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住宅框架结构规划中建筑物属性框表示的内容有哪些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2次下载&&|&&总74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30积分
0人评价1页
0人评价77页
0人评价3页
0人评价2页
0人评价1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价格:30积分VIP价:24积分房地产的一般属性,你知道有哪些吗?(二)房地产的一般属性,你知道有哪些吗?(二)买房百科百家号(接上文)4.价值昂贵性房地产相对于一般物品来说价值大,表现之一就是单位价值量大,如1平方米土地或1平方米房屋的价格少则百元,多则数千元,甚至上万元;表现之二就是总体价值量大。房地产不可以按平方米等小单位零星消费,能构成一个可利用的房地产的价格,如一块可供利用的土地或一套可供居住的住房,其价值量巨大。由此也导致房地产投资往往是巨额投资。房地产投资额的巨大也给房地产投资带来了风险。5.易受政策限制性任何国家对房地产的使用、交易都有所限制。房地产受政府法律和政策的影响,一是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限制,如城市规划对土地用途、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建筑高度和绿化率的规定;二是行政征用、征收权的运用,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任何房地产实行强制征用或收买,并实施拆迁重建。房地产易受政策限制还表现在:由于房地产不可能搬移,也不可隐藏,所以逃避不了未来政策、制度变化的影响。这一点既说明了投资房地产的风险性,也说明了政府制定长远房地产政策的重要性。6.相互影响性房地产的开发、利用不像一般商品的使用那样基本上是孤立的,而对其周围房地产也产生影响;反过来,周围房地产的开发、利用也会对该房地产产生影响。因而,房地产价格不仅与其本身的用途和实际状况直接相关,同时还取决于周围其他房地产的状况,易受其邻近的房地产的用途影响。例如,住宅楼附近兴建一座化工厂房,可导致该住宅楼的价值下降,反之如在其附近兴建一绿化公园,可使该住宅价值上升。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买房百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让房地产透明,让大世界清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住宅小区规划的编制一贴通_甜梦文库
住宅小区规划的编制一贴通
住宅建筑类型的选择 住宅建筑造型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合理的住宅建筑造型可以满足居民的多种需 求,方便生活,美化城市景观,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因而必须予以重视。合理地选择 住宅的类型一般应考虑:1.住宅标准。住宅的面积指标和设计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 宅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百姓住宅建设的新需求,住宅建筑 宜采用多种户型和多种面积标准,以一般面积标准为主,并应利于住宅商品化。2.住宅层数。 住宅建筑层数的确定,要综合考虑用地的经济、建筑造价、施工条件、建筑材料的供应、市政工 程设施、居民生活水平、居住方便的程度等因素。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低层住宅一般比多层住 宅造价经济,而多层住宅又比高层住宅经济,但低层住宅占地面积大,较适宜规模较小的城市或 用于较高标准住宅小区建设。对于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但 6 层以上,这 一效果将明显下降。从用地经济的角度,提高层数能节约用地,从节约用地的观点来看,高层住 宅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途径之一。目前许多大城市都采用建高层住宅以节约城市用地的方式, 但高层住宅并非层数越高越好,层数越高一般造价越大,这主要由于结构形式的改变,增加了电 梯、 供水加压设备、 防水设施、 建材费用和施工成本等原因, 但造价并不随层数增加而均匀上升, 而是跳跃性的, 因此对于高层住宅中较经济的层数是一个需要很好研究的问题。 总之住宅层数的 选择应根据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来考虑。 此外,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我国 规定,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 6 层。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当住宅分层入口时,可按进入住宅后 的单程上或下的层数计算。3.满足户室比的要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应满足不同人口组成的家 庭对住宅的需要,也就是要满足户室比的要求。户室比的确定,在新建住宅小区主要应参照当地 的人口结构,在改建区要考虑改建区拆迁户人口的组成。总之,确定户室比前要做好市场需求方 面的调查研究,以使小区住宅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不同人口组成的家庭的需要。4,因地 制宜的原则。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自然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居民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因而 住宅的类型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住宅造型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充分考虑住宅小区所在城市的特点及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5.结合地 形利于节约用地。一般说来,住宅进深加大,外墙相应缩短,对于采暖地区外墙需要加厚的情况 下经济效果更好。住宅进深在 11 米以下时,每增加 1 米,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 1000 平方米左 右,但在 11 米以上时,效果相应减少。住宅长度在 30~60 米时,每增加 10 米,每公顷可增加 建筑面积 700~1000 平方米左右,在 60 米以上时效果不显著。此外,住宅类型选择要善于结合 地形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比如对坡地的处理可以结合地形对建筑进行错层、跌落、掉层、 分层入口、错造等局部处理。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形式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三种: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此外还有混合式。 1.行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方式。这种布置方式 可使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便于布置道路、管网、方便工业化施工。但如果处理 不好形成的空间往往会有单调、呆板的感觉,并且产生穿越交通的干扰。如果能在住宅排列组合 中,注意避免“兵营式”的布置,多考虑住宅群体空间的变化,如采用山墙错落、单元错落拼接以 及用矮墙分隔等手法仍可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行列式的基本形式如图 3-9。基本形式的变化 形式有下列几种:(1)交错排列,如图 3-10、11、12 所示。(2)变化间距,如图 3-13 所示。 (3)单元错接,如图 3-14 所示。 2.周边式。住宅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内院空 间,院内较安静、安全,利于布置室外活动场地、小块公共绿地和小型公建等居民交往场所。这 种形式组成的院落较完整,一般较适用于寒冷多风沙地区,可阻挡风沙及减少院内积雪。周边布 置的形式有利于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建筑面积密度。但这种布置方式部分住宅朝向较差,对于炎 热地区较难适应。 另外对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会造成较大的土石方工程。 周边式布置的基本形式 见图 3-19。 周边式基本形式的变化有 3 种,即单周边式、双周边式和自由周边式,如图 3-20、21、22 所示: 3.点群式。点群式住宅布局包括低层独院式住宅,多层点式及高层塔式住宅布局,点式住宅自 成组团或围绕住宅组团中心建筑、公共绿地、水面有规律地或自由布置,运用得当可丰富建筑群 体空间。点式住宅布置灵活,便于利用地形,但在寒冷地区因外墙太多而对节能不利。点群式布 置的基本形式如图 3-23。 点群式基本形式的变化形式有两种,见图 3-24、25。 4.混合式。指三种基本形式的结合或变形的组合形式,常见的往往以行列式为主,结合周边式 布置,如图 3-26、27 所示。 住宅群体空间的组合方式 1.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 住宅群体的组合可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成组成团组合, 作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组合 单元。 这种基本组合单元可以由若干同一类型、 同一层数或不同类型、 不同层数的住宅组合而成。 组团的规模主要受建筑层数、公共建筑配置方式、自然地形和现状及物业管理等条件的影响,一 般组团规模为
人,较大的可达 3000 人左右。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功能分区明确,组 团用地有明确范围,有些地区组团可进行封闭,便于物业管理。组团之间可用绿地、道路公共建 筑或自然地形进行分隔。 这种组合方式也较利于分期建设, 较容易使建筑组群在短期内建成而达 到面貌较统一的效果。 2.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 成街的组合方式是住宅沿街组成带形的空间; 成坊的组合方式是住宅以街坊作为一个整体的布 置方式。 成街的组合方式一般用于城市和居住区主要道路的沿线和带形地段的规划; 成坊的组合 方式一般用于规模不太大的街坊或保留房屋较多的旧居住宅地段的改建。 成街组合是成坊组合中 的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密切结合。 住宅群体空间构成 1.住宅群体空间的构成要素。 空间的构成要素分硬质和软质两类,由建筑物的墙面、围墙、过街豁口、铺地等要素围蔽的空 间为硬质空间,而由大树、行道树、树群、灌木丛、草地等围蔽的空间为软质空间。 2.空间领域的划分。 空间领城是指居民户外活动的空间范围, 一般具有不同的领域使用性质, 它是进行室外空间布 局时的一个重要依据。空间领域的使用性质一般分为私有空间、半私有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共 空间四个层次。其中,私有空间指住宅私有庭院、阳台或露台,半私有空间指住宅单元入口周围 的空间, 半公共空间指住宅组团内的公共绿地和住宅之间的空间, 公共空间指小区级集中公共绿 地、公共建筑活动场地。 3.空间围合的类型、尺度及比例。 住宅空间的围合可分为广场型、带型及二者结合型。一般认为带型空间的高宽比以 1:1~1: 2.5 为宜,而庭院和广场型空间的高宽比最大不宜超过 1:4。 4.空间构图的基本手法。 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就是运用建筑空间构图的规律以及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段将住宅、公共建 筑、绿化种植、道路和建筑小品等有机地组成完整统一的建筑群体。建筑群体空间构图最基本的 规律就是对立统一的法则,应力求建筑的功能、工程技术、经济和美观等的统一。住宅群体的空 间构图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比。指同一性质物质的差别,例如大与小、简单与复杂、高与低,长与短、宽与窄、 硬与软、虚与实、色彩的冷与暖或明与暗对比等。对比的手法是建筑群体空间构图的一个重要手 段,通过对比丰富建筑群体景观,打破单调、呆板的感觉。空间对比的手法主要有空间围合要素 的对比,建筑高度的对比,住宅建筑类型的对比,空间形状及空间类型的对比等。 (2)节奏与韵律。指同一形体有规律地重复或交替使用所产生的空间效果。节奏与韵律在形 式上都遵循着间距的规律性, 并以一定的几何对位为前提, 这种构图手法常用于沿街或沿河线状 布置的建筑群的空间组合。 运用简单的重复手段, 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单调、 呆板和枯燥的感觉。 此外,建筑空间构图还包括色彩、绿化、道路、建筑小品等辅助手段。 住宅建筑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 合理的住宅建筑群体组合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住宅组群规划的节地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空间的综合利用。 (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建筑。住宅底层公共建筑可减少居住区公共建筑的用地,宜于布置在 住宅底层的公共建筑主要是一些对住户干扰不大,且本身对用房和用地无特殊要求的公建项目, 如小百货店、居委会等。在一些用地紧张的地段,有时也在住宅底层布置需室外用地或对居住有 少量干扰的公建项目,如托幼所、菜场等。 (2)住宅与低层公建组合。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建筑,这种布 置方式既保证了住宅的良好朝向,又丰富了城市沿街面貌。基本的组合方式大致有插入式、半插 入式、外接式、院落式等几种。 (3)空间的借用。如住宅北临或西临城市道路、绿地、河流等空间,可以适当地提高住宅层 数,以达到在不增加用地和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提高建筑面积密度,但应注意与群体的统一协 调。 (4)建立综合楼。规划中可以将性质相近互不干扰的公共服务设施组合在一起,综合布置在 一幢或几幢综合楼内,从而节约用地。 (5)采用高架平台,过街楼或地下空间。利用高架平台可以有效地将人车分流,屋顶平台则 可布置花园、儿童游戏场及其它小型活动场地,节约地面层空间。过街楼的利用可以在不增加用 地的情况下增加住宅建筑面积, 提高容积率。 而利用住宅或公共建筑地下空间作为停车场用地或 其它市政设施用地,则是目前国内外许多住宅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节约用地的方式。 2.采用周边布置手法。 利用周边布置手法,布置少量东西向住宅,有利于组织院落、布置室外活动场地和小块绿地。 但东西向布置的住宅类型应与南北向住宅有所区别,在南方地区考虑防晒,以外廊式住宅为宜。 3.不同层数住宅混合布置。 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混合布置不仅是提高住宅建筑面积密度的途径之一, 而且对于丰富群体面 貌有显著的效果。 除了住宅组群规划方面的节地措施, 住宅单体设计方面也应有节约用地的途径。 如加大住宅进深、缩小面宽;适当降低层高;采用复式或夹层住宅;利用住宅顶层跃层或高架平 台提高层数;北向退台式住宅或坡顶住宅以缩小日照间距等方式。 住宅群体组合与日照 住宅室内的日照标准,一般由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来衡量。不同纬度的地区对日照要求不同, 高纬度地区更需要长时间日照;不同季节对日照要求也不同,冬季要求较高,所以日照时间一般 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数为标准。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 3-1 的规定,旧区改造可酌 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 1 小时的标准。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如图 3-28 所示。在住宅群体组合中, 为保证每户都获得规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而要求住宅长轴外墙之间保 持一定的距离,即为日照间距。日照间距可用图解法或计算法求得。日照间距系数是指根据日照 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表 3-2 为我国部分地区按冬至日太阳高度角计算 的和实际采用的日照间距。住宅正面间距,应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 也可采用不同方位的折减系数换算。住宅群体组合与通风、防风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夏两季的主导作用大致相反,因而在解决居住区的通风、防风要求时,一般 不至于矛盾。 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住宅需防风、 防寒, 而在炎热潮湿地区住宅则须加强自然通风, 因而恰当地组织防风与自然通风是为居民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的措施之一。 根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 设计规范》,我国在 I、Ⅱ、Ⅵ、Ⅶ建筑气候区,主要应利于住宅冬季的日照、防寒、保温与防 风沙的侵袭; 在Ⅲ、 Ⅳ建筑气候区, 主要应考虑住宅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 导风入室的要求。 另外, 住宅的自然通风不仅受到天气环流所引起的大范围风向变化的影响, 而且还受到局部地形 特点所引起的风向变化的影响。 建筑组群的自然通风与建筑的间距大小、 排列方式以及通风的方 向(即风向对组群入射角大小)等有关。建筑间距大,后排房屋受到的风压就强;当间距相同, 入射角由 0° ~60° 逐渐增大时,风速也相应增大;当风的入射角为 30° ~60° 时通风较为有利;当 入射角为 60° ,间距为 1:1.3h 的通风效果较入射角为 30° ,间距为 1:1.2h 时为佳;当间距 较小时,不同风的入射角对通风的影响就不明显。可见,建筑间距越大,自然通风效果越好。但 为了节约用地,房屋间距不可能很大,一般在满足日照的要求下考虑通风需要。为了提高通风效 果,住宅需选择合理的朝向,在夏季迎主导风向,保证风路畅通。住宅群体布置方式与自然通风 存在较大关系:行列式布置,调整住宅朝向引导气流进入住宅群内,使气流从斜方向进入建筑群 体内部,从而可减小阻力,改善通风效果。周边式布置,在群体内部和背风区以及转角处会出现 气流停滞区,旋涡范围较大,但在严寒地区则可阻止冷风的侵袭。点群式布置,由于单体挡风面 较小,比较有利于通风,但当建筑密度较高时也会影响群体内部的通风效果。混合式布置,自然 气流较难到达中心部位,要采用增加或扩大缺口的办法,适当加进一些点式单元或塔式单元,不 仅可提高用地的利用率, 而且能够改善建筑群体的通风效果。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住宅组群通风 和防风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 住宅错列布置增大迎风面, 利用山墙间距, 将气流导入住宅群内部, 见图 3-29。高低层住宅间隔布置,或将低层住宅或低层公建布置在迎风面一侧以利进风,见图 3-30。 低层住宅或公建布置在多层住宅群之间,可改善通风效果,如图 3-31 所示: 住宅疏密相间布置,密处风速加大,改善了群体内部通风,如图 3-32 所示: 住宅组群豁口迎向主导风向,有利通风。如防寒则在通风面上少设豁口,如图 3-33、34、35 所示: 利用局部风候改善通风,如图 3-36、37 所示: 利用水面和陆地温差加强通风,如图 3-38 所示: 利用绿化起导风和防风作用,如图 3-39、40 所示: 住宅群体组合与噪声防治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会影响人们休息,干扰人们正常的生 活, 而且可以致人耳聋, 诱发心血管系统的病症和神经衰弱、 消化系统疾病, 及视觉器官受损等, 还可能降低劳动生产率,可见噪声已成为重要的公害之一。随着现代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事业 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噪声的危害将愈加严重。住宅小区内的噪声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道 路交通噪声,一类为邻近工业区的噪声,另一类是社会生活噪声如集会、宣传、文体活动、人声 喧闹等产生的噪声。为了对噪声加以控制,需要制定不同地区和不同工作性质、不同生活内容所 需的噪声允许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噪声容许标准规定为 35~45dB (A),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对该标准的修正值和居住环境允许噪声标准如表 3-5、6、7 所示:防治噪声最根本的办法是控制噪声源及削弱噪声的传递。 合理的住宅群体组合可以起到防治和削弱城市噪声的作用,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1.合理布局。 在进行城市布局时, 利用隔绿带对工业区与居住区进行分隔, 或者利用无噪声污染的一类工业 区将居住区与有噪声污染的工业区分隔, 通过合理的城市总体布局, 可以减小工业噪声对居住生 活的影响。合理地组织城市及居住区内外交通,明确各级道路分工,减少过境车辆穿越居住区和 住宅组群机会,可以有效地防止交通噪声。另外,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各项用地的合 理布局,也可以防治噪声。对住宅小区中一些噪声源如学校、菜市场、青少年及儿童活动场地等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与住宅组群有一定的距离和间距,减少噪声对住宅的影响。 2.合理的建筑组合。 通过合理的建筑组合,也可对噪声进行防治。比如可以利用噪声传播的特点,在群体布置时将 对噪声限制要求不高的公共建筑布置在靠近噪声源一侧, 还可以将住宅中的辅助房间或外廊朝向 道路或噪声源一侧。 3.充分利用绿化减低噪声。 绿化具有良好的反射和吸音作用, 因而住宅群体组合要与绿化系统一起考虑。 据测定绿篱能反 射乃%的噪声;枝叶蓬松的树木,树叶面积与密度越大吸声越好,夏季可吸声 7~9dB,在秋季 落叶后还能平均降低噪声 3~4dB。当树木成群布置时,在 200~3000HZ 围内的声音经过 30 米 浓厚的乔木及灌木丛后,可减低 7dB。因此在居住区或道路上充分利用绿化条件来阻隔噪声,将 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前, 在住宅小区建设中, 将城市干道或居住区干道两侧的住宅后退红线, 种植绿化来削弱噪声,美化环境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充分利用地形。 在住宅群体的规划中可以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作为阻止噪声传播的天然屏障, 特别在工矿区和 山地城市, 在进行居住区竖向规划时, 应充分利用天然或人工地形条件, 隔绝噪声对住宅的影响。 5.利用人工障壁。 在居住区沿公路、 铁路或城市干道一侧, 可以采用吸声或隔声效果较好的人工材料作隔声障壁, 也可以起到削弱交通噪声的作用。 总之,在住宅群体组合过程中,对噪声进行有效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充分重视防治,才 会创造出居民满意的舒适、安宁、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类的内容 住宅小区中需要设置各类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来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购物、教育、娱乐、 健身、游憩、社交等活动的需要。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 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等八类设施,其中各类设施项目分级 配建见表 3-8。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与项目的设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取决于居民的生活水平, 各地的 生活习惯,居住区周围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人们社会生活组织的变化等因素。居住 区公共服务设施具有规模小、项目多、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服务范围相对固定等特征。居住区 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为本居住区居民服务,而有些设施由于其性质、所在位置的特殊,既可为居住 区服务,也可兼顾服务其它居住区。 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的计算 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的确定是一项较复杂和细致的工作, 也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城 市建设技术政策,合理地确定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不仅关系到居民生活的方便程度, 而且涉及到房地产投资及城市用地的合理使用。影响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的因素较多, 如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生活水平,建造地段原有设施本身的合理规模等。居住区公共服务 设施的控制标准,以“千人指标”为主,同时对照公共服务设施应占住宅建筑面积的比重,对于新 建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的规划控制标准,可采用“千户指标”。 1.千人指标,即每千居民拥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千人指标是以每千 居民为单位根据公共建筑的不同性质而采用不同的计算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的。 例如幼托、 中小 学、饭店、食堂等以每千人多少座位来计算,而门诊所按每千人每日就诊人次为定额单位,商业 则按每千人售货员岗位为计算单位计算, 然后折合成每千人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一些与居住生 活密切相关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 因受其本身的最小规模和合理的服务半径的制约, 有时需反过 来从公共服务设施自身的最小容量、 规模及合理的服务半径来确定服务的人数或户数。 采用千人 指标的计算方法便于规划定点、定面积和分级配套,不足之处是按人口定量,弹性较小,且因此 计算的总面积受每户平均人口增减的影响较大。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中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千人控制指标进行了 明确的规定,见表 3-9。 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也可以根据它占住宅建筑面积的比重来计算, 这一比重是商业部门采用的 控制商业服务设施规模的方法, 便于控制商业服务网点的总面积和总投资。 商服网点数可随居民 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以适应居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 为增设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或增加一些 公共服务设施网点的面积创造了条件。 但此计算方法无具体项目及指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弹性太大,不便于规划、配套和设计,且由 于各地建设条件不同,每户建筑面积标准不一,即使比重相同,每户居民所拥有的商服网点的建 筑面积绝对值也不一样。 在实际规划工作中, 可将“千人指标”和“公共服务设施占住宅建筑面积比重”都作为居住区公共 服务设施规划标准,进行双重控制,即前者作为规划具体项目的指标,后者作为总的面积控制标 准,既结合现状,又有利于发展。 2.千户指标,即每千户居民家庭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网点的建筑面积。家庭是组成城市 最基本的单位, 商业部门对居住区的商品供应主要是根据户的经济水平、 生活需求购买力进行预 测的。千户指标还可避免千人指标因户均人口变化弹性较大的不足。千户指标与规划、住宅单体 设计的计算单位“户”统一协调,但对工矿生活区、旧城改建的居住区和一些中心城市,还应考虑 流动人口和单身职工的需要,因此,采用千人指标更为合适。 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指标表 1980 年国家建委提出的居住区级及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指标, 多年来在各地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实践中一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指标,见表 3-10。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指标,见表 3-11。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及指标配置原则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设置及指标配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在使用时可根据选用的组织结构类型和规划四周的设施条件, 对配建项目进行合理的归并、 调整。 2.当规划用地的居住人口规模界于组团和小区之间或小区与居住区之间时,除配建下一级应 配建的项目外, 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及规划用地周围的设施条件, 增配高一级的有关项目及增加有 关指标。 3.地处流动人口较多的居住区,应根据不同性质的流动人口数量增设有关项目及增加相应面 积。 4,在Ⅰ、Ⅵ建筑气候区和处于山地的居住区,其商服配建项目和面积可酌情增加,但应符合 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5.在Ⅰ、Ⅶ建筑气候区和处于山地的居住区,其商业服务设施的配建项目和面积可酌情增加, 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6.旧区改造和城市边缘的居住区,其配建项目与千人总指标可酌情增减,但应符合当地城市 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7.凡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均应按人防部门的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并应 遵循平战结合的原则,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相结合统筹安排,将居住区使用部分的面积,按其使 用性质纳入配套公建。 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要求和方式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应按照分级(主要根据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使用频率)、对口(对应人 口规模,包括流动人口)、配套(成套配置)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其布点还必须与 居住区规划结构相适应。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各级公共服务设施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为 800~1000 米;居住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为 400~500 米; 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为 150~200 米。 基层服务设施的 设置应方便居民,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 2.商业服务、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各级居民生活活动中心,并宜与 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 3.应结合职工上下班流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将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设在交通较方便、人 流较集中的地段。 4.在便于使用、综合经营、互不干扰、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宜将有关项目相对集中设置,形 成综合楼或组合体。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即按二级或三级布置。 第一级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包括文化活动中心、医院、菜市场、综合百货商店、旅 店、银行、邮电局、派出所、街道办事处、房管所、工商及税务管理所等为全居住区居民服务的 机构; 第二级为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中小学、托幼、文化活动站、粮油店、菜站、 小吃部、小百货店、储蓄所、邮政所等设施; 第三级为居住组团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卫生站、青少年及老年人活动室、综合基层 店、服务点、居委会等设施。 第二级和第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都是居民日常必需的, 通常称为基层公共建筑, 这些公建可分 为两级,也可不分。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设置规定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众多,性质多异,其设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规范》GB 中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设置及规模做出了规定,见表 3-12。 居住区生活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一般宜相对集中布置,以形成居住区中心。其中居住区生活服务中心 主要由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及物业管理等设施组成;医院宜布置在比较安静,交通比较方便的地 段;而教育机构也应选择在较宁静的地段,并且保证使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 居住区生活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 应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 并考虑居住区不同的 类型和所处的地位。一般来说,居住区生活服务中心位置大致有以下几种: 1.位于居住区地理中心。居住区生活服务中心位于居住区地理中心,有时与居住区中心绿地 相邻布置,其优点是服务半径小,便于居民使用,利于居住区内景观组织。缺点是由于布置在居 住区内部,不利于吸引过路或相邻住区的顾客,有时会影响其经济效益。 2.沿居住区主要道路。将居住区生活服务中心沿居住区主要道路布置,可兼为本区和相邻居 住区居民及过往顾客服务,故经营效益好,且有利于街道景观的组织,但可能会对交通产生一定 的干扰。 3.位于居住区主要出入口处。居住区生活服务中心位于居住区主要出入口处,由于居住区出 入口处人流较为密集, 同时优点是上下班使用较为便利, 也可兼顾其它居民使用, 经济效益较好, 且便于组织交通。 4.分散在道路四周。居住区生活服务中心分散在居住区道路四周,优点是居民使用较方便, 可选择性强,而且也可兼顾为过往行人及其它住区的居民服务,经济效益较好。缺点是由于过于 分散,每处均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 居住区生活服务中心的布置形式 居住区生活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大致有三种: 1.沿街带状(线状)布置。这种布置方式应根据道路的性质和走向综合考虑。在运输过于繁 忙的城市交通干线上一般不宜沿街布置, 以免影响交通干线的通行能力。 在沿城市主要道路或居 住区主要道路布置时,要尽量布置在道路一侧,以减少人流和车流的相互干扰,当然如果属于交 通量很小的居住区道路,也可沿道两侧布置。此外,道路的走向也影响建筑的布置。如南北向道 路往往带来沿街建筑朝向与街道面貌之间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首先要保证住宅的良好朝向,再 考虑沿街建筑群体的要求。公共建筑如果布置在道路交叉口,应注意人流和车流的合理组织。一 般在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不宜布置自身吸引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 可布置一些吸引人流少的公共 建筑,并将建筑适当后退,留出作人流疏散用的小广场用地。沿街布置公建时,公建应后退红线 以疏散人流, 并应根据公建的功能要求和行业特点相对成组集中布置。 对一些吸引人流多且时间 集中的设施如饭店、影剧院等,要保证足够供人流集散用的场地及车辆停放的地方。采用这种沿 街带状布置方式,优点是经营效益较显著,并利于组织街景,但要注意宜将车行道与人行道以绿 带分隔,保证行人安全及减少污染,最好的方式是采用步行街形式。 2.成片集中布置。这种布置方式是在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公共建筑,应根据各类建筑的功 能要求和行业特点成组结合分块布置, 并应注重建筑群体的空间设计, 既要考虑沿街立面的要求, 又要注意内部空间组合以及室外休闲环境的设计, 还应合理地组织好人流及货流。 成片集中布置 方式(可形成集购物、休闲、娱乐、游憩为一体的步行商业文化区。)不但方便了居民使用,且 有利于获得综合的经济效益。 缺点是相比前一种布置方式尤其是住宅底层公建的方式占地面积要 大些。 3.沿街与成片集中相结合。这种布置方式是沿街带状布置公建并在局部地段集中成片布置, 它可以吸取前两种布置方式的特点。 在进行居住区生活服务中心规划设计时, 采用何种布置方式应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 气候 条件、建设规模及用地的紧张程度等综合考虑。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居住小区级公共建筑可分为商业服务业建筑和儿童教育设施两类。 1.商业服务业设施。为了便于居民的使用往往将居住小区级公共建筑的商业服务设施相对集 中布置, 以形成居住小区的生活服务中心。 居住小区生活服务中心的位置应根据居住区总的公共 服务设施分布系统来考虑,一般可布置在小区的中心地段或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其建筑的布置, 可设在住宅底层,或在独立地段集中设置。 2.儿童教育设施。居住小区中儿童教育建筑主要指中小学,它是居住小区级公共建筑中占地 面积和建筑面积最大的项目, 它直接影响到居住小区和居住区的规划布局, 它们的规划布置一般 在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规划结构中就应加以考虑。中小学由于占地大、建筑密度低,因而常作为 住宅组群之间空间分隔的主要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中小学用地指标见表 3-13。 中小学校应根据居住区内的现状及规划人口均匀布点, 其规划布置应保证学生 (特别是小学生) 能就近上学,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500 米,中学服 务半径不宜大于 1000 米。学生上学(尤其是小学生)不应穿越铁路干线、厂矿生产区、城市交 通干道、市中心等人车密集的地段。 中小学在居住区、居住小区内的位置有几种形式: A.中学位于居住区中心,小学则位于居住小区中心,其特点是服务半径小,使用方便,但由 于位于居民区中,对居民干扰较大; B.中学位于居住区一角,小学位于居住小区一角,其特点是服务半径相对 A 来讲大些,但由 于位于角落,对居住生活干扰较小; C.中学位于居住区边缘一侧,小学位于居住小区一侧,其特点是服务半径较小,对居民生活 干扰也较小; D.当居住区、小区规模较大时,可以分别设置两所或两所以上的中学、小学,其位置可分别 位于居住区及小区的两侧,特点是对居住生活干扰较小,服务半径较小,如图 3-41 所示。 中小学校选址应有足够的用地面积,便于学生上学,有方便的道路连接,出入口较为明显;学 校基地有良好的通风与日照条件,并远离铁路线和城市交通干道,避免交通噪声对教学的干扰; 学校基地形状应有利于校舍、 校园及运动场地的布置, 以便根据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要求, 留出相应的学生运动场地;此外,还应注意学校本身对居民的干扰,应与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 可以与绿地相邻或与其它一些较安静且不怕吵闹的公共建筑相邻布置。 中学建筑层数一般为 3~ 5 层,小学为 2~3 层。 居住区或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与住宅建设的步骤一致。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按规划 预留用地,分期建造,逐步实现;另一种是按规划预留用地,待到有一定人口规模时,一次基本 建成。 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居住组团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的规模,一般以 300~800 户为宜。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 的内容大多由居委会管辖,这一级公共服务设施一般包括幼托、居委会、老年活动室、青少年活 动室、自行车存车处、基层商店等。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以利于管理,可以 设在住宅底层,也可独立设置。 1.幼托建筑。 幼托是居住组团级公共建筑中占地最大的项目,其布置对居住小区的规划布局也有较大的影 响。幼托的规模与幼托机构类型、办园单位性质、条件、所在地区幼儿园入托率以及均匀合理的 服务半径等因素有关。 幼托最好布置在环境安静、 家长接送方便的独立地段上, 而且需阳光充足, 接近公共绿地,以保证自身功能及环境需要。如果用地紧张而必须设置在住宅底层时,应将幼托 入口与住宅入口分开,并有独立院落,建筑单体设计还要采取措施,如隔音、加设雨篷等,尽量 减小上层住户与幼托之间的相互干扰。幼托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300 米,层数以 1~2 层为主,用 地紧张的情况下可考虑 3 层。一般托儿所每班按 25 座计,幼儿园按每班 30 座计,三班及三班以 下的托、幼园所,可联合设置,以节约用地,四班和四班以上的托、幼园所均应独立设置。此外, 幼托的总平面布置应保证活动室满足冬至日不小于 2 小时的日照标准, 活动场地应有良好的朝向 并有不少于二分之一的活动面积在标准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 室外要有一定面积的硬地和活动器 械等,以供儿童室外活动。 幼托建筑位置的选择一般有三种方式: A.幼托位于住宅组团之间,特点是对居住生活干扰较小,接送也较为方便。 B.幼托位于住宅组团内部,特点是与居住生活间有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 C.幼托位于小区或街坊中央,特点是较易组织小区中心的景观,并对居住生活干扰较小,见 图 3-42。 2.基层商店的规划布置。 基层商店的特点是面积小,品种多,布点灵活、面广,深受群众欢迎,一般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150 米,可以设在组团入口处,也可以设在住宅底层,还可和居住组团级其它设施如居委会、自 行车存车处等联合布置。 3.自行车存车处。 自行车存车处的布置可以相对集中或分散布置。 集中布置就是在组团集中设立一至两个存车处, 集中布置方式便于统一管理, 有较强的经济合 理性,只是服务半径稍大些; 分散布置方式是指每几户合用一小间自行车库或一幢住宅一个存车棚, 往往无专人管理, 服务 半径较小。 自行车存车处应尽量利用地下室或住宅间距独立建造,一般可布置在组团出入口处。 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其项目的配置,首先要考虑方便居民生活,还 要考虑经营管理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节约投资和用地,并适当为今后生活逐步提高留有余地。如 附近有原有设施可利用时, 基层公建的项目或面积可相应减少。 而地处偏僻地段且要兼为附近地 区服务时,其面积可适当增加。由于住宅建设量、建设速度和所处地位的不同,基层公共建筑在 配置步骤和要求上也不同。住宅建设量大而快的,可在住宅建设的同时按规划一次建成;建设量 小而短期又不扩建的地区,可采取各项内容暂时合并,或借住宅使用的办法进行过渡。 居住区道路的功能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也是城市道路的末稍之一,它具有道路交通的普遍功能,首先 满足居民各种出行需要,使他们顺利地到达要去的地方。目前我国以步行、自行车交通为主,在 一些规模较大的居住区内, 还要通行公共汽车, 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还要考虑通行摩托车和小汽 车的问题;居住区道路还要为必要进出的清运垃圾、粪便,递送邮件,消防、救护等市政公用车 辆提供方便; 要满足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之间货运车辆通行; 要满足铺设各种管线的需 要; 道路的走向和线型是组织居住区内建筑群体景观的重要手段, 也是居民相互交往的重要空间 场所。居住区道路具有与城市道路不同的要求,如果我们把城市道路比喻为人体的动脉,那么进 入小区的道路就犹如毛细血管, 因而居住区和小区的道路不能象城市道路那样四通八达、 畅通无 阻,而应视为居住空间的一部分。交通环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日常出行行为,而且与居民的邻里 交往、休息散步、游戏消闲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要结合社会、心理、环境等 因素,分析居民的出行规模和交通方式,生活习惯和水平,搞好道路的规划和设计。 居住区道路的类型 居住区内一般有车行道和步行道两类。 车行道担负着居住区与外界及居住区内部机动车与非机 动车的交通联系, 是居住区道路系统的主体。 步行道往往与居住区绿地系统结合, 起着联系绿地、 户外活动场地和公共建筑的作用。在人车分行的居住区(或居住小区)交通组织体系中,车行交 通与步行交通互不干扰, 车行道与步行道在住区中各自独立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 此时的步行道 往往具有交通和休闲双重功能。在人车混行的居住区(或居住小区)交通组织体系中,车行道几 乎负担了居住区(居住小区)内外联系的所有交通功能,步行道则多作为各类绿地和户外活动场 地的内部道路和局部联系道路,更多地具有休闲功能。 居住区道路的分级 根据我国的实践经验,居住区道路通常可分为四级布置,即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 道路、居住组团(级)道路和宅前小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各级道路宜分级衔接,组成良好的 交通组织系统,并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领域感。 1.居住区道路。 居住区道路用以划分并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 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它与城市道 路一起组成道路网络,但必须强调它的功能是为居住区交通服务,不可与城市干道混同。居住区 道路经过的车辆比较多,红线宽度一般为 20~30 米,山地城市不小于 15 米,其中车行道宽度一 般需 9 米,如通行公共交通时,应增至 10~14 米。居住区道路断面以“一块板”为宜,即中间不 设绿化分隔带。 在规模较大居住区中的部分道路亦可采用三块板形式。 人行道宽一般为 2~4 米。 此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叉口如无红绿灯控制交通,可设置中心绿岛让车辆降低速度迂回通过。 2.居住小区道路。 居住区的次要道路(也可称小区主路)是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起到划分并联系各住宅 组团,联系小区的公共建筑和中心绿地的作用。在小区规划设计中,为防止居住区外部交通对小 区内部的影响,小区主路不宜横平竖直,一通到头。可适当采用 T、L、Y、风车、折线型或蛇 形等曲折线型,这样不但可避免车辆穿越居住小区,还能给住宅环境设计带来变化,创造更加丰 富的外环境空间。小区级道路的红线宽度一般不小于 14 米(采暖区)或 10 米(非采暖区),车 行道宽度在 5~8 米,即两辆车可以对开。且多采用一块板的断面形式,人行道宽度为 1.5~2 米。 3.组团(级)道路。 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即从主路分支出来通向住宅组团内部的道路。在规划设计 中为了维护组团内部空间的领域性, 防止外来无关车辆随意进入组团, 在组团入口处常设置明显 的标志,如门头、门牌等。标志要有特色,便于识别。组团级道路的红线宽度一般不小于 10 米 (采暖区)或 8 米(非采暖区),车行道宽度为 3~5 米,如用地有条件可设 1.5~2 米宽的人 行道。 4.宅间小路。 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是道路系统的末梢。虽然交通量不大,但为方便居民生 活,送货车、搬家车、急救车应能达到单元门前为好,因此宅间小路最好以 3 米为宜,一般在道 的一侧设 1.2~1.5 米的人行道。考虑到宅前单元门口是居民活动最频繁的场所,尤其是少年 儿童最愿意在此游戏, 在设计中主张将住宅与小路间这块场地铺装起来, 在满足步行的同时还可 以作为过渡领域供住区居民使用。 除上述四种等级的道路外, 在居住区内有时还设计步行林荫路, 其宽度及形式可根据规划设计 的要求而定。 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原则 居住区要为居民提供方便、安全、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环境,而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影响着居民出 行的方便及安全。 1.应根据居住区(或小区)地形、气候、用地规模、人口规划、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规划布 局、 用地周围的交通条件、 居民出行方式与行动轨迹及交通设施发展水平等因素, 规划设计经济、 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2.使居住区内外联系通而不畅,而又安全,避免往返迂回和外来车辆及过路行人的穿行,但 要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 3.道路系统布置要有利于居住区各类用地的划分及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利于公共绿地的 布置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为创造美好的城市景观提供有利条件。 4.居住区道路应分级设置,以满足居住区内不同的交通功能要求,形成安全、安静的交通系 统和居住环境。 5.居住区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当公共交通线路引入居住区级道路时,应采取必要措施减 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6.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保证有通畅的疏散通道,保证消防、 救护和工程抢险等车辆的出入。 7.居住区道路布置应满足创造良好的居住卫生环境的要求,区内道路走向应有利于住宅建筑 的通风、日照;同时,居住区道路不但要满足地下工程管线埋设的要求,还应尽可能简化管线结 构和缩短管线长度。 8.在城市旧区改造地段,道路网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的地上地下建筑及市政条件和原有道路 特点, 避免大拆大改而增加投资。 对于需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及有历史价值的传统风貌地段, 需尽量保留原有道路的格局,包括道路宽度和线型、广场出入口、桥涵等,并结合规划要求,使 传统的道路格局与现代化城市交通组织及设施相协调。 9.随着目前小汽车工业的发展及小汽车进入居住区家庭的日益增多,道路规划要考虑居民小 汽车在住区的通行。 10.区内道路规划布置应利于寻访、识别街道命名编号及编排楼门号码。 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规定 1.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周围往往是城市级的生活性和交通性主干道或次干道,这些道路起着联 系城市各主要功能区与居住区的作用。 居住区与外围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 居住区主要道路 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以保证有良好的内外联系。 当居住区级或居住小区级道路在 城市交通性干道开口时,其出口间距应在 150 米以上。 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 75° ,应尽可能采用正交,以简化路口 的交通组织。 当居住区道路与城市道路交角超出规定时, 可在居住区道路的出口路段增设平曲线 变道来满足要求。在山区或用地有限制地区,才允许出现交角小于 75° 的交叉口,但必须对路口 作必要的处理。此外,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 性以及利于治安保卫。 4.为了体现居住区规划设计对残疾人士的关怀及考虑当前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居住 区公共活动中心,包括商业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老年人活动站及老年公寓等主要地段,应 设置无障碍通行设施,以满足轮椅车和盲人的出行需要。 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尽端应设回车场地,用地有条件时最好按不同的回车方式安排相应规 模的回车场,如图 3-43 所示。 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 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自行车推 行车道。 7.在多雪地区,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面积,区内道路可酌情放宽;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 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以道路本身技术设计要求而言,抗震设计设防基本烈度起点为八度;对于地基为软性土层、可液 化土层或易发生滑坡的地区,道路抗震设计起点烈度为七度。 8.居住区内宜考虑居民小汽车及单位通勤车的停放问题,以适应城市居住区内机动车辆日益 增多的情况。 9.居住区内道路的纵坡应符合居住区(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见表 3-14。对机动车 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纵坡, 宜按非机动车道纵坡控制指标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纵坡控制指标要 求控制。 居住区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距离居住区内道路边缘建筑物、 构筑物要保持一定距离, 主要 是考虑在建筑底层开窗开门和行人出入时不影响道路的通行及一旦楼上掉下物品也不影响行人 和车辆的安全,且有利于安排地下管线、地面绿化及减少对底层住户的视线干扰等。对有出入口 的一面要保持较宽的间距, 为的是在人进出建筑物时可以有个缓冲的地方, 并可在门口临时停放 车辆以保障道路的正常交通,具体规定见表 3-15。 山区和丘陵地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原则 在山区、 丘陵区等地形起伏较大的居民区道路系统的规划要密切注意结合地形, 这样才能达到 合理、安全、经济的综合效益。 首先,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由于人行道的适用纵坡范围与车行道是不一样的,在 地势起伏大的情况下,人行道可以更容易随坡就势,如与车行道分设,就能更便捷和减少道路工 程的土石方量; 其次,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山区、丘陵区的道路一般要求顺等高线设置,所以,道路网的格 式与平原地区是大不一样的, 道路用地面积也会因之适当增加, 一般指标可按照居住区用地平衡 控制指标中的高限值选用; 第三,主要道路宜平缓,因为主要道路通行的车辆和行人较多,交通量较大,所以纵坡应尽可 能小些,而次要道路等级较低,为减少土石方量,可以在允许的纵坡范围内取较大的控制值,道 路路面可酌情缩窄, 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 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 规定。 由于在山区或丘陵区修建道路工程量较大, 道路宽度和控制红线的宽度, 可采用居住区道路分 级中规定的道路红线宽度的下限值。但如要设置排水边沟,则必然会加宽道路用地,增加的这部 分宽度一般不属于道路分级中所规定的道路宽度控制值范围内。 设置会车避让路面和排水沟的具体要求,可参见有关的技术规范。 住宅小区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形式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的形式应根据地形、 现状条件、 周围交通情况以及规划结构等因素综合考 虑,而不应只追求形式和构图。 居住区的道路系统根据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基本上分三种形式: 1.人车交通分流的道路系统,简称“人车分行”。 人车分行的居住区交通组织原则是本世纪 20 年代在美国首先提出的,并在纽约郊区的雷特邦 镇的规划中首次采用,以后便广为流行,称为“雷特邦系统”。这种体系力图保持居住区内安全和 安静, 保证社区内各项生活与交往活动正常舒适地进行, 避免居住区内大量私人汽车交通对居住 环境的影响。居住区内汽车和行人分开,车行道分级明确,常设在居住区、居住小区或住宅组团 周围, 且以枝状或环状尽端道路伸入小区或住宅组团内, 在尽端路的尽端处设有机动车停车场或 回车场。步行道常贯穿于居民区或居住小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建筑和住宅的起 居宅、卧室联系起来。这种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一般适用于私人汽车较多的居住区。 2.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是一种最常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体系。 与“人车分行”的交通组织体系相比,在私人汽车不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种交通组织方式既 经济又方便,我国目前大多数居住区的道路系统都采用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采用“人车混行” 的交通体系,居住区内车行道明确分级,并贯穿于居住区或小区内部,道路系统多采用互通式、 环状尽端式或两者相结合。 3.人车部分分流的道路系统 这种形式是在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的基础上, 另外设置一套联系居住区内公共服务中心或中小 学的专用步行道, 但步行道和车行道的交叉处不采取立交。 采取此道路系统时除在平面上处理之 外, 还可以通过立体空间的处理达到部分分流的目的。 一般通过将步行系统整体或局部高架处理, 做一些步行平台式天桥, 可以使人行和车行在立体空间上得到分离, 达到比一般平面人车分行或 混行更好的效果。 4.中国城市传统的道路系统。 我国居住区的传统道路布局是等级分明的网格型, 如北京历史上形成的道路与胡同系统, 上海 的里弄住宅道路系统。 传统的道路系统现在仍旧符合现代居住区道路交通组织的原则, 可以避免 过境车辆的干扰,保障安宁的居住环境。但由于汽车交通的发展,在规划设计时应当把胡同和里 弄总的宽度加宽。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的布置形式 居住区内道路的布置形式常见的有 T 字型、十字型、山字型,如图 3-44。 居住小区内部道路的布置形式有环通式、尽端式、半环式、混合式、方格网式、分枝式等方式, 在布局上可分为三叉型、环型、半环型、树枝型、风车型、自由型等多种形式。环通式在布局上 使小区主路在区内形成环通形道路(如图 3-45),其优点是交通组织便捷,线型规则,但由于 这种线型连通各组团, 因此对组团的相对封闭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增加了过境交通。 与之相比, 尽端式、 半环式及分枝式对居民的生活影响比较小, 由于后几种道路布置形式增加居民出行交通 路程,所以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照顾到人们抄近路走的心理和行为可增加步行系统解决这些矛 盾。 住宅小区居民出行预测 居住区交通主要由居民出行和外来交通两部分组成。 外来交通中干扰大的单位, 经过规划的合 理布置,可使外来交通不进入居住区内部。与居民生活密切的送报、邮政、送奶、送货、清运垃 圾、搬运家具、救护车、消防车等交通量小,影响不大。因此,在出行预测中主要需要预测的是 居民的出行方式。 当前社会生活中,居民出行的方式主要是骑自行车和步行。除山地城市外,国内的大多平地城 市基本如此,只是城市大小不同,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公共交通工具人数的比重会有所不同。步 行或骑自行车对人体来说有一定的极限。按一般人的体力,300~500 米是轻松愉快的步行距离, 超过 1 公里就开始感到不轻松了。骑自行车走 2~3 公里,感到轻松自如,但超过 5 公里时就觉 得费劲,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城市用地有限,出行以步行为主;中等城市骑自行车最便捷;大 城市里当出行路程短的时候以自行车为最 方便,距离远就得求助于公共交通了。 在预测居民出行之前,有两个基本特点必须看到: 一是我国人多地少。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口逐年向城市集中,城镇的各项用地越来越紧张, 这一矛盾必然长期存在,因此很难设想在极限的城市空间里能容纳得下大量的私人小汽车。 二是经济还不发达,这也是自行车成为居民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自行 车还将继续发挥作用。在经济发达之后居民就会向往拥有私人小汽车,因此,有必要对居住区交 通关系最大的自行车的存在与小汽车的发展进行预测。 1.对自行车存在的预测。 近十年来全国各地居民自行车拥有量增加很快, 许多城市均已超过平均每户 2 辆的水平。 自行 车作为居民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确有很多优点: 第一,使用起来主动、灵活、自由、轻便、随时随地骑上就走,直接可达到目的地,比公共交 通方便。 第二,与小汽车相比,占用道路和停车场的面积小,靠近目的地停车比较容易。 第三,自行车价格便宜,凡有收入的家庭都买得起,养护费用极低。 第四,能锻炼身体,有益健康。第五,无噪声,不污染空气,是现代的环保交通工具。 但也有短处: 一是城市里自行车交通量过大时要占很多的道路面积, 还要占用大量的停车场, 据分析自行车 在行进过程中人均占用道路的面积为 6~10 平方米,而公共汽车只有 1~2 平方米; 二是老幼不能使用,刮风、下雨、下雪时骑车有困难; 三是城市扩大后, 距离超过了骑车人的承受能力。 自行车的数量达到饱和程度后不会无限度地 增长,因此,还是能够控制其发展而不至于超过居住区道路的交通能力。 在大城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逐渐缩小 自行车的比重是合理的。 2.对私人汽车发展的预测。 私人汽车的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私人汽车是迅速、便利、行程远的现代化交通工具, 当个人收入超过一定水平以后就会产生对私人汽车的追求, 这种愿望往往难以抑制。 发达国家的 经验说明,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700~900 美元时,小汽车开始进入家庭。但私人汽车的增 长给城市带来难以克服的矛盾, 至少可以容纳 4 人的小汽车, 一个人开车去上班就得占 4 倍的道 路面积和停车面积, 并且由于居住用地有限, 解决大量停车场地已成为居住区规划必须考虑的问 题。例如在组团的入口设置停车场,这样既避免车辆进入住宅组团,影响居民的安静和安全,又 离各幢住宅不远,走几步就到,车主也愿意去那里停车,而不停放在道路上。 居住区道路平曲线和路口转弯半径 当居住区内道路走向与地形要求的折角大于 3 度时, 应设平曲线。 居住区道路平曲线半径一般 为 150~200 米,在地形复杂地段或受现状条件限制时,可采用最小平曲线半径 25~50 米。 道路的转弯半径按机动车速度为 15km/h 计算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居住区级道路与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交叉时,转弯半径 R=10~15m。 2.居住区级道路与居住小区级道路交叉时,转弯半径 R:9~10m。 3.居住小区级以下道路交叉时,转弯半径 R=6m。 居住区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机动车停车库 (位) 的规划布置应根据整个居住区或小区的整体道路交通组织规划来安 排,以方便、经济、安全为规划原则。有分散于住宅组团中或绿地中的停车库或露天停车位,也 有集中于独立地段的大中型停车场或停车库。 居住区机动车停车设施一般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规划布置方式。 集中的停车库(场)一般设于居住区或小区的主要出入口或服务中心周围,以方便购物并限制 外来车辆进入居住区或小区; 分散的停车库(位)一般设于住宅组团内或组团外围,靠近组团出入口以方便使用,同时应注 意设置步行路与住宅出入口及区内步行系统相联系,以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和机动车停车设施一般有集中或分散式停车库、 集中或分散式停车场, 路边分散式停车 位和分散式私人停车房几种形式。 在低层花园式居住区中, 较多采用分散式的私人停车房或路边停车位; 在多层住宅为主的居住 区中多采用分散式的停车场或停车库; 在高层住宅为主的居住区中或大型公建周围, 较多采用集 中式停车场或停车库。 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集贸市场和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必须相应配建公共停车场(库), 并应符合表 3-16 规定。上述配建停车场(库)应就近设置,并宜采用地下或多层车库。居住区绿化的物质功能 居住区绿化同城市绿化一样, 首先是为了居民的生态需要, 在满足生态需求的基础上讲究美观。 居住区绿化主要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方面的要求。其物质功能主要是: 1.遮阳。居住区绿化可以利用树木生长季节性的特点,为改善居住区环境服务,作为行道树, 宜选择枝长叶大的树种。在它们的覆盖下夏天上街行走会比较凉爽。在东西向建筑的西侧,种植 成排的高大乔木可使居民减少西晒之苦。当绿化覆盖率达 30%时,气温可下降 8%,覆盖率达 40%时,气温可下降 10%。 2.隔声。灌木和乔木搭配密植可以形成一道绿篱声障,四季常青的针叶树效果更显著。在噪 声源周围可根据需要种植一定宽度的绿化带,住宅沿大街布置时更为需要。一般情况下,绿化可 减弱噪声 20%。两行树的街道,对街旁建筑的噪声干扰可减少 3.2 分贝,9 米宽的乔灌木混合 绿带可减少噪声 9 分贝。在居住区沿街、沿工厂一侧种植绿化,可以减少工厂及交通噪声。 3.改善小气候。绿化能改善小气候,降低温度,提高湿度。盛夏,良好的绿化环境能降低太 阳辐射和辐射温度。树木能遮住太阳辐射的 80%~90%,树冠愈大,遮挡太阳辐射的能力愈强。 研究表明,绿化地区的太阳总辐射量只有空地的 16%。在一般情况下,夏季树荫下的空气温度 比露天的空气温度要低 3~4℃,而在草地上的空气温度比沥青地面的空气温度低 2~3℃。在冬 季,绿化地区,树木可吸引太阳的热量,防止散发,比非绿化地区的气温平均要高出 0.5~1℃。 绿化地区的相对温度比非绿化地区高约 10%~20%。 4.净化空气。植物的叶绿素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据 统计,每公顷绿地,每天能产生 600 公斤氧气,吸引 900 公斤二氧化碳。另外,空气中还含有二 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绿化能起重要的净化作用。如绿化覆盖率达 30%的地段,春夏 秋季植物生长期内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下降 60%,二氧化硫下降在 90%以上。 5.防风防尘。绿化树林的防风效果是显著的,当气流穿过树木时受到阻截、摩擦和过筛,消 耗了气流的能量,起到降风速的作用。绿化能阻挡风沙,还能吸附尘埃,大面的绿化覆盖,特别 是草皮和灌木,对防尘十分有效。据测定,绿化的街道上距地面 1.5 米处空气的含尘量比没有 绿化的低 56.7%,铺草地的运动场地比裸地运动场上的尘土少三分之二以上,据测定,每亩树 林每年可吸尘 20~60 吨。 6.杀菌、防病。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能分泌大量挥发性物质――植物杀菌素,可抵抗一些有害 细菌的侵袭,减少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据测试,每公顷松柏林一昼夜能分泌 60 公斤杀菌素。 松树脂易氧化而放出臭氧, 有较强杀菌能力。 绿化地带比无绿化地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病菌量少 85%以上。 7.“报警”。有些树木可起“绿色哨兵”的作用,它们对空气污染物十分敏感,在低浓度、微量 污染的情况下,一些植物就会发生受害症状反应。如雪松受到 SO↓2 污染浓度为 0.3%~0.5% 时, 叶子就会呈现出肉眼可见的暗褐色伤斑, 雪松在受到氟化氢污染则呈浅褐色或红色的明显条 斑。 8.避灾。居住区绿地空间可作为城市救灾时的备用地。 居住区绿化的精神功能 1.美化环境。居住区绿地中,运用园林植物的不同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因地制宜地配 置一年四季色彩富有季相变化的各种乔灌木、花卉、草皮、可令居民身心愉悦,得到美好的视觉 享受,条件适宜时,居住区可以多做竖向绿化,包括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和墙面绿化等,除了可 供观赏,还可以弥补建筑物的缺陷,美化建筑物。 2.分隔空间。居住区的室外空间是居民活动频繁的场所。绿篱能很好地起到分隔室外空间的 作用,因为它可以做到空间“隔而不断”――空间分开了,但整个环境是连通的,视线无阻挡,既 满足了居民某些私密性的要求,又满足了其社会性的要求。 3.消闲场所。居住区绿地是区内居民休闲游憩的良好场所,人们在此可消除疲劳,身心放松, 观赏花草树木,锻炼身体,还可以在此从事日常的邻里间社交活动,如聊天、下棋、打牌等等。 4.儿童游戏。居住区绿地内大多普遍地设置儿童游戏场地,布置简单耐用的儿童游艺设施, 如沙坑、滑梯、翘翘板、攀登架、转椅等,可以满足儿童在室外活动的需求,使他们既呼吸了新 鲜空气,又增长了见识,开发了智力,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总之绿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在居住区绿地规划中,应因地制宜,如在空间不大的住宅庭院 里,种树太密不但堵塞空间,夏季还影响通风;又如道路两旁不应机械地都种上一排行道树,还 须结合两旁建筑物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区别对待。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1.根据居住区内不同年龄居民的特点,如双职工使用较少,学龄儿童、青少年次之,学龄前 儿童与老年人经常使用等, 以及居住区的功能组织的需要, 应采取集中与分散、 重点与一般, 点、 线、 面相结合的原则, 以形成完整统一的居住区绿地系统, 并与城市总的绿地系统相协调, 另外, 居住区内要注意绿化系统和步行道系统的联系。 2.充分利用当地原有的自然条件,尽可能利用一些坡地、劣地、洼地和水面等不利于建设的 用地进行绿化,以变不利为有利,节约用地。对建设用地中原有的绿化,湖河水面等自然条件要 充分利用。 3.应注意美化环境的要求,可以多种些乡土树种,考虑四季的景色变换,做到乔、灌木结合 搭配,并采取规则种植、对植、孤植和丛植的方法,以增加绿地景观的多样化。 4.在植物配置上和种植方式上力求投资少,有收益,且便于管理,要选择易生长的树种,以 生长快的树种为基调,适当配置名贵花木。 居住区公共绿地分级及设置规定 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 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它 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符合表 3-17 的规定,表内“设置内容”可视具体条件选用。 2.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至少应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 3.绿地中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 70%; 4.为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采用开敞式,以绿篱或其它通透式院墙栏杆作分隔; 5.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 1/3 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 求, 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 其中院落式组团绿地的设置还应同时满足表 3-18 的规定: 6.公共绿地的位置和规模,应根据规划用地周围的城市级公共绿地的布局综合确定。 居住区公园规划设计 居住区公园主要供本区居民就近使用, 是各年龄组居民在节假日和业余休闲时间乐于逗留的地 方,也是老年人和成年人锻炼身体的去处。调查中看到,每天清晨附近居民成群结队地在那里跑 步、练气功、跳舞。特别是退休的老人,平时经常找同伴下棋、唱戏、打牌等。 一般 3 万人左右的居住区应有 2~3 公顷规模的公园。公园面积大些能提供较多的新鲜空气和 足够的活动场地。 在居住区公园里树木茂盛是吸引居民的首要条件, 同时也要有必要的活动休息和游戏场地。 除 常用的坐椅、花坛、花架、休息亭廊外,还有老年活动站、青年文化站、儿童游戏场等设施。还 要有足够的铺地面积供居民进行各项锻炼。 居住区公园应在居民步行能达到的范围之内, 最远服务半径不超过 800 米, 位置最好与居住区 的商店文娱中心结合在一起,也可与体育场地和设施相邻布置。 居住区公园的规划要点: 1.满足功能要求。应根据居民活动的要求布置休息、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儿童游戏及人际 交往等各种活动的场地与设施。 2.满足风景审美的要求。以景取胜,注意意境的创造,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水体、植物及人 工建筑物塑造景观,组成具有魅力的景色。 3.满足游览的需要。公园空间的构建与园路规划应结合组景,园路既是交通的需要,又是游 览观赏的线路。 4.满足净化环境的需要。多种植树木、花卉、草地,改善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和小气候。居住 区公园功能分区与物质要素如表 3-19。居住小区公园规划设计 居住小区公园,也称小区小游园。 小区公园更接近居民,更方便成年人在那里休息散步和人际交往,它主要供居民就近使用,一 般 1 万人左右的小区可有一个大于 0.5 公顷小游园,服务半径不超过 400 米为宜。小区游园仍 以绿化为主,多设些坐椅让居民在这里休息和交往,适当开辟铺装地面的活动场地,也可以有些 简单的儿童游戏设施。 在规划设计中可将老年活动站和青少年文化站同小区小游园结合起来, 但要注意不要侵占绿化 面积。 1.居住小区公园规划设计要点: (1)配合总体,小游园应与小区总体规划密切配合,综合考虑全面安排,并使小游园能妥善 地与周围城市园林绿地衔接,尤其要注意小游园与道路绿化衔接。 (2)位置适当,应尽量方便附近地区的居民使用,并注意充分利用原有的绿化基础,尽可能 与小区公共活动中心结合起来布置,形成一个完整的居民生活中心。 (3)规模合理,小游园用地规模可根据其功能要求来确定,在国家规定的指标上,采用集中 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使小游园面积占小区全部绿地面积的一半左右为宜。 (4)布局紧凑,应根据游人不同年龄特点划分活动场地和确定活动内容,场地之间既要分隔, 又要紧凑,将功能相近的活动布置在一起。 (5)利用地形,尽量利用和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及原有植物。 2.居住小区公园规划布置形式。 (1)规则式,采用几何图形布置方式,有明显的轴线,园中道路、广场、绿地、建筑小品等 组成对称有规律的几何图案。具有整齐、庄重的特点,但形式较呆板,不够活泼。 (2)自由式,布置灵活,采用曲折迂回道路、可结合自然条件如冲沟、池塘、山岳、坡地等 进行布置。绿化种植也采用自然式。特点是自由、活泼、易创造出自然而别致的环境,如天津市 马场道 124 号临街绿地。 (3)混合式,规划式与自由式结合,可根据地形或功能的特点,灵活布局,既能与四周建筑 相协调,又能兼顾其空间艺术效果,特点是可在整体上产生韵律感和节奏感。 组团绿地规划设计 组团绿地实际上是宅间绿地的扩大式延伸。 若干栋住宅组合成一个组团, 每个组团可有一块较 大的绿化空间,供组团内居民活动。特别适宜于老年人及青少年儿童活动,也适宜于更大范围的 邻里交往,由于接近居民,使用方便、面积小、投资省、易建成,故较为广泛采用。 组团绿地可以布置在组团之间,也可临街在组团一侧或两侧布置,布置方式有开敞式,半开敞 式和封闭式等。 住宅组团绿地规划设计重点: 1. 住宅组团绿地应满足邻里居民交往和户外活动的需要, 布置幼儿游戏场和老年人休息场地, 设置小沙场,游戏器具,座椅及凉亭等。 2.利用植物种植围合空间,树种包括灌木、常绿和落叶乔木,地面除硬地外铺草种花以美化 环境。但要注意靠近住宅处不宜种树过密,否则会造成通风不良及底层房间阴暗。 3.组团绿地结合成年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青少年活动场布置时,应注意不同的使用要求, 避免相互干扰。 宅间绿地 宅旁绿地主要满足居民休息、幼儿活动及安排杂务等需要。 宅旁绿地的布置方式随居住建筑的类型、层数、间距及建筑组合形式等的不同而异。在住宅四 旁还由于向阳、背阳和住宅平面组成的情况有不同的布置。如低层联立式住宅,宅前用地可划分 成院落,自住户自行布置,院落可围以绿篱、栅栏或矮墙;而多层住宅的前后绿地可以组成公共 活动的绿化空间,也可将部分绿地用围墙分隔,作为底层住户的独用院落;至于高层住宅的前后 绿地,由于住宅间距较大,空间比较开敞,一般作为公共活动的绿地。 调查表明宅间绿地是使用最频繁的室外空间, 原因一是宅间绿地是居民每天必经之处,使用十分方便; 二是作为空间领域,宅间绿地属于“半私有”性质,即属于相邻的住宅居民所有,从而激发了居 民的领域心理,引起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三是宅间绿地在居民日常生活的视野之内,最便于邻里交往; 四是学龄前儿童一下楼就可同邻里孩子们在这里玩耍, 大人能从住宅楼上看到他们, 也比较放 心。 宅旁绿地的设计要点: 1.应结合住宅的类型及平面特点、建筑组合形式、宅前道路等因素进行布置,创造宅旁的庭 院绿地景观,区分公共与私人空间领域。 2. 应体现住宅标准化与环境多样化的统一, 依据不同的建筑布局作出宅旁及庭院的绿地设计, 植物的配植应依据地区的土壤及气候条件, 居民的爱好以及景观变化的要求, 同时也应尽力创造 特色,使居民有一种认同感、归属感。 居住区配套公建专用绿地规划设计 居住区配套公建所属专用绿地的规划布置, 首先应满足其本身的功能需要, 同时应结合满足周 围环境的要求。 各类公建专用绿地规划设计要点如下: 1.医疗卫生用地,包括医院、门诊等,设计中注重使半开敞的空间与自然环境(植物、地形、 水面)相结合,形成良好的隔离条件。其专用绿地应做到阳光充足,环境优美,院内种植花草树 木,并设置供人休息的座椅,道路设计中采用无障碍设施,以适宜病员休息、散步。同时,医院 用地应加强环境保护,利用绿化等措施防止噪声及空气污染,以形成安静、和谐的气氛,消除病 人的恐惧和紧张的心理。该用地内树种宜选用树冠大、遮荫效果好、病虫害少的乔木、中草药及 具有杀菌作用的植物。 2.文化体育用地,包括电影院、文化馆、运动场、青少年之家等,此类公建用地多为开敞空 间, 设计中可令各类建筑设施呈辐射状与广场绿地直接相连, 使绿地广场成为大量人流集散的中 心。用地内绿化应有利于组织人流和车流,同时要避免遭受破坏,为居民提供短时间休息及交往 的场所。用地内应设有照明设施、条凳、果皮箱、广告牌、座椅等小品设施,并以坡道代替台阶, 同时要设置公用电话及公共厕所。绿化树种宜选用生长迅速、健壮、挺拔、树冠整齐的乔木,运 动场上的草皮应用耐修剪、耐践踏、生长期长的草类。 3.商业、饮食、服务用地,包括百货商店、副食菜店、饭店、书店等,为了给居民提供舒适、 便利的购物环境,此类用地宜集中布置,形成建筑群体,并布置步行街及小型广场等。该用地内 的绿化应能点缀并加强其商业气氛,并设置具有连续性的、有特征标记的设施及树木、花池、条 凳、果皮箱、电话亭、广告牌等。用地内的绿化应根据地下管线埋置深度,选择深根性树种,并 根据树木与架空线的距离选择不同树冠的树种。 4.教育用地,如幼托、中学、小学等,此类用地应相对围合,设计中应将建筑物与绿化、庭 园相结合,形成有机统一、开敞而富于变化的活动空间。校园周围可用绿化与周围环境隔离,校 园内布置操场、草坪,文体活动场地,有条件的可设置小游园及生物实验园地等,另外,可设置 游戏设施、沙坑、体育设施、座椅、休息亭廊、花坛等小品,为青少年及儿童提供拥有轻松、活 泼、幽雅、宁静的气氛和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该用地绿化应选择生长健壮、病虫 害少,管理粗放的树种。 5.行政管理用地,包括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房管所、物业管理中心等。设计中可以通过乔 灌木的种植将各孤立的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 构成连续围合的绿色前庭, 利用绿化弥补和协调各 建筑之间在尺度、形式、色彩上的不足,并缓和噪声及灰尘对办公的影响,从而形成安静、卫生、 优美的工作环境。用地内可设置简单的文体设施和宣传画廊、报栏,以活跃居民业余文化生活, 绿化方面可栽植庭荫树及多种果树,树下种植耐荫经济植物,并利用灌木、绿篱围成院落。 6.其它公建用地、如垃圾站、锅炉房、车库等。此类用地宜构成封闭的围合空间,以利于阻 止粉尘向外扩散,并可利用植物作屏障,减少噪声,控制外部人们的视线,而且不影响居住区的 景观环境。此类用地应设置围墙,及树篱、藤蔓等,绿化时应选用对有害物质抗性强,能吸收有 害物质的树种,种植枝叶茂密、叶面多毛的乔灌木,墙面、屋顶采用爬蔓植物绿化。 居住区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1.道路绿化的工程要求。 在道路两旁进行绿化设计时,要充分了解街道的人、车流量、道路的宽度和结构、道旁的地质 和土壤情况、电杆灯柱、架空线路、地下管道及电缆埋设物等情况,然后根据这些特点来选择绿 化树种、配置方式和株行距,树干高度,绿带宽度及苗木大小等。应避免行道树和杆线在横断面 上处于同一位置,要设法选择合适的树种,以减小树枝与电线相互干扰的矛盾,种在电线下的树 应是耐修剪、容易整形的树种。绿带宽度视路幅的宽度而定,一般每侧 1.5~4.5 米,绿带长 度以 50~100 米为宜,过短时易引起行人及非机动车穿越道路。 2.树木株行距的确定。 株行距要根据树冠及苗木树龄的大小来确定。 要考虑树木生长的速度, 一般在道路上种植的树 木 30~50 年后就需要更新,壮龄期只有 10 一 20 年。要考虑市容、市貌等因素,在一些重要建 筑前不宜遮挡过多,株距应加大,或不种行道树,以显示出建筑的全貌。此外,还要考虑经济因 素,初始期以较小的株距种植,几年后间移,作为培养大规格苗木的措施,以节约用地。 3.人行道绿化带种植形式。 (1)落叶乔木与常绿绿篱结合。用侧柏绿篱将车行道及人行道隔离开,以减少灰尘及汽车尾 气对行人的侵害,又防止行人随意横穿街道。 (2)以常绿树为主,种植常绿乔木及常绿绿篱,并点缀各种开花灌木,艺术效果较好,由于 常绿树生长缓慢,初期遮荫效果差,故可在常绿树之间种植窄树冠的落叶乔木。 (3)以落叶乔木及灌木为主。在一些次要道路上采用以落叶树为主的种植较为经济,但冬季 景观较差,可用常绿树点缀在视线集中的重要地段。 (4)草地和花卉。只种植草皮和花卉,艺术效果好,特别适宜于绿化带下管线多,有地下构 筑物,土层薄不宜栽植乔、灌木的情况。 (5)带状自然式种植。树木三五成丛,高低错落地布置在车行道两侧,需要有较好的施工和 养护条件,并有一定规格的绿化材料。 (6)块状自然式种植。由大小不同的几何绿地块组成人行道绿化带,绿地块间布置休息广场、 花坛;绿地块按自然式种植,用草地衬托观赏树。 4.行道树种植带宽度。 低灌丛宽为 0.8 米,中灌丛宽 1.0 米,高灌丛宽 1.2 米,单行乔木宽度为 1.25 一 2.0 米,双行乔木平列时宽度 2.5~5.0 米,并列时 2.0~4.0 米,草坡与花丛 1.0~1.5 米。 分车带及停车场绿化设计 1.分车带设计要点。 在交通量较少的道路两侧设有重要建筑物的地段、分车带上可以种植较密的乔木、灌木,形成 绿墙,充分发挥隔离作用。当交通较大,道路两侧分布着大型建筑及商业建筑时,既要求隔离, 又要求视线通透,在分车绿带上的种植不应完全遮挡行车视线。分枝点低的树种,株距一般为树 冠直径的 2~3 倍,灌木或花卉的高度应在视平线以下。若需视线完全敞开,在隔离带上种植草 皮、 花卉或乔木。 在路口及转角, 需计算行车视距三角形的范围, 在该范围内不能种乔木或灌木, 使司机能有较好的视角。 2.分车带种植设计。 大约可分五种类型,分别为: (1)以乔木为主的种植类型,这种类型以种植乔木为主,或配以草地、花卉,遮荫效果好, 投资少,养护管理方便,但体形单调,街景缺少变化; (2)乔木与灌木的搭配种植类型,在两株乔木间种植灌木,并用草地衬托起来,应注意选择 较好的、耐荫的灌木和草地,乔木的株距不应小于 5 米; (3)乔木、灌木、绿篱、花卉搭配种植类型,绿带宽度不小于 4 米,以 5~6 米为宜,绿篱和 灌木应选择耐荫的品种。4 米宽的分车绿带上种植一行落叶乔木为宜,在两株乔木间配以灌木或 整形常绿灌木,边缘围以绿篱; (4)常绿乔木、花灌木、绿篱、草地搭配种植类型,用姿态优美的常绿树、色彩丰富的花灌 木,配以绿篱草地,对街景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常绿树中许多品种生长速度较慢,遮荫效果也 不如落叶乔木; (5)灌木和草地搭配种植类型,此种类型仅种植灌木和草地,街道景观较好,应注意不要过 多地遮挡视线,避免影响交通,灌木的株距要适当加大或选低矮的灌木品种。 3.停车场绿化设计。 居住区停车场绿化设计主要有三种布置方式, 一种是周边式绿化,四周种植有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花灌木、草地、绿篱或围以栏杆,场内 地面全部铺装,不种树木,其优点是汽车调动灵活,集散方便,视线清楚,四周界限清楚,场地 便于防护,周边绿化可以和行道树绿化结合;缺点是场地无树木遮荫,盛夏烈日下,车辆易损, 车内温度较高。 另一种是树林式停车场,场地内种植成行、成列的落叶乔木,这类停车场占地面积较大,较适 合于用地宽松的居住区。其优点是多树荫,夏季气温比道路上低,适宜人车的停留,可兼作一般 绿地,无车停放时,人们可在其中休息;缺点是面积较大,形式较单调。 此外,还有一种布置方式即建筑前绿化,包括建筑物旁的基础绿化、前庭绿化和部分行道树, 优点是停车场靠近建筑物,使用方便;绿化布置灵活,行人可利用;建筑物旁的基础绿化和行道 树的种植可衬托建筑及美化街景。缺点是建筑物前停放车辆,有时显得杂乱;汽车清洗和排气时 会污染环境,而且场地一般较小,车辆停放少。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 1.植物配置要点。 (1)种植设计程序是以总体构思到具体配植,要同时改善植物的组织空间和观赏功能,再选 择植物进行配植。 (2)群体中的单株植物应根据其成熟外观来配植,其成熟程度应按乃%~100%来考虑。 (3)多种植物配植时,相互之间应有重叠交错,以增加布局的整体性和群体性。 (4)乔木与灌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配合要考虑植物生长习性和观赏价值,木本植物和 草本花卉配置要考虑景观效果和四季变化。 (5)植物配植中的色彩组合,应考虑季节特征和人的观赏心理。植物的色彩能起到突出植物 审美特征的作用。色彩设计应重视大面积成片的色彩构图与变化。 2.园林植物的配植形式。 (1)孤植。指单一树木的栽植,主要采用乔木,既能构成观赏焦点,又能陪衬建筑物,构成 庭院空间。宜选择树形整体而高大,树冠开阔而舒展,树形有特殊风采,花、果、叶观赏价值高 的树种,如银杏、糖械。 (2)对植。指两株树木在有轴线关系下,或无轴线条件下对应栽植。要采用乔木,一般为同 一树种,并注重树形和体量。 (3)丛植。指二至几株树木不等距离地种植在一起或形成一整体,树丛组合主要考虑群体美, 亦考虑在统一构图中表现单株的个性美。 可选用两种以上的乔木搭配栽植或乔灌木混合配置, 亦 可同山、石、花卉结合,庇荫用的树丛通常采用树种相同、树冠开展的高大乔木。 (4)群植。以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一 般 20~皿株),所选择树种的色调、层次要丰富多采,树冠线要清晰而富于变化。 (5)林植。指大量树木的聚合,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群落外貌。树林可分为密林和疏林,密林 可选用异龄树种,配置大小耐荫灌木或草本花卉,疏林树种应树冠展开,树荫疏朗,花叶色彩丰 富。 (6)列植。指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或在一定变化规律下栽植树木的方式。树种可以单一, 但考虑到冬夏的变化,也可用两种以上间栽,可选用常绿树与落叶树。 (7)环植。指同一视野内明显可见,树木环绕一周的列植形式,一般处于陪衬地位,常应用 于树(花)坛及整形水池的四周。环植多应用灌木和小乔木,形体上要求规整并耐修剪的树种。 树木种类可以单一,亦可两种以上间栽。 (8)篱植。是一种行列式密植的类型。因树种不同,在高度上可分为矮篱、中篱和高篱,又 有常绿、半常绿、落叶之别。树种对环境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叶形小,枝叶密集,萌发力强, 耐修剪,应具有开花结果或针刺的特性。 居住区绿地中的草坪布置 草坪在居住区绿地规划与设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居住区绿地中草坪按其形式可分为自然式草坪和规则式草坪。 自然式草坪在布置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或模拟自然地形的起伏, 造成具有开朗或闭锁的原野草 地风光。地形坡度应有利于机械修剪和排水,不宜超过 10%。自然式草坪在设计时,种植在草 坪边缘的树木应采用自然式, 再适当点缀一些树丛、 树群、 孤植树之类, 以增加草坪的自然势态。 规则式草坪在外形上具有整齐的几何轮廓,一般用于规则式的园林中,或作花坛、道路的边饰 物,也可布置在雕像、纪念碑或建筑物的周围起衬托作用,亦可用作运动场上的草坪。为增加规 则式草坪的观赏效果,可在边缘饰以花边相互衬托。草坪材料北方常用羊胡子草、野牛草;南方 常用结缕草或假俭草。 草坪按其使用功能分为装饰型草坪和使用型草坪。 装饰型草坪起单纯的装饰作用,不允许人们进入及活动,一般用于重点美化布置的地方,周界 围以栏杆,并作为景观构图的一部分。装饰型草坪的划类应具有低矮、枝密叶细和本身生长整齐 的特点,以常绿草种为理想,一般常用天鹅绒芒草、野牛草、羊胡子草等。 使用型草坪允许人们进入活动, 在地形上要考虑良好的排水, 布置时应防止人们在一定方向的 经常往返,避免造成带状光秃的状况,此类草坪宜选用生长力强的匍匐型草种,在经常踩压践踏 下,仍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如爬根草,结缕草等。 住宅小区绿化的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化材料的选择和配置,对绿化的功能,美化环境等各方面作用的发挥,对绿化规划设 计意图的体现有着直接关系。 在选择和配置植物时,原则上应考虑以下几点: 1.对于大量而普遍的绿化,宜选择易管、易长、少修剪、少虫害、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 一般以乔木为主,也可考虑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在一些重点绿化地段,如居住入口处或公共 活动中心,则可以选择一些观赏性的乔灌木或少量花卉。 2.应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行道树宜选择遮阳性强的落叶乔木,儿童游戏场和青少年活动场 地忌用有毒或带刺植物,而体育运动场地则应避免用大量扬花,落果的树木等。 3.为了迅速形成居住区的绿化面貌,特别在新建居住区,树种应采用速生和慢生相结合,以 速生为主。 4.居住区绿化树种配置应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可采用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以及不同树 姿和色彩变化的树种搭配组合, 以丰富居住环境。 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是绿化专业一项细致的 设计工作, 也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予配合和考虑的问题, 绿化的规划布置与植物配置在目的与 内容一致时,方可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 5.居住区绿化种植与建筑物、管线和构筑物的间距见表 3-20。 住宅区用地竖向设计的目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设计住宅框架结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