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手术费用晚一个月做手术可以吗

→ 刚做完一个月直肠手术,0.5息肉
刚做完一个月直肠手术,0.5息肉
健康咨询描述:
微创直肠手术后一个月大便又不成形怎么回事,
想得到的帮助:
会是癌症吗?我刚20,什么症状,刚做完手术一个月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内科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如前列腺炎,胃炎,尿路感染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8038次
&&&&&&病情分析:&&&&&&您好:通过你叙述的症状,不能凭一个症状就确定是癌症的。具体得做病理检查。&&&&&&指导意见:&&&&&&建议:你如果当时做个病理检查,如果是良性的,那不会是癌症,可能是与良的息肉有关。
擅长: 泌尿外科常见病,普外科和骨外科的常见病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6398次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考虑是手术后局部炎性组织水肿导致。不是癌症。不用过分担心的。&&&&&&指导意见:&&&&&&直肠长息肉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看了你的年龄才19岁,不用担心,是癌症。如果不放心,也可以去医院做肛门镜复查。
擅长: 高血压,糖尿病,感冒,咳嗽,过敏性哮喘,慢性阻塞性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450次
&&&&&&病情分析:&&&&&&你好,你的情况还是很有可能是肠炎或者是饮食不当造成大便异常,跟结肠炎直肠疾病还是有关系的&&&&&&指导意见:&&&&&&建议你还是需要保持良好心态,还是需要去肛肠科复查一下,一般直肠息肉癌变可能性很小。&&&&&&以上是对“刚做完一个月直肠手术,0.5息肉”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疾病百科| 癌症
挂号科室:肿瘤科
温馨提示:多吃新鲜蔬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肉类食物摄入量,控制体重。
癌症(Cancer),亦称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为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
好发人群:所有群体
常见症状:咳嗽、发烧、恶心、呕吐、便血、乏力、体弱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直肠息肉没及时手术竟然癌变 07:35:21
直径大于0.5厘米锯齿状腺瘤要及时摘除
许多患者在被确诊为癌症中晚期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怎么发展得这么快?”有些癌症来势汹汹,病情发展迅速,但有的却发展缓慢,会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癌前病变期,比如结直肠肿瘤就是如此。
记者在近日举行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学术周活动中,肛肠科主任崔焌辉在讲座上表示,新近研究认为,60%的结肠癌来自普通腺瘤,35%来自锯齿状病变。直径大于1厘米的结直肠息肉,要高度警
惕恶变可能,而直径大于0.5厘米的锯齿状腺瘤就应马上切除,防止发生恶变。
直肠息肉一不留心就转癌
崔焌辉主任曾经接诊过一位七十岁的老大爷,他得了直肠息肉。当时只要局部切除,病情就可以痊愈。但老大爷不愿意开刀,结果直肠息肉就变成了直肠癌。
“直肠癌发生了,老大爷还是不愿意开刀动手术,只愿意接受放疗。虽然通过放疗,能把部分癌细胞烧死,但是对直肠的伤害很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疗,老大爷的直肠完全溃败,手术后出血的症状没法得到改善,只能再次开刀,把直肠拿掉,并且做了人工肛门。可惜的是,一年之后,癌细胞还是扩散了。”
崔焌辉主任说,直肠息肉与肠癌关系非常密切。直肠息肉主要包括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错构瘤。其中,腺瘤性息肉最常见但也最危险,因为结直肠腺瘤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直肠癌。一般来说,直肠息肉的发病比肠癌早很多年,时间间隔长,息肉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演变成癌症。息肉最初的时候很小,没有症状,一不留心很可能就会转化成癌症。
崔焌辉主任曾经做过一万例电子肠镜检查,分析结果发现检出率排前三位的依次为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炎症性病变、结直肠恶性肿瘤,其他依次为结肠黑变病、结肠憩室及其他少见疾病。其中检出结直肠息肉占26%,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越高。
来源:青年时报&&&&作者:见习记者 郑琪 通讯员 楼建丽&&&&编辑:高婷婷&&&&
我也来说两句: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号-1(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 马宏利为什么做了直肠息肉术后一个月伤口..._百度宝宝知道发现肠息肉,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我的图书馆
发现肠息肉,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02-19 15:07
肠息肉口服西药效果不佳,如果病灶并不严重,手术又有点小题大做,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中药灌肠。中药灌肠疗法是从肛门灌中药进去的,治疗盆腔炎输卵管堵塞是可以的,其原理跟口服中药差不多。中药灌肠既不是手术也不是吃药,是把中药用水煎至100毫升左右,从肛门灌入直肠。因为直肠能很好的吸收药物中的成分,而且局部吸收,直接作用于患处,效果明显。将中药药煎成100毫升,用导尿管插入肛门10厘米以上,在20分钟内灌完,完后卧床30分钟,每日1~2次。可以用于治疗如盆腔炎、前列腺炎、结肠炎等等。中药保留灌肠法已在临床使用多年,是一个比较好的给药途径,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特别对临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为显著。操作方法:(1)直肠注入法(2)直肠滴注法下面,让我们脑补一下有关肠息肉的常识:绝大多数大肠息肉没有症状,若息肉持续长大或者恶变,可出现便血、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肠镜为诊断大肠息肉的“金标准”。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每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达30万,并以年均4%增幅不断攀升。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经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研究显示,80%左右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恶变而来。因此,预防结直肠癌,要从预防肠息肉开始。肠息肉指的是肠黏膜的隆起性病变。一般来说,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它可小至芝麻、绿豆,也可大至核桃,数量可从一个至数百个不等。根据息肉的性状,可以分为带蒂息肉、亚蒂息肉、扁平息肉。肠息肉按照其病理性质,可分为新生物性、炎症性等5类。其中新生物性即肿瘤性,主要指大肠腺瘤,是肠息肉中最常见的,占70%—80%左右,有癌变的可能。绝大多数大肠息肉没有症状,若息肉持续长大或者恶变,可出现便血、大便表面带血、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但是,从临床症状难以诊断大肠息肉,确诊大肠息肉主要靠一系列的检查。直肠指诊可以触及中低位直肠的息肉。大肠息肉在钡剂灌肠下,表现为肠道黏膜的局限性充盈缺损。纤维肠镜可以观察整个大肠黏膜,能够发现和确诊息肉。因此,肠镜为诊断大肠息肉的“金标准”。在内镜下,从形状上大致可以判断息肉的良恶性。一般来说,带蒂、直径小于2厘米、表面光滑、活动度好的常常是良性的。而黏膜下扁平的、直径大于2厘米、表面有出血、溃疡,往往提示息肉恶变。息肉恶变的概率与息肉大小有关,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恶变率约为1%,大于2厘米的腺瘤46%是恶性的,1—2厘米之间的腺瘤仅10%恶变。另外,借助色素内镜与放大内镜等技术,根据息肉表面的腺管开口类型,可对病变的类型与性质做出初步判断。当然,将息肉取活检送病理检查,才可以最终判定息肉的性质。肠息肉大部分是肠黏膜的一个新生物,在未作病理检查这个“金标准”之前,一切诊断只是猜测。随着纤维内镜特别是电子内镜的问世,内镜下治疗技术发展很快,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是很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适应证有:1.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和腺瘤;2.直径小于2厘米无蒂息肉和腺瘤;3.多发性腺瘤和息肉,分布分散,数目较少。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已成为肠息肉治疗的常规方法,除了极少部分直径过大、内镜下形态明显恶变或数目过多者外,一般均可在内镜下将肠息肉完整切除。对比开刀,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明显优势。大肠息肉并不可怕。早期发现和切除息肉,能够有效降低肠癌发生率。建议以下人群进行肠镜检查:1.40岁以上;2.本人有癌症史、肠息肉史或一级亲属有大肠癌史;3.慢性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慢性便秘每年在两个月以上,有黏液或血便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等。
03-05 22:44
1、什么是息肉?息肉,是指人体粘膜表面上长出的多余肿物,称为息肉。2、什么是肠息肉?肠息肉,顾名思义,是指人体肠道粘膜表面长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如在结肠粘膜部位长出的结肠息肉,在直肠粘膜部位长出的息肉叫直肠息肉。肠息肉以直肠息肉、结肠息肉最常见。3、肠息肉是肿瘤吗?肠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所以说肠息肉不是肿瘤,是一种肠道粘膜的增生物,但有恶变倾向。息肉具有家族遗传倾向。4、需要治疗吗?一般肠息肉无症状,有时由于肠内容物摩擦息肉表面也可以引起出血,息肉巨大时还可以引起梗阻。由于肠息肉有恶变的倾向,一般建议治疗。治疗主要分为内窥镜下切除治疗和手术切除治疗。前者属于微创手术,在内窥镜下高频电凝息肉切除术,或激光或微波切除术,并要把切除的息肉要进一步做病理检查。手术治疗属于有创治疗,一般在内镜切除后病理发现有残留病变或癌变,且不符合内镜下治疗指征时采用。手术治疗肠息肉会更彻底一些,适合症状比较重的肠息肉患者肠镜下切除息肉5、为什么息肉切除后必须复查?因为腺瘤性息肉切除后再生,复发的机率较高,多发性息肉容易遗漏。息肉切除术后要随访复查。其实息肉这种病是“天生”的,自身无法预防,但是由息肉所导致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比如为了预防息肉瘤变和息肉出血,就应该定期检查胃肠镜,发现息肉及时在镜下切除。
02-19 09:58
  肠息肉是肠道的良性病变。肠息肉可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息肉,为单个或多个,大小可自直径数毫米到数厘米,有蒂或无蒂。随着电子肠镜的日益推广,常常能在肠镜检查中发现肠息肉患者。病人或其家属听到肠息肉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是不是要开刀”?  肠镜能否辨明息肉的性质?  内镜下从大体形状上大致可以判断息肉的良恶性,一般来说,带蒂的、直径小于2cm、表面光滑、镜子推动活动度好的常常是良性的,包括炎症性、腺瘤性息肉。而黏膜下扁平的,直径较大(大于2cm),表面有出血、溃疡,镜子推动活动度差的往往往是恶性的机会较大。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直径&1cm 的息肉恶变约1%,大于2cm的腺瘤46%是恶性的,1~2cm之间的腺瘤仅10%恶变。另外,借助色素内镜与放大内镜等技术,根据息肉表面的腺管开口类型,可对病变的类型与性质作出初步的判断。当然,内镜下只能根据息肉的形态作出大概而模糊的诊断,正确的处理是将息肉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以最终判定息肉的性质。病理结果才是息肉诊断的“金标准”。    发现肠息肉是否都要切除?  前面已经提到,肠息肉大部分是肠黏膜的一个新生物,在未作病理检查这个“金标准”之前,一切诊断只是猜测,不切除它,留在体内毕竟是一个“定时炸弹”。若是恶性,危害自不必说;如果是腺瘤等癌前病变,则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随着息肉的增大,数目的增加,癌变机会也迅速增大,直径超过2cm的腺瘤近半数会恶变成癌。即使是炎症性息肉,对身体的危害性虽然小些,但随着息肉的增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因此,发现肠息肉应将其切除。  切除息肉一定要开刀吗?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结肠息肉的切除已不需要开刀。近几十年,随着纤维内镜、特别是电子内镜的问世,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内镜下治疗技术发展得最快,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是很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适应症有  ●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和腺瘤;  ●直径小于2cm无蒂息肉和腺瘤;  ●多发性腺瘤和息肉,分布分散,数目较少。  可以说,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已成为肠息肉治疗的常规方法,除了极少部分直径过大、内镜下形态明显恶变或数目过多者外,一般均可在内镜下将肠息肉完整切除。对比开刀,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具有明显优势。美国Bernard曾报道剖腹手术后,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平均要28天,而内镜下切除息肉,恢复正常生活平均仅需 2天,且费用也仅是开刀的1/3~1/5。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对身体损伤小、痛苦少,对年老体弱或婴幼儿均适用,因此该方法现已广泛普及。  一般情况下,发现有肠息肉,应尽早切除,以免带来一些其他疾病,甚至于恶化成肠癌。
02-19 10:03
大多数得了早期肠息肉的患者并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因此肠息肉很多时候都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但是有的肠息肉是癌变的可能,那么肠息肉到底需不需要切除呢?是否需要切除,看息肉性质肠息肉是肠道细胞多余生长的细胞团,宏观上讲就是多出来的肉球,肠息肉很常见,肠息肉长到超过100个就叫肠息肉病,临床上将肠息肉分为五种:潴留性息肉、腺瘤样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息肉、炎性息肉。除了腺瘤样息肉,其他都不会发生癌变,但是,绝大多数的肠息肉都属于腺瘤样息肉,这显著增大了肠息肉的危险性,由此也说明得了肠息肉不能忽视。一般而言,对于无症状或者没有癌变的肠息肉,不需要进行切除,药物治疗即可,如果是癌变的肠息肉,如腺瘤样息肉则是需要及时切除的。肠息肉真的没有症状吗?早期症状:肠息肉早期是有症状的,只是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只要细心一点,还是能发现的:1、便血、脓血便。2、可能会出现疼痛。3、靠近肛门位置的肠息肉,可能会随着排便而被挤出至肛门外。中晚期症状:1、大便习惯发生改变,如便秘、腹痛、便血等。2、粪便变细,有凹槽,黏液便脓血便等。3、反复便秘或其他肛肠疾病,且使用药物一段时间仍无效。发现疑似肠息肉,应该怎样确诊?肠息肉最好到正规医院肛肠科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有肛门指检、肠镜检查、钡剂灌肠检查,以排出肠息肉的可能,疑似肠息肉或确诊肠息肉,都应该认真对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防止其癌变的可能。40岁以上人群应坚持每五年进行一次肛肠检查。肠息肉病因1、饮食因素病从口入,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的人群,患肠息肉的几率显著提高。2、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有肠息肉患病史的家族,其后代患这种病的几率明显多于没有患病家族。家族型肠息肉遗传的原因与某种基因片段的缺失有关。3、胆汁代谢紊乱4、结肠粘膜慢性炎症这是炎性肠息肉的主要病因,克罗恩病、肠道血吸虫、肠结核等肠道炎性病症,都容易引起肠息肉。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肠息肉?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2、适当运动锻炼身体。3、饮食清淡,尽量不吃辛辣煎炸之食。4、保持心情乐观舒畅。5、学习学习养生方面的知识。
02-19 11:21
是的,首先要明确,没有肠息肉就没有肠癌;第二,从肠息肉发展到肠癌是有一个过程的,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多年,为了防止癌变,一旦发现息肉,必须予以切除,胃息肉也是如此;第三,如果有便血(潜血)、不明原因消瘦等症状,尤其是有肠癌家族史的,建议一定要定期检查肠镜,小的息肉可以通过肠镜直接灼除。我外婆就是56岁因肠癌去世的,那是1976年,当时医疗条件差,发现已是晚期;我母亲2006年查出结肠癌,当时肿瘤有鸡蛋这么大,但手术做得很成功,之后定期复查,又多次发现息肉,都及时处理,至今已过去10年多了,今年73岁,身体很健康;本人从45岁左右每二年做一次肠胃镜,都发现有息肉,做了手术,现在一次比一次少,息肉也小,都在镜下处理了。
02-21 20:25
治疗 听语音1.微创治疗(内镜)符合内镜下治疗指征的息肉可行内镜下切除,并将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2.手术治疗息肉有恶变倾向或不符合内镜下治疗指征;或内镜切除后病理发现有残留病变或癌变。3.药物治疗(1)对症治疗如有出血,给以止血,并根据出血量多少进行相应处置。(2)病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导致的炎性息肉参见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3)预防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可服用塞来昔布减少腺瘤性结直肠息肉数目,每日两次,与食物同服。
02-19 10:02
发现肠息肉,决定要不要切除,首先得看息肉有没有影响到排便,或者进食!假如有再做息肉病理检查,如果是恶性就切除,假如良性
02-19 17:25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因为为什么人会生肠癌,就是肠息肉,小肿块所引起,一个人生肠癌不是一个月,二个月,一年二年所生肠癌,而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每个人身上都有癌细胞,一旦免役系统不平衡或免役力下降,那么癌细胞马上出来活动,钻进息肉小肿块里面发芽生长躺在蕴床上很舒服,有息肉和小肿块,人也会大便次数增多一天三到五次,马上做肠镜发现好多息肉还可能发现小肿块,但是我们不能轻敌,果断切除。不能拖,一天都不能拖,吸取血的教训,以防万一,干万要牢记发现早没事的,良性的。老声上台再说一句,不管大小息肉和小肿块,彻底干净消灭切除。
02-20 16:00
肠息肉大部分是肠黏膜的一个新生物,在未作病理检查这个“金标准”之前,一切诊断只是猜测,不切除它,留在体内毕竟是一个“定时炸弹”。若是恶性,危害自不必说;如果是腺瘤等癌前病变,则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随着息肉的增大,数目的增加,癌变机会也迅速增大,直径超过2cm的腺瘤近半数会恶变成癌。即使是炎症性息肉,对身体的危害性虽然小些,但随着息肉的增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因此,发现肠息肉应将其切除。
02-19 20:24
1.好处:枣有很强的抗氧化、抗自由基的功效,有抗衰老、预防癌症的作用。另外,枣含维生素C较多,能够使胆固醇变成胆汁酸,从而预防胆结石的发生。2.坏处:多吃以发胖或是得龋齿病,还伤脾,易拉肚子,每次最好掌握在10到30克总得来说吃大枣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馆藏&2867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肠息肉需要手术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