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会针灸扎针环跳视频教程的医生,病人内关扎针20分钟左右说手臂

当前位置: >>
针灸学 (基础和治疗)
针灸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第一章 绪 论?针灸发展简史 绪论 - 针灸学的概念? 针灸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运用针刺、艾灸及其 它作用于腧穴的方法,刺激人体的一定 部位,调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 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针灸学的内容与特点? 针灸学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方法与临床治疗等。? 针灸的特点: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副作用少。
针Acupuncture 灸Moxibustion 各 种 灸 法 人 体 经 穴 前 面( ) 人 体 经 穴 后 面( ) 人 体 经 穴 侧 面( ) 针灸的起源与变迁? 新石器时代:“砭石”-针法的萌芽阶段。? 针具的变迁:骨针-竹针-陶针-铜针-铁针-金针-银针-不锈钢针 ? 灸法的变化:八木之灸-艾叶-直接灸-间接灸雷火针-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等。 ? 针和灸互相补充。“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 “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 各 种 针 具 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上古至春秋时期:《足臂十一脉灸经》、《阴 阳十一脉灸经》。为迄今有关经络与灸法的最 早著作。该书有经无穴、有灸无针,对研究经 络学说的形成有重大意义。 ? 战国至西汉时期:《黄帝内经》分为《灵枢》 (针经)与《素问》。该书记述了针灸的理论 和治疗经验,详细记载了经脉、腧穴、刺灸方 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的适应症和禁忌证,还 记载了九种针具的形状和用途。被公认为是内 容全面、详细、丰富的中医经典著作。?
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公元前403-公元前222年:《难经》81条问答称为 “八十一难”,论述了经络、腧穴、刺法、生理、 病理、解剖等。提出了“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 ?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明确经络与腧穴 的关系,对全身腧穴分布进行梳理,将头面、躯 干腧穴分区划线排列,四肢分经排列,确定了349 个穴名,并对针灸手法、宜忌以及常见病的治疗 予以介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
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唐代:设立“太医署”掌管医学教育,针灸列为一门专门学科。内设针博士、针助教、 针师、针工等编制,担任针灸教学和医疗工 作。 ? 宋金元时期,1026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为北宋王惟一所著,考订了354个穴位。次 年,创铸了两具铜质人体经穴模型。作为教 学与观赏使用。 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南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重视灸术和压痛点取穴。 ? 金元:窦汉卿《标幽赋》提出“八脉交会 穴”。 ? 元代公元1341年:滑伯仁《十四经发挥》三 卷。首次将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两脉与十二 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穴”。发展了 经络腧穴的理论。
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明代:徐凤《针灸大全》、高武《针灸聚英》、汪机《针灸问对》、李时珍《奇经八 脉考 》。? 1601年,杨继洲《针灸大成》收集了明代以前有关针灸医学的文献资料,并有大量个人 经验,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又一针灸专 著,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李学川《针 灸逢源》经穴361个、廖润鸿《针灸集成》 为代表作。 1840年-民国,针灸的衰落期。近代承淡 安先生:中国针灸事业的复兴者、开拓与 传播者。 现代针灸医学的复兴与普及毛泽东: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 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 全国针灸学会的成立。 ? 各省中医学院与针灸系:大量的针灸教材、针 灸杂志,大批的针灸博士、硕士、学士及专科 针灸人才的培养。 ? 50年代:针刺麻醉的兴起,新病种如针刺戒烟、 戒酒、戒毒、美容、减肥美体等的开拓。 ? 新疗法的发明与推广:三棱针、皮内针、皮肤 针、耳针、头皮针、腕踝针、背针、腹针、刺 络、电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
现代针灸医学的复兴与普及? 1979年6月,全国第一届针灸、针麻学术研讨会召开。 ? 1987年月11月,第一届世界针灸联合会在 北京成立,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 民间学术团体,并由我国卫生部门和针灸 学术团体的领导人担任主席和秘书长。 ? 每年,中国针灸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及各省 分会均召开各种学术交流会。 针灸医学向世界传播公元六世纪,针灸被传到东方和西方国家; ? 公元541年,针灸医学被传入朝鲜和日本; ? 公元17世纪,针灸传入欧洲(法国、德国、意大 利等); ? 1971向全世界公布针麻成功。73年尼克松访华 掀起“针灸热”。针灸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从业 人员达到20余万。?? 针灸医生培训:巳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针灸医生,并有联合办学等多种模式。 针灸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针灸热在全世界兴起,从发展中国家传播到欧美发达国家。美国现 有70余所中医针灸学校。美国保险公司从 1998年起,把针灸治疗纳入医疗保险支付的 范围。德国保险公司用于针灸治疗的支出每 年约为1.5亿到3亿欧元。 第二章?经络总论 学目的与教要求? 经络的基本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的命名、分布、体表循行、表里属络及交接规律。 ? 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的概念与生理功能。 ? 任脉与督脉的循行特点与生理功能。 ? 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运用。 第一节 经络的基本概念?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者,径也, 络者,网络。它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在生理 上起着联络、营养、上下内外,沟通气血、协调 阴阳的作用。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 贯穿上下,将内部的脏腑同外部的各种组织、器 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的功 能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 经络的基本概念二、经络学说的形成针刺等感传现象的观察:针感的循经传导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体表相应部位的压痛、 结节与皮疹、色泽的改变。 腧穴功效的总结:腧穴的远治作用与主治范围 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线路上。 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形成途径的多方面,各种认识的相互启发、相 互佐证与补充。 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手三阴经、手三阳经 经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 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经络络脉:十五络、孙络、浮络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的命名? 结合脏腑、手足、阴阳三方面内容。? 功能: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同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十二经脉的命名和组成十二经脉: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手三阳经十二经脉:足三阳经手足 阴阳 脏腑十二经脉:足三阴经 十二经脉的表现特点? 有固定的流注次序 ? 循行走向有规律 ? 交接传递有规律 ? 体表分布有规律 ? 与脏腑有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腑(阳经,表) 大肠② 胃 ③ 小肠⑥ 膀胱⑦ 三焦⑩手足同名经 手足同名经(阴经,里) 肺① 脾④ 心⑤ 肾⑧ 心包⑨肝 12胆 11手足同名经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 ? 头;足之三阳,头外足;足之三阴, ? 足内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一、互为表里的阴阳经脉交接于四肢末端,上肢为阴经交阳经,下肢为阳经交阴经。 ? 二、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均为手经交 足经。 ? 三、异名手足阴经交接于胸腹部,均为手经 交足经。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 十二经脉的循行,凡属六脏的经脉称为“阴 经”,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凡属六腑 的经脉的称为“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 及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 接。阳明经分布于面部、额部;太阳经 分布于面颊、头顶及枕项部;少阳经分 布于耳颞部。足厥阴经分布于巅顶部。 ? 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厥阴 在巅顶。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膊部;手三阴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 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行于腹面. 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 足太阴、足厥阴。? 四肢部: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太阴经在前缘,厥阴经居中线,少阴经在后缘。阳经分布 在四肢的外侧面,阳明经在前缘,少阳经在中线, 太阳经在后缘。 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脏腑为经络的根本,经络为 脏腑的标线。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脏与 腑表里相合。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 小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阴三焦经?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 经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的概念和循行分布概念: ? 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任脉、督脉、带 脉、冲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八条。 ? 循行分布: ? 别道奇行 ? 任、督、冲同起胞中 ? 任行胸腹正中 ? 督行脊背正中 一源三歧 ? 冲与足少阴肾经相并 ? 带脉环腰一周 ? 维脉与跷脉均分阴阳,左右对称分布,起于下肢,通 过躯干,至于头部,阴脉循内侧,阳脉循外侧。?
奇经八脉的特点与作用生理特点: 1、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遍布全身。 2、络属。与脏腑没有直接络属关系,与奇恒之 腑联系。 3、相互之间无表里配合关系。 作用: 1、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 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 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2、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渗 灌的调 节作用。 络?脉络脉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包括十六络(即十二 经络脉、任脉和督脉别络、脾之大络、胃之大络) 以及孙络、浮络。 经脉循行分布在身体的体表部位。十二经脉的别 络均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浅行体表, 走向其表里的经脉。任之络散布于腹部;督之络 散布于腹部;脾之络、胃之络散布于胸胁。孙络: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浮络: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 络脉的作用? 十六络脉: ? 四肢部重在沟通表里两经,补充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重在渗灌气血。重在 濡养全身组织。? 孙络与浮络: ? 发挥营卫气血津液对周身的渗灌、濡养 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十二经别概念: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深入体 腔联络脏腑器官,沟通表里两经的支脉。?循行特点:离、入、出、合。十二经别以表里 两两相合为六对,称之为“六合”。 作用:加强表里两经和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补充了经脉在 循行分布上的不足,使十二经脉对人体各部的 联系更趋周密,扩大了腧穴的主治范围。 经别与络脉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加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 不同点:经别主内,主要是加强躯干部表里脏腑之间的联系和表里经脉在头面部的联系; 而络脉主外,主要是加强肘膝关节以下表里 两经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筋? 概念: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关节的部分。? 循行:从四肢末端向上联系一定的部位,上达头身而不入脏腑。无脏腑络属关系。? 作用:具有联结筋肉,约束骨骼,保持人体的正常运动功能。 十二皮部? 概念:经络系统在体表的分布,也是经络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位。?分布: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 作用:机体的外部屏障,保卫机体,防御外邪。诊察与治疗疾病。
经络在生理上的作用?1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 体。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血主濡之;气主煦之。 3抗御外邪,反映病症:营卫之气温润肌肤,濡 养腠理,启闭汗孔,抗御外邪。? ??4平衡阴阳,调整虚实:正常时运行气血,协调 阴阳,病理情况下则可调气、治神、扶正祛邪使 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经络在病理中的体现?1由表入里,传导病邪。体表受到病邪侵袭 时,可以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由里达表,反应病症。内脏病变,可以通 过经络反应到体表组织器官。脏腑之间的传变。?2?3 经络在诊断中的作用?1依经络分布辨证归经。 ?由于经络在人体的分布有一定的部位,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故临床上可以根据症状出现的部 位判断病属何经。 ?2依经络病候辨证归经 ?由于经络系统内连脏腑、外络肢节及体表各个 组织器官,内在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反应于体 表。 经络在诊断中的作用经络穴位诊察 ? 当脏腑或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常在有关 的经脉循行通路上或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 出现压痛、结节、条索、凹陷等阳性反应, 或皮肤温度、电阻的改变,依此可用来诊断 病属于何经或何脏腑。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是 经穴压诊、经络电测定、知热感度测定等。?3 经络在治疗中的应用? 经络学说在针灸治疗上的应用主要是“循经取穴”。其理论依据是“经脉所通,主治所 及”,即经脉循行到什么部位或与什么部位 发生联系,那么该条经脉上的腧穴就能治疗 什么部位的疾病。? 针灸治疗中取皮部、取络脉,取阿是穴等治疗方法也都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 经络的现代研究简介经络存在的证明 : ? 1循经感传现象 ? 当患者或正常人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常会出现 一种异常的感觉,表现为酸、麻、胀、蚁走感, 或流水感,这些感觉沿着一定的线路扩散,甚 至引起内脏的反应。将这些线路描绘下来,发 现与古代文献所载的经络图是一致的,这种现 象就叫经络感传现象,或循经感传现象。 ? 皮肤电阻测定 ? 经络发光探测? .经络线路的特征? 感传线与古代经络线路的一致性 ? 不同刺激产生不同性质的感传感觉? 双向传导? 感传的宽度与速度? 感传的可阻性、停顿和回流? 感传有趋病性? 经络实质的研究?人们通过对经络实质的研究 , 提出了各种假说 , 主要 有神经脉管说、经络与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相关说、 第三平衡系统说、经络的整体调节说等.目前持整体 调节说观点者逐渐增多,认为经络是已知的神经、血 管、淋巴管、体液等以及 ( 或 ) 目前尚未知的结构和 因素共同构成的复合功能系统,各部分之同相互作用 构成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 . 因此 , 应从整体的角度研 究和探讨经络的实质. 经络实质的研究?通过多种方法检测可见的经络现象、经络感传 现象的特殊规律 , 证实经络的客观存在 , 把握经 络研究方向 . 经络存在着先天因素 , 基因决定着 经络的表达和循行规律.通过感传现象的现代研 究证实,经络具有声、光、电、热、磁、核、体 液及化学离子等循经优势扩散的特异性 , 经气 ( 能量和信息流 ) 运行的通道是以经络环的形式 存在,它有效地将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组织等机 体物质系统与能量信息系统联动起来,从而产生 生理调衡和病理调治作用. 第 三 章?腧穴 总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腧穴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能区别“腧”、 “俞”和“输”三个字的用法。 ? 2了解腧穴的命名特点。 ? 3 掌握腧穴的主治作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 和特殊作用。 ? 4了解腧穴的分经主治与分部主治规律。 ? 5了解特定穴的含义和用法。 ? 6 掌握腧穴的三种定位方法,熟记常用的骨度 分寸法。? 腧穴的含义? “腧”同“俞”、“输”。转输之义 ? “穴”为孔隙 ? “砭灸处”、“气穴”、“气府”、“孔穴”‘“穴道”、“穴位”。 ? “脉气所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 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腧穴的发展与分类?发展:“以痛为腧” 《内经》的有名有位、有位无 名(160穴) 《针灸甲乙经》(349穴) 《明堂 三人图》考证穴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十四 经发挥》 《针灸逢源》(361) 分类:十四经穴:归属于十二经与任督,经穴 经外奇穴:有固定穴名和明确位置,未归入 十四经中的有效穴。简称“奇穴”,“经外穴” 阿是穴:病痛的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随病 而定,无固定位置和穴名。 腧穴的命名? 主要以腧穴位置、腧穴性能、中医学基础理论为依据; ? 根据腧穴所在部位解剖名称或相关部位的 特点而命名如:腕骨、乳根、脊中 ? 根据腧穴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治疗作 用而命名如:听会、风门、肺俞 ? 根据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等基 础理论命名如:阳陵泉、少商、志室 ? 根据腧穴的位置如:前顶、承泣、内关 腧穴的作用-功能? 1输注气血 ? 腧穴作为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特殊部位,其功能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 的关系。 ? 2反应病症 ? 既然腧穴、经络、脏腑之间存在着如此 密切的关系,当内脏有病时,就可以通 过经络反应到位于体表的腧穴上来。 腧穴的功能? 3协助诊断? 由于腧穴能够反应病症的客观现象,通过对相关腧穴进行一定的检查,可以协助作出诊 断。 ? 4防治疾病 ? 穴位既是病症反应点,又是治疗病症的刺激 点,具有补虚泻实的作用。 腧穴的作用-主治近治作用:腧穴所在,主治所及。能治疗腧穴所在 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病变;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 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 远治作用:与经脉的循行密切相关。经脉所通,主 治所及。以腧穴所归属的经脉确定其主治。 ? 特殊作用:特定穴 某些穴位的特殊主治功效? 腧穴的定位与取法?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固定标志: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 志。即各部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 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 活动标志:需采取相应的活动姿势才会出现的 标志。即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 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等。? 2、骨度折量定位法? 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将设定的两骨节 点或皮肤横纹之间的长度折量为等分,每一 个等分为1寸。
3 指寸定位法?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 ?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 为1寸。 ? 横指同身寸(一夫法):令患者将食指、中 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 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特定穴? 十四经中有特殊治疗作用,并以特定称号概括的腧穴. ? 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 荥、输、经、合穴的总称。从四肢末端向肘 膝方向排列。 ? 经气所出为井,经气所溜为荥,经气所注为 输,经气所行为经,经气充盈,深入而汇于 脏腑为合。 特定穴? 原穴:原气之意,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多位于腕踝部附近。 ? 阴经以输为原,阳经另有原穴 ? 络穴:联络之意。十二经加任、督、脾共十 五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联络表里 两经。 特定穴? 郄穴:空隙之意。各经经气深聚。十二经加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各一,共十六穴。 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 第四章经络腧穴各论 十二经脉-手太阴肺经???起于中脘部,下络大肠, 行至胸前壁外上方(中 府),沿上肢掌侧桡侧缘, 前臂桡侧缘至拇指桡侧缘 (少商)穴。 分支:从手腕后方分出, 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 穴)。 主治:喉、胸、肺病,以 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 变。 手太阴肺经经穴尺泽:仰掌,微屈肘。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 桡侧 ? 直刺0.5-0.8寸,或点刺 出血;可灸 ? 主治:咳嗽,胸痛、气 喘、咽喉肿痛,急性胃 肠炎。 ? 百日咳:链毒素穴注。? 手太阴肺经经穴列缺:前臂桡侧缘,桡 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 1.5寸。 ? 向肘部斜刺0.3-0.5寸; 可灸。 ? 主治:咳嗽,胸痛,气 喘,咽喉肿痛,口眼歪 斜等。 ? 流行性腮腺炎:艾条蘸 桐油,灯火灸法。? 手太阴肺经经穴?太渊:伸臂仰掌。在腕 掌侧横纹桡侧。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可灸。 主治:咳嗽,胸痛,气 喘,咽喉肿痛,腕臂痛 等。?? 手太阴肺经经穴少商:伸拇指。在拇指末 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可灸 ? 主治:咳嗽、气喘、鼻衄、 咽喉肿痛,发热、昏迷、 指掌挛急等。 ? 流行性腮腺炎:点刺放血。 ? 呃逆。? 十二经脉-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属于心包络, 通过横膈,络三焦。 ? 分支:1、从胸中经腋下 至腋窝,沿上肢内侧, 入肘中,行至前臂,行 于两筋之间,过腕部, 入掌心,沿中指桡侧, 出中指桡侧端。 ? 2、从掌中分出,沿无名 指尺侧端,交手少阳三 焦经。?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曲泽:肘横纹中,肱二 头肌腱尺侧缘。 ? 直刺0.8-1寸;或点刺 出血;可灸。??主治:心痛,心悸,咳 嗽,泄泻,热病,中暑, 肘臂痛等。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郄门:仰掌。在前臂掌 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 线上,腕横纹上5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 腱之间。 ? 直刺0.8-1寸;或点刺 出血;可灸。 ? 主治:心痛,心悸,胃 痛、咳血、肘臂痛、疔 疮、癫狂等。?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 ?内关:仰掌。在前臂掌侧,当 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 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 腱之间。 直刺0.5-1寸;可灸。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 吐、呃逆、失眠、头痛、肘臂 痛、疔疮、癫狂等 过敏性休克。反复刺激。 急腹痛。 十二经脉-手少阴心经主干:起于心中,穿过横膈, 络小肠。 ?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咽喉, 经颈、颜面深部联系目系。 ? 直行者:从极泉穴,沿上肢 内侧后缘,行于前臂内侧后 缘至腕部尺侧,进入掌内后 缘,出小指桡侧。 ? 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变。? 手少阴心经经穴通里:仰掌。前臂掌侧, 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腕横纹上1寸。 ? 直刺0.3- 0. 5寸,可灸。??主治:暴喑,舌强不语, 心悸怔忡,头痛目眩, 腕臂内后侧痛。 手少阴心经经穴?神门:仰掌。腕部,腕掌侧横 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 侧凹陷处。直刺0.3- 0. 5寸,可灸。 主治:心痛心烦,心悸怔忡, 健忘失眠,胸胁痛,痴呆,癫 狂,痫症,腕痛。?? 十二经脉-手阳明大肠经主干:走于食指桡侧端(商 阳),沿上肢背侧桡侧缘 , 至肩前,再向下下行,入胸腔, 络于肺,属于大肠。 ?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至面 颊,入下齿龈中,左右交叉至 对侧的鼻旁。 ? 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 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症。?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合谷:侧腕对掌,自然半握 拳。在手背,第一、二掌骨 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 直刺0.5- 0.8寸,可灸。 ? 主治:头痛,眩晕,鼻衄, 齿痛,面肿,口眼歪斜,指 臂痛,上肢不遂,发热,无 汗多汗,滞产。?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曲池:侧腕对掌,肘横纹 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 肱骨外上髁的中点。 ? 直刺0.8- 1.2寸,可灸。 ?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 瘰疬,瘾疹,手臂肿痛, 上肢不遂,腹痛,高血压, 痢疾。 ? 顽固性高热。安痛定2ml 加地塞米松1ml穴位注射。?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肩k:外展上臂平肩, 或自然垂臂。肩部, 三角肌上,臂外展或 向前平伸时,肩峰前 下方凹陷处。 ?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2寸,可灸。 ? 主治:肩臂疼痛,瘰 疬,瘾疹,上肢不遂。?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迎香:鼻翼外缘中点 旁,当鼻唇沟中。?斜刺或平刺0.3-0.5寸, 禁灸。 主治:鼻塞,不闻香 臭,鼻衄,鼻渊,口 眼歪斜,面痒,面肿。? 十二经脉-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过手背, 出前臂两骨之间,过肘部, 沿上臂外侧,上至肩部,入 缺盆,布于膻中,散络于心 包,属于三焦。 ? 分支:1、从膻中分出,出 于缺盆,上走于项部,沿耳 后上行至耳上方,至眼眶下。 ? 2、从耳后分出,入耳中, 出走耳前,至眼外角,交足 少阳胆经。?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外关:俯掌,前臂背侧, 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 与桡骨之间。 ? 直刺0.5-1寸,可灸。? ?主治:手指痛,肘臂腕 痛,头痛,目赤肿痛, 耳鸣,耳聋,热病。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肩s:肩后方,臂外 展时,肩峰后下方呈现 凹陷处。 ? 直刺0.8-1.2寸,可灸。??主治:肩臂挛痛。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翳风:耳垂后方,乳突 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直刺0.8-1.2寸,可灸。主治:耳鸣,耳聋,中 耳炎,口眼歪斜,牙关 紧闭,面肿。?? 十二经脉-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过腕部 外侧,沿前臂外侧后缘上 行,沿上臂外侧后缘,行 于肩胛冈上窝以后,前行 入胸腔,络心,属小肠。 ? 分支:1、沿颈部上至面颊 部,至耳中。 ? 2、从颊部向目眶下缘,入 内眼角,交足太阳膀胱经。?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后溪:自然半握拳,手 掌尺侧,第五掌指关节 后的侧掌横纹头赤白肉 际。直刺0.5-0.8寸,可灸。 主治:头项强痛,咽喉 肿痛,腰背痛。? ?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养老:以掌向胸,当 尺骨茎突桡侧缘凹陷 中。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主治:头痛,落枕, 肩、背、肘、臂酸痛、 结膜炎、青光眼。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听宫:面部,耳屏前, 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 张口凹陷处。 微张口,直刺0.5-0.8 寸,可灸。 主治:耳鸣,耳聋, 中耳炎,齿痛。?? 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 ? ? ? ?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外侧(迎香穴),入眼 内角,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龈, 经面颊, 沿发际,到额前(神庭穴)。 分支:1、沿喉咙,入缺盆,属胃,络脾. 2、沿乳中线,挟脐两旁,至腹股沟。 3、从胃下行沿大腿前侧,下肢外侧,进入第二 趾外侧端。 4、从膝下分出,下行至第三趾外端。 5、从足背分出,入大趾内侧端,交脾经。 主治胃肠病、头面、目、口、齿痛、神志病及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症。 足阳明胃经经穴?四白:目直视,瞳孔直 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直刺或斜刺0.3-0.5寸,, 不可深刺。可灸。 主治:流涎,口部病变, 口眼歪斜,颊肿。?? 足阳明胃经经穴?地仓:面部,口角外侧, 上直瞳孔。 直刺0.2-0.3寸,或向颊 车方向平刺0.5-0.8寸。 主治:三叉神经痛、眼 睑下垂、鼻炎。?? 足阳明胃经经穴?颊车:面颊部,下颌角前上 方一横指,咀嚼时咬肌隆起, 按之凹陷处。 直刺0.3-0.5寸,或向地仓方 向平刺0.5-0.8寸,可灸。 主治:流涎,口部病变,口 眼歪斜,颊肿,齿痛,牙关 紧闭。?? 足阳明胃经经穴?下关:面颊部,颧弓与下 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直刺0.3-0.5寸,可灸。主治:流涎,口部病变, 口眼歪斜,颊肿,齿痛, 牙关开合不利。?? 足阳明胃经经穴?天枢:腹中部,距脐 中2寸。 直刺0.5-1.2寸,可灸。??主治:腹痛,泄泻, 便秘,痛经,月经不 调,急性胃肠炎。 足阳明胃经经穴?梁丘:仰卧伸下肢,屈 膝,当髂前上棘与髌底 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 上6寸。直刺0.5-1.2寸,可灸。 主治:腰膝寒冷,麻痹, 腰胯痛。? ? 足阳明胃经经穴?犊鼻:正坐屈膝。膝部, 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 中。稍向髌韧带内方斜刺 0.5-1.2寸,可灸。 主治:膝痛,屈伸不利。?? 足阳明胃经经穴?足三里:仰卧伸下肢,或 正坐屈膝。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 缘一横指。直刺0.5-1.2寸,可灸。??主治:腰膝寒冷,麻痹, 泄泻,便秘,头晕,心悸, 中风,咳喘痰多,体虚。 足阳明胃经经穴?上巨虚:仰卧伸下肢,或 正坐屈膝。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 缘一横指。 直刺0.5-1.2寸,可灸。 主治:下肢痿痹,腹痛, 肠鸣,痢疾,泄泻,便秘。? ? 足阳明胃经经穴?丰隆:仰卧伸下肢, 或正坐屈膝。小腿前 外侧,外踝尖上8寸, 距胫骨前缘二横指。直刺0.5-1.2寸,可灸。 主治:下肢痿痹,头 痛眩晕,癫狂,咳喘 痰多,痫证。? ? 足阳明胃经经穴内庭:足背,第二、三趾间, 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 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 主治:足背肿痛,齿痛,口眼 歪斜,腹胀,食欲旺盛,热病, 多梦,痫证,足下垂。? 十二经脉-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眦(瞳子s穴),到额部,至 耳后,沿颈部侧面,至肩上,前行入缺 盆部。 分支:1、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 眼外角。 2、眼外角分出,行于目眶下,至颈部, 入体腔,过横膈,络肝,属胆。绕阴部, 入髋关节。 3、直行者:从缺盆分出,向下沿侧胸部, 沿大腿外侧,行于腓骨前,出外踝前方, 沿足背外行进入 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 阴)。 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 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症。 足少阳胆经经穴?阳白:正坐或仰卧, 前额部,瞳孔直上, 眉上1寸。 平刺0.3-0.5寸,可灸。??主治:头痛,口眼歪 斜,目赤肿痛,眼肌 痉挛。 足少阳胆经经穴风池:正坐、俯卧或仰卧。 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 府(后方际直上1寸)相平,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 之间的凹陷处。 ? 向对侧眼睛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 强痛,高血压、感冒,口 眼歪斜,目赤肿痛,面肌 痉挛,中风,耳鸣。? 足少阳胆经经穴环跳:侧卧屈股。股 外侧部,股骨大转子 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 线的外1/3与中1/3 交点处。 ? 直刺2.0-2.5寸,可灸。 ? 主治:腰痛,下肢痿 痹,半身不遂。? 足少阳胆经经穴?阳陵泉:侧卧或仰卧。 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 方凹陷处。直刺或斜向下刺1.2-1.5 寸,可灸。 主治:肌肉痉挛,半身 不遂,胁痛,黄疸。?? 足少阳胆经经穴?悬钟(绝骨):侧卧 或仰卧。小腿外侧, 外踝尖上3寸。 直刺0.5-0.8寸,可灸。 主治:颈项强痛,半 身不遂,胁痛,高血 压。? ? 足少阳胆经经穴足临泣:侧卧或仰卧。 足背外侧,第四跖趾关 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 的外侧凹陷处。 ? 直刺0.5-0.8寸,可灸。 ? 主治:足部肿痛,偏头 痛,胸胁胀痛,目赤肿 痛。? 十二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 ?起于眼内角,至巅顶,左右交会于百会穴。 分支:1、从百会分出至耳上角。 2、直行者,从巅顶下行至项后,分左右沿 肩胛内侧,挟脊旁,进入脊柱两旁肌肉,络 肾,属膀胱。 3、从腰中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过臀部, 经大腿后面入s窝中。 4、从项部下行,过肩胛,沿背中线旁3 寸 下行,过臀部,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合于 s中,向下经外踝后面,经足背外侧至足小 趾外侧端。 足太阳膀胱经主治? 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症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 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并没有的组 织器官病证。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睛明:正坐或仰卧。面 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 陷处。 ? 患者闭目,医者左手将 眼球推向外侧固定,针 沿眼眶边缘缓慢刺入 0.3-0.5寸,不宜提插 及大幅度捻转,禁灸。 ? 主治:目赤肿痛,目眩, 溢泪,近视,呃逆。?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攒竹:正坐或仰卧。面 部,眉头陷中,眶上切 迹处。 ? 治疗眼病,可向下斜刺 0.3-0.5寸;治疗面瘫 头痛,可平刺 鱼腰; 禁灸。 ? 主治:眶上神经痛,目 赤肿痛,目眩,溢泪, 近视,呃逆。?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肺俞:正坐或俯卧。背 部,第三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斜刺0.5-0.8寸;可灸。 主治:咳嗽,气喘,胸 满,盗汗。??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心俞:正坐或俯卧。背 部,第五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 斜刺0.5-0.8寸;可灸。 ? 主治:胸痛,心痛,心 悸,咳嗽,气喘,胸满, 盗汗,失眠,癫狂。?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肝俞:正坐或俯卧。背 部,第九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斜刺0.5-0.8寸;可灸。??主治:背痛,胃痛,胁 痛,目视不明,盗汗, 失眠,吐血。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胆俞:正坐或俯卧。背部,第十胸椎棘 突下,旁开1.5寸。 ? 斜刺0.5-0.8寸;可 灸。 ? 主治:背痛,腹胀, 呕吐,泄泻,黄疸, 胃痛,胁痛,失眠, 吐血。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脾俞:正坐或俯卧。背 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斜刺0.5-0.8寸;可灸。??主治:背痛,腹胀,呕 吐,泄泻,完谷不化, 黄疸,水肿。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胃俞:正坐或俯卧。背 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斜刺0.5-0.8寸;可灸。??主治:胸胁痛,胃痛, 腹胀,呕吐,泄泻,完 谷不化。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肾俞:正坐或俯卧。背部,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 寸。 斜刺0.8-1寸;可灸。??主治:腰痛,耳鸣,耳聋, 遗精,阳痿,小便不利, 水肿,月经不调,白带。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大肠俞:正坐或俯卧。 背部,第四腰椎棘突下, 旁开1.5寸。斜刺0.8-1寸;可灸。??主治:腰痛,腹胀,腹 痛,泄泻,便秘,痢疾。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委中:俯卧,腿后面, N横纹的中点,当股二 头肌腱与半腱 肌腱 之间。 ? 直刺0.5-1寸;或三棱针 点刺出血。 ? 主治:腰、骶、臀、股 痛,痔疾,丹毒,疔疮, 遗尿,下肢瘫痪。?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承山:俯卧,小腿后面正中, 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 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直刺0.5-1寸;可灸。 主治:腰腿拘急,疼痛,痔疾, 便秘,肩周炎。??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昆仑:俯卧或侧卧,足 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 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直刺0.3- 0.5 寸;可灸。??主治:足跟疼痛,下肢 痿痹。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至阴:俯卧或侧卧,足 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 角0.1 寸处。浅刺0.1 寸;可灸。??主治:头痛,目痛,鼻 塞,鼻衄,胎位不正。 十二经脉-足太阴脾经?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 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 上8寸处,走出足厥阴肝经前 面,沿大腿内侧前缘,入腹部 属脾,络胃。分支:从胃部分出,通过横膈, 入心中。 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 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症。?? 足太阴脾经经穴?公孙:仰卧或正坐放平底, 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 地的前下方。 直刺0.5- 0.8 寸;可灸。??主治:胃痛,腹胀,呕吐, 泄泻,完谷不化,痢疾。 足太阴脾经经穴三阴交:小腿内侧, 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 内侧缘后方。 ? 直刺0.5- 1寸;可灸。 ? 主治:胃痛,腹胀, 呕吐,泄泻,完谷不 化,痢疾,带下,经 闭,痛经,小便不利, 遗精,阳痿。? 足太阴脾经经穴阴陵泉:小腿内侧,胫 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 直刺0.5- 1寸;可灸。 ? 主治:膝痛,胃痛,腹 胀,呕吐,泄泻,痢疾, 带下,小便不利。? 足太阴脾经经穴?血海:大腿内侧,髌底 内则端上2寸。 直刺0.5- 1寸;可灸。主治:月经不调 ,经 闭,功能性子宫出血, 湿疹,荨麻疹,丹毒。?? 十二经脉-足厥阴肝经?? ???起于足大趾后(大敦穴),沿足背内 侧上行,经过内踝前沿胫骨内缘,至 内踝上8寸交到足太阴脾经之后,至膝 内侧,沿大腿内侧至生殖器,抵小腹, 挟胃两 旁,属肝,络胆,分布于胁肋 部,沿喉咙后,进入咽喉部,连目至 巅顶。 分支: 1、从目系走向面颊,环绕口唇。 2、从肝分出,穿过横膈,入肺,交手 太阴肺经。 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 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症。 足厥阴肝经经穴行间:足背侧,第一、 二趾间,趾蹼缝的后 方赤白肉际处。 ? 直刺0.5-0.8寸,可灸。 ? 主治:足痛,头痛, 眩晕,中风,功能性 子宫出血,子宫下垂, 疝气,癫痫(泻肝 火)。? 足厥阴肝经经穴?太冲:足背侧,第一、二 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直刺0.5-0.8寸,可灸。 主治:足痛,头痛,眩晕, 中风,功能性子宫出血, 子宫下垂,疝气,癫痫 (补肝气)。?? 十二经脉-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端,斜行于足心(涌泉 穴),经内踝后入足跟,沿小腿内 侧后缘上行,至大腿内侧后缘,穿 过脊柱,属肾,络膀胱。 ? 直行者:从肾上行,经横膈,入肺 中,沿喉咙,至舌根两侧。 ? 分支:从肺出络心,注胸中,交手 厥阴心包经。 ? 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 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症。? 足少阴肾经经穴?涌泉:足底部,跖屈足 时足前部凹陷处。 直刺0.5-0.8寸,可灸。主治:下肢瘫痪,头顶 痛,头晕,失眠,咽喉 痛,失音,癔病,昏厥。?? 足少阴肾经经穴太溪:足内侧,内踝后 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 凹陷处。 直刺0.5-1寸,可灸。 ? 主治:内踝肿痛,耳鸣 耳聋,咳嗽,下肢瘫痪, 头顶痛,头晕,失眠, 咽喉痛,失音,遗精, 月经不调(补肾气)。? 足少阴肾经经穴?照海:足内侧,内踝尖 下方凹陷处。 直刺0.5-1寸,可灸。主治:内踝肿痛,痛经, 尿潴留,头晕,失眠, 咽喉痛,失音,遗精, 月经不调。?? 任脉?循行:会阴部(会阴) 沿前正中线上行 咽 喉 颏唇沟(承浆 穴) 主治:腹、胸、颈、 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 应的内脏器官疾病, 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 或可治疗神志病。? 任脉经穴?中极:下腹部,前正中线 上,脐下4寸。 直刺0.5-1寸,针前排尿, 孕妇禁针,可灸。主治:尿潴留,带下,痛 经,经闭,遗精,月经不 调,子宫下垂。?? 任脉经穴?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 上,脐下3寸。直刺0.5-1寸,针前排尿, 孕妇禁针,可灸。 主治:少腹痛,尿潴留, 带下,痛经,经闭,阳痿, 遗精,月经不调,子宫下 垂,不孕,中风。(补元 气)?? 任脉经穴?气海:下腹部,前正中线 上,脐下1.5寸。直刺0.5-1寸,孕妇禁针, 可灸。 主治:腹痛,泄泻,尿潴 留,带下,痛经,经闭, 阳痿,遗精,月经不调, 子宫下垂,不孕,中风。 (补元气)?? 任脉经穴?膻中:胸部,前正中线 上,两 乳头连线的中 点。平刺0.3-0.5寸,可灸。 主治:胸闷,气喘,咳 嗽,心悸,呕吐。?? 任脉经穴?廉泉:颈部,当前正中线 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 凹陷处。向舌根斜刺0.5-0.8寸。 主治:舌下肿痛,舌根紧 缩,舌强失语。失音,咽 喉肿痛,梅核气。?? 督脉经穴? 循行:尾骨端(长强) 沿脊柱上行 头顶 前额 鼻尖 上唇系带 处 (龈交穴) ? 主治:神志病、热 病、膝、腰骶、背、 头项局部病症及相 应的内脏疾病。 督脉经穴?腰阳关:腰部,后正中 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 凹陷处。直刺0.5-1寸,可灸。 主治:腰脊疼痛,下肢 瘫痪,遗精,阳痿。?? 督脉经穴?命门:腰部,后正中线上, 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直刺0.5-1寸,可灸。 主治:腰脊疼痛,下肢瘫 痪,遗精,阳痿,遗尿, 尿频,带下,月经不调。 (温肾阳)? ?? 督脉经穴?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 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直刺0.5-1寸,可灸。主治:风疹,咳嗽,气喘, 疟疾,头痛,发热,脊强。 (诸 阳之会)?? 督脉经穴?百会:两耳尖连线的中 点。 平刺0.5-1寸,不可灸。 主治:头痛,眩晕,健 忘,失眠,中风失语, 偏瘫,子宫下垂。?? 督脉经穴?水沟:面部,人中沟的 上1/3与中1/3交点处。 向上斜刺0.3-0.5寸,不 可灸。 主治:腰痛,中风,面 瘫,昏迷,癫狂。?? 经外奇穴?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 点。 平刺0.3-0.5寸。 主治:头痛,眩晕,鼻 出血、鼻窦炎、小儿惊 风,失眠。?? 经外奇穴?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 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 直刺或斜刺0.3-0.5寸。 主治:头痛,目疾。?? 经外奇穴?定喘:大椎穴旁开0.5 寸。 直刺0.5-0.8寸。 主治:气管炎、支气管 哮喘。?? 经外奇穴?十七椎:第五腰椎棘突 下。 向上斜刺1-1.5寸。 主治:腰腿痛,下肢瘫 痪,功能性子宫出血, 月经不调。?? 经外奇穴?十宣:手十指尖端,距 指甲0.1寸 。 浅刺0.1-0.2寸。 主治:昏迷,癫痫,高 热,急性扁桃体炎。?? 经外奇穴腰痛穴:手背,指总伸 肌腱的两侧,腕横纹下 1寸处,一手两穴。 ? 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0.8寸。??主治:急性腰扭伤。 经外奇穴夹脊(华佗夹脊):第 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 椎棘突下旁开0.5 寸。 ? 斜刺0.5-1寸。??主治:上肢、胸、腹及 下肢与内脏疾患。 第五章 刺灸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 掌握毫针刺与灸法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注意点。 ? 2 掌握耳针的解剖与重点耳穴、操作方法与 临床选穴思路。 ? 3 了解三棱针、头皮针、眼针、手针、腕踝 针、电针、足针、皮内针、穴位注射、小针 刀等针刺方法的操作方法与适应症。 第一节 毫针刺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毫针的结构、规格以及定穴、消毒等针刺前准备工作。 ? 2掌握毫针的进针法,针刺的角度、方向与深 度,运针与留针、出针方法以及针刺异常情 况的处理。 末 旋用 至 部针 亦柄 端 针 状金 针 针 分身 称间 针 。 尾 。 属 尾 柄 。与 针的 身 : 丝 的 : 针 体主 : 是 缠 部 是 柄 。体 针 针 绕分 从 连 部 尖 柄 呈 , 针 接 针分 与 的 螺 多 根 的 根, 针 :?5?4?2称尖 针端 针 芒锋 尖 。锐 : 部是 分针 ,身 又的?1?可 分 为 五 个 部 分毫 针 的 结 构3 毫针的规格 练 针 法 体位选择 定穴一是准确定穴。通过探求患者的感觉反应,寻找具 有指感的准确位置,一般情况下,当按压的局部酸 胀感应比较明显处就是腧穴所在即施术处。 ? 二是了解所取穴位的解剖特征。如肌肉的厚薄、血 管肌腱的走向、骨骼关节的间隙等,这对掌握进针 角度、方向、深浅,避免刺伤血管、肌腱等组织, 减少进针疼痛,促使得气等都是很重要的。? 消 毒1针具器械消毒:针具器械消毒方法很多,以高 压蒸汽灭菌法为佳。 ? (1) 高 压 蒸 汽 灭 菌 法 : 1.0-1.4KPa 的 压 力 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min以上。 ? (2) 煮沸消毒法:一般在水沸后再煮15-20min, 亦可达到消毒目的。 ? (3) 药物浸泡消毒法:对于不耐高温的针具,可 放入 75 %乙醇内浸泡 30-60min,取出用消毒巾 或消毒棉球擦干后使用。? 消毒医者手指消毒:施术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 刷干净,待干后再用 75 %乙醇棉球擦拭即可。持针 施术时,医者应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身,如某 些刺法需要触及针身时,必须用消毒干棉球作间隔 物,以确保针身无菌。 ? 3施术部位消毒:在患者需要施术的穴位等处皮肤上 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 干后再用 75 %乙醇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穴 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穴位皮肤消毒后, 切忌接触污物,防止重新污染。? 持针法 刺手与押手针刺操作一般应由双手协同配合进行。临床医 生施术时,多用右手持针操作,左手按压穴位 局部。故多称持针的右手为刺手,按压穴位的 左手为押(压)手。 ?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押手 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 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靠,保持针身垂直, 使力达针尖,利于进针和行针,并可减少刺痛 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针用 深 至 将 指 力 拇 针 中 指 指 用 。于 度 所 针 随 按 食 身 指 端 持 刺 短。要刺势压指下指紧针手 针此达入屈时向段腹靠,的 的法到,曲,下;抵穴中拇 进多的直,中用当住位指食 ,??1 单 手 进 针 法进 针 法 ?短 针 的 进 针 。此 法 适 宜 于甲 缘 速 刺 入紧 靠 左 手 指持 针 、 针 尖肤 上 , 右 手按 在 穴 位 皮指 的 指 甲 切手 拇 指 或 食针 法 。 用 左又 称 指 切 进爪 切 进 针 法 :双 手 进 针 法 于深 直 迅 协 双 贴 对 针 拇 出 针 干 两 用 夹 长度 至 速 同 手 近 准 柄 、 针 身 棉 指 左 持 针此 所 刺 用 配 皮 穴 , 食 尖 下 球 捏 手 进 的法 要 入 力 合 肤 位 将 指 , 端 , 持 拇 针 进多 求 皮 将 动 时 。 针 执 右 , 夹 消 、 法 针用 的 肤 针 作 , 当 尖 持 手 露 住 毒 食 : , , 。?双 手 进 针 法 的关 如 部 松 主 刺 从 定 使 向 穴 中 两 用 舒 进节 腹 位 弛 要 入 左 , 皮 两 部 指 指 左 张 针附 部 的 或 用 穴 手 右 肤 侧 位 将 或 手 进 。近 穴 腧 有 于 位 两 手 绷 撑 的 所 食 拇 针 穴位穴皱皮此指持紧开皮刺指、法 位或,纹肤法间针固,肤腧、食:?双 手 进 针 法 穴别 的 肉 主 刺 捏 右 的 刺 食 用 提 的是 腧 浅 要 入 起 手 皮 腧 两 左 捏 进面 穴 薄 用 。 的 持 肤 穴 指 手 进 针部 , 部 于 此 上 针 捏 部 将 拇 针 。腧 特 位 皮 法 端 从 起 位 所 、 法 , :?双 手 进 针 法 畏多 套 皮 针 弹 用 置 口 尾 于 或 短 押 的 制 或 用 惧用 管 下 尖 压 手 于 , 露 针 管 合 手 细 成 有 金 针于 抽 , 刺 针 指 穴 针 出 管 柄 适 , 管 长 机 属 刺儿 出 然 入 尾 拍 位 尖 管 内 毫 的 选 , 短 玻 、 者童 。 后 腧 , 打 上 下 的 , 针 平 用 代 不 璃 塑 。 和也将穴将或,口上针置柄长替一等料?3 针 管 进 针 法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获得针感、施行补泻、发挥针刺效应、提高治疗 疗效、防止针刺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穴位针刺位置的正确与否,不仅包括体表的 位置所在,还包括针刺的进针角度、方向和 深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 能。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针刺操作的熟练程 度是与其能否恰当地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 向和深度等密切相关 。 针刺的角度1直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直角垂直刺入腧穴。 直刺法适用于针刺大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丰厚 部位的腧穴。 ? 2斜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45°角左右斜刺入腧 穴。斜刺法适用于针刺皮肉较为浅薄处,或内有 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和在关节部位 的腧穴。在施用某些行气、调气手法时,亦常用 斜刺法。 ? 3 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15°角左右横向刺入腧穴。平刺法适用于皮薄肉 少处的腧穴,如头部、胸骨部的腧穴。透穴刺法 中的横透法和腕踝针法等,都用平刺法。? 针刺的角度 针刺的方向1依穴位所在的部位定方向:为保证针刺的安全,有 些穴位必须朝向某一特定的方向或部位。如针刺哑 门穴时,针尖应朝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针刺廉泉 穴时,针尖应朝向舌根方向缓慢刺入;针刺背部某 些腧穴时,针尖应朝向脊柱等。 ? 2依病症治疗的需要定方向:通过不同针向的针刺, 可达到不同的针感,从而有效地发挥腧穴的治疗作 用。如秩边穴直刺,针感可向下肢放射至足跟,可 以治疗下肢疼痛、瘫痪;向会阴部方向斜刺,针感 可以向外生殖器放射,可治生殖器疾病。向内下方 斜刺,针感向肛门放射,可以治疗脱肛、痔疮等。? 针刺的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腧穴内的深浅度。掌握针刺的深度,要以既有针感,又 不伤及重要器官为原则。每个腧穴的针刺深 度,各有一定的范围,在临床实际操作时, 必须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腧穴所 在部位、经脉循行深浅、季节时令、术者手 法经验及针感要求等诸多因素作综合考虑, 灵活掌握。 行针手法? 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毫针刺入穴位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者进一步调节 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 ― 方向扩散、 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行针手法包括基本 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度针持 每宜 大匀插即向如上深将插深是 。 刺针 分。 , 行为运此引层针动度将 角身 钟频 一致针提动反退为由作后针 度垂 率 般,时插的复到插浅的,刺 、直 次不 以幅,法行地浅,层操进入 方, 左宜 度指。针上层从向作行腧 向不 右过 不力施手下为深下手上穴 和改 ,快 分宜要用法呈提层刺法提一 深变 保, 为过均提,纵。向入。下定 ― 60 3~5?1提 插 法 角频 指 用 灵 等 位 病 患 短 重 慢 小 捻 的 来 施 一 将 度率 力 捻 活 具 、 情 者 等 和 、 、 转 操 回 以 定 针 要要 要 转 运 体 针 、 的 , 时 用 频 角 作 旋 向 深 刺 适一 均 行 用 情 刺 腧 体 需 间 力 率 度 手 转 前 度 入 当致 匀 针 。 况 目 穴 质 根 的 的 的 的 法 捻 向 后 腧 。, , 时 施 而 的 部 、 据 长 轻 快 大 。 动 后 , 穴 ,?2捻 转 法 辅助手法 辅助手法 针感?针感,亦称气至、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 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 经气的感应,称为针刺感应。主要有酸、胀、重、 麻,有时或出现凉、热、痒、痛及跳动感、蚁行 感、触电感、水波样感等,甚或沿一定的方向和 部位扩散传导。少数还可见到受刺腧穴部位循经 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在患者出现针感的同 时,医者针下常有一种“如鱼吞钩饵”的感觉出 现,此时针下由原来的轻松虚滑渐渐变为沉重紧 实而又和缓的感觉。若针后未得气时,医者则感 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也无酸、麻、胀、重等感 觉。 针感的意义恰当的针刺感应,是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 也是协助判断患者经气盛衰、病证预后的依据, 更是进一步施行补泻手法的基础。恰当的针感是 取得预期疗效的必要前提。 ? 针刺感应,是人体正气、真气在受刺时应有的反 应。一般来说,针感迅速,表明人体正气充沛、 经气旺盛。正气足,机体反应快,收效相应也快, 病易向愈。若针感迟迟未现,表明正气虚损,经 气衰弱。正气虚,机体反应迟缓,收效则相对缓 慢,疾病缠绵难愈。也是进一步施行补泻手法的 基础和前提。? 针感的保留和消除保留针感的方法是将针刺入后,用力搓针柄进行提插 捻转,同时押手也要用力,然后再向相反方向轻轻 一捻,迅速退出即可。针感保留时间的长短与针下 用力及捻转提插的轻重有关。一般来说,20~30分钟 即可消退,有的可长达数小时,乃至更长。 ? 消除针感,指出针后在腧穴附近仍存有较强的针感, 在临床操作中一般都是留针一定时间,针感消失后 再行出针。针感轻微者,不必处置,若很重,需用 手法消除,即用手轻轻揉按所刺之穴,或在此上下 选本经特定穴,施以指针方法轻轻按揉即可。 针感的传导?针刺取得一定的感应后,采用相应手法使针感沿 经脉之循行路线向病所或远处传导的现象,称为 循经感传和气至病所。循经感传和气至病所可明 显提高针刺疗效,在临床上有较重要的意义。凡促使针感产生循经传导或扩散,甚至直达病所 的针刺手法统称行气法。行气方法内容包括捻转、 提插两种基本手法;循摄、按压等辅助手法;针 刺方向以及针刺补泻复式手法等等,临床上可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 留针方法将针刺入腧穴行针施术后,把针留置在穴位内称为留 针。通过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和延长刺激作用, 便于继续施术,还可以起到候气与调气的作用。 ? 留针形式根据留针期间是否间歇行针,可分为以下两 类: ? 静留针法:即针刺施术后,让其安静自然地留置一段 时间,其间不施行其它针刺手法,到时出针。临床多 用于慢性、寒性、虚弱性患者。 ? 动留针法:即针刺施术后,将针留置穴位内一段时间, 其间间歇行针,施以各种手法,以增强针刺感应。? 出针方法出针,又称起针、退针。是整个毫针刺法过程中 的最后一个操作程序。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 手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 右手持针做轻微的小幅度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 下,然后将针快速拔出。随即用干棉球轻压针孔, 以防出血。 ? 出针完毕,要仔细查看针孔是否出血,询问针刺 部位有无不适感;核查针数是否有遗漏;还应注 意有无晕针延迟反应征象,出针后不必急于让患 者离去,当稍事休息,待气息调匀、情绪稳定后 方可离去。? 补泻手法? 以补虚泻实为目的的两类针刺手法。在针刺补泻中,凡是能够使机体虚弱的功能状 态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的针刺方法称为补 法;凡是能够使机体亢盛的功能状态恢复 正常的生理状态的针刺方法称为泻法。临 床常用的针刺补泻手法可分为基本补泻手 法(单式补泻手法)和综合补泻手法(复式补 泻手法)两大类。 长快 幅 提 先 短 慢 幅 插 先 针 者, 度 轻 深 者 , 度 轻 浅 刺 为操 大 插 后 为 操 小 提 后 得 泻作 , , 浅 补 作 , , 深 气 法时 频 提 , 法 时 频 提 , 后 间率插重;间率插重,?提 插 补 泻 法 长快 用 捻 向指 捻短 慢 用 捻 向指 捻针 者, 力 转 前向 针者 , 力 转 后向 针刺 为操 重 角 用后 右为 操 轻 角 用前 左得 泻作 , 度 力, 转补 作 , 度 力, 转气 法时 频 大 ,食 拇法 时 频 小 ,食 拇后 间率, 指 ;间率, 指 ,?捻 转 补 泻 法)()( 注意事项1晕针: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 ? 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 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 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症。 ?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 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 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 失禁,脉微细欲绝。 ?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具全部起出。然后使患者 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服温开水或糖水 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针灸。? 晕针预防?预防:对于晕针应注意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 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消除患者对针 刺的顾虑,做好解释。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 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 劳、大渴时,应进食、休息、饮水后再行针刺。医 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 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 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滞 针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 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的现象。 ? 多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病人局 部肌肉强烈收缩;或医生行针手法不当,向单 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 滞针;或留针过程中,患者变化移动体位也可 出现滞针。 ? 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 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 消除滞针。若因留针过程中,患者移动体位出 现的滞针,要恢复原来的体位,再将针取出。?? 弯 针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 内形成弯曲的现象。因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 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 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 击等,或由于滞针的处理不当等均可造成弯针。 ? 如针具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 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 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 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 拔针,以防断针。?? 断针?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处有损伤剥蚀。进针前 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 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 更体位,或由于弯针、滞针时未能进行及时的正确 处理等,均可造成断针。 ? 让患者切勿变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 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 子将针起出。或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 可用左手拇食两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旁,使断端 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端完全没入 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血 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的 现象。多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 伤血管所致。 ? 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 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 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以先作 冷敷止血,然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 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 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 注意避免刺伤重要脏器组织?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对肝、脾肿大及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如针刺胸背、腋窝、胸胁部、锁骨上窝等部 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 能,导致创伤性气胸 。对此应及时采取治 疗措施。对重要脏器所在部位的腧穴要根据 其解剖结构,严格掌握进针的角度、深度, 以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注意避免刺伤重要脏器组织? 针刺眼区和项背部的风府、哑门、风池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 更不宜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 针,以免伤及眼球、延髓、脊髓等重要组织 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 3 针刺少腹部的腧穴时,应根据病情掌握适 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刺伤膀 胱等器官。 注意事项1 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 即进行针刺。应尽可能选用卧位。 ? 2 妇女怀孕 3 个月以下者,不宜针刺少腹部穴位。 妊娠 3 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的腧穴也不宜针 刺。 3小儿针刺时宜采用轻刺、速刺、浅刺法, 一般不宜留针。小儿在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的腧 穴不宜针刺。 ? 4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 针刺。对患有出血性疾病,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 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灸 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掌握灸法的概念、作用、常用灸法的分类以及意外事故的处理。? 2了解其它灸法的操作与适应症。 灸法的概念?灸法,是用艾绒或其它药物放置于体表穴位 或病变部位上熏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 力以及药物的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灸法和针刺力法一样,都是针灸治病的重要 内容,同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
灸 材艾灸材料 ? (1) 艾柱:将艾绒做成一定大小的圆锥形的艾团, 称为艾炷,艾炷以壮为计数,每燃烧一个艾炷称 之为一壮。 ? (2)艾条:又称艾卷,即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 根据艾绒内是否添加其它药物,又可分为纯艾条 (清艾条)和药艾条两类 ? 其它灸材 ? 临床除用艾做为施灸的材料外,还可以用其它一 些物质作为灸材,包括火热类和非火热类两种。?
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证?灸法的温热刺激和药理作用,可以通过腧穴激 发经气,进而达到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调节机 体的阴阳平衡,最终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临 床实践证明,灸法的适应证非常广泛,它既可 以治疗经络、体表的病症,也可治疗脏腑的病 症;既能治疗慢性疾病,又能治疗一些急症、 危症;既能治疗虚寒证,也能治疗一些实热证。 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证? (一)温经通络祛湿散寒 ? 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证, 如风寒湿痹、痈经、闭经、胃脘痛、腹痛、 泄泻、痢疾、乳汁不足等。 ? (二)升阳举陷 回阳固脱 ? 用于治疗中气不足、阳气下陷的久泄、久痢、 遗尿、遗精、阳痿、崩漏、带下、脱肛以及 内脏下垂等症。还可用于元阳虚脱所致的大 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 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证(三)消瘀散结 拔毒泄热 ? 用于治疗外科疮疡初起,以及瘰疬之症,如乳痈初 起、瘰疬、痈肿未化脓者、疮疡久渍不愈、寒性疖 肿等。 ? (四)防病保健 强身延年 ? 灸法可预防高血压中风、预防流感等。常灸命门、 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等穴可以强身保健,增 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灸治应用广泛,虽可益阳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 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症,应慎用 灸法。 ? 颜面部、乳头部、心前区、大血管部和肌腱处不 可用化脓灸。化脓灸和天灸后,局部应注意护理, 避免感染,如感染发炎时要及时处理。 ? 施灸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若艾火热力过 强,施灸过重,皮肤发生水泡时,水泡小者,可 待其自行吸收;水泡较大者,可用消毒针沿皮穿 刺,放出水液,涂以紫药水,覆盖消毒纱布保护, 数日内即可痊愈。 拔罐法?拔罐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燃火、抽气等方法, 形成罐内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使局 部皮肤充血、瘀血,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它是由古 代“角法”发展而来,也称吸筒法。?
拔罐的方法? 火罐法火罐法的吸拔力大小,与罐具的大小和深度、罐内燃火的温度和方式、扣罐 的时机与速度及空气在扣罐时再进入罐内 的多少等因素有关。如罐具深而大,在火 力旺时扣罐,罐内热度高、扣罐动作快, 下扣时空气再进入罐内少,则罐的吸拔力 大:反之则小。可根据临床治疗需要灵活 掌握,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拔罐的方法?2? 水罐法一般选用竹罐倒置在锅内加水煮沸, 使用时用卵圆钳倒挟竹罐的底端,甩去罐内 沸水,并用湿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扣在施术 部位上,即能吸住。此法适用于任何部位拔 罐,其吸拔力小、操作需快捷。 ?拔适即之 罐用能产 。于吸生 任住所 何,需 部此负 位法压 ,的 空 气 抽 空 , 使用 抽 气 筒 将 罐 内需 拔 罐 的 部 位 上 ,的 抽 气 罐 紧 扣 在抽 气 法 先 将 备 好拔 罐 的 方 法 运用方法1? 留罐法又称坐罐法,是拔罐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 法。拔罐后将罐留置一定时间,一般 10 分钟左右。 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留罐 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起泡损伤皮肤。可根据病 变范围分别采用单罐或多罐。如胃痛,可在中脘 采用单罐;腰肌劳损,可在肾俞、大肠俞、腰眼 和疼痛明显的部位采用多罐。 2.闪罐法适应于肌肉比较松弛,吸拔不紧或留罐有 困难处,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也 适用此法。其操作方法是:将罐拔上后立即取下, 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度。需注意闪 罐大多采用火罐法,且所用的罐不宜过大。 ?潮移慢力推罐拔润罐些罐实罐须腰肉用法 红动慢,动底好滑所润,,口选背丰于、走 为数向前方,后油经滑先最要口部厚面飞罐 度次前边向稍,脂皮油在好求径、的积罐法 。,来略的倾以,肤脂罐选平较大部较法又 至回提后斜手将上或口用滑大腿位大,名 皮推起边,握罐涂在涂玻较的等,,一推 肤拉,着即住吸以走一璃厚罐处如肌般罐 ,。?3运 用 方 法 运用方法4 刺血 ( 刺络 ) 拔罐法先用三棱针或粗毫针、皮肤针 等,按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出血量要求或按刺血法要 求,刺破小血管,然后拔以火罐,可加强刺血法的 疗效。此法应用较广泛,多用于各种急慢性组织损 伤、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症、丹毒、哮喘、 坐骨神经痛。 ? 5 留针拔罐法此法是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 种方法。操作时先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 将罐拔上,留置lO~15min,然后起罐、起针。? 运用方法常用的药罐法有两种。 ? (1)煮药罐:将配制好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口 袋,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放人药液 内煮 15mine .使用时,按水罐法吸拔在治疗部位, 多用于风湿痹痛等病症。 ? (2)贮药罐: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适量药液,常用 的有辣椒水、两面针酊、生姜汁,或根据病情配 制的药液,然后按抽气罐操作方法,抽去空气, 使罐吸附在相应的皮肤上。此法常用于风湿痛、 哮喘、咳嗽、感冒、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 肤以 切 罐 进 待 气 罐 下 皮 罐 另 拿 罐 起 。免 不 即 入 空 阀 特 , 肤 口 一 住 。 罐 损可落罐气拉制或轻边手火用亦 伤硬下内缓起的将轻缘将罐一称 皮拔。后缓,进火按的火,手脱 , ,??起 罐 拔罐的作用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祛风散寒等作用。现代研究认为,拔罐的作用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负压作用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 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 通过检查也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 发生变化以及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 隙,从而出现瘀血现象。对机体产生一种良性刺激, 促使功能恢复正常。 拔罐的作用?2 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 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 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 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 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力,增 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促使疾病 好转的目的。? 拔罐的作用? 3调节作用 ? 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和温热作用的基础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作用。拔罐时的负压刺激和温热刺激,通 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 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反射性兴奋, 借此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 之趋于平衡。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 陈代谢。 拔罐的作用4 不同罐法的不同作用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不同 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 ? 如走罐法具有与按摩疗法、保健刮痧疗法相似的效 应,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 脂腺的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强弹性和活动性, 促进周围血液循环。药罐法,在罐内负压和温热作 用下,局部毛孔、汗腺开放,毛细血管扩张,血液 循环加快,药物可更多地被直接吸收,可发挥药物 和拔罐双重效应。刺络拔罐法可以调节刺络的出血 量,有较好的逐瘀化滞、解闭通结功效。针罐法则 因选用的针法不同,可产生多种效应。?? 适应范围? 感冒、发热、咳嗽、支气管哮喘及其他肺部疾患;胃痛、腹痛、腹泻;急、慢 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痹痛、落枕;痛经、 闭经;痤疮、荨麻疹;高血压;面瘫; 肥胖症等。 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骨骼凸 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宜拔罐。 ? 2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具。 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吸附有力。 ?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 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泡勿需处理,仅敷以 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 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 以防感染。 ?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部位及高热 抽搐者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 第六章 耳针疗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耳廓的解剖结构、常用耳廓定位、耳穴选穴原则、刺激方法及注意事项。. 耳针疗法的概念? 耳针疗法是指通过耳廓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祖国医学针灸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指在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指导下,通 过刺激或检查耳穴达到防治疾病,手术镇痛 和辅助诊断目的的一门学科。 耳针的起源和发展? ?籍耳诊治病症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法国外科医生P.Nogier提出的含有42穴,形如倒 置胎儿分布的耳穴图。 近四十年来我国在耳针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均 做了大量工作,把耳针提到一个新的水平。??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支持WHO耳针术语标准化工 作,促进国际耳针学术交流。 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耳与经络的联系 ? 《内经》中不仅将“耳脉”发展成了手少阳三 焦经,而且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都 有比较详尽的记载。历代又有很多发挥。 ? 耳与脏腑的联系 ? “耳者,肾之官也”,“南方赤色,入通于心, 开窍于耳,藏精于心”。“肝病者……虚 则……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 “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故窍寄于耳。则 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 耳廓解剖
耳廓解剖 耳廓表面解剖名称? ? ?? ? ?(一)耳廓正面表面解剖 名称 1耳轮――耳廓外缘向前卷 曲的部分。 2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 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又 称达尔文结节。 3耳轮尾――耳轮下缘与耳 垂交界处。 4耳轮脚――耳轮深入到耳 甲腔的横行突起。 5对耳轮――与耳轮相对的 隆起处。 耳廓表面解剖名称? ? ? ? ? ? ?6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 的分支。 7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下 的分支。 8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之 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9耳舟――对耳轮与耳轮之间 的凹沟。 10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 突起,又称耳珠。 11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 屏相对的隆起。 12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 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耳廓表面解剖名称? ? ?? ? ?13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 之间的凹陷。 14轮屏切迹――对耳屏与对耳 轮之间的凹陷。 15耳甲――是由对耳屏和弧形 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 缘围成凹窝。 16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 甲部。 17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 甲部。 18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 的皮垂。 耳廓背面表面解剖名称耳廓背面的解剖有三个 面、四个沟、四个隆起。 ? 三个面: ? 耳轮背面――耳轮的外 侧面,因耳轮是向前卷 曲的,故此面多向前方。 ? 耳轮尾背面――耳舟隆 起与耳垂背面之间的平 坦部分。 ? 耳垂背面――耳垂背面 的平坦部分。? 耳廓背面表面解剖名称四个沟: ? 对耳轮后沟 ―― 对耳轮上 脚和对耳轮体部背面的凹 沟。 ? 对耳轮下脚沟 ―― 对耳轮 下脚的背面,是一条从内 下略向外走行的凹沟,又 称耳后上沟。 ? 耳轮脚沟 ―― 耳轮脚的背 面。 ? 对耳屏沟 ―― 对耳屏背面 的凹陷。? 耳廓背面表面解剖名称四个隆起: ? 耳舟后隆起――耳舟的 背面。 ? 三角窝后隆起――三角 窝的背面,即对耳轮沟 与对耳轮下脚沟之间。 ? 耳甲艇后隆起――耳甲 艇背面之隆起。 ? 耳甲腔后隆起――耳甲 腔背面之隆起。? 耳穴的涵义和别称耳穴是指分布在耳廓的穴位,即在耳廓上可用于诊 疗病症的区点。 ? 当某人躯体内脏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某一个部位 出现痛敏感、皮肤电特性(电阻、电容、电感、袋 内)改变、变色(充血、缺血、色素沉着)、变形 (隆起、凹陷、皱褶、丘疹、水疱、脱屑、血管变 化……)等反应,医务人员即可刺激这些部位防治 疾病,也可根据这些部位的反应,辅助诊断某些疾 病。人们常将这些特定的部位称为耳穴。 ? 耳穴又称为“反应点”、“压痛点”、“良导点”、 “敏感点”、“反射点”等别称。? 我国耳穴的来源? 来自对古代文献的发掘和民间经验的收集如耳中、耳尖、屏尖、郁中等。 ? 来自对国外经验的借鉴和验证,如皮质 下穴、内分泌穴、指、腕、肘、肩穴等。 ? 近 40 年来国内大量临床诊疗、耳针麻醉 和实验研究中发现的耳穴如轮1-4、耳迷 根穴、内生殖器穴、耳背沟穴、三焦穴、 牙穴、腰椎穴等。 《耳穴国标》简介提出《耳穴国标》的背景 《耳穴国标》的形成过程 《耳穴国标》的特点和意义 耳穴大体分布图耳穴在耳郭上的分布是 有其规律可循的,它在 耳郭正面的排列像一个 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 头部朝下,臀部及下肢 朝上,胸腹部及主躯干 在中间。 ? 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 布在耳垂和对耳屏;与 上肢相对应的耳穴分布 在耳舟;? 耳穴大体分布图?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 分布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 轮上、下脚;与盆腔相应 的耳穴分布在三角窝;与 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分布 在耳甲艇;与胸腔脏器相 应的耳穴分布在耳甲腔; 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分布 在耳轮脚周围;与耳鼻咽 喉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 屏四周。 常用耳穴定位耳中 在耳轮脚处,即耳 轮1区。 ? 耳尖 在耳郭向前对折的 上部尖端处。 ? 肩 在耳舟 4 、 5 区(耳舟 分为 6 等分,自上而下依 次为耳舟 1 区、 2 区、 3 区、 4区、5区、6区) ? 坐骨神经 在对耳轮下脚 的前2/3处,对耳轮6区。? 常用耳穴定位颈椎 在颈区后方 , 即对耳 轮13区 ? 腰骶椎在腹区后方,即对 耳轮9区。 ? 神门 在三角窝后 1/3 处, 即三角窝4区。 ? 内生殖器在三角窝前 1/3 的下部,即三角窝2区。 ? 屏尖在耳屏游离缘上部尖 端,? 常用耳穴定位缘中 在对耳屏游离缘 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 之中点处,即对耳屏 2 、 3、4区交点处。 ? 对屏尖在对耳屏游离缘 的尖端,即对耳屏l、2、 4区交点处。 ? 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 即对耳屏4区? 常用耳穴定位?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 4区。 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 后耳甲10区。 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 甲12区 脾在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 甲13区 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 耳甲15区。 肺 在心、气管区周围处, 即耳甲14区。 常用耳穴定位?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 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 常用耳穴定位? ?耳背沟 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耳迷根在耳轮脚后沟的耳根处。 耳针治疗选穴思路( 1 )相应的部位选穴,如前头痛者选额区;胃 痛者选胃区。 ? (2)按中医脏腑、经络学说选穴,如针对急性结膜 可选肝穴或脾穴、肺穴;皮肤病常选肺穴;落枕 可取肝、胆穴或小肠、膀胱穴等。 ? (3)按现代医学理论选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穴;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选交感穴或耳迷根穴;颈椎 病,包括由其引起的肩臂痛、手麻、刺痛、头疼、 头昏、耳鸣、胸闷等可选颈或颈椎穴。? 耳针治疗选穴思路? (1) 以病理反应,特别是以压痛敏感点或低电阻点为穴。? (2) 根据每个耳穴的来源和已知的作用选穴。? (3)根据实验研究和临床结果选穴。 耳穴反应点的探查方法肉眼观察法 ? 1变色:有点状、片状或环状红晕、暗红、暗灰、 苍白、褐色、中央白色边缘红晕等,约占 45 %左 右。多见于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肠 炎、阑尾炎、肝炎、肺炎、肾炎、心脏病、关节 炎、高血压、低血压及妇科病等。 ? 2变形:常见的变形有点状凹陷、条索状或结节状 隆起等。约占 20 %左右。变形多见于器质性病变, 如结核病、肝脾肿大、肿瘤、心脏病,骨质增生、 脊椎肥大、截瘫、胆石症等。? 耳穴反应点的探查方法3 丘疹:有水泡样,红色、白色丘疹。约占 15 %左 右。多见于妇科病、肠道病、慢性胃炎、膀胱炎、 心肌炎、气管炎、阑尾炎等。 ? 4 充血:耳穴部位的血管过于充盈或扩张,约占 10 %左右。多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血管 瘤、支气管扩张等。 ? 5 脱屑:呈白色片状糠皮样皮屑,不易擦去,约占 10%左右。多见于皮肤病、肺病、便秘、代谢功能 不良、内分泌紊乱等疾病。? 耳穴反应点的探查方法压痛点探查法 ? 用弹簧探棒等在与疾病有关的部位由周围向中心, 以均匀的压力仔细探查,或自上而下,自外而内 对整个耳郭进行普查。探压时在取得病人密切配 合的情况下,探找出压痛最敏感的部位作为耳穴 刺激点。 ? (三)电测定法 ? 采用一定的仪器,测定耳穴电阻以及电位的变化。 以电阻值降低,导电量增加,形成良导点作为耳 穴的刺激点。? 操 作1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选好耳穴。并在所选穴区内 或周围寻找反应点。选穴力求少而精,一般用同侧 穴,少数取对侧或双侧穴。 ? 2针具必须严格消毒,耳穴皮肤可用2.5%碘酊或75 %酒精消毒。 ? 3 毫针一般垂直刺入,向最敏感的方向针刺,深度 以刺穿软骨不刺穿对侧皮肤为度 ( 因为软骨前后神 经末稍密度最高)。 ? 4 留针 20-30 分钟或更长些,留针期间宜间歇行针 l2次,加强刺激。 ? 5 起针时备带消毒棉球,必要时压迫针孔,防止出 血,再涂以2.5%碘酊或75%酒精以防感染。 注意事项?1 事先向病人说明耳穴针感的特点,以取得病人的 合作。2 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除要严格消毒针具、穴位 皮肤外,耳廓冻伤或有炎症的部位禁针。如见有针 孔发红、耳廓局部肿张疼痛时,应及时涂 2.5 %碘 酊3-4次/日,并口服抗生素药物。??3 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针剌,对老年体弱或 过劳、过饥,过饱、精神紧张而又需要针刺者,宜 取卧位针治以防晕针。万一出现晕针应及时处理。 注意事项? 4要防止“万病一针”的片面观点。在应用耳针充分发挥耳穴作用的同时,若有可能则采 取综合治疗更好。如留针时活动患部或患部 加艾灸、按摩或拔罐等,又如对某些躯体、 四肢疼痛者可用“电针体耳疗法” ―― 即在 耳穴敏感点及躯体四肢疼痛局部阿是穴各针 剌一针,连接电极予以电脉冲刺激。 耳压法的操作1耳压籽片的制备:把表面光滑,大小硬度适中的王 不留行籽、草决明籽或磁珠经筛洗后,贴于 0.60.6 cm2的肤色胶布或脱敏之胶纸上备用。 ? 2 确定用穴并探准敏感点后,将耳压籽片贴压在敏感 点上。 ? 3 自行按压刺激的时间、次数可根据病情决定,一般 3次/日。每次按压3-5分钟左右。 ? 4两天更换一次耳压籽(冬天可4天)。更换时即使仍使 用原耳穴,亦应重新探找敏感点,防止敏感点移位。? 耳压法的特点1疼痛轻。 ? 2耳压法属非创伤性刺激,一般无感染之虞。 ? ③耳穴压丸不仅有持续刺激的作用,而且可由 患者自行按压刺激 ( 一般 3 次/日 ) ,有利于患者 根据病情及时治疗 ( 如头痛发作时 ) 和择时预防 ( 如不寐者可在睡前或睡醒难于再入睡时自行按 压刺激 ) 。又如在预计疟疾发作前或哮喘患者有 先兆时,自行剌激已贴压着的有关耳穴,常能 有效地制止发作。? 耳压法的注意事项? 1 耳压局部或附近有冻疮等皮损时不宜贴压。 ? 2按压不宜过重。 ? 3 贴压或更换耳压籽时要找准敏感点,并注意敏感点的方向性。? 4勿浸湿耳压籽局部,对有胶布过敏反应的患者,宜更换脱敏胶布。 其它针法-皮内针和皮肤针 三棱针 头皮针 头皮针 手 针 腕踝针 第八章治疗学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针灸的作用原理,并能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去理解针灸的作用原理. ? 2.了解针灸的治疗原则与治病原则. ? 3.掌握针灸配穴处方,尤其是近取、远取与对 症取穴这三大取穴原则. ? 4.了解临床常用的配穴方法. ? 5.掌握常用特定穴的概念、定位与运用方法. ?针灸治疗疾病,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所谓“辨证” 就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把“四诊”(望、闻、 问、切)所收集到的有关疾病的的各种资料,通过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个方面即八纲辨证加 以分析、综合、归纳。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属寒还 是属热,属虚还是属实);判定疾病的位置(在表 还是在里,在经还是在络,在脏还是在腑);并进 而确定其证候名称的诊断思维过程。“论治”,又 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制定相应的 治疗方法,以确定相应的针灸处方和穴位操作方法。 第一节 针灸的作用原理? 一、调和阴阳 ? 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为“阴平阳秘” ? 病理状态为“阴阳偏盛”、“阴阳偏衰” 阴阳偏盛阴 阴 阴?阴阳平衡阴偏盛阳偏盛 阴阳偏衰阴阴阴?阴阳平衡阴偏衰阳偏衰 ?基本上是通过经络、穴位配伍和操作手法来实现的。 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 火,取足阳明胃经穴内庭,针用泻法,以清泻胃热; 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属阴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 取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用泻法 并灸以温散寒邪;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 属阴虚阳亢证,根据“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原 则,治宜滋阴潜阳,取足少阴肾经穴复溜补之;同 时取足厥阴经穴行间泻之以协调阴阳。 二、扶正祛邪 ? 通过穴位本身的性能、穴位的操作方法和穴位 的配伍等方面来实现的。如偏补的腧穴如关元、 气海、命门、肾俞、膏肓,多在扶正时用之。 偏泻的腧穴如曲泽、委中、水沟、十宣、十二 井穴等,多在祛邪时用之。绝大部分腧穴则具 有双向调节作用,如中脘、内关、三阴交、合 谷、太冲、足三里,临床既可用于扶正,又可 用于祛邪。? ?在操作方面,针刺手法中的补法和艾灸,其兴奋 作用大于抑制作用,偏于扶正,适用于慢性久病 或虚寒证。例如气血虚弱之崩漏,则可取气海、 足三里、膈俞等穴,行针刺补法,并加灸隐白、 关元、三阴交穴;针刺手法中的泻法和刺血,其 抑制作用大于兴奋作用,偏于祛邪,适用于新病、 急症和实热证。例如外感温热之邪,高热神昏者, 则可取大椎、合谷、曲池、人中等穴,行针刺泻 法,同时在耳尖或耳垂、十宣或十二井穴点刺出 血。在穴位配伍方面,以补虚为主的穴位相配伍, 其功能则以扶正为主,如气海配足三里,治慢性 腹泻;以泻实为主的穴位相配,其功能则偏于祛 邪,如人中配劳宫,则适用于中风之阳热亢盛之 阳闭证。 三、疏通经络 ? 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疏通 经络即采用针灸等各种方法,作用于穴位、经络, 通过经气的作用,调阴阳,补虚泻实,扶正祛邪。 通其瘀滞,理其气血,从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疾 病。对协调阴阳、抗御病邪,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有重要作用。经络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减退者,属 虚证,治宜补虚疏经;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 进者,属实证,治宜活血通络;经络气血逆乱者, 或因气血偏盛偏衰,或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均可据 其虚实而调之。临床具体运用时可从穴位功能、操 作方法与穴位配伍几方面来综合考虑。? 第二节 针灸的治疗原则? 一、补虚和泻实 ? 虚―正气虚弱--虚则补之―毫针补法或灸法 ? 实―邪气偏盛--盛则泻之--毫针泻法或点刺 出血 ? 通过针灸等方法激发机体本身的调节机能,从 而产生补泻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 二、清热与温寒? 针灸治法中的清热,即通过穴位与方法的组合疏风散热、清热解毒,泻热开窍;温寒则 是温通经络,温养阳气,温中散寒,回阳救 逆。 ? 三、治标与治本? 本―正气,病因,脏腑,先病 ? 标―邪气,症状,肌表,后病 ? 抓住疾病的本质给以适当的治疗。“治病必 求其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 “标本缓急”。 针灸的治疗原则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因人、因时、因地的 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正邪 的盛衰消长,涉及的脏腑、经络各异而采取不 同的治法。 ?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病因相同或在病程发 展的某一阶段,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则采 取相同的方法治疗。?? ? 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根据季节 ( 包括 时辰)、地理环境和治疗的具体对象等不同情 况,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法。 第三节 针灸配穴处方? 针灸配穴处方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依据,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选取适当的腧穴和 刺灸方法组合而成,是针灸治病取得疗效的 关键。针灸配穴处方的内容包括穴位、治疗 方法、操作手法、时间四个要素。只有恰当 地选择和组合这四要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 挥针灸的治疗作用。 ? 一、选穴原则? 基本原则 --“ 循经取穴”,这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而来的。具体有:近部选穴、远部取穴、对症选穴三种。 ? (一)近部选穴? 是指在病症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又称“局部选穴”。这一取穴原则是根 据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的局部和邻近部位 的病症这一普遍规律提出的。多用于治疗病 位较局限和体表部位反应较为明显的病症。 如鼻塞选迎香;面瘫选颊车、地仓;胃痛选 中脘、梁门;眼病选睛明、瞳子s;耳病选 耳门、听宫等。此外,多数压痛点选穴,也 属于近部取穴。 ??(二)远部选穴是在离病变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又称“远 道取穴”。这一选穴原则是根据腧穴具有远治作用 的特点提出来的。人体的许多腧穴,尤其是四肢肘、 膝关节以下的经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 可以治疗相关经脉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病症。其 临床运用时有本经选穴和异经选穴。 远部选穴1、本经选穴 ? 是指经脉循行的部位(包括脏腑、组织器官和体表 诸部位)发生疾病,就在其经脉上选取腧穴进行治 疗,故称之为“本经选穴”。如腰腿痛时,按照经 脉循行,足三阳经均分布于下肢,临床可根据经络 的分布和病变的部位选取穴位。 ? 2、异经选穴 ? 是指某经或其所属的脏腑器官发生病变,选取其表 里经脉或其它相关经脉上的腧穴进行治疗。其中包 括表里经选穴、同名经选穴、相关经选穴等。如胃 痛取足三里,或取与胃相表里的脾经穴公孙,与胃 相关的肝经穴太冲、心包经内关等。? 3、对症取穴?是针对个别症状选取有效穴位的治疗方法,属 治标之法。临证应用时根据病情的标本缓急, 适当地采用对症取穴,解除个别症状将为治本 创造有利条件。如发热取大椎、曲池、合谷; 昏迷取人中、十宣;虚脱取关元、神阙;自汗 取足三里、关元;盗汗取阴郄、复溜;气病取 膻中;血病取血海;筋病取阳陵泉;便秘取支 沟、阳陵泉等。 二、配穴方法 ? (一)本经配穴法 ? 本经配穴法是依据经络循行分布特点为配穴依 据的方法。即某一脏腑、某一经络发生病变时, 就选取某―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应用。此 法多用于治疗单一的脏腑、经脉病证。 ? (二)表里经配穴法 ? 表里经配穴法是指某经或其所属的脏腑器官发 生病变,取其相表里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治疗。 此法多用于治疗相表里的脏腑、经络病证。在临 证应用时,既可单选其表经腧穴,也可选里经腧 穴。? (三)上下配穴法 ? 上下配穴法是指上部腧穴与下部腧穴同时配 伍组方治疗疾病的方法。上,指上肢和腰部以 上,下指下肢和腰部以下的腧穴。此法临症应 用很广,可治疗头面、四肢、躯干、脏腑病症。 ? (四)前后配穴法 ? 前指胸腹,后指背腰。前后腧穴配合使用, 谓之前后配穴法。此法多用于治疗脏腑病证。? (五)左右配穴法 ? 即根据经络循行左右交叉的特点取穴。是指左病可 以右取,右病可以左取,还可以左右同时并取的方 法。多用于治疗头面、四肢、脏腑的病症。 ? (六)远近配穴法 ? 远近配穴法是以病变部位为依据,在病变的近部和 远部同时选穴配伍成方的方法。此法在临床上被广 泛运用,可治疗头面、四肢、躯干、脏腑病症。? 第四节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 特定穴是十四经穴中具有某种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一类腧穴的总称,包括五输 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 八脉交会穴、郄穴、下合穴等。由于这类腧 穴的分布和作用不同,故其临证具有特殊的 应用方法。 ?一、五输穴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以下井、荥、输、 经、合五类腧穴的简称。其分布特点是按井、荥、 输、经、合次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部位排列。每 经5穴,十二经脉共有60穴。 ? 《内经》:井穴适用于与脏有关的病证,荥输及经 穴适用于与经脉有关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针灸扎针环跳视频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