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英语价格表不同城市之间的收费标准一样吗?

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谁知道华尔街英语怎么收费,贵吗?和英孚相比如何?
浏览次数:0
华尔街英语是按课程收费的,看你选择哪方面的课程,选择不同课程收费标准不一样。之前也有朋友觉得华尔街英语的课程收费太贵了,但我报名时从现在市面上的各种英语培训机构价格对比后发现华尔街英语的课程价格还是很值的!性价比最好!虽然相较于英孚稍微高了一点,但是当你到华尔街英语感受到这里学习的明显效果后,你会发现,这笔教育投资真的很值。首先,英孚的教学模式是效仿华尔街英语,但是只学到一些皮毛的环节部分,华尔街...
华尔街英语是按课程收费的,看你选择哪方面的课程,选择不同课程收费标准不一样。之前也有朋友觉得华尔街英语的课程收费太贵了,但我报名时从现在市面上的各种英语培训机构价格对比后发现华尔街英语的课程价格还是很值的!性价比最好!虽然相较于英孚稍微高了一点,但是当你到华尔街英语感受到这里学习的明显效果后,你会发现,这笔教育投资真的很值。首先,英孚的教学模式是效仿华尔街英语,但是只学到一些皮毛的环节部分,华尔街英语真正的精髓在于对外教资质的严格挑选,对教材和教学环境的完美要求,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用更多适应于当下社会的方法来学习英语。再有,华尔街英语专业的师资团队,绝对是远超英孚。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华尔街英语的“母语式”教学,在授课上也是和英孚有很大区别,虽然英孚也有外教上课,但是英孚上课是按照话题上课,而且没有教材!而华尔街英语则是“母语式”教学,遵从人的认知习惯,潜移默化的传授英语知识,这个效果是要比英孚好很多的,华尔街英语的教材都是自主开发的,背后是全球教育巨头培生集团,其权威性可见一斑。既然有学了英语的想法了,为何不选择最好的路来保证自己少走弯路呢?毕竟没学好浪费的钱更多,还花掉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房天下知识为您分享了一条干货
虽然说华尔街费用是这么贵,但是要说在华尔街英语学习效果嘛,4人制的小班授课+20人制的大班授课模式,其实学习效果是打了折扣的,没有一对一的学习效果好,这是肯定的。 我觉得找英语培训班建议多找几家,做做对比。体验他们提供的免费课程去看看效果如何。这里我推荐我现在上课的外教网,在线英语外教一对一培训,价格很实惠,20元一节课,老师都是纯英语外教,发音很地道,在线一对一模式让师生之间很多互动机会,开设课...
虽然说华尔街费用是这么贵,但是要说在华尔街英语学习效果嘛,4人制的小班授课+20人制的大班授课模式,其实学习效果是打了折扣的,没有一对一的学习效果好,这是肯定的。 我觉得找英语培训班建议多找几家,做做对比。体验他们提供的免费课程去看看效果如何。这里我推荐我现在上课的外教网,在线英语外教一对一培训,价格很实惠,20元一节课,老师都是纯英语外教,发音很地道,在线一对一模式让师生之间很多互动机会,开设课程 也很丰富有雅思、托福、商务、少儿英语等多种课程,并且上课时间还可以自主决定,在家就能上课。很是方便快捷,非常适合上班族,学生党。还有免费体验课程:http://0x3.me/FgX,复制打开。大家可以去了解看看,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培训班,学习效率才会高,自己才能受益。
这个可能每个人感受不同,但我报名时对比了几家英语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华尔街我个人觉得性价比不错。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没有房天下通行证,
ask:7,asku:1,askr:217,askz:15,askd:75,RedisW:0askR:1,askD:0 mz:hit,askU:0,askT:0askA:2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查看: 5742|回复: 9
转帐支票可以在不同城市之间用吗?
春季促销报名
CMA获得政府及各大企业集团一致推荐
一年内免费直播参与
历届活动视频回放
Excel知名公众号作者
随书扫码看视频学Excel
有特殊的,比如北京和天津就行。
除了这,还有其他特殊的吗?
转帐支票只能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使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有可能是不同城市之间.
上海跟江浙有些城市可以通用支票,但江浙地区支票上需有沪字才可存入上海开户行。
转账支票必须在同一城市使用
同意竹林茶香,在同一票据交换区,有的时候是不同的城市。
别的没听说有,你最好咨询人民银行,他们最清楚。
问一下你们的开户行还是比较好。
站长推荐 /1
视野特训营第九期-IPO实战,邀请上市公司、企业、事务所、投行、律所等七位资深实战人士为导师。十六大实务主题,100天在线的全方位参与互动。点击查看详情,3月初正式开始。
Powered by华尔街英语的课程级别_百度知道
华尔街英语的课程级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这里您将学到, 英语入门英语入门课程是专为零起点的初学者或几乎没有口语经历的学员设计的。英语入门注重英语字母. 自由交流信息3. 参与对话 4. 描述工作职责 5. 书写简短报告高级 Threshold(3级)1。超级 Milestone(3级)1. 出访海外办公室<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 与上司交流  8. 处理日常电话信息  2. 与供应商谈判  3、基本的拼写和发音。二, 英语在线12个级别的“英语在线”着重于综合性的沟通英语. 会议的策划与安排  2. 主持会议  3. 流利使用英语 2、更具挑战性的职场场景。中级 PRO 职场英语所授技能包括:  1. 经理外出时独立处理重要商业电话  2. 在会议中提出自己的想法. 运用于会议等典型的商务环境中 3:  1.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87148dfe5bb085febb5d7dbd539b700bcc4,从零起点开始到中级的水平。它把多媒体互动教学和外教面授课有机结合,保证您掌握所学的内容并快速得到进步。基础级 Survival(3级)1. 学会基础单词 2. 掌握实用句型 3. 看懂简单菜单 4. 理解简单的时刻表初级 Waystage(3级)1. 使用日常用语 2. 进行自我介绍 3. 询问方向 4.书写简单留言中级 Upper Waystage(3级)1
采纳率:68%
Thursday night isn’t going
华尔街英语与全球英语水平测试标准(简称“GSE”)科学对接。这种对接不仅可以让学员初步判定自己的现有水平,制定学习计划,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检验自己是否有获得相应进步。华尔街英语的课程对应着20个级别,每完成一定的阶段都会有相应的水平提升。如果有需要雅思或托福考试也可以达到相应的水平。Level1-level2是语言习得的最初级,学员能使用基本词汇描述事件,对应的是GSE10-21分。Level3-level5阶段学员可以理解日常词汇,简单自我介绍,在他人的帮助下与人进行交流,对应GSE22-29分。Level6-level9阶段学员可以理解熟悉环境的词汇,沟通任务,描述熟悉的情形,对应GSE30-42分取得42分,则相当于雅思考试中的5.5分,托福考试56分。。Level10-level13学员已经开始可以理解熟悉事件的关键信息点,应对旅行中的大部分情况,编辑自己感兴趣的短讯,陈述自己的观点,此时对应的是GSE43-58分。取得58分,则相当于雅思考试中的6.5分,托福考试86分。Level14-level17时学员可以理解到晦涩、抽象的语句和英语母语人士流利沟通,编辑各类题材的讯息,表达独立观点并给出正反例证,此时对应GSE59-75分,取得75分,则相当于雅思考试中的7.5分,托福考试109分。Level18- Level 20的时候,学员已经可以理解艰深语句的背后典故,和英语母语人士熟练沟通,撰写各类题材文风的文章,辩证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此时学员基本能处于GSE76-84分,取得84分,则相当于雅思考试中的8.5分,托福考试120分。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笔者按】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还是充满文化气息、生命气息的家园?我们要的不是一座充斥着银座、百老汇、香榭丽舍等让别的城市有归属感的地名,我们要的是属于我们独特的、让每个市民有归属感的家。连南关正街都难以容纳,我们何来包容?何来建设“世界城市?文化之都”?也许一切都只是笑话。  以上是本文的音频部分,可以配合听着来阅读下文。
楼主发言:7次 发图: | 更多
    美国“Discovery”电视台2009年末推出的纪录片“China’sForgotten City”让无数西安人感到由衷的骄傲:在纪录片中,西安被形容成了全中国、全世界最伟大的城市,即使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率军进攻都会全军覆没的伟大皇都,一座任凭现代武器都难以轻易摧毁的巨大城堡。整个纪录片就宛如西安的宣传片一样,从古代长安的荣耀一直讲述到今日西安的发展,我一连看了三遍,每次都热泪盈眶。  看得多了,自然就记得牢了,片中清晰地列着,西安地区曾经出现过三座城市:中国最伟大的城市汉长安城;汉长安被毁坏几百年后,世界最伟大的城市唐长安城在其东南侧重建;唐长安城毁灭几百年后,朱元璋又在唐长安废墟上重建了明清西安城。观众通过此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今日的西安与那“三座城市”、那“三座城市”之间均没什么联系。  这是一个巨大的谬误,仿佛长安的古代辉煌与现在的西安城、城中的市井平民毫无关系,也仿佛西安只是一座坐享古长安荣光的新兴都市一般。  大家都知道,无论从行政区划沿革的角度,还是从城池发展和变迁的角度来看,秦咸阳——汉长安——隋大兴——唐长安——五代长安——明清西安都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可为什么会让很多人错误认知呢?  记得曾经在“荣耀西安”论坛上屡次看到这样一种论调:关中地区自唐之后就逐渐衰落。以至于在明清两代,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古民居,远不如隔壁的河南、四川,乃至南方的一些省市,我也一直深信不疑。直到2010年我去了关中民俗博物院,这座靠抢救和迁建陕西各地面临拆迁的古宅而闻名的博物馆中,赫然排列着数十所古代大宅院,精美的屋脊兽、精致的砖雕、严整而宏达的建筑规模、巧妙的设计结构,让我不敢相信,这些建筑竟然就存在于红埠街、存在于西安城内的大街小巷!央视曾经叙述的“北方因为风沙大而建筑一般没有门绘”,但是这些民居如此精美的门绘,让我明白了现代的考古结果尚有多少疏漏。每一件古民居都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若不是关中民俗博物院的抢救,这些辉煌的印记、这些房屋避暑防寒设计思路的传承,难道还能被我们考证出吗?  造成如此多疏漏的结果在于什么呢?我想很多人首先会归咎于建国初期的“破四旧”、“文革”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劫难时期。是啊,在那种时代背景的冲击之下,大家不再对数千年的古代文明有所敬畏、珍视,仿佛只要是过去留存下来的就是“皇上的东西”,“皇上都没有了还留着干什么”。  十年文革过去后,曾经还存在于这座城市之间、见证着古代长安与现代西安之间联系的众多遗迹变成了遗址(开远门、唐外郭城墙、明清四座关城等),在服从于经济建设“大局”的背景之下,西安市“旧貌换新颜”,于是青石街道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一座座古宅让步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终于,现在的西安城除了少数的古代建筑、大量的古代地名、深藏在地下的古墓之外,完全没有了古都的韵味。终于,纪录片中的西安变成了建筑在古代长安遗址之上的新城;唐以后的关中文明也被形容为“不值一提”的破落残局。
    四四方方的明清西安城,是中国古代城池的代表。如今众多的地名、路名均是这座城市久远历史与规整格局的见证。西城墙、南城墙建成于隋代,北城墙、东城墙建成于明代,正因为此,西南城角为元代改建的蒙古式样的原型角楼,其他三座角楼则是汉族式样的方形。城内由北门到钟楼、东门到钟楼,是两道内城墙,里面就是满洲贵族的居住区和八旗校场,西华门、后宰门、端履门、大差市都是内城的城门,辛亥革命一把火烧了内城,重建后改称“新城”,便是如今新城区的城内部分,而曾经的八旗校场就是如今的新城广场。汉族聚居区及汉军驻地“南城”便是如今碑林区的城内部分。而城西的回族人聚居区,则是如今莲湖区城内部分。  作为一座省城,西安城每面仅开一道城门——因为长安东南部为汉族聚居区,因此东门得名“长乐”、南门得名“永宁”;而为了开疆征土,北门得名“安远”、西门得名“安定”;四座城门各取一个字,即为“长安永定”。  在每道城门外是第二道防御工事——瓮城,可以将敌人“瓮中捉鳖”,之上高大的门楼称作“箭楼”;瓮城外的第三道防御工事仿佛新月一样拱卫着瓮城,称作“月城”,之上的小楼是为了收放吊桥的,称之为“闸楼”。  明末,为防止李自成攻占西安,陕西巡抚孙传庭命人又在月城之外修筑了第四道防御工事——关城。其中,西关、南关、北关均为在月城外加建的小城郭,正对着闸楼修建了哨门来放哨,而东关城早在明初就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片大的居民区,因此东关城就不甚规则,且远大于其他三关,还设有众多城门,得名至今的有南郭门、北郭门等。东关在长乐坊的顶头也设置东哨门,但随着文革后期东关城的拆毁,东哨门的名称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烟云中。  除东关以外,从城门出发到哨门,这中间直对着的道路被称之为城关正街(西关——西门至西哨门为西关正街、北关——北门到北哨门为北关正街、南关——南门到南哨门为南关正街),而从东门出发的东关正街没多远便北拐,然后通过长乐坊出东哨门,那个拐弯便是鸡市拐)。据西安城墙管委会介绍,不似东关正街两旁是聚居区,非常繁华;就像瓮城、月城中央的道路都不会很宽一样,西关正街、南关正街、北关正街也仅是一条笔直的夯土窄路,路旁有一些老的宅院和马车店。虽然除东关外的三个关比较小,主要功能也是抵御攻击,但是南关由于靠近关中书院,书卷气息浓厚,还是西安冬天供应木炭的集散地。辛亥革命前后,南关正街畔的教堂发生了市民暴乱、杀害多名外国传教士的惨案,这便是震惊世界的“西安南关教案”。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便知道所谓的“东关”、“南关”等称呼,实际上指的是“东关城”、“南关城”。所以我要提出几个疑问,如下:  1,政府的回复“关”有“关卡”的意思,而且让人联想到郊区。首先,把“关”理解为“关卡”是否太过望文生义?其次,将“关”这一古代附属军事城堡联想为郊区,是否太过孤陋寡闻?而且仅将南关正街这条“不长且有歧义”的路名更改,却保留了东关、西关、北关正街,使得这条的回复实在是站不住脚!  2,政府的回复“将南关正街改为长安北路是为了招商引资方便”,我不知道南关正街难以招商引资、统一叫长安北路就非常适合招商引资这一依据是什么?  3,很多市民都在质疑是否是南关正街西南侧,靠近南稍门(南哨门)的某家大型地产商向政府提出了注销南关正街的要求,政府从未予以证实或者否认,能否当面澄清呢?因为商业原因更改业已传承百年的地名,是否不妥呢?  4,民政局回复说“不一定每条路名的更改都征求市民意见”,可是南关正街并不是一条小街巷,而是南北中轴线的一段,还是历史地名,如此重大的道路名称更改、如此涉及多数市民切身利益的地名更改,说注销就注销是否不妥?而且哪些路名需要征求公众意见、哪些不需要,如何判断、谁来判断?去年记者采访时,民政局曾表示是否更改还不一定,还在等待西安市政府会议纪要,之后任凭《华商报》、《三秦都市报》屡次报道,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热线、第一新闻的多次关注,有关部门却一直悄无声息地操作,到现在已经不给任何的转圜余地。难道没有看到多数市民的反对意见吗?为何非要如此强硬地推动改名工作呢?难道这么一个本来应该存在于市民、学者之间争论的路名更改话题,已经变成了强制执行公权力的牺牲品?  有人说,“南关正街”的名字不好听,不能反映“国际化大都市”的气魄。请问什么地名才好听呢?这个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东关、西关、南关、北关从名称、格局上的对应,不能体现西安的大气和规整吗?是不是未来有一天,我们西安的地名都改为东方大道、西安香榭丽舍大街、玄武大道、贞观大街、新中环大道、新银座大街这样的名字才显得“洋气”、才上“档次”呢?  有人说,整个中轴线从北到南被命名为“未央路-北关正街-北大街-南关正街-长安路”十分混乱,很难辨识,这个理由也很难说通。首先,我若是从市图书馆出发,到达电视塔,我需要记住我走的中途路分别叫什么名字吗?我只用记住我是从未央路走的,到达了长安南路啊!至于中间的路名叫啥,对于需要出行的人有什么影响呢?坐火车从西安去上海,需要记住路上经过的中途站吗?  况且,如果我现在地处南门小学等人,我如何讲所处的方位?到底是“我现在在南关正街东侧等你”容易让大家辨识还是“我现在在长安北路的南门到南稍门段等你”容易辨识?  还有,好端端的“南门”、“南稍门”中间横亘出一条“北路”出来,这不是制造混乱是干什么?
  有人说,西安市就是太沉浸在历史里了,所以才会发展缓慢。那我要说,西安现在发展还是很缓慢吗?而如果发展快的代价是需要放弃自己的传统,比如让中国以放弃汉族、汉语、汉文化去发展,这样的“发展”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我们并不是一味沉浸在历史中,而是很多该珍惜的东西太不珍惜了,仿佛改掉这些老地名、拆掉一些古刹、古建筑,我们的城市就能够迅速回到世界第一的局面,这一想法实在是太冲动了。西安城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首、华夏精神故乡,有着太多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精髓乃至精神寄托。在上个世纪的数次浩劫中,我们的城市遗产已经变成了仅剩不多的记忆碎片,比如南关城,早已连废墟都荡然无存了,难道我们还要连这一仅存的路名都要再一次抹杀,直到让我们的后人没有任何可以凭吊的念想吗?  再说,祖先留下的、过去留下来的东西,就一定是不好的、过时的、我们一定要摒弃的;而未来的、所谓的“发展”之后的东西,就一定是光明的、好的吗?  还有人讲,四个城关得名于明清两代,不能反映唐代长安城的历史。就像开头所说,我们城市引以为豪的到底是什么?某学者在电视上讲,我们城市主要保留的是“唐皇城”,所以“明清城墙”不是城市保护的重点,所以更改路名是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相吻合的。  难道我们只看到了汉唐的辉煌,却看不到城市屡经磨难却愈发顽强地存活下来的幸运吗?难道只有汉唐长安城的荣耀才叫历史?之后宋元明清的一切都仅仅是我们的耻辱,而没有让人丝毫的留恋吗?就算是耻辱,难道就不该让我们铭记过往的教训吗?人为看重部分文化遗产、看轻另一部分文化遗产,这简直是在制造文化悲剧!
  西安城墙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讲述得很清楚,文化遗产的申报不仅仅考虑遗产本身,还要考虑其附属结构、周边环境等。我们改造顺城巷、提升护城河景区,就是为了重现明清两代长安城内外其乐融融的古风。而四座关城与月城、瓮城一样,作为明清长安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也应该属于与城墙相关联的部分。我们为什么不去反对纺织城北路改名长乐东路、不去反对东元路改名金花北路?我为何还建议沣惠南路与唐延路路名统一,却一直如此反对南关正街改名?就是因为这条路名改不得,它这一路名涉及到整个西安城防体系的具体方位啊!因为文化遗产不能再生,也不是自生自存自兴的,它要靠积累传承,靠栽培保护,否则再辉煌的文明也会死亡!南关正街改名后,它便再也不是百姓心中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曾经在这条路上发生的事件、传唱的民谣也就从此消失了、也再没人关注四座关城的由来了,南稍门也将成为孤悬于南门外一个很别扭的地名,随着历史逐渐消失掉。  同样的,我们害怕南关正街的改名只是一个先例,从此我们的政府在更改古地名、古道路名的时候,不再会咨询地名专家和与之休戚相关的百姓,那么,从此将开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所有“不好听”的、“道路名称不统一”的路名都将被悉数改掉:无论甜水井街、桥梓口、大麦市街、洒金桥孕育着多么传奇的故事,未来可能都叫含光路;无论柏树林、端履门、南新街、北新街见证着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的多少腥风血雨,未来可能都叫文艺路;无论粉巷、五味十字、五星街各自有怎样的过往,未来可能都叫五星街……还有,炮房街、菊花园、太阳庙门、饮马池、马厂子、西羊市、东羊市、炭市街、骡马市、县仓巷等各种所谓“不够文雅”的地名也许也将不再留存。那么,西安城内城外的路名将被悉数统一;那么,西安市的老街巷地名将一个个地在一波又一波强烈的反对声中一个个被抹去;那么,从此没了城内城外的概念,我们还谈何城墙申遗;那么,从此西安城内只剩下没有经过时间和科学积淀的、没有经过任何调研的所谓“大气好听”的地名和路名、“学习先进城市的路名管理经验”,到那时我们的古都还是古都吗?我们的西安还是西安吗?  不是!绝对不是!绝对不是!那只是个建筑在所谓“古老”基础上的新城市,和过去3000年的城市发展脉络绝缘的暴发户!  不知道大家听过一首来自马飞乐队的歌“回西安”没?里面浓浓的思乡情绪,让一波又一波人回西安,甚至吸引了一批人西漂,这是为什么呢?昨天看到一则新闻,德国人“米五斗”恋上了西安,决定一辈子生活在这里,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西安的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是因为我们西安环境质量高?是因为我们西安的风景如画?还是我们的西安特别宜居?还不是因为只要步足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就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气息?虽然没了古院落,没有了青石、细沙铺就的道路,但是一条条宽阔的林荫大道虽然两旁的建筑新潮满目,却依旧有着一个个古老的名字,让人不禁随想这座城市的过往,抑或血雨腥风、抑或莺歌燕舞。而对于一个本地人来说,这些便是他们从小引以为豪的印记、一种归属感的寄托,是这个地方值得称之为“家”的理由,不是吗?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城市的例子。北京的公主坟、王府井都是繁华的地方,就连中国高新技术的最核心区也没有因为叫做“中关村”而觉得是乡下。广州最浪漫的西洋城区当属珠江中的美丽小岛“沙面”了,可是他们并没有嫌弃沙面的大名叫做“黄沙”而将其改为什么维多利亚岛;广州最繁华的老市区便是“西关”,也并没有像我们嫌弃南关那样非要改名不可,甚至在粤语中西关的谐音便是“死关”,而广州人依旧以西关为荣,标准的广州话是“西关话”、广州城的选美大赛也叫做“西关小姐”、把大一些的房子都别称“西关大屋”……香港九龙的繁华城区是由“油麻地”、“尖沙咀”、“旺角”组成的。油麻地就是以前种满了油麻的土地、旺角是粤语“芒果角”的转音,而“尖沙咀”这个孕育了维多利亚港的充满了小资情调的景区,也就是“尖尖的沙洲”这样一个不怎么雅观的名字。而台北赫赫有名的“九份”,则是因为那里原来住着九户人家,要什么都是送九份而得名的。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看似“不怎么雅致”的名字,竟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再来看国外,赫赫有名的香榭丽舍大街,竟然是“田园大道”的意思,真是情何以堪啊!而华尔街(Wall Street,直译为“墙街”)的得名,则是因为以前那里有一堵砖墙。这两条街,前者成为了浪漫的代名词和世界时尚的风向标,后者则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中心、万人向往的金地!而日本的银座,就是因为那里以前有很多银行的意思。  看起来它们的名字那么“随便”,可为什么他们就不会因为名字“不好听”而更改成什么“康庄大道”呢?因为那是他们市民的共同回忆、城市的集体记忆!说白了,还是源于我们自己城市的不自信,所以非得要通过一些“响亮”的、“叫得出口”的名词来烘托,否则就显得底气不足。所以,西安有了华尔街英语、有了中环广场、有了一条条让别的城市市民有归属感的路名、一幢幢让别的市民有归属感的大厦,但我们自己的归属感、自己的荣耀,又要从何处、从何时去建立呢?  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悲剧的民族,因为任何现代文明都不是架空存在的。记得我为南关正街更名的事找过西安地名专家葛慧,他说他也不赞成四关改名,但是有关方面负责人说是它守旧,说美国人没有任何历史包袱,这才成了世界第一强国。这让我想到兴教寺拆迁事件中某领导所说的僧人们“思想不超前”。难道美国人真的是因为“没有历史包袱”才成就了今天的成就吗?  任何了解美国的人,都知道其宪法是建构在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准则上的;整个美国浓厚的基督教背景是根植在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上的;美国的国家格言“我们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建立在对欧洲文明的认同感之上;美国将国会称之为“元老院”(Congress)则是源自罗马帝国;美国采用英国的普通法制度,其断案的案例基础也是与英国案例一体化的;就连美国人,都经常将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国家称之为罗马帝国的延续,或者是新罗马。正是有了这些深厚的文化背景,美国才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了借鉴的经验,并建立起自己国家的凝聚力,美国才能在20世纪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鲁迅讲过“拿来主义”,但是拿来主义的本质也并不是说我们没有选择地拿来,却丢弃了我们自己的主体。试想,没有了汉字、汉语、汉文化、中医、国画、戏曲、儒家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所谓实现了“普世价值”的中国,这样一个没有特点的中国,会有多大的凝聚力?这样一个松散的中国、没有了国家共同记忆的中国,又能发展多久?同理,丢弃了城市精神的西安,又和其他新兴城市有什么区别?  当我们在文革的时候砸掉碑林中石碑下方赑屃的头的时候、砸毁乾陵胡人雕塑的头的时候,伦敦桥被美国人抢救迁建在了拉斯维加斯的运河上;当我们准备破四旧拆毁西安城墙的时候,加拿大魁北克城低矮的城垣却成为了北美洲最热点的古城景观;当我们为了招商引资开始“旧城拆迁改造”,变土路南关正街为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的时候,纽约的华尔街仍然连一辆车开进去的宽度都略显不足;当我们为了所谓潮流经典大量上演西方歌剧、交响音乐会的时候,纽约百老汇剧院中最受欢迎的还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当我们为了所谓“招商引资”而更改南关正街地名的时候,新加坡政府却接纳了成龙收藏的三座徽派古建……
  我有个好朋友现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上学,我有幸和她经常聊天,有一次她说起了在魁北克城的游览历程。魁北克城是加拿大的诞生地——魁北克省的首府,也是北美唯一拥有城垣建筑的古城。她说魁北克城的规模远不及西安那么宏大,但是错落有致的建筑、青石铺就的街道,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往,整个城市也并没有因为是省会就被过多的人流和无序的车流弄得杂乱无章。西安拥有全世界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垣,也有青石铺就的街道。很多旅人喜欢西安的理由,是因为这么一座特大城市里面,甚至是市中心附近,仍然留存很多的小街小巷,没有过多的喧嚣,树林、老房屋、做着古老营生的市民们共同构成一幅仿佛不属于快节奏生活的怀旧画面。但是,这一切印记都在淡去!有一天,我们引以为傲的城市历史,会不会也随着岁月的蚕食而逐渐褪色、再无生机?当古老的城市历史再无生机之时,这座拥有顽强生命力的城市,就真的死了!  作为非当事人,我不好直接评价近期兴教寺强拆事件和韩城拆迁争议,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失去了之后才知道当初没有珍惜?为什么陕西省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排名中名次逐渐后移?难道是我们的古建、遗址太少吗?而当我们引以为傲的古建消失的时候,我们不是尽力保留其最后的文化碎片,反而继续破罐子破摔,将其历史彻底铲除,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到了未来的某一天,别人来西安后,寻找这座城市古老印记的唯一方式,就只有到关中民俗博物院参观?  很多人讲,每个中国人内心都有自己的一座长安城。所以作为生活在长安城内的每一个人,我们有责任去保护中国人的精神故乡。难道我们要让那些抱着浓浓的希望来到西安的游客们失望而归,让长安城永远尘封于岁月当中?  今天随着南关消失的,不仅是一段历史、不仅是古长安包罗万象的精神,更是一种浓浓的故乡情怀。未来,当离家的游子回到这里之时,发出的只有“什么都变了,连路名都变了”的感慨时,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又是怎么感想?当岁月变迁、我们的年龄变迁、当世界一切都在变迁的时候,如果家门口那条小时候走过的路,漂亮了、更美了,却仍旧保存着最初的名字的时候,我们又是什么感想,不怀旧吗?而这种怀旧,不就是对于这座城市深刻的眷恋吗?  记得3年前我看到美国学者斯蒂芬森的一段话:“一个美国人说他热爱国家时,不仅意味着热爱新英格兰的山冈,阳光照耀下的大草原,一望无垠的高地平原,雄伟的山脉和辽阔的大海。他还暗示热爱一种内在的气质,内在的光明。置身其中,自由得以延续,自尊得以呼吸。”  当时我便改写下:“一个西安人说他热爱这座城市时,不仅意味着热爱灯火环绕的钟楼、阳光照耀的城墙、碧波荡涤的灞水、巍峨的雁塔和忙碌的高新。他还暗示热爱一种内在的气-质、光明。置身这座巨大而古老的多元城市之中,各种文化得以延续,并且与千百年来的悠久历史融合,形成强烈的城市认同感和凝聚力。一个国家的自尊并不源自它在全球的实力,而应该源于它的文化价值和成就。人们热爱西安,因为她给人以温暖的家园感。西安,值得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细细品味。”  英国已故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无论中国再怎么富有,也不会对世界造成威胁,因为中国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无法向世界输出文化、输出自己的核心精神,而这才是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难道我们坐等着她的预言成真?西安不是正在建设“世界城市·文化之都”吗?西安究竟要给世界呈现什么文化呢?难道我们仅仅希望西安变成一个充斥着满城的所谓“洋气”地名和各种铜臭气息的所谓“繁华”都市,却丧失了这座城市诗意般的小情小调,让那些青石铺就的小巷、那一首首过往的民谣、那些用岁月涤荡出的光辉记忆从人们的脑海中永远荡失?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刘伯温对朱元璋的建议依稀在耳。西安城关见证了明代的兴衰、见证了李自成的成败、见证了清军的入关,见证了同治会乱、见证了清朝廷的西行播迁、见证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见证了五四运动、见证了围城之战,见证了抗日战争、见证了解放战争……  近代中国多难,没有城墙、没有四关,我们的城市,早在一波波动荡之中遭遇了灭顶之灾。今日虽然处在和平年代,难道我们就丝毫都不愿意留存这曾经的记忆,让我们感恩城墙带给我们的踏实与安定吗?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经呼吁中国的古都学习国外新旧分治,我们没一座城市采纳了。可是如今,当我们已经回过头来反思曾经的失误之时,为什么还要继续犯错误?既然可以新旧分治、皇城复兴,又为何不能采取新建街区用新的、大气的名称,而老街区继续采用浓浓的、带有数千年市井气息的名称呢?  因为道路名称和地名一样,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只有综合起来保护,而不是厚此薄彼,我们这座城市的文明,才能真正找到它的栖身之所啊!  在和葛慧先生聊天的过程中,我得知城西北的永安路即将更名,原因是“只有死人才永安”,这个名称“不吉利”。永全路、永兴路、永新路、永安路……这是城西北片区在几十年前即命名的一批道路,名称统一且方位感极强,几代市民在此生活都没有提出异议,现在却因为如此狗血的原因而更名,实在是令人诧异,而且将破坏这一地区延续几十年的方位辨识。我不知道“永安”的不吉利到底是谁提出的?照此说法南门名为“永宁”门、和平门外的“安西”街,乃至西安市“长安”区、甚至“西安”市本身,是否都是凶名呢?  还记得民政局的回复“不是所有道路的更名都要征求市民意见”。联系到近期兴教寺拆迁闹剧和韩城古城的拆迁事件,是否我们都没有将这个城市真正的主体——市民当做真正的主人拉到前台呢?这座城市是因为市民的生活才存续至今,也只有市民才会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无论是拆迁还是改名、也只有市民才会因此受到影响和波及,可是在这些事件中,作为市民的我们,竟无任何渠道来发声,即使发声了,有关部门又有多重视呢?!  我们都是这座古都中的普通市民,但每一个市民也都并不普通。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在于人。也许改了某条街名可以吸引来一家或几家投资商,但是这种处事的方法、做事的态度,却会伤了千百个市民的心。我有个朋友14岁移民加拿大,上个月决定回国投资,原定在青岛创业,在考察了一圈之后还是决定回西安。他说西安这些年发展得挺快的,很漂亮,而且他也想念西安的一草一木。我也是如此,即使离开西安数载,心却一直关注着这座城市点滴变迁。可是,当他知道我的遭遇、对比国外政府的态度;抑或当他在创业的过程中同样遇到这些事件之后,他又将作何感想?爱的越深,痛的越深!每个人都是用脚走路的,而每个人来西安或者离开西安的方式都不一定是理智的,都是带有自己的情感的:既然放弃优厚待遇回西安的原因是因为爱西安,难道我们就不会因为心痛而再次离开西安?  去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悼南关——一切将只是记忆》,这篇文章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和媒体的报道,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有关方面下令登载这篇文章的论坛将其删除!而之后事态的发展,正如前文所说、也正如媒体的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知情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一条古街巷被更名。我不知道相关部门是在怕什么?人在做,人也在看,而这一切,都像刀子一样刻在一个深爱西安的人的心!  也有网友质疑,不就是一条路名变化了吗,即使是条古路名,又有什么的?但是,我们今天所做的种种努力,并不只是为了南关正街、为了东关正街、为了甜水井街、为了炮房街,而是希望我们的声音能够被政府倾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放下身段来、希望所有爱西安的人能够真正为这座城市保留长安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有机会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像以前那样自豪地告诉世界——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不同凡响的城市之中,因为我们有超乎寻常的自信,对我们城市文化的信心、对我们城市永续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我们这座城市管理者的信心!!!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我们曾见,南关正街从一条狭窄的土巷、两旁都是青砖瓦房,再到开满琳琅满目商店的大街,再到如今的林荫大道,谁知道名字又没了。今天消失的是南关正街,以及600年历史的南关城的最后印记;就像多米诺骨牌倒塌一样,从此之后也许早上一醒来、晚上睡一觉,就发现家门左边的路名改了、单位右边的树砍了……作为地域路名,更改与否,专家们为所谓实现大都市化而振振有词,西安居民是弱势,难以抗争。就像市公交总公司承诺的待地铁1号线恢复路面即恢复无轨电车一样,也许承诺只是因为没把握。当未来,一切的承诺、所有的法定程序都变得不再重要;而这座城市的未来,还有什么重要的、看似光明的前景呢?
    也许,当我下次回国之时,西安大街小巷都充斥着这样的名词:复兴大道、光明大道、汉武大道、盛唐大道,而小的街名,也都变成了贞观街、天宝街、凤仪街、创业街……我不知道,如何找寻自己曾经的记忆,找寻那种在历史中走路、找寻在先民口口相传的地名中看着市民重复着一代又一代生活方式那种传承与延续的感觉、找寻那种也许拐个弯就仿佛听到汉武帝的马蹄声、走条路可能就有李白常光顾的酒肆的意境和遐想?  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为了这条街、为了守护西安的文化,我们已经尽力了。有记者问我:“如果南关正街真的还是没能保住,你会是什么感受?”正当我写下这篇文章时,南关的背影真的已经在身后开始一点点淡去、一点点淡去。我们也不过是大千世界中的沧海一粟。但是我想,在年轻的岁月中,我们曾经努力过、为了守护祖先留下来的、属于我们这座城市的共同记忆,当未来某天翻出曾经写过的这些文章,也许会遗憾,但是一定不会后悔自己为了这个城市所做的一切。“一二三,上南关,南关有个张老汉。张老汉,张老汉,顿顿吃饭把门关。有一次,门没关,苍蝇进来了一河滩。苍蝇叼走一点米,一下撵了十万八千里。过了一座山,吃了一锅烟,过了一座桥,拾了一个桃,掰开一看有个丝毛。”尘归尘,土归土。这篇童谣,声音也已经变得越来越小……  我只怕,这座西方古老传说中金碧辉煌的“库姆丹城”的昔日背影,也将随着时间的前进,离我们愈来愈远、愈来愈远……    “随风海鸥”著  二○一三年五月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尔街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