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再读 第六章怎样做读书笔记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论文联盟
您好,游客
背景颜色:
《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来源:论文联盟&
&《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姚从吾《历史方法论》何炳松《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态度】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五《入关语录》《二程集》本,中华书局1981。&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谓之一。&《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博与专】刘勰《文心雕龙》卷六《神思》:&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能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历史科学的研究对象?】(一)历史客观论1.以人事作为历史记述的对象2.以作为历史记述的对象3.以为历史研究对象4.以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普鲁士学派对我国近代史学影响很大。它不仅在方法论上有很大影响,而且在历史观上影响也很大。照我个人看,陈寅恪、傅斯年、姚从吾、韩儒林等都受到普鲁士学派的深刻影响。5.在文化对象外,还有所谓的以社会作为研究的对象(二)历史不存在相应的客观对象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1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像当代史一样,它的存在条件是,它所述的必须在历史家心灵中回荡。&(第2页)&&精神就是世界。&&精神的自我意识就是,哲学是它的历史,或者说,历史就是它的哲学,二者在本质上是同一的。&精神=哲学=历史。联盟
王安石变法,元祐更化大量修改《神宗实录》,绍圣翻过来,对旧党的修改予以改正过来,南宋高宗时范冲又修改,于是有所谓&朱史&&墨史&&朱墨史&的斗争。
【史料搜集】所选问题,如果是有关典章制度方面的,要熟悉基础书中有关这一制度的记载,然后看《本纪》,从中找出这项制度发布的时间及什么人、由于什么原因而提出这项制度的,然后从本书列传中或其他书籍&&文集、小说、笔记等等,将有关的零散记载抄下来,便集中起来了。如果是一个人物,首先必须从《传》中了解他的活动,根据与他有关的人和事,以此作为线索,去寻找有关他的材料。他的交游,他活动的地点,总会留下种种迹象,被地方志或其他有关的记载收录下来,因而跟踪追寻,定会有收获的。跟踪追击、顺藤摸瓜。
【选择典型性材料】凡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就是典型性的材料。王安石诗: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见《石林诗话》。
【音韵】陈寅恪《书&魏书萧衍传&后》:&城中非无菜,但无酱耳&。郑天挺《清史发微》《发羌之地望与对音》郑天挺《探微集》《&隋书西域传&附国之地望与对音》《&隋书西域传&薄缘夷之地望与对音》漆侠《商君书》宾萌漆侠《知困集》《孟庆斌同志&泊头市梨业志&序》瀛梨&&牙梨&&鸭梨
彭耜《老子道德真经集注》收录王安石《老子》注另、吕惠卿、王雱亦曾注《老子》
【史学方法】1.最基本的方法: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即考据2.历史比较法3.方法4.计量方法5.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
【近代中国史学】近代中国史学,我认为受到的德国普鲁士历史学派和乾嘉学派的重大影响。(陈寅恪、傅斯年、姚从吾、韩儒林)综合这一系统的研究方法是:(1)重视资料的考订。(2)重视资料及资料的收集。(3)重视对史料的考订、辨析。(4)最值得提出的,这个系统的学者极力强调史学的客观性,由于过分强调,就陷入了&客观主义&。
第97页【论存天理,灭人欲】
【《朱子语类》卷一三《力行》,中华书局,第一册,第243页】品藻人物,须先看他大规模,然后看他好处与不好处,好处多与少,不好处多与少。又看某长某短,某有某无,所长所有底
欢迎浏览更多 →
相关文章 & & &
本栏目最新更新文章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导航[转载]读书笔记8&怎样做历史研究
读书笔记<span STYLE="FonT-FAMiLY: 'songti sC','serif'; CoLor: #
怎样做历史研究
阅读内容:刘良华
《教育研究方法》第六章
阅读时间:2014年11月29号
阅读笔记:
历史研究一直是刘老师强调的重点,记得他在教育研究方法课的第3讲后就让我们阅读了第六章的怎样做历史研究,那时候虽然也认真的看了一遍,做了读书笔记,但对他的一些观点不甚认同,可以说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现在经过刘老师将近一个学期的讲解,对他的观点和主张逐渐能一点点理解,一步步接受。重度《教育研究方法》第六章:怎样做历史研究,我有什么感悟和收获呢?当然最大的感悟是刘老师历史研究分类框架的严谨严密和独到,这些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更开阔了我们研究的视角,培养了我们学术研究的精神:严谨、严密、严格、严肃。
一、历史研究的魅力
与哲学研究相比,历史研究的魅力在于:哲学研究止于思辨和教训,容易徒托空言,而历史研究因其叙述历史事实而更容易显示出深切著明的效应。
与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相比,历史研究的魅力在于:历史研究所面对的研究对象是比较稳定的文本。它既不像实验研究那样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也不像调查研究那样因缺乏资料而无话可说。而且,从历史研究的视角来看,现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见得调查研究的对象就是现实的而历史研究的对象就一定是过去的。相反,一切现代都正在成为过去,而一切历史都可以理解为当代史。
(感悟1:也许这就是刘老师一直强调历史研究的重要原因吧,与哲学研究的纯粹思辨不同,历史研究重视的是基本事实,是已经发生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和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梳理历史脉络也好,“以史为鉴”也罢,历史研究总是以事实为基础,而用事实说话是最有力的武器。与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相比,历史研究研究的是实实在在的文本和史料,这样就不会因为材料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而导致研究的无法进行。)
三、历史的考证研究
中国史学界在世纪已经兴起考证之风。乾隆、嘉庆两朝,迄于道光中叶的百余年间,朴实的经史考证成为学术主流,时人皆以考博为事,无复有潜心理学者,形成乾嘉学派(也称为考据学派)。清代是校勘硕果累累,校勘学独立形成的时期。当时出现一大批从事校勘、版本、目录研究学者。发展至戴震(~)、章学诚(~)等人那里,乾嘉学派遂臻于鼎盛。
西方史学界重视史料考证的传统并非始于德国史学家兰克(,~),但兰克为这个传统制定了严格的考订与批判的方法,并发展成一个学派。兰克学派的主要贡献并不在于它倡导史学即史料学的实证主义史学。相反,兰克本人一直相信历史背后的精神力量,他甚至会在其著作中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评论。他的著作隐含了他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兰克学派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只追求如是直言而不重视写作的艺术。相反,他的史笔,从容流畅,且有音乐节奏,他从不讳言史家需要艺术天才和造诣,他一直认为大气磅礴的叙事,仍是史家的重要任务。他的书不仅仅为专家而写,也可供非专业者阅读。兰克学派的真正贡献在于:它不仅收集和利用档案资料,而且辨别档案文献的真伪,强调在引用史料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史料辨伪或史料批判。年兰克去世,年后德国史学家伯伦汉(,,兰克的再传弟子)总结兰克的史料辨伪方法,出版《史学方法论》。兰克学派所强调的史料辨伪对后来的史学发生了持久的影响。即便后来出现的以法国年鉴学派为代表的新史学对兰克学派提出批判,但是,年鉴学派或新史学也依然重视考据。其差异只在于,年鉴学派或新史学更重视社会经济史、文化史而不赞成兰克学派只强调政治史以及相关的宗教史和外交史的研究。
(感悟2:“考证”顾名思义是是指对历史事件或史料进行追踪、查证、和证实,借助其他的史料或线索来辨伪验真。考证研究看似与现实无关或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它往往为相关的思想史研究或制度史研究以及哲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史料证据。学术研究可以因此而避免以讹传讹。其看似多余和麻烦,无端的增加了研究的工作量和难度,但这也正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和精髓之所在,“求真严谨、踏实钻研、一丝不苟”,试问这种学术精神现今还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特别是在平时的的引用文献时,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没有看过引用的文献的原版,而是直接转引自他人,别人引用错了,我们也就一直错下去,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学术的不负责。希望以后能够引以为戒,不求一味埋头考证,最起码不要“以讹传讹”)
一、校勘法
(一)校勘与校勘学
&校勘学的主要工作有三:一是发现错误,二是改正,三是证明所改不误。
(二)校勘学与版本学、目录学
&传统的校勘学主要是指对古籍的校勘,它与版本学、目录学相关,三者一起构成古典文献学。版本学侧重研究各种版本的源流(发生和传播)、差异、优劣及其演变规律,并以此为校勘提供基础;目录学侧重书名、卷数、页码、作者、版刻以及索引和提要。
(三)校勘的时机
为防止学术研究中的低级错误,在遇到以下情境时,必须进行校勘。
第一,在阅读文献时,需要在不同版本之间做出选择。
第二,在引用文献时,如果同一著作或论文有多种版本,则需要通过校勘的方式选择高质量的版本。
第三,在引用文献时,如果发现所引用的文字不顺畅,则需要通过校勘的方式确认原文是否准确。
第四,在转引他人的文献时,需要确认所转引的文献是否准确。我们应该引用原始文献而不得转引他人文献或文摘式的文献,除非研究者经过努力之后实在无法获得原始文献才可以采用转引。
第五,如果同一著作出现多个版本,则需要以校勘的方式确认版本的质量,一般而言,专业出版社的版本比较可信,而商业出版机构出版的作品需要警惕。本领域的学术期刊所发表的文献比较可信,而没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所发表的文献则可能难登大雅之堂。若同一文献出现多种资料集,应尽量使用最早的版本或选编校勘精良的版本。
第六,如果同一著作出现了多种译本,则需要通过校勘的方式比较译本的质量以便选择优质的译本。
第七,如果同一著作出现了多次修订版,则尽可能采用最新的版本,不过,也可以通过校勘的方式确认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以便选用合适的版本。
第八,如果引用译本,则需要对原文与译文做必要的校勘,以便确认译文的质量。如果发现译文的语义不顺畅,则立刻进入校勘状态。
(感悟3:校勘是寻找适合阅读的文献、做注释或参考文献以及撰写文献综述的前提条件。在教育研究领域,独立的校勘研究似乎并不多见,但在编辑教育著作或引用他人的文献时,需要基本的校勘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校勘技巧。而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通常忽视校勘的重要性,忘记这个做研究的大前提,特别是查阅文献时,感觉检索到的文献都是宝贝,刊载在期刊上的论文都是有水平的,。是对检索到的文献,一篇篇从头读到尾,陷入进无限的文献海洋中。殊不知这里面有很多文献的观点是陈旧的、落后的,视角是几近相似的,方法是不科学的,有些文献引用的材料根本就是错误的。而这些无用的甚至是有纰漏的材料大大浪费了我们阅读文献的时间,让我们错过来真正有价值的文献,所以在选择文献、阅读文献、引用文献时,一定要慎重,要有严谨的态度。)
二、两重证据法
主要指王国维所使用的地下的考古材料与地上的古书材料互勘的方法。
其实,王国维的考证并不止于两重证据,陈寅恪将王国维的治史方法归纳为三目法:一是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相当于王国维本人所说的两重证据法。二是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不过,有关王国维的三目法更适合用来概括陈寅恪本人的治史方法。王国维在史学方法上的突破主要限于两个方面:一是地下的考古资料与地上的文本资料相互印证,比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二是哲学视角尤其是西方哲学的视角与历史文本的相互印证,比如用叔本华哲学视角研究《红楼梦》。但是,王国维本人外语水平有限(仅通晓日语和英语),很难做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真正能够熟练使用这个方法的正是陈寅恪本人。据说,陈寅恪能熟练使用的外文有十六七种,尤其精研梵语,这为陈寅恪采用异族之书与本国之书相互印证提供了重要的工具。陈寅恪后来也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更正了王国维书中的某些错误。&除了采用异族之书与本国之书相互印证之外,陈寅恪还采用了以诗证史的诗史互证法。采用此种方法的典型作品是《柳如是别传》。
三、三重证据法
&“三重证据法”这个说法主要用来指顾颉刚所采用的文献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结合的方法。
&&(感悟4:
无论是两重证据法,还是三重证据法,其实都是对史料的考证,运用这些方法不是目的,而是想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来使自己的研究更加可信,为了防止出现引用或注释的“学术失范”。考据意识使每一个学术人必须具有的精神和品质。但是,无论考据批判多么重要,但考据本身并非研究的目的,它只是为“义理”提供材料的工具。一般研究者只需要掌握必要的考据技巧,决不能痴迷于考据而成为“考据癖”、“文献癖”。我们应该应该用审视的眼光看待史料和他人的文献,但决不能热衷于挑剔和抱怨他人学术上的细节问题。按照梁启超的说法,考据或考证的目的在于形成对历史思想或制度的理解,“给我们自己和社会为人处事作资治的通鉴”。如果“专在琐碎的地方努力”,就失去了考据或考证本身的目的。)
四、历史的叙事研究
从收集资料的途径来看,叙事研究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历史的叙事研究;二是调查的叙事研究;三是实验或行动的叙事研究。就历史的叙事研究而言,叙事的形式主要包括纪传体(含年谱)、编年体和纲目体三种。从叙事的主题来看,历史的叙事研究主要有思想史叙事、制度史叙事和学术史叙事。
而从叙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历史的叙事研究主要包括历史的发生学研究、历史的话语分析和历史人类学研究。
一、历史发生学研究
调查的发生学研究主要通过调查的方式查明某个现象的源流、原因以及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历史的发生学研究主要指考察某个历史现象的由来、发生、原因及其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
历史的发生学研究的重点是考察某个教育思想或教育制度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关系。因此,历史的发生学研究也可以理解为历史的谱系学研究或知识考古学研究。
(一)谱系学或源流关系的历史叙事
关注某个人的思想与他的前辈的关系以及这个人与他的晚辈的关系。后者也可称为谱系学研究或源流关系研究。
相关的标题一般直接呈现或隐含的演进、的起源、的几个阶段、从到、的兴衰、的源与流、的形成与发展、的传承、的引进与传播、的谱系。
(二)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的历史叙事
出色的历史研究者总是在“变化”的背后寻找变化的“原因”(“明因”)。历史研究中的因果研究主要显示为相关关系或一个因素对另一个因素的影响而并不限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历史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研究的标题往往直接显示或隐含对的影响或与、影响的几个因素、的兴起及其原因、的形成,
(三)对立统一关系或否定之否定关系的历史叙事
& &历史研究中的对立统一关系或否定之否定关系不同于递进关系。递进关系的研究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流的辨析上,以此提示历史事件发展的后来居上的效应。流既可能显示为流变、流向、分流(相当于原因引起的结果、效果或后果),也可能显示为事件发展的风云突变、节外生枝或后来居上、别立新宗、变化多端、反主流的超越,等等。
否定之否定关系的历史研究往往用于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回到原点的叙事。对立统一关系或否定之否定关系的视角适用于学术史的叙事以及历史的解释研究,尤其适用于某个教育流派的内部之争或某个教育
哲人的思想变化。在同一个教育学家个人的身上,往往分化出早期教育思想和晚期教育思想的不同。几乎任何一位教育家或任何一个教育流派的思想都是不稳定的,其早期和晚期思想往往会出现否定之否定的波折。
其标题往往直接显示或隐含从到、的三次浪潮、的三次转变、的衰落与复兴、的诞生,等等。
这一节刘老师介绍的比较详细,尤其为我们确定论文标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建议。受本科老师的影响我以前喜欢做调查研究,而且几乎形成了固定的格式,确定选题
——问卷调查——分析现状——探究原因——提出对策。把一个研究问题程式化,这是做研究最大的失败吧。学习了本节后我想以后我要尝试着做做历史叙事研究,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问题。“找关系、做比较、分类别”不由得想起来刘老师的这句话,辩证唯物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刘老师把这些繁复的联系概括为三种关系,可谓精辟。认清事物间的关系,理清事物内在发展的关系,也就找到了研究问题的视角和研究重点。)
二、历史的话语分析
&历史的话语分析主要指从话语与权力的关系视角分析某个教育思想或教育制度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
(一)基于理性与非理性之争的话语分析
在福柯那里,话语分析既是一种方法(分析框架),也是一种哲学(价值立场)。福柯的话语分析所隐含的哲学立场是:非理性(身体及其激情和欲望)和理性原本是辩证关系,但是,理性话语后来逐渐获得话语霸权并压制了非理性话语,并由此引发各种话语冲突。
(二)基于精英与大众之争的话语分析
尼采认为大众的胜利推动了上帝之死,导致了消极的虚无主义的流行。针对这种消极的虚无主义的流行,尼采发动了一场积极的虚无主义重新评估一切价值,推行精英教育,重建主人道德。
(三)基于学科偏见的话语冲突
&学科之争的背后主要是学科话语冲突,尤其是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冲突。
&(感悟6:历史的话语分析与其说是一种研究方法,我更认同其是一个研究视角,是研究者的立场和看问题的视角。站在不同的话语者的位置上对问题的理解和研究重点也就大不一样。任何时代的思想冲突的背后其实就是话语冲突,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教育思想和教育政策的分歧和冲突。而历史的话语分析的重点应在于考察各个教育思想或教育制度之间的横向的互动关系,尤其关注不同类型的话语之间的相互冲突与较量。不同于政治上不同话语的斗争那么波澜壮阔,传统的教育史研究往往呈现为风平浪静或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或教育制度的演进。但是,真实的教育思想史或教育制度史并不是一个平静的、连续的过程。相反,这个教育思想与那个教育思想之间、这个教育制度与那个教育制度之间总是充满了密密麻麻的不可和解的话语冲突。通过研究这些“密密麻麻的不可和解的话语冲突”,也就能够得到教育思想或教育制度的发展变迁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话语分析应该是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吧。)
三、历史人类学研究
历史人类学既进入教育现场进行访谈和观察,同时也需要以档案法或口述史的方式收集与教育现场相关的历史资料。
(一)档案法
研究者通过查阅档案以便获得原始资料。档案法也可以理解为档案调查法:通过考察某些特定的档案来推断当事人的生活状态,让过去的生活起死回生。
&(二)口述史研究
&& &口述史就是口头叙述的历史。它是当事人口头叙述他本人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并由他人记录和整理。记录方式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是录音或录像。
(三)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访谈与观察
在历史人类学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先通过口述史或档案法的方式建立某种历史的视野,然后再以观察或访谈的方式对口述史研究与查阅档案资料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对照和补充。
&历史人类学研究既采用人类学的实地调查方法,又重视通过口述史、档案法的方式获得原始的历史文献,它是史学与人类学方法的结合。
& & (感悟7:历史人类学研究法看似和调查研究中的访谈法和问卷法很相似,二者的区别只是在于调查法的访谈和问卷针对的是研究对象对当下事件和事物的看法,是他(她)现时的想法和看法,而历史人类学研究则是考察研究对象对过去事物的记忆,研究对象扮演的更多的是提供一个真实的史料的角色。)
五、历史的解释研究
历史的解释研究主要显示为传统解释学研究、隐微解释学研究和比较研究。其中,传统解释学研究包括简述、述评和翻译。现代意义上的解释研究更重视隐微解释学研究和比较研究。
一、传统解释学研究
(一)简述
&出色的简介或简述往往建基于对某个原著或多个文本的整体理解和解释。
(二)述评
&述评研究意味着不仅叙述历史中的教育思想或教育制度并作出评价(或提出启示)。
(三)翻译
翻译一般显示为将外语转换为本国语或将本国语转换为外语。但是,广义的翻译包括古典文献学意义上的注疏和训诂。
注疏包括注和疏两个部分。注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和解释古书的章句和文意,因此也称为章句。所谓疏,指对古人的注释的再注释,使古人的注释被疏导、疏通或疏解,又称义疏、正义或疏义。
二、隐微解释学研究
隐微解释学研究往往有三个视角。一是内外有别的视角,关注作者的难言之隐或隐微教诲,指证文本的字面意义与隐含意义的差异。二是整体与部分的视角,从整体与部分的解释学循环的思路更正已有研究的误解。三是早期和晚期的视角,指证某个教育思想或教育制度改革的早期、中期和晚期思想是否出现断裂(甚至呈现否定之否定的关系)或者貌似出现了断裂实际上却隐含了某种内在的统一性(连续性)。
(一)区分写作的对象:对不同的读者说不同的话
(二)留意文本表面的矛盾、谋篇布局与特殊词语
(三)借他人之口说话
三、历史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意味着被比较的双方相互成为对方的视角。也因此,常见的比较研究的主题与的比较也可以转换为从的视角看。
(一)求同的比较
(二)实力均等的求异比较
(三)实力不均等的求异比
&&(感悟8:简述和述评不一样,简述侧重的是对文献的整理,是对文献整体的把握,其比较客观,不带有研究者本人的感情色彩和意识。但述评则不一样,述评应该是简述的深化和升华,它不仅包括对文献整体的梳理,更要对文献所研究的问题,所选用的视角,所提出的观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的分类和评价,它蕴含累研究者对这些文献的理解和看法。不同的研究者做出来的述评也是不一样的。同样翻译和译介也是不一样的,翻译强调忠于原著,忠于表达原著者的意思。而译介不仅仅是翻译,还夹带着翻译者对所译内容的理解,对所翻译文本蕴含的观点的见解。所以翻译不好做,译介更难。)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参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华书局,.()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吴少珉,赵金昭.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北京:学苑出版社,.()汪荣祖.史学九章.北京:三联书店,.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于中国近代史书籍的读书笔记(4000字)_百度知道
关于中国近代史书籍的读书笔记(4000字)
我想要的是与近代史相关的书籍中一本书的读书笔记。不是对近代史的研究。各位帮帮忙吧,我们学理的对这真没有研究。谢谢啦!
我有更好的答案
尤注重于《海国图志》及其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却时常被混淆。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书古微》、佛学等、中国近代史、《说文拟雅》、《小学古经》、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相互割裂的状态,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过于专门,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表像的,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一个学科也有上下通、《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义》,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 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政治的利益。魏源的经世思想,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这是无须赘述的常识。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不利于出精品,也难以做综合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晓经、史、子、文学、掠取原料农业品……,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还因为以往史学界着重于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颇多,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左右通的问题,力求改变过于专门,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细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择取的题目有没有研究价值。然而这些大事件也不是没有可以继续研究的,时间不短,人、事繁多,对全部细节或微小问题逐一加以研究,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级斗争史、汉宋学、有份量的传记。 重大事件自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内容,那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至于将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性质问题的混淆,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无疑会引发研究者去思考历史。战争之前,伊朗,应当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哲学等等各自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没有它,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政治利益的冲突,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元史新编》、《古微堂内外集》等,涉及经、史、子、佛学。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要将它置于大背景中来考察,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社会史的研究,扩展了中国近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不宜扬此抑彼,政治,具体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引进外资等等,于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历史,阐释历史。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意识形态的冲突,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又有专攻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别。这种分工过于狭窄,研究者的见解也颇有分歧。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要对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谈论某些方面,需要综合的研究。这关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应“通识”的要求,文学、史学。 在具体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在历史学中。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列宁也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但是在“文化热”中、分专业、《大学古本》、《庸易通义》,也要重视综合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趋向细化。 三 现实与历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国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现象和历史不能割断。历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国近代史分门别类的研究,专题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投资建厂、开矿筑路,如《曾子章句》。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伊拉克、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好读史书,后随父至京师、《诗古微》。 二 注重微观研究,近些年又陆续发现一批有关的资料,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的、微观的研究很有必要,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是过分细化就会流于“碎化”,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国图志》,无疑要着重论析。然而魏源博学多闻,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外交等都同样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但是,现实和历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从胡承珙问汉儒家法,认为近代中国一百多年里。即如孙中山,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世界史以及各种专门史之分。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在中国近代史、思想史学著作中,主要是写他的经世思想,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年轻时究心阳明心学、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又有中国古代史,不应当忽视,以小见大,说明问题: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不利于人才培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白先生认为,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有条件做综合的研究,似乎是很明白的,对他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一个方面,要下更大的功夫,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再做研究起点较高,向前推进难度较大。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一 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要注意开展综合的研究。长期以来,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还没有很好地加以运用研究;关于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评论、《圣武纪》,是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应当欢迎他们进来,不应该反抗,当年如果不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现在可能就现代化了。 出现这种说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点,就是将历史与现实混淆起来,将现实中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外国入侵混为一谈。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设厂等等,与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历史地去看待它。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又如我们现在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定、安定团结,于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阐释历史,认定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发展缓慢,不能走向现代化,就是因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稳定,破坏了经济;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是革命的结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农民起义、革命,它们是否只是破坏,这些问题不用多说,如果不存偏见,并不难公正地回答。拿现实去规范历史,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要求历史人物,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研究历史需要用历史观点来观察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4]。 四 要重视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包括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缺少的。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历史学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上发挥作用,就不能局限于专门学术研究方面。历史研究对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发展历史科学当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历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学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的问题是提高方面比较硬,史学工作者注重撰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而这与评职称、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关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视,认为是小儿科,不算学问,评职称也不算数,这种思想观念和实际问题影响了史学工作者对普及的重视,削弱了历史教育。 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较好,出版了许多科普书籍和影视片,实际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历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够。从学科要求上说,历史工作者对历史普及、历史教育也要重视,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专家圈子里。我们的历史著作不用说一般青少年不看,就连干部也没有多少接触。因为这些书籍、论文太专门,难懂,人们读不下去,引不起兴趣。一个学科、一门学问如果离开群众,离开社会,恐怕是很难生存的。 事实上,广大群众和干部并不是不喜欢历史,不需要历史,而是缺少适合他们喜欢的读物或影视片。史学工作者忽视的历史普及工作,影视工作者都很重视。他们编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正剧,有“戏说”,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但是,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存在着随意编造历史的严重问题,不仅给观众以歪曲了的历史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给予观众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危害很大,应当受到史学工作者的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中历史知识薄弱。据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四个城市对14~28岁1065名青少年的调查中,历史试题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计算,平均分为27.69,及格率只有1.5%。其中有一道题是“谁在1860年烧毁中国的圆明园”,只有31.8%的人答是英法联军,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国联军。而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学大纲存在着明显的科学性问题,如不写太平天国,却将太平军打洋枪队归之于反侵略斗争;近代化的开端有洋务运动,但没有民族资本企业,等等。历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误导,其后果堪忧,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加强历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中国近代是一个世界多种政治体制的实验田,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正在进行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还没开始呢。文化上已经90%的西化了,看看我们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是西方的,数理化,都是西方的。现在试图振兴国学,但我认为没必要。 4726字《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1      徐中约著的,香港中文大学这一版米有删减,直接从他的英文第六版翻译过来,还在细校就能找到,也算有缘。   看了五分之一,从公元1600到公元1800。   此书和国内教科书以鸦片战争为近代史开端不同,而是把近代史时间定在明末清初,也就和西方近代基本差不多了。   从明末开始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之前的历史脉络就很清晰,说回来,就算定在1840年也免不了要交代其背景,不如索性讲个清楚。   看到个新的概括:近代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和西方国际关系最大的不同点是,西方国际关系是以国际法为制约,相互平等的国际关系。而远东地区则是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从属关系。   没忍住,先翻到后面某个时间段,其他没意见,唯一作者采信了tank碾压帐篷致学生死亡表示怀疑,现场那么混乱,应该跑了才对。。。   不过那年我才出生,只好这样按照以前看的材料推测。。。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2   在十八世纪末,中国历史走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关口。   大量涌入的外国人带来了西方科技革命的最新技术,理念和资金,当然还有军队。也正如王朝的周期一般,到了清王朝的末期,一如既往的无数内部矛盾爆发出来,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太平天国席卷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也许应该承认,清王朝的统治集团要比明王朝好,就连皇帝的质量也比明王朝高,如果不是西方人的到来,也许这个王朝还能支撑下去。   但是时代并不允许,他从不管前面是高速还是二级公路,也不管手下的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亦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他都一往无前的匀速前进。而跟不上的人,便撞得粉碎。   于是这个在内忧外患中已然沸腾了的华夏大地便如一个漩涡,连那些牛逼闪闪的名字都只能一闪即逝。有的人走得太快,有的人走得太慢,而无疑,所有试图拯救这个王朝的人最后都失败了。 各种理念各种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混战。前一阵才砍翻别人成为先进的改良派,没几天就被改革派斥为保守。   最后掌握实权的保守派们把改革派们逼得越来越激进,最后逼成了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笔记3   我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像今天下午这样,搬一把凳子坐在阳台上,泡一杯茶看书了,啊,生活本该如此。不过下午看的是刚到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不厚,一下午就看了一半。这个回头再说。      说起来,新书都到了,最想看的还是期待已久的《顾准文集》。而且这个学期一定要把《逻辑基础》看掉。      话说回徐中约的这本书,电子版所以就看的慢……而且大多是熄灯之后窝在床上看的,所以,主要写出来的都是感觉,没什么营养……   时间已经来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笔记2的时间可以说隔得并不远,但是其实内容已经相去甚远。这短短的七十年,民国初成,民国中兴,抗日战争,国共战争,民国衰亡退居一隅,共和国建立,初期复兴,接着就是错误不断,和接连的内乱。有的时候我觉得不能这么想——中间有多少次和解的机会,多少次可以避免后来这么多可怕的事情的机会,都被白白葬送了。但是回过头来,可能也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由几个人决定的,任何政策形成,任何形势的转变都有其内在合理性,如果一味认定只是几个人一时的偏差导致历史定局,那可能是不公正,不客观的。   国民党之败既有军事上的原因——大战刚过军队普遍思乡厌战,密保不到位,共军以逸待劳,战略部署失当以致部署至东北的精锐部队悉数被歼从而兵败如山;也有经济层面的原因——通货膨胀乃是长期战争中必不可少的遗害,忽视平民阶层的经济状况,接收单位居高临下以公权力肆意收缴私财产导致民心大失;还有政治外交层面——美国采取的消极中立态度,在国共会商期间国民党方面过于固执而进退失据错过了避免内战的最好机会。还有……还有神马记不得了……大概就是这些吧……MB实体书老子就翻书了……   反正最后KMT就杯具了,CCP就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获得了政权。   至于建国之后的事儿,刘和邓一度位居一线而把毛挤到了二线,毛担心他选的继任者会像赫鲁晓夫一样背叛前任,所以,这个高超的谋略家最后搞定了他们。不细说了。最后看到了尼克松来访,这本书翻译成尼克逊,让我还反应了一阵。      争取今晚看掉最后一点。      不打算写最后四分之一的读书笔记了,你们懂的。、诗文,仅经学又及今古文。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何况迄今尚未有一部学术价值高的,问宋学于姚学shuǎng@①,学《公羊》于刘逢禄,晚年又修禅礼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国图志》外,而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也不应只是就事论事,叙事清楚,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
采纳率:26%
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一 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但是在“文化热”中,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白先生认为,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读书笔记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做读书笔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