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挣着这份钱却在叫苦

已收到90个关心
其他人正在看
管理员已在审核
问题已提交审核
关注“3x社区”接收问题审核提醒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金额(元)
宝宝您得先登录哦!咨询内容:日来到大丰荣润首府项目部南通海二建设有限公司担任资料员的工作,之前两年一直在北京南通海二建设有限公司项目部担任资料员工作,去年年后北京的项目经理打电话给我说北京项目没有什么工程了,让我去大丰项目部,当时我问去那边工资怎么算,我们北京的项目部经理和我说不会少于以前的工资,我在北京项目部的工资是6000元每月,也就是200元一天的工资,来到这里后来也和大丰项目经理确认过了工资的事情,没有想到工程结束后我们到年底才把工资发到卡上,我查的时候没有,后来给总部的会计打电话说给我的工资开成存单了,我问多少钱的金额,我好对对是否正确,总部会计一直说存单没在身边,不答复我,后来2016年我来到北京,北京的项目经理才把我的存单拿给我,我看到金额才发现每天少了10元钱,工作266天,一共少了2660元的工资,我当时和北京的项目经理沟通,北京的项目经理和大丰的项目经理沟通过多次,大丰项目经理一直说马上给办,然后一直推脱,直到现在了快两个月了,干脆后来估计没有什么理由编下去了,请问我还能把这个工资要回来吗,我就是觉得我赚的是辛苦钱,凭什么让他吞了,在大丰项目上做分包的资料二千元钱都让他私自吞了,工作外派没有涨工资,还私自改我的工资金额,我不知道让哪里去说理,去哪里申诉,只有希望你们政府给能我们老百姓,能我们工人阶级一个说理的地方,我保留了我们通话的信息,不知道这个能不能算是一个证据。
答复单位:盐城市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市12333服务热线)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有人会说,...”习题详情
31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7.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小题1】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段。C.亚当·新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D.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跟前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B.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C.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体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3分)C&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带解析)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小题1】试题分析:从高考来出题规律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2.偶然、必然有意混淆;3.已然、未然有意混淆;4.以偏概全;5.张冠李戴;6.因果颠倒 ;7.误划类别;8.无中生有;9.偷换概念。因此解答时一般的方法是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C项信息在第三、四段。第四段开头说“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由此可知,选项中“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错。A项信息在原文第一段。B项信息在原文第二段。D项信息在原文第三段。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有人会说,...”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小题1】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段。C.亚当·新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D.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跟前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B.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C.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体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小题1】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段。C.亚当·新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D.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跟前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B.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C.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体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相似的习题。-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猪肉价格连涨 商户却叫苦:每头猪赚不到两块钱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这一周,新发地的一位商户对自己的销售做了统计,他在某一天销售了8头(猪),16片白条(猪),获得毛利18元,销售1片白条(半头猪)仅获得1元多一点的毛利,当日获利不够当日的饭钱。
猪肉价格连涨 商户却叫苦:每头猪赚不到两块钱
  “这一周,新发地的一位商户对自己的销售做了统计,他在某一天销售了8头(猪),16片白条(猪),获得毛利18元,销售1片白条(半头猪)仅获得1元多一点的毛利,当日获利不够当日的饭钱。卖16片肉挣了18块钱,是个老商户,新发地市场有1个新商户,那天只卖了3片肉,赔了100元。”7月末的最后一周,新发地统计室负责人刘通在一篇报告中提及了在市场的这一见闻。
  和7月份飙涨的猪肉价格相比,上述商户的遭遇多少让外界看来有些匪夷所思,表面上来看,猪肉价格的疯狂上涨,应该可以使参与的各方都能斩获可观的利润,但长期在一线观察的刘通却从数据中敏锐地感觉到,此轮猪肉价格疯狂上涨,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供需失衡”那么简单。
  而在8月5日,农业部也发布了对当前生猪价格走势的相关解读。农业部生猪市场预警专家组认为,这轮猪价累计涨幅较大,是生猪产能持续调减后的结果。
  肉价4个月内上涨超过50%
  刘通向《证券日报》介绍,进入7月份以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进入盘整阶段,在高价状态下小幅波动。7月份,白条猪的最高价是11.4元/斤,比6月份的10.38元/斤上涨9.83%;比5月份的9.05元/斤上涨25.97%;比4月份的8.73元/斤上涨30.58%;比3月份的7.83元/斤上涨45.59%。按当月最低价计算,7月份的最低价10.63元/斤比3月份的6.88元/斤上涨54.51%。
  在整个7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加权平均价是11.05元/斤,比3月份的7.29元/斤上涨51.58%。
  而从供应量上来看,今年7月份的日均上市量为1710.81头,比6月份的1845头减少7.27%,比5月份的2013.26头减少15.02%;比4月份的2078.77头减少17.7%,比3月份的1824头减少6.22%。
  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7月份的日均上市量减少12.47%,比2013年同期减少3.4%,比2012年同期增加12.99%,比2011年同期增加31.92%。
  刘通认为,从这些数据来看,肉价的持续高位,单纯地以“供需失衡”来下定论有失偏颇:“今年7月份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明显高过2012年同期,说明肉价上涨,并不完全是供应不足造成的,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
  刘通介绍,这个因素就是涨价预期。农业部的信息显示,7月份第4周,全国480个集贸市场活猪价格每公斤17.05元,连续上涨18周;猪肉价格每公斤26.10元,连续上涨17周。与上年同期相比,活猪、猪肉分别上涨25.1%、17.9%。随着猪价上涨,猪粮比价于6月份第3周达到6:1之上,生猪养殖结束了近1年半的连续亏损局面。目前猪粮比价为6.93:1,出栏一头商品肥猪可盈利250元左右,处于正常盈利区间。
  农业部生猪市场预警专家组认为,从供求形势看,未来几个月生猪产能仍然维持低位调整,出栏保持平稳,而下半年是畜产品消费旺季,需求会有所增加。因此,预计后期生猪供求大体处于紧平衡状态,猪价仍将处于周期性上涨通道,中秋、国庆期间受季节性需求拉动,阶段性涨幅可能会稍大一些。但随着生猪产能调整基本见底,后期如不发生重大疫情,市场供应有保障,不必过于担心保供给问题。
  此次肉价的狂涨,让许多业内人士不禁想到2011年的情景,农业部的信息显示,与2011年猪价暴涨相比,目前猪价上涨有两点不同:价格水平和涨幅不同;养殖效益不同。
  据农业部监测,2011年猪肉、活猪和仔猪价格分别涨至每公斤30.39元、19.75元和37.24元,均高于目前价格;猪肉和仔猪价格累计涨幅分别为32.3%和98.4%,也高于此轮涨幅。2011年猪价上涨期间,生猪养殖始终处于盈利状态,而此轮猪价上涨是前期猪价大跌、长时间亏损后的恢复性上涨,生猪养殖刚刚扭亏为盈。
  “北猪南运”发生逆转
  不过,在这几个月的过程中,肉价上涨之后,养殖场必然要利益均沾,毛猪价格开始上涨,所以,今年6月中下旬,北京地区的肉价率先上涨,然后拉动猪价上涨,由于北京地区肉价涨势迅猛,猪价涨势迅猛。
  在6月上旬,行业内的现象是“北猪南运”,由于北方毛猪价格快速上涨,短短几天,价格超过了南方毛猪的价格,到6月下旬,反而出现了“南猪北运”,毛猪的流向发生逆转。
  “并不是北方毛猪发生了短缺,而是屠宰场拉高肉价、顺势拉高了猪价,6月中旬以后,北方地区肉价上涨的时间领先于猪价上涨的时间,肉价上涨的幅度领先于猪价上涨的幅度”。刘通对《证券日报》介绍,在往常,进入夏季之后,南方由于饲料储存等原因,养殖成本要高于北方,因此,夏季通常是北猪南运,但由于此轮价格上涨中,北方猪价的疯涨,获利本能之下,南猪逆转流通惯例,开始北运。
  卓创资讯的数据也显示,近期国内生猪市场呈现北涨南稳的局面。北方存栏量下降,加之受降雨天气影响,养殖户惜售情绪再现,8月3日山东均价在17.8元/公斤,较上周五涨幅1.48%,有部分成交达到18.0元/公斤-18.2元/公斤。南方高温,需求疲软,随着近期出栏量增加,局部地区价格有微跌,但存栏量整体仍处低位;另外受北方涨价支撑,业者仍持看涨心态。预计近期猪价延续北涨南稳的态势。
  最近1个月来,北方地区毛猪的价格一直高于南方产区,“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尽管北方地区毛猪的价格为南方产区毛猪价格上涨打下了基础,但是南方产区毛猪的价格始终没有追上北方地区。即便是某几天追平北方地区的价格,仍然表明北方地区毛猪的价格属于偏高的状态,不被全国市场所接受。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什么原因使北方地区毛猪价格产生泡沫。”
  刘通从数据显示分析,泡沫产生的动力就是养殖场、屠宰厂对肉价大幅上涨的预期。
  屠宰厂或者屠宰厂的代理商,把白条猪运抵市场后,口头禅就是出厂价“又涨了”。分析认为,毛猪的短缺程度并没有达到严重的程度,前期肉价涨幅过大、过快存在着人为拉动的因素。
  “我们知道,2011年是毛猪供应相对紧张的年份。造成当年肉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能繁母猪存栏量明显下降;疫情比较严重。今年肉价上涨主要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所致,几乎没有疫情,所以今年肉价上涨的动力远远没有2011年那般强烈,如果立秋之前的价格没有突破7月初的价位,那么一直到春节前都难以突破7月初的价位了。7月初的价位极有可能就是本轮肉价上涨的最高点。
因此,对于养殖场来说,顺时出栏仍然是首选。惜售有可能会减少收入。”刘通介绍。
  8月初肉价仍在上涨
  在经过了此前的疯狂上涨之后,刘通从数据中分析认为,7月初的肉价是一步到位甚至越位的,因此,后续上涨乏力,但在8月份,仍将保持高位。
  “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在7月4、5、6日达到了11.4元/斤的价位后,7月份肉价未再突破这个价位,这反映出两个问题。首先,如果毛猪供应不足,在7月下旬,临近立秋节气市场需求转旺,肉价应该有所反弹,但并非如此,这说明月初肉价上涨并不是屠宰厂所说的‘收不上来猪’导致的,如果月初收不上来,月末同样有这样的问题,月末需求好于月初,价格应该是超过月初;其次,肉价上涨的势头已是强弩之末,2011年夏季,毛猪供应短缺程度比现在明显,肉价最高出现在当年的6月23日,当时业内认为,立秋前后能突破这个价位,但立秋前后平安无事,而且,直到现在都没有突破这个价位,因此,后续上涨是乏力的,不过肉价可能会在立秋节气前后再跳一下。”刘通介绍。
  由于长期在一线,刘通对市场的走势十分了解,对于此次肉价的上涨,刘通有些无奈:“这是规模化养殖的悲哀。本来把实现规模化养殖视为防止肉价大起大落的良方,但规模化养殖发展起来以后,由于这些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拥有对价格的把控能力,这是个鲜明的讽刺”。
  从这些数据及刘通对市场情况的介绍可知,肉价的上涨,并不能使所有的参与方都获得利润,以上述新发地商户为例可知,卖分割肉无利可图,影响了商户销售的积极性。每天进的白条猪,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老客户,老客户对价格的反映比较敏感,肉价过高有可能造成老客户的流失。所以,在白条价格上涨以后,分割肉上涨的幅度很小,远远小于白条猪上涨的幅度。因为猪肉涨价过快,消费者的采购量就明显减少,商户最怕自己的老客户流失,所以为了留住老客户,分割肉的价格上涨的幅度很小,销售分割肉的商户普遍微利或亏损。
  而且,价格迅猛上涨,很容易对养殖场产生误导,激发养殖场扩大产能的冲动,使好不容易压缩下来的产能迅速恢复,养殖业重新跌入低谷。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公不挣钱生活太苦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