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瘫痪症死亡案例颜色上注意什么

来自 VICE 的频道
睡眠瘫痪症就像恐惧本身一样,古老而又常见普遍。
17岁的时候,有天晚上我在一片黑暗中醒来,发现自己身体动不了了。不过,至少我还能听见声音 —— 那也正是我一开始醒来的原因:大半夜的,我听见有人在砰砰砰地拍打着前门,那愤怒而又刺耳的敲门声持续了很长时间。
哦对了,我也能看见东西。我的眼睛睁开来就能看见顶上的天花板。但是我的脑袋却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老虎钳夹住了,动弹不得。我想要大声喊叫,提醒我父母注意门外那个愤怒的入侵者;我相信那人会对我们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我想要提醒我的父母,但是我叫不出声来。拍门声越来越响了。
我想要跳下床,找个地方躲起来。但不管我多么迫切、多么坚持不懈地恳求我的身体,它都不为所动。可怕的事情就要发生在我和我家人身上了,那扇门就快撑不住了,门外的人就要进到我们家来了,我就要独自一个人面对这个走进来的人了,而且我一动都动不了。
那是我一生中感到最害怕的一刻。不过回首往事,我发现,就算那时候门口没有敲击声,就算那时候我不觉得接下来会有什么坏事发生,那也会是我一生中感到最害怕的一刻。我最深层的恐惧源于一点:我意识到,那一刻我的身体完全和自身意识分离了。我的身体就像一台沉入湖底的汽车,而我的意识就像被困在车里的乘客,只能束手无策地等着被水淹死。
我不记得那种动弹不得的状态持续了多久,反正最终它逐渐消失了。很快,我就发现了门廊上那个人其实是我的哥哥 —— 他在一个出人意料的时间,意外地从大学回家来了。而另一件事,我则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弄明白:那种身体动弹不得的状态,那种身体好像不属于自身的存在、好像就只剩下了摇曳不定的意识的感觉,甚至包括我所感受到的那深切的恐惧,它有一个名字:睡眠瘫痪症。
“她有时候会觉得有一个恶魔躺在她身上,狠狠压着她。”
至少现在我们叫它睡眠瘫痪症。S·A·金尼尔·威尔逊医生(Dr. S.A. Kinnier Wilson)在1928年一期医学期刊《大脑》(Brain)上创造了这个术语。如今,任何经历过睡眠瘫痪症的人都会觉得他的描述听上去很耳熟:你梦到了一个恐怖的杀人犯在追杀你,惊醒过来后,整个人仿佛还陷在这个梦里。因此,我们所说的这个病人就这样 “平躺在地板上,动弹不得,忍受着严重的精神压力”。
这并不是说睡眠瘫痪症是一个新近才出现的人类疾病。1664年,一位名为雅布兰·范·德莫布洛克(Isbrand van Diemerbroeck)的荷兰医生就公布了几个病例,准确描述了睡眠瘫痪症的症状。其中一个名为 “噩梦的故事” 的病例可能还被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用作过写作素材。
“晚上,当她努力入睡时,她有时候会觉得有一个恶魔躺在她身上,狠狠压着她;有时候则会觉得好像有只大狗或者窃贼压在她的胸口让她喘不过气来,这让她几乎不能说话呼吸。她尽力想要摆脱身上这些重压,但是却没办法调动自己的身体,” 范·德莫布洛克写道。他建议称,适当进行锻炼、饮用大量果汁可能会缓解这种看不见的 “夜间鬼怪” 袭击 —— 这位医生在17世纪发表的原文里就是这么暗示的。
不过,那份医学资料文件也不是第一份记录这一病症的文件。再往前,你可以在中世纪时期的波斯、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公元前400年)找到与睡眠瘫痪症相关的文件资料。说不定你还能找到一个洞穴,里面画着一只红眼利齿的老虎坐在一个瘫痪的穴居人身上呢。睡眠瘫痪症就像恐惧本身一样,古老而又常见普遍。
但是,睡眠瘫痪症并不像单纯感到害怕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包含了心理和生理两大因素的复杂症状,它会迫使你在睁着眼睛时经历自己最深的梦魇。就拿一个平常的夜晚来说吧,我们假定你偶尔会受到睡眠瘫痪症的侵扰,你的身体会循环通过五大睡眠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是快速眼动睡眠(REM)阶段 —— 你可能还记得自己曾在高中生物课上学过:在这一阶段,你的大脑会休息就寝,产生梦境。
这可真是太棒了!做梦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 当你想知道一手拿着冰激凌甜筒,一手拿着电锯从罗迪欧大道飞驰而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时,你完全可以在梦里找到答案。但与此同时,做梦也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你那笨重的身体未必知道你大脑里勾勒出的画面都不是真的,因此只要一有机会,你的身体就会将梦境付诸实践;这就导致了另外一种骇人的病症,即所谓的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
图片来源: 尼古拉斯·布鲁诺&
我想你应该听说过梦游吧。严格来说,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发生的梦游行为,就是一种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不过,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可不止包括在门厅里游荡而已 —— 这么说吧,这就好比网球杂技戏法和火焰剑杂技戏法都属于杂技戏法,但你不会把这两者混为一谈一样。
喜剧演员兼小说作家迈克·比尔比利亚(Mike Birbiglia)将自己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发作的经历搬上了舞台,还把它写成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并拍摄了一部名为 (Sleepwalk with Me)的电影。好吧,除了有趣之外,这个故事也挺骇人的:某一天,20多岁的比尔比利亚从拉昆塔汽车旅馆二楼一扇半关着的窗户里跳了出去;与此同时,在他的梦境中,他正试图逃离一颗向他袭来的导弹。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让一些人颇为困扰,但有更多的人从未经历过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这是因为大脑本身有一个安全阀门。“在做梦时,大脑中会出现一种叫做 PGO 波的神经活动,这种 PGO 波会在大脑皮层传播开来,产生我们做梦时所看到的那些图像,” 滑铁卢大学名誉教授、睡眠瘫痪症专家詹姆斯·艾伦·切恩(James Allan Cheyne)说道。“与此同时,这一刺激会传播到脊髓,促使脊髓中间神经元抑制正常情况下刺激产生肌肉运动的信号。”
换句话说,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你的身体会自己让自己麻痹瘫痪,避免你在梦到自己触底得分赢得州橄榄球赛冠军时从楼梯间上摔下去。而睡眠瘫痪症,就是你在身体麻痹瘫痪的效果消失前醒过来时会经历的状况。鉴于你还处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因此为了防止你把梦里的场景付诸现实,你的身体四肢都动弹不得。但是 —— 哈哈,有趣的是,这个时候你其实还在做梦。
“这个时候你虽然神志是清醒的,但你身上仍然有着一些处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才有的特征,” 布莱恩·沙普利斯(Brian Sharpless)说道。“首先,你的身体还麻痹瘫痪着;其次,你还在做梦。但这和通常的做梦不同,在身体动不了地做着梦的同时,你的神志是清醒的,而且你能够看到房间里的东西。” 沙普利斯是华盛顿州立大学一名心理学助理教授,近来他还写了一本关于睡眠瘫痪症的著作。
不过,在经受睡眠瘫痪症时,人们并不是什么样的梦都会做。沙普利斯估计,我们平时所做的梦中,有大概不到三分之一的梦可以被看做是噩梦,而人们在睡眠瘫痪症发作时所做的梦,却有 80%-90% 都是噩梦。“你可以想象出其中的原因:躺在那里一动都动不了本身就够吓人的了,要是你再有个什么吓人的幻觉,那可就太糟糕了,” 他这样说道。
而我所经历的睡眠瘫痪症,就和教科书上所写的没什么两样。砰砰的敲门声把我的神智从睡眠中拽了出来,但却没能把我整个人从快速眼动睡眠中拽出来。因此,我动弹不得地被困在自己意识的地狱中,等待着一个拿着斧子的坏人冲进我的房间。其实最后,我很轻松地就从床上下来了。
据说蝙蝠怪会鸡奸受害人,引发了不少暴力事件。
事实证明,睡眠瘫痪症噩梦可以分为 “入侵者”、“梦淫妖”,以及 “前庭眩晕错觉” 三大类。前两类噩梦的名字很有趣,非常适合拿来做《灵动:鬼影实录》(Paranormal Activity)系列电影的名字。而最后一类噩梦听上去虽然没有前两类有趣,但这类噩梦本身可要比前两类有意思多了。
切恩警告称,这三大分类涵盖的内容很广,同一分类下人们所描述的经历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另一方面,1999年《意识与认知》(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杂志刊登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论文,帮助定义了这三大类噩梦,而切恩正是这篇论文的三位作者之一。
相对而言,“前庭眩晕错觉” 这类梦境(也就是切恩1999年论文中所说的 “不寻常的身体体验” )是比较无害的,甚至可能对某些人来说还会是相当愉快的经历。“你会感觉你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前庭眩晕错觉’ 这个术语指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沙普利斯解释说。“你可能会觉得你正漂浮在水面上或者空气中,或者你可能会觉得有人举着你的手臂。” 听上去不坏,对吧?就好像是西格妮·韦弗(Sigourney Weaver)在《捉鬼敢死队》(Ghostbusters)里的经历一样。
“‘入侵者’ 这类梦境,主要是会给人一种房间里有什么东西存在的感觉,” 沙普利斯对我解释说。“那东西可以被看见、听见或碰到,它可能会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可能会靠近你的床,有时候甚至会爬上床。”
可怕!但是别忘了,这个时候你连一动都动不了。而且,你会觉得自己可能以后再也动不了了 —— 你会觉得就算你能从身边藏在阴影里的怪物的可怕侵犯中活下来,你也再没办法挪动身子了。尖叫至少还能缓解一下你心中的恐慌,但你连尖叫的能力都没有。而且你连呼吸都很困难。因此你所能做的,就只有等待而已。
我很幸运,我噩梦里的 “入侵者” 是一位真实(而且友好)的人。从这样的噩梦中清醒过来,大概会比梦见地狱恶犬快一些。而且,我也很幸运地没有陷入 “梦淫妖” 式噩梦。“‘梦淫妖’ 这类梦境通常会比前述的 ‘入侵者’ 类梦境更近一步。房间里的那个东西会爬到 ‘沉睡中的人’ 身上,” 切恩继续说道,“它可能会让当事人喘不过气来,甚至有可能会暴力袭击当事人或性侵当事人。” 这就是你大脑的运作方式,这就是前述范·德莫布洛克医生给出的一个病例中所说的鬼怪。
图片来源: 尼古拉斯·布鲁诺&
1995年2月起,非洲的桑吉巴尔(Zanzibar)岛上传开了一条新闻:有幽灵趁夜色袭击男子和女子。这个幽灵的名字叫做 Popobawa,意为 “有翅的蝙蝠”。据说这是它出现时最常使用的形象,然而通常人们都是看不见它的。
据2009年社会人类学家马丁·沃尔什(Martin Walsh)的详细描述,从一栋房屋到另一栋房屋,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很快 Popobawa 的袭击行为就遍布了桑吉巴尔全岛,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国性的超自然事件。
这只蝙蝠怪据说会鸡奸受害人。此事引发了不少暴力事件。当时,桑吉巴尔市几位居民谋杀了一名到首都来寻求心理健康治疗的病人,因为他们怀疑他是 Popobawa —— 当然,最后事实证明他其实是普通的人类。之后,此类精神和生理上的恐怖继续笼罩着当地人,不过在 Popobawa 的新闻传出三个月后,此类袭击事件突然停止了。
整个国家的人都受到了一只饥渴的蝙蝠怪的袭击 —— 这个故事哪怕是作为科幻频道的节目剧本都显得过于可笑了。在现实里,这似乎是件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由此引发的谋杀、暴动等等事件更是显得不可思议。但 Popobawa 事件确实发生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在典型的 Popobawa 袭击事件中,受害人都是在半夜里醒过来的时候,发现有一个没有形体的或者会变形的入侵者正在袭击他们。最常见的描述是,那东西会 ‘按压’ 或者 ‘挤压’ 他们的胸口和肋骨,掐住受害人直到他们呼吸困难、失去知觉,” 沃尔什写道。“通常来说,所有的受害人都会经受极端的恐惧,而且在受到袭击时往往动弹不得、言语不能。” 入侵者、梦淫妖、不能动弹、无法控制呼吸。沃尔什得出了一个结论,Popobawa 并不是什么恶魔,所谓的 Popobawa 袭击事件,其实就是一场典型的大规模睡眠瘫痪症。
发生在桑吉巴尔的这一事件是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它并不是孤立的。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妖魔鬼怪,每个国家都有人声称见过鬼影,每个人都曾在晚上听到过有东西碰撞的声音。“我们认为,睡眠瘫痪症能够很好很自然地解释许多超自然观念,” 沙普利斯说道。“比如说晚上出现的外星人绑架事件、被鬼魂和魔鬼拜访,以及最近的影子人,其实都能用睡眠瘫痪症来解释。如果你看过人们对于这些事件的第一手描述,你就会发现:他们所说的情况能够很好地和睡眠瘫痪症的症状相吻合。”
“不同的文化对睡眠瘫痪症的称呼也各不相同。这些名称其实正描述了睡眠瘫痪症发走的人们各种相同的经历感受,” 凯文·莫顿(Kevin Morton)解释道。“在日本,睡眠瘫痪症被称为是 ‘金縛り’,意为回来报复的幽灵;在泰国,睡眠瘫痪症被称为是 ‘Phi um’,意为包围你的鬼魂;而在夏威夷,睡眠瘫痪症则被称为是 ‘Hauka'I po’,意为夜游者。” 凯文·莫顿五年前创立了一个网站,致力于更好地理解和睡眠有关的失调障碍,这也是她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本科项目的一部分内容。
就像我们可能会把一个令人欣喜的意外归功于守护天使或者上帝一样,我们也给睡眠瘫痪症抹上了我们心底最深层的恐惧的色彩。
各个文化都会把睡眠瘫痪症归因于鬼魂、幽灵和恶魔。不过,你可以说日本通过动漫完美治疗了这一病症。
那么有多少人在一生中会经历睡眠瘫痪症呢?对于这一问题,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沙普利斯认为,有8%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睡眠瘫痪症,其中学生(28%)和精神病患者(32%)这两大人群中睡眠瘫痪症发作的人数比例更高一些。沙普利斯认为,不同人群之间经历睡眠瘫痪症的人数比例之所以有着巨大差别,可能是因为某些人群一开始睡眠模式就是混乱的,因此他们也就更有可能经历睡眠瘫痪症。切恩提出,在 “那些历来就流传着关于阴魂不散的夜间幽灵的传说的社会”,睡眠瘫痪症的发生几率也比较高。
尽管睡眠瘫痪症非常普遍,尤其在某些特定的人群中更是非常常见,但目前却还没有人进行过大规模的干预试验,寻找能够有效治疗这一病症的方法。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沙普利斯医生和论文的另一位作者杰西卡·林恩·格罗姆(Jessica Lynn Grom)简要概述了一些预防睡眠瘫痪症发生的方法,比如改变睡姿和睡眠模式,以及睡眠瘫痪症发作期间可以采用的一些能够帮助缓解症状的技巧。
如果你问我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地让自己冷静下来。集中注意力,试着移动你的四肢。不要担心你胸口上的恶魔。如果你能够意识到自己其实正处在睡眠瘫痪的状态下,如果你甚至还明白睡眠瘫痪症到底是什么,你就能比较轻易地做到这几点。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睡眠瘫痪症知之甚少,是因为它并不是一种能让人轻松说出口的经历。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告诉过任何人我的那次经历,直到我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才有勇气把它说出来。在了解睡眠瘫痪症之前,我特别担心那次经历代表着我的体内或脑内有什么东西出了严重问题。
“人们有许多关于睡眠瘫痪症的偏见,” 莫顿说道。“睡眠瘫痪是一种很疯狂的经历:你醒来时身体动弹不得,还常常会产生幻觉,感受到睡梦中的可怕意象,有时候这幻觉还会涉及到性。那些有过睡眠瘫痪症发作经历的人,通常不会和别人谈论自己的这一经历,而这往往都是出于一种担心害怕的心理 —— 他们不是害怕自己会被人认为是疯了或者鬼上身,就是害怕说出这一经历后会被人污蔑。” 莫顿的网站收到了成千上百份经历过睡眠瘫痪症的人提交的材料,而且还有更多的人访问了网站,想要寻找和睡眠瘫痪症相关的答案。
莫顿乐观地认为,互联网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纠正作用。如今,只要在互联网上快速搜索一下症状,你就能知道自己既不是疯了,也不是被鬼附身。而在互联网之外,睡眠瘫痪症也成了一个具有更大影响力的文化符号 。
上面这段短片,是从罗德尼·亚瑟(Rodney Ascher)导演的纪录片《噩梦》(The Nightmare)中截取的一小段。《噩梦》用影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人们对于睡眠瘫痪症的描述。此前,亚瑟还曾导演过一部备受好评的影片《237号房》(Room 237);而在经历过睡眠瘫痪症后,他决定拍一部关于睡眠瘫痪症的影片。2014年上映的短片 (Devil in the room),也采用类似的方法描绘了睡眠瘫痪症这一主题。此外,(Nicolas Bruno)也拍摄过一系列照片,描绘他这些年在睡眠瘫痪症发作时所感受到的恐怖惊惧。
大多数梦境都会在它们想结束时结束,而不会在你要求它们结束时结束。不过,少许的清醒意识能够帮助你应对接下来发生的事。就算你不能打败睡眠瘫痪症,你也可以应对它所带来的影响。了解你胸口上的恶魔其实只存在于臆想之中,这会让你得到一些安慰 —— 至少你应该明白,你不是唯一一个脑海里住着这些恶魔的人。
24小时最受欢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睡眠瘫痪症会死人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