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除了羟基的邻,对位聚苯酚理化性质外,其他位置不可以取代吗?

08-2909-1609-1408-16
02-1809-0904-0509-07
◇本站云标签苯酚可以和浓溴水产生三溴苯酚沉淀,但如果羟基的邻或对位已有两个被其他基团取代,溴只能取代一个氢,_百度知道
苯酚可以和浓溴水产生三溴苯酚沉淀,但如果羟基的邻或对位已有两个被其他基团取代,溴只能取代一个氢,
苯酚可以和浓溴水产生三溴苯酚沉淀,但如果羟基的邻或对位已有两个被其他基团取代,溴只能取代一个氢,那么生成的一溴代物还是沉淀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样就不是沉淀了,只有三溴苯酚是沉淀。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苯酚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苯酚,又名石炭酸、羟基苯,是德国化学家龙格(Runge F)于1834年在煤焦油中发现的,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一种弱酸。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有毒。苯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是生产某些、杀菌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苯酚有腐蚀性,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苯酚暴露在空气中呈粉红色。
苯酚俗名石炭酸,分子式C6H5OH,比重1.071,熔点42~43℃,沸点182℃,燃点79℃。无色结晶或结晶熔块,具有特殊气味(与浆糊的味道相似)。置露空气中或日光下被氧化逐渐变成粉红色至红色,在潮湿空气中,吸湿后,由结晶变成液体。酸性极弱(弱于H2CO3),有特臭,有强腐蚀性。对人有毒,要注意防止触及皮肤。室温微溶于水,能溶于苯及碱性溶液,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等中,难溶于。苯酚用途广泛。常用于测定硝酸盐、及作原料等.实验室可用溴(生成白色沉淀2,4,6-三溴苯酚,十分灵敏)及FeCL3 (生成[Fe(C6H5O)6]3-呈紫色)检验.前,苯酚的唯一来源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绝大部分是通过合成方法得到。有磺化法、氯苯法、异丙苯法等方法。工业上主要由制得。苯酚产量大,1984年,世界总生产能力约为5兆吨。
【中文名称】苯酚;石炭酸【英文名称】phenol【分子式】C6H6O【化学式】C6H5OH,PhOH 【分子结构】上的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O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 【或原子量】94.11【】 NO.108-95-2【CAS 登录号】108-95-2【 登录号】203-632-7【物化性质】性状: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熔块。有特殊的臭味和燃烧味,极稀的溶液具有甜味。 密度:1.071熔点:42~43℃ 沸点:181.7℃ 凝固点:41℃ :1.0576 折射率:1.54178 闪点:79.5℃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凡士林、挥发油、固定油、强碱水溶液。几乎不溶于石油醚毒性:LD50(mg/kg)【用途】用于制染料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和农药、等。作外科消毒能力大小的标准(石炭酸系数)。【制备或来源】由煤焦油经,由苯磺酸经碱熔。由氯苯经水解,由异丙苯经氧化重排。【其他】加热至65摄氏度时能溶于水(在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当温度高于65°C时能与水混溶),有毒,具有腐蚀性如不甚滴落到皮肤上应马上用酒精(乙醇)清洗,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粉红色。在民间有土方用石炭酸来治皮肤顽疾,以毒攻毒,如用来治脚底起泡。【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
苯酚苯酚结构中含有一个苯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苯酚中所有原子不一定在同一平面内。从化学环境中看,苯酚中有4种氢,分别是酚羟基中的氢,以及苯环中酚羟基的邻、间、对位的3个氢。苯酚的1H NMR(核磁共振氢谱),也证实了这一点。图中共有四个峰,代表了四种氢的存在。
酸碱反应苯酚是一种弱酸,能与碱反应: 苯酚pKa=10,酸性介于碳酸两级电离之间,因此苯酚不能与NaHCO3等弱碱反应:此反应现象:二氧化碳通入后,溶液中出现白色混浊。显色反应 苯酚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原因是苯酚根离子与Fe3+形成了有颜色的络合物。 取代反应苯环上的亲电取代:苯酚由于结构中有苯环,可以在环上发生类似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如硝化、卤代等:对比苯的相应反应可以发现,苯酚环上的取代比苯容易得多。这是因为羟基有给电子效应,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苯酚的亲电取代总是发生在羟基的邻位和对位。这是羟基等给电子基团的共性。 酚羟基上的取代:酚羟基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含碳基团取代,生成醚或酯。 氧化还原反应 苯酚在空气中久置会变为粉红色,是因为生成了苯醌:苯酚的氧化产物一般是对苯醌。这个反应也可以用Br2作氧化剂。 缩合反应苯酚与甲醛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发生缩合,生成酚醛树脂。 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有特殊臭味,极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与醛、酮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双酚A,与醋酐;水杨酸反应生成醋酸苯酯、水杨酸酯。还可进行卤代、加氢、氧化、烷基化、羧基化、酯化、醚化等反应。苯酚在通常温度下是固体,与钠不能顺利发生反应,如果采用加热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属钠的方法进行实验,苯酚易被还原,在加热时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有人在教学中采取下面的方法实验,操作简单,取得了满意的实验效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毫升无水乙醚,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乙醚中,可以看到钠不与乙醚发生反应。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振荡,这时可观察到钠在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这一实验的原理是苯酚溶解在乙醚中,使苯酚与钠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可以用氯化铁溶液检验苯酚,加入氯化铁后可观察到溶液变成紫色。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共轭效应:苯酚酚羟基氧上的带孤对电子的p轨道可以与苯环大π键共轭,共8个π电子 用途: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它可制取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双酚A、水杨酸、苦味酸、五氯酚、2,4-D、己二酸、酚酞n-乙酰乙氧基苯胺等化工产品及中间体,在化工原料、烷基酚、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涂料和炼油等工业中有着重要用途。此外,苯酚还可用作溶剂、实验试剂和消毒剂,苯酚的水溶液可以使植物细胞内染色体上蛋白质与DNA分离,便于对DNA进行染色。
S36/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危险品标志 T,C,F,Xn危险类别码 23/24/25-34-48/20/21/22-68-40-39/23/24/25-11-36-20/21/22-24/25安全说明 26-36/37/39-45-36/37-28A-28-24/25-1/2-36-16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PG 2WGK Germany 2RTECS号 SJ3325000F 8-23HazardClass 6.1PackingGroup II毒害物质数据 108-95-2(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合成苯酚质量指标(GB/T 339—2001):项目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结晶点/℃≥ 40.640.540.2溶解试验[(1:20)吸光度]≤0.030.040.14水分/%(质量分数)≤0.10————
苯酚苯酚主要用于制造 ,及。其中生产酚醛树脂是其最大用途 ,占苯酚产量一半以上 。此,有相当数量的苯酚用于生产卤代。从一氯苯酚到,它们可用于生产2,4-二氯苯氧乙酸( 2,4-滴 )和 2,4,5-三氯苯氧乙酸(2,4,5-涕 )等;五氯苯酚是木材防腐剂;其他卤代酚衍生物可作为、皮革防腐剂和杀菌剂 。由苯酚所制得的烷基苯酚是制备烷基酚-甲醛类聚合物的单体,并可作为抗氧剂、、、。苯酚也是很多医药(如水杨酸、阿司匹林及等)、合成香料、染料(如)的原料。此外,苯酚的稀水溶液可直接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苯酚主要用于生产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双酚A、、、烷基酚、水杨酸等,此外还可用作溶剂、试剂和消毒剂等,在合成纤维、、塑料、医药、农药、香料、染料以及涂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用于油田工业,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它可制取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双酚A、水杨酸、苦味酸、五氯酚、酚酞、犖?乙酰乙氧基苯胺等化工产品及中间体,在化工原料、烷基酚、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涂料和炼油等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R23/24/25Toxic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毒。R34 Causes burns. 引起灼伤。R40 Limited evidence of a carcinogenic effect. 少数报道有致癌后果。R68Possible risk of irreversible effects. 可能有不可逆后果的危险。
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它可制取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双酚A、水杨酸、苦味酸、五氯酚、2,4-D、己二酸、酚酞n-乙酰乙氧基苯胺等化工产品及中间体,在化工原料、烷基酚、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涂料和炼油等工业中有着重要用途。此外,苯酚还可用作溶剂、实验试剂和消毒剂,苯酚的水溶液可以使植物细胞内染色体上蛋白质与DNA分离,便于对DNA进行染色。
【用法与用量】1.器械消毒及排泄物处理1%~5%水溶液。2.皮肤杀菌与止痒:2%软膏涂患处。3.中耳炎用1%~2%苯酚甘油滴耳,每日3次。广泛用于制造酚醛树脂、环氧树脂、锦纶纤维、增塑剂、显影剂、防腐剂、杀虫剂、杀菌剂、染料、医药、香料和炸药等【制剂与规格】1.苯酚软膏:2%。2.苯酚甘油:①1%;②2%。【给药说明】本品对组织穿透力强,仅在小面积皮肤上使用。高浓度外用可引起组织损伤,甚至坏死。水溶液用于体表,浓度不宜超过2%,外用后不加封包。【不良反应】本品对组织有腐蚀性和刺激性。曾报道在通风较差的场所,以苯酚消毒清洁摇篮和床垫等,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儿已证实有致命性。【禁忌证】尿布皮炎患儿及6个月以下婴儿禁用。避免应用在破损皮肤和伤口。【特点】一种重要的苯系中间体。又称石炭酸。低熔点(40.91℃)白色 晶体 ,在空气中放置及光照下变红 ,有臭味,沸点181.84℃。对人有毒,要注意防止触及皮肤。工业上主要由异丙苯制得。苯酚产量大,1984年,世界总生产能力约为5兆吨。苯酚用途广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苯酚的唯一来源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绝大部分是通过合成方法得到。有磺化法、氯苯法、异丙苯法等方法。分子结构: 苯环上的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O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 苯酚主要用于制造酚醛树脂 ,双酚A及己内酰胺。其中生产酚醛树脂是其最大用途 ,占苯酚产量一半以上 。此外,有相当数量的苯酚用于生产卤代酚类。从一氯苯酚到五氯苯酚,它们可用于生产2,4-二氯苯氧乙酸( 2,4-滴 )和 2,4,5-三氯苯氧乙酸(2,4,5-涕 )等除草剂;五氯苯酚是木材防腐剂;其他卤代酚衍生物可作为杀螨剂、皮革防腐剂和杀菌剂 。由苯酚所制得的烷基苯酚是制备烷基酚-甲醛类聚合物的单体,并可作为抗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塑剂、石油产品添加剂。苯酚也是很多医药(如水杨酸、阿司匹林及磺胺药等)、合成香料、染料(如分散红3B)的原料。此外,苯酚的稀水溶液可直接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
苯酚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该法具有产品纯度高、原料和能源消耗低等优点,但其发展受联产物的制约。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苯直接羟基化(也称氧化)制苯酚的方法,其中有些成果已显示出工业化前景。目前研究的氧化剂类型主要有、H2O2、O2/H2等。
熔融苯磺酸法
苯酚可由苯磺酸与碱熔融反应制得:用酸处理即得苯酚。此法是最早用来制取苯酚的方法,萘酚也用类似的方法制取。
此法初始原料为苯,通过傅-克反应与丙烯加成为异丙苯,再由异丙苯氧化为苯酚。此法同时生成丙酮。第二步反应是一个自由基反应。
通过氯苯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水解,也可以制得苯酚。由于氯苯的氯原子参与苯环的共轭,这个水解过程十分困难,需要在高压(28MPa)、高温(300℃)、以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苯酚也可由苯胺经重氮盐水解制得。
1. 在试管中取2mL苯酚溶液,滴加石蕊试剂,观察现象。 2.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取少量苯酚固体,并分别向其中加入2—3毫升氢氧化钠溶液、2—3mL碳酸钠溶液、2—3mL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振荡,观察并比较现象(注意加盐溶液的试管中是否有气泡。) 3. 在试管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再加入少量苯酚固体,观察颜色变化。
1. 苯酚不能使石蕊变红。 2. 苯酚固体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无气泡产生;难溶于碳酸氢钠溶液。 3. 苯酚使红色溶液(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渐变浅。
苯酚具有弱酸性,酸性介于碳酸和碳酸氢根离子之间。由于苯酚的酸性太弱,以至于不能使石蕊试剂变红。(石蕊试液的变色范围是:pH值5~8)
在刚才制取的苯酚溶液中边振荡边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澄清,生成物为苯酚钠。再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又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碳酸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与碳酸氢钠)。综上所述,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酸性: H2CO3 & & NaHCO3 。亦可知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
苯酚在通常温度下是固体,与钠不难顺利发生反应,如果采用加热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属钠的方法进行实验,苯酚易被氧化,在加热时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本人在教学中采取下面的方法实验,操作简单,取得了满意的实验效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毫升无水乙醚,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乙醚中,可以看到钠不与乙醚发生反应。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振荡,这时可观察到钠在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这一实验的原理是苯酚溶解在乙醚中,使苯酚与钠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苯酚自1923年世界上采用苯磺化法首次生产苯酚以来,世界苯酚的生产发展很快。2003年世界苯酚的总生产能力约805.3万吨,2004年增加到约865.6万吨,比2003年增长约7.5%。Ineos苯酚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苯酚生产厂商,生产能力约占世界苯酚总生产能力的18%。预计2005年世界苯酚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955.3万吨。 2003年,世界苯酚的总消费量约为735万吨,2004年总消费量增加到约748万吨,约1.8%。世界各个地区对苯酚的需求有所不同,其中美国的需求量约占总需求量的26.8%,欧洲的需求量约占总需求量的28.3%,日本的需求量约占总需求量的11%,亚洲(不包括日本)的需求量约占总需求量的20.1%,其他地区的需求量约占总需求量13.7%。 我国苯酚的产量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且进口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2003年进口量达到32.27万吨,比2002年增长48.4%。2004年由于我国对苯酚进口进行了,进口量减少到28.12万吨。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国内许多苯酚生产厂家都纷纷扩建或新建生产装置。蓝星公司计划新建两套分别为6.2万吨/年和12.4万吨/年苯酚生产装置,2005年、2006年相继建成投产。香港建滔拟在常州新建一套12.4万吨/年苯酚生产装置。拟将现有苯酚生产能力扩大到24.0万吨/年。沈阳化工拟新建一套12.4万吨/年苯酚生产装置。若这些项目能够按计划完成,预计到2006年,我国苯酚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00万吨。 近几年,我国苯酚的需求较快。2004年我国苯酚的表观消费量为61.96万吨,年表观消费量的为17.3%。目前,我国苯酚主要用于生产酚醛树脂、双酚A、水杨酸以及等。2004年我国苯酚的为:酚醛树脂对苯酚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29.0%,双酚A占31.1%,水杨酸占10.5%,壬基酚占8.1%,其他方面占21.3%。 预计在今后几年中,双酚A将成为我国苯酚下游产品中重点发展的品种之一,目前有许多公司准备新建或扩建双酚A生产装置。2005年,我国双酚A的需求量达到35万吨,对苯酚的需求量将达到30万吨。 酚醛树脂是目前我国苯酚最主要的消费领域,随着的发展,其部分用途将逐渐被其他材料所取代,因此在今后苯酚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将会逐渐下降。2005年我国酚醛树脂对苯酚的需求量约为17.5万吨。 水杨酸主要用于生产阿司匹林。目前我国水杨酸的总生产能力约为5万吨/年,2004年对苯酚的需求量约为6.5万吨,2005年对苯酚的需求量将达到约7万吨。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水杨酸对苯酚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11%的速度增长。壬基酚主要用作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目前我国总生产能力约为3万吨/年,产量约为1.6万吨/年,2004年对苯酚的需求量约为5万吨。随着我国日用化工和合成材料工业等的快速发展,加上国内壬基酚日益完善以及下游系列产品的不断开发,壬基酚的消费量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2005年我国壬基酚对苯酚的需求量达到5.5万吨。
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毒理学简介
低浓度酚能使蛋白变性,高浓度能使蛋白沉淀。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也可抑制或损害肝、肾功。水溶液比纯酚易经皮肤吸收,而乳剂更易吸收。吸入的酚大部分滞留在肺内,停止接触很快排出体外。吸收的酚大部分以原形或与硫酸、葡萄糖醛酸或其他酸结合随尿排出,一部分经氧化变为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随尿排出,使尿呈棕黑色(酚尿)。人口服致死量报道不一,LD为2~15g,或MLD为140mg/kg,14g/kg。国外报道酚液污染皮肤面积为25%,10分钟死亡,血酚为0.74mmlo/L。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引起头痛、头昏、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表现。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气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可发生胃肠道穿孔,并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一般可在48小时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及尿酚量增高。皮肤灼伤:创面初期为无痛性白色起皱,继而形成褐色痂皮。常见浅Ⅱ度灼伤。可经灼伤的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表现。眼接触:可致灼伤。
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皮肤污染后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 面积小也可先用50%酒精擦试创面或用甘油、或聚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皮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用饱和硫酸钠溶液湿敷。口服者给服植物油15~30ml,催吐,后温水洗胃至呕吐物无酚气味为止,再给硫酸钠15~30mg。消化道已有严重腐蚀时勿给上述处理。早期给氧。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治肺水肿、肝、肾损害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应用视灼伤程度及中毒病情而定。病情(包括皮肤灼伤)严重者需早期应用透析疗法排毒及防治肾衰。口服者需防治食道瘢痕收缩致狭窄。眼接触:用生理盐水、冷开水或清水至少冲洗10分钟,对症处理。
1、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可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高毒,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2、急救措施  2.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 (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3、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 3、消防措施  3.1、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3.2、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3、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3.4、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4、泄漏应急处理  4.1、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4.2、小量泄漏:用干石灰、苏打灰覆盖。 4.3、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5、操作处置与储存  5.1、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5.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
今年我国经济放缓,苯酚交易清淡,但总体上,市场对苯酚的需求逐年上升,受此影响,国内苯酚装置出现扩产高潮,企业应警惕产能过剩。
受欧债危机蔓延、国内经济增长减缓等因素影响,国内建筑行业、汽车行业、家电行业等终端市场需求明显萎缩,导致酚醛树脂、减水剂、聚碳酸酯和双酚A下游行业需求锐减,市场购买能力明显下降,苯酚市场成交量稀少。但我国市场对苯酚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2010年表观消费量达到140万吨,比上年增长16.7%;2011年表观消费量达到160万吨,增长12.1%。国产苯酚的产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国内苯酚装置正在出现扩产高潮,预计2013年新增产能182.75万吨/年,苯酚总产能有望达到290.85万吨,产量预计达到340万吨左右,我国苯酚消费量将达到198.8万吨,产量将超过消费量,应引起我国企业警惕。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世界苯酚生产能力增长也很快,且新建、扩建装置几乎都集中在亚洲,我国苯酚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分子量:94.11124 [g/mol]分子式:C6H6O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5氢键供体数量:1氢键受体数量:1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互变异构体数量:2准确质量:94.041865同位素质量:94.041865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0.2重原子数量:7形式电荷:0复杂度:46.1同位素原子数量: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共价键单元数量:1功能3 d供体数量:1功能3 d环数量:1有效转子数量:0构象异构体抽样RMSD:0.4CID构象异构体数量:1  推荐期刊投稿
&&&免费论文
&&&收费论文
&&&浏览历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位聚苯酚理化性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