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7年工学考研国家线线什么时候公布?

2018考研国家线时间公布 国家线出来后考生需要关注什么 | 北晚新视觉2018考研国家线最新消息:或下午公布
  2018考研国家线最新消息:或下午公布
&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公布复试通知,说食品与器械专业“初试成绩按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国家线总分降10分、单科线各降5分进行通知”。注意,此校使用的是国家线。照同时也说明,国家线基本都已下发到了各学校研招办,据某校研招办老师透露,日下午公布国家线。
  2018经济学门类考研国家线预测:有5分的小幅度调整
  一、什么是国家线(A类、B类)
  在考研国家线的划分中,A类和B类是根据所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和位置差异划分的(2012年之前划分为A、B、C三类,之后为A、B两类)。
  二、国家线和学校分数线的区别及公布时间
  国家线即全国硕士研究生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是基础分数线。学校分数线是各招生单位在国家线的基础上,根据本校有关专业生源余缺确定的复试资格线,一般学校直接采用了国家线。
  2018经济学门类国家线预测
  1、考题难度。所以从试题难度上看,分数线会下降。
  2、34所自主划线学校公布的复试线。在34所中,目前已公布的24所院校复试线中,包括北大、南开、浙大、复旦、武大等16所学校总分下降,平均下降10分;5所学校保持不变,仅有2所学校总分增加,所以国家线也会下降。
  2、考研人数。有限的教育资源面对如此庞大的考研群体,也是僧多粥少,有心无力的。
  所以,虽然试题难度增加,34所分数线降低,但也抵消不掉考研人口基数的庞大。国家线下降是趋势,但不会如2013年到2014年一样直接下降10分之多,5分的小幅度调整倒是很有可能。
  国家线公布后应做哪些准备
  目前国家线还未公布,但如果确定比去年的国家线高,就安心准备复试吧,如果报考34所院校的同学,发现学校线没过,但超过了去年的国家线,也应开始准备调剂事宜。如果在去年国家线下几分处徘徊,那也不要放弃,积极准备,相信你平时积攒的人品会在关键时刻爆发。
  2018年MBA考研复试:怎样联系导师
  1、打电话:主要是自我介绍,让导师有个初步的印象就好。建议考生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表明你此次通话的目的,也必须要注意礼貌用语,争取给导师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2、发邮件:通过这种方式,导师可以对考生有比较全面的把握。
  3、面对面交流:如果有机会和导师面对面的交流最好,这种方式直观、量大,表现的好可以大大的加分。
  4、前辈推荐:若你有幸有一个可以向导师推荐你的学长学姐,那么你的胜算就会又多一成。
  南方微信号:南方财富网
责任编辑:az
* 声明:本文章为网友上传文章,如果存在出处、来源错误,或内容侵权、失实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代表原媒体及作者观点,不代表比特网立场。
猜你感兴趣2018考研国家线什么时候公布|国家线公布时间_中公考研网
咨询电话:400-
您所在的位置:
2018考研国家线什么时候公布|国家线公布时间
来源:中公考研网&|&更新时间: 14:29:20
 2018考研复试交流群(进群领内部资料) & 
  2018考研成绩2月3日公布后,大家应该比较关心的就是考研国家线了,2018年考研国家线什么时候公布?中公考研小编整理了公布时间的相关信息。
  一、考研国家线规定
  考研国家线是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报考统考、MBA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亦是指考生口中所说的&考研国家分数线&、&全国考研分数线&、&考研国家分数线&、&考研国家线&、&国家复试分数线&、&国家分数线&、&考研国家复试基本分数线&&&。分为专业课、公共课两种,依据不同地区,分数线标准有所差异。考研国家线是考生能否进入研究生复试的重要依据,因此能否过线对于考生意义重大。
  考研国家线划分为A、B两类,A类分数线最高,其次是B类地区。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2~10分。
  二、历年国家线公布时间:
国家线公布时间
预计3月20日左右
  结合近年国家线公布时间及考研日期安排预测,国家线将在3月中旬公布。
  2018年考研国家线未公布之前,大家可先参考,一般相近两年变化不大。
  三、考研国家线趋势
  关于考研国家线的变化趋势,主要由以下三大因素决定:
  1、招生计划
  在各研招单位招生计划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国家线不会出现明显变化,这是很重要的一项原则。
  2、报考人数变化
  2018年全国考研人数共计238万人比2017年增长18%,因此分数线是存在上涨的可能性的。
  3、试题难易程度
  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整体难度趋于稳定,但数学难度略有上升。
  因此,今年预计国家线不考数学的专业可能会小幅上涨,考数学的专业国家线会小幅度下降。。
  温馨提示:
  2018年考研国家线对2018的考生们非常重要,请大家密切关注。2018年国家线未公布前,考生通过了解、各院校历年分数线等详细信息。对比近年分数情况,准备复试或者调剂;若是觉得可能不能进入复试,就早作准备,及早联系调剂:2018中心。
  以上是2018考研国家线什么时候公布|国家线公布时间的相关内容,更多院校及各省、市考研成绩查询入口请关注专题,该专题会针对每一个省份院校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及时公布,同时为大家提供、、、等相关内容,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为大家量身打造,助大家顺利进入理想院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王平平】
中公考研课堂
考研政治网络课堂
2019考研政治基础精讲班
2019考研政治全程精讲班
考研英语网络课堂
2019考研英语一全程班
2019考研英语二全程班
考研数学网络课堂
2019考研数学一全程班
2018考研数学二全程班
2019考研数学三全程班
全程联报课程
2019考研政治+英一全程联报协议班
2019考研政治+英二全程联报协议班
2019考研政治+英一+数一全程联报协议班
经济学考研网络课堂
2019考研经济学精品班(微观+宏观+政经)
2019考研经济学精品班(微观+宏观)
管理学考研网络课堂
2019考研管理学串讲班(罗宾斯)
2019考研管理学串讲班(周三多)
西医考研网络课堂
2019考研西医全科精品班
2019考研西医综合精品班
教育学考研网络课堂
2019考研教育学精品班
心理学考研网络课堂
2019考研心理学精品班
中医考研网络课堂
2019考研中医全科精品班
2019考研中医综合精品班
计算机考研网络课堂
2019考研计算机精品班
历史学考研网络课堂
2019考研历史学精品班
& 2019考研半年集训营
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我们已帮你制定好,专业的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心理管理,150天的拼搏换来一所理想的名校,获得你心仪的院校&
& 2019乐学周末面试班
中公考研研究院潜心研发攻克名校六大锦囊。锦囊一:M & UP专业院校定位体系;锦囊二:TOP教学体系;锦囊三:专业教研团队;锦囊&
考研实用工具
专业课题库
中公考研名师指导: 择校择专业 跨专业报考 1V1专业解答2018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及分数预测,你觉得会降分么?2018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及分数预测,你觉得会降分么?学霸炼成记百家号2018对于考研人来说,这个年是彻底过不好了,好不容易等来了分数,现在又要等国家线。那么今年国家线何时公布?分数会降吗?今天跟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国家线公布时间先来看一下历年考研的考试时间和国家线公布时间,如下图可以看出,从2014年开始考研的时间开始提前,而国家的公布时间也提前到3月中旬。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考研时间差不多都是12月25号前后,公布成绩的时间大概在3月中旬,因此推断今年国家线公布时间为3月15日。影响分数线的因素通常说来考研国家线的变化趋势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分别是:招生计划、报考人数、试题难度。1、招生计划考研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事情,每年各个高校的招生计划都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虽然近几年有扩招的趋势,有部分高校新设置了研究生招录点,但是总体报考人数也增加了,因此在招生计划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国家线也不会出现大的波动。2、报考人数2018考研今年报考人数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幅达18.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就人数增长来看,幅度略微增大,其实会导致分数略微增长的。3、试题难度今年数学普遍反映偏难,此外同2017年一样也存在非全日制招生的问题,虽然划定分数不会以个别科目难度为准,但是如果总体水平都比较低,那还是有降分的可能的。结论2018年报考人数增加,应届生和往届生都比去年增加,可见大家对于考研的热衷还在持续升温;录取院校增多和持续扩招看似招生数量增多,但是招生计划却比较稳定;每年考研录取率大概为30%。综合以上考虑,今年考研情况总体和17年类似,国家线含数学的科目可能不变或者微降,其他科目预计微涨或者不变。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以实际公布成绩为准,祝大家好运!喜欢大鹏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你还有什么建议和想法,欢迎评论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学霸炼成记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高考、考研、大学生活、校园趣事、教育政策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mba国家线预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