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60等于多少方是加气混凝土砖砖/一百七十元一个立方

20×24×60的加气块砖多少钱立你多少岁了呢?方_百度知道
20×24×60的加气块砖多少钱立你多少岁了呢?方
20×24×60加气块砖多少钱立方?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们有一套设备需要随时联系!
感恩无私的分享与奉献 :)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加气块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那时物价不便宜:  现在很多人都在怀念70时代的物价,什么几分钱的水果蔬菜,几毛钱一斤肉,于是认为那个年代生活应该更好,在我看来这可是属于好了伤疤忘了疼。  那时猪肉很便宜,78年大约是0.8一斤,可除了厨师和肉联厂的,其他家庭那个敢说天天有肉吃?蔬菜那是指大众菜便宜,到了夏天很多蔬菜一毛钱一堆,不过需要排队,蔬菜的品质也不可能和现在比,一簸萁西红柿,红的绿的裂的全都有,售货员随手一撮,不可能让你挑。如果到了冬天,我吃咸菜都觉得比白菜更香,因为实在吃腻了。记得一次因为我发烧,我妈妈在冬天买了三个西红柿,很小、青的,5块多,那是78年。冬天三个西红柿至少占我妈当月工资的10%!算算您工资的10%是多少钱?  我发现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物价的换算,基本上1比100,很多东西价格就可能对上了,当然这不包括基础的生活用品和维持生活需要的食物。  对比结果,其实后世应该物价更低,很多人会不信,甚至骂我,呵呵,如果比较数字,那么七十年代物价是真低,很多东西都是几分钱几毛钱。但要是比较物价与工资的比率,那很多东西绝不便宜。工业品就更是超贵了。  从70年代一直到80年,一个烧饼都是6分钱,一两粮票,倒是从没有涨过价。我们即使不算粮票,只说6分钱,我爸82年每月工资47元,可以买783个烧饼。2016年类似的烧饼8毛钱,北京领低保的贫苦人口每月是1050,那么他收入的可以买到一千三百个烧饼,还有比吃低保挣得更少的吗?如果您要是说农村,那么农村七十年代还挣工分呢,那更穷。同样79年代一斤猪肉0.8元,听着真便宜,被现在无数人津津乐道。可我爸一个月的工资47元也只够买58.3斤猪肉,还别说肉票不够,人家不卖你。2016年猪肉涨价,按16元一斤,真够贵的,但是北京保贫苦户每月1050元的收入,却可以买65斤猪肉,你可以随便买,他求着卖给你。  至于当年的工业品,那简直属于天文数字,一辆自行车一百多,还要工业卷,相当于我爸三个月不吃不喝,才能够攒出这些钱,后世我爸退休金就接近五千,你算算一辆自行车多少钱?  可见现在北京领低保的都比当年工作十多年的教师收入高。因此真正让人不满的不是东西贵了,而是别人过的太好了。  欧美有个衡量贫富的标准,就是恩格尔系数,当年我家算比较好,用于吃饭所需要的开支绝对大于60%,孩子多的家庭这个比例肯定更高,至于农村?就不用说了,那时北方农村很多人更关心的是吃饱,绝不是吃好。  在北京版发这个话题时,有个朋友提到那个时候可以分房,可以安排工作,我想那些插过队的前辈们更有发言权。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算是安排工作吗?  住房?一家四口挡个布帘就住十平米的小屋一点儿都不新鲜。还不是临时凑合,而是很可能住上半辈子。等着分房,绝不比攒钱买房更容易。  我发现网上赞颂70年代更好的朋友们,实际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只是从长辈的言谈中听到过一些零散的回忆。与真相相去甚远。  如果说真相,那么就是那个年代并不美,可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事情也不怎么样。怀念过去,只是因为对现实不满。
楼主发言:402次 发图:0张 | 更多
  70年代有点折腾:  我不喜欢70年代的初期,虽然我那时只是一个小孩儿,但是也能感觉这个时代的确搞了很多没用的东西。学农劳动,我捡过稻穗,很晒很渴也很累,首先从学校走到农村的稻田路程很远,我们一帮只有八岁的小孩儿走的很累。一年级小学生在地里干活,农民们倒是可以坐在地头休息了,从早晨到下午,我几乎没见过他们干活。因为这是生产队的地,我们如果不来劳动,农民说他们自己还可以把散落的稻穗自己捡回家。所以至少海淀区六郎庄的农民不喜欢我们来学农劳动。  学工劳动就更是起哄了,老师们寻找着各种关系,央求着学生家长,才能给学生们安排一个学工劳动的机会。哪个工厂也不愿意一帮小学生来,那不是劳动,简直就是捣乱。到北大制药厂包装药,孩子们连打带闹,把药片当小石头子扔。工人师傅也管不了。药厂来了一辆氨水车,几百米内都是气味熏人,孩子们为了脱离这个环境,全都大叫着满厂乱跑,我也跟着跑,结果摔了一个大跟头,磕到了膝盖,骨裂了。那时我三年级。  忆苦思甜大会,台上一个瞎子声泪俱下控诉着旧社会的血泪史,台下一群小孩儿高呼着: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这个瞎子是类似宣传员的职业演讲者,各学校都争着请他,需要提前排队预约,还需要安排食宿,伙食很好,还要给钱。我的大姨是人大附小的副校长,就为了能帮助别人请到这个著名的瞎子而自豪。后来能到我们这样的破小学作报告,是因为其他地方,人家都去过了,吃遍了。于是台下我们小学一年级坐着很累也很傻听着。我们的幸福感就是原来现在我们能够吃饱饭了!  闲的没事,学校就开会,忆苦思甜,动员大会、批斗大会,我们那时才八岁,我们认识搞复辟的那个小矮个是谁啊?反正什么都能搞成运动,大运动小运动,全是集体活动,让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  还有什么挖蛹,二年级的一群小孩儿,拿着瓶子,四处寻找着最肮脏的粪坑厕所,忍受着恶臭,寻找挖掘,我怕臭、人又懒,偷偷用泥球做了几个,没想到老师还真查,居然能够看出来。可蛹长大了会变成蛆,既然是除四害,那么我给老师装一瓶子苍蝇蛆不知道会怎么样?那玩意儿厕所当年多的是,看着那满瓶蠕动的东西,老师会去数数吗?呵呵。  写作文更有意思,开头两句就是东风吹战鼓擂,不管是报纸还是电视,说的全是一种现在听起来十分古怪的官方套话,铿锵激昂,却和人民的生活毫无关系。  喝破树叶汤,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什么柳叶杨树穗可以预防疾病,熬出了一大锅,分发到各年级要小孩们喝,茵陈汤起码中医承认是药,这些算什么?还好,我没赶上吃忆苦饭,据表哥讲,非常喇嗓子...  领袖逝世全校悼念,我当时没哭就被老师批评了很久,缺乏阶级感情,其实当时我也是很害怕的,没有了他,中国人可怎么办啊?  粉碎个四人帮,要全区的学生们上街游行,开始是很有意思的,锣鼓喧天真的很热闹。可走着走在我们就累了,那时我只想早点放学,最好今天能有点好吃的。政治斗争,谁赢了,和小学生有关系吗?不过这早就是惯例了。红小兵、红卫兵、工农兵,呵呵,全国都是大兵营。  集体组织看电视,电视里很多人兴高采烈,专门买螃蟹,三公一母,来庆祝四人帮的垮台,但我没见过这种螃蟹,那是南方的东西,看起来感觉应该很好吃。我想他们可能像中国人过节一样,其实就是为了找个由头,吃点好的。所以我更喜欢物质丰富的后世,因为我可以很随意的吃到大闸蟹,吃不起大的,我可以吃小的,三十多一斤也不一定比阳澄湖的难吃多少。  如果说当年有什么让我高兴的事,那就是政治学习,因为政治学习,我父母就会回来的晚很多,我放学后就能多玩会儿。还喜欢地震,地震那一段时间,学校就会立上一块牌子,又可以放假了!其实这些才是当年孩子们关心的事情,政治对我们太远了。
  生活看你喜欢那种:  我说了70年代很多坏话,不过要是把这个时代形容的像人间地狱,那也是太过偏激。至于那个年代更好,那需要看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追求安逸平稳,那肯定是七十年代更好,可以说颇具古风,人们生活虽然贫穷,但是对未来没有过多的担忧,可以说每天生活都是一个样子,也包括你的将来。  农民会种一辈子地,子子孙孙。工人会上一辈子班,直到退休,再想办法安排子女接班,当然只能安排一个。普通干部也不比老百姓好多少,工资一样福利不多,但是给子女安排个工作送去当兵,倒是没有什么问题。这也注定了他们的子女今后很可能有资格走向仕途。社会层次永远都是存在的。  不过这个时代社会层次分明,一切都是按级别直接固定好的,什么级别可以装电话,该住多大房子,可以做哪个级别的车十分详细,因此百姓也认为理所当然,谈不上什么嫉妒不满。东城和西城宽阔些的胡同里都有很多神秘的大院,青砖素瓦红漆大门,偶尔门开,进出的那辆紧闭窗帘、宽大庄严的红旗轿车,宣示着主人的尊贵。周边邻居也只会忐忑的避开大门,我们这些小孩儿,也被家长叮嘱不要在那些大门前玩耍。所有人并没有其他的想法,因为那不叫特权,那叫待遇。所以老百姓不用攀比,你也没法比。  老百姓的追求,也就是今天多吃一顿红烧肉,明天从单位拿点油毡攒着盖个小厨房,今年最好能涨一级工资,每个月可以多出五块钱。欲求很低简单而直接,所以也很容易满足。  当然分房涨工资的时候,单位里也打架,为每月5块钱打架。如果你想追求个性自由财富,那么你只能选择活在后世,因为这种异类,在70年代早就给灭了。  假如让我自己选择,那么我肯定选择现代,主要因为吃的更好,有时间还可以去旅游。不像70年代,很多人一生也不会看到离家50公里的地方。  至于后世的那些恶疾--贪污腐败?说实话,和我有个屁的关系!一个平民百姓,他们当官的一分不贪也进不了我兜里几个钱,只要我自己能够吃羊肉喝啤酒,我管他喝路易十几!  至于国家、民族、未来?我真的很关心,可是谁问过我啊?!
  不是说那个年代美好,而是说那个年代工农没受到阶级压迫。
  @小泉醇
14:28:00  不是说那个年代美好,而是说那个年代工农没受到阶级压迫。  —————————————————  工人阶级压着农民阶级现在都没有翻身,你确定不是睁眼说瞎话?  社会的话语权在哪里?农民及农民的后代只会被“自己不努力没出息”之类的口水淹没在茫茫的梦想中……  
  美好的是80年代。当时改革开放新鲜事物,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有物质上的丰富,还有精神上的高级情操。但80年代后几年,愈伤通货膨胀,社会抱怨多了点,加上高干子弟投机倒把,从而引起动乱,人民的政治思想开始被禁锢。
  作者:千年殇 时间: 15:12:56  @小泉醇 3楼
14:28:00  不是说那个年代美好,而是说那个年代工农没受到阶级压迫。  —————————————————  工人阶级压着农民阶级现在都没有翻身,你确定不是睁眼说瞎话?  社会的话语权在哪里?农民及农民的后代只会被“自己不努力没出息”之类的口水淹没在茫茫的梦想中……  来自 天涯社区客户端 | 举报 | 4楼 | 打赏 | 回复 | 评论(3)  小泉醇:
评论  我没说瞎话。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从不压迫任何其他阶级。事实上,工人阶级比农民阶级对国家作出更大牺牲和贡献,至今依然如此。改开之前社会话语权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共同那里。当农民不意味着没出息,当工人也不意味着有出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地位平等的。(待续)  小泉醇:
评论  续:工人可以随时放弃工人岗位去农村开荒当农民。反之,农民也随时可以放弃集体土地去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当工人。  ...............................................  别瞎扯了  连户口都不知道,你以为“农转非”那么容易啊?  你还农民当工人!  要是没生产队开的介绍信直接抓你回来判你个盲流罪!
  大学刚毕业那年,我买不起车更买不房,租着不到20平的小单间,吃着路边摊。  现在有房有车了,也算半个食利阶层了,生活悠闲自在。  现在想想当年真是黑暗啊,我要直接蹦到现在这个年代,不是什么都有了...
  我不會好了伤疤,忘了痛!即使心里依然还爱着曾經的他,但我也决不会吃回头草
忘掉过去,勇往直前,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一般品种的西红柿,青色的未成熟的吃了会中毒,你都生病发烧了你妈还买未成熟的西红柿给你吃?
  楼主说的真实。
  大家其实是不满贫富差距太大,不平等。  至于过去,一塌糊涂,只能说平等点,我吃不上馒头,你也吃不上,心理平衡。
  @流动在线-17 20:09:20  楼主说的真实。  大家其实是不满贫富差距太大,不平等。  至于过去,一塌糊涂,只能说平等点,我吃不上馒头,你也吃不上,心理平衡。  -----------------------------  现在委内瑞拉和朝鲜都是这样的,很公平,有人肯去吗?
  毛主席时代人民最幸福
  时代在进步的,拿上个世纪70年的中国和现在做比较就是。我这样讲并不表示我认同现在的一切。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但是人民的购买力并没有增加多少。拿烧饼、猪肉比较不是不可以,但是太片面。房子、医药有怎么说?70年代工人能分房,现在普通人干一辈子就只能买套房,我说的是普通人,比扯什么其他的。一个月算8000工资,一个月算你存5000块,你算下要多少年才能在一线城市买套房。
  和毛左不能讨论这问题,再怎么烂狗屎一样的生活,在他们想来就是阳春白雪田野牧歌。那时候的乏味到绝望,对于动乱的麻木,以及生活水准的低下,没有切身的体会,无法和愤怒青年们交流,尤其这些愤怒青年中还夹杂了很多别有用心的挑动者。  那位小泉醇,你知道有个概念叫“政审”吗?还农民和工人随便变换角色。从上山下乡开始,这个流通通道就只能是单向的,你以为那么多伤痕文学描写的悲剧,都是拍脑袋出来的?
  楼主写得好。说70年代好的,不过是因为人的大脑会选择性遗忘过去不愉快的事,而记住让你愉悦的往事。真实的70年代和如今一样,有美好,也有丑陋。  
  @流动在线2010
20:09:00  楼主说的真实。   大家其实是不满贫富差距太大,不平等。   至于过去,一塌糊涂,只能说平等点,我吃不上馒头,你也吃不上,心理平衡。  —————————————————  +1  
  作者:811685 时间: 19:41:41  作者:千年殇 时间: 15:12:56  @小泉醇 3楼
14:28:00  不是说那个年代美好,而是说那个年代工农没受到阶级压迫。  —————————————————  工人阶级压着农民阶级现在都没有翻身,你确定不是睁眼说瞎话?  社会的话语权在哪里?农民及农民的后代只会被“自己不努力没出息”之类的口水淹没在茫茫的梦想中……  来自 天涯社区客户端 | 举报 | 4楼 | 打赏 | 回复 | 评论(3)  小泉醇:
15:33:36 评论  我没说瞎话。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从不压迫任何其他阶级。事实上,工人阶级比农民阶级对国家作出更大牺牲和贡献,至今依然如此。改开之前社会话语权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共同那里。当农民不意味着没出息,当工人也不意味着有出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地位平等的。(待续)  小泉醇:
15:34:55 评论  续:工人可以随时放弃工人岗位去农村开荒当农民。反之,农民也随时可以放弃集体土地去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当工人。  ...............................................  别瞎扯了  连户口都不知道,你以为“农转非”那么容易啊?  你还农民当工人!  要是没生产队开的介绍信直接抓你回来判你个盲流罪!  举报 | 6楼 | 打赏 | 回复 | 评论(2)  小泉醇:
评论  我没瞎扯。当年国家号召去西藏新疆工作,工人编制,人人都可以去。但是你们其实想要的是城市的工人编制。问题来了:城市也是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是最初的建设者开拓出来的。  小泉醇:
评论  解放前,任何人都可以进城,就跟现在改开后一样,当时不需要户口,只开国民身份证。导致城市里很多闲散无业人员。然后新中国成立之后,土改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政府动员清退城市闲散无业人员,那时很多在农村分到土地的无业人员就主动回农村了,剩下的无业人员很长时间也不是工人,慢慢等待才进工厂  ...........................................  连粮食关系都不知道的人就别乱吹了!  当年对于普通人来说就两个办法可以转户口  一是考学,自动转粮食关系  二是当兵,退伍以后还可以带一个亲属脱离农村户口!  城市人都养不活自己弄了几百万青年去农村“战天斗地”,每年的退伍军人都安排不完你居然还脑补慢慢等待!!!  看看你自己的留言,前面说想干啥就干啥,工人农民随便转换,现在又变等待了,接下来你还想改成啥??
  70年代物质匮乏是真、相对平等也是真、生活相对枯燥是真、社会环境相对纯净也是真。  现在物质极大丰富是真,劳动人民没有尊严也是真,戏子之流都骑到人民头上、什么脏的臭的都肆无忌惮污染环境也是真。
  的确不那么好,但是没地沟油、没毒大米,农民工人都看得起病,政府机关没门卫。  
  现在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那时候的农产品了,现在的蔬菜瓜果味道全变了。  
  你爷爷怎么不直接生你?
09:13:51  你爷爷怎么不直接生你?  -----------------------------  呵呵,这位朋友,换一种说话方式就好了。我明白您的意思,社会都是逐步过渡的。用今天比较昨天是不公平的。对吧?说白了,这只是个人一种回忆,至于标题,我要写我的回忆,那不是没人看吗?
  今天的孩子之看了欧美,没有几个人注意到世界的整体状况。  不知道70年代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不知道非洲,印度等很多地方还很糟糕。  就是欧美也不是很好。大家看到的是80年代,甚至90年代的发达而已。尤其是港澳台。
    这个表格没有计算华西村这种已经城市化的公社。
  很高兴有人能来看我的这些回忆,更高兴的是大家各抒己见,虽然观点不同,却没有谩骂,这就说明我写的还行,至少吸引来看的朋友们素质很好。不过,夸大家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夸我自己,哈哈。因为我爸从小就告诉我,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就是说,人要认识自己的缺点,但是更应该认识自己的优点。所以我就越来越没羞没臊。  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对错,如果喜欢绝对化,那不如探讨足球。这就是清谈,和几个人一起喝酒聊天一个意思。探讨政治问题,从没给我带来一分钱的好处,我的观点也影响不了哪怕是街道办事处的任何政策。  我从1999年学会上网,听着猫滋啦滋啦响上半天,才能打开一个网页,却觉得很好玩。05年后就再也没发过任何观点,现在想起写这些主要是闲的。所以聊这些是为了找快乐,绝不是为了分辨对错。昨天不算美好,今天也存在无数的问题,我们真正希望的是明天会更好。
  自己拥有一套房子好不好?还行,话说自己拥有一套房子就不会搬家了?不一定吧,相信大多数还是会搬家的。  那么国家租给房子好不好?也还行,而且价格极为便宜,相当于也是住了一辈子,当然要搬家,但是搬家也是国家出租金啊。  当然,在一个单位,有可能级别不好逾越,但是,不一定,毛时代后期一般是按照人口分房子的,当然要加上工龄,不能乱套了。  我个人是赞成房子社会化的,单位出一部分资金购买房子,但是对于一些实利单位应该甲乙抑制,比如房地产部门,银行,社保等等!!!  对于房产货币化,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谨慎,要更合理公平一些。  作为一个中国人,理应该在房子上不要太担心,给予一定的保障,但是对于国语享受大锅饭的那些人要给予道义的谴责和社会的普遍批评!
  @真相历史-18 10:10:38  今天的孩子之看了欧美,没有几个人注意到世界的整体状况。  不知道70年代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不知道非洲,印度等很多地方还很糟糕。  就是欧美也不是很好。大家看到的是80年代,甚至90年代的发达而已。尤其是港澳台。  -----------------------------  这位朋友说的没错,现在一提到外国,似乎就只是欧美,其他国家全都不比了。其实这几十年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了非洲、南美、南亚大多数国家。  至于欧美当年,如果没有苏俄暴动的红色威胁,也未必很快进行社会调整。  有个英国拍的纪录片不错,叫做中国人来了。他是想宣传中国威胁论,可我作为中国人,看的很高兴。我看到的是老牌帝国主义的哀鸣,是中国国力强盛的宣言,可惜咱们的宣传部门总是坚持传统思维,我看这个想骂中国的片子,比咱们自己的宣传还振奋人心。
  每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计划和重点,解放后一直到70年代,我们要把大部分精力和财力放在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建设上,这些都是立国之本。有了基础,才能更好的更稳定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简单一句话,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老一辈人的辛劳付出,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那现在的生活水平来否定70年代,是忘本。
  @前生多悔   那个时代美不美好,是看怎么比,和今天比定不行(但是也没有那个人会教你对比是跟未来对比),但是和20年之前比,那确实是天堂,有一点可以说明,那个年代在一家普遍养活5、6个小孩的时候,没有卖儿卖女  说直白点,当50年后,你的后代开飞行器上班的时候,骂你现在开汽车上下班是能力不行、上进心不够买不起飞机的时候,你怎么回答
-18 10:10:38  今天的孩子之看了欧美,没有几个人注意到世界的整体状况。  不知道70年代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不知道非洲,印度等很多地方还很糟糕。  就是欧美也不是很好。大家看到的是80年代,甚至90年代的发达而已。尤其是港澳台。  -----------------------------  @前生多悔
10:45:02  这位朋友说的没错,现在一提到外国,似乎就只是欧美,其他国家全都不比了。其实这几十年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了非洲、南美、南亚大多数国家。  至于欧美当年,如果没有苏俄暴动的红色威胁,也未必很快进行社会调整。  有个英国拍的纪录片不错,叫做中国人来了。他是想宣传中国威胁论,可我作为中国人,看的很高兴。我看到的是老牌帝国主义的哀鸣,是中国国力强盛的宣言,可惜咱们的宣传部门总是坚持传统思维,我看这个......  -----------------------------  至于欧美当年,如果没有苏俄暴动的红色威胁,也未必很快进行社会调整。  你的这段话是关键,今天很多孩子根本不懂。  是苏联的强大国力压力导致欧美福利提升,竞争着呢。  还有就是毛主席的输出革命和文革风暴也是西方在那段时间大幅度提升福利的根本原因。  而这个提升是靠借贷来完成的。一定的程度的贷款是合理的,但是西方是大量借贷。  因为,70年代的风起云涌,大量殖民地独立,殖民地红利减少,发达国家的资金充裕度不是那么充分了,或者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高消费生活。  美国对能源的消耗量是中国的10几倍,如果中国达到美国一本的消耗量,对美国,欧洲都是巨大无比的挑战。  欧洲注重节约能源,但是毕竟消耗还是很多,因为消费水平很高。
  苏联也是对外输出革命,主要是具体,中国是输出精神,造反有理,革命无罪。这导致拉美,非洲,中东人认同抵抗独立是国家需要,第三世界独立导致世界原材料市场初步按照正常的规律和价格销售,中国简介受益,如果是殖民国家掌握殖民地原材料价格话语权,中国就很吃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针对铁矿石的定价权被必和必拓等几家公司控制,吃亏很大!
  看看 80年潘晓讨论
  @福一片天
01:37:00  的确不那么好,但是没地沟油、没毒大米,农民工人都看得起病,政府机关没门卫。  —————————————————  其实哪怕在80年代,都没有地沟油、毒大米、毒奶粉的问题,象朱镕基这种国贼还被无限吹捧,真是笑掉老夫大牙。  
  @丰血2
11:26:30  看看 80年潘晓讨论  -----------------------------  哎呦,您可别提那个潘晓了,那个讨论简直就是害人。那时候我正属于青少年叛逆期,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我是越看越悲观。  我问我爸:人生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我爸告诉我,人生的意义是生存。我觉得我爸特没追求,简直就是被生活磨去了棱角。  我就自己探索啊追求啊,开始还以为自己特早熟,后来才知道原来我是个自以为聪明的傻瓜。等知道自己是个废物,成不了英雄也当不成奸雄,连狗熊都算不上。我一琢磨,算了,我不活了,吃安眠药喝水银,一通穷折腾,坏事也没少干,纯属一个神经病抑郁症。要不然在论坛,我给自己起个名字,叫前生多悔呢!  等到二十多岁,我才认识到自己还是做个庸人吧,于是事业无成,却幸福快乐着,老婆看着我顺眼,爹妈瞧着我开心,稀里糊涂混到了五十,不当人杰挺好。人啊,活着还是糊涂些的好。
  @前生多悔 楼主说的基本如此。我61年的,77年初中毕业上山下乡。  不过,帝都那时条件可能要好一点,毕竟要维护帝都的稳定。
  70年代和它的30年前比怎样?  
  我说那个时代并不美好,并不打算纯否定一个时代或者某个历史人物,那些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我只是觉得,人不应该只向后看,从过去总结今后的发展方向。  坦率地说,我个人很反感对文革的赞美,戚本禹和蒯大富都被重新捧为旗帜,如果说这些人没有政治诉求,谁信啊?  所以我是极左、极右都不喜欢,什么主义都无所谓,我只喜欢平稳。  咱们就是一群有共同爱好的闲人,喜欢聊着玩,有时候抬杠上了瘾,就干脆不管对错了,你赞成我就反对,呵呵。年轻人喜欢激烈,喜欢变革。年纪大了,喜欢平稳和回忆。我也年轻过,八十年代最热闹的那一年,我还叫嚣,就是飞蛾投火也要把火压灭,当时思想很右倾。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观点都不属于我自己。从小看的是反思、伤痕文学,自然形成一种观点。可这都是别人教我的,文革末期我就是一个小孩儿,有个屁的认识。  让我失望的反而是浏览了国外的反华网站,我当年拥护的民主精英们,正在欧美喝着咖啡,鼓动着制裁中国。我真的很失望,你可以不爱国,但是你不应该不爱中华民族。  为了自己的所谓政治抱负,呼吁制裁中国。如果真的实现了,政府还没垮台,老百姓快饿死了!原来折腾半天,他们不是因为爱国,他们是想当官,民主就是一种旗帜,如果当不了大官,他们宁可中国完蛋,我真的很想骂人。  这几年风向又变了,文革成了革命运动,当年一切都是最好,又把我给吓住了。虽然我现在变成了穷光蛋,可我也不愿天天参加批斗会,哪怕是批斗别人。  我知道又是有人在瞎扇呼,他们看出来,再不拉住历史的车轮,他们的过去的荣耀和特权就快要变没了。于是利用民间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开始鼓动。  不论是左还是右,那都只是政客们手里摇晃的旗子,为了利益他们随时可以把另一只手的旗子再打出来。倒霉的永远是被鼓动的平民百姓。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那个人物已经去世。把他竖成神,我反对。把他拉出来鞭尸也同样很无聊。  房子破了可以修补,可总有人想把房踹塌了重新建。那时候您倒是找到机会建设祖国,实现政治蓝图,任意涂抹了,老百姓怎么办?  我就是个普通人,我在等着退休,也不能失去社保。我们家美元才几百块钱,乱起来我跑不了。所以我自己宁可住在破败的大清,也绝不愿意活在动荡的民国。  还是那句话,我是极左、极右都不喜欢,我只喜欢平稳。
  有些人是想拿着现在的收入去70年代消费,好想法啊!  
  @前生多悔
13:50:19  我说那个时代并不美好,并不打算纯否定一个时代或者某个
人物,那些都是在特定
条件下形成的。我只是觉得,人不应该只向后看,从过去总结今后的发展方向。  坦率地说,我个人很反感对文革的赞美,戚本禹和蒯大富都被重新捧为旗帜,如果说这些人没有政治诉求,谁信啊?  所以我是极左、极右都不喜欢,什么主义都无所谓,我只喜欢平稳。  咱们就是一群有共同爱好的闲人,喜欢聊着玩,有时候抬......  -----------------------------  看来我们基本是一个年代的人,看伤痕长大的,我记得老鬼的血色黄昏我看过三遍  也是听某国之音长大的一群人  但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今天的毛派.应该更多的是反思后的再反思.对毛和他的路线都有个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  而你说的所谓怀念文革是所谓的荣耀特权没有了的说法根本就是想当然  文革我们的看法就是一次大民主的探索,伟大的反抗.但物极必反.失败了.其的经验教训都很多,所谓全面否定我们不认同.  真正的特权阶级需要以肯定文革来稳定特权??只有脑进水的人才会这样看.文革本身就是反特权的运动.是底层反对由上而下秩序的反抗  有特权的一族不需要文革,他们需要的是儒家上下等级尊卑的这套,再说了今天特权一族早就可以变现了.  真正对文革持正面看法的是底层,是邓玉娇们,是血汗工厂的牛马.是被权贵指着鼻子骂屁民的我们\  这里没有极左,没有人要求照搬,但一次如此广阔的社会运动必然有其闪光的一面.  再谈七十年代,我也是七十年代生的.你光拿菜价比我觉得非常可笑,七十年代的教育医疗这些有目共睹.  不否认今天民生是好一些,但别忘了四十年过去了,全球科技天翻地覆的变化.全球民生都在改善.  中国靠强制计生少生几亿人,靠卖资源土地,减少重工民生的这点改善能说明什么??
  @前生多悔
13:50:19  文革我们的看法就是一次大民主的探索,伟大的反抗.但物极必反.失败了.其的经验教训都很多,所谓全面否定我们不认同.  真......  -----------------------------  这一点我和您的看法不同,我没有赶上真正的文革,但是据父母介绍,海淀地区最早起来造反的是八一中学,因此我不认为文革是从底层发动的。
  相反,我个人以为,文革是上层政治斗争向社会底层的延展。
  扯蛋!七十年代三个西红柿5块多,造谣也得打个草稿!小孩生病发烧与西红柿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咸菜都能吃出香味的小孩是什么人?
  我是80后,接触的毛时代支持者 主要是 失意老工人和 一些高风亮节的老党员,和部分 新左的年轻学者。  讲道理,两个时代都是剥削人民的,  前一个 名义上的国家剥削。物质财富(主要是生产资料)反正攒在一起 ,谁也不能拿。  后一个 开闸防水 权贵拿着这第一桶金 ,开启了私有制剥削的康庄大道。  只可怜 我亿万人民,终究做不得国家的主人!可悲可叹。。。
  @酒鬼夜话重来
14:41:52  扯蛋!七十年代三个西红柿5块多,造谣也得打个草稿!小孩生病发烧与西红柿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咸菜都能吃出香味的小孩是什么人?  -----------------------------  70年代末,北京冬天有西红柿已经是非常难得了,那时只有玉渊潭公社才有蔬菜大棚,后来四季青公社也开始搞冬季蔬菜大棚。可以说在北方,除了北京,其他地方都没有。您的孩子有病,您不想给他做点儿别的吗?至于咸菜,呵呵,您想想,我天天吃煮白菜炒白菜,是个人就烦。总会希望换换口味,这毫不新鲜。不相信您问问北方人,冬天吃什么菜。
  什么叫真正的平等,公平,那就是谁的孩子都啦到一个水平线上进行锻炼,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文革不是彻底的公平,老干部子弟享有一定的待遇,或者说干部子弟,比如干部子弟在大学招生中占有一定优势,不仅是叶剑英走后门,就是他不走,干部子弟还是占有优势。  我个人是赞成一定的照顾的,对于吓到基层接受锻炼又回到干部群体的干部子弟表示接受,文革也是如此。  在文革中就是最公平的十大中,也是普通老百姓政治局委员占据较少数,比如陈永贵,吴桂贤等,毕竟还是少数。  如果是真正的公平,这类干部起码要占到三分之一。这才叫公平。注意,他们的待遇是本身工作的待遇,不是政治局委员或者说高干的待遇。  人大真正体现监督的作用,权力机构的作用。  群众选举出来的领导才能进入中央委员会,而中央委员会选举的政府,党的工作人员才是比较真正的代表。  这才叫公正。
  @檌後鍀榊吪x
15:00:58  我是80后,接触的毛时代支持者 主要是 失意老工人和 一些高风亮节的老党员,和部分 新左的年轻学者。  讲道理,两个时代都是剥削人民的,  前一个 名义上的国家剥削。物质财富(主要是生产资料)反正攒在一起 ,谁也不能拿。  后一个 开闸防水 权贵拿着这第一桶金 ,开启了私有制剥削的康庄大道。  只可怜 我亿万人民,终究做不得国家的主人!可悲可叹。。。  -----------------------------  同感。  改开前,我家是严格意义上的工人无产者家庭,生存艰难。  改开后,延续了贫贱,被凌辱成了常态,习惯了逆来顺受。  所谓的严格意义上的工人家庭,就是解放前就在城市工厂底层。
  进入七十年代,我开始上小学,那时家家户户孩子多,虽说吃的不是很好,但吃饱没问题。我们那里产水稻/小麦/棉花等,没有见过杂粮,有少量的红薯,基本当零食吃。一般地里每年要种两季农作物:早稻/晚稻,小麦/棉花,油菜/水稻,小麦/花生/水萝卜。。。
  那时的孩子很快乐,作业少,玩的时间相当多:游泳、打水仗、捉迷藏、斗脚、玩撬、抓鸟、抓蜻蜓、逗蚂蚁、玩弹弓、看电影。。。不知疲惫,成天吃饭要大人喊才回家,有时大人们喊烦了,就拿着刺条追着打,长记性后,不敢再马虎了。
  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哪个时代更好,中国现在的工农业生产能力,物产丰富程度别说上个世纪,就是比二十一世纪初都是跨越式的增长,什么时候的物价更贵,压根都不用比。
  从来没人说70年代好啊,只不过一些狗,为了证明伟大领袖的英明,强行将70年代说的无比美好 。。。其实70年代的大陆就跟当今朝鲜一个叼样,甚至更落后更独裁~~起码如今的朝鲜,学生不会将老师跟校长抓起来批斗啊
  @座驾宝马5系
16:07:59  从来没人说70年代好啊,只不过一些狗,为了证明伟大领袖的英明,强行将70年代说的无比美好 。。。其实70年代的大陆就跟当今朝鲜一个叼样,甚至更落后更独裁~~起码如今的朝鲜,学生不会将老师跟校长抓起来批斗啊  -----------------------------  呵呵,这位先生可能比我岁数还大,怨气比较重,不过咱也平和些。都是聊天嘛,我不反对您的观点,但我反对您表达观点的方式。
  那个年代流行人整人,看不的谁家有钱。领导干部自己也穷,所以特别喜欢整人害人。  只要一个中央文件,地方领导和靠近党的人们,立马就可以失去人性,变成红色狼狗去撕咬一切。  我们家就挨过,我们厂和法院欠我们家的钱加利息超400万了。每次去法院除了热情接待以外,什么事都不会解决的。厂领导也只会说:换了7.8个厂长了,找我也没办法。  60.70年代一个没有人性,只有党性的年代!!!!!
  为什么是今天呢?为什么不是八十年代?为什么不是九十年代?为什么是2016年的今天?  从,中国农民过的啥日子?那是共产党万税的时代,一年交税得交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  88年大米卖几毛钱一斤,上小学一年级学费要三十一学期,被中就要八十了。97年米卖一块,上小学一年级一学期就得一百多了。  97年的广东深圳东莞,多少打工仔打工妹客死他乡,尸骨无存。  97生的广东深圳打工仔打工妹,每天上班八小时,连上厕所都得在规定的时间去上,每天工资才六块钱,吃的饭是米饭菜是猪草。  97年6块钱一天的工资,外面饭店吃个炒粉得三块钱,吃个快餐得五块钱。  
  @酒的传说
16:04:56  那时的孩子很快乐,作业少,玩的时间相当多:游泳、打水仗、捉迷藏、斗脚、玩撬、抓鸟、抓蜻蜓、逗蚂蚁、玩弹弓、看电影。。。不知疲惫,成天吃饭要大人喊才回家,有时大人们喊烦了,就拿着刺条追着打,长记性后,不敢再马虎了。  -----------------------------  这个我喜欢,我小时候没您那么自由,家里管的紧,不过大杂院小孩儿至少7-8个,感觉院子特别大,玩的真的很开心,放假的作业几天就能写完,剩下的就是玩。  就是父母当老师这个特麻烦,我放假他们也放假,老盯着我,没人家其他孩子自由。至于挨打,哈哈,我挨了打也不长记性,还是往外跑。
  @座驾宝马5系
16:07:59  从来没人说70年代好啊,只不过一些狗,为了证明伟大领袖的英明,强行将70年代说的无比美好 。。。其实70年代的大陆就跟当今朝鲜一个叼样,甚至更落后更独裁~~起码如今的朝鲜,学生不会将老师跟校长抓起来批斗啊  -----------------------------  @前生多悔
16:38:24  呵呵,这位先生可能比我岁数还大,怨气比较重,不过咱也平和些。都是聊天嘛,我不反对您的观点,但我反对您表达观点的方式。  -----------------------------  这个观点是蠢货的观点  不过很正常,右右大多是群蠢货  朝鲜是苏模式的,讲的是群众离不开党,是将群众时刻放在政府的监督下  反过来文革是大民主,是将各级官员放在群众的监督下,是放手发动群众去冲刷政府机构  这样根本的区别都看不到不是蠢货是什么
  反过来文革是大民主,是将各级官员放在群众的监督下,是放手发动群众去冲刷政府机构  这样根本的区别都看不到不是蠢货是什么  -----------------------------  这位先生可能就年纪不大了,比较欣赏无政府状态。不过我虽然没去过朝鲜,但我到过图门,朝鲜隔江相望,朝鲜可没您想象的那么好。
  反过来文革是大民主,是将各级官员放在群众的监督下,是放手发动群众去冲刷政府机构  这样根本的区别都看不到不是蠢货是什么  -----------------------------  @前生多悔
16:58:36  这位先生可能就年纪不大了,比较欣赏无政府状态。不过我虽然没去过朝鲜,但我到过图门,朝鲜隔江相望,朝鲜可没您想象的那么好。  -----------------------------  朝鲜好吗?  朝鲜是苏体制加封建社会的混合体  好在哪里?
  任何好坏都是相对的!你拿70年代和现在比物质?  就象你拿个破手机,很自豪地说:我有手机,秦始皇的生活都比不了我!  个人感觉70年代的普通人家虽然物质不丰富,但都自由自在,那时的儿童是最幸福的一代人!
  反过来文革是大民主,是将各级官员放在群众的监督下,是放手发动群众去冲刷政府机构  这样根本的区别都看不到不是蠢货是什么  -----------------------------  @前生多悔
16:58:36  这位先生可能就年纪不大了,比较欣赏无政府状态。不过我虽然没去过朝鲜,但我到过图门,朝鲜隔江相望,朝鲜可没您想象的那么好。  -----------------------------  那你到说说朝鲜和过去的中国有啥类同的?   现在一说中国过去什么的,总有人拿朝鲜出来说话.  朝鲜现在还处在战争状态,全世界都在封锁他!  韩国比朝鲜先进发达,也只是不远的时间,98年金融危机,没有他爹给他狗量的话,韩国只能剩下根棒子了!
  @前生多悔 2楼
14:17  生活看你喜欢那种:  我说了70年代很多坏话,不过要是把这个时代形容的像人间地狱,那也是太过偏激。至于那个年代更好,那需要看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追求安逸平稳,那肯定是七十年代更好,可以说颇具古风,人们生活虽然贫穷,但是对未来没有过多的担忧,可以说每天生活都是一个样子,也包括你的将来。  农民会种一辈子地,子子孙孙。工人会上一辈子班,直到退休,再想办法安排子女接班,当然只能安排一个。普通干部也不比老百姓好多少,工资一样福利不多,但是给子女安排个工作送去当兵,倒是没有什么问题。这也注定了他们……  -----------------------------  楼主说得很中肯。楼主比我年纪大,因为我没学过农,其他的我觉得确实感同身受。现在比那时候强多了!!!总说那时候看病不要钱,但是那也是有单位的人,没有单位的城市人和8成的农民有病只能等死!现在义务教育阶段上学还不要钱,贵的是各种补习班,你不去就是了。我这辈子没上过补习班,不也混入了现在的985大学。那个时候我家2个孩子开学20元学费,我妈还得求人打个会。(我家每个月要负担双方老人各10元,合计20元)那时候日子是算着过的,生活中不能发生意外。  现在牢骚满腹主要是贫富差距太大,好多普通人被高速行进的中国经济甩掉了。  
  @福一片天 19楼
01:37  的确不那么好,但是没地沟油、没毒大米,农民工人都看得起病,政府机关没门卫。  -----------------------------  屁的农民看得起病!那时候看病免费是吃国家粮的,不然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想尽办法要当工人解放军。  
  @小泉醇 3楼
14:28  不是说那个年代美好,而是说那个年代工农没受到阶级压迫。  -----------------------------  那“剪刀差”是什么?!不过剥削得更隐蔽罢了……  
  @前生多悔 每个人对“美好”的理解不同。七十年代是艰苦创业、打基础的年代,是前人栽树为后人乘凉的年代。不可能吃穿住都很“美好”。但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在物质匮乏却精神充实的环境下,脚踏实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rdorje 9楼
19:55  一般品种的西红柿,青色的未成熟的吃了会中毒,你都生病发烧了你妈还买未成熟的西红柿给你吃?  -----------------------------  有就不错啦!当年商店售货员可是8大员之一,是让人羡慕的职业咧。肉店的有肥肉(没看错就是肥肉,那时候人肚里没油水就稀罕肥肉),布店的有尾子布,菜店的可以给你留好菜,粮店的可以给你多搭红薯……所有这些都是医生老师机关干部没有的,所以这些人都要讨好那8大员,工人阶级地位确实高!但这正常吗?  
  朝鲜和中国是不能类比的。试想一下,如果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搞得都非常好,朝鲜目前是个什么状态?肯定不是现在这样。但是人家一直在坚持。你说他独裁、世袭,但是换了你,要团结全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你能怎么做?我们有人经常在这里谈论这好还是那好,归根结底你还是要谈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这个问题弄清楚再谈别的。
  @msconfig999_yeah 13楼
00:05  时代在进步的,拿上个世纪70年的中国和现在做比较就是。我这样讲并不表示我认同现在的一切。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但是人民的购买力并没有增加多少。拿烧饼、猪肉比较不是不可以,但是太片面。房子、医药有怎么说?70年代工人能分房,现在普通人干一辈子就只能买套房,我说的是普通人,比扯什么其他的。一个月算8000工资,一个月算你存5000块,你算下要多少年才能在一线城市买套房。  -----------------------------  70年代工人分的是什么房?!四合院里的一间,干打垒的一间有个上下水就高兴坏了。九十年代上海市一家几口3代人住一间房是普遍的,那么低质量的生活是没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的……  
  @座驾宝马5系
16:07:59  从来没人说70年代好啊,只不过一些狗,为了证明伟大领袖的英明,强行将70年代说的无比美好 。。。其实70年代的大陆就跟当今朝鲜一个叼样,甚至更落后更独裁~~起码如今的朝鲜,学生不会将老师跟校长抓起来批斗啊  -----------------------------  @前生多悔
16:38:24  呵呵,这位先生可能比我岁数还大,怨气比较重,不过咱也平和些。都是聊天嘛,我不反对您的观点,但我反对您表达观点的方式。  -----------------------------  @JY祸国N
16:46:21  这个观点是蠢货的观点  不过很正常,右右大多是群蠢货  朝鲜是苏模式的,讲的是群众离不开党,是将群众时刻放在政府的监督下  反过来文革是大民主,是将各级官员放在群众的监督下,是放手发动群众去冲刷政府机构  这样根本的区别都看不到不是蠢货是什么  -----------------------------  民主你妈逼
  @布拉柴 28楼
11:05  每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计划和重点,解放后一直到70年代,我们要把大部分精力和财力放在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建设上,这些都是立国之本。有了基础,才能更好的更稳定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简单一句话,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老一辈人的辛劳付出,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那现在的生活水平来否定70年代,是忘本。  -----------------------------  没有否定!但是现在一些小屁孩和别有用心的总bb现在不行毛时代好,我就不同意了。  
  @座驾宝马5系
16:07:59  从来没人说70年代好啊,只不过一些狗,为了证明伟大领袖的英明,强行将70年代说的无比美好 。。。其实70年代的大陆就跟当今朝鲜一个叼样,甚至更落后更独裁~~起码如今的朝鲜,学生不会将老师跟校长抓起来批斗啊  -----------------------------  @前生多悔
16:38:24  呵呵,这位先生可能比我岁数还大,怨气比较重,不过咱也平和些。都是聊天嘛,我不反对您的观点,但我反对您表达观点的方式。  -----------------------------  @JY祸国N
16:46:21  这个观点是蠢货的观点  不过很正常,右右大多是群蠢货  朝鲜是苏模式的,讲的是群众离不开党,是将群众时刻放在政府的监督下  反过来文革是大民主,是将各级官员放在群众的监督下,是放手发动群众去冲刷政府机构  这样根本的区别都看不到不是蠢货是什么  -----------------------------  傻逼5毛,一听到别人说“民主”,就怒斥民主,说民主是资产阶级骗人的把戏  可如今,5毛又说文革是民主,看来5毛得了精神病,狂犬病
  你别扯淡了,你怎么不去和清朝比呢?随着科技发展生活越来越好是注定的,怀念的不是物价而是各个阶级收入差别小  
  @前生多悔 38楼
13:50  我说那个时代并不美好,并不打算纯否定一个时代或者某个历史人物,那些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我只是觉得,人不应该只向后看,从过去总结今后的发展方向。  坦率地说,我个人很反感对文革的赞美,戚本禹和蒯大富都被重新捧为旗帜,如果说这些人没有政治诉求,谁信啊?  所以我是极左、极右都不喜欢,什么主义都无所谓,我只喜欢平稳。  咱们就是一群有共同爱好的闲人,喜欢聊着玩,有时候抬杠上了瘾,就干脆不管对错了,你赞成我就反对,呵呵。年轻人喜欢激烈,喜欢变革。年纪大了,喜欢平稳和回忆。我也年轻过,八……  -----------------------------  大哥说得好!我就是被网上这帮带路的给气成自干五的!我们认真工作抚儿养老,觉得现在挺好的,习上来后更好了。呵呵,我影响一个是一个,儿子被我教育成“爱国小粉红”了。  
  @前生多悔 45楼
15:03  @酒鬼夜话重来
14:41:52  扯蛋!七十年代三个西红柿5块多,造谣也得打个草稿!小孩生病发烧与西红柿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咸菜都能吃出香味的小孩是什么人?  -----------------------------  70年代末,北京冬天有西红柿已经是非常难得了,那时只有玉渊潭公社才有蔬菜大棚,后来四季青公社也开始搞冬季蔬菜大棚。可以说在北方,除了北京,其他地方都没有。您的孩子有病,您不想给他做点儿别的吗?至于咸菜,呵呵,您想想,我天天吃煮白菜炒白菜,是个人就……  -----------------------------  最奇怪的是那个时候好像连土豆洋葱都没有。  
  @前生多悔 42楼
14:24  相反,我个人以为,文革是上层政治斗争向社会底层的延展。  -----------------------------  8*9也是这样!上层夺权利用孩子是很无耻的!  
  @布拉柴 28楼
11:05  每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计划和重点,解放后一直到70年代,我们要把大部分精力和财力放在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建设上,这些都是立国之本。有了基础,才能更好的更稳定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简单一句话,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老一辈人的辛劳付出,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那现在的生活水平来否定70年代,是忘本。  -----------------------------  没有否定!但是现在一些小屁孩和别有用心的总bb现在不行毛时代好,我就不同意了。  
  扯生活水平的都是辣鸡,生产力在发展肯定是越来越好  问题是分配是不是公平,阶级是不是固化,官僚是不是需要监督  有很多辣鸡老是唱改开赞歌,问题是有些本来应该装进你口袋里的钱,被某些特权阶层戴上白手套截胡了才是最重要的
  @rdorje
19:55  一般品种的西红柿,青色的未成熟的吃了会中毒,你都生病发烧了你妈还买未成熟的西红柿给你吃?  -----------------------------  @213中年
17:59:15  有就不错啦!当年商店售货员可是8大员之一,是让人羡慕的职业咧。肉店的有肥肉(没看错就是肥肉,那时候人肚里没油水就稀罕肥肉),布店的有尾子布,菜店的可以给你留好菜,粮店的可以给你多搭红薯……所有这些都是医生老师机关干部没有的,所以这些人都要讨好那8大员,工人阶级地位确实高!但这正常吗?  -----------------------------  西红柿又不是商店售货员采摘的,西红柿熟没熟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好不好年代不同,标准也不同,没法比较,最起码有这几条,当年没有一个妇女沦为娼妓出卖皮肉谋生!不担心有人贩毒引诱自己的家人吸毒,不怕社会上被黑社会控制,浑身剌青,手里拿着刀的流氓到处横行,不害怕小孩被人拐跑,也没有几千万留守儿童没有父母教育性格扭曲!更没有孤巢老人死在家中无人发现,要是没有这些,当然现在好了!
  在我的记忆、我的家乡。七0年代后的十年,是生活最糟糕的年代。每年春天来后,粮食不够吃,又青黄不接。政治极度腐败,如走后门,上大学所谓工农兵推荐,非有背景那个上得了。当兵、招工就更不必说。  永远感谢邓,在当年,没有人比他更有威望和决心改变中国了。其中,恢复高考和分田到户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有用、最贴近平民的改革。
  @草根靠榕树
20:59:33  在我的记忆、我的家乡。七0年代后的十年,是生活最糟糕的年代。每年春天来后,粮食不够吃,又青黄不接。政治极度腐败,如走后门,上大学所谓工农兵推荐,非有背景那个上得了。当兵、招工就更不必说。  永远感谢邓,在当年,没有人比他更有威望和决心改变中国了。其中,恢复高考和分田到户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有用、最贴近平民的改革。  -----------------------------  哈哈,土地改革不算改革?公私合营不算改革?农业合作化算不算改革?只不过那是为全体劳动人民的争取利益的改革罢了!
  @良心不坏
16:39:02  那个年代流行人整人,看不的谁家有钱。领导干部自己也穷,所以特别喜欢整人害人。  只要一个中央文件,地方领导和靠近党的人们,立马就可以失去人性,变成红色狼狗去撕咬一切。  我们家就挨过,我们厂和法院欠我们家的钱加利息超400万了。每次去法院除了热情接待以外,什么事都不会解决的。厂领导也只会说:换了7.8个厂长了,找我也没办法。  60.70年代一个没有人性,只有党性的年代!!!!!  -----------------------------  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还是比一般家庭好过的多,领导的级别就是待遇,哪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家庭解放前经济条件一般尚可。  我父母解放前成家,大哥49年生,解放后父亲工作征调离开原来的城市。  解放后新进城的一般是军干,和部分乡村有文化的进步青年,哪个年代有文化不容易,他们一般都比较激进,不然别人进城干什么呀?  搞运动是需要文化的,有时还要讲一点点哲学,只有他们才热衷于斯,也只有他们才有这个能力。  记得家里困难,孩子们上学没钱去老革命保卫科长家借钱,保卫科长说;不是我不借,借了你们家还的起吗? 母亲是哭着回家的。  大家都知道老革命保卫科长家有钱,只是参加革命较早。  在技术科长借钱也是硬一鼻子灰。  他们文革中没听说吃亏,好像都是很“左”的家庭。  似乎,解放后我们真正的工人生存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政治地位也是虚的,可能主要是不会写不会说,只有下穷苦力,却工资很低。  当然,国家得到了所有的人力财力从事基本建设。但适时,我们真的有做奴隶的感觉!
  @良心不坏
16:39:02  那个年代流行人整人,看不的谁家有钱。领导干部自己也穷,所以特别喜欢整人害人。  只要一个中央文件,地方领导和靠近党的人们,立马就可以失去人性,变成红色狼狗去撕咬一切。  我们家就挨过,我们厂和法院欠我们家的钱加利息超400万了。每次去法院除了热情接待以外,什么事都不会解决的。厂领导也只会说:换了7.8个厂长了,找我也没办法。  60.70年代一个没有人性,只有党性的年代!!!!!  -----------------------------  @浅饮低啜
01:08:46  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还是比一般家庭好过的多,领导的级别就是待遇,哪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家庭解放前经济条件一般尚可。  我父母解放前成家,大哥49年生,解放后父亲工作征调离开原来的城市。  解放后新进城的一般是军干,和部分乡村有文化的进步青年,哪个年代有文化不容易,他们一般都比较激进,不然别人进城干什么呀?  搞运动是需要文化的,有时还要讲一点点
,只有他们才热衷于斯,也只有他们才有......  -----------------------------  这批人,改开后只是没有得到重用,但仍然比普通人要好过的多,毕竟是干部。待遇释权力?  文革,虽然伤害了肆无忌惮的富贵者,但行政、技术也在他们手中,对科技、经济的进步也伤害极大!
  @前生多悔
那时候蔬菜猪肉水果的品质比现在好的多!  
  @百闻不如一剑
01:25:33  @前生多悔
那时候蔬菜猪肉水果的品质比现在好的多!  -----------------------------  是啊,倘若蔬菜猪肉水果棉花都是那时的产量和品质,不知能不能养活14亿人。
  楼主说的是真的,不过夹带私货太多了  看70年代不能拿现在的眼光看,你如果拿现在的眼光看,20年后的人也会耻笑当今。。。  很正常,90年代末还有很多地方吃不饱饭,2000年前期还在推村村通路,家电下乡也是10年以后的事情,全国所有自然村都通电还是去年的事情。多苦逼~~~房子都天价,人人当房奴~~~~!  楼主你压根没弄明白现在人怀念70年代怀念的是啥。  70年代是个必经的过程,假设10年新中国才解放,现在你还得过苦逼日子,受不了你也得忍着。。。70年代是个必经的过程,但是现在反腐反道德沦丧却是在改开时就该避免的。
  @良心不坏
16:39:02  那个年代流行人整人,看不的谁家有钱。领导干部自己也穷,所以特别喜欢整人害人。  只要一个中央文件,地方领导和靠近党的人们,立马就可以失去人性,变成红色狼狗去撕咬一切。  我们家就挨过,我们厂和法院欠我们家的钱加利息超400万了。每次去法院除了热情接待以外,什么事都不会解决的。厂领导也只会说:换了7.8个厂长了,找我也没办法。  60.70年代一个没有人性,只有党性的年代!!!!!  -----------------------------  @浅饮低啜
01:08:46  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还是比一般家庭好过的多,领导的级别就是待遇,哪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家庭解放前经济条件一般尚可。  我父母解放前成家,大哥49年生,解放后父亲工作征调离开原来的城市。  解放后新进城的一般是军干,和部分乡村有文化的进步青年,哪个年代有文化不容易,他们一般都比较激进,不然别人进城干什么呀?  搞运动是需要文化的,有时还要讲一点点
,只有他们才热衷于斯,也只有他们才有......  -----------------------------  想想也是,人家不借你钱读书是人家的权力,这个是个人所有,不是全民所有制的。是生活资料,不是生产资料。
  好个屁!!!
  @iseverything
02:02:00  楼主说的是真的,不过夹带私货太多了   看70年代不能拿现在的眼光看,你如果拿现在的眼光看,20年后的人也会耻笑当今。。。   很正常,90年代末还有很多地方吃不饱饭,2000年前期还在推村村通路,家电下乡也是10年以后的事情,全国所有自然村都通电还是去年的事情。多苦逼~~~房子都天价,人人当房奴~~~~!   楼主你压根没弄明白现在人怀念70年代怀念的是啥。   70年代是个必经的过程,假设10...  —————————————————  顶你,很多人以为今天生活是想当然的。  
  反红复青
  我估计都是看到物价便宜免费分房了。有些小孩就喜欢意淫。工资收入少,就意淫这点钱回到70年代那就发财了,还不用买房。这样的小孩最没出息了。  
  季羡林出生在鲁西北一个叫官庄的地方。《文集》中“赋得永久的悔”一文中写道,“家里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之地”。当年贫困的家境,使季羡林不得不在年仅6岁的时候,离开双亲去过寄人篱下的日子。  季羡林是后来才听说了父亲“荒唐离奇”的故事:“我们家确实也‘阔’过一阵。大概在清末民初,九叔在东三省用口袋里剩下的最后五角钱,买了十分之一的湖北水灾奖券,中了奖。兄弟俩商量,要‘富贵而归故乡’,回家扬一下眉,吐一下气一下。于是把钱运回家,九叔仍然留在城里,乡里的事由父亲一手张罗。他用荒唐离奇的价钱,买了砖瓦,盖了房子。又用荒唐离奇的价钱,置了一块带一口水井的田地。一时兴会淋漓,真正扬眉吐气了。可惜好景不长,我父亲又用荒唐离奇的方式,仿佛宋江一样,豁达大度,招待四方朋友。一转瞬间,盖成的瓦房又拆了卖砖,卖瓦。有水井的田地也改变了主人。全家又回归到原来的情况。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降生到人间来的……我们家这一次陡然上升,又陡然下降,只像是昙花一现。”  母亲:大师一生永久的悔  季羡林与母亲共同生活的日子并不比和父亲的多,但他却始终心怀依恋之情:“我一生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我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她家是在另一个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这样一位母亲,似乎是乏善可陈的,但季羡林的心底却始终留有幼年时母爱的温情,“一讲到母亲就会讲到吃的东西来。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我们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真有点谈‘红’色变了。但我偶尔能吃点‘白的’。一到夏天麦收季节,我到本村或外村富人的地里去‘拾麦’,母亲便把麦子磨成面,蒸成馍馍,或贴成白面饼子,让我解馋。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红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季羡林在母亲身边只待到六岁,“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母亲去世以后,季羡林曾在极度痛苦中写了一幅挽联表达悲切的心情:
  让季羡林怀念的是他曾经有过的那个“温馨的家”———季羡林、婶母老祖与爱妻德华三个孤苦的人共同组建的家庭:“老祖是我的婶母,全家都尊敬她,尊称之为老祖。她出身中医世家,人极聪明,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成了一位山东话称之为‘老姑娘’的人。年近四十,她才嫁给了我叔父,做续弦的妻子。她心灵中经受的痛苦之剧烈,概可想见。然而她是一个十分坚强的人,从来没有对人流露过。德华是我的老伴,是奉父母之命,通过媒妁之言同我结婚的。她只有小学水平,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有跟任何人闹过对立,发过脾气。她也是自幼丧母的,青年时代是在愁苦中度过的。”  就是这样三个人组成了一个家庭,使季羡林安安稳稳地度过了人生当中的六十年,据他回忆,“这个家六十年来没有吵过一次架,甚至没有红过一次脸。我想,这即使不能算是绝无仅有,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正当家庭经济濒于破产的时候,季羡林获得了一个到德国去留学的机会。“我并没有什么凌云的壮志,只不过是想苦熬两年,镀上一层金,回国来好抢得一只好饭碗,如此而已。焉知两年一变而成了十一年。”在季羡林心底充满对亲人的感激,“如果不是老祖苦苦挣扎,摆过小摊,卖过破烂,勉强让一老,我的叔父;二中,老祖和德华;二小,我的女儿和儿子,能够有一口饭吃,才得度过灾难。”
  季羡林正在清华大学读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就在那年秋天,他得到母亲病逝的消息,回乡奔丧。极度悲痛的季羡林,每天晚上在家徒四壁的老屋为母亲的棺材守灵。“老屋的破篱笆门旁地上总有一团黑东西,是一条老狗,静静地卧在那里。狗们有没有思想,我说不准,但感情确是有的。这一条老狗几天来大概是陷入困惑中:天天喂我的女主人怎么忽然不见了?它白天到村里什么地方偷一点东西吃,立即回到家里来,静静地卧在篱笆门旁。见了我这个小伙子,它似乎感到我也是这家的主人,同女主人有点什么关系,因此见到了我并不咬我,有时候还摇摇尾巴,表示亲昵。”  母亲的丧事处理完,季羡林就要离开故乡。在他离开那一座破房子时,那条老狗仍然忠诚地趴在篱笆门口。季羡林当时泪流满面,俯下身,抱住了它的头,亲了一口,“虽然很想把它抱回济南叔父家,但那是绝对办不到的,所以只好一步三回首地离开,眼泪向肚子里流”。  此后,他总是不时想到这一条老狗,“女主人没了,少主人也离开了,它每天到村内找点东西吃,究竟能够找多久呢?它决不会离开那个篱笆门口的,它会永远趴在那里的,尽管脑袋里也会充满了疑问。它究竟趴了多久,我不知道,也许最终是饿死的。”  问题,季羡林投奔叔叔后是什么水平的家庭呢?
  在怀念故乡的时候,季羡林首先想到的是已故的母亲,其次是远在万里的济南的那个家。前者出于血缘亲情,后者则出于理智和责任。这是父亲对两个家庭的思念,是他对两个家庭的情结。  父亲的家庭情结较为纷乱,不像我和姐姐,我们只对济南那个家庭有感情的关联,和清平官庄的那个家没什么感情上的联系。除叔祖父之外,我们谁都没去过那里,对那里一无所知。在我和姐姐的心里,济南的这个家就是我们的家。我们一起管叔祖父和叔祖母叫“爷爷”“奶奶”。在此为了叙述清楚,才称他们为叔祖父和叔祖母。可父亲的家庭情结就不像我们那么单纯了。按我和姐姐的想法,父亲应该和我们一样,只对济南的家有感情,不应该有其他想法。可是实际上不是那么一回事。父亲的家庭情结要复杂得多,这是当时的我和姐姐所不能理解的。  父亲是从一个农村家庭来到一个城市家庭的。他对农村那个家庭有什么样的情结,我所知不多。从父亲的叙述里,给我留下的印象就只有两件事:一是“穷”,二是他对母亲的无限怀念和悔恨。自从他父亲把家产败坏干净之后,他家一贫如洗,父亲小时候连吃饱肚子都有困难。所以,捡食落枣竟成了解决饥饿的办法,而从大娘那里弄半个白面馒头就如得龙肝凤髓,为了抢吃一块白面饼子,竟被母亲一直追到水湾里去。除了穷困,父亲对他母亲的怀念和悔恨可谓深刻、长远。他6岁进城,21岁在清华大学读二年级时母亲去世,期间没能好好看望过母亲,何谈孝敬!那时他父亲已经过世,母亲只守着三分地过日子,其穷困可想而知。念大学的他,虽然有能力在经济上支持家里一点,可是他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后来回家奔丧,为他母亲送终,他竟然回忆不起母亲的面容。对此,父亲终生悔恨,无论如何也不能释怀。尽管如此,清平那个地方毕竟是他的出生之地,那里曾生活过他的亲生父母、两个妹妹,还有很多同姓和异姓的亲戚;那里有他小时的伙伴,当然还有养育他的土地、房屋和他熟悉的树木、池塘、道路和其他的一切。这些,他在自己的文章里都描述过。他对那个家庭的深刻感情由此可知。但是,除了母亲,父亲很少谈到他的父亲,偶尔谈起也只说他不怎么样,但究竟怎么不怎么样,不清楚。前面曾写过他的一些表现,譬如挥霍家产、赌博充大、无所事事等,恐怕也不过如此。但父亲并不因此觉得他是一个坏人。后来,父亲偶然谈到他的父亲,觉得他身上确实是有股侠气,并且也影响了父亲本人,父亲似乎是赞赏这种侠气的。我对父亲说,依我看,你身上好像也有这样的侠气。他微笑着说,是有的。这似乎是父亲对于他父亲的唯一的肯定。  对济南的家,父亲有怎样的情结呢?按常理说,他应该有幸运、幸福、感激的心情。可是,事情正好相反。他在济南的家里长大,叔祖父给他慷慨的支持,对他严格要求,又帮助他成家立室,可他对这个家始终觉得格格不入,甚至反感。之所以如此,叔祖母对父亲的态度是重要原因,此外,父母之命的婚姻也是原因之一。上文所述,第一任叔祖母对这个外来的侄子不感兴趣,不免在很多事情上慢待他。一些事情乍看都是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使父亲对济南的家产生了“见外”的感情,“寄人篱下”是父亲对这种感觉的描述。可以这么说,父亲虽然到了城里,和叔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并没有把济南的家真正当成自己的家。
  为什么父亲对家庭会有这样的情结呢?客观地说,父亲从来就没有把济南的家当成他自己的家,这是他叔父的家,他是被寄养者;无论他叔父母待他如何,他终归是寄人篱下的。这里虽然有他的结发妻子,有他的亲生儿女,可这些都是他情愿的吗?这感情,跟我和姐姐的完全不一样。在我们的心里,这个家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听到父亲嘴里说“叔父”“婶母”,我们觉得奇怪、见外。除了上面的那些记述,父亲还说过一些感受。譬如他说,这个家里有两个女人使他对家庭产生了反感:一个是他的婶母,一个是他的秋妹。很显然,婶母没有儿子,对培养他这个外来的侄儿缺乏热情,况且,父亲只会读书、花钱,他乡下的父母都要靠城里的弟弟供给,婶母哪里会高兴?这是人之常情。秋妹则嫉妒这个乡下来的哥哥,这也很自然。在父母的娇惯下,她后来又嫁了一个有钱的丈夫,表现得“轻浮”和“高傲”,也在情理之中。至于给父亲不断地制造麻烦,譬如,她说她母亲的病是我父亲气出来的,等等,也是可以理解的。父亲把这些归为“女人天生的劣根性”,再加上他所谓“挥之不去的穷困”,父亲对此感到压力和气闷也是很自然的。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气砖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