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介绍一下二战经典的坦克都有哪些改型诞生嘛

可以介绍一下二战经典的坦克都有哪些改型诞生嘛? - 知乎66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二战著名坦克齐登场 坦克连战场起底
【17173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多人坦克实时对战手游《坦克连》已于3月24日开启iOS版公测,3月28日全平台公测,作为一款主打坦克对战的手游来说,玩家最关心的莫过于游戏对于历史战场的还原度以及各式各样的坦克。本期将为大家介绍游戏的武器系统以及二战时期的知名坦克。
&二战中,坦克最为陆地上最重要的战略级武器,奠定了自己陆战之王的地位。时过境迁,虽然当代的军事水准已经今非昔比。游戏中目前共有苏系、德系和美系三大坦克阵营,Ⅰ级至Ⅵ级六个级别的数十种坦克,从整体造型到主炮尺寸,从装甲厚度到履带形状,甚至连发动机位置、装甲的薄弱处等无法肉眼观测的细节也都忠于历史,从正面、侧面和背面都能观察到坦克的每个细节。
坦克细节尽数还原
&而T-34、虎式、M4谢尔曼等二战明星坦克,在游戏中的运用更可达到细致入微的地步,虎式火力凶猛、护甲厚但机动性略差;T-34机动性强、可靠性高但装甲稍逊;M4谢尔曼攻击精度高、适应性强但火力不足,玩家在驾驶这些坦克时,必须综合优缺点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图集,请向左右滑动浏览
对于军迷来说,更为振奋人心的消息莫过于《坦克连》已经计划下一步推出中式坦克!由于当时国力孱弱,二战中中国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坦克军工体系,建国之后,军事实力直线飙升,但国产坦克已经无法再与自己的二战前辈们&掰手腕&。但在《坦克连》中,这一遗憾将得到弥补&&58式、59式、62式等国产坦克,能否在游戏中展我中华国威?有待玩家们前去开创!&
中式坦克亮相《坦克连》海报
&根据地形变化战术&知名战役全数搜罗
&越野机动性是否强劲,是评价一款坦克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但再强悍的坦克,在战斗时也将受到地形的影响,真正优秀的坦克手,会根据地形的变幻实时更新战术,以求最佳效果。
在《坦克连》中,想要成为顶尖高手的你也必须具备这一战术素养。作为一款以二战为背景的战争题材手游,《坦克连》全真展现了二战中的著名坦克战,玩家将在亲历二战历史的同时,体验到不同的地形。&
&从波兰的雪地地形,到诺曼底的沙滩地形,从卡昂的丘陵地形,到基辅的城市巷战,在不同的地形中,坦克的速度、视野、准星都将有所不同,千篇一律的战法只会给敌人送上人头,唯有因地制宜方能百战不殆。
四大途径打造最强坦克
为了使坦克能够适应战事的变化,设计师往往会推出各类改进型,如著名的T-34便拥有T-34-85(D-5T)、T-34-85/ZIS-S-53等多个型号。而在《坦克连》中,玩家也可以对自己的坦克进行优化和改造!&
玩家可以通过四大途径对坦克进行强化。一是科技,通过研发火力、防御和机动三系科技,提升坦克在攻防速上的属性;二是装备,对主炮、炮塔、车体、观瞄、发动机、履带六大主要部件进行升级和改装,弥补坦克的短板;三是人员,对坦克上的车长、驾驶员、炮手和装填手四位成员进行升级,还能提升军衔学习各类特殊技能;四是配件,可以在十余种配件中选择三种为坦克额外增加战力。
升级科技页面
玩家可以通过上述四种方式,让自己的坦克成为战场上的大杀器!但在《坦克连》中,真正决定胜负的,归根结底还是玩家的操作水平和战略意识。
你觉得这款游戏够屌吗兔子家的59都能上天了 魔改到亲妈都不认识的武器
兔子家的59都能上天了 魔改到亲妈都不认识的武器
一件武器从诞生之初就不可能是完美的,伴随着不断的实验和实际应用,武器的性能越来越强大,外形和原始版本的差别也会越来越大,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让原版设计师都认不出来的事情,那么历史上究竟有那些魔改到亲妈都不认识的武器呢?
毛瑟c96驳壳枪
毛瑟c96由毛瑟在1896年推出的全自动手枪,因其枪套是一个木制的盒子,在中国被称为20响、镜面匣子。不过在当时来说这并不是一款性能优异的手枪,虽然短后坐力原理提高了枪弹速度,但也使大量火药在枪口爆燃,枪口上跳问题严重。加之其的抛弹口在上方,开火时滚烫的蛋壳
很容易弹到脸上。这些原因导致一战德国军方仅仅是象征性的订购了一批毛瑟C96作为鲁格手枪的补充使用,就是这一批补充用的手枪出现在了《战地1》的海报中。
不过好歹是毛瑟出身,这种不受欧洲人待见的武器作为防卫武器的手枪并不在对华武器禁运的行列中,于是绝大多数被欧洲人看不起的毛瑟C96被大量出口到中国。而作为为数不多的选择,坚固耐用的毛瑟C96在中国成为不少军队的中坚力量。针对枪口上跳和弹壳骑脸的问题,中国人开创性的将枪口横了过来,将上跳变为扫射。而在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将手中毛瑟c96别再腰间,并磨平了准星,平滑的枪管方便快速出枪,这对当年生活在枪林弹雨中的革命志士尤为重要。毛瑟c96还有一个有点便是可以将枪匣驳接到手柄上让这款手枪化身为冲锋手枪,增大稳定能力。当时自动武器匮乏的中国军队来说,甚至城里过专门以毛瑟c96为主武器的短枪队。
不过随着国内装备体系的完善,这种武器也随着国内装备体系的完善,毛瑟c96也逐步被国产的手枪取代,不过这款为抗日战争做出巨大贡献的老枪依旧在国外武器爱好者手中焕发着青春,甚至有爱好车者为其替换了机匣,安装了反射式瞄准镜、枪托与皮卡汀尼导轨,新旧结合令人不忍直视。
1939年,德军的四号坦克进入服役,这种原本24吨级的中型坦克搭配了短管的75mm炮,搭配高爆弹主要进行反支援步兵的任务,熟料1940年出现的T-34令德军的坦克相形见绌,出现了著名的“T-34危机”,德军不得不紧急对四号坦克进行改装,使其能够搭载7.5厘米KwK
40炮以增强反坦克能力,于是,著名的四号G型诞生了。
经过本次改装,德国人发现四号坦克的底盘性能优异,加之设计之初就保留了一部分的改装空间,德国人遂决定继续挖掘四号坦克的千里,加之当时前线防空形式日趋严峻,在开发了基于四号坦克的旋风、东风、家具自行防空炮后,德国人又推出了全封闭炮塔的球形闪电30mm四号防空坦克。要武器是双管30毫米MK103
"Doppelflak" 式机关炮,这种炮原本是作为高炮用在德国XXI 型潜艇上的,有一个全封闭的半球形炮塔。
随后,德国又利用四号的地盘开发出了野蜂自行火炮、犀牛坦克歼击车和四号突击炮,不过随着战线的吃紧,德国不得不退出更多的坦克歼击车来应付从四面八方凶汹涌而来的t-34和馒头海。四号武器运载车边孕育而生,虽然只存在与蓝图阶段,但其搭载的Krupp
Waffentrager
128mm反坦克炮令这款只有二十多吨体重的小东西轻松扛起了猎虎的主炮,拥有击穿任何盟军坦克的能力,不过其防护甚至达不到雪貂自走炮的水平,十分贫弱。
米格-17、歼-5
二战的结束不仅标志着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灭亡,还标志着空战进入了全新的高度:喷气时代。随着曾经的盟友——美国和苏联争相瓜分德国科技与科学家,这两个二战战胜国也逐步掌握了喷气机的技术,并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喷气机:F-86佩刀与米格-17比斯。在试飞过程中,苏联人的米格-17先后尝试了两侧进气的米格-17SN,并在其后增加了机头雷达类增强其空中发现能力。
不过对米格-17及其后续改性最成功的还是中国人,在1956年引进该机并定名为歼-5后,沈飞完成了对飞机的仿制工作,并于1961年推出了用于夜战的歼-5甲、双座教练型的歼教-5、对地侦查型并辅助炮兵校设的歼侦-5。不过随着性能的性能的逐渐落后,歼-5无法通过小规模的改装升级获得作战性能的巨大提升,遂将原来机内驾驶员座舱内飞行员座椅移除后的空间,用于安装自动化飞行控制系统。几百架退役歼-5已经被改装用于空对空和空对地导弹测试的靶-5。
根据公开的资料,国内总共生产了1994
架歼-5,如果任由这些军事装备退役的话对国内来说是极大的浪费,于是,一款由靶-5改装出来的巡航导弹孕育而生,一次航距平均以六百公里计算,所携六百五十公斤炸药加上一千公斤左右的余程航油有巨大破坏力,等于中程巡航导弹,一举将这款依旧退出现役的老旧装备变为了虎视眈眈的巡航导弹,还有将近2000发!
看过了德国魔改的四号之后,毛子们坐不住了:谁说我们的坦克不能改?说这他们便拿起了锉刀。历史上著名的T-34-85的改造型号,不过炮塔里面塞一个85炮也很难满足毛子们的火力需求症,他们想把100炮装到T-34-85的炮塔里,可是巨大的炮尾却令这一计划实行起来难上加难,不过毛子还是从新设计了炮塔,并将新坦克定名为T-34-100坦克。
既然在炮塔里塞100炮的计划不成功,毛子决定利用T-34的地盘打造一款搭载100mm炮的自行火炮,于是SU-100便孕育而生,紧接着还出现了SU-101、SU-122这些装备。这里需要着重说明一下,苏联二战式是没有对自行火炮和自行反坦克炮做出明确的型号规则的。SU-100及其后续的SU-152、I
SU-152都可以进行曲射炮击任务与直射反坦克任务。
当然,这么好用的坦克,即便是被敌人缴获了也是十分值得利用的,和毛子们想在炮塔里安装更大口径火炮的思路相同,德国人在缴获了T-34之后也试图将自己手中的祖传无敌88安装进T-34之中,以获得与虎式坦克相同的火力,通常称这种改装为t-34-88。而这其中最魔性的便是直接将牵引式88炮直接安装于T-34地炮塔座圈上,令原本就很高的88炮更加高耸。当然,后世南斯拉夫人甚至将122榴弹炮装上了T-34底盘。
奥匈帝国Frommer Stop手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堑壕战的大局势似的连发武器的需求旺盛,奥匈帝国的工程师们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冲锋枪——Villar
Perosa Mod.1915,与其说是冲锋枪,其实更应该称之为“发射手枪弹的双管机枪”。
工程师们为Frommer
Stop手枪装上25发长弹匣,在延长枪管的同时改造发了射机构,使其扳机置于握把后方,配合三脚架使用使得两支7发小手枪就成了一挺50发双管机枪。由于扳机被取消了,因此手枪本体无法脱离三脚架单独使用。虽然这种小机枪有拜托脚架充当冲锋枪使用的记录,但其归根结底还是一种防御武器,想要使其发挥机动灵活火力凶猛的优势,还是得继续改造。
1916年左右,Frommer Stop手枪根据之前的改造,增加了全新的枪托和前握把,摇身一变化为冲锋手枪。
M4谢尔曼坦克
二战中,德国的四号、苏联的T-34以及美国的谢尔曼作为装甲力量的中坚,即是生产最多的型号,也是被改装最多的型号,美国官方公布的M4系列的改进型就不下50种。1942年初,M4坦克正式列装。庞大的馒头家族碍于本文篇幅无法全部展开叙述,笔者值得挑选击中比较著名的型号为大家简要谈谈M4谢尔曼的几种知名改型。
随着德国海狮行动与不列颠空战的展开,英国本土的防卫压力越来越大,英国人在美国更是见啥买啥,谢尔曼坦克也随着租借法案的实行进入英国,可是这种只M3式75mm火炮的坦克反装甲能力严重不足,对缴获的“虎”式坦克进行的火炮射击实验和在西西里岛的战训证明英国陆军装备的17磅反坦克炮是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为开辟欧洲大陆第二战场作准备,并对抗德国重型坦克,英国陆军决定将17磅火炮装进M4谢尔曼坦克,这便诞生了萤火虫坦克。
二战是无制导火箭炮大放异彩的时刻,各主要参战国都推出了自己的无制导火箭炮,例如苏联的BM-13喀秋莎、德国装备40式火箭炮SdKfz251/1半履带装甲车“陆地斯图卡”及41式150毫米式烟雾发射器,而美国的作品就是被称为谢尔曼管风琴的T34管风琴多管火箭炮。这空火箭炮口径为114.3毫米,发射筒长度为2
286毫米,发射总成的重量为834.6千克。发射M8型火箭弹时的最大射程为3
840米,到了二战后期改用旋转稳定式的M16火箭弹,最大射程达到4
800米。在诺曼底登陆战役后,这种自行火箭炮广泛用于战场,取得相当大的战果。
而在诺曼底登陆时期,为保证在诺曼底登陆的第一梯队中,配备足够的装甲突击兵器,美军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一种技术手段,使原本只能在陆地行驶的坦克具备了在水上浮渡的性能,这就是1943年3月在谢尔曼M4中型坦克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谢尔曼DD水陆坦克。然而此时的谢尔曼DD水陆坦克,只是水陆两栖坦克的雏形,只是用可充气的浮渡围帐和尾部螺旋桨推进器在水中行进,还有专用排水器以对抗海水。日,盟军海陆空三军向诺曼底发起了强大攻势,在“奥马哈”滩登陆的部队中的第741和第743坦克营当时所使用的正是谢尔曼DD水陆坦克。
除此之外还有谢尔曼郁金香、谢尔曼鳄鱼喷火坦克、狼獾坦克歼击车、杰克逊坦克歼击车、袋鼠运兵车、谢尔曼蟹式扫雷坦克、M7牧师式自行火炮、M40式155毫米自行火炮,甚至还有装备AMX13炮塔的谢尔曼。
在近期出现的机场不对称战争中,丰田皮卡堪称游击神器,1987年利比亚与乍得之前的战争甚至被成为“丰田战争”,
该战争由于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拒不承认乍得总统哈布雷的合法性,并于1983年占据乍得北部而开始。当时卡扎菲派出的部队可谓是豪华至极,近万名士兵,300多辆坦克和60多辆战斗机,用这样一个装甲旅来攻打连饭都吃不饱的乍得小国,本来应该顺利如美军的海湾战争一样的。直到1987年西方国家给乍得支援了一批丰田小皮卡,卡扎菲的霉运就开始了,乍得将一切能装的武器装上皮卡车。后来这一招也被周边的武装势力所学,我们就看到了装备着各种奇形怪状武器的皮卡车活跃在各处战场。
T-54/55、59坦克
圆圆的脑袋五队负重轮,这恐怕是很多人童年记忆中对坦克的第一印象,这种由根据苏联T-54/55仿制而来的坦克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铸成了新中国的钢铁长城。1956年购买T-54A全套图纸技术资料和坦克生产工厂,58年11月5日617厂第1辆组装车下线,中国总共生产了1万余辆这种坦克。
当时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中苏关系恶化导致中国无法从之前的渠道获取到后续的T-62坦克技术资料,中国人不得不自力更生。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平典范计划开始,中国提供底盘,美国负责车体上部、炮塔和发动机的方式,制造出了两辆美洲虎坦克样品,发动机样车上安装了美国底特律柴油机公
司的8V-92TA型8缸柴油发动机,标定功率为560千
瓦,因此,样车的单位功率达到14千瓦/吨,公路最大速度和越野行驶速度均高于59式坦克,并装备了英国L7系列坦克炮,由于使用L7系列坦克炮的国家多,几乎普及世界各地,因此弹药补给十分方便。且L7系列坦克炮的弹药改进潜力很大,发展中
国家使用“美洲虎”坦克是完全可以对付今后一个时 期可能出现的威胁。105毫米坦克炮 装有抽烟装置和热护套,可以发射包括最
新型尾翼稳定脱壳穿 甲弹在内的所有北约
制式105毫米坦克炮弹。辅助武器是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M2HB式12.7毫米高射机枪。不过这一计划最终还是失败了。
既然和国外合作不成那就继续自己改,随着时间的流逝,59式坦克开始显得老旧。而中国部队规模庞大,对大量装备的59式坦克进行全面换装并不现实。因此中国陆军在逐步换装先进的96、99式坦克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老59式坦克的改装,59D诞生。59D坦克战斗全重37吨,火炮口径105毫米,采用长身管的83A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坦克乘员4人,出于改造成本考虑,该坦克沿用59坦克的动力系统。并且换装了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及集成式双向稳定炮瞄系统、二代光点与液压/电动稳定系统,改进了火控弹道计算机,形成了简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火控系统,使得59D具备了在昼/夜间于静止/短停状态下对运动目标的射击能力。同时2000米距离上发射86式翼稳弹时,穿甲能力480毫米;发射93式加长翼稳弹时,穿甲能力接近540毫米;发射贫铀翼稳弹时,穿甲能力已接近600毫米均制钢板水平。该炮还能发射我国研制的105毫米口径炮射导弹,该导弹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所以单从火力水平来说,该车已与日本90式坦克不相上下。
不过有句话叫做“远看炮塔吓死人,近看五对负重轮”,中国曾向巴基斯坦出口“阿扎里”坦克,59式坦克的升级型“阿扎里”作为“哈立德”这样价格昂贵的先进装备的一种价廉物美的补充,在巴基斯坦陆军非常活跃,它装备了125mm滑膛炮和半自动装弹机,为后来我国开发59“终极魔改”VT-3提供了经验。性能先进的MBT-2000“哈立德”则不仅是巴基斯坦陆军目前的中坚力量,其研发对99系列坦克的后期改进也助力甚多,更为后来更先进的VT-4/MBT-3000系列坦克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相信为了应对印度陆军的威胁,巴基斯坦陆军未来也会相应购买一些VT-4。
RPG-7这款神筒有多好用笔者自不用多说,从Rpg遍布世界的脚步就能看出端倪,1961年就投入生产的这一型号的武器知道今天都在用,更是因为其简单的维护且已于掌握的特点,RPG-7早已和AK-47、107火箭一并成为“游击三大神器”。
1961年推出的RPG-7技术与RPG-2有着很多技术传承,RPG-2仅有150mm的初始破甲厚度,RPG-7尾部拥有一个拉瓦尔喷管,使得火箭弹可以获得更高的动能,同时还可以安装PRO-7光学瞄具,苏联进推出了可分为两节的RPG筒子自深改进型号RPG-7D。而RPG-7的魔改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其配用的火箭弹上,其将战斗部和推进部分开,这边给了弹药几乎无限的改进潜力,PG-7V作为初始弹药拥有将近264mm的破甲厚度,PG-7VL甚至将破甲厚度提升至500mm。
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反应装甲出现,破甲战斗部效果被严重削弱,于是设计师推出了拥有两个聚能装药战斗部的PG-7VR弹药,前端下战斗部引爆爆炸反应装甲后,主战斗部依然拥有600mm的穿甲能力,让这款60年代初的武器,仅仅是简单的替换战斗部,就能获得90年代反坦克武器的威力,各装备RPG-7的国家也曾推出过专门用来饭步兵的钢珠战斗部甚至是TBG云爆战斗部。亚美尼亚甚至将RPG-7装备云爆战斗部后进行十二联装,并装上了卡车,变成了自行火箭炮。二战中后期的著名坦克:美国M4中型坦克_新浪军事
二战中后期的著名坦克:美国M4中型坦克
M4谢尔曼坦克
谢尔曼萤火虫
  M4中型坦克
  美国的M4中型坦克引是二战中后期的著名坦克,也是二战中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之一,总生产量达到了49234辆,在二战后期的坦克战中,M4坦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而在世界战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日,美国开始了新型坦克的研制工作。根据M3“格兰特”的不足,军方要求将75mm火炮装在旋转炮塔上,研制代号是T6中型坦克,1941年9月,T6坦克定型并被命名为M4“谢尔曼”中型坦克。M4是在M3坦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因而M4和M3,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底盘总体布置和行动部分都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在炮塔上,M4坦克的炮塔为整体铸造炮塔,圆弧过渡,尺寸上比M3的炮塔要大得多。&
  M4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M3式75mm火炮,可以发射穿甲弹,榴弹和烟幕弹。在M4系列的各种改进型车上,共装有4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变速箱为机械式,行动部分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每侧6个负重轮分为3组,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
  M4坦克的型号十分繁杂,仅美国官方公布的M4系列改进型车,变型车,和实验型车就有50多种。主要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这6种型号的改进型车,主炮有75mm,76mm,90mm,105mm。&
  前期M4的火力虽略显不足,但它的坚固,可靠和耐久性却享誉军界。在整个大战期间,M4成为美军坦克力量的骨干。由于美军不像德军和苏军那样装备了重型坦克,M4有时也得权充重型坦克使用,尽管它根本不能胜任这个角色。&
  从42年开始,M4一批接一批地投入使用,以求尽快替换身有残疾的M3。它第一个大显威风的地方是北非战场。当英军撤至阿拉曼,已置身退无可退的境地时,大约四百辆谢尔曼被火速补充至英第八军。在“十字军”和“瓦伦丁”型坦克的配合下,经过五小时的炮火准备,谢尔曼率先向油料、备件严重不足,已成强弩之末的德军发动冲击。经过十二天激战,英军大败德军非洲军团。是役,曾在沙漠中令对手望风披靡的德意联军坦克被击毁二百余辆(大多数是意大利坦克,德军当时与英军坦克交换比为1比4,也就是说英军要击毁1量德军坦克就要付出4辆以上的坦克)。沙漠之狐隆美尔从此一厥不振。而在突尼斯登陆行动中,美国陆军的M4坦克也紧随登场,为将德意法西斯赶出北非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后,不论在欧洲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随处可见谢尔曼的身影。D-DAY最先登陆诺曼底的坦克就是数百辆谢尔曼DD水陆坦克,成为盟军迈向胜利的先锋。&
  谢尔曼的长处在于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用途广泛。有的在炮塔上加装60管4.5英寸火箭发射器(M4管风琴);有的加装喷火器成为喷火坦克。还有的将其主炮改为105毫米榴弹炮,加强软杀伤能力。大战后期则以生产装备76毫米长身管高初速主炮的M4A3为主。而其主要缺点是火力、装甲防御力与德、苏著名中型坦克相比,有相当的差距。它的汽油发动机周围装甲防护尤其不足,和德军对手对垒时极易中弹起火。因此美军给它起了个外号――郎森“Ronson”,一种名牌打火机(其广告词: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M4谢尔曼并不是二战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其巨大的装备数量加上蒙哥马利、巴顿等名将精明的运用,使它在盟军的武器装备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巴顿将军指挥下的美军装甲师主要装备就是M4坦克,它们在诺曼底登陆以后的历次战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M4A3(76)W&HVSS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战斗全重&33650kg&
  车 长&7.54m&
  车 宽&3.0m&
  车 高&2.97m&
  引 擎&Ford&GAA&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8km/h&21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178km/90km&
  乘 员&5人&
  火力装备&76mm&Gun&M1A1,M1A1C&or&M1A2&;&2x7.62mm&caliber&MG&M1919A4&
  弹 药&76mm:71发&;&7.62mm:6250发&
  装 甲&13-76.2mm&
  爬 坡&度&30度&
  过直墙高&0.61m&
  越 壕&宽&2.3m&
  涉 水&深&0.91m&
  平心而论,M4谢尔曼非但不是一款拙劣设计,还具备许多优点和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首先,M4谢尔曼是二战性能最可靠的坦克,其动力系统的坚固耐用连苏联坦克都逊色几分,德国坦克更是望尘莫及。德国虎豹坦克每隔1,000公里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坦克必须运回工厂大修。谢尔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战维护就足够了。性能可靠,故障极少,使美军坦克的出勤率大大高过德军坦克。&
  谢尔曼坦克的生产设计大概也是二战最优秀的。美国研制生产坦克的厂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采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导的生产线原理,因此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美国二战期间总共生产了各种装甲战车287,000辆,其中包括将近5万辆M4谢尔曼坦克。最有趣的是,谢尔曼坦克的尺寸是参照美国“自由轮”的船舱设计,非常便于远洋运输。看来美军对后勤的重要性理解得非常透彻。&
  谢尔曼坦克还拥有几项世界领先技术。首先炮塔转动装置是二战最快的,转动一周只需要不足10秒钟。其次谢尔曼还是二战唯一装备了火炮垂直稳定仪的坦克,能够在行进当中瞄准目标开炮。谢尔曼的500马力汽油发动机也是二战最优秀的坦克引擎之一,使谢尔曼坦克具有47公里的最高公路时速。这些优点都很有助于机动作战。&
  但是谢尔曼坦克还是有其十分突出的缺点:一、火力不足以对抗德军新式坦克。二、汽油为动力的发动机被命中后极易起火燃烧。三、车体高大,增加了中弹的面积。&
  1942年春天,谢尔曼坦克首次出现在北非战场。当时隆美尔非洲兵团装备的坦克主要为PzⅢ-F以及少量四号长身管型,于是谢尔曼坦克拥有无可置疑的战场统治权,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大量使用。战役以后,隆美尔写道:“敌方的新式谢尔曼坦克,比我们所有的型号都要先进。”&
  随着时间的变化,M4的对手不在是早期的“三号坦克”,“四号坦克(长身管型)”、“虎”、“豹”的出现让M4显得不堪一击。&
  一、火力对比:&
  主炮是坦克的手臂。初期型谢尔曼坦克装备一门M3型75毫米L/40加农炮,该炮能够在914米距离上击穿60mm/30°钢板,穿甲能力还不如苏联T-34早期型号的76mmF34火炮。与德军的75mmL48和75mmL70火炮相比更是相距甚远。&
  M4后期型号换装76mm火炮,在914米距离上击穿88mm/30°钢板,火力有了很大提高,比苏联T34/85略优。但较之德军75mmL48和75mmL70还是有一定差距。英国人较有预见性,将17磅炮装在谢尔曼上,改装成了萤火虫式坦克,才有了远距离击毁德军坦克的能力。&
  二、防护对比:&
  早期谢尔曼坦克正面装甲厚51mm,56°倾斜。侧面38mm垂直。炮塔正面装甲厚76.2mm。后期谢尔曼坦克正面装甲厚63.5mm,47°倾斜。侧面38mm垂直。炮塔正面装甲厚89mm。早期型号高2.74米,后期型号高2.97米。&
  另外和德国人的坦克一样谢尔曼坦克的也装备汽油发动机,而且也非常容易起火爆炸,这个弊病使早期型号谢尔曼坦克获得了“朗森打火机”的绰号,因为这个打火机的广告词是“一打就着,每打必着。”但是经过后来的调查,发现击穿后起火的主要因素是弹药其次是个人物品或润滑油或燃油,为此美国人作出了改变弹药布置和加装弹药水套的措施使得击穿后起火率降到百分之15。&
  美军第3装甲师登陆诺曼底时拥有232辆谢尔曼坦克,到战争结束,这个师共有648辆谢尔曼被击毁报废,另有700辆被击伤,修复以后重上战场,战损率高达580%。诺曼底战役中,美军第2装甲师在两天里就损失57辆谢尔曼坦克,伤亡363人。阿登战役前夕,美军装甲师的伤亡如此惨重,出现了没有足够的坦克兵装备坦克的局面,许多仓促上阵的坦克只有3个乘员,而不是规定的5人。&
  三、机动能力:&
  但除此之外的机动性,谢尔曼坦克还是相当不错的,从大量的德军“虎”、“豹”被从侧翼击毁可以看出,除数量巨大外,谢尔曼坦克的机动能力是相当不错的。&
  但谢尔曼坦克火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美军装甲部队的战术思想。二战前夕,欧美各国军队都在探索装甲部队的战术思想,其中只有苏德的装甲战术得到实战检验。&
  美军装甲战术的始作俑者是当时任地面部队总司令的麦克奈尔中将(Lesley&McNair)。他倡导的装甲战术,其核心是两种坦克的分工协作。美军的主战坦克M4谢尔曼,主要任务是攻击敌军的步兵,而不是攻击坦克。如果谢尔曼坦克遭遇敌方坦克的阻击,应该召唤坦克歼击车(Tank&Destroyer)。坦克歼击车的特点是装甲薄,速度快,装备威力巨大的反坦克炮,任务是迅速赶到敌方坦克出没的地点提供火力支援。美军登陆诺曼底时,装甲师和步兵师都装备有M10、M18、和M36三种歼击坦克。&
  麦克奈尔的战术思想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跟实战差之千里。这种战术思想也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谢尔曼坦克根本不是用来打坦克的,所以没有必要装备反坦克火炮。而坦克歼击车实质上就是自行火炮,因此隶属炮兵,组织、训练、指挥体系都和装甲部队泾渭分明。实战证明,本来应该支援步兵的谢尔曼坦克不得不频频对抗德军坦克,而坦克歼击车老派不上用场,只好充当野战火炮,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结果二者都是舍长就短。&
  但是和一般人想象不同,谢尔曼并非一直弱不禁风。谢尔曼坦克的后期型也是很凶悍的。有英国改型的萤火虫(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正面对抗虎豹),据说有一辆曾经一次击毁3辆虎式。美国的M4A3E2&JUMBO(巨兽,巨无霸)这种谢尔曼坦克装甲防护很不错,车体正面装甲102毫米(前期型谢尔曼是50毫米),炮塔152毫米,防盾178毫米,连差速器齿轮箱都有148毫米。装甲最厚处比德军虎式(最厚装甲110毫米)、美军潘兴(最厚装甲114毫米)、英军慧星(最厚装甲102毫米)、苏军IS-2(最厚装甲120毫米)都要厚。不愧为巨无霸。在战斗中很难被击毁,是德军在M26出现前最不愿看到的盟军坦克。由于美军准备装备M26坦克,JUMBO在生产了254辆后早早停产。&
  后来又诞生了一种谢尔曼坦克,M4A3E8。为最后一型的谢尔曼,可以说是其当时杰出之作,各项能力平衡度很好,它在火力、装甲、机动性的平衡提升,完全可以与俄国的T-34/85及德国的豹式比拟。M4A3E8使用了新式的HVSS(这是区分其与普通谢尔曼的显著特征)悬挂系统(水平悬挂系统)。因此M4A3E8又被称为M4A3(76W)(76炮)&HVSS。M4A3E8的重量使原本的VVSS悬挂装置(垂直悬挂系统)不堪重负,但新型的HVSS可以让由于增加装甲和改进火炮而变重的M4A3E8在行进间减少晃动,而增宽的履带减轻了对地压强。除了悬挂系统的差别外,M4A3E8还强化了防御力以及制造的生产性,而且E8更采用湿式弹药库,减少引发弹药库诱爆的危险。M4A3E8搭载了76.2毫米炮,为了抵挡76毫米炮的后座力,美军也换装新型的制退器。M4A3E8的主炮76毫米54.5倍径火炮使用高速穿甲弹时可以在2200公尺打穿110毫米以上的垂直装甲。M4A3E8的前方装甲采一体成型,有著很高的防御。它的装甲达到107毫米厚且有一定角度。经过以上改装后,E8总重量达30多吨,不过时速仍然达到45公里。&
  并且美军具有强大的空中力量,随时准备像狂风一样横扫摧毁地面上的一切,令德军吃尽苦头。制空权可以极大的抵消德军坦克在质量上的优势并给对方带来巨大的伤亡。再加上谢尔曼坦克拥有出色机动性经常绕到敌军侧后实施攻击,基本可以胜任工作,对替换谢尔曼坦克的需求也就不那么迫切了。&
  只是由于换装程序与先后的问题,许多部队只能使用中期性甚至初期型谢尔曼直到战争结束,巨大的损失自然不可避免。但后期型的谢尔曼和苏军坦克一样可以给敌人带来巨大的麻烦,并不比其他中型坦克要差。萤火虫最出色的一战是魏特曼殒命之战中,GORDON军士单车击毁了三辆虎式,是否击毁第四辆魏特曼的座车仍在争议中。此外44年6.11,第4禁卫龙骑兵团的哈里斯中尉一辆萤火虫歼灭了5辆豹式。而且在二战后的朝鲜战争和中东战争中,谢尔曼面对其他中型坦克战斗从不居于下风,甚至略有优势。&
  美国M4谢尔曼坦克&
  M10狼獾坦克歼击车-使用M4A2底盘改装,搭载3英寸(76.2毫米)&
  M7火炮的战车,英方绰号“狼獾”。&
  M36杰克逊坦克歼击车-搭载90毫米M3火炮的战车。&
  M7牧师自行火炮-搭载105毫米M2A1榴弹炮的自行榴弹炮,英方绰号“牧师”。&
  M12自走榴弹炮-装备155毫米MA1/M1918M1榴弹炮的自行榴弹炮,配备的同地盘弹药车为M30。&
  M40系列自行榴弹炮-155mmGMCM40,8in。(203mm)HMCM43,250mm(10inch)MMCT94,andCargoCarrierT30&
  M18,M36&,&阿基里斯坦克歼击车,由m10改造&
  火焰喷射坦克-M4A3R3斑马,M4鳄鱼式,M4A2HVSS獾式等。&
  T34管风琴多管火箭炮-T40自动导弹(Whizbang)等。&
  两栖登陆坦克-两栖/水路两用坦克(DuplexDrive,DD),改装车辆分别基于M4A1、M4A2、M4A3、M4A4。二战中英军使用的雪曼两栖坦克基于M4A1(75)、M4A2(75)、M4A4改装,美军只使用了用英国套件改装的M4A1(75)。M4A3系列改装的雪曼两栖坦克未在二战中使用。&
  装甲救护车-M32,M74,BritishARV,andIsraeliTrailBlazer&
  火炮牵引车-M34andM35primemovers,BritishShermanguntowers&
  美国M4谢尔曼坦克雪曼萤火虫-英国利用M4(75)、M4A2(75)、M4A3(75)W和M4A4改装17磅MKsIV/VII加农炮,以提高M4系列的反坦克火力。M4和M4A4为主要改装用底盘。M4A2底盘为少量战场返修车辆,数量非常稀少。M4A3(75)W底盘为美军需求,改装数量不超过60辆,未能赶上战争结束前交付部队使用。&
  赫巴特杂耍团-英军为诺曼底登陆准备的特殊改造车辆。&
  BARV-英国改装,将雪曼坦克去掉炮塔并加装较高的车体围壳,以用于涉水牵引救援探头搁浅车辆和登陆船只的海滩救援车辆,持续使用到战后相当长时间。&
  袋鼠式装甲运兵车-英联邦部队为解决半履带装甲人员输送车数量不组的问题,利用加拿大RamI/II巡洋坦克、M7牧师自行榴弹炮、M4系列中型坦克、丘吉尔步兵坦克等去掉炮塔、火炮及相关战斗室内部组件改装而成的装甲人员输送车,以为前两种底盘居多。&
  二战后雪曼坦克-二战其他国家的改进版本。&
  超级谢尔曼,由以色列人用105mm火炮和m4a1车体改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大最疯狂的战争武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