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核酸作用老人打好不好

一周荟萃|中国高龄老人寿命延长,但身体和认知功能更差;寨卡病毒RNA疫苗在动物体内喜获成功;胰岛素泵 vs 多次注射:哪种更有效
孕早期服用抗抑郁药未增加后代自闭症、ADHD风险
孕早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已经被证实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然而,之前的研究可能并未调整相关的混杂因素。为此,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Sujan等人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是1996年~2012年间在瑞典出生的1580629名胎儿,随访至2013年。结果显示,在比较兄弟姐妹的模型中,当对妊娠、母亲和父亲方面的协变量进行调整后,孕早期服用抗抑郁药物仅与早产有关,OR为1.34(95% CI,1.18~1.52)有关;而与小于胎龄儿(OR=1.01;95% CI,0.81~1.25)、自闭症谱系障碍(HR=0.83;95% CI,0.62~1.13)、注意力缺陷/多动症(HR=0.99;95% CI,0.79~1.25)均无关。
在瑞典出生后代中,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非暴露组相比,孕早期暴露仅与早产风险小幅升高有关。
JAMA 3-1562
中国高龄老人寿命延长,但身体和认知功能更差
为评估1998年至2008年间高龄老年人的死亡率、日常生活行为失能、身体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北京大学的曾毅教授等研究人员采用了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项目(又名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CLHLS)的数据进行评估。
与十年前出生的相同年龄的高龄老年人相比,后一个队列的高龄老年人的年死亡率在1998年~2008年间大幅度降低了0.2%~1.3%,日常生活行为失能每年显著降低了0.8%~2.8%。然而,认知功能障碍在后一个队列中年均增长了0.7%~2.2%,客观身体功能(从椅子上站起来,从地板上拿起书,转过360°)年均下降了0.4%~3.8%。
药物、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可能会减少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失能的发生,但是寿命的延长可能会造成更多高龄老年人发生身体功能或认知功能的失能。
Lancet 19-1629
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区分两种胶质瘤遗传学、谱系和微环境
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Venteicher等人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发现两种脑肿瘤亚型可能起源于同一种神经细胞前体,并可通过基因突变模式和肿瘤微环境组成来将两者区分。
首先,大块肿瘤组织样本被用于明确癌细胞基因型、表型及肿瘤微环境的差异的组合效应。然后,具有代表性的肿瘤的单细胞分析被用于区分效应。研究人员将该方法用于理解两种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型神经胶质瘤——星形细胞瘤(IDH-A)与少突神经胶质瘤(IDH-O)之间的差异。
IDH-A和IDH-O之间差异可主要被特征遗传事件(遗传学)和微环境组分的效应(而非恶性细胞中神经胶质系的独特表达程序)所解释。研究人员推断,IDH-A和IDH-O共享了类似的干细胞程序和神经胶质分化系。
Science :eaai8478
图示:IDH突变型神经胶质瘤的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揭示肿瘤构筑。(上)人样本被分离,并被scRNA-seq分析。(下)IDH-A和IDH-O在遗传学和肿瘤微环境方面存在差异,但均主要由三种类型的恶性细胞组成:干细胞样细胞、星形细胞样细胞和少突细胞样细胞。肿瘤进展与增殖水平增加、分化水平下降及微环境巨噬细胞增加超过小神经胶质细胞有关。
行为神经基础
追求奖赏背后的脑回路机制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Otis JM等人发现,小鼠可学习将特定声音与含糖饮料奖赏联系起来,一组前额叶神经元变得更加活跃,促进追求奖赏的行为(reward-seeking behaviours),而其他前额叶神经元则保持“沉默”,扮演奖赏追寻中“刹车”的角色。
前额投射神经元还支配促进追求奖赏行为的皮质下结构(如腹侧纹状体和中线丘脑)。研究人员采用了体内双光子钙成像技术,以监测小鼠背内侧前额神经元的活性。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皮质纹状体神经元的反应出现调整,从而使刺激性线索反应被放大;相反,皮质丘脑神经元逐渐出现新的主要抑制性反应。
投射伏核的神经元在声音刺激下变得活跃,投射室旁核的神经元变得抑制。这两种神经元对于追求奖赏的行为均非常重要。
Nature -107
电子烟、尼古丁替代疗法与可燃烟草相比更安全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的Lion Shahab等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横断面研究。
该试验共纳入181名参与者。与仅可燃烟草、可燃烟草+电子烟、可燃烟草+NRT的参与者相比,仅电子烟和仅NRT的使用者的烟草特有N-亚硝胺(TSNA)(包括致癌代谢物NNAL)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包括毒素代谢物)水平显著更低。仅可燃烟草、可燃烟草+NRT、可燃烟草+电子烟的TSNA和VOC代谢物水平基本相似。各组间唾液或尿液尼古丁生物标志物之间无明显差异。
长期使用电子烟或NRT的曾吸烟者与可燃烟草的吸烟者相比,尼古丁水平大致相似。长期仅NRT和仅电子烟使用者(而非NRT+可燃烟草或电子烟+可燃烟草使用者)相比仅使用可燃烟草,测量到的致癌物质和毒素水平显著降低。
Ann Intern Med -400
远古生命的出现不依赖于磷酸盐?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Goldford等研究人员对远古生命代谢数据进行模拟研究,发现原始生命形式可能根本不依赖于磷酸盐。
磷酸盐作为遗传和代谢的基石对于当今所有生命系统均非常重要,而在原始地球上却难以获得磷酸盐。科学家假设,早期的代谢途径并不依赖磷酸盐,而且在磷酸盐出现前,矿物质表面的硫和铁可能实现了催化和能量代谢的功能。其中一种生命起源情境是,ATP的作用最初由硫酯来承担。研究人员进行了复杂新陈代谢网络的大规模分析。结果显示,一些简单的生命起源前化合物可能促进了不依赖磷酸盐的代谢网络。该网络足以支撑主要生物分子(如氨基酸和羧酸)的合成。磷酸盐加入前的古老代谢网络是否使生命系统得以出现仍需进一步研究。
Cell 6-1134
图示:研究人员通过生物圈水平的代谢反应数据库、生命起源前分子、网络扩增算法,获得了不依赖磷酸盐的原始代谢网络。
血管性水肿
皮下注射C1抑制剂可预防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发作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主要由C1抑制蛋白缺陷(I型)或功能障碍(II型)引起。在一项2期临床研究中,CSL830(一种纳滤C1抑制剂的制剂)的使用能够使得C1抑制剂的活性达到发挥功能的水平,被期望能够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产生预防效果。
英国巴兹保健和国民信托基金会的H. Longhurst等人在I型或II型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中开展了一项国际、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范围、3期临床试验。与安慰剂相比,两种剂量的CSL830都能够显著降低血管性水肿发作的发生率(p<0.001)。40 IU组、60 IU组每月抢救性用药的平均次数分别从安慰剂组的5.55次减少至1.13次和减少至0.32次。CSL830给药和安慰剂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比例类似。
N Engl J Med 1-1140
寨卡病毒RNA疫苗在动物体内喜获成功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Drew Weissman等人开发了一种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的寨卡病毒候选疫苗,在动物实验中这种疫苗表现出良好的免疫性,可能为预防寨卡病毒提供了一种新的预防手段。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包裹在脂质纳米粒子中的核苷修饰的mRNA疫苗(mRNA-LNP),这种mRNA可编码来自2013年寨卡病毒暴发的一种毒株的前膜和包膜糖蛋白,通过单次、低剂量的皮内注射进行免疫接种,结果在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引出了强效和持久的中和抗体应答。研究人员给予小鼠皮内单次注射50 μg的mRNA疫苗,在免疫接种后的2周时或5个月时可保护小鼠免受寨卡病毒感染。与在小鼠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类似,而且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并未表现出炎症和其他不良事件。
Nature -251
胰岛素泵 vs 多次注射:哪种更有效?
《英国医学杂志》期刊公布了一篇研究结果:在1型糖尿病成人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组与每日多次注射治疗组之间在血糖控制方面无显著差异,但胰岛素泵组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受试者接受关于灵活的强化胰岛素治疗——“根据正常饮食进行剂量调整”(DAFNE)的培训。两组血糖控制和重度低血糖发生率均有所改善。两年时HbA1c的平均变化:胰岛素泵治疗组为-0.85%,每日多次注射治疗组为-0.42%。在调整培训、中心、年龄、性别后并考虑缺失值,两组差异为-0.24%(-2.7 mmol/mol)(P = 0.10)。大多数社会心理指标未显示出差异,但使用胰岛素泵受试者在12个月和24个月时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如饮食自由和生活琐事)有更大的改善。两组很少有受试者达到当前推荐的血糖水平。
高胆固醇血症
iPSC衍生的肝细胞样细胞用于筛选高胆固醇血症药物
美国威斯康星州医学院的Cayo等研究人员运用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产生的肝细胞样细胞进行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DL-C)的药物的筛选,并揭示强心苷可使LDL-C的水平降低。
研究人员采用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hoFH)iPSCs,发现强心苷可以减少培养基中人肝细胞产生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以及在具有人源化肝脏的小鼠血清中减少apoB的产生。强心苷通过增加apoB蛋白的代谢回转来发挥作用。通过分析hoFH患者的医疗记录,研究人员发现使用强心苷的hoFH患者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发生了降低。
研究结果表明,可以运用iPSCs来有效地筛选出对先天性肝脏代谢障碍疾病有效的的药物。
Cell Stem Cell -489
图示:强心苷来源植物——毛地黄的特征图。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基因标签告诉你身体的真正年龄
日 13:57 | 来源:
  原标题:基因标签能告诉你真正有多老
  科技日报北京9月7日电 (记者聂翠蓉)英国科学家近日在开放期刊《基因组生物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从65岁健康老人体内选择了共有的150个RNA基因,开发出判别&健康老人&的基因标记工具。这一基因标记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老年化后的患病风险,对一些老年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领导该研究的英国伦敦国王大学的科学家詹姆斯&体蒙斯表示,不论是缴纳保险费用还是看病,生活中人们总是根据出生年龄做出很多判断。但大家都明白,即使都是60岁,人们的身体状况并不相同,因此这些判断依据应该改为更公平的&生物学年龄&。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新研究首次为判断一个人的生物学年龄提供了分子学标签,并将彻底改变那些依据出生年龄进行医学判定行为的传统方式。研究人员对65岁健康老人肌肉、大脑和皮肤等不同组织的RNA进行了详细分析,开发出包含150个RNA的基因标记。利用该基因标记可准确预测一个人罹患老年疾病的风险。
  他们还利用这一RNA标记,开发出&健康老人基因分数&的工具,用来检测并比较不同个体的RNA图谱。他们已经证明,不论男女,分数越高的人越健康。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70岁健康老人的RNA,并分析了这些老人近20年的健康数据。结果发现,这些同年出生的70岁老人,基因分数差别很大,最大的和最小的分数甚至相差4倍。
  他们还发现,那些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老人,其血液中RNA标记发生了变异,因此获得的&健康老人基因分数&更低,证明基因分数与该病具有重要关联。
  体蒙斯补充道,新研究首次证明血液和脑部具有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相同分子标记,这一分子标记有助于老年痴呆症的诊断。由于早期干预和风险评估对阿尔茨海默氏病治疗至关重要,&健康老人基因分数&可用来帮助中年人决定是否提前进行干预性治疗,尽量延后该病的临床症状来临时间,过上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总编辑圈点
  所谓心老,大约说的就是心理年龄超过了生理年龄。事实上也的确有专业测试可以测量一个人是否未老先衰。如今,无论实际年龄还是心理年龄,通通在科学面前out了。全新的&生物学年龄&用基因来测定分数,更妙的是这样的测评还可以用来为身体体征做标记,实现对一些疾病进行提前治疗。许多科技进展对人类生活的冲击和融入令我们措手不及,甚至可以说科学几乎代表真理,或许有一天出生日期就像形同虚设,年龄要由基因来告诉我们。
编辑:赵彦
关键词:基因标签 RNA基因 健康老人基因Access denied | www.zjjintai.com.cn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zjjintai.com.cn)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fddeb87d200936c-ua98).基因标签能告诉你真正有多老
&&&&来源:&&&&
原标题:基因标签能告诉你真正有多老
  科技日报北京9月7日电 (记者聂翠蓉)英国科学家近日在开放期刊《基因组生物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从65岁健康老人体内选择了共有的150个RNA基因,开发出判别“健康老人”的基因标记工具。这一基因标记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老年化后的患病风险,对一些老年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领导该研究的英国伦敦国王大学的科学家詹姆斯?体蒙斯表示,不论是缴纳保险费用还是看病,生活中人们总是根据出生年龄做出很多判断。但大家都明白,即使都是60岁,人们的身体状况并不相同,因此这些判断依据应该改为更公平的“生物学年龄”。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新研究首次为判断一个人的生物学年龄提供了分子学标签,并将彻底改变那些依据出生年龄进行医学判定行为的传统方式。研究人员对65岁健康老人肌肉、大脑和皮肤等不同组织的RNA进行了详细分析,开发出包含150个RNA的基因标记。利用该基因标记可准确预测一个人罹患老年疾病的风险。
  他们还利用这一RNA标记,开发出“健康老人基因分数”的工具,用来检测并比较不同个体的RNA图谱。他们已经证明,不论男女,分数越高的人越健康。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70岁健康老人的RNA,并分析了这些老人近20年的健康数据。结果发现,这些同年出生的70岁老人,基因分数差别很大,最大的和最小的分数甚至相差4倍。
  他们还发现,那些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老人,其血液中RNA标记发生了变异,因此获得的“健康老人基因分数”更低,证明基因分数与该病具有重要关联。
  体蒙斯补充道,新研究首次证明血液和脑部具有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相同分子标记,这一分子标记有助于老年痴呆症的诊断。由于早期干预和风险评估对阿尔茨海默氏病治疗至关重要,“健康老人基因分数”可用来帮助中年人决定是否提前进行干预性治疗,尽量延后该病的临床症状来临时间,过上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总编辑圈点
  所谓心老,大约说的就是心理年龄超过了生理年龄。事实上也的确有专业测试可以测量一个人是否未老先衰。如今,无论实际年龄还是心理年龄,通通在科学面前out了。全新的“生物学年龄”用基因来测定分数,更妙的是这样的测评还可以用来为身体体征做标记,实现对一些疾病进行提前治疗。许多科技进展对人类生活的冲击和融入令我们措手不及,甚至可以说科学几乎代表真理,或许有一天出生日期就像形同虚设,年龄要由基因来告诉我们。
(责编:魏艳、马丽)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基因标签能告诉你真正有多老
新研究可预测人的生物学年龄与患病风险
英国科学家近日在开放期刊《基因组生物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从65岁健康老人体内选择了共有的150个RNA基因,开发出判别“健康老人”的基因标记工具。这一基因标记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老年化后的患病风险,对一些老年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领导该研究的英国伦敦国王大学的科学家詹姆斯·体蒙斯表示,不论是缴纳保险费用还是看病,生活中人们总是根据出生年龄做出很多判断。但大家都明白,即使都是60岁,人们的身体状况并不相同,因此这些判断依据应该改为更公平的“生物学年龄”。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新研究首次为判断一个人的生物学年龄提供了分子学标签,并将彻底改变那些依据出生年龄进行医学判定行为的传统方式。研究人员对65岁健康老人肌肉、大脑和皮肤等不同组织的RNA进行了详细分析,开发出包含150个RNA的基因标记。利用该基因标记可准确预测一个人罹患老年疾病的风险。
他们还利用这一RNA标记,开发出“健康老人基因分数”的工具,用来检测并比较不同个体的RNA图谱。他们已经证明,不论男女,分数越高的人越健康。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70岁健康老人的RNA,并分析了这些老人近20年的健康数据。结果发现,这些同年出生的70岁老人,基因分数差别很大,最大的和最小的分数甚至相差4倍。
他们还发现,那些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老人,其血液中RNA标记发生了变异,因此获得的“健康老人基因分数”更低,证明基因分数与该病具有重要关联。
体蒙斯补充道,新研究首次证明血液和脑部具有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相同分子标记,这一分子标记有助于老年痴呆症的诊断。由于早期干预和风险评估对阿尔茨海默氏病治疗至关重要,“健康老人基因分数”可用来帮助中年人决定是否提前进行干预性治疗,尽量延后该病的临床症状来临时间,过上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记者聂翠蓉)
总编辑圈点
所谓心老,大约说的就是心理年龄超过了生理年龄。事实上也的确有专业测试可以测量一个人是否未老先衰。如今,无论实际年龄还是心理年龄,通通在科学面前out了。全新的“生物学年龄”用基因来测定分数,更妙的是这样的测评还可以用来为身体体征做标记,实现对一些疾病进行提前治疗。许多科技进展对人类生活的冲击和融入令我们措手不及,甚至可以说科学几乎代表真理,或许有一天出生日期就像形同虚设,年龄要由基因来告诉我们。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小核糖核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