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尔大学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30天学习一项技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简书
30天学习一项技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图片来自于必应
从最初计划重新学习Excel到今天学完第一本书为止,整整30天时间,与原计划33天完成提早了3天,整个过程让我对技能学习和知识的获得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为什么要去学习这项技能?其实Office系列里,最让人头疼的可能就是Excel。因为很多功能不学真的不知道在哪里,怎么用,还能这么玩?特别是工作了以后才发现从财务到销售到行政到策划,几乎每一个岗位都有它的身影,如果因为对功能的了解不全面,对函数的运用不熟悉,对数据的处理完全不深入……就会造成无数的时间浪费。本着字不如表,表不如图的想法,从中间做起可能更容易取得突破。我觉得技能的学习是可能最快给你带来价值变现的东西。比如你更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好的人脉,更多的金钱……我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自己的这项技能太差了,之前老板让处理几万个数据,我竟然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做出来,后来才知道只需要简单的写个SQL语句就能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这其实是逼迫我学习的最直接动力。我是怎么学习这项技能的?如果我仅仅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到:我要学习Excel了,而且要相比之前有很大提高。这基本上就是一句废话。事实上,在决定学习这项技能之前我就通过SMART原则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目标:30天学完这项技能之后要与未学时相比,能在单元格和工作表、排序与筛选、条件格式、数据有效性、数据透视表、数据分析工具等方面相比原来有30%-50%的提升,工作中遇到的Excel问题能够100%的不通过搜索引擎来解决。这样的目标才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SMART是指:S代表具体(Specific),就是技能的学习要有特定的指标考核,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技能的学习的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指标的数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技能要达到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技能学习的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达到这些指标的特定期限。当然定下学习的目标仅仅是学习的开始,要想达成这样的目标必须关注实现这个目标的每一个步骤。如果把这次技能学习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当然主动最好),就必须知道任何任务起码都具备3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我在Excel里面对这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何事(学习内容):学习Office办公技能→Excel操作与技巧→Excel疑难千寻千解丛书(一)→10章共217个疑难→每章大约有22个疑难(根据每章重要情况数量不定)→一章分2次~3次完成,一次需安排在一天完成→10章*2~3次,总计需要20~30天完成,按照最大的取值为30天,即最快也要20天内完成何法(学习方法):★先尝试做一两个章节,测量一下完成1个章节需要多长时间★按照测量的结果制作一个时间表,把其余章节所需的时间填写完整(最终总是需要做一些调整)★学习这些方法和技巧贵在操作,中间肯定会有遗忘的地方,因此需要重复学些,所以每3章过后就要留出与完成1章相等的时间去复习。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27(20+7)天的时间★每完成总任务的1/3,就增加与完成1章相等的再复习时间。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30天(27+3)的时间★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实操演练,每次可能相当于完成3~5章所需的时间。由于熟练程度的不断增加,每次实操所需要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所以预计进行3次实操需要相当于完成4天的时间。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34天(30+4)时间步骤分解:★每天晚上腾出一点时间★把前一天实操过的技巧和方法至少再操练1次★配合光盘里的资料,标注出哪些是自己以前已经学过的,已经掌握的,哪些是比较陌生且比较重要的疑难,对特别重要的疑难反复实操★平时需要上班,不上班的时间只能晚上练习,利用好周日到周一这种整块时间,可适当延长学习疑难的数量,并且要做到反复操作★晚上睡觉之前要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复盘与时间计算,找出改进的地方与方法,不要求必须当天找出除了这个我在Excel每天记录自己计划学习内容和实际学习内容,并且每一次学习花费的时间,遇见突发状况是怎么处理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习过程变得可视化了,更容易监测和衡量自己的学习效果。技能学习的三重境界:走马观花式学习:很多人在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看到教材或者书里面写到的东西自己知道时,就会走马观花看一遍,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一方法,我自己的学习体验就是:任何不以练习为目的的技能学习都是耍流氓。很多东西,看似当时我们会了,如果我们不亲自动手做一遍当我们实际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如何去处理。亦步亦趋类学习:这类学习者大多是跟着书上的步骤去做,书上怎么教,自己就怎么去做。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另外的解决方法?是有一种还是两种?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如果碰到类似的问题,是否也可以以同样的方法来解决?举一反三类学习:自己认为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学习方式。对任何问题都会思考不同的方法,不仅对这一个问题研究的比较透彻,对于这一类的问题都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体系。我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函数,而我自己就会去查这类函数是为实现什么功能的,和它相类似的函数是什么,彻底把一个问题搞清楚。从技能学习到知识体系建立学习完了之后才发现,技能的学习仅仅才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我最近对自己的技能学习重新做了一个规划。比如通用技能领域我可能要学习Office、PS、时间管理、思维导图,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阅读能力、演讲能力、分享能力;专业基础领域,我可能要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运管能力、文案能力、策划能力,知识管理、团队管理、项目管理等;其他领域,自己的审美能力、心理学的学习、设计的感悟等。从单一的技能学习到知识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它让我意识到了技能的学习要有聚焦,选中一个方向走下去,持之以恒,才更容易取得一定的成绩。它也让我明白了,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把收藏当作学习,把阅读当作思考,把存储当作掌握。不提炼总结,不应用学习,不深入思考,不实践反馈,就永远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想一想我们多少次在公众号上看到一篇好文章,当时是多么热血沸腾,然后立马收藏,然后就没有了然后。我们多少次把阅读当成了思考,以为我们真的读懂了作者的意思。我们又是多少次把存储当作了掌握,结果到最后还是什么都不会。这30天来,我每天晚上学习完了之后都会挑一个自己学习过的内容发到微博上,一是作为自己学习的记录对自己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其实整个技能学习下来的感受就是可能如下的一段描述一样:世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本事一片黑暗,我们的技能学习就好比在这一片黑暗的空间中,去不同的地方点亮一盏盏知识的小灯,然后看到一些情况并猜测还看不清的情况。当亮的灯越来越多,就可能不断修正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唯愿技能学习不止,知识体系构建愈发完善,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行动。
世事如书,我偏爰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呆在你脚边。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
1.容易影响心情。因为西藏行,有点精神恍惚,而且真的有点追求完美,不做完就不想放下,即使明天有很多事要做。
1.室友丢钱,急于摆脱自己的嫌疑,反而显得很有嫌疑。 2.情绪化。精神恍惚,影响打工,影响学习,影响工作。 3.要想成为朋...
第一章我如何做好销售团队的整体组织规划 依靠优秀销售团队的努力,可以为下级经销商和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销售服务,以获得协同和配合,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和增值性,从而建立争夺市场优势的基础。同时,市场不可预测的快速多变,也要求销售团队保持快速的响应能力,以及时调整市场策略,使销...
//我所经历的大数据平台发展史(三):互联网时代 o 上篇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the-development-history-of-big-data-platform-paet02 编者按:本文是松子(李博源)的大数据平台发展史...
记叙文写作指导 1、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及其分类 记叙文是通过记述人物、事件来表明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一般说来,记叙文分简单记叙文和复杂记叙文两种。前者只记一人一事,篇幅比较短小; 后者所记的人物或事件不限于一个或一件,写作方法也比较复杂。记叙文是包含面很广的文体,童话、故...
许多朋友总是屯了一大堆书,却常常抱怨自己没办法看完一本书,甚至根本沉不下来去学习,今天我就来教大家如何在碎片化时间下读书。 读书本来需要一整片时间来读,如果每天只是读几页书,那其实没什么用。很多小伙伴于是就问了,我时间特别碎,总是想读书了,被各种事情打断,当你去做另一件事情...
齐秦,是我最喜欢的歌者。我不知道怎么说才无伤大雅,才能无损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这有点难。 已经56岁齐秦仍然活跃在各种选秀场,特别还让资历尚浅的人对其指指点点,多少让我们这群喜爱他的人有点不适应。 “英雄迟暮”,这词可以用形容曾经的歌坛王者。 但我更愿意说,齐秦,一个天生歌...
看到电影里面丧尸咬人脖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害者就变成了一个丧尸,开始我以为看的是恐怖片,最后我才知道这是人性大战! 《釜山行》是近年来,我看的唯一一部恐怖片,因为胆小啊……可能对于很多看管了恐怖题材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并不算恐怖。因为之前我听说过日本拍摄的恐怖电影《贞子》是 ...
今天跟着来下乡,路上一直听说这个村,环境不错。 到了目的地,自己闲逛了一圈,拍了几张自己喜欢的照片。 我很喜欢这只头上戴着帽子一样的母牛,想去摸摸它,又怕它会撞我,跟着走了好久,它也没有正眼瞧我一眼。 是到了晚上,村里的晚会,早早的舞台前就坐满了人,每到节目中间都会有观众跑...
不要再幻想不可能发生的事了!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 2016 年学 JavaScript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02:18:21 +08:00 · 52108 次点击
嘿,我最近接到一个 Web 项目,不过老实说,我这两年没怎么接触 Web 编程,听说 Web 技术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听说你是这里对新技术最了解的 Web 开发工程师?
准确地说,我是一名「前端工程师」。不过你算是找对人了。我对今年的技术别提多熟了,前端可视化、音乐播放器、能踢足球的无人机,你尽管问吧。我刚去 JS 大会和 React 大会逛了一圈,没有什么新技术是我不知道的。
厉害。是这样的,我要开发一个网页,用来展示用户的最新动态。我想我应该通过后端接口获取数据,然后用一个 table 来展示数据,用户可以对数据进行排序。如果服务器上的数据变化了,我还需要更新这个 table 。我的思路是用 jQuery 来做。
可别用 jQuery !现在哪还有人用 jQuery 。现在是 2016 年了,你绝对应该用 React 。
哦,好吧, React 是什么?
React 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库, Facebook 的牛人写的。它能让页面更可控,性能极高,而且使用起来很简单。
听起来确实不错。我能用 React 展示服务器传来的数据吗?
当然可以,你只需要添加两个依赖,一个是 React ,一个是 React DOM
额,等下,为什么是两个库?
React 是我说的库, React DOM 是用来操作 DOM 的。因为这些 DOM 是用 JSX 写的,所以需要一个专门的库来操作。
JSX ? JSX 是什么?
JSX 是对 JS 的扩展,它看起来跟 XML 差不多,可以用来写 HTML ,你可以认为 JSX 是一种更优雅的 HTML 写法。
为什么不用 HTML 了……?
现在可是 2016 年啊,没有直接写 HTML 的。
对哦。好吧,加了这两个依赖,是不是就可以开始用 React 了?
不行哦。你需要添加 Babel ,然后才能用 React 。
Babel 是另一个库?
嗯, Babel 是一个转译工具, Babel 能把你写的 JS 转译成任意版本的 JS 。你不一定非要用 Babel ,但是如果你不用的话,你就只能写 ES5 的语法了。你知道的,现在是 2016 年,你怎么能不使用 ES2016+ 的语法呢? ES2016+ 多么酷啊。
ES5 是啥? ES2016+ 又是啥?我有点晕。
ES5 就是 ECMAScript 5 。大部分人都会使用 ES5 ,因为大部分浏览器都支持 ES5 。
ECMAScript 是啥……
你晓得的, JS 是 1995 年诞生的,而 JS 的标准是 1999 制定出来的。那时候 JavaScript 还叫做 Livescript ,只能运行在网景的浏览器里。那时真是混乱的年代,现在好了,我们有了 JS 的 7 个版本的规范。
7 个版本?那 ES5 和 ES2016+ 是?
分别是第 5 个版本和第 7 个版本。
诶,那第六个版本呢?
你说的是 ES6 。每个版本都是上一个版本的超集,所以你直接使用最新的 ES2016+ 就好了。
对哦。为什么不用 ES6 呢?
好吧,你可以用 ES6 ,但是你就用不到 async 和 await 这么酷的语法了。用 ES2016+ 比较好。用 ES6 的话你就只能用 generator 来控制异步任务流了。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说了太多我听不懂的名词了。我只是想从服务器取点数据,我以前用 jQuery 挺好的,从 CDN 引入 jQuery ,我就能用 AJAX 获取数据了,现在不能这样做吗?
大哥,都 2016 年了,没人用 jQuery 好吗。所有人都知道用 jQuery 只会造出「意大利面条」一样的代码(不可维护)
好吧,所以我现在要加载三个库才能获取并展示数据。
对的,其实你可以用「模块管理器」把这三个库「打包」成一个文件。
哦,什么是模块管理器……
不同平台的模块管理器不同啦。前端的模块管理器一般指管理 AMD 或者 CommonJS 模块的东西。
好……吧,什么是 AMD 和 CommonJS ?
是两个定义。我们有很多方式来描述 JS 中多个库或类的交互方式,比如 exports 和 requires 。你可以按照 AMD 或者 CommonJS 的 API 来书写 JS ,然后用 Browserify 将它们打包。
听起来很有道理。不过,什么是 Browserify ?
是一个工具,用来将 CommonJS 形式的 JS 文件打包起来,放到浏览器里运行。用 npm 仓库的人发明了 CommonJS 。
npm 仓库是什么……
是一个公开的仓库,用于放置可依赖的模块。
就像一个 CDN 么?
不太一样。它更像是一个数据库,每个人都能在上面发布代码,也能下载上面的代码。你可以在开发的时候将这些代码下载到本地来使用,必要的时候也能上传到 CDN 。
听起来像是 Bower !
是的,不过现在是 2016 年了,没有人用 Bower 了……
好吧,我知道了,所以我应该用 npm 来安装依赖。
对的。我举个例子吧,如果你要使用 React ,你直接用 npm 安装 React ,然后在代码里导入 React 就可以了。大部分 JS 库都能这么安装。
嗯, Angular 也可以。
Angular 是 2015 年的事情了。不过今年 Angular 还没死,还有 VueJS 和 RxJS 等等,你想学一学么?
还是用 React 吧。我刚才已经学了够多东西了。所以我用 npm 安装 React 然后用 Browerify 来打包就好了?
这么做看起来有点过于复杂啊。
确实。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使用 Grunt 、 Gulp 或者 Broccoli 这样的任务管理工具,它们能自动运行 Browserify 。不对,你现在可以用 Mimosa 。
你在说什么……
任务管理工具。不过我们现在已经不用了。去年我们还在用,后来改成了 Makefiles ,但是现在我们用的都是 Webpack 。
我以为只有 C/C++ 项目才会用 Makefiles 。
是的,不过显然我们做 Web 开发的,喜欢先把事情搞复杂,然后回归到最朴素的状态。每年我们都是这么搞的。你就看着吧,过不了两年,我们就可以在网页上写汇编了。
唉,你刚才说的 Webpack 是什么?
另一种模块管理工具,同时也是一个任务管理工具。你可以认为它是 Browserify 的加强版。
哦,好吧,为什么 Webpack 是加强版?
额,可能并没有加强吧。 Webpack 告诉你应该如何管理你的依赖, Webpack 允许你使用不同的模块管理器,不只是 CommonJS ,甚至支持 ES6 模块。
这都是哪跟哪啊,我都被绕晕了。
大家都被绕晕了,不过等 SystemJS 出来了就好了。
天呐,又一个 JS 库,这是什么鬼?
呵呵,不像 Browserify 和 Webpack 1.x , SystemJS 是一个动态的模块加载器。
等下,刚才不是说应该把所有依赖打包成一个文件吗?
话是这么说,但是等 HTTP/2 普及之后,不打包反而更好。
那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在页面里添加 React 的三个依赖文件呢?
不行。你可以从 CDN 加载这些文件,但是你还是要在本地用 Babel 转译。
唉,这么鹾?
是的,你不能在生产环境上运行 babel ,你应该在发布到生产环境之前,运行一系列的任务,包括压缩、混淆、内联化 CSS 、延迟加载 script ……
我懂了我懂了。既然我不能直接用 CDN ,那么我应该怎么做?
我会考虑用 Webpack + SystemJS + Babel 来转译 Typescript 。
Typescript ?我们不是在说 JavaScript 吗?!
Typescript 也是 JavaScript 呀,它比 JS 更好用,是 JS 的超集,它是基于 ES6 的,就是我们刚才谈论的 ES6 ,你还记得吧。
ES2016+ 已经是 ES6 的超集了,怎么又冒出来一个 Typescript ?
是这样的, Typescript 能让我们写出「强类型」的 JS ,从而减少运行时的错误。 2016 年,我们应该让 JS 支持强类型了。
显然 Typescript 可以做到。
Flow 也可以做到,区别是 Typescript 需要编译,而 Flow 只是检查语法。
唉, Flow 是?
是一个静态类型检查器,就是 Facebook 的人写的。使用 OCaml 写的,函数式编程很叼的。
OCaml ?函数式编程?
如今大牛都用这些东西,都 2016 年了,你懂的,函数式编程、高阶函数、柯里化、纯函数这些概念。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这么说吧,你只需要知道函数式编程比面向对象编程厉害, 2016 年我们就指着函数式编程了。
等下,我大学里学过面向对象编程,当时我觉得它还不错。
Java 在被 Oracle 买下来之前也挺不错啊。我的意思是,面向对象以前是不错,现在依然有人用它,但是现在所有人都发觉状态变换是很难维护的,所以大家都开始用「不可变对象」和函数式编程了。 Haskell 的人已经用这套东西用了很久了,不过幸运的是 Web 开发领域里有 Ramda 这样的库,让我们用 JS 就可以进行函数式编程了。
你刚刚是不是又抛出了几个名词? Ramnda 又是什么?
不是 Ramnda ,是 Ramda ,跟 Lambda 表达式有点像。是 David Chambers 写的库。
David Chambers ,大神一个。 blablabla
我不得不打断你一下了。这些东西看起来都不错,但是我觉得它们都太复杂,而且没必要。我只是想获取数据然后展示,我很确定这种情况下我不需要掌握这些知识。
回到 React 吧,用 React 我怎么从服务器获取数据?
额, React 没有提供这个功能,你只能用 React 展示数据。
服了啊。那我怎么获取数据?
你用 Fetch API 就可以了。
啥玩意?这个 API 的名字很烂啊。
我也觉得是啊。 Fetch API 是浏览器提供的异步请求接口。
哦,那不就是 AJAX 。
AJAX 只是使用 XMLHttpRequest 对象,但是 Fetch API 可以让你用 Promise 风格来发起异步请求,帮你摆脱「回调地狱」。
回调地狱?
是的,每次你发起一个异步请求,就得等待它响应。这时你就得在函数里使用一个函数,这种嵌套调用就是回调地狱。
好吧。 Promise 解决了这个问题么?
是的。用 Promise 来管理回调,你就可以写出更易读的代码,更容易测试的代码。甚至可以同时发起多个请求,然后等待它们全部返回。
Fetch 也能做到吗?
是的。但前提是你的用户使用了新版的浏览器,不然的话你就需要加一个 Fetch 的 「 polyfill 」,或者使用 Request 、 Bluebird 或者 Axios 这些库。
天呐我到底需要多少个库?
这是 JS ,同一件事情有上千个库在做。我们了解库,而且我们有最好的库,我们有海量的库,要什么有什么。
你刚才说的几个库都是干什么的?
这几个库操作 XMLHttpRequest 然后返回 Promise 对象。
好像 jQuery 的 ajax 方法做的是同样的事吧……
从 2016 年起我们就不用 jQuery 了。用 Fetch ,大不了加个 Polyfill ,要不然用 Bluebird 、 Request 或者 Axios 都行。然后用 await 和 async 管理 Promise ,这样才能控制好异步任务。
这是你第三次说 await 了,那是什么东西?
await 能让你拦住一个异步调用,让你更好地控制异步返回的数据,大大增强了代码的可读性。 await 非常好用,你只需要在 Babel 里添加 stage-3 配置,或者添加 syntax-async-functions 和 transform-async-to-generator 插件就可以了。
听起来像是疯了。
没疯。为了使用 await ,把 Typescript 编译之后再用 Babel 转译一道的人才是疯了。
啥玩意? Typescript 不支持 await ?
下个版本就支持了。
我已经无话可说了。
你看其实很简单。用 Typescript 写代码,用 Fetch 发起异步请求,所有代码编译成 ES6 ,然后用上 Babel 的 stage-3 配置项,把 ES6 转译成 ES5 。所有代码用 SystemJS 加载。如果你用不了 Fetch ,就加个 polyfill ,或者用 Bluebird 、 Request 或者 Axios ,这样你就可以用 await 来处理 Promise 了。
看了我们对于「简单」的理解是不同的。好吧,有了这些,我终于可以获取数据然后用 React 展示数据了,对吧?
你的网页需要处理状态变更吗?
唔,不用吧。我只是想展示数据。
那就好,不然我就得跟你解释 Flux ,以及 Flux 的一些实现,比如 Flummox 、 Alt 、 Fluxible 。不过说真的你应该用 Redux 。
你说的这些我就当耳旁风了。再说一次,我只想展示数据。
这样啊,如果你只是想展示数据,其实你不需要 React 。你只需要一个模板引擎。
你逗我呢?
我只是告诉你你可以用什么技术。
别说了,真的。
我想说,即使只是用一个模板引擎,我还是会用 Typescript + SystemJS + Babel 的。
我只是想在页面上展示数据,你就告诉我用哪个模板引擎就好了。
有很多,你用过哪一个?
额,太久没用了,不记得了。
jTemplates 、 jQote 还是 PURE ?
额,不记得,还有别的么?
Transparency? JSRender? MarkupJS? KnockoutJS? 这一个支持双向绑定。
PlatesJS? jQuery-tmpl? Handlebars? 还有些人在用。
有点像。有哪些跟最后一个比较像的?
Mustache, underscore? 我记得连 Lodash 都有一个模板引擎,不过这是 2014 年的事情了。
额,也许是再新一点的库?
Jade? DustJS?
DotJS? EJS?
Nunjucks? ECT?
没用过。记不起来了,要是你的话,你用哪个?
我应该会用 ES6 原生的模板字符串
我猜猜,只有 ES6 支持。
需要用 Babel
需要用 npm 安装
需要用 Browserify 或者 Webpack ,或者 SystemJS
如果没用 Webpack 的话,我还需要一个任务管理工具。
但是由于我要用函数式编程和强类型语言,所以我首先要用上 Typescript 或者 Flow 。
如果我要用 await ,那我就必须用 Babel 转译。
然后我就能用上 Fetch 、 Promise 和各种炫酷的东西。
嗯,别忘了加上 Fetch 的 Polyfill ,因为 Safari 不支持 Fetch 。
你猜怎么着,我们就聊到这吧。我不做了,我不做 Web 了,我也不想再碰 JS 了。
没事,过不了几年,我们都会用 Elm 或者 WebAssembly 了。
我要回后端去了,我受不这些变动、版本更新、编译和转译了, JS 社区如果觉得有人能跟上它的脚步,那这个社区就是疯了。
我理解你。我建议你去 Python 社区。
听说过 Python 3 吗?
第 1 条附言 &·&
20:55:11 +08:00
平时想跟我交流的话,可以加前端交流群:
,加群暗号: 2016JS
151 回复 &| &直到
18:11:35 +08:00
& & 10:14:07 +08:00
& & 11:02:17 +08:00
作为刚刚入门 JS 的表示我混乱了
& & 11:59:23 +08:00
写的很好,赞
& & 12:09:30 +08:00
写得很好,我选择死亡。
& & 12:33:23 +08:00
@ 我和你一样 哈哈哈哈
& & 12:52:41 +08:00
Jade 不是已经炸成 Pug 了么。。。
& & 12:54:38 +08:00 via Android
@ 原文有说 Pug
& & 20:50:12 +08:00 via Android
前端的乱都是其固有特征造成的。
1 浏览器更新不及时,也不可能更新及时。
2 浏览器 js 原生不支持模块,而模块是大型程序的重要组织手段。
俗话说语言不足架构补,又是一个例子。
& & 20:58:52 +08:00
最后还要黑一下我大 Python !
不过,黑的是真的好,觉得 JavaScript 现在已经和 C++一样是一个 monster 了,现在需要一本更新版本的 JavaScript: The Good Parts :P
& & 22:38:54 +08:00 via iPhone
& & 01:35:07 +08:00
这个段子深刻反映了前端近几年的乱象,我个人并不排斥任何新技术,但更倾向于实用性,如果 JS 社区的疯狂对最终产品开发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那无可厚非。但很显然现在前端从业者参与的是一场对工具化滥用的狂热的追赶。
From :在 2016 年学 JavaScript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 08:22:31 +08:00
追随技术的夺命狂奔
& & 10:18:24 +08:00
@ ts 还是有正面意义的吧,其他不说,光一个 *.d.ts 就是很大的贡献吧
& & 10:23:40 +08:00
& & 10:42:30 +08:00
华科的学弟来参观一下
& & 11:08:28 +08:00
@ 正面意义是有的,但是只是工具,最终代码好坏还是程序员基本功说了算
我不是说了么 java c#都是强类型+宇宙级 IDE 配备 而且 java 还有大量的解决方案 也没看 j2ee 的程序多么好维护
& & 11:26:29 +08:00
& & 11:35:57 +08:00
Algorithm + Data Structure, the core of Computer Science
& & 11:47:10 +08:00
在 2016 年 10 月份的下半月 学 JavaScript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 13:50:24 +08:00
大声笑,笑出声~
& & 19:39:44 +08:00
目前做前端的,感觉确实出来的东西太多了;后来想了想,我还是从头开始巩固基础把;
现在都不继续看 vue , angular , react , node 的知识了;
现在打算把高程三和权威指南全部刷 2 遍,再刷基本不错的 Javascript (是的,全部都是原生);
然后再刷两边 jquery ,整理一下不错的 jquery 插件;
然后再把 node 捡起来,再刷一下 react ,不打算搞 angular 了;
目前在全面的总结整理原生 Javascript 知识,有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啊;
已经放在 github 上;
个人感觉,原生和 jquery 刷的好,以后入手别的肯定很快,不会被动的追风;
& & 10:45:30 +08:00
写的是真 NB ,一个字‘服’
& & 11:40:06 +08:00
我居然看完了。。。不过,总算熟悉这些新名词了,还好我只用 RN ,大部分问题都被 FB 解决了
& & 11:50:00 +08:00
哈哈。我支持前端。尤其是 mvvm 之类的。之前会有说&?php ?&是 php 代码,应该后端写。现在好了。{{}}后端写好接口之后。前端自己折腾吧。
& & 16:26:39 +08:00
加完群才发现,这居然是条广告。是群号是一个培训机构的。。。。。。
套路深
& & 16:54:47 +08:00
@ 发免费教程,不想要就不要加嘛
& & 19:06:00 +08:00
@ 你说的是对的,但是就编码体验来说的话, TypeScript 的体验明显是好上很多的
& & 19:24:41 +08:00
(1)ts 的语法不像 java ,不像 c ,也不像.net ,更不像 ecma5 ,也不像 php 、 python ,对于写惯老 js 的人看着很不习惯
(2)考虑现在 sourcemap 支持仍然不完善(不要跟我说版本不一致啦,我 chrome 还经常断点起飞),尤其是在 ie 下调试,我能写 ecma5 还是 ecma5
(3)let 这种东西,以及 class ,普遍还都是 pollyfill 运行,想想看你 let 用多了要编译出多少个闭包来。。因为只有函数才能创建作用域啊
(4)我用 webstorm...
& & 00:50:46 +08:00
@ 233 ,那就无解啦,你这边的问题我倒是没碰到几个
1 、我先学的 c++ & .NET
3 、我搞的玩具都是 node 下面的,直接开的 es6 ……
2 、 4 、 Visual Studio Code ……
& & 09:45:36 +08:00
2016 年,前端的夺权年。
& & 12:13:48 +08:00
看的要哭了。血雨腥风的时代。
以后前端也会出现几行“烫烫烫”了...
& & 12:15:37 +08:00
新技术露头没有罪,关键是使用者要理性“追捧”,能抑制“乱”象~
& & 15:25:52 +08:00
这绝对是事实
& & 11:43:20 +08:00
措手不稽.jpg
& & 18:17:24 +08:00
厉害了我的哥
& & 11:03:09 +08:00
@ 哈哈 我也用的是 vscode ,不过现在 vscode 还是需要完善
& & 21:39:58 +08:00
一入前端深似海
& & 10:43:31 +08:00
只能说,这文章写的漂亮。感触越来越深以后,最近又看了一遍 c 和汇编,感觉丫的又有动力,啥都不怕了
& & 16:09:58 +08:00
@ &但是等 HTTP/2 普及之后,不打包反而更好 &。打包成一个文件不是一直是服务端优化的一部分么, http2 做了什么了?
& & 16:18:31 +08:00
@ HTTP/2 一个连接传多个文件,相当于自带打包。
& & 17:56:27 +08:00
@ http/2 性能提升着实强大。 thx
& & 21:01:59 +08:00
不写 js 这几年都发生了什么? 各路妖魔鬼怪
& & 12:31:16 +08:00
看似用一整篇文章黑前端,黑 JS ,“是的,不过显然我们做 Web 开发的,喜欢先把事情搞复杂,然后回归到最朴素的状态。每年我们都是这么搞的。”
但是为什么最后要强行黑一波 Python ?
& & 17:42:24 +08:00
& & 19:39:34 +08:00
赞!很好的入门文章,从入门到放弃。。。
& & 19:55:37 +08:00
好吧,这很前端。。
& & 17:29:49 +08:00
感觉楼主写的就是名词接龙,一个词被提起解释再提起另一个
& &332 天前
这篇文让我印象深刻。半年前我还是看的云里雾里的。现在应用到项目上,很多的东西都可以借鉴的。尤其是模块化,组件化部分,很受启发。现在我已经毫无压力理解文章内容了~
& &277 天前
这么多新东西 简直炸裂....
& &227 天前
PHP 想转前端,看了这篇放弃了
& &63 天前
是不是该出 2017 年的了.
& · & 2617 人在线 & 最高记录 3541 & · &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0 · 65ms · UTC 01:52 · PVG 09:52 · LAX 17:52 · JFK 20:52?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