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预防传染性疾病预防知识

怎样预防性传播疾病
怎样预防性传播疾病
发病时间:不清楚
很多人对性疾病感到很害怕,担心被传染。性传播疾病,亦称“性病”,传统观念是指通过性交行为传染的疾病,主要病变发生在生殖器部位。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五种,曾被称为“花柳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预防性疾病的传播呢?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医生回答(7)
南京华肤医院
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后逐渐增大增多相互融合,表面凹凸不平,湿润柔软,呈乳头瘤样,鸡冠样,草样,蕈样或菜花样突起,红色或污灰色,根部常有蒂,个别发生糜烂渗液,易出血。这期间烟酒都是要戒掉的。不要食用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像是海鲜、牛羊肉都不能够食用,可以多吃点清淡的食物,水果蔬菜,每天还可以喝一点蜂王浆。
沈阳皇姑国防医院
擅长:擅长: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性病
尖锐湿疣病初为淡红或污红色粟状大小赘生物,形态如丘疹状、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性质细嫩、顶端稍尖,无痛痒感,渐渐长大或增多。赘生物基底稍宽或有带,表面有颗粒,表面湿润或有出血,在颗粒间常集中有脓液,散发腐臭气味,搔抓后可继发化脓。饮食,酸牛奶、大蒜、蘑菇既具有抗病毒作用又能刺激免疫功能。酸牛奶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促进人体对病毒的杀伤力。从而帮助患者,减少之后的可能性。
沈阳国防医院
擅长:擅长治疗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淋病,梅毒等性病。
尖锐湿疣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后逐渐增大,表面凹凸不平,湿润柔软,呈乳头样、蕈样或菜花样隆起,红色或污灰色,根部常有蒂,且常易发生糜烂、渗液,触之较易出血。这些都是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所以日常生活中,性行为也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同时也要以免发生传染。保持外生殖器的清洁干燥,禁止性生活。患者可以考虑专业的方法。祝你早日健康。
南京现代长城性病研究院
擅长:南京现代长城性病研究院学科带头人。
擅长治疗: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疑难性/复发性湿疣和疱疹。
你好,性病既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也是世界上发病最广泛的传染病。现如今,性病更为猖獗,性病的流行传播已对人们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了解性病的传播途径,才能有效防治。一、性接触感染:患者发病期间大多数有不洁性生活,如婚外情,不良性交(口交、肛交等),嫖娼或有多个性伴侣等都是可感染性病病毒。二、间接接触感染:如携带病毒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正常人接触过之后有可能得上此病。最常见者为日常生活用品如内裤、浴巾、浴盆、肥皂、洗衣机、马桶坐便垫、游泳池、餐具或不卫生的宾馆等都是可感染性病的。三、母婴传播:患有性病的孕妇,生殖道内会有病毒,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导致新生儿的病毒感染,引起婴幼儿患性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全科
1.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这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性病宣传教育的工作要深人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特别是15-5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不论男女都应当了解一些关于性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其传染途径、特点,充分认识到性病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伤害。通过宣传,提高公众对性病的认知,提高人们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到洁身自爱,以减少性病的传染和感染机会。2.避免高危险的性行为要充分认识到随意性行为的危险性,改掉不健康的性行为方式,减少感染性病的危险。炎热的夏季使人心情烦躁,食欲大减,如何在夏季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呢?来看看小编为你推荐的夏季养生之道吧!夏季是女性妇科病的高发期,并容易出现复发的可能性。另外在夏季人体的消化系统变得脆弱,所以夏季养生饮食应注重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以及消暑生津的作用,选择较为清淡的饮食最佳,少食用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最好的夏季养生饮食有西瓜、黄瓜、香瓜、番茄、绿茶、绿豆汤等。但不可食用过于生冷的食物,不然会使胃肠受到伤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擅长:全科
社会预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净化社会空气,铲除滋生性病、艾滋病的土壤。坚决取缔卖淫嫖娼、吸毒贩毒和淫秽书刊出版物,加强健康教育,使人们对性行为有正确的认识,提倡洁身自爱,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个人预防提高文化素养,洁身自好,防止不洁性行为;采取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不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尽量不输血,尽量不注射血制品,有生殖器可疑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配偶得性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期间最好避免性生活,需要时使用避孕套;做好家庭内部的清洁卫生,防止对衣物等生活用品的污染,如勤晒勤洗被褥、患者内衣裤不要和小孩的混在一起洗,大人与小孩分床睡、分开使用浴盆、马桶圈每天擦洗等。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全科
1、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做到自尊、自爱和自重,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及家庭问题,不嫖娼,不卖淫,自觉抵制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和其它不正当性行为。2、了解性病的知识 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应通过相关的科普宣传,了解性病发生的原因、传染源、传播途径、病态表现、危害性、治疗及预防措施等,从而预防性病发生。3、抵制色情文化的侵蚀 近年来,某些色情文化宣传品如录像、影碟、书籍、杂志等沉渣泛起,对青少年危害很大。所以,应对这些色情文化宣传品加以抵制,保护广大青少年,使他们健康成长。4、性爱专一 发生性病危险性的大小与性伴侣的数目、性放纵的程度和性交方式等有密切关系。性爱专一,固定一个性伴侣,是预防性病发生的有效方式。
向医生提问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陷综合征(AIDS),是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皮疹、肌肉关节痛等,常伴全身淋巴结肿大。据中国CDC估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0 —— 100000元)《传染病防治法》/传染性疾病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病、。 传染性疾病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 传染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自然灾害。2003年曾一度流行的SARS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人的生命带来了极大威胁,使得我们对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有了更深的认识。为此,我们一定要学会预防传染性疾病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传染性疾病的特点/传染性疾病
&&& 传染性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传染病,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最常见的如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具有如下特点:
有病原体/传染性疾病
&&& 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和。比如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病毒,猩红热的病原体是溶血性链球菌。病原体有细菌、、、、。传染性疾病
有传染性/传染性疾病
&&&& 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从一个人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每种传染病都有比较固定的传染期,在这个期间病人会排出病原体,污染环境,传染他人。
有免疫性/传染性疾病
& 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痊愈后,都会产生不同的免疫力。
可以预防/传染性疾病
&&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增强人的抵抗力等措施,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范传染性疾病的常用措施/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要同时具备多种条件,其中任何一个条件被破坏,传染病就不能流行。预防时要做到:
㈠及早发现传染源
对病人和疑似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㈡切断传播途径
平时注意隔离、消毒、杀虫、灭鼠,要消除带菌媒介,搞好及卫生。个人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㈢保护易感人群
在传染病流行期对易感染的人要预防接种疫苗,加强个人防护。
只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般不会得传染病:
⒈注意日常用品的,经常保持室内及个人卫生。
⒉保持室内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至少2次。如有空调设备,应经常清洗防尘网。
⒊打喷嚏或咳嗽应掩着口鼻。用过的纸巾应放在有盖的内,每天清理一次。
⒋如果自己患流感或其他上疾病,最好在家休息,这样做有利于自身恢复,也避免传染他人。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01:28:58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传染性疾病有效预防的策略探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04期
传染性疾病有效预防的策略探究
【摘要】:目的对传染性疾病有效预防的策略进行探究并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36例年龄14岁的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报告的14岁的124例传染性疾病儿童作为研究组,并对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结果在各类传染性疾病患者中,儿童占比为77.62%,成人占比为32.38%,研究组传染性疾病儿童的疾病发病率较对照组成人传染性疾病患者更高,P0.05,传染性疾病以儿童人群多发,成人以病毒性肝炎多发,儿童以手足口病多发。结论相关机构应依据多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加强对传染疾病的预防,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提高监测力度、管理力度,以此预防、监督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作者单位】:
【分类号】:R18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医药与保健;2013年03期
孙国山;;[J];医学动物防制;1988年01期
王旻,郑应平;[J];科技导报;2005年05期
高广文;亚当·库哈尔斯基;;[J];世界科学;2013年08期
杜玉华;;[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89年12期
谭西顺;;[J];劳动保护;2007年05期
陶玉琴;;[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中本;;[J];湖南林业;2006年01期
王奋;[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3年04期
;[J];中国经贸;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海平;蔡绍洪;;[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吴贤纬;[N];中国气象报;2003年
杨志俊;[N];中国国门时报;2002年
田薇;[N];中国石油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延;[D];复旦大学;2014年
张烙兵;[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周玉双;[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赵敬;[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张丽芬;[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刘祥忠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人禽流感、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等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伤害、甲型肝炎等。呼吸道传染源大多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起感染。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食物、水、接触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直接接触主要是通过被病原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春季传染病预防措施主要有:1、学习、了解卫生防病知识,树立传染病的防病意识。2、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性疫苗是抵抗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3、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能力。4、遇到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5、发生病例后,应及时隔离治疗,注意做好消毒工作。6、开窗通气,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人多拥挤的场所。7、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把好“病从口入关”。&&&&&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 预防措施:风疹的预防与麻疹、水痘等出疹性传染病不同,其对象不仅仅是儿童,同时还应当包括育龄妇女。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孕妇尤要当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儿。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主要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 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 主要症状: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 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传播途径: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还可有血尿、脓尿、脾大、贫血以及妇科疾病的症状等。&&&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人群。&&& 预防措施: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对于婴幼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以获得免疫力。其次,应注意房间通风,避免与已确诊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再次,应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矽肺、百日咳等容易诱发结核病的基础疾病。预防春季传染性疾病传播专家温馨提示:&&& 多通风: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勤洗手: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常喝水:特别在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 &&& 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 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即耽误了自己,又可能影响他人。&&& 预防接种:及时给适龄人群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许多呼吸道传染病。&&& 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地场所空气质量差、通风不够,而且人群集中的地方存在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尽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21:57
刘祥忠大夫的信息
刘祥忠大夫电话咨询
刘祥忠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刘祥忠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刘祥忠大夫提问
刘祥忠的咨询范围:
慢乙肝,肝硬化,重肝,脂肪肝及各种传染病治疗;特别是对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刘祥忠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肝病内科好评科室
肝病内科分类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防传染性疾病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