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酸碱溶液的酸碱性教案常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88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酸碱溶液浓度的标定
下载积分:300
内容提示:酸碱溶液浓度的标定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0|
上传日期: 11:38:5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酸碱溶液浓度的标定
关注微信公众号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1—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问题详情
盐酸、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酸碱。(1)盐酸溶液中阳离子符号是____,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写一种)。(2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盐酸、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酸碱。(1)盐酸溶液中阳离子符号是____,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写一种)。(2)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当滴入稀盐酸至完全中和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取少量中和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现象是____。(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含____HCl7.3g____的稀盐酸可中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2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市今年出现了近几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A.可吸入颗粒物&&&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3科学家发现由C60制取的化合物M有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厦大化学家制得了C50,它与C60都是单质B.某物质含有C50分子和C60分子,该物质是化合物C.由C60制取化合物M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D.C60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化合反应4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每天只需0.4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你被选中为
扫一扫-免费查看答案!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提示:请截图保存您的账号信息,以方便日后登录使用。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图文】酸碱溶液的配置与标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酸碱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知识点 & “方海同学在学习“常见的碱”时,提出如下问...”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方海同学在学习“常见的碱”时,提出如下问题:①检验少量二氧化碳为什么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②实验时吸收较多的CO2为什么一般用NaOH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查阅资料】a.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17g;b.熟石灰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实验探究】在教师指导下,方海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探究一、关于二氧化碳的检验Ⅰ.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NaOH或Ca(OH)2溶液(如下图),在甲、乙中分别通入少量CO2.Ⅱ.在实验后的乙和丙两种澄清溶液中,分别滴入足量稀盐酸(如下图).回答问题:(1)Ⅰ中甲、乙二支试管的现象分别是&.(2)Ⅱ中乙试管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丙试管实验的目的是 &.【得出结论】检验少量CO2一般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探究二、关于二氧化碳的吸收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实验现象】甲试管:液面上升最少;乙试管:液面上升较甲略高;丙试管:倒吸接近完全,仅在管底留有一小气泡.(3)小刚认为,可直接配制10%的石灰水代替甲中0.17%的石灰水,与丙进行对比实验.你同意小刚的观点吗?答: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4)比较乙、丙中进入试管内液体体积,得出的结论是 &.【得出结论】实验时吸收CO2选用较浓的NaOH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的理由是 &.【实验拓展】为了直观地观察到CO2与NaOH反应后的现象,再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1-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方海同学在学习“常见的碱”时,提出如下问题:①检验少量二氧化碳为什么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②实验时吸收较多的CO2为什么一般用NaOH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查阅资料】a.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CO2与石灰水作用有明显实验现象,与NaOH作用无明显现象.故填:甲试管产生白色沉淀(或变浑浊),乙试管无明显现象(2)乙试管中首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有气体放出,丙试管中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而乙试管中有气体放出,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故填:Na2CO3+2HCl═2NaCl+CO2↑+H2O、用作乙试管的对比实验,证明乙试管中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3)因为Ca(OH)2的溶解度很小,所形成的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很小不能直接配制10%的石灰水.故填:不同意;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是0.17g,无法配制出10%的石灰水(4)因为NaOH易溶于水,溶解得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吸收CO2能力就越强,Ca(OH)2的溶解度很小,溶解得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小,吸收CO2能力就越强弱;故填: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吸收CO2能力越强、吸收时要尽量除尽CO2,NaOH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浓度大,吸收量多,效益高,而Ca(OH)2微溶,用它来吸收CO2要配大量溶液[实验拓展]: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所吸收造成内部压强减小;故填:小气球逐渐胀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方海同学在学习“常见的碱”时,提出如下问题:①检验少量二氧化碳为什么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②实验时吸收较多的CO2为什么一般用NaOH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查阅资料】a.20℃时,熟石...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方海同学在学习“常见的碱”时,提出如下问题:①检验少量二氧化碳为什么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②实验时吸收较多的CO2为什么一般用NaOH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查阅资料】a.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主要考察你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H?O).如图所示:.常见的中和反应有: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Ca(OH)2+2HCl=CaCl2+2H2O、Ca(OH)2+H2SO4=CaSO4+2H2O、H2SO4+Ba(OH)2=BaSO4↓(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2H2O.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为例,如图所示:. 也就是,首先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使溶液成红色),再用胶头滴管慢慢地向其中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其中,酚酞试液的作用是根据酚酞的颜色逐渐变浅至消失,既可以说明中和反应的进行,也可以说明反应的完全;但是不可说明是否滴入过多的酸性溶液而使试液呈酸性(因为酚酞溶液无法使酸性溶液显色).其实,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在进行(或是否完全)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例如:1.用ph试纸来检测:一般在中和反应进行时,反应前后溶液的ph会变化.用pH来检测中和反应是否进行是最直接的方式. 2.用探测温度的方法:一般来说,中和反应都是放热的反应(但是放热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燃烧等).所以,可以通过探测溶液的温度是否升高,来推断中和反应的进行和完全. 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主要有如下四点: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还有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会生成有机酸,并且矿物的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呈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撒入土壤中,以中和其酸性.同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并且土壤中的钙离子增加后,能促使土壤胶体凝结,有利于形成团粒,还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钙元素.如图所示:. 2.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所以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适量的熟石灰来进行中和处理(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3.用于医药: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即胃液的ph值为0.9~1.5),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一些碱性药物,使碱与过多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例如,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片可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铝和水. 另外,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在患处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oH2O)的药水,来中和蚊虫分泌出的蚁酸,就可减轻痛痒. 4.调节溶液酸碱性:在科学实验时,经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碱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溶液pH的测定、化学反应时的能量变化、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物质的推断和鉴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来评价表达的正误,或者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对中和反应的定义及其操作过程(包括判断反应是否进行和完全)、有关的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前三个应用,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是,不能反过来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因为非金属氧化物与碱作用也能生成盐和水(如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的反应),可它就不是中和反应;还有酸与金属氧化物作用也能生成盐和水(如用稀盐酸出铁锈的反应),可它也不是中和反应.2.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只有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才是中和反应.3.在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由于酸和碱的溶液一般是无色,二者反应时的现象不明显,所以往往借助于一些试剂或仪器等(如酸碱指示剂、pH试纸、温度计等),来帮助我们判断反应是否进行或恰好完全.
与“方海同学在学习“常见的碱”时,提出如下问题:①检验少量二氧化碳为什么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②实验时吸收较多的CO2为什么一般用NaOH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查阅资料】a.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相似的题目:
[2014o揭阳o中考]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2NaOH+H2SO4═Na2SO4+2H2OCO2+2NaOH═Na2CO3+H2OFe+CuSO4═Cu+FeSO4
[2013o毕节o中考]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50g该盐酸滴入4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7.2%7.3%7.4%7.5%
[2013o衡阳o中考]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稀盐酸时,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氯化钙氧化钙氯化钠氧化钠
“方海同学在学习“常见的碱”时,提出如下问...”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大下u3o广安)某小组同学在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坐标图分析,该小组的同学分析合理的是(  )
2(20她3o佛山)如图是稀HCl和Na她H溶液反应她pH变化曲线图.以下说法正确她是(  )
3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选项&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A&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B&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C&锌粒&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D&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2(大下u3o广安)某小组同学在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坐标图分析,该小组的同学分析合理的是(  )
3以下是2013年我市实验操作的考查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目的】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实验原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有NaCl和HCl猜想三:有NaCl和NaOH&&&&&&&&&&&&猜想四:有NaCl、HCl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这个不合理的猜想应该是&&&&.【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AgNO3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AgNO3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Cl&溶液中有HCl&溶液中有HCl&【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方海同学在学习“常见的碱”时,提出如下问题:①检验少量二氧化碳为什么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②实验时吸收较多的CO2为什么一般用NaOH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查阅资料】a.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17g;b.熟石灰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实验探究】在教师指导下,方海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探究一、关于二氧化碳的检验Ⅰ.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NaOH或Ca(OH)2溶液(如下图),在甲、乙中分别通入少量CO2.Ⅱ.在实验后的乙和丙两种澄清溶液中,分别滴入足量稀盐酸(如下图).回答问题:(1)Ⅰ中甲、乙二支试管的现象分别是____.(2)Ⅱ中乙试管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设计丙试管实验的目的是____.【得出结论】检验少量CO2一般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探究二、关于二氧化碳的吸收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实验现象】甲试管:液面上升最少;乙试管:液面上升较甲略高;丙试管:倒吸接近完全,仅在管底留有一小气泡.(3)小刚认为,可直接配制10%的石灰水代替甲中0.17%的石灰水,与丙进行对比实验.你同意小刚的观点吗?答: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4)比较乙、丙中进入试管内液体体积,得出的结论是____.【得出结论】实验时吸收CO2选用较浓的NaOH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的理由是____.【实验拓展】为了直观地观察到CO2与NaOH反应后的现象,再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方海同学在学习“常见的碱”时,提出如下问题:①检验少量二氧化碳为什么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②实验时吸收较多的CO2为什么一般用NaOH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查阅资料】a.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17g;b.熟石灰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实验探究】在教师指导下,方海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探究一、关于二氧化碳的检验Ⅰ.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NaOH或Ca(OH)2溶液(如下图),在甲、乙中分别通入少量CO2.Ⅱ.在实验后的乙和丙两种澄清溶液中,分别滴入足量稀盐酸(如下图).回答问题:(1)Ⅰ中甲、乙二支试管的现象分别是____.(2)Ⅱ中乙试管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设计丙试管实验的目的是____.【得出结论】检验少量CO2一般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探究二、关于二氧化碳的吸收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实验现象】甲试管:液面上升最少;乙试管:液面上升较甲略高;丙试管:倒吸接近完全,仅在管底留有一小气泡.(3)小刚认为,可直接配制10%的石灰水代替甲中0.17%的石灰水,与丙进行对比实验.你同意小刚的观点吗?答: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4)比较乙、丙中进入试管内液体体积,得出的结论是____.【得出结论】实验时吸收CO2选用较浓的NaOH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的理由是____.【实验拓展】为了直观地观察到CO2与NaOH反应后的现象,再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酸碱混合溶液ph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