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有笔记本几个月没用用了,几个月前开机还正常,今天一开机,主机就反复滋的响一声又关了,过了一会又不会了,

序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为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情纠结、无奈、痛心,先是不断地打听哪个幼儿园适合自己的孩子,传统幼儿园好还是新式教育的幼儿园好。公立的好还是私立的好。离家近的口碑不好,离家远的孩子受不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送宝宝去的幼儿园,又为宝宝突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怎么适应而担心,从来没离开过妈妈的宝宝到了幼儿园怎么吃饭?怎么睡觉?遇到困难他会不会自己忍着?他会向老师求助吗?他怎么度过漫长的一天?老师对他好吗?他有没有受欺负?会不会被训斥被罚?宝宝有了问题到底该怎么办?万一和老师合不来,又要天天想着怎么给宝宝换个幼儿园,换到哪里?再经历新一轮的纠结、揪心,真是寝食难安。  难道我们的孩子非得上幼儿园不可吗?我们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在宝宝上幼儿园时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度过入园的艰难时期?听到各处幼儿园发生了那么多可怕的事,我们怎样才能放心地把孩子放在幼儿园里?  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家庭经历着孩子上幼儿园的喜怒哀乐,每个家庭都遇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在孩子的一生中不能说是最大的问题,但绝对不是个小问题,如何让孩子在人生之初有一个良好的人格建构,持久的关注力,良好的社会性能力,将来能成长为一个理想的成人,建立起自立、自信、自尊,幼儿园这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以上的问题,写一本关于孩子上幼儿园的书一直是我的愿望,正好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就这本书找我约稿。家长们很需要这方面的信息和帮助,而我又办了这么多年的幼儿园,即了解家长,又了解幼儿园,写这本书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为了能使家长们容易理解,我试着以小说体的形式,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表达难以表达的问题,借主人公温娜之口说出家长的感受,说出幼儿园工作的特点,说出我对孩子入园问题的一些看法。书中无论小幼儿园还是大幼儿园都有芭学园的影子,那些经验和故事都来自芭学园自身,不是其他幼儿园的信息,如果书中所描述的人物故事与其他幼儿园类似,纯属偶然。在我的助手乔永红老师鼎力协助下、广西科学出版社编辑张俊女士的多次鼓励下,这本书终于得以面世。在此感谢乔永红老师和张俊老师,感谢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可能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我希望那些正考虑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或家有上幼儿园孩子的家长,读了这本书能有一些帮助,哪怕你们的困惑和焦虑心情稍稍平和一些。如果再能从中看到如何让孩子在成长中获得力量,那将是我最大的收获!。  是为序。引子(1)  孩子脱离母体,是生命中第一次痛苦的分离,没有这次分离,生命就无法发展。这次分离是为了爱,是为了另一个人的成长。  温娜和老公一直恩恩爱爱地过着二人世界的日子。转眼到了三十岁,她不知不觉地开始迷恋孩子,一见到别人抱着的小孩就忘我地盯着看。  有一次坐地铁去安定门,在车上看到一个妈妈抱着一个小孩,留着西瓜头,穿着一身红花被面布做的民族风衣服,莲藕一样的白胖胳膊……温娜忘情地看着。那个宝宝黑黑亮亮的眼睛竟然也不停地看温娜,还朝她笑。到站了,妈妈抱着孩子站起来朝门口走去,温娜也不由自主地跟着下车了,下车之后才发现自己下错了站。  很长的一段时间,温娜的话题很多时候都是围绕着孩子。网上的,别人讲的,朋友那里听来的……  终于有一天,温娜给老公说:“咱们要个孩子吧。”  老公不置可否地看着温娜,过了很久才说:“你想好了,要了别后悔。”看来老公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和纠结。温娜望着老公,坚定地点点头。  决定要孩子之后,温娜开始像高考一样下工夫做功课,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让孩子聪明啊,每天吃一勺核桃粉对孩子大脑发育好啊,多吃苹果将来孩子皮肤白啊……肚子里的孩子八字还没一撇,温娜就已经天天在包里准备着各种各样的营养食品,弄得同事每天去她的包里乱翻。  终于有一天,温娜向同事们宣布,不要再来抢她的吃的了,这些好吃的从现在开始要给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了。同事们一通欢呼,温娜真的怀孕了。三个月过去了,温娜的肚子一点变化都没有,但她还是自豪地使劲往外挺肚子,同事王姐不以为然地说:“还早呢,挺什么挺。”  温娜的老公也时不时地贴在妻子的肚子上跟孩子讲话,还用他那五音不全的嗓子热情高涨地给孩子唱歌。温娜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给老公讲肚子里的宝宝今天做了什么。  孩子就在温娜的身体里,其实温娜感觉孩子已经成为她的一部分,一直没怎么想分离的事情。  终于到了那个时刻,温娜被推进了产房。她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孩。看到孩子十个手指十个脚趾一个也不缺,温娜一下放松下来,这才感到疲惫不堪,她沉沉地睡了过去。一声大哭把温娜吵醒,这才发现是自己的宝宝在哭,老公急得在地上乱转,不停地问:“宝宝怎么了?宝宝怎么了?”温娜对老公说:“把她抱给我,我给她喂点奶试试。”老公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到温娜的床上,孩子一到温娜身边就张着小嘴急切地在温娜身上寻找。温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乳头塞进孩子的嘴里,乳头一含进宝宝的嘴里,宝宝就拼命地吸吮起来。霎时有一种电流一样的东西传遍了全身,温娜也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眼泪就差点流了出来,从此温娜再也不肯让人把宝宝抱离她的身边。温娜和孩子认识了。温娜看着这个陌生的小家伙,这就是那个在自己的身体里生活了九个月的宝宝。她给她取名叫小西。温娜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小西身上,她是那么小,那么无助,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用全力来爱她,保护她。引子(2)  小西睡了,温娜就躺在旁边摸着她的小手看着她睡觉。有时小西会在睡梦中露出微笑。每当看到孩子的笑容,温娜就像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一样舒服。有时孩子会没有缘由地大哭,当温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时,会急得浑身冒汗。她想要马上找到哭的原因,好让孩子舒服和安静下来。但很多时候,除了抱着孩子摇晃,她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办法让孩子停止哭闹。  孩子一点点长大了,温娜开始意识到自己必须学习一些好的育儿方法。她从网上买了很多书来读。  书中有很多让温娜感兴趣的教育理论,这些教育理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按照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养育孩子,这很符合温娜的想法。作为母亲她能很自然地感觉到什么对孩子是最好的。于是她在家里严格按照书上的方式对待孩子。她发现,对教育理论了解得越多,就越担心万一做得不好给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小西满四个月时,温娜自己的产假也到了。她不想丢掉奋斗了很多年的工作。多方权衡下,她决定让自己的妈妈来帮忙看孩子,她认为跟自己的妈妈总是好沟通一点。  温娜从老家接来了母亲,母亲一进门,衣服都来不及脱就急切地扑到自己的小外孙女面前,嘴里“乖乖、乖乖”地念叨着,笑眯眯地盯着孩子上下左右地打量着,好像怎么也看不够。温娜有点纳闷,母亲又没见过孩子,孩子也不是她生的,她怎么那么有感情,那种感情好像比自己对孩子的感情还要强烈。  从此,母亲一天到晚总是把外孙女抱在怀里,连吃饭时也不愿意放下。温娜让妈妈把孩子放下来让孩子自己活动活动,或者在旁边陪着她逗她玩玩就可以了,妈妈不听,嘴里还说:“我的宝贝外孙女,我怎么舍得让她自己躺着。”母亲每天又是抱又是亲,小西似乎粘在了姥姥怀里。  温娜很着急,她从书上了解到,孩子如果一直被这样抱着,抱到两岁就毁了。她耐心地给母亲讲了一些教育的原理,可无论她讲什么,母亲都听不进去。有时温娜讲得没有耐心了,就会朝母亲发火。两代人的观念冲突令家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妈妈觉得特别委屈,在一次吵架后妈妈竟然要扔下孩子回老家去。眼看母亲的气色也越来越不好了,温娜也很心痛。没办法,温娜跟老公商量再三,决定干脆辞职在家带孩子。  一转眼小西快两岁了,温娜也要考虑小西上幼儿园的事了。她的一些朋友在孩子刚出生不久就在考虑上幼儿园的事。温娜觉得没那么严重,到时候给孩子选一家能给孩子快乐的幼儿园就行了,学不学什么都不要紧。可现在她真的面对这个问题时,她发现自己也有点不太清楚,到底什么样的幼儿园才能给孩子快乐?  李跃儿贴心话:有很多家长千辛万苦的参加各种各样的育儿培训,读了很多育儿书,不惜重金早早地送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亲子班,但却苦于家里跟孩子在一起生活的老人和保姆无法获得这样的提升,就会觉得痛苦和焦虑。  很多老人也的确一见晚辈就会丧失理性,把孩子带出了很多问题,使孩子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所以如果不能够自己带孩子,就要想办法提升保姆和老人带孩子的能力。因为老人和保姆无法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培训和读书,所以不必给他们讲很多的理论和道理,只要针对他们的不恰当的方式给他们规定该怎样做就可以了。  比如:老人和保姆会认为孩子不喂饭就有可能吃不饱,追着给孩子吃饭,这时可以跟他们说让孩子自己吃饭。如果他们总把孩子抱在怀里,可以规定在孩子不哭的时候要让孩子自己玩耍。当孩子稍一磕碰和摔倒,他们大惊小怪时,可以要求在孩子摔倒时大人不要大呼小叫,先假装没看见,等待孩子自己爬起来等等。类似这样的问题要反复督导他们按照规定的方式去做,但态度一定要平和。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都是向老人和保姆讲了一大堆道理,而在讲道理的时候他们已经很受伤害了,由此产生了抵触情绪,后边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了,最后受到损失的是孩子。为了孩子,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和看孩子的人搞好关系,迂回的解决养育方式的问题。  宝宝几岁上幼儿园合适(1)温娜在某亲子论坛上看到有一个网名叫“丫丫娘”的妈妈的提问帖:想让孩子两岁上幼儿园吧,又觉得他实在太小,还常尿裤子尿床,去了幼儿园怎么办呢?想让他三岁上幼儿园吧,可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刚两岁就送幼儿园了,三岁上幼儿园会不会太晚?  “丫丫娘”的游移不定和矛盾也正是温娜此时的心理状态,在“丫丫娘”的那篇帖子后面,有很多网友的回复。温娜很仔细地看了这些回复,其中有一位网友是这样说的:“其实按照年龄来分,幼儿园里小班的孩子是3.4岁的,中班的孩子是4.5岁的,大班的孩子是5.6岁的。也就是说孩子满三周岁上幼儿园小班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三岁的孩子在语言表达能力、身体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他需要一个更丰富、更宽阔的空间;三岁的孩子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也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和积累,这更有利于他快速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和新生活;另外,孩子自身的发展和能力具备了这样一些基础,这很容易让他在集体生活中找到可贵的自信。”  温娜想起她有一个朋友的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是三岁半,幼儿园建议让孩子上小班,这样的话,她在班里算是“大姐姐”,各方面的能力都应该不弱,便于她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是温娜的朋友却坚持让孩子上中班,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孩子本身比较聪明,能力也比较强,让孩子跟着比她大一点的孩子一起,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幼儿园答应让这个孩子去中班呆一段时间看情况。过了没几天,温娜的朋友就去找园长,说还是让孩子上小班吧,女儿跟大她半岁或一岁的小朋友在一起,能力差别还是很明显的,最关键的是孩子很不开心,做什么都是“尾巴”,以前和同龄小伙伴在一起的“优势”一下子全不见了。  好在朋友及时意识到了保护孩子的快乐和自信比什么都重要。实际上如果孩子继续跟着大她一岁的孩子们上,到了大班毕业的时候,她有可能因为年龄的问题,不能够顺利地上小学。  温娜还了解到,现在有些幼儿园开始招收2.3岁的孩子,大家把这样的班级叫做“小小班”,甚至还有收1.5.2岁孩子的“小婴班”。温娜觉得如果不是家里实在没人照顾的话,还是不能让孩子这么早就上幼儿园的。那么小的孩子面对新环境,是不是像一个还没足月就被揪出窝来的小幼崽?呦呦叫着找妈妈却不知道妈妈在哪里,这样显然对孩子很不合适。宝宝几岁上幼儿园合适(2)  假如妈妈打算带孩子去亲子中心或者早教中心参加活动,不要太在意孩子当天学会了什么东西,老老实实在板凳上坐了几分钟等等,而应该观察孩子当时的情绪是否愉悦,如果孩子的状态是轻松而高兴的,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至少证明孩子是喜欢这种活动形式的,有了这样高兴的体验,势必对他将来顺利地上幼儿园有很好的帮助。如果你从早教中心开始就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比如指责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呀?为什么要随便到处乱跑啊?人家都学小青蛙跳,你为什么站在那里像块木头啊?这几乎等同于帮倒忙了。  温娜还看了一个专业人士的讲座光盘,其中有一段关于孩子几岁上幼儿园是这样说的:孩子最好是不上幼儿园而是在家成长到六岁,但前提条件是能和几个同龄孩子一起成长,而且家长还懂得为孩子发展创造条件。如果必须上幼儿园,那么建议三岁上,因为三岁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能力,能理解妈妈离开还会再来,而自己也需要朋友并关注他人。身体的抵抗力和生活能力也进入了一个空前的转折期,已经能够应付群体生活了。  光盘里还说:如果孩子在家的成长环境比较差,比如有家人过分娇惯孩子,不能为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看管孩子的人不断地干涉孩子,使孩子不能沉入到自己的发展行动中去,这样会造成孩子将来的心智紊乱,就是上了幼儿园也不能很好地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中生活。还有的情况是,看管孩子的人一天到晚把孩子抱在怀里,不跟孩子交流,不给孩子机会去自由玩耍。这样抱到**失去探索能力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温娜想起母亲带小西的方式,幸亏自己及时阻止。  那位专业人士说: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又无力改变,那最好是找到能很好帮助孩子,并能无条件爱孩子的幼儿园和保育中心,把孩子放到那里比放到这些严重阻碍孩子发展的人手里要好得多。  李跃儿贴心话  一般来说,孩子三岁上幼儿园是最合适的。针对那些学知识和让孩子坐在那里像小学生一样上课的幼儿园来说,让孩子在家玩到四岁再去上已经是很早的了。但是对于那些按照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给孩子以爱的帮助的幼儿园,如果家里的环境不如幼儿园的成长环境好,孩子也可以两岁半左右上幼儿园。因为在这样的幼儿园里,老师一般配备比例比较高,专门设有对小孩子照顾的老师。如果孩子在家里不能获得很好的帮助,那么把孩子放在幼儿园对孩子是有好处的,所以早上还是有必要的。寻找理想的幼儿园  温娜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幼儿园的介绍,她决定先看看国外的幼儿园介绍,经济发达国家的教育相对来说也比较先进。她觉得通过对国外的幼儿园的了解,再来比较国内的幼儿园就会有一个方向。  德国孩子要在幼儿园里度过将近4000个小时。这3年中,老师会带孩子们去坐有轨电车,记住回家的路线;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如何处理遇到坏人的情形;参观消防警察局,跟消防警察一起学习灭火知识、躲避火灾的常识;参观邮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到达邮局,又被投递出去的;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看看这个为他们服务的市长是什么样子的。老师还会带他们带着钱去自由市场,学习怎样买东西,区别自由市场跟商店的不同。  老师领着孩子去花圃,参加花圃的种植,学习分辨花草植物。当南瓜收获时,老师还会带领孩子一起做南瓜汤。  老师还会带孩子们去看马戏,儿童歌剧和魔术;带着孩子去图书馆,学习如何借书还书。  而美国的幼儿园则教育孩子能识别数字,能用小石头、小纸片、小木棍等具体的物体,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认识26个英文字母,区别元音和辅音;区别不同职业的人大致做什么事,譬如医生、教师、邮递员、警察、消防人员;了解生物生命的演变过程,包括人的生老病死,毛毛虫变蝴蝶;从地球仪、拼图上学习地理,了解地球上有很多居民,很多国家,不同的肤色;懂得人要住在房子里,孩子要上学,成年人要上班。  温娜看了这些内容,非常羡慕,自己的孩子两岁多了什么都不会,全都依赖家长。要是能找到这样的幼儿园,温娜一定会让孩子去上的。  她还搜到了一个妈妈对美国幼儿园情况的介绍,这个妈妈说美国有大型全国性连锁幼儿园、蒙特梭利幼儿园、私校、教会学校、家庭幼儿园等,情况各有不同。 看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各有各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但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确实是让无数家庭非常纠结的事情,选择幼儿园真的像那些妈妈说的那么难吗? 关于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的争议(1)  温娜从一些资料中了解到,因为政策相对的宽松,我们国家现在的幼儿教育种类越来越多,由以前的公立应试教育模式占主流,变成现在的公立私立并存的多元教育模式。  所谓公立幼儿园是指举办主体是公办,含各级政府、公立学校及其他全民性质的企事业举办的资产属于公有的幼儿园。私立幼儿园是指举办主体为私办,含私人、合伙人和民办团体、民办企事业举办的资产属于私有的幼儿园。  一般公立幼儿园收费低于私立幼儿园。公立幼儿园收费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或物价部门规定。各个级别的幼儿园收费不同。  从硬件上比较,大型的私立幼儿园的户外设施要比公立幼儿园好,公立幼儿园由于每年政府补助的资金也不是很充裕,所以户外设施比较陈旧。软件方面,公立幼儿园的老师完全按照幼儿园阶段教育大纲施行,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有时会相对陈旧没有新意,而私立幼儿园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很灵活,上课比较有新意。老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有着非常大的空间。  温娜印象很深的是在网上看到的几位妈妈对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的评价。  有个朋友的宝宝先送私立幼儿园,后来又送公立幼儿园,那所私立幼儿园离家比较近,规模设施也不错,每年六一还在地方电视台上有它们的节目直播。幼儿园建园也有几年了,应该算是有经验了。所以决定把孩子送到这所幼儿园。  宝宝第一天入园开始很兴奋,看看这,瞅瞅那,很高兴,妈妈看了一会放心走了。  回单位上班的时候又打了一通电话给老师,老师讲上午表现还不错,下午就开始闹.不过小朋友一般都要经过这样的过程,没什么关系的,让妈妈放心。  晚上回家宝宝就开始和妈妈讨价还价,明天不去幼儿园,不答应就不吃饭不睡觉,妈妈为了哄她吃饭睡觉,暂且安抚同意,宝宝在梦里也嚷着“妈妈,不去幼儿园”,睡觉的时候很不安稳,妈妈看宝宝这样也很难过。  后来朋友的老公到上海工作,他们一家都搬过去,于是在上海又开始新一轮的幼儿园寻找。鉴于宝宝已经在私立幼儿园生活过,她选择让孩子去离家比较近的公立幼儿园。宝宝开始了上海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经过宝宝两次入托的对比,这个朋友总结了一些私立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的区别。  孩子上过的这家私立幼儿园,首先,老师流动性大,教学不规范,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宝宝在园的时候班级半年时间就换了两任班主任;其次,老师报喜不报忧,比如问宝宝在园吃得怎么样,一般会说很不错,可宝宝回家却像一匹小饿狼一样;再次,老师太注重给孩子填充知识性内容,譬如让孩子背诗歌等,而不注意培养孩子的情操和基本礼仪;还有,饮食餐数虽然多,可质量有问题(有一次去幼儿园尝过孩子吃的粥,简直难以下咽);最后,环境虽然漂亮,可教室和宝宝睡觉的卧室卫生不到位。关于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的争议(2  后来到上海后,孩子上的公立幼儿园则给了朋友另一种感觉。首先,言行举止间能感受到老师职业素养比较正规;其次,幼儿园的伙食比较正规;再次,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比较客观,譬如在宝宝不吃饭时老师会主动和你探讨;然后,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操和礼仪,宝宝越来越有礼貌,虽然知识性的内容是学得少了,但这些可以慢慢学,而基本素养则应该从小培养。最后,教室有阿姨全天服务,天天消毒,建筑虽然有点老式,但干净卫生。  还有些人觉得公立幼儿园收费相对便宜点,没有兴趣班,学校比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回家基本没有作业。但有些公立幼儿园要看老师脸色,甚至还需要跑关系、走后门。私立幼儿园的老师交流上要更开放些,更有亲和力一些。收费相对贵一点,有各种兴趣班,如珠心算、英语、认字等,计算题也相对复杂。回家有作业。  亲子论坛里,对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的说法不一,看来不在于公立还是私立,而在于幼儿园主办方是否想为了孩子办一所好幼儿园。最后,温娜还是不知道怎样才算是一所好幼儿园。  她还看到一个妈妈在控诉一家公立幼儿园,说他们是好不容易才进入这家公立幼儿园的,因为觉得老师语言和行为都很规范,总比私立幼儿园家长无法了解老师都在做什么要好得多,但孩子进去一年了,现在她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据宝宝说,他们吃饭时不能说话,说话老师就不让吃饭了。老师经常因为小朋友上课不注意听讲,会让小朋友去老师休息的小屋子。小朋友不听话老师就会很凶地批评他,自家宝宝说她很害怕老师。  这位妈妈说:“因为第二天要去旅游,没到放学就去接孩子,那时孩子正在吃晚饭,发现孩子们吃饭时真的是静得出奇。垃圾筐放在离饭桌很远的地方,孩子们在吃饭时每擦一次嘴或手就必须起身,拉开小椅子,跑去把纸扔到垃圾筐里,然后再回来吃饭。孩子在扔垃圾时就容易被别的孩子所吸引去说话或忘了吃饭,这时老师就会对那个孩子大声训斥:‘某某,坐到座位上,如果再不回来就别吃饭了。’”  这位妈妈描述的情景,让温娜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自己小时候上的那家幼儿园,老师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当着许多孩子的面大声训斥班里的孩子,每当她也被这样训斥的时候,她就觉得无地自容,觉得自己真的不是个好孩子。每天闷闷不乐地来,闷闷不乐地走,有什么事情也不敢向老师求助,总是缩在角落里,觉得一天的时间好长啊。  后来,上文提到的这位妈妈最终决定把孩子转到一家名声比较好的私立幼儿园去。说那里的园长和老师对孩子非常关心,学校的硬件软件都不比这家公立园差。但进这样的幼儿园不容易,名额很紧张。  温娜立刻打电话到那家私立幼儿园咨询,发现这家幼儿园光预约参观就要排队到两个月以后了。  温娜还注意到有几所近几年被一小部分家长热捧的教育理念很先进的幼儿园,也是争议不断。别的温娜还看不太明白,但他们强调孩子发展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玩耍,这一点可是温娜之前查的那些幼儿园的介绍中不曾提及的。 强调玩耍的幼儿园(1)  在调查中,温娜找到了一家强调玩耍的幼儿园。这家幼儿园的理念是,玩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课堂。孩子们在玩耍中可以学数学,锻炼和发展空间感觉。学会沟通和表达,享受词语的音调,韵律的美好。孩子还可以从中获得社交训练,发挥想象力,排解不良情绪,锻炼身体协调能力。  比如,成人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司机、售票员和乘客游戏,孩子们会了解不同角色的社会分工,了解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也可以根据书上看到的故事来扮演角色,加入一些想象,实现理想中的一种生活境界。  温娜想起自己曾在《读者》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份资料:  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推荐--10岁前孩子应该做的事  1.在河边草地上打滚  2.捏泥团  3.用面粉捏小玩意  4.捉蝌蚪  5.用花瓣制作香水  6.在窗台上种水芹  7.用硬纸板做面具  8.用沙子堆城堡  9.爬树  10在院子里挖一个洞穴  11.用手和脚作画  12.自己搞一次野餐  13.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  14.用沙子“埋人”  15.做面包  16.堆雪人  17.创作一个泥雕  18.参加一次探险  19.在院子里露营强调玩耍的幼儿园(2)20.烘蛋糕  21.养小动物  22.采草莓 23.玩丢棍棒游戏  24.能认出5种鸟  25.捉小虫子  26.骑自行车过泥水坑  27.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  28.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  29.在公园里找10种不同的叶子  30.种菜  31.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  32.和别人小小地打一架  那份资料和这家幼儿园的教育理念都彻底颠覆了温娜对幼儿园的认识,有这样的幼儿园吗?它们难道不像一般的幼儿园那样让孩子背起手坐直腰来上课吗?它们的课又是怎么上的呢?  记得自己小的时候上的那所幼儿园已经是那个城市里最好的幼儿园了。每天早晨妈妈或爸爸把她送到大门口就骑车离开。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妈妈一走她就会很伤心。班里的张老师,一见家长就会咧嘴大笑,可上课时从来都不笑,还会很大声地训斥班里的小朋友。  早晨吃完饭后,小朋友们就全部围着饭桌,面朝黑板,听老师上课,那是最难过的时间,因为老师一直说个没完。在老师说话时如果有小朋友动了或者说话了,老师就特别生气,有时会冲过来拉着那个孩子的一条胳膊,一直把他拉到教室外面去。  每当这个时候,温娜就害怕极了,老师的嘴红红的,教室外面的小朋友会到哪里去呢?会不会被关在黑黑的小黑屋子?老师会不会打他们?  中午睡觉时,老师总是在他们身边走来走去,温娜紧紧地抓着被子,闭着眼睛,不敢看老师。有时她又很想看看老师走了没有,这时就会看到老师正在狠狠地看着自己,她吓得赶紧闭上眼睛。 强调玩耍的幼儿园(3) 常常有小朋友因为不愿意午睡而被拉进老师的小屋子,温娜一次都没进去过,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只听到被拉进去的小朋友很大声地哭着,老师会很生气地冲进去大声说“闭嘴”。温娜觉得老师再出来时嘴唇更红了。  那时,温娜每天都在痛苦和恐怖中度过,有时中午好不容易睡着了,还要被噩梦吓醒。所以她想尽办法不让妈妈把她送到幼儿园,但妈妈根本不听。  一直到大班,见了张老师,温娜还是很害怕,老师和妈妈都说温娜胆子小,要好好锻炼。温娜从那时起就认定自己是一个胆子小的女孩,所以对任何事情都不敢去尝试。  小学和中学阶段,温娜上完学,就直接回家,然后做作业,吃饭,睡觉,几乎不知道玩是怎样的感觉。  上大学时,温娜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和同学一起逛街,吃小吃,在电脑上看韩剧,好像又过了一回童年和少年。她总觉得自己的童年太多遗憾,缺少了无忧无虑的玩耍。  上班后很忙,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有时候连话都不想说了,周末一般就是睡懒觉、购物。有时去郊区农家院转转,吃点农家饭就回来了。  温娜从来没想过幼儿园还可以像那份资料里说的那样无忧无虑地玩耍,她觉得那才是童年最适合做的事情,也是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小西要是能上那样的幼儿园就好了。  温娜还查到了一个叫吴蓓的老师写的一篇文章。  去年9月底,一位老人来参观我们的幼儿园,他有一位3岁的小孙女,他问我:“你们教些什么?”我告诉他我们有每天的晨圈活动和讲故事,告诉他有各种不同的艺术活动,听完后他说:“原来你们什么也不教。”他转身走了,再也没有来过。后来也有家长向我们提议,要教孩子英语、音乐、绘画等等。  温娜有些和这个老人一样的困惑,她不明白,这样的幼儿园到底教孩子什么呢?文章说道:  大家习惯的一种教学方式为“来!我教你们弹琴。大家听好了”。而其实还有另一种方式,老师弹琴,孩子们在一旁玩,如果个别孩子有兴趣,就会自己走过来,不是老师要孩子学,而是孩子想主动学,老师提供帮助和引导。 强调玩耍的幼儿园(4)  看到这里,温娜还是有些不明白,那孩子不学怎么办呢?文章又说:  如果孩子接触过医院,他们通过自主的游戏,会把医生的职业特征反映出来,用不着老师专门设计一节课来教孩子,即使是用游戏的方式。孩子们的游戏,不受老师的干涉,没有教学目的。  孩子身上有着最为宝贵的天赋。老师自以为聪明地去教孩子,往往会破坏了孩子内心的本能直觉和冲动。幼儿园从来不教孩子怎样绘画,甚至也不要求孩子去画一个房子或一棵树。只给孩子提供纸和笔,任他们自由发挥。如果注意观察孩子的绘画,我们就会发现,绘画是孩子内心的一种表达方式,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画的画不同。反之,从画中,我们能得知孩子正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如果一位5岁孩子的画像2岁孩子的,可能他的心理发展有些滞后。  譬如画一个苹果,老师可能会讲一个和苹果有关的故事,然后让孩子根据自己对苹果的感受,画出每个人心目中的苹果。这样画出的画,无法比较谁画得逼真,或谁画得好,每幅画都很特别。我在爱默生学习期间,还看到别的班级学生画酸甜苦辣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不是绝对禁止“教”,重要的是怎样“教”。比如教英语,是每天必须学会几个单词、几句话,还是让孩子学唱英语歌,朗读英语诗,培养一种对英语的感觉。  原来是这样的,温娜有些明白了。文章还说:  在幼儿园里孩子最好不要喊老师(teacher),英文的teacher意为“教育者”--教学生,一旦教学生就会居高临下,我比你知道得多,我来教你,老师应该也是一位被教育者,随时随地向孩子学习。如果想获得学生的尊重,不是靠称谓×老师,最重要的是喜欢、热爱孩子。  看到这里,温娜有种心被点亮的感觉。这篇文章和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  有一种教育理念就认为,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现,并按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培养的目标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人类潜能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工作。  这种理念认为,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中,儿童才可能发展自己并受到有益的影响。它还提倡混龄教学,这样有利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相互模仿、相互学习,并养成儿童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社会行为,并在智能上相互影响、促进。摒弃奖惩制度,尊重儿童的选择,让儿童有自愿自发的学习意愿与需求。  这些教育理念把孩子的游戏叫做工作,说孩子的工作带有建构自己和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孩子通过工作来逐步改善自己,完成自我。  这些与传统的教育方法完全不同的理念让温娜耳目一新。参观各具特色的幼儿园(1)  在网上查了这么多的资料,加上从小上幼儿园的经历给自己留下了非常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温娜还是比较倾向于非传统的幼儿园。  她想象一个如网上描述的重视玩耍的幼儿园会是什么样子,教室没有讲课的老师,没有上课的黑板,也没有供孩子们上课的小椅子和小桌子,里边会有什么?孩子如果不愿意午睡怎么办?如果不能乖乖地坐在那里听老师说话怎么办?如果不惩罚教室里会不会乱成一锅粥?  温娜越想越好奇,越好奇越想了解更多,几乎钻了牛角尖。老公嘲笑她的焦虑,老公认为,如果上幼儿园的目的就是把孩子送去跟其他小朋友玩一玩,那么到幼儿园是玩,在家也是玩,在家玩就可以了,干吗要去上幼儿园。  老公对温娜介绍的那种重视玩耍的教育理念,根本听不进去。但最后,老公建议温娜还是去实地考查一下。  温娜重新接来了母亲帮自己照看小孩,她决定多看几家幼儿园认真比较一下。  一、公立幼儿园  温娜要参观的第一所幼儿园,是一所公立幼儿园,它是这座城市最好的一所老牌幼儿园。虽然园址在市内的黄金地段,但是幼儿园却有很大的院子,据说这个幼儿园的硬件是令许多家长所称道的。  温娜咨询参观时,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说,幼儿园名额已满,不再接受新家长参观预约。最后,温娜通过朋友帮忙才争取到一个参观的机会。  参观那天,温娜比规定的时间提前十五分钟赶到了幼儿园,其他的人还没有到。  透过大门的栏杆,可以看到院子里绿树成荫,有长长的回廊,大片的绿草地,水龙头正在喷水浇灌。从大门看进去,草坪的尽头有一个童话一样的小城堡,教学楼在大门口的左手边,整个楼体是水蓝色的,看上去非常清爽舒服。门口有保安巡视着,大门口的地面是白色的大理石铺成的,处处都显得一尘不染。  还差五分钟到预约时间时,门口开过来一辆小轿车,从车上下来一个年轻女人和一个外国老太太,还有几个专家模样的人。  温娜跟着这一行人进了大门,马上从门的侧面出来了两个年轻老师,他们热情温和地在大家鞋底上喷了一些液体,说是用来消毒的。参观各具特色的幼儿园(2)  幼儿园院子里空气清新湿润,散发着草地被打湿后的芳香。路过一个小小的由彩色大理石拼成的圆盘,他们看到了一个木质回廊,边上放着大盆的花卉,很具有欧式风味。这里有一个小城堡,城堡前面还有一艘大船。带领参观的年轻老师介绍说,大船和城堡都是给孩子们用来玩的。但大船和城堡看上去很新,好像孩子们没怎么玩过。老师说孩子们可以钻到里面顺着台阶爬上去,里面还有很多小房间,温娜想象着孩子们在里面感受到的神秘和宁静,这正是孩子们所需要的。  温娜对这所幼儿园已经开始有了好感。可到了城堡跟前,温娜发现城堡旁边可供活动的场地其实很狭小,空间只够两排孩子并排站立,剩下的就是看上去维护得很好的绿地。看来,草地是不允许孩子们在上面玩耍的,要不恐怕没法保护得这么好。如果草坪只是供观赏而不容许孩子踩踏玩耍,而幼儿园院子百分之六十的地方是绿色的草地,那就是说百分之六十多的地方孩子是不能在上面活动的。温娜觉得可供孩子玩耍的地方太少了,很可惜。  正在温娜这样想的时候,一个外国专家用英语对着年轻老师说了一通,带队的年轻女人翻译道:“埃瑞特老师问,孩子是不是可以自由地到草地上去玩?”  温娜听到那个外国专家这样问,心里很高兴,因为这也正是自己想要问的,于是她专注地听年轻老师的回答。年轻老师说:“噢,草地是不可以随便踩踏的,不让孩子自由踩踏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爱惜动植物的良好习惯,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比如某个班搞活动的时候,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草地上去搞活动。”  翻译把年轻老师的话翻译完后,外国老师又问了一句:“孩子们可以在哪里自由活动?”  年轻老师一扬手,指着教学楼的那边说:“在教学楼的周围有专门铺设好的活动场地。”  温娜顺着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靠楼的旁边确实有铺好的塑胶地、运动场和画好的跑道。带领参观的老师说在楼的另一面还有大型器械,但是那块铺设好的运动场地比起草地所占的面积可是小得可怜了。温娜想不通在一所幼儿园,养这么好这么大的草地是用来干什么的。  再往前走,走到正对院子的门,应该是北面,有一个长长的土坡,这个土坡上也种植着各种植物和各种开着鲜花的小树。  温娜没想到在一个幼儿园里会有这么多的植物花卉和美丽的园林,草坡上没有供人走的小路,看来孩子也不被允许随便爬到坡上去。温娜想,如果这个草坡不要种草,孩子可以随意地爬到坡上,并且可以把土坡当滑梯,从坡上溜到坡下,那该是多惬意的事情。看来这些美丽的地方只能让孩子看,不能让孩子进去玩。  顺着土坡走到头,有两个养动物的小房子,小房子盖得很低矮,小房子的四周围着很严密的铁丝网,光线很暗。里面有两只孔雀和一只鹿,孔雀的羽毛斑驳残破,鹿的皮毛也没有光泽,好像还有斑秃。参观各具特色的幼儿园(3) 供孩子们种的地有双人床那样大的两块,上面长了绿绿的小菜苗。看来孩子们能在泥土中挖掘,并撒下种子,比自己小时候的幼儿园要求从家里拿来小花盆,种上一个种子放在窗台上要好多了。记得自己从来没对自己种的植物感兴趣过。不知这些地是一个班的,还是全幼儿园的?据说这所幼儿园有四百多学生,这点地相比孩子们的数量来说显然是太少了。  人群顺着养动物的小房子走到了教学楼的一个入口处,这时从里面出来两个年龄大些的老师。年轻老师向专家介绍:“这是园长和副园长。”  园长热情地把大家让进楼里,楼门口琳琅满目地贴着孩子们的伙食菜单,每一道饭菜都是用相框镶起来的精美照片,看着跟大餐馆的菜谱没什么两样。  楼道里还贴着孩子们的精美绘画作品,很精致,很漂亮。楼道的中间部分还有一块由原木装饰的墙面,木制的地板,木柱装饰着假的绿色藤蔓,柱子上挂着美丽的油画,地板上摆着小桌子、小木屋和一些小书架。温娜觉得孩子们在这样的地方玩简直是太美妙了。  路过了这个天堂般的角落,右手是孩子们的教室,窗子很大,他们从窗前路过就能看到室内孩子们所有的活动。  园长介绍说:“我们现在路过的这是一个中班,现在是孩子们的玩耍时间。”  温娜看到孩子们一组一组地坐在桌前,每张桌子上有一些塑料的小玩具。园长笑着介绍说:“我们现在给孩子玩耍的是我们自己开发的玩具,都是开发孩子智力的。”  教室不像刚才看上去的那个小屋那么温情艺术,而是像温娜见过的所有普通幼儿园一样,四壁寡白,房顶上挂下一些假的植物藤蔓,墙上有一块地方展示着老师和孩子们用报纸、杯子等做的画。不知怎么搞的,这些画让人提不起兴趣。靠墙的下面摆着一排水蓝色的储物架,里面放着一些塑料盘子和塑料筐。孩子们在笑着玩,但都很规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们之间也有交流,但看上去不是很投入。温娜朝那个看她的女孩摆摆手,那个女孩马上低下头摆弄自己手里的小东西。  再往前走,路过一个大教室,园长说这是美术教室,特意要他们进去看看。  正在这时,一队孩子排着队从楼梯上下来,路过他们身边时,孩子们一起朝他们大叫:“阿姨好,奶奶好……”温娜觉得这里的孩子真是又热情又有礼貌,他们要走过去了,还有孩子在向他们问好。这时,带队的老师有点不耐烦地对孩子们说:“好了,好了,别问了,别问了啊。” 参观各具特色的幼儿园(4)  温娜也不知道如果孩子们一直问个不停该怎么办,但这样制止总让人有点不舒服。孩子们那么热情,而老师却这样粗暴地制止,要是成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很伤自尊,不知孩子们会不会被这样的事情所伤害。  美术室很大,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画画用的工具,温娜小时学过几年画画,看到这些工具感觉很亲切。美术室是全园用的,每个班轮流来上美术课。  参观完大班,看完厨房,温娜和专家们一起来到院子。这个园的硬件真的是很好,各种各样的大型塑料玩具摆了一大排,都磨旧了,正门的另一边还有一个很大的沙坑。看来那边的城堡和大船可能不是给孩子们玩的,这边才是孩子们玩耍的大型器械。  这时有一个班出来活动,应该是大班。孩子们被老师一个一个分开来,像是在做广播体操,然后老师发给每个孩子两个大可乐瓶子,瓶子里装着一些发出响声的东西。老师放出音乐,要孩子跟着做动作。这种情景贯穿自己上幼儿园、小学和大学的所有历史。温娜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活动。  二、国际幼儿园  温娜还联系了一所本市有名的国际幼儿园,据说是使用一套纯正的欧洲二十世纪初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完全用英语教学,汉语反而是副课。这所国际园价格不菲,有好几家连锁园,最大的那一所在市里最大的一个开放性社区。幼儿园每周三都会允许家长全天到幼儿园参观,温娜是跟着朋友一起去的,因为朋友的孩子已经在那里上了好几个月了。  温娜到了这所幼儿园时,觉得比较奇怪。因为院子很小,几乎等于没有,幼儿园的正门像一个茶楼,门朝着一个大酒店,门前就是一条马路。  朋友按响了门铃,门就自动打开了。进门之后,路过一个小小的回廊,就进入了一个小前厅。前厅的感觉特别像一个家庭的小客厅,右手边用一张纯木雕花的古典式桌子隔了一间前台的操作间,有两个工作人员正在里边忙碌着。  前台后面的墙上,并排挂着三幅现代味很浓的油画,使这块场地看上去比较有艺术气息。另外的两个墙边,放着橘黄色的小沙发,墙拐角立着一个三角的储物架,上面摆放着镶有孩子照片的精致相框,这个园的年册、课程、活动说明以及各种宣传册页。  迎上来的女孩留着长长的鬈发,满脸阳光热情地招呼着温娜一行人。温娜他们走过很宽的回廊、前厅,走过一段隔墙,后面放着孩子们的衣帽架。衣帽架是那种简易实用的木隔断,每个孩子一小格,上面有放帽子的地方,有挂衣服的地方,有放鞋子的地方。这个被隔在走廊的开放的衣帽间上面,密密麻麻地贴着孩子们的作品,作品上面镶着小木框,显得又纯朴,又精致,从这些作品和给孩子们用的工具上,能感觉到很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生活品位。  衣帽架的底下铺着一块地毯,上面放着两张长木凳,长木凳用螺丝固定在地板上,不会来回活动。衣帽架对着的另一边墙,放着两张清朝的古式大木头椅子,中间放着一个方形的纯木古典小方桌,虽然没人坐在那里,但是让人感觉似乎有老爷爷和老奶奶刚刚在那里聊过天。旁边有一个硕大的陶瓷花盆,里面种着绿色的大叶子植物。  朋友说:“每天都会有孩子来照顾那些植物,擦那些桌子。”& 参观各具特色的幼儿园(5)  室内的墙壁被涂成淡蓝色、淡黄色和浅橘黄三种颜色。温娜没想到在一个屋子里可以使几面墙有不同的颜色,看上去也非常和谐好看。走廊里悬挂的艺术品和绘画,都非常有品位。每个教室开着一扇窗户,玻璃是茶色的,外面能隐约看到里面,里面正在忙碌的孩子不容易看到外面。  朋友走到窗边笑着往里看,并招手让温娜过去。温娜透过茶色玻璃看到教室里的布局优雅纯净,有很多的棕色小木柜,这些小木柜很活泼地围成一个一个的小区。  所有的小架子和小柜子都放满了类似玩具的小物件,很特别,据说是教具。有的柜子顶上,放着精致漂亮的绣花,缎子的荷包;有的柜子上放着精致漂亮的玻璃碗,一些玻璃器皿被分成一组一组的,上面放着勺子、筷子、夹子。教室里有很多玩具,孩子却不是很多,分散在各个区域里,很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  朋友说那些类似玩具的教具不是用来学习知识的,而是用来整理自己的。对于怎样整理和整理自己的什么,朋友没有解释。温娜只是觉得孩子们玩的或者照这里老师的说法是工作得很专注,很投入,环境也是很有品位的。  温娜想起前些天看到的玩耍就是孩子的工作的说法。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不但新鲜,而且还有种高贵的气氛。在这样的环境里,温娜感觉像进入一个高档优雅的宾馆,不敢像平时那样大声说笑,但内心却感觉很舒服。这里任何一个地方包括洗手间都让她非常欣赏,感觉这里的每个角落都是艺术品。  教室里只有两个老师,一个老师跟一个小朋友低着头做事情,另一个老师在收拾教具,折叠一些小毛巾。  朋友告诉温娜:“那个和孩子一起工作的老师就是这个园的园长。”  温娜以为刚才来接待他们的是园长,没想到园长竟然在班里做着一个老师的工作。她从来没有想到一个幼儿园可以是这个样子。  一会儿有一个班的孩子出来了,这个班大约有十几个孩子,年龄在四岁到六岁左右的样子,他们排着队小声地说着话,安静地走到了一个房间门口。  朋友说:“他们要去阅读,那是阅览室。”她暗示温娜可以跟进去看。  阅览室地板上铺着质量非常好的纯羊毛地毯,中间放着矮的纯木方桌,四周是那种中国古典式的坐垫,有的是纯亚麻的,有的是缎子的。地毯的一头是高高的书架,每个书架都放着满满的图书,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这些图书,这让温娜欣赏不已。这样的阅览室也是温娜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她觉得任何人到这里来都会很愿意阅读,因为来到这里读书就像是在有品位地休息,书就好像是一个休闲的娱乐工具一样。参观各具特色的幼儿园(6)  这一天温娜还参观了这所幼儿园为家长办的说明会,据说每周三它们会请来一些专家,或者由本园的负责人来回答家长的问题,这个家长会也让温娜感觉到非常温馨而优美。会议是在幼儿园的艺术厅开的,里面放了一些小桌子,每个小桌子上铺着小方格的桌布。桌子四周摆着椅子,上面放着小盘子,盘子里放着水果。家长来了可以一边品尝水果,一边听别人发言。  参观完这所幼儿园之后,除了那块绿草坪,温娜完全想不起之前参观过的幼儿园是什么样子。这个极具艺术气息的国际幼儿园是温娜最欣赏的幼儿园,因为她觉得这个幼儿园才是能够真正养育人的精神、真正能够与孩子对话的地方。她想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她是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上这所幼儿园的,但是这所幼儿园收费太高,如果交了学费,家里就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再说离家也太远,孩子每天早晨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才能到幼儿园,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三、双语幼儿园  温娜参观的第三所幼儿园,是一所双语幼儿园。  幼儿园坐落在小区的一角,门朝外,楼房漆成花花绿绿的样子,教室也是贴得花花绿绿的,地板和走廊很光滑,但感觉冷冰冰的。有一些绿色的小柜子,里面放着一些塑料筐子,是孩子们的玩具。在一个拐角还有一个娃娃的小床,小床前铺着儿童用的海绵地板垫,也是花花绿绿的。院子里有很多大型塑料玩具,看上去眼花缭乱。  在这所幼儿园里,孩子被分为大班、中班、小班、小小班,要上很多英语课,据说是请外教教学,门口宣传栏上贴着各种外国老师跟孩子在一起的照片,都是快乐和亲热的样子。  负责接待的老师说这个幼儿园提倡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教育目标是“支持孩子挑战自己,鼓励儿童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培养责任意识”,还说要“中国文化的‘和谐’思想和西方‘自由精神’的融合,重视培养儿童的欣赏和感恩之情”。  还有六个核心,五种管理思想,四种品质培养,三个教育追求,两个办学定位。  温娜看得头大,一个也没记住,也没心情再去教室看了。但又不想白来一趟,就在院子里的宣传栏看了一下课程设置栏,开设的课程有语言、计算、英语、识字阅读、手指操、礼仪教育、常识、音乐、美术、体育、活动、游戏、直映式心算。  温娜没心情再去教室看了,直接回了家。  回家跟老公说起,老公极力反对。他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没必要上那么多的课,就是让大人上那么多的课都会糊涂,更别说是一个两岁多的孩子。  温娜也觉得老公的话有道理,再说她觉得把孩子放在那样的环境中,孩子除了学一肚子的知识以外,别的能力都得不到培养。于是她决定放弃这家幼儿园。  四、私立幼儿园  这一天,温娜预约了一所私立幼儿园,这所幼儿园常年对外接纳参观的家长。约好参观时间后,温娜来到了这所幼儿园,一起参观的还有十几个家长。参观各具特色的幼儿园(7)  这所幼儿园里有丰富的活动器械,很多大型的滑梯和秋千,这些大型器械留有孩子们玩耍的痕迹。草坪被踩得要消失的样子,有些干枯,看来这所幼儿园在意的是孩子们的活动,不是很在意园林绿化。  热情的接待人员带着温娜他们先参观了教室。  每个教室都可以看出是老师精心布置过的。有的教室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纸贴卡通画,还有孩子的大幅照片,房顶上吊下来很多假的植物藤蔓。教室里有矮矮的轻便的小教具柜,里面放着一些叫不上名字的玩具。  在一个班的墙上,有一幅特别大的壁画,刚一进门,那幅画就扑面而来,再看教室其他东西的时候,那幅画总在人眼前晃,很干扰注意力。这个壁画的立意应该是很好的,黄黄的一片沙漠或是土地,有一个小孩背朝着观众,脸冲着太阳,天空中飞着小鸟。画面占据了教室的半面墙,但是在教室这么小的空间里,经年累月地放着这么大一张巨幅壁画,它的冲击力使人很难平静,也让人觉得这个地方很不和谐。老师们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会这样做呢?  有的教室布置得琳琅满目,但显得有些杂乱。  走廊的地板应该是一种很高级的现代材料,窗帘是黄色的,黄色本来是很温暖的颜色,但不知为什么,放在这里给人的感觉却冷冰冰的。  这时是上午十一点多,他们路过教室的时候,孩子们都低着头,教室里没有声音。温娜以为孩子们在写作业,参观的老师却说:“现在孩子们都在吃午饭。”温娜问老师:“孩子们那么安静是在吃饭吗?”老师说:“是在吃饭,因为幼儿园规定在吃饭的时候不许说话,所以孩子们都非常安静,非常遵守纪律。”温娜觉得如果自己家里吃饭的时候所有人都只吃饭,不说话,那准是出大事了,这顿饭难说还有谁能吃得下去。  这时,一个保育员装扮的老师,拎着一个提水用的大铁桶,用大勺子从桶里把饭舀出来,一下子扣在孩子们的碗里。  看到这一幕,温娜心里一阵难过。因为老师往孩子们餐盘里盛饭的时候,像是在给小猪的食槽里倒食,动作极其粗鲁。难怪从这群默默吃饭的孩子脸上看不到分享食物的快乐和温馨。温娜不想再看了,她觉得这样一所幼儿园是不会太关怀孩子的心灵的。  据说这里还是一所以戏剧和文艺演出而出名的幼儿园,它们的节目每年都上电视台,走廊里挂着许多孩子演出时的剧照。  温娜可以想象得到,为了练习这些节目,孩子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去做老师要求他们做的动作,甚至会受到老师情绪的攻击和高标准要求的伤害,因为温娜小的时候排过节目,知道那种滋味是不好受的。但自己练节目的那个时候已经上小学了,她想象不出对于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把节目练到能够上中央电视台,孩子付出的是什么,孩子们有多少时间自由玩耍?  参观还没结束,温娜就走到院子里,院子里空无一人,让她感觉舒服一点。等其他的家长出来后,她就离开了。据说这所幼儿园也是人满为患,外头还排着好长的队。参观各具特色的幼儿园(8)  五、家庭幼儿园  温娜参观的第五所幼儿园,也是朋友推荐的。据说非常美好,非常温馨。  幼儿园设在一个郊区的一套家属房里。温娜和朋友按响门铃,出来一个很温柔的年轻女老师,将她们引进门。  一进门,温娜觉得像是进入了一个粉红色的王国。可以听到孩子们从教室里传来的说话声,带她们进来的老师声音很低,动作也是蹑手蹑脚,温娜也下意识地夹着肩膀,两只手捏在一起,踮着脚尖轻轻地走进教室。这个房间三室两厅两卫,房间大约有一百多平方米,有一个方形的客厅。  这所幼儿园虽然是一所家庭的小园,但室内风格比较接近那所国际幼儿园的室内感觉,只是更多了些梦幻的味道。  幼儿园活动的区域就是小区的公共活动区域,孩子们暴露在小区居民的自然活动区域内,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安全是无法保证的。最近几年,频发的一些幼儿园事件使温娜也感觉到一个封闭的幼儿园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安全更有保障一点。但是,温娜觉得这所幼儿园价格还算合理,老师像妈妈一样在一个家庭环境里带着孩子,孩子来到这里肯定比上那些正规的幼儿园更加容易适应。  温娜有点心动了,她想自己不妨把孩子送来试试,如果不行,再转走也可以。温娜回家跟老公商量,要不要把家搬到这所幼儿园附近,让孩子上这所幼儿园。老公起先不同意,但经过反复权衡后,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好在这样的小幼儿园名额不是那么紧张,可以随时进去。据说办园的老师也是从一个大幼儿园出来的,有很丰富的经验,她又是班里的直接负责老师,可能会更尽心一些,这些都是温娜觉得可以理性选择的条件。  温娜觉得,孩子既然进不了自己喜欢的那所国际幼儿园,先送到这所家庭幼儿园,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这里不用规规矩矩地上课,孩子可以自由玩耍,老师也很细心。  六、以四季划分课程的幼儿园  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温娜决定再参观几所幼儿园。现在,参观了解各种幼儿园是温娜生活中的重中之重,为了小西有个快乐的童年,她觉得在选择幼儿园的问题上绝对不能马虎。参观各具特色的幼儿园(9)  温娜又看了其他几所幼儿园的资料,一所是院落环境非常优美的传统幼儿园,一所是注重钢琴教育的艺术幼儿园,还有一所据介绍是综合了东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幼儿园,主要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人格建构,并使孩子为将来的生存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础。温娜对这所幼儿园有些好奇,决定去看看。  通往这所幼儿园的路很窄,路的两边似乎都在施工,尘土飞扬。幼儿园在一个破旧的小区里,四周都是居民楼。  从门口看去,幼儿园刚装修好的楼房很新,和周围的居民楼形成很大的反差。进入大门后,感觉像是进入了阿凡达的世界,温馨自然,一切显得简朴又不铺张。院子看上去有点小,但能感觉到办园人尽所有的可能把院落布局得合理,并且能够最大化地被孩子们所利用。  窄窄的院子是环在楼房四周的,院子里布局了很多可供孩子使用的工作区。后院有建筑区,放着砖头、施工用的安全帽、建筑用的工具、和泥的盆子、建筑用的土,还有孩子们盖了一半的房屋。  在这个区域的一边,有专门为孩子搭建的户外壁炉,四周围着小小的木栅,旁边有一些小房子,养着几只兔子,还有供孩子建筑时使用的水源。所有的设施都是为孩子在使用时配套设想的,让人能领略到建园人的用心。  前院有一个木头的平台,上面有一个木质的小屋,有滑梯,孩子们可以爬进小屋里,再滑出来。小屋的窗户用木头包了,做成意大利古式楼房窗户的感觉,看上去很美。靠院墙边放着许多用来种植的大木箱,据说是幼儿园自己做的。  这天来参观的大约有二十多个家长。带领参观的老师说:“户外本来应该有种植区,但因为院子小没有地方供孩子们种植,所以专门做了种植箱放在院里,每个班可以决定种植什么,由孩子们自己照顾。”  箱子上面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小苗,高低不等,有的很壮,有的不很好,看来有的班擅长种植,有的班不擅长。  教学楼为工字形建筑,据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使教室受阳光照射。大型器械也尽可能放在不影响人们走路的地方。这里似乎看不到塑料玩具,户外的大型玩具也尽可能是纯木制作。前院往南走有一个好看的木廊,上面爬满了茁壮的藤蔓,南边院子虽然不大但被细心设计过,海棠树正开着花,整个院子非常有生气。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畔种着绿草,河上面架着小木桥,孩子们活动的器械被精巧地安排在每个合适的位置。  带领参观的老师说:“大型器械正在有计划的添加之中,现在还不太够用参观各具特色的幼儿园(10)  前面又是一个回转的木廊,有竹子,有棉纱,据说那是户外过家家用的。这里布置着家家屋和木工区,拐角用来坐的长木板上固定着很多台钳,有的孩子正在上面锯木头,样子很是那么回事。这里有各种木块、木片、木棒、木条和各种木工用的工具,温娜他们一行人走过来,没有孩子注意到他们。  温娜恍惚觉得这里像一个小人国,每个人都煞有介事尽心尽力地忙乎着,这种情景是温娜在幼儿园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行人顺着长廊转向了楼房西面的场地,这里是楼和楼相隔的地方,全部被做成了沙坑,沙坑很大,边缘种着竹子,看上去很有情调。沙坑的对面,有专门放沙坑工具的架子,专门为孩子们在沙坑玩耍安装的水龙头,旁边有提水的小桶,墙上还有供孩子们涂鸦的毛玻璃板。  进入室内,更是让温娜觉得就像进到了自己的家,环境朴实而温暖,美而不虚,像真实的生活。一个柜子,一张桌子,一个过道的门,看上去自然却又是精心配置、精心选择的,整个楼体墙面是那种杏油黄的颜色,既不甜腻,又很舒服。  家长们参观了两个教室,教室里有里外间,里间原先是用来做卧室的,可能是认为孩子们的活动空间不够,用来睡觉的小床就被摞了起来,用屏风隔开,空间就大了。两个房间都被布置成各个工作区域,用一些小木架子隔开,每个工作区域似乎又连接在一起,既舒适、美观、丰富,又像学校又有家味。温娜想如果自己以前的公司的办公区也弄成这样,员工可能不会那么愁上班了吧。  教室里有七八个被称为功能区的区域,温娜看到在厨艺区里放着很多真的碗盆,有一张桌子,孩子们可以在上面操作。每个教室还有一个像家里厨房一样大的地方,用来放孩子们厨艺要用的材料,有菜、米、面、豆子等等。阅览区铺着很舒服的地毯,四周放着棉垫,上面摆着书。据说这里并不是要孩子们读书,而是让他们休息的区域。当孩子跟其他人在一起呆的时间太长,需要安静时就可以来到这里,或者在其他区域玩耍得有些累的时候也可以来到这里。孩子们可以坐在那里,随意拿起一本书翻翻,既得到了身体上的放松,又得到了心理上的休整。  教室里还布置着手工区、文化区、娃娃家,还有大型积木的搭建区、综合材料的游戏区,总之教室里准备的所有的工作材料都是供孩子们自由选择和自由玩耍的,而且都跟人类的生活有关。  据说他们是将人类基本生活的内容微缩起来形成这样一个一个的工作区,当孩子拿到这些工作材料工作之后,他们所获得的能力就是为将来生活打下基础的,也就是说他们获得的能力是朝向生存的方向发展的。这里还有一个供四岁以上的孩子训练数理逻辑的教室,数理逻辑也是孩子们将来的基本生活内涵,所以这所幼儿园采纳一个国外的教育理念设置了数理逻辑的内容。他们认为,孩子童年的时候,所获得的心智结构,用来帮助他们处理在今后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如果六岁之前,他们获得的心智结构是单一的,不够丰富,那他们将来在生存中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是单一的,他们的生存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参观各具特色的幼儿园(11)  这个园也有非常像样的美术工作室,还有一个很大的音乐舞蹈厅,外面是一个艺术走廊,那里悬挂着孩子们的作品。这个园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既丰富又有序,每个角落都体现着办园人为孩子的考虑和对孩子的关怀。  园里的课程安排是按季节进行的,他们认为他们所面对的孩子是一个本市固定的特色群体,孩子父母的生活和父母所受的教育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所以根据他们所面对的孩子的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设计了这样的教育。这是一种有内容结构的设计,并不是一直让孩子在幼儿园的三年里从头到尾都完全自由工作。  他们说:春季万物复苏,大地散发着春天强劲的生机,老师和孩子一起要做农业土木建筑、木工和沙坑水利这样的工作,孩子可以全天在户外接受春天阳光的照射,接受万物生机的滋养,去完成跟泥土和自然有生命的物质互动的工作。  到了夏季,天热了,他们就将春季工作中某个孩子所经历过的,孩子们都感兴趣的内容拿出来,经老师组织讨论,进行深入系统的设计,然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按照这个系统完成某一个事物整个领域的深入探索。如:由水到整个水的领域,再与水相关的内容,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他们叫做生成课程。夏季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将零散的经验组织在一个系统中的工作习惯。  秋季,他们会将夏季生成课中的某一个点,拿出来进行呈现,做出某一个可实现的和可使用的大型作品,比如大型搭建,在这个工作中,园里只提供简单的工作材料,其他东西要孩子自己去寻找,如搭一个房子,或者迷宫,有的班会造一个狗窝,有的班会造一个农家茅屋。  冬季是孩子们自由工作的时间,教室里提供的工作材料与四季的经验都是相关的,孩子们利用这些工作材料自由地工作,可以针对四季获得的信息和经验整合成为自己的知识系统和经验系统,他们叫做整理自己的时间。  在整个冬季的自由工作中,老师不会随便干涉孩子,只有当孩子要求老师帮助的时候,或者老师看到哪个孩子必须要老师帮助的时候才会帮助他们。老师做的事情就是为孩子提供玩具,也就是工作材料。  带领参观的老师说,他们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基于对好几个世界优秀幼儿教育理念的了解及实践之后,并且对他们所在的这个城市的特定人群生活和文化分析之后,还有这群孩子将来所承担的生活任务的分析之后,为孩子们量身设计的教育。  这个园的孩子是混龄的,设有学前班来解决从小玩到大的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这个幼儿园对家长也是有要求的,要求他们不断地学习,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来帮助孩子。  参观完这所幼儿园,温娜回到家里,心情又变得复杂起来。参观各具特色的幼儿园(12)  她发现一个园的教育怎样并不仅在于一个成熟的老师和模仿来的环境,而在于这个教育有没有一个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改造自己的教育,并且有设计和实施能力的教育团队。  睡了一觉起来,温娜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很乱,摆在面前的也就三个选择,参观的那所国际幼儿园,还有小区里的梦幻一样的家庭幼儿园,还有这所以季节划分课程的幼儿园。  温娜跟老公坐下来拿了一张纸,把可选的三所幼儿园的条件都写出来,然后跟老公比较。在温娜的心里,由于对孩子的不舍和心疼,其实温娜觉得先上小区里的家庭幼儿园,等孩子长大了一点,再选择大一点的幼儿园比较好,那所国际园肯定选不起,但这所有大沙坑的幼儿园,也是自己很愿意选的。于是温娜一边在那所大幼儿园报名排队,一边准备等孩子两岁零六个月的时候先将孩子放到自己考察过的小幼儿园,好在这个小幼儿园和有大沙坑的幼儿园不远。  幼儿园总算是确定下来,温娜要将现在的房子租出去,到那边再租个房子,暂时搬家到离幼儿园比较近的地方。这个决定仍然是让老公很为难,自己精心建造的小家还没住几年,就要租给别人,又要搬家住别人的房子,想想真不舒服,但也没有别的好办法。  在自己家附近的这所私立幼儿园,温娜是无论如何不想让孩子去上的,因为温娜每天早晨都能听到园长用很大的喇叭朝着孩子们喊话,教育孩子们热爱祖国,给国旗敬礼。有一段时间,老师上课的声音也会通过扬声器传到小区里。孩子们每天出来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即使是出来了,不是一起做体操,就是排着队玩一会滑梯,旁边有老师监督着。  对于温娜舍近求远的想法,老公极力反对,温娜准备慢慢地做老公的工作。  造成孩子将来的学习能力和大脑的思考能力都固化在童年的幼稚模式中,而且过多的脑力活动的开发,影响了孩子内脏和身体的发展。在考察幼儿园时,只要用心灵感受一下,那个幼儿园环境中所设置的内容是不是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着想,孩子的状态是活跃放松的,还是紧张古板的,表演的,就能看出这个幼儿园是一个可以送孩子去的幼儿园,还是一个不可以送孩子去的幼儿园。当然,一切还在于家长自己的需求,无论家长需求是什么,经过人类几百年对人类发展的研究确定,儿童时期是一个展开人类自然特质的时期,幼儿教育最好给孩子可以舒展的平台,而不是被禁锢。  为孩子选择幼儿园,不是选品牌衣服,选错了大不了浪费一点钱,为孩子选了一个不好的幼儿园,毁掉的是孩子的健康心理和一生用来获得良好生活的人格基础,所以家长不可盲从,一定要下工夫去参观和考察。
已有人参与投票
分享到:全部回帖沙发孩子必须要上幼儿园吗(1)  之前,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很早就为孩子上幼儿园的事而焦虑时,温娜还曾笑过他们,现在她做的比那些朋友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考察了那么多的幼儿园,读了那么多有关儿童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的文章之后,她的内心多了许多的纠结。现在自己的观点跟老公的观点又产生了严重的冲突,真是四面楚歌,有时候她感到似乎是自己一个人在捍卫着孩子的幸福和健康发展。  想起这些,温娜就对老公产生了些许的怨气,为什么他只考虑到自己工作的方便,考虑到自己的感受,不考虑他们的孩子。温娜认为成人是成熟的,成人有力量抗拒不愉快和不舒服,成人也能够对遇到的困难和不愉快进行分析和改良,但是孩子不能。所以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考虑怎么样去保护孩子,而不是只考虑自己。  温娜决心好好做老公的思想工作,最后促成把家搬到离那两所想上的幼儿园近一点的地方。其实,老公不想搬家也是可以理解的。他每天早出晚归,工作极其繁忙,搬家之后,上班要开车走一小时的路,而且那个社区是北京出了名的堵车小区。如果想要按时到单位,必须要在早晨六点钟起床,才能保证不会被堵在路上。这样老公七点半就到单位,而单位九点钟才上班。如果按照合适的时间七点半出门,马路上已经开始拥堵,如果八点出门,就肯定会迟到。现在老公是养家糊口的人,就是没有搬家,看到老公每天回家疲惫的样子,她也于心不忍,如果再为了孩子上幼儿园搬家,又在他不情愿的情况下,她甚至觉得老公有点可怜。一边是老公,一边是女儿,权衡之后,温娜痛下决心,还是让老公吃点苦吧。  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老公每天一进门,温娜就使出各种招数来劝说老公。有一天老公非常生气,甚至摔门而出。温娜在家里哭了很久,把孩子也吓坏了,孩子一个劲地拿着纸巾给妈妈擦眼泪,甚至还伸出小手抱着妈妈的头,像妈妈哄她那样安慰妈妈。这更使温娜觉得一定要给孩子选一个让自己放心的幼儿园。  温娜睡了一觉醒来,看着身边熟睡的老公,心里又想,难道自己的孩子必须要上幼儿园吗?从古到今,人类不乏学者精英和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那时也没有什么幼儿园。幼儿园是什么时候出来的产物,难道孩子不上幼儿园真的无法成长和发展吗?有没有可能不让孩子去上幼儿园,想到这里,温娜自己也悄悄地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个想法显然太不现实了。   温娜又上亲子论坛,想看看其他妈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孩子必须要上幼儿园吗(2)  有一个帖子说:“现在,我正处在犹豫中。总觉得独生孩子一个人太孤独,想让孩子多跟其他人接触。但上周看了一个私立的双语幼儿园,至少在我去的时候他们都在上课(托班),所有的孩子都规规矩矩坐成一排,前面有个老师拿着五颜六色的圆环在问他们是什么颜色。有的孩子回答,有的孩子沉默。看了一圈(托班、小班、大班)下来没见一个面带笑容的小孩,除了我身边那兴奋不已的儿子。可问了问周围其他的人,说幼儿园都是这样。”  还有一个妈妈这样说:“俺家宝宝加起来上了有一个星期的幼儿园了,死活不想上,现在一听说要上幼儿园,就好像要打针一样大哭。勉强送过去,也是大哭着看我走,在幼儿园里就像个小傻子一样发呆。接的时候就像受了多大委屈,见到有人接就哭。早晨起来不吃饭,不洗脸,总是说困了想睡觉。真是烦死我了!!!是不是要随她去啊,什么时候想上了,再让她去?我想让宝宝在家玩,不上幼儿园了。”  有个小城市的妈妈说:“我们也大概七八个月起就去上早教中心的亲子班。但我总觉得早教中心只学到了一些教育理念的形,而没有学到神。女儿到了28个月后,我开始给她找幼儿园。考察了家附近的幼儿园,无论收费高低,都是传统的幼儿园。我选择了一家公办的。女儿一开始进去的时候一点都没哭。可是幼儿园的老师非常的严厉,对‘不听话’的孩子用很多威胁的办法,比如说,要让警察抓走、关黑屋子之类的。而且老师和家长基本没有主动沟通……后来又去考察了其他的幼儿园,管教的方式基本也差不多。我不是全职妈妈,但是我和我老公的工作时间有点互补,一个星期大概有一两个白天大家都上班。我现在的想法是宝宝不要上幼儿园。因为感觉在幼儿园受到的心理伤害太大。想自己和老公了解一下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自己带孩子。到上大班的年纪再送幼儿园。防止和其他小朋友脱节。大家觉得可行吗?顺便插一个话题,附近有一家幼儿园举行吃饭比赛,哪位孩子吃得最快,可以拿一份大奖,我们小区里有一位孩子最终摘冠,他的妈妈还异常得意地说:‘我家那个孩子以前吃饭那叫个慢,现在好了,每天吃饭的速度比我还快。’我听了以后总感到很别扭,我就不知道养成快速吃饭甚至囫囵吞枣的习惯有什么好,长大以后他的胃能好到哪里去,凡事都应有个度,吃饭更是如此,吃饭过快或过慢都不好。”  亲子论坛上的妈妈们还分析了在家带孩子的优势。  第一优势,也是最大优势,在家里可以进行科学饮食。尤其是对那些身体比较弱的孩子,因为不适应幼儿园里的饮食环境造成心理压抑和身体免疫力下降。这样的孩子至少可以不上小班,等孩子身体强壮些再直接上中班。孩子必须要上幼儿园吗(3)  第二优势,可以自由安排时间,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波动状况,杜绝了幼儿园某些不良事件带来的心理影响。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和承受程度不同,许多幼儿园在对待和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仅仅从管理方便和控制管理成本的角度考虑而使用一刀切的管理方法。但一刀切的管理方法往往使很多孩子承受了莫大的心理压力,比如有些孩子拉尿拉到裤子上都不敢说,还不到喝水的时间渴了想喝水却不敢讲。  但如果选择不上幼儿园也会有一些很明显的不足之处。  第一不足,培养自主独立性的环境有所欠缺。在家里没有小朋友们互相竞争的环境,再加上父母的宠爱,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孩子自主独立性的快速养成。  第二不足,缺乏团体活动和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氛围。由于在幼儿园里许多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唱歌跳舞,一起运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氛围,在家里辅导由于没有这样的环境,加上家长不注意创造类似的环境让孩子去体验,对孩子不仅是一个遗憾,更是少了一个学习的通道。  第三不足,缺乏和同龄人交流的环境。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孩子从小就跟大人成天呆在一起,结果造成孩子只会跟成人沟通不会跟同龄人互动。而成人的活动和创造力总是有限的,不足以影响到孩子,使孩子获得丰富的学习机会。  温娜一向觉得如果幼儿园老师对孩子不好,让孩子3年都生活在压抑中,还不如让老人带。其实孩子那么容易宠坏吗?孩子受父母影响是最大的,任何人都无法取代。即使刚开始有点“被宠坏了”,但最终还是以父母为楷模的。但转念一想,自己的童年和孩子的成长环境毕竟是不同的。  看来,上不上幼儿园是妈妈们最纠结的问题,她们恨不能让宝宝一直在自己身边长大,但事实上肯定是不可能的,在选择上不上幼儿园的问题上有人总结了几点建议。  第一,如果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开心不开心,有没有伙伴玩,离开妈妈会不会觉得没有安全感,被老师批评时心里会怎么想。只有通过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帮助孩子排解痛苦,放大在幼儿园获得的快乐,才能让孩子开心地上幼儿园。很多妈妈在对孩子共情中,寄托了一种超出孩子能承受的东西,并不是理解孩子,而是过多地掺杂了成人自己的主观感受。  第二,如果决定不送去幼儿园,而是家长自己带孩子,则需要评估一下家长的能力,孩子周围有没有同伴,是否能让孩子与外界有足够的接触,是否能让孩子在心智、社交等各方面都茁壮成长。最重要的是,家庭的教育环境是不是宽松自由得能帮助孩子获得提升。还要注意和孩子保持距离,不要让孩子的心情牵制自己。要给孩子提供的是帮助,而不是让孩子成为全家的主导。孩子必须要上幼儿园吗(4)  第三,父母有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并愿意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相关技术。  温娜看了这些,觉得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了。她也在网上看了一些不上幼儿园的孩子的情况。  有个妈妈说的案例就很有代表性。  说起来,我儿子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小朋友一起玩,其次就是老人使劲塞吃的给他,唯恐不胖。  头一个问题没法解决,天冷了,我又没时间,儿子和小朋友玩的时候,需要预热一下才能表现出真实的他来,要不他的行为就让人头疼,现在被打了知道不能随便还手,但会找奶奶和妈妈号啕大哭。  第二个问题更头疼,吃饭不规律导致胃肠不好,我在家里要给他吃补脾益肠的药。跟婆婆提过,在孩子吃饱之后不要反复说“最后一口、最后一口”。本来儿子吃饱了多一口都不要,可现在经常嘴里含着饭,到处玩,奶奶在后面抓到时机就又喂他两口。对于不让儿子吃太多的问题,婆婆家所有人包括老公对我都颇有微词,而我舅他们又反复告诫我不要让我儿子吃得太胖,对他不好。到底多胖是个限度,胖了有什么不好,能带来什么不好的后果,特别对他成人后有什么影响,也没有准确的分析和数据,所以无法说服公婆。  还有就是运动量不足,儿子上了一个月幼儿园,小腿的肉结结实实的,结果现在不上了,肉是松的。  成人还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影响孩子的判断。我婆家善于打造孝顺父母和孝顺长辈。孝顺不是一件坏事,可是一些如养儿防老之类太功利的东西,会让他们做一些很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事情,而且主观上给了孩子一个观念,孩子认为这就是对的,这么做奶奶爷爷会高兴,他不再按他自己的想法去说话做事,更多的时候说,我听话,我乖,我不做什么什么,爷爷喜欢我等等这样的话,好多父母也爱听孩子这么跟自己说话,非常有成就感,觉得孩子懂事,可我觉得不太好。  有关研究表明,送孩子上幼儿园,能使孩子在行为习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智力开发特别是交往能力与技巧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如果不去幼儿园只在家庭中度过幼儿期,这些方面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如果有条件,应当送孩子去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孩子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第一次将自己融入小社会中,这是家庭给不了的。  的确,孩子不一定非要上幼儿园,但是孩子迟早是集体的、社会的。家是社会化的第一步,那第二步、第三步呢?如果孩子需要,你得转身离开,是否能做到?& 孩子必须要上幼儿园吗(5)  温娜觉得网络真是个好的交流平台,可以坐在家里就看到那么多人的见解,很受益。她又去听了一个幼儿园园长的讲座。那次正好讲幼儿园每个不同的阶段对孩子不同的帮助,其中有关于孩子到底要不要上幼儿园的内容,那位园长当时放了一段录像。  园长边放录像边讲解:  “这个录像中展示了两种生活状态。第一种生活,一群在非洲原始部落里的土著生活,他们家族几十口人世代生活在一起,家里有很多孩子,差不多就是一个混龄班了。但是他们只有一间茅草房。到了夜晚,大人孩子头朝外脚朝里成一个圆圈睡觉。他们不种植也不养殖,日常生活是依赖从大自然中获取的自然食物,这些食物完全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孩子从小就跟大人在一起,学习大人的生存技能……  “大人对孩子的教育用的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就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孩子们很爱学习,很专心,父母从来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指责孩子,更不会为孩子将来的生存使孩子从小就不知道什么是幸福……  “孩子们都很顺从,很快乐,他们在一起创造出许多好玩的游戏来娱乐自己,他们很早就参与到成人的家庭劳动中去,从来不觉得他们做的工作是为家庭在付出或者在给别人干……  “孩子们不会在不该离开父母的时候离开父母……  “成人之间没有战争和冲突,没有人吵架,更没人打架。所以孩子从来不会对别人使用暴力。他们世世代代这样生活着,他们在地球上存在的历史比任何一个文明世界的人都要长……  “第二种生活,在离这些土著居住地六百千米的地方有个很大的现代化城市,那里的人每天早晨天一亮就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发明了代替走路的工具。这些工具每月要花很多钱去保养,所以要挣更多钱。为了使这些车都能安全地在路上走,避免互相碰在一起,人们又发明了交通法规,这些法规很繁杂,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学会。人们为了弥补每天工作和离开家所造成的不舒服,必须得再多挣点钱好让生活舒服一点。这样人们必须多增加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快一点,再快一点。为了快,人们发明了各种机器,为了能很好地适应这些机器和跟它们相适应的工作,人们必须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到一个叫学校的地方学习几十年,以适应将来的生活……”孩子必须要上幼儿园吗(6)& && &这种文明生活对孩子成长不利,为了养好孩子,有很多妈妈不惜放弃自己的社会角色回家带孩子。这本是很好的计划,孩子就需要家长专门照顾他们到六岁,他们上了小学,家长也可以去做一点事了。但我们发现,这又出现了另一种状态。  “这些回家带孩子的年轻妈妈,在失去了那么多之后,觉得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这个回报就是自己带的孩子一定要非常优秀。由于没有经验,而她们的长辈传承给她们的方法已经不适合于现在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她们感到很迷茫,迷茫带来焦虑,焦虑又造成很多问题,然后折磨家人,尤其折磨她们的丈夫,造成不良的家庭氛围。不良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会特别黏妈妈,胆小、身体虚弱、容易过敏……  “这样的妈妈因为专门在家带孩子,担心带不好对不起老公,担心老公对她们不满。她们把这种担心投射到孩子身上,就特别注意孩子身上的不足,结果发现孩子的不足之处越来越多,最后孩子的优良品质谁都能看到,唯独她们看不到。她们为此痛不欲生,每天生活在对自己不满对孩子不满的情绪中。  “这样的妈妈还会想尽办法下尽功夫,觉得这样才对得起所有的人,也对得起孩子,于是她们会尽可能地赶教育的时髦,学到什么就在孩子身上试,几天闪卡、几天回归大自然、几天歌谣、几天珠心算、几天钢琴、几天经典诵读……孩子很小时还能顺从家长的要求把学到的东西卖力地在别人面前表演一下,因为这会使妈妈无限自豪。等孩子大一点就发现会造成一些问题。如孩子给别人表演,如果没有得到表扬,就会很失落,他们会制造各种事端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不会沉下心来深入探索一个领域,也不会花精力把一件难做的事做好。到了五六岁,由于他们的技能不再跟他们的年龄相匹配,不再能引起别人的惊叹,从小太多知识的灌输,意志力和执行力练习的缺乏,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社会任务,他们发现自己不如别人,于是就开始找别人的毛病,放大和夸耀自己的一点点成功。这个时候再改造这些对孩子不利的毛病就很难了……”  这位园长边讲边评论:“孩子们的父母每天在同一时间做着同样的事,在人口和车辆密集的人群中穿梭。因为生存竞争的激烈,有人会为得到一点小利给别人造成巨大的痛苦和麻烦。由于这样的伤害,人们对自己的同类越来越不信任。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他们的情绪常常很不好,他们需要发泄他们不良的情绪,但他们不能对老板、同事和路人发泄,只能对他们感觉最安全的家人发泄,家人之间的感情因此被破坏。当家人都不再相爱了,他们就更加痛苦。如果孩子的父母都是这样的情况,那他们的孩子将会怎样看待这个世界?孩子怎样能够获得安全感?没有安全感他们就不能心情宁静地去发展自己……”  这位园长还说:“我们的确发现大多数职业妈妈的孩子比全职妈妈的孩子更有力量,心理上更健康一些。孩子必须要上幼儿园吗(7)  “有更多的妈妈选择在法定的产假休完了就去上班,这时孩子大约四五个月,很容易与其他人建立依恋关系,所以找老人或者保姆来带孩子理论上是可以的。这种情况的妈妈,没有失去自己的社会角色,没有把自己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付诸东流,所以在这方面也没什么问题。”  园长还提醒在场的家长:“有两方面是职业妈妈需要注意克服的。首先,总感觉对孩子有愧疚,回家后拼命补偿,使孩子觉得妈妈回来就是幸福回来了。一回家就把孩子揽在怀里,满足孩子一切要求,不去引领孩子进入有建设性的两人生活。造成孩子每天一直等待着和妈妈相聚的时刻。其次,没有培训好带孩子的人,造成他们用非常糟糕的方式对待孩子。”  园长建议如果不能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不能组织一些家长把孩子集中在一起,还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比较好一些。  温娜觉得这个园长的话很有道理,但她无法联合小区里的爷爷奶奶和阿姨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如果能让他们把孩子放在自己家里,不等于自己也办了小幼儿园了吗?自己对幼儿教育一知半解,如果真办家庭幼儿园,还真的不那么有信心。如果其他孩子的家长和自己的养育观念不一致,恐怕也不会同意她的做法。她如何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再加上家如果变成了幼儿园,每天几个孩子和大人在自己的家里,老公回来,连个安静休息的地方也没有了,几年下来,自己的家恐怕得散伙。  温娜决定还是选择送孩子去幼儿园,用那位园长的话说:“幼儿园是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而家庭是一个缺乏准备的环境。幼儿园除了为孩子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之外,还准备了丰富的社会条件,让孩子从小就能够与各种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的孩子在一起,建立与别人深入交往的信心,送幼儿园是值得的。”  温娜还从一个教育网站上看到,有专家认为,如果等孩子长到六岁之后,还没有深入地与其他孩子交往过,那么在今后的日子里,这个孩子很难再产生对他人深入交往的行为,并极有可能躲避他人、躲避群体,即使是想交往,由于缺乏技能,也容易受到挫折。受到挫折后,又会很快放弃这种交往的努力。但在两三岁的时候,孩子会去交往,即使失败了,他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找同伴。  了解到这些,温娜觉得幼儿教育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以前那种以为幼儿园就是看好孩子的想法真的太肤浅了。温娜了解得越多越觉得自己以前太无知,越觉得自己为小西上幼儿园所做的搬家决定是对的。入园前要为孩子准备什么(1)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温娜的死缠烂打之下,老公终于同意搬家,但他扬言不再管孩子的事情,由温娜自己做决定,以后孩子的好坏他也不管。温娜虽然伤心,但老公同意搬家已经赢了第一步,她相信他只是一时赌气,到时候一定会管的。  温娜跟那所家庭幼儿园办好了入园前的手续,随后找房子收拾东西,折腾了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新家所在的地方是一个纯生活的社区,马路上的车不是很多,相对人口也比较单纯一些,都是一些当地居民,生活也还方便。  小西对陌生的环境有些不适应,每天无数次喊着要回自己的家,尽管家具搬过来以后,温娜尽量按原来家的位置摆放,但房子格局不一样,看上去还是不像自己的家。她反复告诉女儿这就是自己的新家,但是到了晚上女儿还是闹着要回自己的家。  温娜打算等孩子适应了新家以后,再带她去幼儿园,小幼儿园也是在一个家属房里,温娜担心孩子会不会以为幼儿园又是一个新家,如果小西对新家还没适应,再去幼儿园那样一个更加陌生的环境和一些陌生人在一起,可能更加不适应。  不管怎样,把幼小的女儿放在一个类似于家庭的环境里,总比放在一个类似于学校的环境里温和一点,等女儿长大一点,再送到一个类似于学校的幼儿园,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陌生而感觉痛苦了。  温娜跟这所小幼儿园的主办人约好,让女儿适应一个月的新家再入园。同时,为了让女儿提前熟悉一下幼儿园,她每天早晨用小车推着小西到那所小幼儿园的小区里,母女俩站在远处看其他的家长送他们宝宝入园,一边看一边跟小西说:“那是幼儿园,过几天你也要去那里上幼儿园。”  当她这样说的时候,小西一脸迷茫,根本没有看那所幼儿园。温娜不知道这样是否有用,这里的幼儿园有亲子班,允许将要入园的孩子周六周日和妈妈一起来熟悉环境。  有时候温娜带着小西看完幼儿园往回走的时候,一想到有一天把女儿留在那里,自己一个人回家,心里就难过。她无法想象两年多来第一次把孩子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和陌生人在一起的感觉。她想象离开后女儿伸着小手悲痛欲绝的样子,她的眼泪就流出来了。有时候她想不通,人类为什么要过这样的日子,为什么不能像动物那样一直带着他们的幼崽长大,一生都在一起。入园前要为孩子准备什么(2)  想归想,小西不可能不上幼儿园,现在家也搬来了,只有硬着心肠渡过这一关。  她看到一些文章介绍,如果在这种时候父母内心特别不愉快,特别忧伤,这种信息会传递给孩子,孩子就会把自己面对的事情跟这种忧伤的情绪配对,如果是这样,就等于孩子的父母为孩子准备了忧伤、恐惧和担心。这些不良情绪,当遇到父母跟孩子分离的时候,起到的作用便是孩子更加忧伤和恐惧。如果父母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是放松快乐的情绪,孩子入园时就没有严重的负面情绪来加重自己对离别的感受。  温娜带着小西上了四次亲子班,在这四次活动中女儿并没有接纳老师,虽然老师引导小西做事情,她也会做,但她没有回答过老师的问题。当老师笑着和她说话的时候,她总是呆呆地看着老师,大部分问题都是温娜代女儿回答了。老师几次告诉温娜:“请你不要代孩子回答问题。”但当小西不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温娜就感觉很丢脸。每当这时,她就觉得必须要送孩子进幼儿园,至少小西不会像现在这样那么不懂礼貌,不爱学习吧。  和那个有大沙坑的幼儿园相比,这所幼儿园的玩具少得可怜,当温娜问这里的老师时,老师说:“玩具放得多了不好,那样会造成孩子不能深入玩耍,我们故意在教室里放很少的玩具,好保护孩子的创造和想象。”对于这种说法,温娜不置可否。  周一到周五温娜开始和小西一起玩上幼儿园的游戏。温娜拿着自己家里的小绒毛熊,让小熊背着小羊,到了幼儿园门口,小熊把小羊送给幼儿园的长颈鹿老师,让小羊跟小熊妈再见。做到这里她独自笑起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很久没用开机黑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