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曲唑副作用口鼻生疮疮是体内病毒正在生成还是病毒被逼出体外

感冒到底是寒冷还是病毒引起的?转
感冒到底是寒冷还是病毒引起的?
感冒因为病毒引起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亲身体验天气寒冷一受凉马上就会感冒。所以中医说是寒邪造成的也没有错。一方面高温天气病毒无法传播另一方面寒冷刺激也会影响人的免疫力(鼻炎前列腺哮喘天冷都会加重)从这两方面是不是可以说明中医寒邪致病有些道理了呢?如果理解寒邪了那么理解风邪湿邪是不是容易多了?
按时间排序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夏天也有感冒的情况。
中医理论水挺深,犯不着非得去理解它,也不能这么简单理解。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我不是很相信中医,这个话题我不是很在行,所以不我信口雌黄了。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看帖潜水兽究极体
为什么邀请我?不是医生,但尝试回答一下。寒冷先破坏了体内的免疫系统,然后感冒病毒才有机可乘。
人体内时刻都存在各种病毒入侵,只不过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及时清除了。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冬天在北极不会感冒的。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一个呆萌的运营者
(个人微信号:caoyanf…
这问题……完全是忽略了热感啊……
作为一个大病不患小病不断的伪虚弱者,我的感冒90%都是热感……一上火就扁桃体发炎,扁桃体一发炎就感冒……
我这种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
港真,我觉得这个提问不大合理,受寒/上火是感冒的表象病因,病毒/细菌才是内症……
-----------------------------------------突然想用分割线----------------------------------------
以下摘抄一段科普,侵删:
感冒,习惯上分为和细菌性感冒。细菌性感冒是指因细菌引起的感冒。
病毒性感冒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等。
细菌性感冒有: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其主要不同是致病因素不同,病毒性感冒是由于病毒所致,而细菌性感冒是由于细菌所致。
二者临床症状比较相似。下面六个方面是二者的区别。
1.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群体发病的特点,短期内有多数人发病,或一家人中有数人发病;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则以散发性多见,患者身旁少有或没有同时上感发热病人。
2.病毒性一般鼻腔流涕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而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则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比较明显。若伴有腹泻或眼结膜充血,则倾向是病毒感染。
3.单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无脓性分泌物,而脓痰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证据。
4.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而细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如果开始发热不高,2-3天后,病情继而加重,则多为细菌性感染。
5.白细胞计数,一般由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早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稍高。而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见高。因此,如果临床不做血象检查,就难以确定病原体是病毒还是细菌。
6.对有发热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者,用退热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安乃近、等治疗。病毒性感染能取得暂时而明显的退热效果,全身症状亦有所改善;但细菌性感染者服用同样剂量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较差,全身症状亦无明显改善。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尽量做到客观,不太会答题。
前两天刚看到丁香医生的文章《那些对付感冒的错误经验》
已经有证明,感冒是有多种病毒引起的。但我们的常识认为:着凉了会得感冒,这是有原因的。
寒冷、着凉都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而感冒病毒几乎无处不在,谁抵抗力低谁生病,所以冬天感冒的人要比夏天多。
但不可以怪罪于免疫系统,我们只能多穿一点。生物本能是非常非常智能的,当处于低温状态,身体的很多机能都会下降,减少消耗以获得更久的生存,以防被你冻死。
很多人看来,“我就吹一会儿冷风,没事”、“我就下楼取个快递,少穿点没事”,而身体并不知道你会吹多久的冷风,你会挨多久的冻,所以储存能耗、降低性能是它最稳妥的办法。
最后记住这两点
1.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刚发生感冒不用吃抗生素,吃感冒药就好,在轻微感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
2.尽量少让自己挨冻,任何时候都是。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期货投机者
可能病毒一直有,只是在你虚弱的时候发作!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寒冷和病毒都会引起感冒,细菌感染也会引起感冒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正在生物大坑中遨游的大学单身汪一枚~
还在上大学的生物专业的知乎小透明来回答问题了。
感冒是由种类很多的病毒和细菌引起,至于为什么天气寒冷感冒多发,上面的回答很多都提到了。
天气寒冷人体免疫力降低,潜伏在人体内的病毒细菌或在空气中漂浮的病毒细菌更容易感染人体,人体的免疫细胞无法几时清除这些致病菌,导致感冒。
但是呢,身体健康的人一年四季都很少生病,身体不健康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炎热的夏天也是会感冒的。
至于中医,个人理解是古人大多通过观察表象来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没有深入到分子的程度。所以也不能一概的黑中医(跌打啊什么的中医还是很厉害的)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知乎用户 房地产业的IT中医
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寒冷导致免疫力下降,进而被病毒感染导致的.
比如在南极,虽然寒冷,但通常不会引起感冒.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我自己是两年多没有感冒了,即使是在昼夜温差非常大的昆明都不会。寒邪导致感冒对我反正不适用。
不过对这个问题还是说一下个人猜测。
所在实验室是研究神经药物的。我注意到,多巴胺功能紊乱的患者,比如精神病人,就从目前了解到的50多名患者的情况来看,他们是不得感冒的,即使有感染有炎症也不会有发烧这样的感冒反应。也许是样本小,不过还是能提出一个猜测,精神病人患感冒的几率低于常人。
考虑到很多感冒药的有效成分就是作用于多巴胺受体。所以猜测感冒药的作用就是让多巴胺增多,多巴胺又通过某些机理抑制了感冒症状。而多巴胺本来就多的比如精神病人,他们感冒反应的机制就一直处于抑制状态。
如果以上猜想得到证实的话,说明即使有病原体感染也可以抑制触发感冒反应。那么没有病原体的情况下可不可以直接触发感冒反应呢?就是说,对于部分人而言不一定要有感染,受冷甚至只是心理波动就直接可以触发感冒反应?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科普作者/一个逗逼
感冒当然是由病毒引起的。
病毒是根本原因,而寒邪是诱因。(当然,我们讨论的是普通感冒(common cold),而不是其他)
引起感冒的病毒叫做鼻病毒(Rhinovirus),这种病毒的适宜繁殖温度是323,在32℃时达到最佳。很遗憾,在寒冷时,鼻腔正好给这个小婊砸提供了最佳的繁殖温度,和温床。
这就是为什么人在冬天更容易感冒的原因。
当然,光繁殖是远远不够的,鼻病毒还有个帮凶——打喷嚏。
打喷嚏会破坏人体的外围防御工事——上呼吸道粘膜。
然后,鼻病毒趁机入侵,引发上呼吸道粘膜发炎——人就感冒了。(所以,如果你曾经出入过感冒重灾区,又恰巧打了个喷嚏,是很容易感染鼻病毒的。但是如果你手头恰巧有消炎药,在打喷嚏后立即服下,可以结合皮质醇使入侵粘膜的微生物失活,减少炎症,从而有效防止感冒的发生。当然,我相信不会有人会随身带消炎药这么讲(bian)究(tai)。
寒冷干燥的天气,无疑会使空气中漂浮的大颗粒物增加,同时带走鼻腔里的大量水分,更容易刺激呼吸道,引发打喷嚏。
而打喷嚏又会把更多的鼻病毒喷射到周围的空气中,被别人吸入,从而造成传染。(鼻病毒可以在人体外活蹦乱跳3个小时)
但其实,仅仅是上呼吸道粘膜破裂,仍然不足以引发感冒。毕竟,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可不是吃素的。
当侵入粘膜的病毒较少时,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就足以应对。
当侵入的病毒再多点时,粘膜发炎会逐渐展开,侵入口腔,鼻腔,造成口鼻生疮,俗称“上火”。
当病毒再多点时,粘膜发炎情况会更加严重,引发鼻塞,流鼻涕......如果没有发烧,那么仅仅是伤风,很快就可以自愈。
而如果发炎较为严重,体温上升,那你——真的是感冒了。
如果侵入的病毒更多,重症发炎,体温飙升,且持续不退,就可能引起恶性继发病,或者,搞不好就直接送太平间了。(不不不,我是说,送ICU了,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那么,中医所说的“寒邪”,有道理吗?既有道理,也没道理。
在那个没有显微镜的年代,古人通过“大样本”观察,得出“寒冷会导致感冒”这一结论,它确实是事实啊,当然有道理。
但是,仅仅是肉眼观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道理,真的能指导实践吗?
当然,此处我并不是质疑中医,以我粗浅的理解,我认为中医最核心的理论不是什么五行阴阳学说,中医治症的核心是,通过外力激活并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剩下的事,就交给免疫系统了。
事实上,虽然现代医学发展如此发达,硕果累累,但它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人体不是机器,不是哪坏了修哪,哪不行了换哪啊。
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几乎被现代医学完全忽略了。虽然说它在重大疾病方面确实颇有些办法,但那些办法......代价往往十分惨重。
这是不是医学界的“狐狸知道很多事,而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呢?
前几天看到一个问题,大概意思是让答主们畅想一下,未来的医疗科技,会发展成什么样。
我觉得有一种可能性是:未来的医学可能会更注重人体自身的机理研究,用更精准,更可靠的办法,调动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对入侵者进行剿灭,而那些肢体受损,或器官受损的,可能会想办法激活人体细胞的再生性,进行修复,或者完全复制。
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我看谁他妈再给老子吹牛逼说自己18CM,25CM,害不害臊?老子定做一根180CM的天天扛在肩上出门,看谁不爽直接甩他一脸)
妈的我在说什么啊,18岁以下的请自行忽略。
18CM以下的请jing候佳yin。
哎妈太污了写不下去了。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有点疲劳,不想给人看病。
中医内科学中感冒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五个证,注意是证型。分别是,风寒,风热,暑湿,气虚,阴虚。
这个疾病的诊断要点四个字恶寒发热,病位在肺卫。
仅以风寒感冒为例,诊断逻辑是恶寒发热病位在肺卫,恶寒重发热轻伴随无汗或关机疼痛,鼻塞或流涕或咳嗽或咽痒咽痛,加脉浮紧。
上述症状群病机归纳四个字风寒束表。治疗原则对应四个字,发汗解表。中医内科用的方是荆防败毒散,其实临床上用的多的还是麻黄汤,甘麻桂杏。
其他的依然是通过通过症状群的分析,定性定位。跟现代医学有联系么?没联系。跟现代医学有冲突么?没冲突!中西医可以结合么?我看不到结合点。中西医我个人看只能配合。
麻黄汤除了风寒感冒还能治其他的么?当然可以,麻黄汤还可以治疼痛病,变方加减治各种水肿,我还见过拿这个治痛经。为什么呢?因为证相同,这个证是什么,就是病机风寒束表。只要是符合风寒束表病机的都可以用麻黄汤来治疗,因此往往这类病又成为麻黄汤证。
你说它是科学的么?显然不科学。然而它的逻辑是自洽的,它突出的方是为了弥补那个地方缺陷的圆。用中医的阳光来看,不管什么医,转动圆是终极目的。中国人是实用主义至上的民族,能吃么,有什么用,都深入骨髓。只能说到这了。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故友不来不起床
有个东西叫机会感染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知乎用户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与发育调控
结论:受凉使得免疫力降低(分配给免疫系统的能量少了),体温变低使得体内环境更加适合病毒和细菌生活,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再感染,最终导致感冒。
原答案问题很多,删掉了。
———————————————————————————————————————————
感冒,主要病原体是病毒(70%),还有的细菌(30%)。
为什么感冒主要原因是寒冷导致的免疫力降低而不是病毒占主导地位。
证据1,以鼻病毒为例,20%的人呼吸道里都可以找到鼻病毒,但是有20%的人天天感冒吗?
证据2-1,鼻病毒在温度较低(33℃)的情况下复制效率更大。
证据2-2,敲掉一些免疫应答的相关基因,鼻病毒在正常体温下(37℃)的复制效率变大。
证据2-3,RIG-I样受体与干扰素αβR路径——在37摄氏度的时候比在33摄氏度的时候更活跃。
所以综合得到证据2,温度影响了免疫系统而非病毒本身,就鼻病毒而言如此。
证据2来源:
感冒还有病毒是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这两个可以用来做疫苗载体,如果免疫系统把腺病毒和PIV彻底清掉,那怎么可能拿他做载体,还没有把想要的抗原呈递给免疫系统就先被免疫系统做掉了。免疫系统如果能清得PIV一点都没有,怎么拿他做疫苗?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南极不会感冒
因为没有感冒病毒
Problem solved
看来中医的世界南极一点都不寒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我老祖宗都是中医
当然是细菌病毒引起的。
但是嘛,中医会跑出来说,中医寒不是科学寒,中医寒是一种代号,是一种具有某种性质的物质和状态的归类,中医寒是博大精深玄妙无比没法解释你不懂的。
所以说,中医不是科学,中医不可证伪。中医就像是佛教的菩萨,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一样,看不见摸不着,最终解释权在巫师手里,而不在客观大自然的手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转载请首先联系作者。
中医理论部分没法回答,因为虽然中医也要处理病毒相关的疾病,但是中医理论本身确实没有“病毒”这个概念。
毋庸置疑,目前各种医学教材的标准说法都是绝大部分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由各类的病毒引起的(甚至都没有细菌什么事)。
比如说,室内空气不流通,房间里病原体浓度过大,就可能致病,这种情况冬天容易出现,因为夏天室内通风条件更好。这是因为寒冷造成通风减少引起的病原体增多。
此外,冬天人在室内呆的时间长,人比较多,这种情况下病原体浓度也会升高。我的生活经验有类似情况,很多时候穿得不少,跑到大教室门口蹭课,里面更热,一会儿就觉得有上呼吸道症状了。可能是因为冬天室内不透风人又很多,病毒很多。
人在病毒感染之后,体内产生的炎症因子可能会增多,体温也可能会升高,升高体温时会觉得发冷,出现寒战。这确实并不是因为外界环境冷导致的,而是自身体温升高导致的。
换言之,同样的环境温度,我如果身体健康,就不会觉得冷,如果感冒了,因为体温要升高,所以就会寒战产热觉得冷。
所以,一个人要是感冒之后追溯原因,确实可能觉得是寒冷造成感冒,但是真实情况就是,因为感冒了,所以才觉得发冷。人们自己的归因可能颠倒因果关系。这是完全可能的。
至于寒冷是不是病毒感染的诱因,虽然国内医学教材都是这么写的,但是我没有看过什么严格的论证,不清楚。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病毒,再冷的话人也不会得感冒,可能会得其他的非感染性疾病。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不明白为何邀请我,难道我只是今天早上有点着凉有点感冒征兆就发现了吗,细思恐极
就我目前真实体验,我是因为白天办公室吹空调(吹风口就在头上),晚上空调太冷寒冷引起
决定下班就回家躺着,办公室的水快被我喝半桶了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知乎用户 爱好高智商的银
为什么医院会告诉你,什么是冷感冒,什么是热感冒,什么是病毒性感冒,什么是流感。。。。。,啊,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人体体温为什么是36.8度,,,为什么冷血动物会被真菌杀死,,,,为什么白细胞杀死细菌会引起局部过热,,,人为什么有低烧
有高烧。。。什么是寒气,什么是寒邪,,,什么是风邪,什么是风,,,什么是阳虚什么是阴虚
,,,为什么阴虚的人看起来比阳虚的人健康,,,为什么阴虚的人不那么容易感冒
。。。什么是正气,什么是中气,什么是卫气。。。。啊啊啊啊啊,我都想知道。。
泻药,面对疾风吧,哈哈
真实情况是,古代祖先认为寒冷不舒服,并且会冻死人,然后经过漫长变化,人类觉得寒冷和死亡有关,就导致寒冷和免疫力下降有关,这可不是玩笑话。性欲其实与腿麻木了是一个感觉,都是麻酥酥的,但是性欲就舒服,腿麻就难受,根本原因都是进化过程中导致的。更真实是腿麻只要念头对了,就是性快感。我不骗人!但人类几亿年的习惯了,根本找不回不去怎么改变了。写在了基因里,不过基因可以转!
作者:阿尼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5被浏览39,117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病毒学笔记病毒学笔记什么是病毒?病毒是如何运作的?病毒又是怎么影响到…关注专栏更多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HHV-8\u002FKSHV卡波济氏肉瘤病毒&,&author&:&vigorous-cooler&,&content&:&\u003Cp\u003E今天介绍的是\u003Cb\u003E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u003C\u002Fb\u003E,一般通称\u003Cb\u003E卡波济氏肉瘤病毒(KSHV\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缘由是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question\u002F\&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什么是HHV8病毒? - 医学 - 知乎\&\u003E什么是HHV8病毒? - 医学 - 知乎\u003C\u002Fa\u003E,加上最近新闻也大量报道大学生现在是HIV感染的重灾区,其实这个事实在学术界早已不是秘密了,好多次学术会议上都有报告提及,包括我们附属医院传染科每年接诊的数量和人群分布也都有所提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层面要做的首先是\u003Cb\u003E教育和宣传\u003C\u002Fb\u003E,一定要实打实的“安全”教育,要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生理卫生和性教育一定要到位。再有就是血源性的筛查要加快核酸筛查的全面应用,确定血源安全。最后还有,同志们呐,一定要\u003Cb\u003E洁身自好\u003C\u002Fb\u003E啊。洁身自好的意思不是洗干净身体然后干自己喜欢干的事,而是在XXOO的时候一定要戴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同学们一定要有洁身自好的意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同学们一定要有洁身自好的意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同学们一定要有洁身自好的意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希望我的文章能对此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不闲扯了,开始正文。对了,开始前先安利一下专栏里的相关文章:\u003C\u002Fp\u003EHHV-1+2——\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 data-title=\&一生的陪伴——单纯疱疹病毒\& class=\&\& data-editable=\&true\&\u003E一生的陪伴——单纯疱疹病毒\u003C\u002Fa\u003E\u003Cp\u003EHHV-3——\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 data-title=\&火龙附体,腰缠万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class=\&\& data-editable=\&true\&\u003E火龙附体,腰缠万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其实,真是不想讲的,每讲一次这类病毒,都感觉要缓好久才能缓过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哦,对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高能预警\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高能预警\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高能预警\u003C\u002Fb\u003E。现在正式开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如前面文章里介绍过的,对人类致病的疱疹病毒总共就有8种,并可细分为Alpha、Beta、Gamma三大类(亚科),而KSHV就是第8种,和EBV一样,同属Gamma疱疹病毒亚科。Alpha、Beta、Gamma三个亚科的疱疹病毒都能使细胞发生转化,但因其动物发生肿瘤的只有Gamma疱疹病毒亚科,也就是说EBV和KSHV可以在人群中引起肿瘤(EBV有时间单独整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说到KSHV就不能不提到Yuan Chang和Patrick Moore,正是他们1994年在AIDS患者\u003Cb\u003E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KS)\u003C\u002Fb\u003E组织中第一次发现病毒的。他们实验室的网站关于KSHV的介绍也比较全面,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1]。\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照例分四个部分展开——地理分布;体征和症状;传播方式;预防和治疗;\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1】地理分布:\u003C\u002Fb\u003E全世界广泛分布,非洲,地中海沿岸有较高的地区分布\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img src=\&v2-ad9af7fa38a23ece35cf7.jpg\& data-rawwidth=\&2008\& data-rawheight=\&1026\&\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2】体征和症状:\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通常人感染是没有什么明显症状的,但是也并非绝对,因为在HIV流行之前,就有相关病例的报道,比如KSHV可以引起\u003Cb\u003E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PEL\u003C\u002Fb\u003E)和\u003Cb\u003E多中心卡斯特莱曼病\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MCD\u003C\u002Fb\u003E)。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引起\u003Cb\u003E卡波西肉瘤\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KS\u003C\u002Fb\u003E)。K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其实不高,但是在与HIV合并感染的情况下就很严重了,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数据显示人群中KS发病率大概在\u003Cb\u003E1\u002F10 C\u002Fb\u003E,而在HIV患者中KS的发病率在\u003Cb\u003E1\u002F20\u003C\u002Fb\u003E左右。而在接受鸡尾酒疗法前的男-男同性恋中可以达到\u003Cb\u003E1\u002F3\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c429b56ca83e08dbd11.jpg\& data-rawwidth=\&1846\& data-rawheight=\&1595\&\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其他疱疹病毒一样,KSHV的感染也具有溶细胞感染和潜伏感染,对于DNA病毒的KSHV来说,复制的时候将其基因组作为细胞染色体的附加体存在,可以随着细胞分裂维持下去,在不同刺激因素下可以从潜伏感染状态转变为溶细胞感染,但是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正常人来说,感染了一般也没啥。但是在年龄大的,免疫功能抑制的人群中可能就比较危险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3】传播方式:\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A——从男-男同性恋群体中的发病率如此之高,你也能够推断出来,KSHV的感染可能跟性交有关,目前科学界认为的危险因素有:\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深吻(舌头深入嘴内);\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口-肛;口-阴;\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多性伴侣;\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br\u003E对于正常的异性性交来说,可能也能传播,但是对于同性的性行为来说,危险性要小得多。\u003Cp\u003EB——但是对于非洲这些地方感染率很高的地方来说,有人发现在患者的唾液等体液中可以发现病毒,并且在小孩群体中也有KSHV的感染,说明存在性交以外的传播方式。是不是跟EBV一样亲吻也能传播。在一项在意大利的队列研究表明,在KS患者的直系亲属中,包括配偶和子女,可以在他们的口腔中检测到病毒,也提示病毒有可能通过这种途径传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C——还有一种,但是更不常见,在器官移植过程中也可能因此感染,可能因为器官移植需要抑制免疫系统,造成了跟HIV患者一样的免疫抑制而有较高的发病率。\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4】预防和治疗:\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针对其他疱疹病毒的药物已经不少了,所以针对KSHV病毒本身有效果的药肯定不少,比如\u003Cb\u003E更昔洛韦\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ganciclovir\u003C\u002Fb\u003E)可以很好的预防KS的发生,但是这些药物能不能对已经发生的KS进行逆转,将肿瘤细胞逆转为正常细胞并不清楚。所以对于HIV-KSHV合并患者来说,首要的就是把HIV的病毒的拷贝数控制住,保持CD4的计数水平,也就是不进展到AIDS,这样就算有KSHV的感染,也并不致命。而且,对于已经发生KS的AIDS患者,如果治疗HIV之后能够降低HIV水平,就能够逆转KS,甚至于完全消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针对KSHV目前没有疫苗和专门的药物,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厂商去研发它。毕竟没有商业价值和利润所在。所以,做好自我保护,采取安全的XXOO是最重要,而如果中招了,那就好好吃药,提高CD4的计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病原学暂时不展开。\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安利一个Liv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lives\u002F250368\&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 class=\&\&\u003E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question\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如何看待北京大学医学部周德敏\u002F张礼和课题组在病毒疫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生物学 - 知乎\& class=\&\&\u003E如何看待北京大学医学部周德敏\u002F张礼和课题组在病毒疫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生物学 - 知乎\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参考资料\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tumorvirology.pitt.edu\u002Fkshvrsch.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Our Viruses - KSHV\& class=\&\&\u003EOur Viruses - KSHV\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化学工业出版社《人类疱疹病毒的病原生物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微生物(长学制)》第3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费氏病毒学》第6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 Chang, Y., Cesarman, E., Pessin, M. S., Lee, F., Culpepper, J., Knowles, D. M., and Moore, P. S. (1994). Identification of herpesvirus-like DNA sequences in AIDS-associated Kaposi's sarcoma. Science. 265, 1865-69.\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6:17:1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5,&likeCount&:11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0:17:10+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db7bc5aca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5,&likesCount&:117},&&:{&title&:&痘病毒1——正痘病毒属 之 病原学&,&author&:&vigorous-cooler&,&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痘病毒“1”仅介绍病原学,内容繁杂枯燥,故本篇不具有科普意义 ,仅供生物专业了解,敬请期待 “2”。\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病原学\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痘病毒,\u003C\u002Fb\u003E顾名思义,引起出痘的病毒,英语\u003Cb\u003EPoxvirus\u003C\u002Fb\u003E,名词\u003Cb\u003Epox\u003C\u002Fb\u003E就有“\u003Cb\u003E痘\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疹\u003C\u002Fb\u003E”等意思。天花是\u003Cb\u003Esmallpox\u003C\u002Fb\u003E,水痘是\u003Cb\u003Echicken pox\u003C\u002Fb\u003E。医学英语里就显得专业一点了,天花叫\u003Cb\u003EVariola\u003C\u002Fb\u003E,水痘叫\u003Cb\u003EVaricela\u003C\u002Fb\u003E。不像汉语里专业与通俗的分野并不大,所以大多数国人不会像《friends》里Joey一样在这些情况下成为文盲,但是对于英语使用者来说,掌握这些词汇就不是标配了,弄不好就有可能会出“\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guancha.cn\u002Flocal\u002F_.shtml\& data-title=\&彦伯问脐\& class=\&\& data-editable=\&true\&\u003E\u003Cb\u003E彦伯问脐\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a\u003E”这样的笑话,话说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真是笑了好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 痘病毒科\u002F\u003C\u002Fb\u003E\u003Ci\u003EPoxviridae\u003C\u002Fi\u003E是很大的一类病毒,还细分为\u003Cb\u003E两个病毒亚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u003C\u002Fb\u003E(\u003Ci\u003EChordopoxvirinae\u003C\u002Fi\u003E)\u003Cb\u003E和昆虫痘病毒亚科\u003C\u002Fb\u003E(\u003Ci\u003EEntomopoxvirinae\u003C\u002Fi\u003E)\u003Cb\u003E;其中\u003C\u002Fb\u003E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由9个属组成——还可分为\u003Cb\u003E鸡痘病毒属\u003C\u002Fb\u003E\u002FAvipoxvirus (10种), \u003Cb\u003E山羊痘病毒属\u003C\u002Fb\u003E\u002FCapripoxvirus (3种), \u003Cb\u003E鹿痘病毒属\u003C\u002Fb\u003E\u002FCervidopoxvirus
\u003Cb\u003E 兔痘病毒属\u003C\u002Fb\u003E\u002FLeporipoxvirus
\u003Cb\u003E软疣病毒属\u002F\u003C\u002Fb\u003EMolluscipoxvirus(1种), \u003Cb\u003E正痘病毒属\u003C\u002Fb\u003E\u002FOrthopoxvirus (9种), \u003Cb\u003E副痘病毒属\u003C\u002Fb\u003E\u002FParapoxvirus (4 种),\u003Cb\u003E 猪痘病毒属\u003C\u002Fb\u003E\u002FSuipoxvirus
(1种)和\u003Cb\u003E雅塔痘病毒属\u003C\u002Fb\u003E\u002FYatapoxvirus (2种)以及两个未定属的种。\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其中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u003Cb\u003E正痘病毒\u003C\u002Fb\u003E和\u003Cb\u003E副痘病毒\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软疣病毒\u003C\u002Fb\u003E和\u003Cb\u003E雅塔痘病毒\u003C\u002Fb\u003E的部分成员也可以引起人类疾病。\u003Cbr\u003E据史料记载,天花约在公元48年由西方传入中国(也有学者认为更早,可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就通过匈奴传了进来);\u003Cbr\u003E公元340年,我国第一次史册记载天花;\u003Cbr\u003E\u003Cp\u003E14世纪,我国明朝,已普遍使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798年,Jenner发表接种牛痘预防天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世纪至20世纪,\u003Cb\u003E痘苗病毒\u003C\u002Fb\u003E开始大规模用于预防天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7年,在非洲确诊地球上最后一例人间天花病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0年WHO正式宣布天花人间灭绝。\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 形态\u003C\u002Fb\u003E:痘病毒的\u003Cb\u003E结构比较复杂\u003C\u002Fb\u003E,也比较大,三维重构的大小约在
250 nm。在\u003Cb\u003E光学显微镜\u003C\u002Fb\u003E下勉强可见。形状为圆角\u003Cb\u003E砖型\u003C\u002Fb\u003E或者\u003Cb\u003E卵圆形\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feebade7f78d1b88e036d.jpg\& data-rawwidth=\&1824\& data-rawheight=\&756\&\u003E痘病毒基本的感染形态是\u003Cb\u003E成熟病毒粒子\u003C\u002Fb\u003E(mature
virion,\u003Cb\u003EMV\u003C\u002Fb\u003E),除此之外,痘病毒还有一种形态,也就是成熟病毒粒子外还包绕有一层额外的来源于内质网膜的脂质膜(extracellular enveloped,\u003Cb\u003EEV\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MV中,病毒的外膜(outer membrane)上还有很多管状结构的蛋白。在外膜之下,病毒粒子在内部有一个\u003Cb\u003E哑铃型的核心\u003C\u002Fb\u003E,主要成分是病毒的基因组\u003Cb\u003E双链DNA\u003C\u002Fb\u003E,以及多种(至少15种以上)病毒\u003Cb\u003E增殖相关的酶\u003C\u002Fb\u003E。核心的外面是一层核心膜(core envelope),核心膜的成分是脂质,在其之上还有一层\u003Cb\u003E海绵基质。在病毒核心哑铃状的中心,是侧体\u003C\u002Fb\u003E(lateral bodies,LB),其功能目前还不清楚。\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1c5abaab2035aab617d05b7a587e315.jpg\& data-rawwidth=\&1773\& data-rawheight=\&780\&\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 基因组与结构\u003C\u002Fb\u003E:基因组为\u003Cb\u003E双链DNA\u003C\u002Fb\u003E,大小不等,可以从副痘病毒基因组的140kbp到鸡痘病毒的300kbp。基因组的两端具有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titions,\u003Cb\u003EITRs\u003C\u002Fb\u003E),也就是基因组两端具有序列一致但是方向相反的序列,高度保守,主要是A-T,少于100bp,可以形成DNA的链联形式,甚至可以有多达7个阅读框。病毒的基因可以根据表达的先后顺序划分为\u003Cb\u003E早期\u002Fearly(蓝色)、中期\u002Fintermediate\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绿色)\u002F\u003C\u002Fb\u003E和\u003Cb\u003E晚期\u002FLate(红色)基因\u003C\u002Fb\u003E。下图是痘苗病毒WR( Western Reserve)株的转录图谱,看着就头大。\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14be6ab3b59d72d2d3612aa.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010\&\u003E\u003Cp\u003E(J. Virol. October 2011 vol. 85 no. 19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3] \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基因组的复制\u003C\u002Fb\u003E:痘病毒的基因组复制实在是太奇怪了,必须单独拿出来讲一讲。跟其他DNA病毒不一样,痘病毒DNA的复制是在\u003Cb\u003E细胞质\u003C\u002Fb\u003E中的,而我们知道其他病毒利用的是宿主细胞DNA复制相关的整套体系去复制病毒基因组的,所以都是在\u003Cb\u003E细胞核\u003C\u002Fb\u003E内完成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理解下图需要有几个基本知识:\u003Cb\u003EDAPI\u003C\u002Fb\u003E是一种\u003Cb\u003E特异性结合DNA\u003C\u002Fb\u003E的染料,所以一般在生物学实验中用来给细胞核着色,而图中绿色的\u003Cb\u003EeIF4G\u003C\u002Fb\u003E和\u003Cb\u003EeIF4E\u003C\u002Fb\u003E,学过《生物化学》的应该清楚,这两个是\u003Cb\u003E真核生物翻译\u003C\u002Fb\u003E蛋白质的\u003Cb\u003E起始因子\u003C\u002Fb\u003E,它们的位置就代表了细胞内蛋白质翻译的场所,\u003Cb\u003E正常情况下\u003C\u002Fb\u003E(最左边两个小图)是\u003Cb\u003E全细胞分布\u003C\u002Fb\u003E的,而且\u003Cb\u003E只有细胞核内才有DNA\u003C\u002Fb\u003E。而在痘病毒感染的情况下,有意思的情况出现了,细胞核外出现了大量的DNA,这是病毒的DNA。而且eIF4G和eIF4E也被募集到了这些新出现的DNA周围,这是病毒用来翻译它自己的蛋白质。红色的G3BP正常情况下是处理细胞mRNA的一种蛋白,这里不用多管,不过也被病毒募集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ef741b71baa05e5df4cf.jpg\& data-rawwidth=\&2055\& data-rawheight=\&919\&\u003E但是\u003Cb\u003E复制形式\u003C\u002Fb\u003E还是需要一点想象力的,下面借助\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cronodon.com\u002FBioTech\u002FPoxvirus.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cronodon.com\&\u003Ecronodon.com\u003C\u002Fa\u003E的几张图来简单说明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9ce0df0b4958efdea3fb4b.jpg\& data-rawwidth=\&1746\& data-rawheight=\&1059\&\u003E\u003Cimg src=\&v2-01d2c77f6610dbd6e1f34b.jpg\& data-rawwidth=\&1945\& data-rawheight=\&1054\&\u003E\u003Cimg src=\&v2-edc7af923edd7.jpg\& data-rawwidth=\&2085\& data-rawheight=\&1063\&\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4] 生活周期\u003C\u002Fb\u003E:前面说过,痘病毒存在两种形式:MV和EV。EV因为有一层来自内质网膜的包膜,这层膜可以在与细胞接触后分解,露出外膜进而直接和细胞膜发生\u003Cb\u003E融合\u003C\u002Fb\u003E,随后进而进行下游的感染。对于MV来说,可以直接和细胞膜进行融合,也可以通过\u003Cb\u003E巨胞饮\u003C\u002Fb\u003E内吞进细胞,在内吞体里,外膜与内吞体膜\u003Cb\u003E融合\u003C\u002Fb\u003E释放出内膜包绕的病毒核心。释放出来的病毒核心可以发生\u003Cb\u003E脱壳\u003C\u002Fb\u003E,将病毒的基因组释放出来,此外在\u003Cb\u003E病毒核心外面(外膜里面)含有一些mRNA\u003C\u002Fb\u003E,这些\u003Cb\u003EmRNA编码一些早期蛋白\u003C\u002Fb\u003E,也就是下图里面的第一条蓝箭头,这些早期蛋白可以阻断细胞本身的一些免疫机制。而脱壳之后释放的DNA可以在另一些早期蛋白,如\u003Cb\u003E转录因子,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u003C\u002Fb\u003E的作用下进行\u003Cb\u003E基因组的翻译\u003C\u002Fb\u003E和\u003Cb\u003E早期、中期蛋白的转录、翻译\u003C\u002Fb\u003E;而基因组的翻译这时候发生在之前那副荧光照片图里说过的,也就是细胞质里,形成一个类似\u003Cb\u003E病毒复制工厂\u003C\u002Fb\u003E的地方,进行基因组的复制。复制的场所是在形成的并具有一些孔洞的\u003Cb\u003E内膜之内\u003C\u002Fb\u003E进行,之后孔洞闭合,病毒粒子进行下一步的\u003Cb\u003E成熟\u003C\u002Fb\u003E,形成典型的痘病毒的哑铃形态,MV正式形成。最终完成的病毒粒子可以有两种方式离开细胞:\u003Cb\u003E第一种\u003C\u002Fb\u003E也是最主要的,\u003Cb\u003E细胞裂解\u003C\u002Fb\u003E,MV\u003Cb\u003E直接释放\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第二种是利用细胞的分泌转运系统\u003C\u002Fb\u003E,通过高尔基体分泌至细胞外,这种方式会使得病毒额外获得一层被膜,所以EV就产生了,EV一般用来在细胞间进行传播,所以病毒还会利用细胞产生\u003Cb\u003E肌动蛋白丝\u003C\u002Fb\u003E,将产生的EV顶住,送到其他的细胞表面进行下一轮感染。不过EV在一批产生的病毒数量中是比较少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bbb2c4f7c4f0dea82e651.jpg\& data-rawwidth=\&1878\& data-rawheight=\&2585\&\u003E\u003Cb\u003E[5]\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病毒的入胞\u003C\u002Fb\u003E:对于痘病毒来说,入胞也比较复杂。痘病毒表明的糖蛋白非常多,还有MV和EV两种形式,所以就难研究了。现在已经归类了痘苗病毒表面那些蛋白参与了\u003Cb\u003E吸附\u003C\u002Fb\u003E,那些蛋白参与了\u003Cb\u003E膜融合\u003C\u002Fb\u003E,仅此而已,具体的机制也不是很清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MV来说,目前认为至少有4种蛋白参与了粘附,12种参与了融合。而细胞表面的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和层粘蛋白( laminin)介导了MV的粘附。对于膜融合来说,这12个蛋白形成的膜融合复合物(绿色方框)在痘病毒中都是保守的。\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4b9c5bf9dce16d701c5ef.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715\&\u003EMV不同膜融合的电镜照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c4a9d005b5dcb578ab217bd32e362b6c.jpg\& data-rawwidth=\&1488\& data-rawheight=\&727\&\u003E其他重要的复制周期过程还有病毒的\u003Cb\u003E组装\u003C\u002Fb\u003E(assemble)和不同时期基因的\u003Cb\u003E转录\u003C\u002Fb\u003E。抽空再补。\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参考资料:\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1]《八年制医学微生物》人民卫生出版社3版\u003Cp\u003E[2]《Fields Virology, 6th Ed》Wolters Kluwer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3] Fenner F, Henderson DA, Arita I, et al. Smallpox and its Eradication. \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4]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apps.who.int\u002Firis\u002Fhandle\u002F1485\& data-title=\&Geneva: World Health O 1988.\& class=\&\& data-editable=\&true\&\u003EGeneva: World Health O 1988.\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外部链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ictvonline.org\u002FvirusTaxonomy.asp\&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ICTV Virus Taxonomy\& class=\&\&\u003EICTV Virus Taxonomy\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zy.zwbk.org\u002Findex.php\u002F%E7%94%9F%E7%89%A9%E7%97%85%E6%AF%92%E5%88%86%E7%B1%BB%E8%A1%A8#.E5.8F.8C.E9.93.BEDNA.E7.97.85.E6.AF.92.EF.BC.88dsDNA_Viruses.EF.BC.89\&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生物病毒分类表\&\u003E生物病毒分类表\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virology.ws\u002F\u002F17\u002Fshould-smallpox-virus-be-destroyed\u002F\& data-title=\&保存的天花病毒该不该销毁?\& class=\&\& data-editable=\&true\&\u003E保存的天花病毒该不该销毁?\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viralzone.expasy.org\u002Fall_by_species\u002F149.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Viralzone\&\u003EViralzone\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vacciniamodel.com\u002Findex.html\&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Vaccinia Viron - 3D Tour\&\u003EVaccinia Viron - 3D Tour\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4:47:3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6,&likeCount&:3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47:3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v2-3ee651e6fdaa0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6,&likesCount&:38},&&:{&title&:&痘病毒2——正痘病毒属 之 天花病毒(Variola virus)&,&author&:&vigorous-cooler&,&content&:&天花,1977年已经人间灭绝了。可能我们的疾病印象还有康熙皇帝是个大麻子等等。这种恐怖的疾病是否已经被人类彻底征服?我倒觉得可能未必,不过,疫苗很有效。\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5c8a286c50a46f6fa5e65.jpg\& data-rawwidth=\&1868\& data-rawheight=\&804\&\u003E天花是一种传染性极强,致死率很高的疾病。在古代,连清王朝的皇室都免不了的N多子嗣一锅端的传染病,确实很恐怖的。更不用提,西方殖民者用几条地毯就灭绝了大多数的印第安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天花的传播方式主要是,\u003Cb\u003E呼吸道传播\u003C\u002Fb\u003E,也可通过\u003Cb\u003E接触传播\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临床表现为严重的\u003Cb\u003E病毒血症\u003C\u002Fb\u003E,症状有寒战、高热、乏力、头痛、四肢及腰背部酸痛,严重时可出现惊厥、昏迷、\u003Cb\u003E皮肤出现离心性皮疹\u003C\u002Fb\u003E,并依次发展成\u003Cb\u003E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u003C\u002Fb\u003E,最后\u003Cb\u003E脓疱结痂,\u003C\u002Fb\u003E痂皮脱落后形成\u003Cb\u003E瘢痕\u003C\u002Fb\u003E。颜面部大量的皮脂腺被破坏,会遗留非常明显的哦凹陷性瘢痕,这也是康熙为什么是麻子脸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7dc57eec9da7e2.jpg\& data-rawwidth=\&1616\& data-rawheight=\&1112\&\u003E天花的病程进展非常的迅速。未免疫的人群中,重型天花(V. major)感染的患者,15~20天内死亡率高达3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8b2cba69ffec79ce.jpg\& data-rawwidth=\&1705\& data-rawheight=\&989\&\u003E但是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担心这个病毒了,不光是不担心这个病毒造成的严重后果,还有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天花的预防疫苗是\u003Cb\u003E痘苗病毒\u003C\u002Fb\u003E,这种疫苗的有效性甚至让天花病毒现在已经人间消失了。但是,\u003Cb\u003E痘苗病毒的来源\u003C\u002Fb\u003E还是不能完全确定,因为其基因组和\u003Cb\u003E天花\u003C\u002Fb\u003E和\u003Cb\u003E牛痘\u003C\u002Fb\u003E的差别都非常的大。。。有人推测可来源于马痘,但是现在已经没有马痘病毒了,所以也无从比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不同国家使用的疫苗并不一样,比如有\u003Cb\u003EWR株,安卡拉株和天坛株\u003C\u002Fb\u003E等等。安卡拉株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疫苗。我国当年广泛使用的是天坛株。而天坛株的保存殊为不易,这是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保留下来的毒种,而在建国早期预防天花的过程中,还有被雪藏的几年时间,但是免疫效果和副反应上天坛株还是比从前苏联引进的要好的多,所以最后在国内\u003Cb\u003E1960年消灭\u003C\u002Fb\u003E天花还是天坛株的功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828db790ecff8b.jpg\& data-rawwidth=\&1963\& data-rawheight=\&1236\&\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痘苗病毒天坛株,来自90年前,西北军士兵因天花住院至\u003Cb\u003E北平传染病医院\u003C\u002Fb\u003E,当时民国政府的\u003Cb\u003E中央防疫处第三科痘苗病毒股\u003C\u002Fb\u003E的负责人\u003Cb\u003E齐长庆\u003C\u002Fb\u003E取病人的带脓痘痂接种到猴皮肤,出痘后转接另一只猴,再将痘浆转接家兔皮肤、睾丸,交替5代,转接牛犊皮肤,3代之后作为生产株,并命名为天坛株。毒株从年主要在兔-牛之间交替传代,但也有8~9代在婴儿痘痂传代。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后,毒株\u002F痘疮从北京辗转至湖南,贵州,四川转运的时候需要保持低温,保存人员只能将痘疮保存在井下来维持低温,一路这样走到四川,直至抗战胜利才返回北京,太不容易了。正如前面所讲,解放后全国消灭天花主要就是靠的天坛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P.S. 现在的\u003Cb\u003E天坛生物(600161)\u003C\u002Fb\u003E前身就是\u003Cb\u003E1919年成立的北洋政府中央防疫处。\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完,编辑于)\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参考资料:\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1]《八年制医学微生物》人民卫生出版社3版\u003Cbr\u003E[2]《Fields Virology, 6th Ed》Wolters Kluwer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u003Cbr\u003E[3] Fenner F, Henderson DA, Arita I, et al. Smallpox and its Eradication.\u003Cbr\u003E[4] \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link.zhihu.com\u002F?target=http%3A\u002F\u002Fapps.who.int\u002Firis\u002Fhandle\u002F1485\&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Geneva: World Health O 1988.\&\u003EGeneva: World Health O 1988.\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5]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enku.baidu.com\u002Flink?url=qOat0hcxx-OLxGXNC7ifTVu2rHGdz7gEs6aIHlnBLJz4Kw7BtyZP65E-_5HHLoGNoR7bdf0uP07nIaf9n8GYFdV6qUtsXPd3JN4bFVLUDW3\&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微生物感染与免疫》)1.\& class=\&\&\u003E《微生物感染与免疫》)1.\u003C\u002Fa\u003E&,&updated&:new Date(&T16:22:1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4,&likeCount&:7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0:22:1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12dcbfa6b98ebe8dd6cfa9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4,&likesCount&:76},&&:{&title&:&Vigorous Cooler 的 Live -- 聊一聊北大这次流感疫苗研究的突破&,&author&:&vigorous-cooler&,&content&:&\u003Cp\u003E我是 Vigorous ,知乎生物病毒、病毒学 话题优秀回答者。某重点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博士毕业,研究兴趣在病毒的复制周期和新型疫苗的研发,对病毒类传染病有一定的了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次Live偶然性比较大,信箱里多次受到知乎私信建议开通Live。只是我个人在工作之后尤其感觉身不由己,真的有那种“感觉自己被掏空”的感觉。就在几周前,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周德敏教授课题组,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成功实现了流感病毒疫苗的研发突破,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不少知乎er的关注,所以就有了\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question\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如何看待北京大学医学部周德敏\u002F张礼和课题组在病毒疫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生物学 - 知乎\& class=\&\&\u003E如何看待北京大学医学部周德敏\u002F张礼和课题组在病毒疫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生物学 - 知乎\u003C\u002Fa\u003E这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question\u002F2Fanswer\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回答\&\u003E回答\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lives\u002F250368\&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本次Live\&\u003E本次Live\u003C\u002Fa\u003E,不仅仅局限于这项研究的突破,我想从现在比较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和相关疫苗的研发情况做一次回顾,并集中讨论流感病毒疫苗研发的现状和本项研究的重大意义。也欢迎各位提出有意思的问题一起探讨。\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Live 入口:\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lives\u002F250368?utm_campaign=zhihulive&utm_source=zhihucolumn&utm_medium=Livecolum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 class=\&\&\u003E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次 Live 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针对病毒的疫苗有哪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目前使用的流感病毒疫苗有哪些优缺点?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流感病毒基础研究的突破对流感病毒疫苗研发的助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北大流感疫苗研究突破到底突破在什么地方?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研究的关键技术难点?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研究成果的意义?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以及推广应用中可能尚需解决的问题。\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时间(星期六)\u003Cbr\u003E 20:30\u003Cbr\u003E\u003Cp\u003E感兴趣的各位可以点击参与:\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lives\u002F250368\&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 class=\&\&\u003E聊一聊北大这次流感疫苗研究的突破\u003C\u002Fa\u003E。这是我的第一次Live,初来乍到,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有意思的解读。\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4:38:1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2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38:11+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d1ec17bb1df561f676f42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23},&&:{&title&:&突破性进展,登革病毒ADE效应机理解释拓展&,&author&:&vigorous-cooler&,&content&:&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2014年在广东地区大范围的流行过。也曾在知乎上写过相关的回答或文章,有兴趣可以点开看看——\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question\u002F2Fanswer\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 Vigorous Cooler 的回答 - 知乎\& class=\&\&\u003E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 Vigorous Cooler 的回答 - 知乎\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refer=pandemic\&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知乎专栏-登革热疫情回顾\& class=\&\&\u003E知乎专栏-登革热疫情回顾\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refer=notesonvirology\&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知乎专栏-临床上是怎么诊断登革热的?\& class=\&\&\u003E知乎专栏-临床上是怎么诊断登革热的?\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意速览:登革病毒的二次感染通常导致很严重的疾病,主要是严重的出血热。目前学界都认为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ADE)是介导登革重症感染的主要原因,本文从登革出血热患者体内非中和性抗体出发,提出这类抗体特异性结合血小板并导致血小板减少是ADE效应在疾病严重程度上的一个新的重要发现,从有别于促进病毒感染的角度提供了了重症登革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登革病毒主要引起的\u003Cb\u003E登革热(dengue fever,DF)\u003C\u002Fb\u003E并非一种很恐怖的疾病,大部分人可能发发烧,关节痛,过几天就好了,但是对于登革病毒来说,恐怖的是二次感染,这种感染会因为第一次感染后机体产生的\u003Cb\u003E非中和性的抗体\u003C\u002Fb\u003E可以促进\u003Cb\u003E非同一血清型病毒\u003C\u002Fb\u003E感染,进而加重病情(也就是\u003Cb\u003E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u003C\u002Fb\u003E,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u003Cb\u003EADE\u003C\u002Fb\u003E),这是导致\u003Cb\u003E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u003C\u002Fb\u003E和\u003Cb\u003E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的主要方式,而后两种疾病则很可能是致命的。所以建议广东大爆发时候的登革患者少\u003Cb\u003E去东南亚\u003C\u002Fb\u003E旅行,如果去\u003Cb\u003E旅行的话\u003C\u002Fb\u003E也一定\u003Cb\u003E做好防蚊措施\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天介绍的是洛克菲勒大学团队在《Science》上的有意思的发现——IgG antibodies to dengue enhanced for FcγRIIIA binding determine disease severity。\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b\u003E摘要\u003C\u002Fb\u003E:Dengue virus (DENV) infe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reactive, \u003Cb\u003Enon-neutralizing immunoglobulin G\u003C\u002Fb\u003E (IgG) (\u003Cb\u003ERNNIg\u003C\u002Fb\u003E) is the greatest risk factor for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DHF) or dengue shock syndrome (DSS). Progression to DHF\u002FDSS is attributed to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 however, because only a fraction of infections occurring in the presence of RNNIg advance to DHF\u002FDSS, the presence of RNNIg alone cannot account for disease severity. We discovered that\u003Ci\u003E\u003Cb\u003E DHF\u002FDSS patients respond to infection by producing IgGs with enhanced affinity for the activating Fc receptor \u003Cu\u003EFcγRIIIA\u003C\u002Fu\u003E due to \u003Cu\u003Eafucosylated\u003C\u002Fu\u003E Fc glycans and \u003Cu\u003EIgG1 subclass\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i\u003E. RNNIg enriched for afucosylated IgG1 triggered platelet reduction in vivo and wa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thrombocytopenia. Thus, therapeutics and vaccines restricting production of afucosylated, IgG1 RNNIg during infection may prevent ADE of DENV diseas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摘要已经简明扼要的把这篇研究的重点内容点出来了——DHF\u002FDSS是由非中和性IgG抗体(RNNIg)介导的ADE效应,但是DHF\u002FDSS发生的群体中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有RNNIg存在,所以单独RNNIg本身并不能决定疾病的严重性,从这一点出发,作者发现DHF\u002FDSS患者产生的\u003Cb\u003EIgG1亚类抗体\u003C\u002Fb\u003E对于\u003Cb\u003E非岩藻糖化的Fc受体\u003Ci\u003EFcγRIIIA \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具有很高的\u003Cb\u003E亲和力\u003C\u002Fb\u003E(可以理解为结合在一起不分开),而这两者的结合诱导了血小板的减少,这也是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针对非岩藻糖化的IgG1 RNNIg的疫苗或者治疗方法可能防止登革病毒的ADE效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篇文章出来之前,学术界对登革病毒ADE效应的原因有以下解释:非中和性抗体可以促进病毒感染表达\u003Ci\u003Eγ\u003C\u002Fi\u003EFc受体的细胞。免疫复合物(抗原抗体结合在一起的东西)可以介导病毒进入并感染更多的细胞,还可以促进细胞之间的融合,并且可以抑制固有免疫应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抗体首先是一个Y型结构,两条轻链两条重链组成,\u003Cb\u003E重链的后两段\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或三段恒定区\u003C\u002Fb\u003E就是Fc段,这一段在多种细胞上有受体,通称Fc段受体(FcR),但是\u003Cb\u003E大多数Fc和FcR结合的亲和力一般比较弱\u003C\u002Fb\u003E,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多抗原-抗体聚集在一起形成免疫复合物,这样很多Fc段聚集在一起,进而可以结合很多个FcR,这样才能牢牢的相互作用并激活下游信号。比如吞噬细胞上的FcR可以通过结合\u003Cb\u003E已经抓住抗原(免疫复合物)\u003C\u002Fb\u003E的抗体Fc段来吞噬抗原,这就是抗体的\u003Cb\u003E调理作用(opsonization)\u003C\u002Fb\u003E。还有\u003Cb\u003EADCC效应\u003C\u002Fb\u003E,也就是\u003Cb\u003E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u003C\u002Fb\u003E(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 ),这是病毒感染的细胞会把病毒抗原展示在细胞表面,抗体结合上去之后,NK细胞等杀伤细胞通过FcR结合这些细胞,进而把这些细胞裂解掉。但是FcR也有抑制炎性免疫应答的功能。\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fb9f780de68eeed82569.jpg\& data-rawwidth=\&1271\& data-rawheight=\&1035\&\u003E\u003Cp\u003EFcR介导的是激活信号还是抑制作用主要由\u003Cb\u003EFc的结构\u003C\u002Fb\u003E决定,而Fc的结构又由\u003Cb\u003EIgG的亚类\u003C\u002Fb\u003E和\u003Cb\u003ECH2结构域上N连接的糖基化位置\u003C\u002Fb\u003E所决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人体中存在五类抗体\u003C\u002Fb\u003E,分类的依据是\u003Cb\u003E重链抗原性的差异\u003C\u002Fb\u003E,总共五种:μ链、γ链、α链、δ链和ε链,对应的分别是IgM、IgG、IgA、IgD和Ig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人IgG可分为四个亚类\u003C\u002Fb\u003E——IgG1、IgG2、IgG3和IgG4。血清里IgG1和IgG2含量最高,两者在抗原特异性IgG中占比95%。不同亚类的抗体结合抑制型和激活型的FcR有不同的比例。\u003Cb\u003EFc段CH2上\u003C\u002Fb\u003E\u003Cu\u003E天冬酰胺(Asn\u002FN)\u003C\u002Fu\u003E\u003Cb\u003E上有核心的\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七糖结构(\u003C\u002Fb\u003E下图上部除中间最下外的浅蓝色部分\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这个结构可以添加不同的糖来修饰。没有岩藻糖修饰的聚糖对于FcγR\u003Cb\u003EIII\u003C\u002Fb\u003EA 亲和力更强,而岩藻糖和唾液酸化糖链的IgG更倾向于结合FcγR\u003Cb\u003EII\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8ce7ede9e3fa6b199e99d.jpg\& data-rawwidth=\&1877\& data-rawheight=\&1194\&\u003E\u003Cp\u003E【注】:抗体的糖基化修饰种类很多,主要的是N-Glycan,N-Glycan根据半乳糖基化的数量可以分G0(无半乳糖)、G1(一个半乳糖基)和G2(两个)三类,再根据唾液酸化的数量可以命名为G2A0、G2A1等等,再根据有无分叉(\u003Cb\u003E\u003Cu\u003Eb\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isecting)的N-乙酰葡萄糖胺(B)和岩藻糖(F)可以+B+F或者+B-F等等;除了N-Glycan外还有七糖不完整的类型;除了N-Glycan外还有甘露糖(Mannose)型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据此推测很可能IgG的不同Fc段对于登革病毒的ADE可能有一定的决定作用,所以他们对住院的\u003Cb\u003E二次登革患者\u003C\u002Fb\u003E或者\u003Cb\u003E先前有其他黄病毒感染的登革患者\u003C\u002Fb\u003E进行了\u003Cb\u003E队列研究\u003C\u002Fb\u003E。并且规定了几个定义:这些病人在发病早期产生的抗体定义为RNNIg,而且所有患者都被诊断为DHF\u002FDSS或者DF,采集的血样为急性期(发热4~8d)和恢复期(出院>30d),对照为诊断为流感病毒HA抗体阳性的流感患者(健康成人鼻腔感染H1N1野毒株,血样在感染前和感染后7d采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66f81fad122.jpg\& data-rawwidth=\&1382\& data-rawheight=\&1272\&\u003E首先,相比IAV感染者,DENV感染的RNNIg+病人血清有大量的针对DENV\u003Cb\u003E E蛋白\u003C\u002Fb\u003E的\u003Cb\u003E非岩藻糖型IgG\u003C\u002Fb\u003E的升高(Fig.1A)(octagam和flebogam是两种成分为免疫球蛋白的药品),并且在急性期和恢复期针对E蛋白的IgG水平都比较高。但是唾液酸化的IgG没有区别(Fig.1B)。这些IgG更多倾向于IgG1型而非IgG2型(Fig.1C)。而这两个特点(\u003Cb\u003EIgG1型和非岩藻糖基化\u003C\u002Fb\u003E)都\u003Cb\u003E增强了抗体Fc段结合\u003C\u002Fb\u003E受体\u003Cb\u003EFcγRIIIA\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产生的这些针对E蛋白的 afucFc型抗体 是不是仅局限于针对E蛋白呢?作者又试了NS1蛋白和寨卡病毒的E蛋白(交叉反应),发现这些抗体的 afucFc修饰水平也是上升的(Fig.1D)。\u003Cb\u003E从这些结果可以很好推断在登革病毒感染早期,IgG Fc的结构发生了整体性的较大转变。而且在产生的针对不同血清型E蛋白的afucFc\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抗体水平是大致相同的\u003C\u002Fb\u003E。针对寨卡病毒的E蛋白,IgG1\u002FIgG2比值也是升高的,但是针对DENV NS1的却没有(Fig.1E),可能表明Fc段的岩藻糖化是登革感染过程中更普遍的特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分析了登革病人IgG抗体偏向afucFc之后,再区分一下登革热\u002FDF和登革出血热\u002FDHF或者登革休克综合症\u002FDSS患者的抗体类型,结果发现\u003Cb\u003EDHF患者要明显比DF患者afucFc的水平高\u003C\u002Fb\u003E,也就说明重症登革患者中IgG1更倾向于afucFc修饰(Fig.2A)。而把血小板减少症的再单独抽出来,发现\u003Cb\u003ETH+的抗体倾向于\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afucFc修饰\u003C\u002Fb\u003E,而TH-的则与对照组没有差别(Fig.2B)。并且 afucFc大于10%则视为危险因素(\u003Cem\u003EP\u003C\u002Fem\u003E = 0.0139; 优势比 11.00; 95%置信区间1.635 to 74.00; 相对危险度1.83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572f97ebbb.jpg\& data-rawwidth=\&1546\& data-rawheight=\&749\&\u003E\u003Cb\u003EafucFc修饰\u003C\u002Fb\u003E除了和血小板减少症相关之外,还\u003Cb\u003E跟\u003C\u002Fb\u003E患者\u003Cb\u003E住院期间最低血小板计数\u003C\u002Fb\u003E相关(Fig.2D&E)。这两个危险因素跟\u003Cb\u003E抗体对\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FcγRIIIA的\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高亲和力\u003C\u002Fb\u003E也相关,患者如果有\u003Cb\u003E高水平的afucFc IgG1就很可能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u003C\u002Fb\u003E(Fig.2F), 队列中唯一进展为\u003Cb\u003EDSS的患者的\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afucFc IgG1\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水平是最高的\u003C\u002Fb\u003E(Fig.2F里加\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号的)。\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d6c43a3e8cbf95f5560cba926c364b0.jpg\& data-rawwidth=\&1613\& data-rawheight=\&990\&\u003E\u003Cp\u003E临床诊断DHF和DSS,除了看血小板减少外,还有一条是看血细胞比容\u002FHCT,这也是血浆渗漏的一个标志。HCT也跟afucFc IgG1和针对E蛋白的IgG1\u002FIgG2比值相关(Fig.2G&H)。\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bddd509bacefe9d3643ece.jpg\& data-rawwidth=\&783\& data-rawheight=\&204\&\u003E从上面这些结果,afucFc IgG1和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可能跟DENV感染过程中的ADE相关。而且,又跟血小板减少的关系那么密切,作者据此推测抗DENV的IgG很可能跟血小板的抗原相互反应,进而介导了DENV病程中血小板的减少,从而导致登革疾病中的AD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期已有研究表明NS1抗体可以和血小板交叉反应,所以作者想是不是可以把TH+患者的血清中的IgG拿出来,转到其他个体中,是不是可以减少该个体的血小板?利用一个Fc受体人源化的小鼠模型,将\u003Cb\u003ETH+患者的IgG转进\u003C\u002Fb\u003E去之后,发现\u003Cb\u003E小鼠的血小板计数有明显的下降\u003C\u002Fb\u003E,而TH-患者的 IgG却对血小板计数没有影响(Fig.S3)。而把\u003Cb\u003ETH+患者的IgG处理去掉Fc段的聚糖\u003C\u002Fb\u003E之后 (TH+agly) (也就不能结合Fc受体了)几乎\u003Cb\u003E不能影响血小板的计数\u003C\u002Fb\u003E了。此外,\u003Cb\u003E所有\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FcRs都缺陷的小鼠则能抵抗\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TH+ IgG介导的血小板减少\u003C\u002Fb\u003E(Fig.3A)。而这种减少,依赖于两种人低亲和力Fc受体——\u003Cb\u003EFcγRIIA (CD32A)\u003C\u002Fb\u003E 和\u003Cb\u003EFcγRIIIA (CD16A)\u003C\u002Fb\u003E,因为只缺失一种并不能介导小鼠对TH+患者的IgG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的抵抗。\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95be13ce377d.jpg\& data-rawwidth=\&1616\& data-rawheight=\&681\&\u003E\u003Cp\u003E既然纯化的IgG可以介导血小板的减少,那么是不是TH+患者的IgG可以直接结合血小板?将IgG直接和小鼠或者人的血小板进行孵育,结果发现,从结合血小板上洗脱下来的抗体只能结合NS1而非E蛋白(Fig.S4&Fig.3C)。但是也是afucFc为主的(Fig.3D),但是IgG1\u002FIgG2比值几乎没有变化(Fig.S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234d1a7ae6e20f2d648c947ae75ccbe3.jpg\& data-rawwidth=\&1933\& data-rawheight=\&673\&\u003E所以,综合下来,DENV感染过程中患者IgG对FcγRIIIA 亲和力升高,通过FcR依赖的血小板减少而导致了血小板减少症。而至少有三种机制促进了血小板的减少:[1] 抗NS1\u002FIgG抗体可能通过血小板的FcγRIIA直接激活血小板;[2] 并\u002F或者介导了单核细胞吞噬表达 FcγRIIIA和FcγRIIA的血小板;[3] 和\u002F或FcγRIIIA介导的针对血小板的ADCC效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ADE的传统解释是抗体依赖的病毒感染增强作用,是结合非中和性抗体的病毒颗粒更容易进入原本进入不了的细胞,进而增强感染。本文的实验是证实针对登革病毒的IgG因为具有对FcγRIIIA 的高亲和力,进而导致了疾病的ADE效应。利用TH+和TH-的病人血清利用经典的U937实验都可以促进DENV的感染,但是并不能解释本文作者观察到的RNNIg+ DENV 患者的IgG可以激活FcRIIIA,因为U937细胞本身是 FcγRIIIA阴性, FcγRIIA阳性的(FcγRIIIA–, FcγRIIA+)(Fig.S6)。所以,本项研究把ADE的感染和ADE的疾病严重程度分开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845ff23fd92ff3cd51b35c.jpg\& data-rawwidth=\&1856\& data-rawheight=\&715\&\u003E这种特殊的Fc结构到底是原本就存在还是由登革病毒感染所诱导的?作者比较了TH+患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抗体Fc的水平,结果发现恢复期的抗体中 afucFc 型IgG和 IgG1\u002FIgG2比值都明显的下降了(Fig. 4A&B),所以,应该是DENV的感染介导了FcγRIIIA高亲和性IgG的生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The present finding that some individuals respond to DENV infection by producing IgGs with higher affinity for FcγRIIIA indicates a host determinant of susceptibility to severe DENV disease. Further studies will determine how this patient selectivity may contribute to addition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ADE of DENV diseas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总结:DENV感染诱导的FcγRIIIA高亲和性IgG是严重DENV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而进一步的研究将确定这种患者选择性如何可能有助于DENV疾病ADE的其他机制。比如那些基因的多态性等等。\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完\u003Cbr\u003E\u003Cp\u003E原文连接:\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science.sciencemag.org\u002Fcontent\u002F355\u002F5.ful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IgG antibodies to dengue enhanced for FcγRIIIA binding determine disease severity\& class=\&\&\u003EIgG antibodies to dengue enhanced for FcγRIIIA binding determine disease severity\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参考资料:\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医学免疫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imgt.org\u002FIMGTeducation\u002FIMGTlexique\u002FG\u002FGlycosylation.html\&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IMGT Lexique\&\u003EIMGT Lexique\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 DOI: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dx.doi.org\u002F10.Fj.pt.\&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doi.org 的页面\&\u003Ehttp:\u002F\u002Fdx.doi.org\u002F10.Fj.pt.\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9:40:1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3,&likeCount&:11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40:1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v2-9ab1d2ab52b9d41d84e015bb1297e55f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3,&likesCount&:118},&&:{&title&:&其他病毒——狂犬病毒&,&author&:&vigorous-cooler&,&content&:&所谓“其他病毒”,是《医学微生物》教材中把其他好按症状和传播途径分类的病毒拿完以后剩下的几种病毒,归在一个章节进行授课的,没有特别的含义。对于医学生来说,可能就是执医考试中要求的内容少一点而已。之前专栏里介绍过的人乳头瘤病毒就属于这一章。不过,不用纠结这些,对于病毒的分类来说,这些都是“浮云”。\u003Cp\u003E详细的病原学可参考\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 data-title=\&专栏文章——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病原学\& class=\&\& data-editable=\&true\&\u003E专栏文章——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病原学\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狂犬病毒,估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病毒了,这种病毒最恐怖的事情是感染后不及时处理的话,\u003Cb\u003E发病之后病死率100%\u003C\u002Fb\u003E,deadly agent。2016年的数据目前还查询不到,更邪乎的是点开统计页面直接显示404。根据查到的数据,近五年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还是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的,病死率也逐年下降,2015年发病人数还不到2011年的一半,好事。但是仍然要看到,\u003Cb\u003E全国在2015年还有744人因狂犬病而丧生\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cebf40e65c64e.png\& data-rawwidth=\&481\& data-rawheight=\&288\&\u003E狂犬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u003Cb\u003E疯狗咬人\u003C\u002Fb\u003E在很多\u003Cb\u003E古文明\u003C\u002Fb\u003E中都有记载。比如,公元前23世纪的古巴比伦法典(pre-Mosaic Eshnunna Code of Mesopotamia)里就有这样的描述:“If a dog is mad and the authorities have brought the fact to the kn if he does not keep it in, and it bites a man and causes his death, then the owner shall pay two-thirds of a mina of silver.(如果一条狗疯了,王国告知其主人以下事实:如果主人不把疯狗关起来,而使之咬了人并致他人死亡,那主人需要赔付2\u002F3米拉的银子)”。公元前700年,荷马史诗里记载过伊利亚特的狂犬病犬。公元前500年,我国学者警告过疯狗的危险性。公元1世纪时,罗马有学者推测“毒药”存在于\u003Cb\u003E唾液中\u003C\u002Fb\u003E,同时另一位罗马学者也描述了\u003Cb\u003E患者极度口渴\u003C\u002Fb\u003E却又\u003Cb\u003E极度排斥水\u003C\u002Fb\u003E的表现。\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病毒在什么地方?传染源是什么?\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0d2b6ea716aec79bd244f.jpg\& data-rawwidth=\&1798\& data-rawheight=\&1125\&\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哪儿是绿的呢?日本、新西兰\u003C\u002Fb\u003E。狂犬病毒属的7种病毒中,狂犬病毒的分布是全世界最广的,但是也有几个地方确实没有。\u003Cb\u003E红色的地方:中东,非洲,中印东南亚,以及中南美\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a111ea9d059fbfa9abe3d5c26ff11d78.jpg\& data-rawwidth=\&1668\& data-rawheight=\&512\&\u003E\u003Cb\u003E病毒的分布是跟宿主密切相关的\u003C\u002Fb\u003E。带有病毒的动物在什么地方,那病毒就在什么地方,不离不弃,跟天花、脊灰这样同样古老却只有人类宿主的是完全不一样的。\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6b9efc916f980cc8e0c8.jpg\& data-rawwidth=\&1942\& data-rawheight=\&1192\&\u003E\u003Cp\u003E对于我国来说,\u003Cb\u003E主要的危险就是带毒的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说中巴友谊公路的纪录片,里面就有这样一个片段。修路的工程兵有一个人碰到一个窜到营地来的\u003Cb\u003E狼\u003C\u002Fb\u003E,口流涎液,一个战士不小心被咬了,后来发病,战友只能将其隔离在一个房子里。而那战士已经神志不清,并处于发狂状态。\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ee7c4c21a29a0ecf64b65fcfd1d37b2e.jpg\& data-rawwidth=\&2074\& data-rawheight=\&1768\&\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病毒是如何感染人的?感染过程是怎样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肯定基本上都知道——\u003Cb\u003E被【\u003Cu\u003E发病的\u003C\u002Fu\u003E哺乳动物】咬了\u003C\u002Fb\u003E,被发病的猫呀,发病的狗啊的咬了,或者\u003Cb\u003E被挠了\u003C\u002Fb\u003E。不处理的话,人和动物最终基本都会发疯的。\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1d092e5b4c6c1fd2236a.jpg\& data-rawwidth=\&1974\& data-rawheight=\&1372\&\u003E病毒在伤口肌肉组织增殖,并通过神经系统逆行至中枢,再扩散至感觉神经。\u003Cbr\u003E\u003Cp\u003E人间狂犬病\u003Cb\u003E潜伏期\u003C\u002Fb\u003E从\u003Cb\u003E5 天至数年\u003C\u002Fb\u003E不等(\u003Cb\u003E通常 2~3 个月\u003C\u002Fb\u003E,极少超过 1 年),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次,如何诊断?\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对于狂犬病毒感染来说,如果发病了,并诊断出来了,那也基本上没有意义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靠的还是询问流行病学史,有没有被\u003Cu\u003E发病的\u003C\u002Fu\u003E犬、猫、蝙蝠等动物咬伤和抓伤,舔黏膜或者伤口的病史。有没有\u003Cb\u003E典型的症状\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临床表现分两类:狂躁型和麻痹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狂躁型\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aaf92d139.jpg\& data-rawwidth=\&1745\& data-rawheight=\&202\&\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麻痹型\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2a3c7088bfdcca361efc3b9.jpg\& data-rawwidth=\&1745\& data-rawheight=\&197\&\u003E\u003Cp\u003E1903年巴斯德所的 Aldechi Negri发现病犬神经元的胞浆里有包涵体。现在通称内基小体,这是狂犬病毒感染的诊断依据之一。其他的诊断还有分离病毒,比如将病人的标本进行处理后接种小鼠脑部(估计已经是尸检了)。此外还有血清学检测,即利用抗体来筛查。快速诊断有PCR也有免疫荧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标本采集\u003C\u002Fb\u003E:病人发病后(死亡前)可采集其\u003Cb\u003E唾液\u003C\u002Fb\u003E(间隔3-6 小时,至少采集 3 份)、\u003Cb\u003E脑脊液\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血清\u003C\u002Fb\u003E及颈后带毛囊的小块皮肤;病人死后最好采集其\u003Cb\u003E脑组织标本\u003C\u002Fb\u003E(小脑和脑干)进行实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鼻生疮吃什么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