到今天的德国教育的核心,也是真正的华德福式自然教育方式所秉持的,按照人的天性自然发展,每一个人最终都能够成为不一样的人,也是充分发展的“能干”的人,兼具个人主义和道德义务。或许,德国这一关于人的发展的理念,才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来源。事实上,按照霍布斯鲍姆的说法,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原型本来就源于新教衍生的与共济会、烧炭党类似的、前身为在日耳曼移民劳工基础上形成的日耳曼大众社的正义者联盟。而历史进程中的Bildung,也正是从过去500年的新教革命引发的社会变革基础上一步步演变而成。对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奥古斯丁。在实用和享受的区别上,奥古斯丁把Bildung归为享受一边,区别于实用。 Bildung-养成教育是对它自身价值的肯定,而非为了实用或功利的目的,13世纪建立的方济各会的托钵僧们也始终践行这一神学修养的原则。至今仍然在德国偶尔看到年轻的芳济各行游僧人,他们要独自在工地或者农田一边打零工,一边传道,像黑森武士一般度过若干年这样的苦修,才能完成学业。方济各会修士这种漫游、独自苦修的方式和传统经院不同,跨越了现有社会领域和秩序空间,恍如另一种中国人眼中的“熊孩子”,却孕育了14-15世纪大批出色的神学家,包括兄弟教会道明会的阿奎那,也与德国的漫游传统相契合。慕尼黑的今天还有古老的芳济各啤酒,而Bildung的个人养成教育传统也保留下来。譬如说日耳曼人森林流浪传统衍生出的流浪武士,在地中海国家充当雇佣兵,功成名就者就跻身骑士和年轻贵族,形成近代德国史上最重要的容克阶级,塑造了普鲁士军事传统,堪称另一种Bildung-养成教育的典范。在海外,他们还参加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双方,也是战后法国海外军团的主力,参加了奠边府战役,至今仍然是梵蒂冈瑞士军团的主要兵员。不过,将这种个人的学习推广到所有人,特别是普通德国人,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功劳。新教的核心是神恩和敬虔,信徒与上帝间的“因信称义”的直接沟通,代替了传统家庭和共同体的脐带联系,也产生了世俗社会中一种新的平等和团结的可能,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模式。虽然他一方面在诸如《加拉太书注释》里借保罗之口否定世俗律法的重要性,认为单单遵守外在的品行并不能成为基督教,但是在1521-25年农民革命中转向维护世俗权威和秩序。在1524年的动乱时局中,路德从维滕堡写信给德国各城市建立学校的委员会,“对男孩和女孩来说,最好的地方就是学校……世界需要善良的和能干的男女从外部来维护世俗地位,这样才能帮助公平地统治国家和人民,妇女也才能教育子女和仆人并维持家庭”。在欧洲中世纪的转折点,第一次,由路德强调了对所有人特别是妇女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世俗、教育、家庭和秩序就这样从路德开始,成为新教对社会的想象,开启了一个世俗时代的转型。远在日内瓦的加尔文更为政治化和积极,但对这个德语词并无多少体认。他所坚持的,如在《基督徒生活的黄金手册》中,是关于基督徒的敬虔即盼望永生是会产生正直行为的,呼吁信徒们节俭生活。这种加尔文主义对信徒个人的永世默想的推崇,当遇到大航海时代将大自然带入人类的道德想象后,如泰勒所说,从不同方面改变了我们。这可以解释美国西部荒原对新教徒的震撼,也同样可以解释一个自然科学时代的开启对德国民众心智的重塑和对新秩序的想象。其后,如路德所愿――他被1525年起义的农民批评为“诸侯的宗教”而不是“人民的宗教”(路德本来就因得到萨克森选帝侯的庇护而免于教廷的惩罚),宗教改革所引发的连绵不断的宗教战争最终促成了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现代世俗国家的基本政治秩序。然后,一切新的概念和方法,无论是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政治算计,还是配第的经济计算,或者哥白尼的革命发现、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康德的理性研究,终于在人文主义和启蒙主义的浪潮下相继涌现,代替了陈腐的宗教语言和幽暗的时间维度。只是,加尔文主义的美国新教徒只有到1928年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向他们揭示了萨摩亚人的青春期――那种充分自由发展的可能之后,才意识到德国式养成的自由。而在德国近代前两百年,德国的浪漫主义和人文主义时代,这种自由发展的养成教育继承了“基督教要占据内心”的教诲,不是侧重发展个人能力,而是如当时德国哲学对整体性的强调,把个体当作集体的单位,注重从经典中培养“内心的提高和贵族意识”(洪堡语),对新兴科学的态度也是融入生命,强调研究和学习的统一。这也是洪堡大学模式的精髓,追求在近代科学体系中完善自我。应该说,中国社会(特别是知识界)过去数十年对科学、知识和生命的态度也是如此,而且很好契合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儒家心学,颇有一丝现代主义早期的科学神秘主义感觉,任何敢于挑战权威的很容易被当作异端来对待,如同加尔文在日内瓦为维护城邦的威权做法。其实,现代社会控制的原则也产生于这一阶段,如同亚当?斯密的神秘主义解释,当个人的最大化追求和社会的整体目标一致时,就达到了最优的社会控制。如果熊孩子们都在努力创业、挣钱、消费、还房贷,那么也就没有熊孩子了。这不正是中产阶级对自由主义的秩序梦想吗?也是从19世纪初开始,普鲁士首先建立了政治警察,形成警察科学,一个以法制和警察权力为中心的社会控制体系建立起来,随着德国统一和民族主义上升逐渐控制了德国社会,也系统消灭了各种逾矩群体。城市暴力形态只剩下零星犯罪和国家暴力,纳粹和极权主义的兴起不过是其延伸。在今天的公共场所,可以见到各种控制力量,警察、佩枪的地铁保安和城市秩序办公室的人员,随时干预任何熊孩子似的逾矩行为,特别是那些中国街头常见的成人打架、当街便溺等。以致于,连火车站周边的流浪者也都颇有尊严,或者卖艺,或者礼貌安静地行乞、等待救助机构的每天施粥。而1860年之后德国Bildung概念和实践的发展,如同这个充满技术革命、科学霸权和人类冲突和混乱的百年,残留的养成教育以新历史主义方法反抗这种科学主义霸权,也反抗科学主义霸权下教育普及和官僚体制的发展对时代精神的改变。养成也逐渐在人类的灾难和反思中获得了更多的批评能力,不仅以公开抗议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如同“我们潜在的鲜活记忆的存在赋予我们的行动和经验以意义”。这就是战后的1960年代中期以后Bildung C 养成意识的复兴,要求超越日常生活和目的需要,与现实生活的必需要素反向而行。著名社会学家达伦道夫1965年特别声明,Bildung-养成是一项公民权利。这在68革命后成为现实,高等教育改革开始,教授们开始创办自己的大学,如比勒菲尔德改革大学,那所大学的创始教授正是新历史主义学派代表和控制论理论家。德国大学反而成为 Bildung-养成范式的大本营,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学生,从19世纪初到21世纪初其比例一直稳定在18-25%之间。而68革命一代的学生,那可能是在中国人眼里德国战后唯一算得上“熊孩子”的群体,在新的养成体制下也转型为丰富的新社会运动,一种群体性的旧秩序挑战者和新秩序创造者。勒菲尔德改革大学养成,也回到了最初的目的和实践合一的行游僧模式。毕竟,德国虽然有着新教国家的称呼,但是今天的天主教信徒规模却超过新教,19世纪以来新托马斯主义的发展早已经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德国对个人养成、对社会秩序的态度和想象,区别于新教大陆,也以古老的苦修传统继续示范着普通人如何在世俗时代以这种异化、带着神学色彩的术语――Bildung,在纷杂的社会化空间里“保持学习和人类经验的自治”,而努力趋向德国哲学如贝克在全球化时代向国民示范的个体主义社会的可能,如何维持一个负责任的个体学习和性格养成的范式。在这样一种养成模式下,任何宗教争论或者阶级冲突都显得无关紧要,都不成为社会生产和容忍熊孩子的理由。剩下的只有零星犯罪和拒绝养成教育而仍然停留在肛欲-啼哭模式的“巨婴”族群,后者仍然停留在前现代的家庭为中心的传统伦理中,据说还要继续发扬光大,然后他们的扩张恐怕是不仅德国、也是全世界的共同威胁。
【责任编辑:陈小远】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熊爸熊孩子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