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教育”他们的高中会考过关率率高不高,他们平常课程安排怎么样?

中人教师认证官方微博
您现在的位置: >
一级建造师培训史上最惨无人道的过关保证 不过返你1.5万
导读,2017年一级建造师备考工作已经逐渐开始,中人教育在多年辅导经验的基础上,力邀业内最强师资,组成高端面授团队,帮助大家进行封闭式一次必过培训!考试仍不通过的,返还1.5万
新的一年又快开始了,可是备考一建的你仍然无法安心生活,无法安心赚钱!为啥?就因为缺少一个证件,它能让你财源滚滚,让你走上人生巅峰。
就在今天,我给你一个证件,给你个拥有它最完美的保证!可你如果不要,我给你1.5万安慰费!
快来看看2017年一级建造师史上最惨无人道的过关保证吧!!2017年一级建造师全方位立体化海陆海空全景一站培训即将拉卡大幕!
具体内容简述:
班型名称:至尊保过方案
培训方式:面授
价格:全科5万,不过退6万,单科:1.25万,不过退1.5万
培训时间:7天/科 &上6天,休一天 28天加5天 共计33天!(33天,失恋的都能找到另一半的,你有什么资格说你时间不够)
授课老师:国内明星老师+名师讲高频考点+名师讲试题+教研(是美女哦)全程服务+做高频考题+考前密训
课程安排:2天精讲+一天高频考点+2.5天试题实战+一天全程冲刺+0.5天密训 (有没有冲出亚马逊的感觉呀)
学习形式:教材+辅导书++面授+做题+个性化辅导
面授地点:北京/长沙 (其他地区的小伙伴也欢迎来培训哦)
什么?你说太贵了,时间太久?我们早就为准备了新花样!同样的服务,更便宜的价格哦,请看下篇:
班型名称:至尊过关方案 &(保过和过关?其实差不多啦)
培训方式:面授
价格:29700元,不过全退(不过科目全退)
培训时间:4天/科,上6天,休1天,16天+3天=共19天
授课老师:国内明星老师+名师讲高频考点+名师讲试题+教研(同样是美女哦)全程服务+做高频考题+考前密训
课程安排:2天精讲+ +1天试题+1天冲刺
学习形式:教材+辅导书+网课(协议保过方案)+面授+做题+个性化辅导
面授地点:北京/长沙
同样的服务,不一样的价格;同样的老师,不一样的体验!一切尽在你的选择。选择哪个,中人教育都让你一次过,万一不过呢?写的很清楚,不但退你钱,还要多退你钱,因为我们有信心!
微信扫一扫 &提前获得最新教材与大纲
京ICP备号-2 京ICP证140314号 京公网安备95号初中生物教育中的人文教育_甜梦文库
初中生物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J钿帘师勉犬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固初中生物教育中的八又教育 人文教育作皖 者t 辜英 生命科学学院秉t指导敷师: 学科专业z施国新教授学科教学?生物 中文摘要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理想,然而现实却与之大相径庭。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初中生热爱中华民族,崇尚中华传统美德,但是常常缺乏民族使命感: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给自身带来的进步;学生在对人、对物的人文关怀以及对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还有所欠缺。生物教师在进行人文教育中存在知行不统一的现象。’本文对人文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即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 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 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初中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原则有:以人为本的原 则、平等尊重的原则、渗透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情感性原则。其 中以“以人为本”的原则为首要原则。教育内容可分为:可持续发展意识观教育、 科学品质教育(科学批判精神的培养、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笔者通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体验活动、案例教学、 探究性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班活动以及丰富的课外活动等途径,为学 生创设感受人文的情境,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体验中成长。实验研究的结果证明: 在初中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须进行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 养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配合的过程。 关键词:初中生物人文教育实验研究. AbstractThe aim of education is people’S∞mpreh佃sive edu∞tioⅡ,in spite that thereality goes far away.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llustrate thatjunior middle greonystudents show deep love and enthusiasm in the mother country,andcherish the Chinese tradition and civilization.They closely focus on the benefits which education brings about to educ矗“地s.The students disregard individual responsibifities嬲well The connotations ofas ornarrow thehumanistic spirits and surrounding nature. knowledge and humanityhumanity,humanity principles 4r譬toasedueafion啪given.Theto have emotion.At the dialecticalpermeate scientific spirit withhumanistic spirit,to bke the human beingroot,tO aim at different people ands蛐etime,theparticular contents al'e:theeducationofmaterialism,theeductionofpatriotism,the ecologieal motelin aesthetic education.biology teaching.Theedueatio丑,the education ofthe scientific valuesTheresearehexploresonthe hmnani留education inteaching缸basedemotional instructions with equal tcaehers-studentsand designrelationship.The choiceof the experiment,the relative measul’esareand eases,and the projects and analysisresultscarefully selected.Comparing theareofexperimental andordinary class,great diI‰rencesdiscovered.So,it缸feasible and biologyimperativeinthe humanity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educationjuniormiddle schools.And it must be basedolltheeducationaltheory,也at缸.to take the human being硼rootandUSefree andcomprehensive methods.Key words:一J^EddIe School Biology EducationHumanity EducationExperimental research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 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作者签名:盔墓臼期:盖亟丝[趔』宜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储签名.焘垄日期:乏避』浏纠 第一章前言1.1问题的提出教育应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906年,王国维(1877―1929)在《论教育之 宗旨》一文中指出:“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完全之人 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 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①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理想,然而现实却与之大相径庭,我们教育所培 养的人依然很不完善。1948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在清华大学做过一次 演讲,标题是“半个人的时代”。一代大师告诫“水木清华”,文理教育分家会导 致人的片面化。许多教育专家认为,我们今天仍没有走出“半个人的时代”。 导致人片面发展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教育存在着偏 差。回顾整个教育发展史,科学与人文的矛盾冲突贯穿始终,许多教育家都非常 关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问题。例如,1936年,开始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的竺可桢就强调:教育如果只是注重应用科学,而置科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于 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因此应实行通才教育,注重科学教育 与人文教育的融合。②.当今,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日益倾向于把教育看成是一个由科学教 育与人文教育所构成的整体,只有这两部分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才可能是~种“完整的教育”。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T.M.Hesburgh)主张, 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Learningto todo)与“学习做人”(Learningbe)两大部分。在他看来,“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③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在中国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把“学会关心”确定为本次 会议的主题,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己成为全球性教育改革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热点。 因此,在今天的教育界,自觉地探讨教育研究中的唯科学主义倾向,反思现 代教育对人文教育的漠视、对人文精神的排斥,逐渐演变为一股清新活泼的教育 思想潮流,映照出教育事业原有的生机和活力。人文教育的黄金时期应当是在中 小学,中学阶段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在中学教育中,生物学科是典型的科学学科, 理应在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本研究主要探讨初中生物教育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1.2研究方法 加强生物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让生物教育焕发人文精神,对于深化我们 对生物课程人文性的理解,促进生物教改走向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推进新一轮中 学生物课程改革的进程,准确把握当代生物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广大生物教师光 荣而艰巨的职责。 本课题研究试着从生物教育的角度,借鉴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 等学科理论,参考古今中外人们对人文教育研究的现状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 己的教学实践,并通过问卷调查而展开研究。 本课题研究资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关于“人”的,一个来源是关 于“文”的。“人”的方面包括访谈、社会调查与教学实践;本人走访了常州市 部分中学的一些师生,同时结合平日的教学开展教学实验。本课题研究资料的第 二个来源是关于“文”的。“文”的方面是当今与本研究相关的各类文献以及历 史中与本研究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经典文献。L3写作思路‘本课题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分析:(1)什么是人文教育,初中 生物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原则和内容;(2)常州地区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人文教 育现状是怎样的;(3)教学实践中如何加强两者的融合。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二章首先从人文教育的概念入手,具体阐述了人文、人文认识及人文教 育的内涵。并将本文关于人文教育的内涵下了明确的界定:所谓人文教育,是指 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 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 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 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 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醒,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 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接着,分析了生物教育中 进行人文教育的内容与原则。原则有:以人为本的原则、平等尊重的原则、.渗 透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情感性原则。其中以“以人为本”的原 则为首要原则。教育内容可分为:可持续发展意识观教育、科学品质教育(科学2 批判精神的培养、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 第三章首先从常州市初中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现状调查入手,对2∞位初中生及35位生物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仞中生的人文素养存在以下特点:在对待传统民族精神方面,受试者均表现出热爱中华民族,崇 尚中华传统美德,但是常常缺乏民族使命感。在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 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给自身带来的进步。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学 生在对人对物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还有所欠缺。在部分学 生身上甚至出现了过分“个性”张扬的趋势。教师存在思想认识上想进行内容丰 富的。形式多样的人文教育,但在实践中往往有知行不统一的现象。在问卷的基 础上笔者对10位学生进行了座谈进一步了解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平以及现实生物 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现状。 第四章经过前三章的理论阐述、现状调查后,笔者就自己及实验合作伙伴 于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开展的教育研究实验进行了介绍。从被试的选择、 研究设计、实验过程中笔者进行的相关处理及对应的案例、实验后的检测与分析 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在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实践探索。通过,实验班与对 照班的人文素养检测结果的比照,实验班在实验前后进行同一问卷的调查结果比 较,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提高比较显著。因此,在初中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是 可行的,也是必须进行的。 第二章人文教育的概述2.1人文教育中的几个概念的界定2.1.1人文 对于人文教育的内涵,要从分析“人文”入手来界定。吴国盛在《科学与人 文》一文中作了一番详尽的考察: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都含有两 方面的意义:一是“人”,一是“文”。一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 观念,一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前一方面的意思往 往与“人性”(Humanity)等同,后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文学科”(Humanities) 等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方面的意思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有着内在的关联:学 科意义上的人文总是服务于理想人性意义上的人文,或相辅相成。 英文的Humanities直接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而拉丁文Humanitas继 承了希腊文paideia的意思,即对理想人性的培养、优雅艺术的教育和训练。按 照希腊人的想法,理想的人、真正的人就是自由的人。所以,整个西方的人文传 统自始至终贯穿着“自由”的理念,一些与“人文”相关的词组就是“自由”的 词根组成的,比如“人文教育”(1iberal education)、文科(1iberal arts)等。 在我国,“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易经?责卦》的象辞上讲“刚 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人文就有教化的意思。中国的人文教化同样一方面是强调入之为人的内 修,另一方面是强调礼、乐、仪、文等文化形式。那么人之为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一般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思想把理想人性规定为“仁”。在孔子那里,仁者人也,人者仁也,两者互训互通。仁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获得呢?克己复礼为仁! 礼是实现仁的教化方式。 2.1.2人文认识 深入理解人文认识对于理解人文教育至关重要,因为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一 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必须遵循人的一般认识过程的规律,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决 定了教育这个特殊认识过程。 下面就具体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理解人文认识的特点。 2.1.2.1对人文事实的认识是在特定情境中对于人的一种同情的理解。 所谓人文事实并不是指某人在某时某地做了某一件事,这种认识是主客二分4 的,只能被称之为历史科学。对于人文事实的认识,需要认识主体情感的介入, 将个体置身于特定的历史背景(context)或者说是情境(situation)之中(背景是 就客观而言,情境是就主观而言,客观的背景一旦进入到认识主体的意识之中就 构成了情境),从而发现某人在某时某地的特定情境中为什么做某一件事。人文 事实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离开了特定的情境就无所谓人文事实。2.L2.2人文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人文认识的主客合一实际上就是“以同知同”,即认识主体对于认识客体有 相通或相类的情感体验,如果没有相通或相类的情感体验,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 人文认识。在人文认识中,认识他人与认识自己是统一的,认识自己就是为了更 好地认识他人,认识他人也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这样,我们人与人之间才 可能产生一种真正的同情感或者说是共通感,并推己及人,由人及物,与万物有 一种痛痒相关的感觉。人如果能够理解,那么即使是对一个罪犯,也会产生同情 之感。这才是真正的德性。王国维说,“真正之德性,不能由道德之理论,即抽 象之知识出,而唯出于人己一体之直观知识”④。人文认识就是要寻求一种理解, 一种人己一体的直观知识。在此需要指出一点,虽然人文认识必须有认识主体的 主观情感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文认识不需要客观性。就如同科学认识必须建 立在对于科学事实客观认识的基础之上,人文认识也必须建立在对于人文事实客 观认识的基础之上。这就必须要保证人文认识的客观性。 2.1.2.3人文认识的两种方式:直观与反思 人文认识有两种方式,即直观与反思(当然,科学也需要直观与反思,但人 文的直观与反思有其自身的特点)。直观多见于文学和艺术,而反思则多见于哲 学和宗教。.,2.1.2.3.1直观直观是我们发展个性的有效手段。通过直观,如诗歌、音乐、绘画等,我们 可以感发志意,唤起一种审美的人文体验,从而超越利害,净化心灵。王国维先 生在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中提出的“境乔说”,就很好地体现了文学作品中直观 的本质:主客合一,情景交融。 当然,我们所说的直观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感觉,更为重要的是一种理智的 直观,理智的直观虽然要通过语言或感觉,但从本质上而言,又是超越语言或感 觉的。诗歌的本质,不在于其文字、修辞与音韵,而在于诗歌所反映的“意境”; 音乐的本质也不在于乐器操作,乐理常识,而在于其“意韵”;同样,图画的本 质也不在于色彩的搭配与线条的结构,而在于其所反映的“神韵’。总之,“意境”、 “意韵”、“神韵”都是超越语言和感觉的一种“境界”,是一种理智的直观。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直观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喜欢优美,有的喜欢壮 美,有的喜欢婉约,有的喜欢豪放。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直观发展和丰富了人的 个性,从肯定的方面上拓展了人的自我。 直观,不仅蕴含于文字符号,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于人,这就是身教。就人文 教育而言,身教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身教是人与人交往中耳濡目染的作用。并 且,身教还可以敦于博厚、臻至高明。古人所谓“君子风范”、“圣贤气象”都是 对于身教的直观描述。2.1.2.3.2反思’人文事实往往看不见、摸不着,“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在此,个体自身 是人文认识客观性的唯一保障。那么,个体如何保障人文认识的客观性呢?这就 需要反思。反思首先要确立一个客观的标准;而且不仅要确立这个标准,还要发 展这个标准。孟子就强调这个客观标准是由人内在的良知良能所发展而来的。在 此,我们需要指出的是科学认识的客观标准与人文认识的客观标准之本质不同。 科学认识的客观标准是诉之于外的,即要在物质世界进行外在的实证;而人文认 识的客观标准是诉之于内的,即要在精神世界进行内在的实证。反思,就是对于 人文认识标准的内在实证的过程。这就是“以身观身”(《老子》第五十四章), 就是“反身而诚”(《孟子?尽心上》),就是“从自身上体认”,就是“反求诸 己一,就是“将心比心”。打一个科学的比方,反思过程就好比是一个信息的“反 馈控制”过程(人文认识的反思与科学认识的实验,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一个信息 反馈的过程;只是“客观”标准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一个是实验“物’,一个 是实验“心”。):心就好比控制系统中的“比较环节”,良知良能就是我们内在 的“标准”,而心将人外交于物时心之欲动,情之已发的“反馈信息”与我们的 内在的“标准”进行比较,以纠其偏。人只有常存其心之正,才可以时矫其思之 蔽、其行之偏,才可以发展其心之正。这就是为什么《中庸》里强调“君子慎独”, 曾子每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战战兢兢,如I临深渊,如履薄冰”6 (《论语?泰伯》)。 反思这种对于自我的“否定”,不是简单的形式逻辑上的否定,而是一种包 含而又超越的辩证逻辑上的否定,这种否定让自我体验到人的七情六欲之内所隐 藏的一个更为深广而自由的精神世界。这就是一个人的精神自觉与升华的过程, 朱熹称之为“唤醒”,苏格拉底称之为“回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建立人的主体性。 2.1.3人文教育一般来说,人们谈到的人文教育,并不是一种确定的公认的含义,而常常表 达着多种含义,最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人文主义教育,二是人文学科教育,三是 关于“成人”的教育。下面是这三种表达的基本含义。 所谓人文主义教育,特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这是当时进步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从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人性论出发,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 和教会蒙昧主义教育的统治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要求自 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提倡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为教育理 想并据此进行教育革新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 进步意义,其基本精神对今天的教育仍有着有益的启示。然而,由于其历史的局 限和随后发展中脱离现实的倾向,以及越来越注重于知识掌握的目的,这种教育 思想对当时以及以后欧洲的教育也产生过一些不利影响。 关于人文学科的教育,系指以人文学科为基本内容的教育。这种教育在中 国古代的“六艺”教育和希腊的。七艺”教育传统中就已有体现。早期的人文学 科教育更加重视其心智训练和情感陶冶的价值,不以培养专家为目的。然而,随 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及学科分化的日益加剧,教育的专门化日益显著,人文学科教 育也走上了不断专业化的道路,脱离了它的初衷。同时人文学科教育在教育的根 本目的上也常常受到文化视野的局限,仅仅囿于纯人文学科的范围,这对人文教育的开展也形成了不应有的障碍。关于“成人”的教育。这是针对教育中无视人、把人当作工具,或者强化人 的片面发展,忽视人的身心协调发展而言的,它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力求通过德、 智、体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半个人”或者“机器人”,认为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身心全面而协调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7 值。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主要表现为儒家教育。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 主导地位,它主要从人的道德属性来途释人性:通过格物、致知掌握统治之术,通过正心、诚意、修身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开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是儒家教育的培养目的。因此,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表现出强烈的道德教育色彩。 面对上述三种人文教育概念的表达,本文将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定位于第三 种,即关于“成人”的教育。如果我们注意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统一性,树立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并在价值观上确立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观,并吸收 前两种人文教育表达的基本精神,那么,人文教育就是“成人”的教育的观点则 更显示出教育的意义与现代的高度。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给人文教育作如下尝试性界定: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 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 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 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 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 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 长期以来,教育认识与实践中有一种误解,以为人文教育就只是人文学科 的教育。毫无疑问,人文学科教育是重要的一面,但不是全部。如果只限于此, 那就不仅窄化了人文教育的内容,而且误解了教育本身,是在人的教育中置广大 教育工作者包括专业教师与教育管理工作者于无所作为的地步,也把自然学科、 社会学科中一些重要的文化经典著作置于阅读范围之外,致使人文教育的对象缺 少了必要的滋养成分,也使人文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失去了广大教师的支持,其结 果对人文教育的开展极为不利,也影响了人文教育的实效。 2.2中学生物教育中人文教育内容与原则 无论是生物教育还是其他学科教育中,人文教育都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 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 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但不同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在生 物教育中,又有哪些具有学科特色的内容呢?以及进行人文教育的原则又是什么呢?8 2.2.1初中生物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内容 2.2.1.1可持续发展意识观教育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于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向科学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使 命,人们开始探询和寻找一条既能满足当代社会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 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而,在生物教育中我们应大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 在初中生物学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应具体体现为生态道德的培养。 所谓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 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 觉地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它要求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 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 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 在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应注意: 要强调生物的生命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我们的生物教育高度重视了生物必须 依赖于它们的环境的观点,但往往忽视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表现了一定程 度的机械唯物论的倾向。事实是生物和环境是互相影响的辨证统一体。例如,生 命一经产生就开始一步步地改变我们星球的面貌,无论是大气成分、土壤形成、 水分环流、矿质元素的迁移分布都将受到生物活动的影响。每一种生物,都在生 存中影响着环境,都在生态系统的平衡中占有一定位置。 当代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类活动对它施加的压力 和破坏。工业文明的巨大力量,未能充分用于对它的保护、维持及促进它的平衡, 相反,常常是过度地开发利用、干预和破坏,终于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构成对可持续发展的威胁。因此,生态观点、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的教育和养成, 已经上升到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道德行为素养的要求上来。未来公民应该建立起 追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观念,并付之实践,用相应的道德和法律来规范 自身的行为,除思想教育外,还应伴之以遵纪守法的教育。 要树立平等的价值观。其一,现代人与子孙之间的平等关系。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从子孙那里借用了它”。地球上的一切资源属于我们及我们的后代,我们没有权利提前支取。只有在既满足9 了当代人类生存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下,人类才 能得以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不污染和破坏环境,既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 道德上必须履行的责任。为此,在教学中可举出许多实例。例如,由于人们只顾 眼前,不顾长远、急功近利的行为,造成了森林滥伐、土地破坏、水上流失、水 源和大气污染、土壤沙漠化等环境问题,危及我们及后代的生存。通过这些实例 使学生深该认识到没有生态观念将会给后人带来恶果,通过体验、反思形成初步 的生态道德品质。其二,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生态伦理学认为人是自然长期发 展变化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权利; 人类和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家园里,共享地球的生态资源;生物是人类 的伙伴和朋友,人类不能以主宰者的身份力图去控制和统治其它物种,而应当尊 重生命和自然界;自然界是有价值的,人类在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创造了文化价值。 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在生物教育中,有许多发人深思的例子:由于人类不注意 环境保护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现象;由于不合理的开垦草原、乱 挖发菜造成我国北方出现罕见的“沙尘暴”;由于对森林的乱砍乱伐造成严重的 水上流失等。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 睦相处的道德出发,树立一种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 要促使学生形成生态环境行为习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正确的价值观、原 则和规范转化为人们自觉的行为。所谓环境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意识的保护环境的行为倾向和实践能力。因此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团中央在近期把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概括为“珍 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因此,在生物教育中要把培养学生 的环境行为习惯落实或定位在两个具体的层次上。其一,遵守环境规则,自觉采 取保护环境的行为,甚至放弃一些个人的方便。如要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用电, 珍惜一草一木,购买绿色产品,回收和重复利用资源,乘坐环保的交通工具等。 其二,推动和影响他人采取保护环境的行为。如在教学中教育学生不仅要自己实 行环境的道德原则,还要教育家人和身边的人树立环境的美德,实行简朴生活。 2.2.1.2科学品质教育‘ 科学素养不仅是指科学知识的技能的获得,还包括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 科学的精神和价值观等。生物学科发展的过程是生物学家认识世界、改造自然、10 创造发明的奋斗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 过穿插讲述生物学家的发现和发明的历史,以及生物学家刻苦奋斗的故事,让学 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和造富于人类的科学品质。这 其中科学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尤其重要。 2.2l,2.1科学批判精神的培养 儒家思想崇古,这个思想几千年来左右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影 响着课程。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总是把已经获得的成果说成是尽善尽美的, 把知识作为真理让学生接受,这实质上是对儒家文化保守性的继承。批判精神理 性的批判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人具有独特性的基础。离开了批判精神, 科学就难以得到发展,而人也将失去个性。初中生己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他们 不愿意无差异地接受前人的知识和经验,并能大胆地对照自我所接受的新信息, 新观念去怀疑前人的知识经验,这就为其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成为创新的起点。批判精神在生物教育中的具体表现为:l、对所学生物知识的批判意识,认 识到生物学概念,规律的局限。2、对各种传媒中的有关生物知识或相关科技知 识报道的真实性有鉴别能力。3、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在此主要指自己在 生物学习上学习成败的理性分析和思考。4、敢于对权威观点提出挑战,包括对 生物教师或学习好的同学的观点表示怀疑。 2.2.1.2.2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一 ’。传统的生物学认识模式以归纳为主。生物学的许多概念都是实物概念,如细 胞、器官、动物、植物等等,它们都是通过归纳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早期生物 学的理论如细胞学说也是归纳的结果,达尔文在提出“生物是进化的”这一理论 时,主要使用的仍是归纳法。由此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观点:人们只有通过观察和 实验才能认识生命现象,然后通过归纳才能得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因此,传统生 物学课程开列的生物学能力中,观察能力总是摆在第一位的,而且强调这种观察 是客观的,即价值中立的。也正因为这样,孟德尔提出的关于遗传因子的假说, 曾因为它不是观察和归纳的产物而被我们作为“反动的唯心主义理论”进行批判。 然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从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假说到摩尔根的基因论,从薛定 谔关于遗传密码的假说到分子遗传学中心法则的建立,无不证明了“假设检验” 这种科学认识模式的价值。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科学研究不是从观察开始,而是 从问题开始的;观察不是价值中立的,只有带着问题的观察才是有价值的。当前 课程改革强调的“探究”,正是教育对现代科学认识模式的肯定。因此,生物学 课程应更新认识模式,既要重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通过归纳形成结论的方式, 也要重视先提出问题和假设,再通过实践检验的方式,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创新思维品质在生物教育中的表现为:1.具有精细的观察力,敏锐的洞察力, 从而能发现有真正价值的生物学问题。2.具有强烈好奇心,旺盛求知欲,能对想 解决的问题作出大胆的,合理的假设。3.具有设计求证方案,实施方案并能通过 逻辑的、数学的处理,从求证结果中获得正确、准确结论的能力。 同时,在进行生物学发展史教学中,科学家们的细心观察、善于归纳、意志 坚定、献身科学的优秀品质也是我们教师重点宣扬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究的。科 学家的动人事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雄心壮志、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而且能激励 学生为科学献身,为真理而奋斗。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力量,还能给学生以价值观 影响和道德情操感染,培养正确的科学品质。 2.2.1.3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的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由于盲目的、不科学的开发利用,还由于 人口数量大,对生物资源的需求量也很大,因此,实际上资源也并不丰富,更不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生物资源的急待保护和发展,应该有危机感。 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比起许多先进国家来,也是相对落后的,也应该有危机感。 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学生讲清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危机感激发更深的爱国情 感,在危机面前,立志发奋图强,才能迎头赶上。一个民族要复苏,一个国家要 振兴,有志的一代青年需要有危机感。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发展的重要特点,它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不同文 化,文化视野变得开阔,也变得更宽容。在这种全球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 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还可以有更深层次的 思考。例如,要让学生建立多元文化平等的观念,消除“殖民地心理”。人类多 元文化平等的观念来自现代生物学的物种平等观念,我们的生物学课程往往只关 注物种多样性保护,对物种平等观念极少宣传。再如,要让学生理解物种平等的 基础是各个物种的独特价值,由此可延伸到每个民族的文化均有其独特价值,我 们的责任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外,还要宣传我国的传统科学思想。举例来说,按西方的科学思想,生物学的任务是认识生命,“大学生伤熊事件”就是按这样的思想实践的结果。而我国传统文化讲“赞 天地之化育”含有热爱生命的审美意蕴。还有蕴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价值观 的“与天地参”思想,蕴含着可持续发展观的“天人合一”思想等等,都反映出 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因此,中华文化被许多西方学者以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眼光 肯定和选择,认为可以以此来校正和弥补西方文化发展的偏差和缺陷;也被一些 中国学者从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文化立场出发加以肯定,他们在批评西方工业 文明的负面效应和西方现代文化的消极层面时,把经“扬弃”的中华民族传统科 学思想视作更高层次的文化发展方向。如果我们以此切入,可实现生物学课程的 本士化,从根本上解决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诞生的乡土,每一片乡土都是祖国的一角,对乡土的缕缕 情丝,总牵动青少年的梦,游子的心。在某种意义上说,家乡就是祖国的代名词。 因此在学科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要特别重视让学生了解自己乡土的人 文、地理、历史、生物,立志于乡土的建设和开发。2.2.L.4审美教育大自然中视觉美学元素是无处不在的,如盛开的花、飞翔的鸟,只要拥有敏 锐的眼和敏感的心,即使是一片叶子、一根根毛,都有美可欣赏。尤其是在显微 镜下,任何不起眼的生物结构都会以一幅幅怦然心动的图像展现出来,让人不由 得感叹生物界的神奇与瑰丽。动物社会、人类社会随处可见的真情实感,也是激 发学生美好情怀的催化剂,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就会出现画龙点睛的教育效果。 美育亦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 造美能力的教育。美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美育,能陶冶学生高尚 的道德情操,完善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能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激励 学生以美为向导去创造生活,开拓未来,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完美心理素质的 人。生物学研究对象是大自然中最具审美价值的生命体,生物学教学从实质上讲 就是师生共同探索生命科学真理,进而寻求美、创造美的过程。在生物教育活动 中,人与人、人与客观对象之间必然存在诸多审美联系,为生物教育审美提供了 主客观条件。因而,在生物教育中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育人、以美求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美。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美。生物体的适 应与协调美。生物学的科学美。 2.2.2初中生物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原则2.2.2.1以人为本的原则生物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实质上指~切生物教育活动都要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在中学生物教育中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是针对实际教学中“知识本位”的思 想。由于科学主义或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人们一般认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是由政治课或者一些人文学科来完成的,理科教育则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学会技 能,为将来立足于社会而获得生存手段。诚然,传递知识,教授技能无疑是社会 赋予教育的重大任务,但若因此将之作为教育的终极价值,这是对教育的误解, 也是教育的悲剧。教育的中心任务应该是育人,教育必须关注人本身的发展,缺 乏人本开发的教育是最没有效率,最没有前途的教育。因此,把以人为本作为一 项重要的教育原则,对在生物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尤其显得有意义。 在以人为本的教学中,教育者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发展水平、兴趣以及可 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整体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创造性地处理教学要求和教学 内容,选择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使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与不同学 生相适应,以促使个体发展达到其自身可能的最佳程度。 2.2.2.2平等尊重的原则 人文教育的核心在于要使人真正的成其为“人”。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尊 重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同志伙伴似的 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民主的师生关系是相对于专制式或训导式的师生关系 而言的,其目的是要使学生⑨在一种“心理自由”与“心理安全”的状态下积极 发挥主体能动作用,从而发展自己的个性,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传统的专制式 或训导式的师生关系,师道尊严,学生唯师是从,教师用统一的规范来管制学生 的思想和行为,同化学生的个性。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主体能动性被压抑、 摧残,作为人的自我和独立人格丢失,最终只能成为循规蹈矩、唯唯诺诺的庸才。 这是对人文精神的背离,对人的心理的异化!可以说,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实 施人文主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尊重学生。具体而言,尊重学生主要应该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囡材施教。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心灵自由,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 个性品质,尊重他的选择和判断,尊重他们的情感和情绪。教师不仅要支持他们 独立创新,而且要十分重视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差异,从而面向全体学生包括 后进生,因材施教,培养、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二是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实行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参与教学目标的具体确定,采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 去圆满地达到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参与式教学是民主教学思想在组织化的具体体 现。实行参与式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心理自由”,使他们独立,健康的人格 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感和幸福 感。生物课中的分组实验、小游戏、活动等都是参与性很强的方式方法,另外, 如果条件允许,利用网络学习,教师规定大致范围,学生自主搜索相关知识,能 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另外,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在知识的占有上绝不是“一穷二白” 的,在某些领域,学生的知识储备甚至超过教师。因此,教师应将姿态放低,多 于学生交流,“不耻下问”。现在孩子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学生在电脑应用、 科普知识等方面往往是很精通的,要善于同这样的学生沟通,肯定他们的长处, 为他们提供展示的空间,在必要时候,甚至可以师生角色互换,教师为学生当助 教,如学习。生物进化”的有关内容时,恐龙的知识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也是 有些学生非常擅长的,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笔者就将课堂交给学生,由擅长的学 生主讲,教师只给予适当的辅助,在不同的任课班级中,只要有学生愿意讲,就 将一节课或半节课交给他(她)。学生们分别以《恐龙时代》、《恐龙的进化史》、 《史前生物》等为题,为同学和老师讲述了古生物学的知识,而且还像模像样地 做出课堂演示文稿,以大量的图片、影视资料讲述,课堂效果非常好,学生有了 展示的机会,对其他同学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而且教学相长。2.2.2.3渗透性原则一/道德品质、人文关怀、价值观等等这些人文思想要成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 要成为它们内心的组成部分,用说教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应如春雨般滋润学生的 心田,使之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也就是以情动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追求科学性,有了科学性,才能体现出人文性。生物学的目的是探索 和揭示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因此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中,人们必 须以科学求知的理性精神和求实精神来认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同时生物世界 本身也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从科学的发展史到诸多科学家本身的道德示 范,生物学所包含的人文价值是至为丰富厚重的。这就要求生物教师按生命自然 界的本来面目来介绍生命自然界,这就是科学性。在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性强, 思想性就在其中,人文教育就越能得到渗透。 第二、要点拨,要自然地升华。人文教育归根到底是意识形态范畴的东西。 单有科学事实,不一定能形成某种正确的观点。生物学家达尔文,无疑掌握了许 多生物变异的事实,生物进化的证据,但在形成其进化理论时,曾经求助于马尔 萨斯的人口论。我们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形成某种观点时,需要教 师的点拨,才能引发思维的火花,自然地,而不是勉强地升华为某些观点。2.2.2.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的提出是考虑到两个因素。一方面是传统的生物教育实际过于封 闭,曾有调查显示只有32.6%的同学把课堂当作自己扩大知识面的主要途径, 这实际就是一个说明课堂教学严重封闭的例证。另一方面,由于人文教育中包含 的情感、态度、理想等往往以隐性形式蕴涵在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之中,也需要 存在一个开放的环境。教育活动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石 第一,教育途径的开放。人文教育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在人文教育过程 中要打破封闭、单一的学校教育的模式,把三者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给学生 留出自我教育的空间。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信人有先天学习的潜能,他的成长在于 积累经验和自我反思。在生物教育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发动 学生的内驱力,让他们在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指导和自我激 励,实现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 第二,教学方式的开放。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集体授 课这一传统的封闭形式,应因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变16 化。这就要求要有开放的课堂教学,创立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真正使课堂“动” 起来,让课堂教学发生本质的改变,给学生时间、空间去质疑,让学生发展求异思维,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第三,教学内容的开放。过去的教材往往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常是 系统中成熟了的知识才编入教材。但是,生物学不仅仅是固化在书本上的知识, 还包括大量生动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能够以各种方式在社会中传播发展的实践知 识。另一方面,由于教材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一般很难涉及到最新的生 物学发展领域。现代生物学中每年都有激动人心的新成就、新事物出现,因此教 师应关注前沿,注重吸收最前沿的科研成果。通过对生物学发展历程和方向来了 解生物学的现代和未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心,在认识中学会鉴赏他人及 人类文明成就,获得批判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第四,教育评价的开放。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要评价者,生物教师应 该明确科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教育中建立多元 价值观念,设计多元指标来评价教学效果。这要求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突破“知 识本位”的束缚,从每一个人的天赋潜能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结合不同 层次的需要,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评价中注重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 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力,为不同学生提供发展空间,注重自我评价与其他方式 的评价相结合。 2.2.2.5针对性原则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特点和要求。在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时,初一、 初二要求直觉、形象、生动的事例和语言。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2.2.2.6情感性原则 人文教育的坚定性,深刻性和感化性,都和人文教育迸行时情感的诱发,创 造适当的情景有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辩证统一,才能取得人文教育的 良好效果。情感性原则的贯彻,应注意以下各点: 第一、以教师的情感去影响学生的情感,情感具有感染性,如教师在分析我 国生物资料和环境状况时,对环境和污染的真诚忧患意识,对破坏环境者的愤慨 溢于言表,这会激起学生同样的情感,自然地增强生态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第二、情感要以教材中蕴藏的因素为依据,不可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或者17 生拉硬扯,那样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和排斥心理。 第三、情感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知识水平进行有的放矢的人文教育,不应该滥用感情。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选择的使用情感。如果在小事情上,小题大做,感情过火,其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如果在 科学课程中,过分地使用文学的、感情洋溢的语言,或不恰当的文娱形式,也会冲淡其严肃性。当然,在教学中还有其他一些教育原则都是在人文教育时应该注意的。这五 条原则只是从宏观层面上对人文教育实践做一指导,在实际教育操作中,具体到 每一个细节,还应以此为依据进行变通。在上述原则中,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是 核心。也就是说,人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在生物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应始终把握 的一点就是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途径、方法以及手段等都必须从“人” 出发,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需要说明的是,以人为本是人文精 神最根本的内涵之所在,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人文教育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但 是在生物教育中,还要与其他原则结合起来,共同成为指导教师活动的主要依据。 第三章初中生物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及分析3.I学生情况调查3.1.1问卷调畿爻了释学生豹实骣揍提,跌嚣磺究生物教窘中实麓入文教育豹方案,笔者于 2004年5胃在常衍市第二中学、常硝市翠竹中学进行了两卷调查。闯港在正式 发放前先在一组初中学生中进行讨论,并在lO名学生中试做,对问卷的一部分 顼嚣避嚣了壤减穗骖改。趣卷(筑瓣录一)从个人、入与鑫然驹关系、入与李±会戆 关系以及生物教宵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四个角发分别设计出题,尽量注意使闯卷的 搜盏面更广泛和全面。由于本问卷调查目的怒广泛了解情况,因此题目的设计也 裁没蠢龛全是隈纛入文素覆与入文教育豹其体穷覆,还涉歉鏊|学生戆一燕基搴豹 学习和生活情况。从而为本研究在后续实践中寻找适当的方法和途径抒下基础。学生问卷采取当堂发放,当盥回收的方式,共发出208份,回收肖效闽卷 200傍,存效率96%。调查7 208名在校裙中学玺,英孛g?名餐串学塞麓读手零 州市第二中学(市区中学,高中部为四星级商中),男生54人,女生43入,平 均年龄14.3岁;另111名为常州市翠竹中学(郊区中学,纯初中)初中学生, 其孛隽生秘久,女生垂7入,擎均年羚14。8箩。阂卷綦零结栗羹瓣录二。霾卷 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3.1.1.1个人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及实践 戆者蓄先把鬟焱敷在孛学受箨为社会令锩瓣入文素莠懿壤解帮实黢上,调查 其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对自身的把握,以及中学生对一些传统及现代观念的认识。19 表1统计了学生在有关个人学习9个项目上的得分状况。由于受试者在对各 项目打分时使用的是利克特量表,那么得分越接近1,表示受试者对该项目越赞同;得分越接近5,受试者对该项目越不赞同;而3左右的得分反映了受试者不确定的态度。在这8个表述中,受试者对表述7“我学习勤奋,有坚韧的毅力”, 31“在学习生活中,我有自己要追赶的目标”都表现出了基本赞同的态度,即他 们承认自己学习勤奋,有坚韧的毅力,并且在学习中有自己要追赶的目标;对表 述32“即便老师说的不对,我也会按他(她)的话做”持否定态度,即否定了在 老师讲授的不对的情况下,仍会照老师的话去做的情况。可见当代中学生已经不 再一味迷信老师,而在学习当中加入了自己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表一:个人学习.I题号I得分24.036 3.697 2.349 4.361730 3.683132 4.26344。032.811.60但受试者对表述17“如果我有‘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才学,我也愿意同他一 样,隐姓埋名几十年,专注于国家的某项事业。”持不确定的态度,对表述2“我 的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将来为社会做贡献。”持不赞同态度。这些反映了学生对待 学习与工作的态度较传统有所区另IJ,更关注个人的利益了。受试者对表述30“我 认为在学校里学的生物知识根本在日常生活中用不上。”持不确定的态度和表述 9“做完实验后,如果发现自己的结果与课本或其他同学数值明显不同,我会相 信自己,不做改动。”持不赞同的态度。从受试者对表述34“我接受过课外的 舞蹈、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培训。”持不赞同的态度中,可以看出课外接受系统 的人文教育的学生不是很多。对表述6“我从不怀疑课本中所讲知识的正确性。” 持不确定态度,又表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不强。 表二:个人生活If题号 I得分11 3.6914 2.1419 3.2921 2.1223 1.8824 2.6425 3.7l表二统计了学生在个人生活方面的6个表述。表述19和23调查了受试者的 消费观。对表述19“我崇尚‘超前消费’,即用明天的钱干今天的事(如买电脑 和高档服饰)”,受试者基本持不确定观点。而对于表述23“在外出时如果时间 允许,我会选择坐公共汽车而不是打出租车”表示基本赞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20 了当代中学生在生活上能够勤俭节约,在涉及到大额消费的时候较冷静、不盲从。 从对表述14“我喜欢想一些新念头,即使实现不了也无所谓。”和表述21“遭到失败后我总是忘不了。”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对待挫折的能力还 是比较好的。对于“在利益面前,我会不惜牺牲道德”(表述11)这样的表述,受试者的 态度在“不确定”和“基本不赞同”之间摇摆。通过对具体得分布的观察,笔者 发现,超过60%的受试者表示不会牺牲道德去获取利益,-d,部分受试者(10%左 右)持不确定态度,这需要教育者的关注。 而余下的两个表述具体调查了受试者在生活中的心理状况,针对现在学生都 讲求“有个性”的状况,表述24提出:。通常情况下,我都不喜欢跟其他同学做 一样的事情。”出乎笔者意料,学生的得分为2.64,偏向赞同。在自古强调集体 主义的中国,学生开始追求“另类”,这应该是引起教育工作者注意的一个现象。 表述25指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果有人伤害了我,我一定会报复。”对此 表述,受试者都倾向于“基本不赞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中有lO人(5%)选择 了“2”。生活中的报复心理在中学生中确有存在。 表三:个人对传统观念l题号 得分482.0913 4.06201.492.95个人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由4个表述考查:4(“我读过很多中国古典名 著和民间传说”)、8(“对于教过我的老师,我都非常尊敬”)、13(“学习雷锋 已经不合时宜了”)和20(“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今仍是不变的真理”)。从这4 个表述的得分(表三)来看,都较为令人满意,它们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具有尊重传 统文化、尊重英雄、尊师重教以及尊重知识等优秀品质。 3.1.1.2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方面 表四:个人与自然的关系l l题号 得分10 2.2222 3.4026 4.23282.83293.4133L 32笔者采用了两个个类似的表述(22和28):“为了配合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 应该加速大庆等油田的开采”和“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我们应彻底进行21 旧城区改造”。从得分的大体情况(表四)来看,受试者的态度都是在“不确定” 附近徘徊。将其对表述22选择的具体分数作一比较,学生50%不支持加速大庆等油田的开采,有5人完全赞同这一说法。同时受试者对表述29(“两种洗衣粉洗净效率相同,第一种便宜但会造成水的严重污染,第二种贵但对水较少产生污 染。我会选择便宜的洗衣粉。”)也持不确定的态度。由此,学生的环保意识还不强。再比较其它3个表述:10(“生物科学本身也是一种人类文化,其中蕴涵丰 富的人文思想。”)、26(“对人类有益的生物,我们就尽力保护;有害的,就格杀 勿论。”)、33(“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使我们的生 存环境受到破坏。≈),从得分来看,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3.1.1.3学生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方面 表五:个人与他人的关系f I题号515 4.0127 2.12得分1.54从人与社会关系来考查人文素养这一角度,笔者考查了受试者对三种关系的 处理:即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及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首先,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方面,表述5“现代科学的发展是综合性的,需 要各学科工作者合作。”、表述27“在处理日常生活学习问题上,我和同学能够 很好的合作。”、表述15“在日常生活中.当我和别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 我会努力说服对方。”的得分显示受试者的合作意识都比较强。 其次,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方面,表述l“家庭对我来说很重要0表述3“我 时刻把父母的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放在心上”的得分显示(表六),受试者的家 庭观念都很强,家庭在他们心目中很重要,并且他们表示会时刻把父母放在心上。 家庭的亲倩对于当代学生的感情生活来说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表六: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题号得分13 1.381.08第三,调查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热忱。在面对“中国能取得2008 奥运会的主办权,我觉得特别自豪”(表述12)时,受试者都表示出了赞同态度。 而对于“如果有敌人侵犯我国,我会选择当兵保卫祖国”(表述16),受试者的 得分均接近3,即虽然他们楚体趋向于赞同态度,但有相当一部分入的态度是不 确定,甚至是不赞阂静。蠢得势分布可以看出,近一半(48%)豹学生表示会当兵 保卫祖国,不确定教人数占1/3。 袭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fl题号12 1.6816 2.56得分润卷缭栗分轿显汞,在对待传统民族稽孝串方蟊,受试者均表瑷密蒸爱中华& 族,豢巍孛华黄统美德,理楚豢豢缺乏鼹族搜愈感。在具接豹学习方法黎学习态 度上,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给自身带来的进步。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上,学生在对人对物的入文关怀,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还裔所欠缺。农 部分学生身上甚至出现了过分。个性”张扬的趋势。 3.1.2痉谈会 必进~步了髌学生人文豢养水孚,菇在的闽题,著憝遵过学生了勰生物教鄹 在教肖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现状,以及学生对待此问题的态度,笔者又召开了 学生座谈会。在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猩常州市第二中学随机抽取了 十位学生进行座谈。学生们猩交流中没有太多顾忌,都熊轻松、真实鲍谈论自蠢 黪看法。所以,瘫谈会在宽裣静象疆孛蹶程遴行。戳下怒窿谈会实蒙。麓者:大家好,我是生物教师睾英。非常感谢阿学们来参加本次座谈会。这 次邀请同学们来,主要是了解初中生对于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以及某贱人文 素养方面的看法。我研究的谍题是中学生物教育中静天文教育。本次座谈会是为 戮令入研究浚集资辩。大家鹣嚣答将露我存饕常重装赘蠢义。戮魏,筏愚请嚣学 们能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首先,我想请大家简单地谈谈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乔英(初一学生,女):我觉得不学习将来是找不到工作的。只有现在认真学习,学好本领,才能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王逸飞(初二学生,男):从小我的父母就对我说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 做有用的人。 奚晓鹰(初一学生,男):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上学, 我也就上学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学习。所以我就学习了。常蕊(初二学生,女):我记得周总理小时曾经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伟大的目的。我也要向总理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而学习。 李嘉豪(初二学生,男):我觉得常蕊同学的想法很好,不过那好像离我们 现在太遥远了。我认为我们现在读书首先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技术的人。 只有当我们学有所成的时候,才能谈得上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所以,我认为 我们学习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自己的发展,然后是为了国家。 笔者:刚才五位同学谈了自己学习的目的,大家都能敞开心扉,真诚地发表 自己的看法。这是个好的开始。接下来,我想问问大家,当你发现老师讲解有错 误时,你会怎么做? 刘婷婷(初一学生,女):我会立即举手向老师提出来。 笔者:你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刘婷婷:是的,那次是在数学课上,我们老师算错了一道题。我立即举手向 老师说了。我们数学老师看了之后改了过来,还表扬了我。 李嘉豪:你真幸运,老师还表扬你。我可倒霉了,被我们老师批评了一顿。 笔者:哦,你说说经过昵。 李嘉豪:那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们的语文老师读书时,念错了一个 字。我课后和老师讲时,他说不可能的,一定是我听错了。接着,又说我上课要 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文理解上,别总是挑老师毛病。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向老师 指出错误了。 笔者:你的经历确实让人同情。其他同学昵,你们的看法如何? 陈小刚(初一学生,男):我觉得老师不太会有错误,因为他们都很有经验。 即使有错误,我想老师也会自己发现弗改正的,不用我们提出来。如果那样做了,老师多没有面子呀。丁坤(初二学生,男):我不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老师也是普通人,他也 会犯错误。而且老师不会认为你在让他没面子。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都会认真 听我们提出的意见。而且,我们将问题说出来,可以帮助其他同学正确认识问题。 如果是我们错了,那么老师会帮助我们弄懂相关知识。那么,我们也就不会有错 误的认识了。所以,我们应该指出老师的错误。 笔者:好的。那我还想问丁坤同学,在做实验时,你发现自己做的结果与其 他同学不一样,你会怎么做? 丁坤:如果时间够的话,我可能会再做一遍实验,验证到底应该是什么结果。 如果是我的错了,我会改正。如果我的结果还和原来一样,我是不会改的。 笔者:即使全班只有你一个人是那个结果? 丁坤:是的。 笔者:那么其他同学呢? 陈小刚:我可能会将答案改成和大家一样的。 盛姗姗(初一学生,女):我可能也会改。 刘婷婷:我可能会问老师,请他帮我看看有什么问题。然后再决定是否改动。 笔者:在以往的生物学习中,同学们是否认为生物也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内 容?比如说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审美教育、科学态度与精神等。 乔英:是的,特别是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特别多。 李凤强(初二学生,男):我也同意,因为生物课本上有很多介绍科学家的 小故事,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奚晓鹰:我也觉得生物课堂上能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笔者:那么你们的老师在课堂上是否经常会进行这些教育呢? 盛姗姗:我们老师在课堂上主要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环保教育,其他方面 的就不是很多了.我们曾经开展了校园生物调查、学校绿化设计展示等活动。 丁坤:我们老师课堂上不太讲这些,主要还是课本上的东西。课本上有什么,他一般就讲什么,没有什么补充。而且主要都是知识方面的内容,比较少带我们 到教室外面活动。 陈晓刚:我和盛姗姗同学是一个老师,不过我俩不是一个班的。我们上生物 课都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是王老师经常举生活中的事例让我们分析。其中就有不少讨论的内容是关于科学家的精神、爱国教育、环保内容。不过我听另外一个 班级的同学说,他们班的生物老师上课就不太让他们讨论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人 文方面的教育。 笔者:今天我和同学们的交流非常愉快,再次感谢同学们对我工作的支持。 谢谢大家! 以上是笔者进行的一次座谈会记录。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初中学生 的人文素养有以下特点:其一,学生的学习耳的较传统有变化,变得更个人化, 不象以往的学生那样首先想到的是为祖国、为民族的发展。这与社会环境的变化 相关。其二,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具有独立性, 不会过多地附和别人,比较有主见。但在科学态度方面还存在欠缺,不能坚持实 验结果的真实性。同时,通过学生的谈话我也了解到生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渗透 人文教育的情况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注意渗透,效果不错,有的则不然。 3.2教师调查 3.2.1问卷调查情况介绍.为了解的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而研究生物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案, 笔者于2004年5月借市教研活动之便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见附录三)从对人 文教育的认同程度、对现有资源蕴涵人文思想的认识深度、及教学实践三个角度 分别设计出题,尽量注意使问卷的搜盖面更广泛和全面。 教Nl'.-J卷采取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式,共发35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 有效率91.4%。调查了35位来自常州市第二中学、北郊中学、一中、三中、田 家炳中学、翠竹中学、实验初中、勤业中学、清潭中学等九所学校的教师,其中 男教师14人,女教师21人,平均年龄39.7岁。问卷基本结果见附录二。3.2.2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3.2.2.1对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认同程度 表八: 题目 基本或基本同意1 56.2j% 3 87.5%表八调查的是教师对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认同程度。在问题1“您是 否认为在生物教育中可以进行人文教育”回答中,有56.25%的教师选择了可以, 43.75%的老师选择了不确定。而在问题3“生物科学本身是一种人类文化,其中 蕴涵丰富的人文思想。您是否赞同?”的回答中,有87.5%的老师选择了完全同 意或有~定的道理,没有入选择不同意。这两题反映了不少生物教师认同生物学 科蕴涵有丰富的人文思想,但在实践中往往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进行两者的融 合。 3.2.2.2对现有资源的分析利用:表九:题目 非常满意或满意(丰富)56 68.7543.75%表九调查的是教师对现有课程与教材中人文思想的满意程度。在问题5“您 认为现有教材中所含的人文教育内容的丰富程度”回答中,有43.75%的老师选 择了丰富或比较多,问题6“您对初中生物课的课程设置满意吗”的回答中,有 68.75%的老师选择了非常满意或满意。表十: 题目 选项 比例A’2 B 93.75% C 84.38%D81.25%53.13%在问题2“您认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必须有哪些支持”回答中,有81.25% 的老师选择了社会的支持,93.75%的老师选择了学校教育的重视,84.38%的老师 选择了家庭的合作,53.13%的老师选择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可以看出教师对进行人文教育所需要借助的资源有所认 识。但对现有的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内容的丰富程度持不太满意的态度。3.2.2.3教育实践 表十一: 题目 选项 比例A 81.5% B 93.75% C 53.13% 4 D 25% E 40.63% F 93.75%在问题4“您曾经在教学中渗透了哪些人文教育内容”的回答中,有81.5% 的老师选择了爱国主义教育,93.75%的老师选择了环境教育,53.13%的老师选择 了生命教育,25%的老师选择了审美教育,40.63%的老师选择了批判思维培养, 93.75%的老师选择了科学态度。可以看出教师在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内容 还是比较丰富的。但也要注意进行审美教育、批判思维的培养以及生命教育的老 师还不是太多。表十二:I f题目 多或较多8 90.63%9 50%1l 9.38%13 53.12%表十二调查教师在实践中进行人文教育的程度。在问题8“对于生物学史, 您在教学中讲得多吗”的回答中,选择很多或不是很多的有90.63%。在问题13 “在教学中,您经常给予学生提出疑问或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吗?”的回答中, 选择经常能的老师有53.12%。在问题9“您在生物教学中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吗” 的回答中,有50%的老师选择了经常能。而在问题11“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 生物学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的回答中,只有9.38%的老师会经常讲。仔 细分析,有25%的老师选择的“讲得不多”,有18.75%的老师选择“应多讲,但 自己获得的信息太少”,有46.88%的老师选择“应多讲但没时间”。 从以上4个问题的选择来看,教师在实践中,对生物学史的教育还是很重视 的。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也比较重视。但对于生物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不够。 3.2.2.4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表十三:I题目7 71.88%12 87.5%14 37.5%赞同(肯定)表十三调查了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在问题7“您对中学生物中所涉及的生 物学史的熟悉程度”回答中有71.88%的老师选择了非常熟悉或熟悉。在问题12 “您觉得在教学中,创设心情舒畅、思维活跃的课堂氛围与人文教育有关系吗?” 的回答中,有87.5%的老师选择了很有关系或有关系。生物教师对生物学人文知识还是比较关注的,对于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肯定的。但从问题14“作为生物教师您对学生的独特见解(与课本说法不一致)的反应”的回答中,只有37.5%的老 师选择了肯定并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甚至有3.1%的老师选择了驳回。说明教 师在实践中往往有知行不统一的现象。 第四章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实践探讨4.1人文教育的实验设计 4.1.1被试的选择 本实验在研究者工作地区的两所学校的初二年级中同时展开。这两所学校 分别是:研究者本人所在的常州市第二中学(市区完中)、常州市翠竹中学(郊 区中学,纯初中)。实验对象选择的情况是(见表十四): 常州市第二中学2003年入学的初二(2)班为实验组,全班49人,其中男 生28人,女生21人。初二(1)班为对照组,全班48人,其中男生26人,女 生22人。两个班的学生在回答前测调查问卷时未体现明显差异。 常州市翠竹中学2003年入学的初二(5)班为实验组,全班55人,其中男 生31人,女生24人。初二(6)班为对照组,全班56人,其中男生33人,女 生23人。两个班的学生在回答前测调查问卷时未体现明显差异。 表十四:两所学校实验对象选择情况 劈 \埘缓\霎实验组 人数班级 男 生 初二(2) 初二(5)28 3l对照组 人数 A口\黔友、彩女生2124班级 男生女 生合 计48 56计49常州市第二中学 常州市翠竹中学 4.1.2研究设计初二(1) 初二(6)263322 2355由于实验对象是以班级为组织的在校学生,在研究中不可能控制机体变 量,所以不满足真正实验的基本准则,也就是说不能采用随机化和配对等高度控 制的方法去选择和分配被试;而且在主动操纵自变量或实验处理上也受到一些限 制。因此,在设计教育实验时,我考虑到如下问题: 首先,我们的实验班与对照班是同一名教师任课,两班在学习成绩方面没有 太大差异,班级风气等基本情况大致相同,在基础上我们认定两个班在人文素养 方面的起点相同。 其次,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龄相当。实验前,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了有关 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理论和操作要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安排,以减少教 师素质、经验、教学时间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1-3实验目标各实验教师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对照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实验班采用注重人文教育渗透模式授课。经过教学实验周期后,以期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班后测人文素养水平是否比对照班有显著提高? ②实验班人文素养水平后测成绩是否比前测成绩有显著提高? ③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实验的效果在城市学校和乡镇学校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④经过人文教育渗透实验,学生在人文素养哪些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4.2人文教育的实验过程实验时间:2004年9月―2005年6月。4.2.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人文教育需要良好和谐的环境来培育,而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这一环 境的保证。因为师生关系是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人格 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或者学生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满足了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在 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学生会形成一些好的性格品质,如信任、宽容、善 良、同情、友爱、尊重他人、自尊、自信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性格会升 华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如助人为乐、追求成就、贡献社会、有远大理想等等。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特别重视与教师的关系,超过与父母的关系,因此,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被教师接纳 和信任,他们享受到师爱的温暖,感到自己的价值;学生得到教师的支持、体谅 和鼓励,他们体会友谊,充满力量,感到自信:学生与教师的真诚相处和进行智 慧和感情的交流,他们就会相信人世问的真诚和美好。从而喜欢集体生活,喜欢 社会生活,从而对人生充满希望。这种愉快、安定、轻松的环境会培养出学生的 各种优良品质,如善良、乐观、积极、进取、自尊、自信、合作、耐挫折等等, 随之使学生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中逐渐发展起健康的个性。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1)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 和心理变化,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2)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对学生的关心 爱护和严格要求要统一起来,做到爱而不纵,严而不凶。(3)尊重学生,平等相待。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想感情的能动的主体,一个发展中的人,尊重学生的独 立性,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4)信任学生,把学生看作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的可塑性。(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让自己成为学生直接的榜样。(6) 师生互学,教学相长。教师虚心向自己的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2.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因而也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 4.2.2.1进行情感体验活动 学习,一般指个体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体验,指学习者通过时间 来认识事物,在亲身体验的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融入自身的经验之 中,并对原有经验发生影响,是影响学习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活动。体 验式学习凡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 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生物教学中所指的体验是指教师以课堂为舞 台、以任何可用感官接触的媒质为道具、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造出值得学生回 忆,让学生有所感受,留下难忘印象的生物活动。 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 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 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 案例1:在讲《眼和视觉》一节时,笔者曾作过如下设计:课前布置同学从 家里拿来手电筒,讲到虹膜、瞳孔时,让学生互相照对方的眼睛,观察瞳孔的变 化。当观察到瞳孔在强光下迅速变小后,马上让同学都闭上眼睛休息,同时,设 计了一个闭着眼睛做的小游戏:让同学首先摸到同桌的笔,然后在自己笔记本的 大致位置,模仿盲人写盲文,用小点点出“眼睛”二字,然后,睁开眼睛看自己 点出的字,谈感受。学生们有的很费力地才摸到同桌的笔,有的甚至把笔碰到了 地上;然后又看到自己点出的或歪歪扭扭、或挤作一团的“眼睛”二字时,大多 不由自主地发出:“没有视觉的生活太不方便了”、“盲人太不容易了”等感慨。 这样不仅探究了“人瞳孔的对光反射”,而且使学生明白了爱护眼睛的重要性、 理解了盲人。这小小的设计其实也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关爱。 接着再介绍邓小平同志在遗嘱中写到要在死后捐献角膜,以帮助那些需要角膜移植的人,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水到渠成。“邓爷爷已经这样做了,那我们呢?在我们死后,是让宝贵的角膜灰飞烟灭呢,还是把它捐献给最需要的人 呢?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共同来思考。” 案例2:在讲到《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节时,要求同学根据所学知 识,按照“合理搭配原则(营养比例、荤素搭配、干稀搭配、颜色搭配)、经济 实惠原则(要求每顿饭不能超过20元)、兼顾家人口味原则”为家人设计、并 亲手制作一顿饭。记录所用的原料,如实填写完成的情况,写出个人体会,家长 品尝后评分,记入期末生物成绩中。 通过交回来的记录可知,很多孩子是第一次做饭,在“个人收获”一栏中, 很多学生写到:学会了做饭、做菜,同时也体会到了父母每目的艰辛。家长大多 也都做出了认真的点评,并为第一次吃到女儿OL子)做的饭菜而高兴。如初一 2班一位家长写到:“第一次品尝到孩子亲手做的早餐,心里非常高兴。孩子做 得早镤不但可口,而且还很讲究营养搭配。有牛奶、麦片、一个煮鸡蛋外加一个 西红柿,够丰盛的吧!我也非常满意孩子在学到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生存 的本领。这种教育模式很好,使孩子感受到学习并不是那么枯燥。这次早餐我给 孩子打满分!”另一位家长写到:“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全家人做了一顿晚餐, 全家人吃得很有滋味,心里很高兴,真是为孩子感到自豪。孩子真是长大了。 这个活动非常好,对培养孩子的劳动品格、自立能力很有意义。” 4.2.2.2进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 要,运用生物案例,将学生带人特定的生物学情境进行研究讨论,形成自己对这 些问题的见解或解决方案,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的一种方法。 案例教学是创新能力型教学,注重让学生对各式各样的案例问题进行探索分 析,形成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见解或解决方案,所以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案例教 学的宗旨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通过对各种案例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去激 发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潜能。 案例教学因其案例材料包罗万象, 涉及到自然、人类、科技史与科技动态等 方面,案例问题情境鲜活,贴近生活, 贴近科技,因而在渗透人文教育方面有其 得天独厚的优势。 案例1.藏羚羊下跪。 笔者在执教“生态系统”内容时,用一个凄婉的故事,为学生呈现了学习的主题。美丽的可可西里,一位老猎人,清晨起来,走出帐篷,看到了一只肥硕的藏 羚羊。出于猎人的本能,他很快取出猎枪,而那只藏羚羊并没有出于求生的本能 而逃离。面对老猎人的枪口,藏羚羊两条前腿跪下去,眼里流出了热泪。 老猎人开枪射杀了这只跪着的藏羚羊事情本来可以结束了,可是这跪着的藏羚羊 怎么也不能拉起。老猎人用锋利的刀子剖开了藏羚羊的腹部,看到了一只小藏羚 羊。老猎人什么都明白了,从此在可可西里再也没看到这位老猎人。 师: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吧1 9假如,你是这位老猎人…… 假如,你是藏羚羊妈妈…… 假如,你是妈妈腹中的小羊羔…… ’假如,你生活在可可西里…… 假如,你是一位环保工作者…… 假如,你是可可西里的行政长官……假如……同学们早就按捺不住了。 生:(蹬地站起来)假如我是法官,判那老猎人无期徒刑!(满脸愤怒) 生:这么残忍,真不知他儿子怎么对他…… 生: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重视自己,超过了所有的一切。人类应该反思 和猛醒,如此下去,有一天,人类把所有的动物伤害尽了,就剩下人类自己,将 是什么光景? 生:到那一天,人类也将终结了。 生:我觉得,老猎人也是出于无奈,在可可西里,他只能以猎为生。 生:(冲上讲台)让我们脱帽为可可西里环保志愿者致敬!是他们用青春和生 命,保护了可可西里丰富的动物资源,护卫着大自然的“基因库”。 师:(把握时机,乘机诱导,组织学生开展辩论研究)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态度?人类应该如何认识自己在生物圈中的地位?我们应该怎 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方:(首先发言)我们认为,老猎人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人类首先要解决 生存问题,小时候老师不是讲过,我们的祖先为了活命,靠猎食野生动物度日吗? 没有祖先,也就没有我们。动物是可可西里人主要的食物,我们觉得,只要在不 影响野生动物数量的前提下,老猎人的行为应该理解、宽容。 正方:你们太无情了,不懂得尊重生命的人,将被人们所唾弃,政府应加大 立法,建立一个生态道德公约,约束这些“环境法盲” 故事虽没有语言,却凄婉得令人心碎,动物与人在无形中沟通了。 案例2.克隆 材料l,“克隆”英语写作CLONE,意为无性系或无性细胞系,最初意指同种 细菌群体。 材料2, 1903年,随着嫁接技术的推广应用,克隆一词被引进到园艺之中,并逐渐被植物学、动物学和医学借用,进而作为一种技术名称而得到承认。德国 科学家施皮曼率先进行青蛙实验,用一个受精卵培养出两只青蛙。1952年美国 科学家运用新技术成功对青蛙细胞核进行移植,动物无性繁殖取得突破性进展。 1957年澳大利亚的免疫学家F?M伯内特提出克隆选择学说即克隆技术。 材料3、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率领的小组一直在进行动物无性繁殖实验。1996 年7月,“多利”问世,几个月后的1997年2月23日向世人公布,舆论大哗、 举世震惊!因为作为哺乳动物的“多利”无性繁殖成功后人类无性繁殖的成功从 技术上说也就为期不远了。 问题1:你认为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有哪些方面? 问题2:你是否支持人体克隆,并叙述理由。。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讨论,并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场针对问题2的辩论 大赛。促使学生对细胞的全能性及生物的生殖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让学生在掌握 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预测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并深刻认识到生物技 术对人类社会是一把双刃剑,而我们的决策应该是趋利避害。 4.2.2.3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基木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活”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室 里实际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都由教师所预设,学生的思维常常迸发出令教师意想 不到的智慧火花;“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 在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信观的过程。 案例.探究市区运河的整治方案 市区运河曾经是常州市美丽的城市一景,但是由于多年来人为破坏等多种复 杂因素影响,目前运河生态平衡已遭到破坏,水体发臭,环境恶劣。作为一个常 州人,他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家乡的天更蓝水更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鉴于此,笔者鼓励学生设计方案对市内运河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启发他们 从以下四个阶段进行考虑:①第一阶段―运河现状;②第二阶段一污染源调查、分析;③第三阶段一财政预算;④第四阶段一综合整治方案。学生们讨论得十分热烈,教师走到学生中间,适时地给予他们一些建议或意 见,然后选取个别小组汇报方案,其他组成员可以对汇报方案进行质疑,由汇报 组成员进行答疑。活动的进行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顶点。 这种互动式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也极大地唤起学生们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4.2.3课外活动课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佳教育过关率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