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治愈率抽动症能否治愈

小儿抽动症能彻底治愈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小儿抽动症能彻底治愈吗
总评分0.0|
&&小儿抽动症能彻底治愈吗?小儿抽动症是一种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行为,有时候还会出现发音抽动的情况。该病在3至15岁间的儿童中较为多发,男孩发病最为常见,早产或剖腹产的孩子很容易得抽动症。求医网特邀专家下面为您详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内容合作:027-
广告热线:027-
客服热线:027-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高新技术治愈儿童抽动症 被众多小儿家长誉为抽动症治疗克星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医学研究中心《2012年世界抽动症研究报告》显示:抽动症的主要病因在于左侧基底核缩小及胼胝体减小。存在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通路的异常和脑的侧化异常;PET研究提示患儿存在双侧基底核、额叶皮质、颞叶的代谢过度。抽动症的发生是因为孩子神经递质发育的异常引起的,由于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大脑指令不能及时传递而造成的一种病态。脑内神经递质浓度降低,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从而使患者产生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抽动表现。因此,要彻底治愈抽动症必须从致病根源,脑神经递质入手。  央视直击 生物微创介入技术治愈的抽动症汶川孤儿愈后三年未复发北京京坛医院是目前亚洲地区唯一一家通过生物微创介入技术治愈抽动症的诊疗基地,该院运用“TPG因子导向平稳疗法”从脑神经递质入手,成功治愈了来自汶川灾区的10岁抽动症孤儿刘生鑫。此事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刘生鑫自幼患抽动症,虽几经寻医问药却无康复良策,突如其来的灾难更是给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京坛医院对他进行了公益援助,运用医院权威疗法-“TPG因子导向平稳疗法”为其治疗。该疗法从修复脑神经递质入手,分四步为刘生鑫治疗:第一步,首先综合分析脑部受损神经递质细胞活跃度、双侧基底核、额叶皮质、颞叶的代谢增生速度以及失衡比率,找出真正抽动症原因;第二步,通过在微导技术的指导下将特殊的生物因子植入相应的神经组织部位,控制神经递质分泌,调节各种递质的动态平衡;第三步、植于皮下的生物因子通过血液和人体微循环,持续营养脑神经细胞,对受损脑细胞进行修复,恢复脑细胞正常功能,促进神经递质受体之间的结合。第四步、辅助仪器治疗和中医治疗,促使兴奋与抑制的有序更替;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环境,提高脑部血液含氧量,纠正紊乱的大脑功能。在京坛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刘生鑫通过该项新技术的治疗,病情恢复很快,15天后便痊愈出院。后经回访,至今未复发。  高新技术被众多患儿家长誉为抽动症治疗克星“生物微创介入技术”是首次在治疗抽动症中运用了微创介入技术治疗,填补了国内对中枢神经治疗的一项空白。在先进的美国进口诊疗设备的监测作用下,使抽动症微创手术更具有科学客观的依据,避免了传统经验性手术的风险高、创伤大、术后伤口恢复慢的缺点,最大限度降低传统手术的并发症、后遗症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抽动症治疗的疗效。由于该技术属于微创技术型,只需米粒大小的介入性小创伤,治疗后3到5天有明显好转,1-3个疗程就可治愈,且绿色,安全,高效,愈后可彻底杜绝复发,是目前治疗抽动症的全国重点推广技术。真正实现我国国家战略推广的生物医学的“绿色--微创--非侵害性”治疗儿童抽动症,使“绿色医疗”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此外,“生物微创介入技术”治疗体系因治愈率高且费用低廉,被人称为“平民化的治疗”,是抽动症患者的首选。  为让更多患者接受新技术生物微创介入“TPG因子导向平稳疗法”的治疗,将此项技术成果惠及更多的抽动症患者,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现已开通全国救助热线400-,以及专业网站http://www.etcdz010.com以便更多患者咨询。
关注微信,享受大楚新折扣。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
[责任编辑:wykevin]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精彩推荐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孩子成长路上家长的烦恼:抽动症该如何治疗?】_儿童_小孩-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孩子成长路上家长的烦恼:抽动症该如何治疗?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制约孩子的健康发展,不管是什么病,都会让家长感到烦恼。而目前一份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68%左右的家长最为担心孩子罹患抽动症,而基本上所有抽动症患儿家长都会关注抽动症到底如何治疗最为有效?
“其实,抽动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治,只要家长、学校、医院三方联合,抽动症是完全可以根治的”,北京军颐中医医院抽动症专家刘建朝说。
抽动症治疗不能针对单一病因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抽动症治疗方法,都是针对抽动症的单一病因进行治疗,效果不佳。抽动症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大脑组织出现异常导致,只针对一种病因病理进行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治愈,一旦外界环境刺激,抽动症又会复发。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一直以来都倡导抽动症综合治疗,针对所有导致抽动症的诱发因素及致病机理,逐一论治,临床效果显著。“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是抽动症的重要诱因,只有消除这些‘潜在威胁’,才能从根本上治愈抽动症”,刘建朝强调。
“消除症状”的同时也要“铲除病根”
在家长的意识里,消除症状就是治好了抽动症。而实际上,只有同时达到消除症状和铲除病因才真正能够治愈抽动症。北京军颐中医医院利用GMR中医调控技术、心理调理、物理治疗、行为矫正等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铲除抽动症所有致病因素及病理因素,消除抽动症状。
据悉,GMR中医调控技术是中医现代化的最新医学成果,其优势在于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先进科技相结合,摒除了传统中医“见效慢”“只调理”的弊端,同时将现代先进科技的优势得到极致应有与发挥。GMR中医调控技术是抽动症治疗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是目前任何一种技术都无法超越的。
家庭、学校医院通力合作
对于抽动症的治疗,家庭康复应贯穿整个治疗始终。家长应以“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抽动异常,当孩子出现抽动症状,家长们应该以“三不”原则来对待,即不关注、不批评、不安慰,让抽动患儿时刻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完全放松是缓解抽动症状不可或缺的条件。此外,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消除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避免对孩子进行指责、谩骂等方式,与医院一起,共同帮助孩子康复。
以往抽动症治疗,虽然短期内实现了“消除症状”的目的,但“异常行为反射”已经形成,如果不加以矫正,极易造成抽动症复发。所以在接受专业治疗的同时,辅以行为训练,矫正抽动症行为症状,重塑健康行为反射模式,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870阅读4137阅读3177阅读4291阅读3780阅读4791阅读3694阅读
3378阅读3251阅读3025阅读4504阅读3565阅读3588阅读4064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小儿抽动症能治好吗请告诉我那家医院能治愈
小儿抽动症能治好吗请告诉我那家医院能治愈
09-10-08 &匿名提问
(一)抽动症的概述 抽动症和多动症是两种疾病,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引起抽动症与遗传因素,生化代谢失调或环境因素等有关。本症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发声抽动常有多种,具有爆发性反复发声,清噪子和呼噜声,个别音节,字句不清,重音不当或不断口出秽语,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严重时动作和发音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抽动症症状呈波动性、进行性、慢性过程。 (二)抽动症有哪些危害呢? 1。抽动症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抽动症症状的表现常常被同学嘲笑.奚落.使患儿产生自卑,性格孤辟.久而久之孩子变的孤独.不愿与人接触,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这样很容易使孩子走上犯罪道路。 2、抽动症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有的不及格,甚至留级。给孩子及家长都带来很大的痛苦。 3 目前,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方法很多,如西医多采用一些利他林等中枢神经兴奋剂。但疗效并不显著,而且还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如食欲减退、精神紧张、心率加快,严重可抑制体重及身体增高。而且,现在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医疗机构很多,良莠不齐,有的根本不具备条件(包括检测手段及设备),就开设治疗多动症、抽动症门诊。所以,在这里 们提醒广大家长,治病一定要到正规大型的医院找专业医生咨询、并做系统检查治疗。唯有科学诊断,才能做到针对性治疗。不要有病乱投医,这样不但花了钱财,而且还耽误治疗时机,危害孩子身体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中心是由多位著名儿科专家组成,中心经过十几年大量临床实践研究,总结出一整套科学系统康复治疗新方法,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具有显著疗效,且无副作用,十几年来,中心已治愈数万例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患儿。深受广大家长好评。同时,中心采用先进“美国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方法,能精确诊断出儿童多动症及症状轻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诊断依据。 儿科中心在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 可以服用氟哌啶醇片或泰必利等药物或服用中药治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给抽动症患儿吃安宫牛黄丸,纯粹瞎胡闹。
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效,为治疗高热神昏、中风痰迷之要药。本药品不对你家孩子的症,千万不可盲目服用。建议你到当地正规医院,咨询一下中医师为好。介绍下面的资料供你参考:安宫牛黄丸的药物组成  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雄黄、栀子、朱砂各30克,冰片、麝香各 7.5克,珍珠15克,金箔为衣。注意事项  1、本品为热闭神昏所设,寒闭神魂不得使用。  2、本品厨房中含麝香,方向走窜,有损胎气,孕妇慎用。  3、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以免助火生痰。  4、本品厨房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止汗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由闭证变为脱证时,应立即停药。  6、高热神昏、中风昏迷等服用本品困难者,应鼻饲给药。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食用本品应遵医嘱。  8、过敏体质者慎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  11、运动员慎用。功能分析  方中以牛黄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熄风止痉;犀角咸寒,清营凉血,安神定惊;麝香芳香,通达经络,开窍醒神,共为主药。辅以黄芩、黄连、栀子苦寒泄降,泻火解毒以助牛黄、犀角清泄心包之热;雄黄解毒豁痰;冰片、郁金通窍醒神,化痰开郁;朱砂、珍珠、金箔清心镇静安神,熄风止痉定惊,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收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效,为治疗高热神昏、中风痰迷的要药。主治病证  风温、春温、暑温疫毒,燔灼营血,热陷心包,痰热上蒙清窍所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以及中风痰壅,突然昏迷,面赤气粗,口眼□斜;小儿外感,热极生风,风痰上扰,高热烦躁,喉间痰鸣,神昏谵妄,惊厥抽搐者。  西医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肺炎、中毒性痢疾、脑血管意外、肝昏迷、败血症等均可用此药。剂量用法  本药为蜜丸制剂,大丸重 3克,小丸重1.5 克,金箔为衣(现有不用者),蜡护。大丸口服每次1丸,小丸每次2丸,病重者每日2~3次。昏迷不能口服者,可用温开水化开,鼻饲给药。小儿酌减。本药用于高热烦躁,热闭神昏,若见面青身冷,寒痰壅塞,寒闭神昏者不得应用。治疗中如出现四肢厥逆,冷□不止,脉微欲绝,即亡阳厥脱证时,当立即停药,改用四逆汤、参附汤,以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本药含犀角,忌与含川乌、草乌的中药合用。本药含麝香,孕妇忌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厚味,以免助火生痰。现代应用  现代常加减运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肝炎、肝昏迷等病属于热毒内陷心包者。
你会正确使用安宫牛黄丸吗?
■专家门诊 该药适用于实热证,而不适用于虚寒证 文/广东中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博士导师 黄燕教授 只要生活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安宫牛黄丸。刘海若事件而身价倍增的安宫牛黄丸更是一时间成了百姓口中的神药。老百姓们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中风之后,服用安宫牛黄丸,有起死回生之效。”然而中医治病贵在辨证论治,若是不问症状体征,只要中风,就服用安宫牛黄丸,有时不仅无效,严重者还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近日笔者就见到这样一位病人。张伯在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右侧肢体软瘫、汗多肢冷、小便失禁,家人发现后断定为中风,恰好家中备有安宫牛黄丸,便急予服用。但服用后张伯病情非但不曾有所好转,反而加重,出现了休克,令患者家属悔之不已,但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被喻神药的安宫牛黄丸却未起效呢? 其实,百姓们常说的中风,即西医所说的脑血管意外,它又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死(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梗死);后者则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我们传统医学里亦按辨证将其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中脏腑又分为闭症和脱症,闭症又有阴闭和阳闭之分,临床辨证施治迥然不同。安宫牛黄丸即适用于中医辨证的中脏腑之的阳闭证,临床可见到突然意识障碍、偏瘫,同时伴有烦躁不安,面红身热、口臭、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滑等邪热内闭之象。而张伯所患虽属中风,究其辨证则属中风之脱证,故而用后适得其反。当然安宫牛黄丸除需要对症使用外,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此药每丸3克,每次半丸到1丸,每日1至2次,鼻饲或口服。痰多昏睡者,可用竹沥水溶化安宫牛黄丸鼻饲,每次20~30ml,每4~6小时1次。面色苍白,静卧不烦,舌苔白腻,属寒痰阻窍者禁用。如出现大汗淋漓,四肢冰冷者更要避免使用,孕妇忌用。特别提醒的是:如发生中风,家人首先应送患者到医院抢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昏迷、吞咽困难,擅自服食者可致窒息致死。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安宫牛黄丸已被发现对脑外伤、重症肝炎、农药中毒等所导致的意识障碍或昏迷有较好的疗效。药理研究亦表明,安宫牛黄丸有镇静、抗惊厥、解热、抗炎、降低血压及机体耗氧量等作用,还对细菌内毒素损害的脑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然而一种药物无论其功效如何卓著,如果没有正确的使用,也发挥不出它应有的疗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这病如果哪个大夫保证能治愈那肯定是骗你的,这本就是世界上的疑难杂症,我是抽动症孩子的妈妈,这病就我现在所了解的情况,孩子小的话最好是调理身体,所以找个好点的中医看看,把脾胃调理好是根本,同时多加强锻炼,还可以跳跳绳轮滑等锻炼平衡,还有家里气氛好,让他心态平和,这么大了面对异样的目光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就我所知的几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来看,不外乎这几方面,你也可以到我新建立的博客看看,看有没有收获,尤其是其中一篇大点的人写的治疗经历叫我的十年。博客名字叫抽动症治疗日记,地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心理压力过大 儿童抽动症多发文章来源:法制晚报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近日,在北京新世纪国际儿童医院神经科主任邹丽萍的诊室里,小江的父母正苦恼地和医生陈述孩子抽动症的病情。小江则坐在爸爸妈妈的身边,从开始进去就不停地说话,手脚也一直动个不停,一会抓抓妈妈头发,一会扔玩具,上蹿下跳没一刻闲着。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不少儿童却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导致了身体抽动问题。近期,因患儿童抽动症前往医院就诊的患儿有所增多。”邹丽萍主任指出:“春季儿童抽动症的加重除了与传统认为的春季神经细胞活跃有关外,孩子入学后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是更需要家长注意的因素。”  ■诱发  神经细胞活跃是黑手 压力大同样难逃干系  儿童抽动症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简称,又叫多发性抽动症。一般儿童多在少年期发病,90%在10岁以前第1次发病,男孩多于女孩。患儿常常由于某些部位的不适感,产生保护性或习惯性的动作而固定下来,如眨眼动作,可因眼结膜炎或异物进眼引起;皱眉、皱额可因戴帽过小或眼镜架不合适引起;摇头或扭颈,可因衣领过紧等引起。  儿童抽动症春季增多的原因,除了传统认为的神经细胞活跃,儿童对外界刺激敏感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心理压力过大。经过寒假,孩子进入学校学习,课堂纪律要求严格,学习压力大,其症状就更加突出,从而引起父母的焦虑不安和老师的关注。  但是如果此时家长没有意识到,反而认为这是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挤眉弄眼等都是坏习惯,用言语责怪吓唬,甚至打骂,这样反而会增加孩子的紧张和恐惧感,使病情加重。  ■症状  抽动症多为面部表情 注意与多动症区分开  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是抽动症还是多动症?邹主任介绍说,多动症和抽动症是两种不同的病,它们有共同之处也有区别。  多动症与抽动症的区别  儿童多动症 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智力正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好走神,动作过多,上课好做小动作,好说话,任性冲动,情绪不稳,自控能力差,做事拖拉,缺乏时间和任务观念,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纽扣等有困难,不服管教等。  儿童抽动症 是一种多发性语言、行为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是有点头、仰头、引颈、皱眉、眨眼、咧嘴、噘嘴、龇牙、咬舌、吐舌、鼻翼抽动、甩手、跺脚等动作;在走路时发作则表现为蹦跳或特殊的步态;若抽动发生在腹部肌肉,可见收腹或挺腹等动作。当抽动发生在喉肌部位时便会出现各种喉音,如吠声、清嗓音,也可出现重复刻板的粗话或其他难以入耳的语言。  提示:部分抽动症患儿可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多动症儿童绝无抽动现象,这是鉴别的关键。  ■防治  药物和心理双管齐下 家长应营造宽松气氛  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后,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对于儿童抽动症患儿,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能责怪孩子,应采取良好的教育方式,为儿童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同时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转移注意力。  此外,在平时还要让孩子少看电视或玩游戏机,多参加体育锻炼,避免出现感冒或过度疲劳,减少诱发因素。 儿童抽动症身体任何部位出现不自主、无目的、重复的、迅速的肌肉收缩。发病年龄以5-7岁为多见,男孩多于女孩其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吸鼻、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有的患儿始终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抽动,有的患儿抽动部位不固定,还有的患儿则是各个部位同时发生抽动。当抽动开始时,患儿本身能意识到,但无法克制这类儿童多数具有敏感、羞层、不合群、容易兴奋和激动等特点,有些儿童同时还伴有遗尿、夜惊、口吃等症状。习惯性抽动的病因较多。有的起始时,由于某些部位的不适感,产生保护性或习惯性的动作而固定下来,如眨眼动作,可因眼结膜炎或异物进眼引起;皱眉、皱额可因戴帽过小或眼镜架不适合引起;摇头或扭颈,可因衣领过紧等引起。以上原因去除后,动作本身虽已失去合理性,可是由于在大脑皮层已形成了惰性兴奋灶,因而可反复出现抽动动作。此外模仿别人的类似动作、心理刺激和躯体性疾病,也可以诱发本病。常见的心理刺激因素有:(1)受惊吓,如突然受到狗的袭击,过马路时几乎被车压伤等;(2)慢性焦虑不快,如父母不和,父母长期生病,母亲又生了孩子,分散了对患儿的宠爱等。常见的躯体因素有: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以及其他急性病症。 当孩子患抽动——秽语综合征被确诊后,家长要冷静。虽然此病治疗较麻烦,但大部分预后良好,特别不要在患儿面前讲此病的难治性。患儿多动等表现均为病症所致,并非患儿品质问题,家长见此不要认为是孩子故意捣乱,从而大声斥责。要知道,孩子对症状无控制能力,大声斥责会加重精神负担,只能使病情加重或反复。 另外,夫妻吵架、激烈动画片及电影、紧张惊险的小说等均对孩子不利,家长要尽量避免此类因素对患儿的影响。个别患儿有自残及伤害他人行为,家长要把利器、木棒等放在适当位置,不让孩子容易拿到。另外,也不要认为孩子有病就过分溺爱,顺从,此类患儿多任性、固执,如为注意纠正,易有不良倾向。 心理因素对抽动症病情轻重有一定影响,患儿一般不存在明显智力问题,少数智力低于正常的表现,更多的是由于此类患儿不自主运动及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因而治疗时不能单独用药物进行治疗,尽量避免周围环境、社会上的鄙视和嘲笑使患儿产生厌学情绪等亦是不同程度影响治疗的原因。家庭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做为辅助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个人承受压抑时一种反抗心理的表现形式。几乎所有病人在精神有压力时症状加重,患者注意力集中到其他事物时,抽动症状可减轻,因而多数人认为本病与精神因素有关,社会心理状态的各种因素与抽动症状的减轻或恶化有相关关系。但临床亦可见到有部分患儿起病与精神关系不大,而单纯用心理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无效。所以推测,心理压力、精神紧张可能与感冒、发烧等原因一样只是患儿的诱因,而不是致病的根本原因。 由于抽动症患儿大多表现为阴虚阳亢,因此,在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以免更耗阴精,更助阳亢之势。另外少喝可乐、浓茶、咖啡等含有咖啡因及带色素的饮料,少吃方便面,膨化食品、奶酪、巧克力等含有防腐剂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服药期间特别注意尽量少吃姜、葱、蒜、羊肉、驴肉、海鲜、生冷食品、忌烟酒、禁服绿豆汤。 你好动症的诊断要点(1)7岁以前起病,病程持续半年以上(2)主要症状为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学习成绩不稳定,冲动任性,行为改变(3)体格检查动作不协调,如翻手试验、指鼻和指-指试验,对指试验阳性作为辅助诊断(见检查方法)(4)脑电图检查约半数以上有异常,多表现为慢波活动增多。脑地形图多数有慢波增多,大脑皮层功能调节差等改变(5)排除其它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为了使多动症患儿的病史采集标准化,设计了各种行为量表,常用有美国康纳(Conner)设计的简易多动症量表(可供教师和家长使用),该表可为诊断提供参考:1、多动症儿童和正常顽皮儿的鉴别一个正常的顽皮儿童,其多动的行为是可理解的,有时也有注意力不集中,但大部分时间能够集中,自我控制力较强,学习成绩较好,不发生学习困难,为了贪玩常常草率迅速完成作业,并不拖拉,随着年龄增长,学习成绩日趋上升。而大部分多动症儿童的行为表现比较唐突,容易冲动;破坏性大,令人讨厌,自我不能控制。不仅活动量大于正常儿童,更重要的是质的差异。另外,在主动注意力方面,多动症患儿上课时大部分注意力涣散,精神不能集中,走神,作业潦草,边做边玩,拖拉时间,学习成绩日趋下降,发生学习困难。在多动症中约有四分之一的患儿并没有活动过多的症状,这类患儿大多见于女孩。这种类型平时并不多动,甚至呆滞,看上去很文静,上课时也没有过多小动作,虽然老老实实地睁眼坐在座位上,但听不进老师讲解的内容,他们突出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尽管他们睁着眼在看着老师似乎在听,而实际上心不在焉,全然听不进去,老师提问时,这类儿童什么都不知道,下课也很少活动,他们性格较内向、胆怯、固执、不灵活、孤僻、常不合群,做作业时速度很慢,拖拖拉拉,效率很低,且粗心大意,错误百出,完成作业既慢又差,这类儿童除不多动外,其它多动症的临床表现却不同程度的存在,突出的表现是思想集中困难即注意力障碍,反映迟钝,动作缓慢,做事拖拉,效率很低,学习困难。2、多动症儿童与智力低下(弱智)儿童的鉴别多动症儿童虽有多动,注意力涣散、任性、冲动及学习困难等症状,但他们并不是弱智低能儿。相反,他们中有的人天赋很高,只是由于他们注意力不集中,没能专心学习,因此学习成绩落后于同龄儿童,对于小学1-3年级的学生,由于多动症儿童智力正常且学习内容简单,虽有注意力涣散,但只要能听讲少许也尚容易理解,所以他们学习成绩并不太差,不被重视,随着年龄增长,升入高年级后,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多动症儿童由于注意涣散,不能认真听讲,也不集中精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故对应掌握知识不知也不会,成绩明显下降,常不及格或留级,常被当作低能儿被送往低能学校学习。多动症与智力低下儿童鉴别依据,有以下几点:(1)多动症儿童学习不稳定,时好时差,若在家长或老师严格督促下,成绩会很好,若一放松,成绩明显下降,好坏差异悬殊,判若两人。而智能低下儿童虽严格督促加强辅导,但成绩提高不明显,有时甚至无效。(2)低智能儿童除了成绩差外,常伴有社会适应能力的缺陷,他们不会或不善于与他人交往,动作呆板、幼稚、严重的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常有出生后窒息、惊厥等致病因素,头颅CT常显示有程度不同的脑萎缩等改变。(3)智力低下儿童经智力测试,智商常低于70,而多动症儿童智商大多正常或偏低。(4)智力低下患儿除智商低学习困难外,常伴有注意力障碍,多动症状,当二者难以区分时,可服用治疗多动症药物进行鉴别。多动症患儿服药后,注意力集中,学习专心,认知能力提高,学习成绩上升,智商测试显示智商明显提高,而智能低下儿童服药后,可变得安静些,注意力集中一点,但学习成绩及智商不会提高,智能状况无明显改变,故智力低下儿童的多动行为是继发性的。3、多动症与抽动症的鉴别抽动症与多动症均有注意力不集中及冲动行为,从而影响学习成绩,但抽动症是以多组肌群不自主抽动及不自主发声为特点。不自主动抽动常从面部开始,如眨眼、翻眼、挤眉、呶嘴、摇头等。逐渐发展为扭脖子,耸肩、伸臂、伸腿、捶胸、长出气、胸憋、甩手、腹肌抽动等。抽动同时相继出现异常的发声,如干咳声、鼾声、犬吠声等,甚至出现类似咒骂的秽语,骂人,或出现自残行为,如:拔眉毛、睫毛、头发等,经临床观察抽动症患儿,约半数可以伴有多动症的全部症状,但多症患儿,没有抽动症的症状.4、多动症与小舞蹈症的鉴别小舞蹈症是风湿热迟发表现,表现为全身或部分肌肉呈不规则的、无目的的不自主运动、手足及面部最常见。面部肌肉运动时可出现皱眉、耸肩、缩颈、咧嘴等,以及手不能持物,不能解纽扣,写字不灵活等,小舞蹈症动作为不自主、幅度较大的不规则运动,多伴有风湿病的其它表现,如血沉快,抗链&o&增高,也有的在正常范围,抗风湿治疗有效。而多动症的随意性动作多,伴有语言增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等特点。5、多动症与癫痫的鉴别癫痫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综合征,它是由于脑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引发阵发性、暂时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各种抽搐发作,部分癫痫患儿可伴有多动行为和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故需与多动症相鉴别。通过了解病史,癫痫患儿有明显的阵发性抽搐发作、当时神志不清等病史,查脑电图可发现有特殊的异常改变(癫痫波形),而多动症无抽风病史,其异常脑电图主要表现为慢波增多,阵发性慢波,不具有特异性,故二者不难区别。6、多动症与孤独症的鉴别孤独症为一种较少见的行为异常性疾患,部分病人亦可表现出活动过多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这与严重的儿童多动症需进行鉴别,临床中,孤独症常被误诊为多动症。孤独症除有活动过度和注意分散外,最主要的特点是与外界隔离,对他人的存在冷淡,不参加集体游戏,长时间玩古怪游戏,逃避与他人眼睛对视、与他人用语言或非语言交流方式缺乏或异常。7、多动症过度焦虑症的鉴别儿童过度焦虑症是指与特定环境无关的分散而又浮动不定的异常焦虑而言。除伴随有强迫症状,恐怖症状或癔症症状外,还表现为坐立不安和多动,学习能力下降等。其中多动和坐立不安需与多动症加以鉴别。多动症无强迫症或癔病症状,且注意力涣散不能集中,一般不影响睡眠,而焦虑症则是注意范围缩小且有睡眠障碍(易醒或梦魇)。8、多动症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鉴别精神分裂症是成人精神病中较常见的类型,一般好发于青年人。本症也可见于16岁以下的儿童,大多在学龄前发病。其发病早期,亦有活动过度和冲动症状,与多动症比较,精神分裂症的儿童,大多有思维障碍,如思维不连续或思维贫乏及言语减少,情感淡漠、与亲人疏远、行为离奇怪诞等。9、多动症与精神发育不全的鉴别精神发育不全是由大脑发育障碍所致的多种形式的行为障碍,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减低。这类患儿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易激动兴奋而产生激情发作和冲动行为,这类患儿大多是由先天因素引起,形体可见明显畸形,如两目距离过宽,两耳位置过低等,另外,智力也非常落后。10、多动症与亚急性硬化性脑炎的鉴别亚急性硬化性脑炎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入侵人体后经过很长时间的潜伏期才发生的一种病变。本病与多动症均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不稳等症状,但本病还伴有嗜睡、语言减少及运动性症状,如肌阵挛性发作,且累及头、四肢和躯干,影响视觉和睡眠,严重可见角弓反张、昏迷或呈植物状态。查麻疹病毒特异抗体在脑脊液和血清中的滴度都很高,故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等检查可相区分。11、多动症与特定性学习困难的鉴别特定性学习困难是指读字困难或写字困难或对某门功课接受能力较差,同时伴有多动和焦虑冲动的表现。这种焦虑冲动和多动需与多动症的多动、冲动行为相区别,一般特定学习困难表现只是在特定环境下有时间性地出现。如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在黑板上演算习题时遇到困难时才出现手、脚多动或焦虑冲动的表情,这种表现与多动症能相区别。12、多动症与听觉障碍呈现的多动的鉴别听觉障碍的患儿也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与教师、家长不能很好配合等表现,但对外界音响反映不正常,学习说话延迟等较易与多动症相区别。13、严重的多动症与头小畸形儿的鉴别头小畸形儿是指头较正常小儿低2个标准差别以上,临床上患儿体力发育和智力发育往往落后,临床表现为双手拍大、搓洗、拧绞、步态改变或共济失调等,需与严重多动症的共济失调多动症相区别,而头小畸形一般智力低下较明显,且有特殊的头形,CT检查可见脑体积小或脑萎缩、脑室及蛛网膜增宽,而严重多动症患儿一般智力正常,虽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影响学习成绩,但智力影响不大,且CT检查无阳性体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抽动障碍 -肖代齐-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是一组疾病的总称,病因未明,抽动是不随意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性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或发声。抽动和发声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但界限不清,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程长短和是否伴有发声,分为:①抽动症;②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③Tourette综合症。抽动症又名短暂性抽动障碍(Transient tic disorder)多在18岁以前发病,4~7岁儿童多见,发病率在1~7%,最高可达4~23%,男女之比是3~4︰1;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15岁以前多见,患病率1~2%;Tourette综合症,在整个人群的发病率为0.07%(美国),5~7岁多见,14~16岁仍有发作,8~12岁人群的患病率为2.42‰,男女之比为3︰1。历代中医学者多把本病归咎为慢惊风、瘈疭、抽搐、筋惕肉瞤、肝风症、风痰症的范畴。《幼科证治准绳?慢惊》描述:“……胃中有风,瘈疭渐生,其瘈疭症状,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复动摇不已,名曰慢惊。”《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曰:“凡病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止于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劄也。”《明?保婴摄要》薛已在惊搐目直中记载一小儿两目动扎,手足发搐,用健脾祛风药治疗而愈。【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1.遗传因素2.神经生化因素3.器质性因素4.心理因素5.其他因素二、中医病因病机本病的病因与先天禀赋,情志所伤,难产及产伤,或有外感六淫,饮食调理不当等有关。病在肝(胆),脾、肾。病性为风、痰、火邪。【临床表现】1.短暂性抽动障碍(Transient tic disorder):又名抽动症(tics),抽动的种类多种多样。最常见的为脸部肌肉抽动,如挤眼、眦牙、咧嘴、做出某些怪象;其次有颈部四肢扭动,如头部抖动,点头,喉中咯痰声,扭脖子,摇动手臂,抖动腿等简单形式,也可多个部位的复杂抽动,如蹦跳、蹈脚、屈膝、拍打自己等。同一病儿的抽搐较为固定、刻板,但也可表现各种抽动的综合。某些患儿的抽动症状可彼此交替出现。抽动症状在一天内往往多次重复,病程至少持续2周,但不超过1年。2.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一般常见为简单和复杂的运动抽动形式,也可见伴有发声的抽动。抽动部位,常起于头面,渐至颈肩及躯干、四肢,同一患儿,表现常为同一抽动形式,也有某些儿童,抽搐发声交替更换的,每天都有症状或间歇发作,休止期很少超过2个月。整个病程持续常在1年以上,甚至终生罹病。3.Tourette氏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 TS):又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或抽动——秽语综合征。以进行性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常起病于面部。头颈部抽动的发生率最高。抽动多以快速,多组肌肉同时出现。表现为眨眼、斜眼、扬眉、皱眉、咧嘴、缩鼻,做怪相;头部则以点头、摇头、扭头、挺脖子、耸肩;躯干则以挺胸、扭腰、腹肌抽动;上肢抽动表现为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下肢则为抖腿、踢腿、踮脚甚而步态异常。喉部肌肉抽动发出异常声,如爆破声、呼噜声、干咳声或清喉声,舌肌抽动为咂舌声、噓声、吱声、嘎声,鼻部抽动则为喷鼻声、气喘声、嗤声、哽咽声,说话则以口齿不清,含混模糊异音及语音延迟、音调强弱不均匀等。秽语特点是在不适宜场合,以罕见、高亢语调发出淫秽、亵渎词语而几乎不能自控;患者有良好的自知力,为了防止秽语,常自行修正文词或乔装字语,以解说难堪困境。另外还有精神秽语和行为秽语。精神秽语是患者头脑中重复思索的某个秽语词汇,但不发音表达。行为秽语是用手势或发泄秽语的行为表达秽语的内容,手势表达的方式与自身文化教养有关。本病18岁前起病病程延续1年以上。抽动障碍的一部分症状,有时也可以在短暂时间内受意志控制,但不能持久,在受到心理刺激、躯体疾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发作频繁,睡眠时症状大多消失。大部分患儿(约占85%)有行为问题,只是轻重不同,轻者躁动不安,过度敏感,易激惹,睡眠不安、夜惊等,重则呈现难以摆脱的强迫症状、注意缺陷、破坏行为,患强迫症的患病率为28~67%,患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在25~50%,此外,还有攻击行为、听幻觉等。实验室检查,脑电图异常率高,额中部常有β慢波和棘波增多。若常规自发脑电图正常者,则诱发脑电图常出现异常。脑视觉诱发电位(VEP)常可发现神经传导功能的异常或是否有器质性损害。TS患者的CT异常约占10%,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显示脑基底节部位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增高。【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要点:(一)西医诊断要点根据病史和精神症状,起病在儿童时期,开始于头面部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除外其他抽动原因,可诊断为本病。再从病程,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发声抽动与否,可判定抽动障碍的种类。诊断标准可以CCMD—3作为主要标准,辅助检查有翻手试验,联带运动试验;Stobs抽动障碍检查提纲,Hopkins运动和发声抽动量表,抽动严重程度总体量表,可以用来评价抽动症的类型、严重程度等。二、中医诊断要点:1.古代无此病名,病症均沿用西医名称。病位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至,以肝失调最为重要,病性是风、火、痰、湿聚积体内而发病。证候诊断以风、火、痰、湿为标,肝(胆)脾、肾为本。特点是病情复杂,重者往往三脏合病,虚实并见,风火痰湿并存。且症候时轻时重,多有变化。主要在于察其脉的寒热虚实,兼症的轻重程度。临床常见证型:①肝亢风动证;②痰热扰神证;③脾虚肝亢证;④阴虚风动证;⑤风痰鼓动证。【治疗】一、治疗原则对于不同的类型和严重度以及病因,有不同的治疗。对短暂抽动障碍,又有明显心理因素引起者,可偏重于心理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Tourette氏综合征或影响生活与学习者,要积极采取药物治疗,这样也易消除孩子自卑心理以有益于身心健康。中医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通过调整阴阳增强体质,减少复发为纲。本病来渐去缓,贵在守法守方,以效不更方为原则,坚持治疗;必待痰浊祛,风火熄,筋脉润,脏气平,则病可解。若以强制之法,急功近利之图,虽取效甚捷,然实难根治。故总宜先标后本,或标本兼顾为要。二、西医治疗(一) 药物治疗:主要是作用于神经递质及受体,则控制症状较快,因无选择性,在控制症状的同时亦见控制正常肌群的副作用。部分病人因副作用突出,无法消除,只好中断治疗。部分病儿在摸索到适当剂量,可使病情趋于平稳,最终得到控制。氟哌啶醇(Haloperidot):有效率为60~85%左右,临床疗效要在4~14天后,故改剂量常定在第5天。而停药后的作用和副作用也要4~14天后才可看出来有无。泰必利(tiapride)初始剂量50mg,每日3次,1周后如症状仍控制不佳可再加量,常用治疗量为300~400mg/d,分3次服,症状明显控制又无明显副作用或副作用很轻为合适剂量,坚持服2~3个月后,病情稳定可减量服用,减量为50mg/d,病情仍稳定后再减50mg/d,减到150mg/d,可维持一段时间,疗程长才能有稳定效果,甚至要坚持用药几年,个别病例需终身治疗。可乐定(clonidne),可乐定的有效率50~86%,适用于多动症患儿或因服中枢兴奋剂而诱发抽动障碍者,或服氟呱啶醇、泰必利无效者,治疗中个别病儿可有短暂症状加重,经继续治疗可获缓解,口服初始量0.05mg/d,分2~3次服用,常用量为0.05~0.075mg/d;或按3μg~5μg/kg/d,其副作用颇轻,可以长期治疗,但应注意突然撤药的高血压患者可并发反跳性血压升高,甚至有生命危险,此外还可引发糖尿病及心率失常。对不愿服药的儿童,有贴片剂可使用2mg/片,每次1/2~1片贴于耳后即可,每周更换1次。四氢小檗碱(Tetrahydroberbeine):据报导四氢小檗碱的总有效率为88.7%,用量为1.5mg~2mg/kg/次,每日2次,服3~4天后症状可减轻,约2周后病情可更好地缓解。据报导此药经服药3个月观察,血、尿常规及肝功均正常,除少数病例有嗜睡,其余均未发现影响正常生活与学习。利培酮多用于15岁以上,初始量0.25mg~0.5mg,每天2次,若1~2周症状未明显控制,则每3天增加0.25mg,直至5mg/d为止。(二)心理治疗:1.支持性心理治疗 多数有不同程度情绪和行为障碍。主要是支持和帮助其消除心理困扰,减少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要在医师、家长和教师三者配合下鼓励患者建立信心,参加自我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提高适应能力。2.行为疗法 有消极练习法、自我监督法、松驰训练法、行为反向训练法等。三、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1.肝亢动风。治法 清肝泻火,熄风镇惊。方药 泻青丸《小儿药证直诀》加减;龙胆草、山栀、制大黄、防风、羌活、当归、川芎、钩藤、菊花、白芍,加减;若咽喉不利加山豆根、桔梗,胁下胀加柴胡、香附。2.痰热扰神治法 涤痰清热,平肝安神。方药 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加减;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钩藤、天麻、伸筋草;加减:若溲黄,面红目赤加黄连,抽动重加胆星、菖蒲、全蝎,炮甲,心神不安加枣仁、远志、龙骨。3.脾虚肝亢治法 扶土抑木,健脾平肝方药 钩藤散《婴童百问》合《异功散》加减;太子参、茯苓、白术、白芍、钩藤、天麻、陈皮、炙甘草、半夏、全蝎、焦三仙,加减;睡不安神加枣仁,病情好转后用八珍汤善其后。4.阴虚风动治法 滋水涵木,降火熄风。方药 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加味;制龟板、炙鳖甲、生牡蛎、生地、白芍、麦冬、阿胶、炙甘草、钩藤、僵蚕。加减:食少者加山药、白术,头昏者加全蝎,天麻。5.风痰鼓动治法 平肝熄风,清热化痰。方药 清气化痰丸《医方考》加减;茯苓、陈皮、枳实、黄芩、半夏、胆星、胆草、钩藤、蝉脱、白蒺藜、夏枯草。加减:抽动重者加琥珀末,蜈蚣、炮甲片,目赤者加谷精草。(二)针灸治疗1.阳明积热 取穴为内庭、曲池、偏历、四白穴。以清泄阳明。2.髓海不足 取穴为哑门、廉泉、神门、复溜。神门、复溜穴。以滋肾、养心,调理督脉。(三)按摩治疗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双侧内关、神门,灵道、风池、太阳、率谷各1分钟;推小天心,清心经,清肝经各300次,分推坎宫10次,每天治疗,需治疗2—3周,若症状好转,再治疗2周。【预防调护与预后】一、预防要点短暂性抽动障碍预后良好,经治疗就可在短期内消失。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对生活学习及社会适应力有一定影响。Tourette氏综合征,经过积极治疗,症状可在4~6个月内减轻,进而可受到控制,一般可以达到正常生活与学习的程度,少数病例症状迁延至成人;女孩较难治疗。症状越复杂越难治。如果合并多动症、强迫症、惊恐障碍、品行障碍等,更需长程治疗,才会取得较好疗效,否则会影响社会适应能力。1.注意遗传因素:提倡婚前检查,防止近亲结婚,注意男女双方家族中的类似病史及精神病史以及行为异常者的血缘关系,避免婚配。2.妊娠养护:要使饮食起居得当,做好孕期保健,预防病毒感染,防止妊娠子痫及胎位不正,避免早产、难产、剖宫产。3.儿童少年卫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少食肥甘厚味及生冷食品,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二、调护要点:1.主观精神调摄:树立治病信心,主动配合治疗。自我了解,消除疑虑,避免情绪波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使心情舒畅。2.客观调护:家长冷静对待,并与教师取得联系,讲明病情,不能加重患儿精神负担,防止患儿自伤、自残行为。不要让患儿参加有刺激性活动及看刺激影片或激烈小说等书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能,病情轻很快,病情重就需要一段时间!!青岛健联医院何世磊主任的针灸是最快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能,青岛市市南区健联医院&&何世磊主任能治疗&这个病单纯一个动作的,病程短的治疗期短,如果二到三个动作病程长的治疗期也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自癜风治愈率高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