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rx1和rx1r区别可以换镜头么

索尼RX1试用:拥有单反级画质但价格太过昂贵
索尼RX1 ISO 5000样张100%局部细节当然,有一个小相机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公共场合轻松地拍照,而不是像一个怪人或是旅行者一样,手捧一个巨大丑陋的单反相机。所以,索尼RX1的出现的确让我在街拍时更享受,不失为一款拥有杀手级画质的扫街利器。对于一个街拍摄影师或是摄影记者来说,最难的部分便是克服自己的不安全感,这可能意味着你需要蹑手蹑脚进入一些危险的地方,或是通过一些方式,避免画面中出现违和的人或物。但不管怎样,一个大相机都无法在这些方面给你带来帮助。比如在治安状况堪忧的巴塞罗那,时时刻刻都要小心突如其来的抢劫犯,把一个昂贵的大相机挂在脖子上明显不是一个好选择,而RX1相对来说就不那么扎眼。索尼RX1样张索尼RX1样张当然,索尼RX1不能更换镜头,但等效焦距35mm、f/2.0的卡尔蔡司镜头,还是十分给力的,要知道35mm是所谓的黄金焦段,让你可以忽略不能更换镜头的局限性。这枚镜头的锐利的边缘画质令人印象深刻,即使你开到最大光圈,依然可以在放大后找到每一个细节。另外,它也没有任何的角落晕影或是色差(不过偶有紫边现象)。同时,图像的对比度不俗,画面充满活力,自然且层次分明的背景虚化效果也令人愉快。值得一提的是,镜头的手动光圈和对焦环的阻尼适中,手感十分紧准。你还可以在镜头侧下方看到一个对焦模式拨盘,可以方便地将相机调整为自动对焦、辅助对焦和全手动对焦模式。诚然,很多用户目前可能无法接受没有光学变焦或是不能更换镜头的相机,但如果你只需要一个高素质的定焦相机,索尼RX1无疑是极佳的选择。索尼RX1样张索尼RX1样张即使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镜头,但没有搭配好的图像传感器,都是无法获得高画质的。幸运的是,2400万像素的全画幅传感器是索尼RX1明亮的眼睛,它可以在ISO 6400下获得几乎没有噪点的画面,同时也可轻松应对混合照明的环境,比如你在一个喧闹的展会上拍照,就能发现RX1的强悍之处。细节的表现也是令人欣喜的,比如头发或是面料的拼接处都完全可见,即使在高ISO,柔和的降噪系统也以不损失细节为目的,带来均衡的画面表现。可以说,索尼RX1的画质已经不输佳能5D Mark III和尼康D800/D4这些体积巨大的专业单反相机了。索尼RX1样张索尼RX1样张总结:索尼RX1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摄影师相机索尼RX1并不是完美的:它的价格太贵、对焦镜头门槛高、自动对焦速度偏慢以及续航力不佳;但是,如果你不在乎价格并且准备接受定焦镜头的局限,它就变成了一个绝佳的摄影利器。它不适合初学者,而是一款出色的摄影师相机,你需要有能力驾驭它。不管怎样,索尼RX1都是紧凑型数码相机的一个全新形态,或许它难以普及,但至少是颇有勇气的创新。当然,或许更多用户都更为期待一个搭载全画幅传感器的NEX微单,索尼也在积极开发中,相信当它出现时,我们就能彻底抛弃那些硕大的数码单反了。索尼RX1来源:
[责任编辑:yangzhao]
还能输入140字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影像技术典范-全幅便携 SONY RX1 体验丨数字尾巴
RX1, 一台顶着太多光环相机,一台让人惊叹的技术之作。我在第一次拿到时,也不免惊叹,怎会有如此小巧的全画幅数码相机。纯黑的金属的机身,点缀着橙色的金属环,还有一个很小的蓝色标志,都透露着索尼为之倾注的心血…这也让佳能6D和尼康D600争夺的最小全幅单反的名号含金量骤降。这无疑是一个工业设计的巅峰之作,也是数码影像工业的尖端科技标杆。还有太多的光环和赞美,它也理所应当,但是,最为根源的问题,它是否是一个好相机呢?
大底便携相机
首先,在讲RX1之前我先简单提一下大底便携相机,大底便携相机目前并不存在很清楚的定义,但其大致有几个特点:1、不可换镜头2、传感器尺寸“较大”。这类相机所能带给我们的是小巧的机身和较为优秀的画质:
首先,它们的镜头是为机身量身定制,当然,也可能是机身为镜头量身打造(据说RX100就是先有镜头的),这样既保证了光学素质又能精确的控制体积。与此同时,因为有着完整的设计,所以在操控方面可以照顾得非常全面细腻。
其次,价格实惠,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胡扯,哪里便宜了?不少人都觉得大底便携相机的价格过贵,不如微单来得实惠。其实这样的看法是比较片面的,微单的套机固然便宜些,但是它所配备的套头的光学素质远没有大底便携相机的优秀。而如果你要为你的微单配备一个素质优秀的定焦的话,你的投入不会便宜。
就拿35mm这个焦段来说,M43的17mm1.8算是比较良心的,价格我搜了一下,取个均价3300元吧,顶级机身E-M5的价格为6300元左右,加起来大致是9900元。而索尼E卡口的24mm1.8均价大致算6000吧,即便是配备入门机身NEX-5r也要9000多元,而X100S的价格为8500元左右,X100仅为4700元左右。当然了,这不是说微单不如大底便携,而且我也不认为大底便携的市场能够达到微单的那种繁荣,但是它确实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要,特别是那些有主力系统,需要一台高素质高便携通勤备机的用户。
大尺寸传感器:起初大底一般来说是指APS-C以上,因为APS-C以下直接落到了1/1.7寸的尺寸,但现在的传感器尺寸已然多样化,M43、尼康CX也被纳入到大尺寸的行列。
▲富士X100
▲NIKON Coolpix A
关于大底便携相机最早是哪一台这个问题,我比较赞同ET的说法,是2008年上市的DP1,而当时,这台机其实算是比较小众的,2009年,徕卡发布了APS-C画幅X1,而最为成功的,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富士的X100,2011年发售的富士X100一上市便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应,一度出于缺货状态,市场价格被炒到过万,这无疑对大底便携市场是一个强心针。可以预想,虽然不是业务中心,但未来还会有更多厂商加入战圈,比如近期发布的尼康Coolpix A。不过,目前来说,全幅产品,索尼还是独一家,这也使得RX1这台机具有更多的历史意义。
机身——少一丝文艺,多一丝科技。
将体积浓缩到极致的精致设计,这绝对是一个称得上极致的相机,小到了极致,以至于你拿到它的那一刻你会有种不真实感,你甚至会怀疑,这真的有个全画幅传感器在里面?索尼的工程师到底怎么把这个传感器塞进去?
整体的外观设计并不是旁轴控们所期待的复古外观,而是一个通体简洁现代的家伙。唯一有点复古的,就剩那个独立的曝光补偿拨盘了。让人一眼就觉得这是一个高科技玩意。拿着它的摄影师更像一名GEEK,而不是文艺青年。当然了,你可以用皮套和外接OVF来武装这一切。
在我看来,工程师一直在做减法,并不是把传感器塞进去,而是把一台全幅相机浓缩成一台“卡片”。很多地方,甚至是一种牺牲。比如手感,RX系列的两台机机身设计都简洁到有些令人发指,RX100甚至连点胶皮都没有,感谢RX1还有简单的一点点胶皮,但那点厚度,聊胜于无。我私以为NEX6的握持感要优秀不少。与此同时,RX1的电池居然是和RX100一样的,这里我毫不怀疑这就是为了缩减体积。
值得一提的是闪光灯,索尼在如此紧凑的机身里依然内置了一个弹出式的闪光灯,但是非常遗憾,它不能改变角度,它的金属转轴很贴心的把它固定到只能水平向前。
感谢索尼新的技术整合计划,热靴统一为了标准热靴,而且未来的索尼NEX、RX系列都将使用USB接口充电,我平时出行时只要带一个容量较大的移动电源便可以满足相机、手机的供电需求,这无疑是一个很聪明的设计。
索尼的传感器真的是做得越来越得心应手了,诸多日本大厂的相机都搭载着索尼的传感器,足见其在传感器,确切的说是CMOS传感器上的功力。DxOMark为索尼RX1的传感器给出了93的高分,这也超过了索尼的A99,获得综合排名第四的成绩。这枚2400万像素的传感器在高感,色彩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当然了,DxO的分数一般而言都是纯数据的量化标准,我们仅作为参考。其高感表现确实让人惊喜,不过RX1依然保留了低通滤镜。
▲ISO5000下的片子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纯净度(可能压缩后有些下降)
系统与操控——直观专业
用过NEX的用户难免会抱怨那个设计得如同山寨MP4的界面,这也是我一直比较不喜欢的。为什么微单就要加那种丑陋的图标来提升所谓的“易用性”呢?特别是使用过单反之后,才觉得简单直观的文字列表靠谱,目前来过,富士的菜单在微单里是我比较满意的。归根结底就是,简单的菜单层级更有效率。起初我会担心RX1隶属于Cyber-shot而做出一个业余的界面来。显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RX1的菜单采用的是索尼单电α系列的设计结构。简洁明了,基本不存在使用的难度与适应,所有选项都是一目了然,不存在隐藏部分。镜头上设置了三个环,一个是对焦环,一个是焦段范围的切换,还有就是光圈环。机身肩部有独立的曝光补偿拨轮,而其下方还有一个内藏的拨轮,接着就是菜单的拨盘,所以如果设置合理,操控性是非常优秀的。
RX1并没有采用混合式对焦,在索尼做研发背景的问答时就提到RX1将重心放在了画质上。对于RX1的对焦能力,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对焦迅速这种事情我是不打算期待的。事实上,RX1的对焦速度确实不算快,没有M43那种果决,但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即便是扫街,抓拍的成功率也是比较高的。
对于一台不可换镜头相机,镜头素质的优劣足以左右一台相机的好坏。镜头好了,机子不一定就好,但是镜头若是不咋地,那这台相机基本就杯具了。索尼为这台相机倾注的心血,其中很有分量的一部分就是这个镜头。那个小蓝标是必然会出现了,RX100都是蓝标了T*了,RX1怎能不是。而且,这回的目标还是一枚高质量的定焦。焦段选择了实用性非常好的35mm广角人文焦段。而镜头结构则选择了蔡司家族有名的sonnar结构。
官方给出的最大光圈的MTF曲线,确实足以骄傲。
蔡司在这个焦段出过不少产品,使用过各种结构,包括Planar、Biogon、Distagon。最终,RX1的35选择了sonnar,不觉让人想起了经典的康泰时T3。T3使用的镜头为蔡司Sonnar T* 35/2.8,35mm的焦段,Sonnar的结构以及T*的镀膜,还有都是为小巧型机身开发的。
我之前看过索尼RX1的拆解图的,这很大程度也解释了这些问题。虽然这还是多方面的考量,首先光学结构要适合数码传感器,光圈要足够大,其次是体积和重量要控制得当,最后是最短对焦距离不能太长(算是微距能力吧)。这枚镜头的后镜基本是贴着传感器放置,距离非常短(这也确实如同SONY所说,提高了装配和调校的难度)。如果要顾及边缘的成像,就必须设置一个后镜使得光线垂直投射。相信最终选择Sonnar也是基于这些考虑。我很难想象全幅NEX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两图是展示相机的微距模式,将前面的焦距范围从0.3米——无限远转换为0.2——0.3米时前镜会向前伸出一小节,露出红色小点。
样张与分析——高像素下的细腻柔和
这台机的RAW直出色调并不会给人几种惊艳的感觉,有一种质朴素雅的感觉。2430万像素带来了很细腻的解析力。而全幅的传感器配合蔡司的35mm F2 sonnar镜头,给人一种细腻柔和的感觉,层次感也很不错。直出的片子并不会是人们想当然的那样,一股浓浓的德味。而是一种自然柔和的日式风情,还是如前面所说,画面给人的映像总体而言便是“素雅”。
第一天我去藏身于广州闹市的六榕寺拍摄了一下,我恰恰觉得这是与RX1影调最为相称的场景,静谧而朴素。
机内特效,RX1和RX100内置的机内特效是一样的,趣味性不错,偶尔玩玩还行。
扫街,RX1的对焦能力不算出众,但可以接受,而安静的快门配合人文广角,还有小巧的身材,不拿来扫街实在是可惜了。
广角人像我个人不大擅长,不过却是文艺小清新的常用焦段,恰巧学校有外拍,便回去尝试了一下。
静物,RX1的最短对焦距离为20CM,在我看来实属不易,适应性已经很广,虽然没法实现微距,但拍摄小物件已经没有什么问题,配合高像素带来的可剪裁性,还是会有不错的效果。
RX1无疑是一个数码相机时代的里程碑,将全幅做到了真正的小型化。它融入了太多顶尖的技术于设计,当你拿在手上时,你真的会惊叹于它的小巧,这绝对是科技的精华,甚至于短期内不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替代品。从画质而言,RX1也做到了无可挑剔,全幅以及出众的镜头,让人毫不怀疑它就是为了画质所打造的。而其操作配得上流畅便捷的评语。当然,这台机也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手感不大讨喜,我有时会习惯将相机带绑在腕上,拿着走,但是RX1的手感是在太糟,握持感极不舒服。以至于后来我一直都是挂脖子上。而没有取景器也是一大遗憾,对于一台具有旁轴特质的顶级全幅器材却没有配备取景器,确实是一个遗憾。为了便携做出妥协是可以理解的。但把一个纯摆设性质的OVF买到3999元让我感到有些不能接受。即便它的顶部印着蔡司的蓝标。好在,标准的热靴让我们可以外接其他品牌的OVF。
其定位也是比较有争议的,而这种争议大部分来自于其价格。大底便携相机普遍被认为是摄影师的专业备机,而RX1应该算是最为顶级的专业备机,而其不菲的价格也让人不禁要三思而行,毕竟去年尼康,佳能都相继发布了入门全幅,价格锁定在万元这个槛,而SONY RX1的价格则达到了近两万元,这无疑不是谁都能接受得了的。
RX1做的太过科技,以至于缺少了些许人文气质。不过索尼早就想到的这方面的需求。所以,RX1还有丰富的配件,如果你不嫌贵的话,可以考虑。当然了,相信不少质优价廉的副厂配件也会陆续到来。
最后,感谢 提供测评器材。
快给朋友分享吧!
请先登录再评论..."索尼rx1可以换镜头么"的糗事
你可能感兴趣:
糗事百科为大家收集了很多的索尼rx1可以换镜头么的糗事,各种关于索尼rx1可以换镜头么的爆笑经历、尴尬时刻和开心视频,想持续关注索尼rx1可以换镜头么的糗事就收藏本页吧.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评论&&&&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神器啊。。。
镜头变形控制得很“不错”啊!
橙圈上的大写字母是对m4/3赤裸裸的嘲讽
可惜不能换镜头
太棒了,喜欢摄影就应该随身带相机,那就得越小越好,可悲的eos-m,apsc做出全画幅身材,看来佳能技术不行
现在就关心价格了
最大缺点是没有取景窗
光圈还是小了点
手柄位太平,手感不好。
19000+的價格,真的不是一般人負擔得起。不過它確實可以值這個價錢。
不换头不买
赶紧出nex9吧,这货也就小DC的寿命周期,二年用坏就歇B了
nex9更不是一般人买的
穷逼除了NEX9你也买不起
还是靠机内降噪。。富士也是,索尼也是
桶变真的很郁闷,应该是镜头做缩水了,应该用Biogon结构的镜头。
最好也要谈谈不足之处,没有取景窗、随之带来对焦缓慢和快门时滞的问题,手持的握感如何,都要如实反映。光唱赞歌的一面之词,说服力也不足啊。
佳能的热靴永远都掉漆...真心不理解把热靴涂黑漆是个什么心态...尼康从来就不涂...另外这个蔡司镜头畸变控制的确差了点,跟ZF,ZF版那个近乎没有畸变的35/2完全不是一回事嘛
索尼在佳能和尼康的腚上狠狠踢了一脚,踢得好!不想被踹倒就得快点跑。
画面太平了!索尼就只能做平平的画面,这垃圾,远不如适马dpM!
我周围影友大多数都有NEX系列的相机 很多是当备用机买的 但用过一个阶段后
都当主机了
这个价格,威武,我佳能牙膏厂必定一统江湖!
又来可惜不能换镜头,智商问题么,都说是随身机了。看到微单就说,可惜不是全画幅,看到A99就说可惜太大了,天天可惜,真为某些人思想可惜
索尼雄起 佳能已死
没有取景器,对我来说,就是个玩具
两机放在一起,真不相信佳能是做相机。
壮哉我大尼康
牛逼啊!!!
索尼的工业设计领先佳能N个时代
个人更喜欢佳能。
画质,立体感,细节层次远不如适马dpm,索尼任何机型,拍出来都是平平的
壮哉我适马大鸡吧
定位是备机的备机的备机?
索尼终于也造出一款象点儿样的东西来了!
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摄影网观点。
现在有43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rx1和rx1r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